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3877U - 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3877U
CN218053877U CN202222107114.9U CN202222107114U CN218053877U CN 218053877 U CN218053877 U CN 218053877U CN 202222107114 U CN202222107114 U CN 202222107114U CN 218053877 U CN218053877 U CN 218053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extrusion
bottom plate
connecting sea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71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i Hongxing Plastic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i Hongxing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i Hongxing Plastic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i Hongxing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71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3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3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3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包括底板;底板:其上端后侧通过连接座一设置有后模,底板的上端前侧滑动连接有连接座二,连接座二的上端设置有前模,前模与后模前后对应设置,前模与后模的相对内侧端中心均开设有主进料通道,前模与后模的相对内侧均对称开设有辅进料通道,辅进料通道分别与相邻的主进料通道相连通,前模和后模的相对内侧端均开设有密封槽一,密封槽一的内部均设有密封条一,所述底板的上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本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便于拆装,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清理,通过水冷与风冷相结合,使得PE共挤塑料冷却迅速,成型较快,生产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挤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共挤模具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沿各自独立的流道流动,在接近口模出口处汇合,共同挤出口模的工具。当流变性质不同的各熔体共挤出通过一共同流道时,将形成多层流动,如何保证物料在共同流道中的压力损失一致,将是共挤模具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在PE共挤塑料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挤压模具,现有的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大多不易拆装,不便于对模具内部进行清理,不能通过水冷与风冷相结合对PE共挤塑料进行冷却,生产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便于拆装,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清理,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包括底板;
底板:其上端后侧通过连接座一设置有后模,底板的上端前侧滑动连接有连接座二,连接座二的上端设置有前模,前模与后模前后对应设置,前模与后模的相对内侧端中心均开设有主进料通道,前模与后模的相对内侧均对称开设有辅进料通道,辅进料通道分别与相邻的主进料通道相连通,前模和后模的相对内侧端均开设有密封槽一,密封槽一的内部均设有密封条一,便于拆装,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清理,通过水冷与风冷相结合,使得PE共挤塑料冷却迅速,成型较快,生产效率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弧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与矩形槽滑动连接,移动块的上端与连接座二的下端固定连接,使本模具便于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前端贯穿并裸露至底板的外部,丝杆的前端设有把手,把手的外弧面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便于转动丝杆。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与后模的内部右侧均开设有冷却腔,后模的外弧面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进水管,后模的右端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出水管,能够对PE共挤塑料进行水冷。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与后模的相对内侧端均开设有与冷却腔位置对应的密封槽二,密封槽二的内部均设有密封条二,能够放置冷却水进入进料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模的右端设置有冷却架,冷却架内部的安装孔内均设有风机,底板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风机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能够对PE共挤塑料进行风冷。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架的上端均匀开设有透气孔,使得热量能够散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具有以下好处:
1、在需要生产PE共挤塑料时,首先在密封槽一的内部粘贴密封条一,在密封槽二的内部粘贴密封条二,通过把手转动丝杆,因为移动块与矩形槽滑动连接,使得丝杆能够带动移动块前后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座二和前模前后运动,使连接座二和前模向后运动,使前模和后模紧贴,将不同的PE共挤塑料原料经辅进料通道和主进料通道通入,原料在进入主进料通道后混合后排出,即可对PE共挤塑料进行挤压生产,本模具采用分体式结构,使其便于组装,易于对模具的内部进行清洗,使用方便。
2、在挤压过程中,将进水管连通外部水源,出水管与外部收集设备连通,便能对挤压完成的PE共挤塑料进行冷却,在PE共挤塑料从主进料通道的右侧排出时,通过控制开关使风机开始运转,风机引入外部空气对PE共挤塑料进行进一步的冷却,通过水冷与风冷相结合,使得PE共挤塑料冷却迅速,成型较快,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模的内部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连接座一、3后模、4前模、5主进料通道、6辅进料通道、7密封槽一、8矩形槽、9丝杆、10移动块、11把手、12防滑凸起、13冷却腔、14进水管、15出水管、16密封槽二、17冷却架、18风机、19透气孔、20控制开关、21连接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包括底板1;
底板1:其上端后侧通过连接座一2设置有后模3,底板1的上端前侧滑动连接有连接座二21,连接座二21的上端设置有前模4,前模4与后模3前后对应设置,前模4与后模3的相对内侧端中心均开设有主进料通道5,前模4与后模3的相对内侧均对称开设有辅进料通道6,辅进料通道6分别与相邻的主进料通道5相连通,前模4和后模3的相对内侧端均开设有密封槽一7,密封槽一7的内部均设有密封条一,底板1的上侧开设有矩形槽8,矩形槽8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9,丝杆9的外弧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与矩形槽8滑动连接,移动块10的上端与连接座二21的下端固定连接,丝杆9的前端贯穿并裸露至底板1的外部,丝杆9的前端设有把手11,把手11的外弧面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12,在需要生产PE共挤塑料时,首先在密封槽一7的内部粘贴密封条一,在密封槽二16的内部粘贴密封条二,通过把手11转动丝杆9,因为移动块10与矩形槽8滑动连接,使得丝杆9能够带动移动块10前后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座二21和前模4前后运动,使连接座二21和前模4向后运动,使前模4和后模3紧贴,将不同的PE共挤塑料原料经辅进料通道6和主进料通道5通入,原料在进入主进料通道5后混合后排出,即可对PE共挤塑料进行挤压生产,本模具采用分体式结构,使其便于组装,易于对模具的内部进行清洗,使用方便;
其中:前模4与后模3的内部右侧均开设有冷却腔13,后模3的外弧面设置有与冷却腔13连通的进水管14,后模3的右端设置有与冷却腔13连通的出水管15,前模4与后模3的相对内侧端均开设有与冷却腔13位置对应的密封槽二16,密封槽二16的内部均设有密封条二,后模3的右端设置有冷却架17,冷却架17内部的安装孔内均设有风机18,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20,控制开关20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风机18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20的输出端,冷却架17的上端均匀开设有透气孔19,在挤压过程中,将进水管14连通外部水源,出水管15与外部收集设备连通,便能对挤压完成的PE共挤塑料进行冷却,在PE共挤塑料从主进料通道5的右侧排出时,通过控制开关20使风机18开始运转,风机18引入外部空气对PE共挤塑料进行进一步的冷却,通过水冷与风冷相结合,使得PE共挤塑料冷却迅速,成型较快,生产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需要生产PE共挤塑料时,首先在密封槽一7的内部粘贴密封条一,在密封槽二16的内部粘贴密封条二,通过把手11转动丝杆9,因为移动块10与矩形槽8滑动连接,使得丝杆9能够带动移动块10前后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座二21和前模4前后运动,使连接座二21和前模4向后运动,使前模4和后模3紧贴,将不同的PE共挤塑料原料经辅进料通道6和主进料通道5通入,原料在进入主进料通道5后混合后排出,即可对PE共挤塑料进行挤压生产,本模具采用分体式结构,使其便于组装,易于对模具的内部进行清洗,使用方便,在挤压过程中,将进水管14连通外部水源,出水管15与外部收集设备连通,两个冷却腔13闭合形成完整的冷却通道,冷却水进入冷却通道流动,便能对挤压完成的PE共挤塑料进行冷却,在PE共挤塑料从主进料通道5的右侧排出时,通过控制开关20使风机18开始运转,风机18引入外部空气对PE共挤塑料进行进一步的冷却,通过水冷与风冷相结合,使得PE共挤塑料冷却迅速,成型较快,生产效率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风机18可选用125FZY2-S,控制开关20上设有与风机18对应的用于控制其开关的控制按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
底板(1):其上端后侧通过连接座一(2)设置有后模(3),底板(1)的上端前侧滑动连接有连接座二(21),连接座二(21)的上端设置有前模(4),前模(4)与后模(3)前后对应设置,前模(4)与后模(3)的相对内侧端中心均开设有主进料通道(5),前模(4)与后模(3)的相对内侧均对称开设有辅进料通道(6),辅进料通道(6)分别与相邻的主进料通道(5)相连通,前模(4)和后模(3)的相对内侧端均开设有密封槽一(7),密封槽一(7)的内部均设有密封条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开设有矩形槽(8),矩形槽(8)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9),丝杆(9)的外弧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与矩形槽(8)滑动连接,移动块(10)的上端与连接座二(21)的下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9)的前端贯穿并裸露至底板(1)的外部,丝杆(9)的前端设有把手(11),把手(11)的外弧面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4)与后模(3)的内部右侧均开设有冷却腔(13),后模(3)的外弧面设置有与冷却腔(13)连通的进水管(14),后模(3)的右端设置有与冷却腔(13)连通的出水管(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4)与后模(3)的相对内侧端均开设有与冷却腔(13)位置对应的密封槽二(16),密封槽二(16)的内部均设有密封条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3)的右端设置有冷却架(17),冷却架(17)内部的安装孔内均设有风机(18),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开关(20),控制开关(20)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风机(18)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20)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架(17)的上端均匀开设有透气孔(19)。
CN202222107114.9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Active CN218053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7114.9U CN218053877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7114.9U CN218053877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3877U true CN218053877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3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7114.9U Active CN218053877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3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01294U (zh) 一种单螺杆塑料挤出机双色线挤出设备
CN218053877U (zh) 一种pe共挤塑料挤压模具
CN117382145B (zh) 一种连续式流料双工位吹塑机
CN208593021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方便冷却的模具
CN210552929U (zh) 一种废旧塑料高效改性挤出装置
CN214872477U (zh) 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
CN211307079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1074638U (zh) 一种pet塑钢打包带成型模具
CN210308992U (zh) 一种led电视机外壳真空成型模具
CN21052576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定型装置
CN217319233U (zh) 双螺杆挤出机
CN108908893A (zh) 一种快速冷却共挤pe木塑模具
CN210552674U (zh) 一种设有冷却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08995164A (zh) 纹理相框多层挤出装置
CN115286216B (zh) 一种能快速脱模的玻璃生产用模具设备
CN214324008U (zh) 一种便于注塑的塑胶模具
CN215849509U (zh) 一种淋膜机用淋膜头封口装置
CN217434825U (zh) 一种热熔胶挤出成型和快速固化一体机
CN221067133U (zh) 一种挤塑模具的中空成型模头
CN205044112U (zh) 用于桌面耗材试验机的塑料丝挤出机构
CN211968273U (zh) 一种塑料制品成型模具快速冷却定型结构
CN219114743U (zh) 一种防损挤出模具
CN214491308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的餐具加工用注塑装置
CN217752678U (zh) 一种塑料管材挤出模具
CN220920461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挤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