CN218065456U -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5456U
CN218065456U CN202220961720.4U CN202220961720U CN218065456U CN 218065456 U CN218065456 U CN 218065456U CN 202220961720 U CN202220961720 U CN 202220961720U CN 218065456 U CN218065456 U CN 218065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epartment
inner chamber
clos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617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伟
张丽
孟亚东
毛强
毕子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We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We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We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We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617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5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5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5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滚动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冷却箱,且所述冷却箱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外壳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通过固定盘、顶盖、拉把、限位杆、第二弹簧、插销和竖板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圆棒进行固定以及带动其转动,从而加快冷却的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动机构,通过活动板、万向轮、蜗轮、第一弹簧、固定杆、蜗杆、从动锥形齿轮、伺服电机、主动锥形齿轮和凸轮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在装置需要移动时带动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棒冷却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 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同时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带圆棒,为了更好的对圆棒进行冷却,故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因此而诞生。
1、现有的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圆棒进行固定转动,从而导致清洗时不够稳定;
2、现有的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有可以带动装置进行移动的机构,从而导致在需要移动时依靠人工搬运,会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滚动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冷却箱,且所述冷却箱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盘,且所述转盘上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所述转盘顶部圆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且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有固定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箱前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冷却箱前侧中间位置处设有与第二开口相匹配的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左侧设有若干个合页,所述活动门通过若干个合页与冷却箱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的前侧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冷却箱的顶部,所述顶盖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拉把,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固定盘,且所述固定盘位于冷却箱的内腔,所述固定盘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滑块,所述顶盖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滑槽,两个所述圆形滑块均活动连接在圆形滑槽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盘的底部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且所述固定盘上圆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轴的顶端穿过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固定盘的外侧,所述固定盘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且两个所述竖板分别位于固定轴的左右两侧处,两个所述竖板上均开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的内腔贯穿设有插销,两个所述插销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竖板和插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左右两侧靠近顶端处均开设有盲孔,两个所述插销相对的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盲孔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动机构包括两个平板,两个所述平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部左右两侧处,且两个所述平板之间靠近底部处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活动板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凸轮,两个所述凸轮相反的一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反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平板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套设有蜗轮,且所述蜗轮的前侧啮合有蜗杆,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蜗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活动杆的左端贯穿相邻第三轴承的内腔,并插接在相远离第三轴承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上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且两个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底部分别与相邻的从动锥形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平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的内腔,两个所述滑块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的内腔贯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下两端均与滑槽内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通过固定盘、顶盖、拉把、限位杆、第二弹簧、插销和竖板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圆棒进行固定以及带动其转动,从而加快冷却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动机构,通过活动板、万向轮、蜗轮、第一弹簧、固定杆、蜗杆、从动锥形齿轮、伺服电机、主动锥形齿轮和凸轮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在装置需要移动时带动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箱;2、固定盘;3、顶盖;4、拉把;5、限位杆;6、固定轴;7、驱动电机;8、滚动机构;80、活动板;81、万向轮;82、蜗轮;83、第一弹簧;84、固定杆;85、蜗杆;86、从动锥形齿轮;87、伺服电机;88、主动锥形齿轮;89、凸轮;9、支撑杆;10、转盘;11、第二弹簧;12、插销;13、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设有滚动机构8,外壳的顶部设有冷却箱1,冷却箱1前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口,冷却箱1前侧中间位置处设有与第二开口相匹配的活动门,活动门的左侧设有若干个合页,活动门通过若干个合页与冷却箱1活动连接,活动门的前侧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把手,且冷却箱1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若干个支撑杆9的底端均与外壳固定连接,外壳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冷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转动轴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0,且转盘10上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转盘10顶部圆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6,冷却箱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且冷却箱1的顶部设有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顶盖3,顶盖3设置在冷却箱1的顶部,顶盖3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拉把4,顶盖3的底部设有固定盘2,且固定盘2位于冷却箱1的内腔,固定盘2的底部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且固定盘2上圆心处开设有通孔,固定轴6的顶端穿过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固定盘2的外侧,固定盘2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13,且两个竖板13分别位于固定轴6的左右两侧处,两个竖板13上均开设有穿孔,且穿孔的内腔贯穿设有插销12,两个插销12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弹簧11,且第二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竖板13和插销12固定连接,固定轴6的左右两侧靠近顶端处均开设有盲孔,两个插销12相对的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盲孔的内腔,固定盘2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两个限位杆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滑块,顶盖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滑槽,两个圆形滑块均活动连接在圆形滑槽的内腔,便于对圆棒进行固定以及转动,加快冷却的效率。
滚动机构8包括两个平板,两个平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部左右两侧处,且两个平板之间靠近底部处设有活动板80,活动板80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平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的内腔,两个滑块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腔贯穿设有固定杆84,固定杆84的上下两端均与滑槽内腔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84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83,且第一弹簧8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便于对活动板80进行限位,活动板80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81,活动板80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凸轮89,两个凸轮89相反的一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相反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平板活动连接,且两个转轴的外侧均套设有蜗轮82,且蜗轮82的前侧啮合有蜗杆85,外壳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蜗杆85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86,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7,伺服电机8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上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88,且两个主动锥形齿轮88的底部分别与相邻的从动锥形齿轮86啮合,外壳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活动杆的左端贯穿相邻第三轴承的内腔,并插接在相远离第三轴承的内腔,便于在装置需要移动时带动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外接电源启动伺服电机87,伺服电机87工作的时候其输出轴会带动活动杆转动,活动杆转动会带动两个主动锥形齿轮88转动,主动锥形齿轮88转动会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锥形齿轮86转动,两个从动锥形齿轮86转动会带动两个蜗杆85转动,蜗杆85转动会带动蜗轮82转动,蜗轮82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凸轮89转动,使得两个凸轮89的顶部向下偏转,从而推动活动板80在滑块和滑槽的限位下向下移动,并同时也会挤压第一弹簧83,从而可以使得若干个万向轮81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可以带动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使用的灵活性,然后通过第一开口将圆棒放置在放置槽的内腔中,然后将顶盖3放置在冷却箱1的顶部,然后拉动把手打开活动门,向相反的一侧拉动两个插销12,通过相邻第二弹簧11的延伸带动两个插销12向相反的一侧移动,这时候圆棒的顶端会插接进入固定槽的内腔中,同时固定轴6也会延伸至固定盘2的外侧,然后再送开拉动的插销12,使两个插销12在相邻第二弹簧11力的作用下相对移动,从而分别插进入相邻盲孔的内腔中,可以对固定轴6和固定盘2之间进行卡接固定,卡接固定完成后关上活动门,这时候再通过注水口向冷却箱1的内腔注入冷却水,注入完成后,通过外接电源启动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工作的时候其输出轴会带动转动转动转轴,转动轴转动会带动转盘10转动,转盘10转动会通过固定轴6带动固定盘2在限位杆5、圆形滑块和圆形滑槽的限位下转动,进而使得圆棒充分的与冷却箱1内的冷却水进行接触,使得冷却效果更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滚动机构(8),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冷却箱(1),且所述冷却箱(1)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若干个所述支撑杆(9)的底端均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冷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0),且所述转盘(10)上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所述转盘(10)顶部圆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6),所述冷却箱(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且所述冷却箱(1)的顶部设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前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冷却箱(1)前侧中间位置处设有与第二开口相匹配的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左侧设有若干个合页,所述活动门通过若干个合页与冷却箱(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的前侧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顶盖(3),所述顶盖(3)设置在冷却箱(1)的顶部,所述顶盖(3)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拉把(4),所述顶盖(3)的底部设有固定盘(2),且所述固定盘(2)位于冷却箱(1)的内腔,所述固定盘(2)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两个所述限位杆(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滑块,所述顶盖(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滑槽,两个所述圆形滑块均活动连接在圆形滑槽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的底部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且所述固定盘(2)上圆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轴(6)的顶端穿过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固定盘(2)的外侧,所述固定盘(2)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13),且两个所述竖板(13)分别位于固定轴(6)的左右两侧处,两个所述竖板(13)上均开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的内腔贯穿设有插销(12),两个所述插销(12)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弹簧(11),且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竖板(13)和插销(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6)的左右两侧靠近顶端处均开设有盲孔,两个所述插销(12)相对的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盲孔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机构(8)包括两个平板,两个所述平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部左右两侧处,且两个所述平板之间靠近底部处设有活动板(80),所述活动板(80)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81),所述活动板(80)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凸轮(89),两个所述凸轮(89)相反的一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反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平板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套设有蜗轮(82),且所述蜗轮(82)的前侧啮合有蜗杆(85),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蜗杆(85)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8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内腔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7),所述伺服电机(8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活动杆的左端贯穿相邻第三轴承的内腔,并插接在相远离第三轴承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上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88),且两个所述主动锥形齿轮(88)的底部分别与相邻的从动锥形齿轮(86)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80)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平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的内腔,两个所述滑块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的内腔贯穿设有固定杆(84),所述固定杆(84)的上下两端均与滑槽内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84)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83),且所述第一弹簧(8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CN202220961720.4U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Active CN218065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1720.4U CN21806545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1720.4U CN21806545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5456U true CN218065456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27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61720.4U Active CN21806545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5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73194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注塑模具
CN218065456U (zh) 一种制冷设备模具生产用圆棒冷却装置
CN206589296U (zh) 一种塑料模具锁紧装置
CN109732006A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自动顶出装置
CN218196736U (zh) 一种按摩椅底架注塑件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19402196U (zh) 一种金属铸件成型装置
CN217862629U (zh) 一种设有快速冷却结构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5434888U (zh) 一种注塑模具散热设备
CN215151563U (zh) 一种汽车门板气体辅助成型用注塑模具
CN216329604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玻璃纤维板加工用注塑设备
CN218019525U (zh) 一种炼胶机
CN215849170U (zh) 一种设有反向对拉机构的橡胶加工用脱模机
CN216771263U (zh) 一种酒中大曲微生物样品混匀装置
CN219424460U (zh) 一种茯苓种植用结块肥料快速破碎装置
CN221089707U (zh) 一种塑料杯热压模具
CN213320576U (zh) 一种木质家具制造便于使用的木工刨
CN220095327U (zh) 一种注塑加工用挡料装置
CN218699743U (zh) 一种防尘式家具生产用雕刻机
CN216898205U (zh) 一种水产加工用沥水装置
CN216415876U (zh) 一种茶叶加工敞开和密封一体化杀青装置
CN210525748U (zh) 一种带机械手的窗框条取件治具
CN217418769U (zh) 一种铸件加工用热处理炉
CN214056117U (zh) 一种自带防刮涂层的塑胶模具
CN213533636U (zh) 一种液压注塑机顶模结构
CN219248610U (zh) 一种水果采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