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7858U -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7858U
CN218057858U CN202222001152.6U CN202222001152U CN218057858U CN 218057858 U CN218057858 U CN 218057858U CN 202222001152 U CN202222001152 U CN 202222001152U CN 218057858 U CN218057858 U CN 218057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fabric
gusset plate
plate
gluing
b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11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Zhongxinglong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Zhongxinglong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Zhongxinglong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Zhongxinglong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11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7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7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7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无纺布上料装置、涂胶机、无纺布传送装置、翻布装置以及铝扣板传送装置;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无纺布进行定长裁切的切割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先通过将涂胶机、无纺布传送装置以及切割装置的相互配合,自动化完成对无纺布的裁剪和涂胶工作;然后铝扣板传送装置自动将铝扣板送入胶接工位,随后翻布装置自动抓取无纺布块并且将无纺布块的胶面翻转,使无纺布块能够贴在位于胶接工位的铝扣板的背面上;解决了人工手动进行无纺布的裁剪、无纺布的涂胶,无纺布的胶面与铝扣板基面的对齐贴合等工作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扣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背景技术
铝扣板是一种特殊的板材,质地轻便耐用,被广泛运用于家装吊顶中。尤其是具有良好吸音效果的冲孔铝扣板,冲孔铝扣板即在铝扣板的板面处均匀开设多个冲孔,从而减少声音的反射。为了进一步提高铝扣板的吸音和防尘效果,会将一块无纺布通过胶水粘在铝扣板基面上形成吸音层。目前主要还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无纺布的裁剪、无纺布块的涂胶,无纺布块的胶面与铝扣板背面的对齐贴合等工作,因此导致生产效率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无法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旨在自动化完成无纺布的涂胶、裁剪,以及无纺布块的胶面与铝扣板背面胶接等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无纺布上料装置、涂胶机、无纺布传送装置、翻布装置以及铝扣板传送装置;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无纺布进行定长裁切的切割装置,所述无纺布上料装置用于向涂胶机放卷无纺布,所述涂胶机用于对无纺布的上表面涂胶;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用于将涂胶后的无纺布传送至翻布装置;所述铝扣板传送装置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依次设有上板区、胶接工位以及下板区;所述翻布装置用于将无纺布块上的胶面翻转并且贴在位于胶接工位的铝扣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两个竖直朝下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裁切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裁切驱动气缸的活塞端部的发热头;两个发热头通过导热切布线连接;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下,所述导热切布线的延伸方向与无纺布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和导热切布线之间设有垫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为皮带式输送机,所述垫板上设有三角支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布装置包括第二机架、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运布机构、设置在第二机架上并且位于运布机构后方的基座、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齿轮、固定在转轴上的摆臂、设置在摆臂上的摆架、以及齿轮驱动结构;所述摆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吸取无纺布的吸盘,所述齿轮驱动结构用于驱动齿轮转动,使摆臂和摆架绕齿轮的轴线翻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布机构包括三个以水平间隔方式排布的外置皮带模组,每个外置皮带模组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摆架包括与摆臂连接的安装板和至少两根设置在安装板上的摆杆,相邻两个外置皮带模组之间形成供对应摆杆和吸盘进入的避让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扣板传送装置包括辊道式输送机、设置在辊道式输送机上的第一阻挡机构和第二阻挡机构,第一阻挡机构位于第二阻挡机构的上游,第一阻挡机构与第二阻挡机构之间形成胶接工位;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用于阻挡铝扣板向左移动,使铝扣板位于胶接工位上;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用于阻挡上板区中的铝扣板进入胶接工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下游设有第三阻挡机构,第二阻挡机构和第三阻挡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无纺布压贴在铝扣板上的压合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设置在辊道式输送机上的支架、竖直朝下地设置在支架上的下压气缸、设置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的顶板、以及设置在顶板下方的压板,所述压板与顶板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顶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根导杆,压板对应各个导杆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孔;每根导杆由下而上穿过对应的导孔,每根导杆的顶部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母;所述压板顶部对应各个弹簧处分别竖直地开设有一个盲孔,盲孔的内径等于弹簧的外径;各个弹簧的底部插入相应的盲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纺布上料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载料架和用于放卷无纺布的卷筒,所述载料架用于承托卷筒且被承托的卷筒可自由转动。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先通过将涂胶机、无纺布传送装置以及切割装置的相互配合,自动化完成对无纺布的裁剪和涂胶工作;然后铝扣板传送装置自动将铝扣板送入胶接工位,随后翻布装置自动抓取无纺布块并且将无纺布块的胶面翻转,使无纺布块能够贴在位于胶接工位的铝扣板的背面上;解决了人工手动进行无纺布的裁剪、无纺布的涂胶,无纺布的胶面与铝扣板基面的对齐贴合等工作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无纺布传送装置、翻布装置、铝扣板传送装置以及压合装置的装配图。
图3为翻布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铝扣板的立体图。
图5为铝扣板与无纺布的示意图。
图6为无纺布传送装置、翻布装置、铝扣板传送装置以及压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压合装置中顶板与压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压板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无纺布上料装置、11-底座、12-载料架、13-卷筒、2-涂胶机、3-无纺布传送装置、4-翻布装置、41-第二机架、42-运布机构、421-外置皮带模组、43-基座、44-转轴、45-齿轮、46-摆臂、47-摆架、471-安装板、472-摆杆、48-吸盘、481-齿条、482-翻转驱动气缸、5-铝扣板传送装置、51-上板区、52-胶接工位、53-下板区、54-辊道式输送机、55-第一阻挡机构、56-第二阻挡机构、58-第三阻挡机构、6-切割装置、61-第一机架、62-裁切驱动气缸、63-发热头、64-导热切布线、65-垫板、7-压合装置、71-支架、72-下压气缸、73-顶板、74-压板、75-弹簧、76-导杆、77-螺母、78-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无纺布上料装置1、涂胶机2、无纺布传送装置3、翻布装置4以及铝扣板传送装置5;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3上设置有用于对无纺布进行定长裁切的切割装置6,所述无纺布上料装置1用于向涂胶机2放卷无纺布,所述涂胶机2用于对无纺布的上表面涂胶;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3用于将涂胶后的无纺布传送至翻布装置4;所述铝扣板传送装置5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依次设有上板区51、胶接工位52以及下板区53;所述翻布装置4用于将无纺布块9上的胶面翻转并且贴在位于胶接工位52的铝扣板8上。
工作时,无纺布上料装置1上的无纺布卷10在涂胶机2的牵引下向前展开输送,并且涂胶机2上的涂胶辊对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均匀涂胶,涂胶后的无纺布在无纺布传送装置3的带动下继续向前输送,切割装置6对无纺布进行定长裁切,形成一定规格尺寸的无纺布块9,无纺布块水平送入翻布装置4上,与此同时,位于上料区的铝扣板进入胶接工位52,铝扣板8的背面朝上,然后翻布装置4抓取无纺布块9并且将取无纺布块的胶面翻转180°,无纺布块的胶面朝下贴在位于胶接工位52的铝扣板8的背面上,如图5所示,最后加工完成的铝扣板8传送至下板区5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先通过将涂胶机2、无纺布传送装置3以及切割装置6的相互配合,自动化完成对无纺布的裁剪和涂胶工作;然后铝扣板传送装置5自动将铝扣板8送入胶接工位52,随后翻布装置4自动抓取无纺布块9并且将无纺布块9的胶面翻转,使无纺布块9能够贴在位于胶接工位52的铝扣板8的背面上;解决了人工手动进行无纺布的裁剪、无纺布的涂胶,无纺布的胶面与铝扣板基面的对齐贴合等工作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涂胶机为现在技术,其作用用于对无纺布的上表面进行均匀涂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市场上直接采购,此处不再说明涂胶机的具体结构。无纺布上料装置1、涂胶机2、无纺布传送装置3、翻布装置4以及铝扣板传送装置5均由控制系统控制。
具体的,所述切割装置6包括第一机架61、两个竖直朝下设置在第一机架61上的裁切驱动气缸62、以及设置在裁切驱动气缸62的活塞端部的发热头63;两个发热头63通过导热切布线64连接;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下,所述导热切布线64的延伸方向与无纺布的传送方向垂直;无纺布传送装置3和导热切布线64之间设置有垫板65,无纺布盖在垫板65上,垫板65能够架起无纺布,防止无纺布紧贴无纺布传送装置3的表面,以免导热切布线64在对无纺布裁切时对无纺布传送装置3的表面造成损坏。
裁切时,发热头63将热量传递至导热切布线64,使导热切布线64具有热熔裁切功能;涂胶机牵引涂胶后的无纺布向前输送,无纺布传送装置3衔接和承托延展无纺布,无纺布从垫板65和导热切布线64之间经过,涂胶机通过编码器计算无纺布的输送长度,当无纺布达到设定的输送长度时,涂胶机停止动作,裁切驱动气缸62的活塞杆伸出,驱动发热头63和导热切布线64下降,导热切布线64将位于垫板65上的无纺布热熔裁切出设定长度的无纺布块9。
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3为皮带式输送机,无纺布可以平铺在皮带式输送机的皮带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垫板65上设有三角支块,无纺布经过三角支块66时,三角支块66会将无纺布向上翘起,更好地架起无纺布使得位于导热切布线64下方的无纺布处于悬浮状态,即不会垂落接触垫板65,因此裁切驱动气缸62的活塞杆伸出,高温的导热切布线64就能热熔裁剪无纺布,导热切布线64不会与垫板65接触。
具体的,所述翻布装置4包括第二机架41、设置在第二机架41上的运布机构42、设置在第二机架41上并且位于运布机构42后方的基座43、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43上的转轴44、套设在转轴44上的齿轮45、固定在转轴44上的摆臂46、设置在摆臂46上的摆架47、以及齿轮驱动结构;所述摆架47上设有多个用于吸取无纺布的吸盘48。齿轮45与转轴44通过键连接,所述摆臂46包括两个分别位于齿轮45左右两侧的套头,两个套头与转轴44通过键连接,即齿轮45和摆臂46随转轴44的转动而同步转动。
运布机构42接收从无纺布传送装置3送出的无纺布块9,并且将无纺布块9向前运输至设定的位置,然后所有吸盘48共同吸住无纺布块9的底面,然后所述齿轮驱动结构驱动齿轮45转动,从而使摆臂46和摆架47绕齿轮45的轴线翻转,带动摆架47上的无纺布块9翻转并且盖在胶接工位52的铝扣板8上。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座43底部的翻转驱动气缸482、设置在翻转驱动气缸482输出端上的齿条481,所述齿条481与齿轮45啮合传动。该翻转驱动气缸48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的电磁阀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该电磁阀的启闭来控制翻转驱动气缸工作。由于摆架47只需要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两种状态之间切换,采用气缸作为驱动机构,设置为合适的长度后,只需要在“活塞杆完全伸出”和“活塞杆完全缩回”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即可,控制逻辑简单,且无需另外设置限位机构对摆架47的摆动幅度进行限制,使整个装置的结构得到简化。
进一步的,所述运布机构42包括三个以水平间隔方式排布的外置皮带模组421,每个外置皮带模组421沿前后方向延伸,外置皮带模组421上的皮带共同承托和输送无纺布块,需要说明的是,外置皮带模组421为现有的模块化组件,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尺寸要求进行定制。
优选的,所述摆架47包括与摆臂46连接的安装板471和至少两根设置在安装板471上的摆杆472,每根摆杆472上间隔排布多个所述吸盘48,吸盘48通过真空吸取的方式抓取无纺布块,相邻两个外置皮带模组421之间形成供对应摆杆472和吸盘48进入的避让空间,在初始状态下,摆架47上的摆杆472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机架41上设置有无纺布块检测电眼,当无纺布块移动到设定位置时,所述无纺布块检测电眼会感应到无纺布块,然后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运布机构42停止工作,随后齿轮驱动结构通过驱动齿轮45转动,从而使摆架47的摆杆472绕齿轮45的轴线摆动,带动摆杆472上的无纺布块9翻转,当摆架47上的摆杆472摆动至铝扣板8上方时,摆架47停止动作,最后吸盘48松开无纺布块9,无纺布块9在自重作用下,下降粘贴到铝扣板8的背面。
具体的,所述铝扣板传送装置5包括辊道式输送机54、设置在辊道式输送机54上的第一阻挡机构55和第二阻挡机构56,第一阻挡机构55位于第二阻挡机构56的上游,第一阻挡机构55与第二阻挡机构56之间形成胶接工位52;所述第二阻挡机构56用于阻挡铝扣板向左移动,使铝扣板位于胶接工位52上;所述第一阻挡机构55用于阻挡上板区51中的铝扣板进入胶接工位52。为了能够自动化控制第一阻挡机构55和第二阻挡机构56,所述胶接工位52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铝扣板的第一感应组件。工作人员将多个铝扣板倒置(即铝扣板的板面作为底面,铝扣板的折边朝上)放在辊道输送机构的上板区51上,在初始状态下,第一阻挡机构55处于非阻挡状态,第二阻挡机构56处于阻挡状态,铝扣板在辊道输送机构的传送下先经过第一阻挡机构55进入胶接工位52,此时第二阻挡机构56阻挡该铝扣板向前传送,使该铝扣板位于胶接工位52,第一感应组件感应到胶接工位52处存在铝扣板,控制系统使第一阻挡机构55转换为阻挡状态,阻隔铝扣板进入胶接工位52,当完成无纺布块9粘贴在铝扣板8上后,控制系统使第二阻挡机构56转换为非阻挡状态,铝扣板向下板区53方向移动。当铝扣板8进入下板区53后,控制系统使第一阻挡机构55复位为非阻挡状态,第二阻挡机构56复位为阻挡状态。
由于无纺布块9下降粘贴在铝扣板8的背面后,无纺布块9与铝扣板8之间还存在胶水间隙或气泡,无纺布块9还未完全与铝扣板8相贴合;所述第二阻挡机构56的下游设有第三阻挡机构58,第二阻挡机构56和第三阻挡机构58之间设有用于将无纺布块9压贴在铝扣板8上的压合装置7。
具体的,见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压合装置7包括设置在辊道式输送机54上的支架71、竖直朝下地设置在支架71上的下压气缸72、设置在下压气缸72的活塞杆端部的顶板73、以及设置在顶板73下方的压板74,所述压板74与顶板73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压板7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弹簧75。未工作时各个弹簧75处于自然状态。
第三阻挡机构58对铝扣板8进行拦截,铝扣板8位于压板74的正下方,控制下压气缸72动作,下压气缸72的活塞杆向下伸出,驱动顶板73和压板74下降直至压板74压住无纺布块9;活塞杆继续下降一端距离,即顶板73继续下降压紧各个弹簧75,弹簧75处于收缩状态。定板未与压板74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各个弹簧75将压力传递至压板74,因此压板74受力更加均匀,将无纺布块9均匀压在铝扣板8上,一方面减少对铝扣板的局部冲击力,另一方面提高无纺布与铝扣板的压合效果,消除无纺布与铝扣板之间的气泡。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74顶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根导杆76,压板74对应各个导杆76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孔;每根导杆76由下而上穿过对应的导孔,每根导杆76的顶部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母77。在未工作状态时,各个螺母77的下表面与顶板73的上表面相抵,从而使得顶板73与压板74相连而不会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74顶部对应各个弹簧75处分别竖直地开设有一个盲孔78,盲孔78的内径等于弹簧75的外径;各个弹簧75的底部插入相应的盲孔78中。通过设置盲孔78便于安放弹簧75,也便于后续维修时拆洗和更换弹簧75。
具体的,所述无纺布上料装置1包括底座11、设置在底座11上的载料架12和用于放卷无纺布的卷筒13,所述载料架12用于承托卷筒13且被承托的卷筒13可自由转动。无纺布卷设置在卷筒1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无纺布上料装置、涂胶机、无纺布传送装置、翻布装置以及铝扣板传送装置;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对无纺布进行定长裁切的切割装置,所述无纺布上料装置用于向涂胶机放卷无纺布,所述涂胶机用于对无纺布的上表面涂胶;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用于将涂胶后的无纺布传送至翻布装置;所述铝扣板传送装置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依次设有上板区、胶接工位以及下板区;所述翻布装置用于将无纺布块上的胶面翻转并且贴在位于胶接工位的铝扣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两个竖直朝下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裁切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裁切驱动气缸的活塞端部的发热头;两个发热头通过导热切布线连接;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下,所述导热切布线的延伸方向与无纺布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和导热切布线之间设有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传送装置为皮带式输送机,所述垫板上设有三角支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布装置包括第二机架、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运布机构、设置在第二机架上并且位于运布机构后方的基座、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齿轮、固定在转轴上的摆臂、设置在摆臂上的摆架、以及齿轮驱动结构;所述摆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吸取无纺布的吸盘,所述齿轮驱动结构用于驱动齿轮转动,使摆臂和摆架绕齿轮的轴线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布机构包括三个以水平间隔方式排布的外置皮带模组,每个外置皮带模组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摆架包括与摆臂连接的安装板和至少两根设置在安装板上的摆杆,相邻两个外置皮带模组之间形成供对应摆杆和吸盘进入的避让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扣板传送装置包括辊道式输送机、设置在辊道式输送机上的第一阻挡机构和第二阻挡机构,第一阻挡机构位于第二阻挡机构的上游,第一阻挡机构与第二阻挡机构之间形成胶接工位;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用于阻挡铝扣板向左移动,使铝扣板位于胶接工位上;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用于阻挡上板区中的铝扣板进入胶接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机构的下游设有第三阻挡机构,第二阻挡机构和第三阻挡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无纺布压贴在铝扣板上的压合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设置在辊道式输送机上的支架、竖直朝下地设置在支架上的下压气缸、设置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的顶板、以及设置在顶板下方的压板,所述压板与顶板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顶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根导杆,压板对应各个导杆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孔;每根导杆由下而上穿过对应的导孔,每根导杆的顶部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母;所述压板顶部对应各个弹簧处分别竖直地开设有一个盲孔,盲孔的内径等于弹簧的外径;各个弹簧的底部插入相应的盲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上料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载料架和用于放卷无纺布的卷筒,所述载料架用于承托卷筒且被承托的卷筒可自由转动。
CN202222001152.6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Active CN218057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1152.6U CN218057858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1152.6U CN218057858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7858U true CN218057858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1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1152.6U Active CN218057858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7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2070U (zh) 一种布料压平除尘装置
CN107042677A (zh) 一种单板滚压式覆膜生产设备
CN111483870B (zh) 一种自动贴胶带机构
CN106904475A (zh) 一种无纬布生产用单向布加工设备
CN218057858U (zh)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CN208700197U (zh) 一种裁剪机的送料装置
JP2008524084A (ja) 衣服袋詰装置
CN206765504U (zh) 一种单板滚压式覆膜生产设备
CN113481657A (zh) 一种无纺布袋折叠机
CN115057294A (zh) 一种无纺布与铝扣板胶接系统
WO2020124906A1 (zh) 图文送纸切割机
CN214649541U (zh) 一种粘接双面胶贴放投包机
CN210561117U (zh) 自动直角圆角四边缝纫设备
JP5399360B2 (ja) テープ貼付装置
US4993334A (en) Sewing station for pieces of material
CN204325706U (zh) 自动对边缝纫机
KR100298801B1 (ko) 롤형원단포장기
CN212149597U (zh) 一种基于运动中的物件进行贴标的机构
CN110143324B (zh) 一种新型贴胶机构
CN211766900U (zh) 一种用于运动中卷装料端部自动粘贴标签的设备
JP4281862B2 (ja) 帯状材料の継合わせ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7476713U (zh) 可断带式保温立体制袋机
JP5486457B2 (ja) テープ貼付装置
CN206704622U (zh) 一种具有包边功能的快速裁切贴膜设备
CN217869428U (zh) 上下同步全自动吸边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