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5596U - 多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多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5596U
CN218055596U CN202221779295.3U CN202221779295U CN218055596U CN 218055596 U CN218055596 U CN 218055596U CN 202221779295 U CN202221779295 U CN 202221779295U CN 218055596 U CN218055596 U CN 218055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control box
spacing piece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792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晓辉
张剑波
程淼淼
陈思宇
张一苇
程于策
李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uhe X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uhe X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uhe X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uhe X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792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5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5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5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旋翼无人机,无人机主体包括机架,机架包括连接架,连接架四周设有横向连接杆,每个横向连接杆的一端均设有水平托盘,水平托盘上设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旋翼桨叶,每个横向连接杆上均设有连接套管,每个连接套管底部设有纵向连接杆,每个纵向连接杆上设有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连接架下方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底部设有摄像头,通过设置连接架、横向连接杆和纵向连接杆,组成无人机主体机架,使无人机机架便于组装和拆卸,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和安装架,便于调整摄像头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通过设置第二转动轴和转动电机,便于调整摄像头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进而实现摄像头多角度拍摄。

Description

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的不载人飞机,随着我国低空领域的全面开放,多旋翼无人机由于其制作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事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但是现有的多旋翼无人机机架采用整体一体化生产制造,在进行维修及拆卸时十分不便,同时只能适配一个控制箱,降低了无人机的适配性,在通过无人机执行摄像任务时,需要通过无人机转动来调整摄像头视角,增加了蓄电池的耗能,缩短了无人机持续工作的时间,同时无人机主体降落时在降落速度较快时易损坏无人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旋翼无人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无人机机架不便于拆卸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四周设有横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一端均设有水平托盘,所述水平托盘上设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旋翼桨叶,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杆上均设有连接套管,每个所述连接套管底部设有纵向连接杆,每个所述纵向连接杆上设有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所述连接架下方设有控制箱,所述第一限位片设置在控制箱四周,所述第二限位片设置在控制箱底部,所述控制箱底部设有摄像头,通过设置连接架、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连接套管、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组成无人机主体机架,使无人机机架便于组装和拆卸,同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纵向连接杆支撑无人机主体结构,便于进行起降,通过设置旋翼桨叶和无刷电机,进行无人机主体的飞行,通过设置控制箱和摄像头,提高无人机主体的功能性。
优选的是,所述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连接套管、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上均设有限位孔,所述横向连接杆与连接套管之间、第一限位片与纵向连接杆之间以及第二限位片与纵向连接杆之间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连接套管、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通过限位孔和螺栓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机架进行组装和拆卸,便于对控制器和摄像头进行维修保养,通过设置限位孔,便于更换控制箱尺寸和摄像头位置,使无人机主体具有一定的适配性,提高了无人机主体的实用性。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箱内设有驱动电机、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安装架,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安装架上,通过控制器控制无人机主体的动作,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和安装架,便于调整摄像头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架与摄像头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安装架一侧设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转动轴和转动电机,便于调整摄像头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进而实现摄像头多角度拍摄。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架顶部设有转动片,所述控制箱底部设置有与转动片配合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设置有多个,通过设置转动片、转动槽和滚珠,提高了安装架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箱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设有防尘网,通过设置散热孔,便于控制箱进行通风,便于散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工作散发的热量,通过设置防尘网,防止尘土污染控制箱,延长了无人机主体的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箱底部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内部滑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支撑套筒之间固定设有缓冲弹簧,通过设置支撑套筒、缓冲弹簧和支撑腿,使无人机主体在着陆时支撑腿首先进行软着陆,进而提高了无人机主体起降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旋翼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架、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连接套管、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组成机架结构,使无人机主体机架便于组装和拆卸,同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孔,便于更换控制箱尺寸和摄像头位置,使无人机主体具有一定的适配性,提高了无人机主体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和安装架,便于调整摄像头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通过设置第二转动轴和转动电机,便于调整摄像头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进而实现摄像头多角度拍摄,通过设置转动片、转动槽和滚珠,提高了安装架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支撑套筒、缓冲弹簧和支撑腿,使无人机主体在着陆时支撑腿首先进行软着陆,进而提高了无人机主体起降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旋翼无人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箱、散热孔和防尘网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主体;2、机架;3、连接架;4、横向连接杆;5、水平托盘;6、无刷电机;7、旋翼桨叶;8、连接套管;9、纵向连接杆;10、第一限位片;11、第二限位片;12、控制箱;13、摄像头;14、限位孔;15、驱动电机;16、蓄电池;17、控制器;18、第一转动轴;19、安装架;20、第二转动轴;21、转向电机;22、转动片;23、转动槽;24、滚珠;25、散热孔;26、防尘网;27、支撑套筒;28、支撑腿;29、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无人机主体1包括机架2,机架2包括连接架3,连接架3四周设有横向连接杆4,横向连接杆4设置有四个,每个横向连接杆4的一端均设有水平托盘5,水平托盘5上设有无刷电机6,无刷电机6的电机轴上设有旋翼桨叶7,每个横向连接杆4上均设有连接套管8,每个连接套管8底部设有纵向连接杆9,每个纵向连接杆9上设有第一限位片10和第二限位片11,连接架3下方设有控制箱12,第一限位片10设置在控制箱12四周,第二限位片11设置在控制箱12底部,控制箱12底部设有摄像头13,横向连接杆4、纵向连接杆9、连接套管8、第一限位片10和第二限位片11上均设有限位孔14,横向连接杆4与连接套管8之间、第一限位片10与纵向连接杆9之间以及第二限位片11与纵向连接杆9之间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首先将横向连接杆4伸入到连接架3中进行固定,将连接套管8携带纵向连接杆9伸入到横向连接杆4上,根据控制箱12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限位孔14,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套管8的位置,将水平托盘5放置在横向连接杆4的一端,并在水平托盘5上设置无刷电机6和旋翼桨片,将控制箱12放置在连接架3下方,通过第二限位片11支撑控制箱12,并通过限位孔14和螺栓固定第二限位片11的位置,进而调节控制箱12的高度,通过第一限位片10与控制箱12连接进而固定控制箱12的位置,在安装完成后,通过无刷电机6带动旋翼桨叶7转动进而带动无人机主体1起飞。
请参阅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箱12内设有驱动电机15、蓄电池16和控制器17,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转动轴18,第一转动轴18上设有安装架19,摄像头13设置在安装架19上,安装架19与摄像头13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20,安装架19一侧设有转向电机21,转向电机21的电机轴与第二转动轴20固定连接,安装架19顶部设有转动片22,控制箱12底部设置有与转动片22配合的转动槽23,转动槽23内设有滚珠24,滚珠24设置有多个,控制箱12一侧设有散热孔25,散热孔25上设有防尘网26,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器17控制无人机主体1,通过摄像头13捕捉画面,驱动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带动第一转动轴18进行转动,第一转动轴18转动带动安装架19进行转动,安装架19顶部的转动片22在转动槽23内转动,通过设置滚珠24,减小了转动片22与转动槽23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安装架19转动时的稳定性,安装架19转动实现摄像头13水平方向上的转动,驱动转向电机21,转向电机21的电机轴带动第二转动轴20转动,进而带动摄像头13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进而多角度调整摄像头13的方向,驱动电机15和控制器17工作产生大量热量,通过散热孔25散发出去,通过设置防尘网26,防止灰尘污染控制箱12。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箱12底部设有支撑套筒27,支撑套筒27内部滑动设有支撑腿28,支撑腿28与支撑套筒27之间固定设有缓冲弹簧29,在进行无人机主体1着落时,首先支撑腿28接触地面,地面给予支撑腿28的作用力使支撑腿28沿支撑套筒27滑动,压缩缓冲弹簧29,缓冲弹簧29给予支撑腿28缓冲弹力,直至无人机主体1可以平稳着陆。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使用时,首先将横向连接杆4伸入到连接架3中进行固定,将连接套管8携带纵向连接杆9伸入到横向连接杆4上,根据控制箱12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限位孔14,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套管8的位置,将水平托盘5放置在横向连接杆4的一端,并在水平托盘5上设置无刷电机6和旋翼桨片,将控制箱12放置在连接架3下方,通过第二限位片11支撑控制箱12,并通过限位孔14和螺栓固定第二限位片11的位置,进而调节控制箱12的高度,通过第一限位片10与控制箱12连接进而固定控制箱12的位置,在安装完成后,通过无刷电机6带动旋翼桨叶7转动进而带动无人机主体1起飞。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器17控制无人机主体1,通过摄像头13捕捉画面,驱动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带动第一转动轴18进行转动,第一转动轴18转动带动安装架19进行转动,安装架19顶部的转动片22在转动槽23内转动,通过设置滚珠24,减小了转动片22与转动槽23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安装架19转动时的稳定性,安装架19转动实现摄像头13水平方向上的转动,驱动转向电机21,转向电机21的电机轴带动第二转动轴20转动,进而带动摄像头13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进而多角度调整摄像头13的方向,驱动电机15和控制器17工作产生大量热量,通过散热孔25散发出去,通过设置防尘网26,防止灰尘污染控制箱12,在进行无人机主体1着落时,首先支撑腿28接触地面,地面给予支撑腿28的作用力使支撑腿28沿支撑套筒27滑动,压缩缓冲弹簧29,缓冲弹簧29给予支撑腿28缓冲弹力,直至无人机主体1可以平稳着陆。
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它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中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选考虑是焊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包括机架(2),所述机架(2)包括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四周设有横向连接杆(4),所述横向连接杆(4)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杆(4)的一端均设有水平托盘(5),所述水平托盘(5)上设有无刷电机(6),所述无刷电机(6)的电机轴上设有旋翼桨叶(7),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杆(4)上均设有连接套管(8),每个所述连接套管(8)底部设有纵向连接杆(9),每个所述纵向连接杆(9)上设有第一限位片(10)和第二限位片(11),所述连接架(3)下方设有控制箱(12),所述第一限位片(10)设置在控制箱(12)四周,所述第二限位片(11)设置在控制箱(12)底部,所述控制箱(12)底部设有摄像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杆(4)、纵向连接杆(9)、连接套管(8)、第一限位片(10)和第二限位片(11)上均设有限位孔(14),所述横向连接杆(4)与连接套管(8)之间、第一限位片(10)与纵向连接杆(9)之间以及第二限位片(11)与纵向连接杆(9)之间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2)内设有驱动电机(15)、蓄电池(16)和控制器(17),所述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转动轴(18),所述第一转动轴(18)上设有安装架(19),所述摄像头(13)设置在安装架(1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9)与摄像头(13)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20),所述安装架(19)一侧设有转向电机(21),所述转向电机(21)的电机轴与第二转动轴(2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9)顶部设有转动片(22),所述控制箱(12)底部设置有与转动片(22)配合的转动槽(23),所述转动槽(23)内设有滚珠(24),所述滚珠(24)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2)一侧设有散热孔(25),所述散热孔(25)上设有防尘网(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2)底部设有支撑套筒(27),所述支撑套筒(27)内部滑动设有支撑腿(28),所述支撑腿(28)与支撑套筒(27)之间固定设有缓冲弹簧(29)。
CN202221779295.3U 2022-07-09 2022-07-09 多旋翼无人机 Active CN218055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9295.3U CN218055596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旋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9295.3U CN218055596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旋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5596U true CN218055596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39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79295.3U Active CN218055596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旋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5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16341U (zh) 微型云台及具有该云台的无人飞行器
CN108482658B (zh) 一种摄像无人机
CN218055596U (zh) 多旋翼无人机
CN112093047A (zh) 一种防撞型航拍无人机及其方法
CN211055377U (zh) 一种可调节使用的无人机测绘数据采集装置
CN110979708A (zh) 一种农业监测无人机
CN208470123U (zh) 无人机航飞取景装置
CN207843312U (zh)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器
CN215361883U (zh) 一种用于测绘航拍无人机
CN211943768U (zh) 一种无人机防抖型拍摄云台
CN107161331B (zh) 一种自动更换日光灯管无人机
CN213594546U (zh) 一种可收放式云台测绘六旋翼无人机
CN105947177B (zh) 一种可变后掠翼载人飞行器
CN104243775A (zh) 具有双摇臂的电动摄像摇臂装置
CN209889137U (zh) 一种无人机用倾斜相机云台
CN217598852U (zh) 一种可调式无人机摄影测量安装平台
CN213649874U (zh) 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
CN214029141U (zh) 一种可与飞控协同控制的无人机航电设备
CN216599782U (zh) 一种太阳能高清夜视网络摄像头
CN216509118U (zh) 一种多功能测绘无人机
CN210455193U (zh) 一种农业无人机用脚架
CN220830422U (zh) 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光伏支架
CN219668510U (zh) 一种工程勘测无人机
CN214608124U (zh) 一种无人机测绘数据采集装置
CN218379684U (zh) 一种用于智能半导体除湿机底部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