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5472U -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5472U
CN218045472U CN202221046846.5U CN202221046846U CN218045472U CN 218045472 U CN218045472 U CN 218045472U CN 202221046846 U CN202221046846 U CN 202221046846U CN 218045472 U CN218045472 U CN 218045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vessel
protective sleeve
sleeve
anastomotic stoma
vas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68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松
祝翊倩
陆亚明
孙彬彬
邢美毅
段晓博
王春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na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na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na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na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68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5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5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5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包括连通的端血管保护套和侧血管保护套;端血管保护套为镂空管网状结构,用于固定靠近吻合口的端血管;侧血管保护套具有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用于固定靠近吻合口的侧血管;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绕左右向轴线闭合后,侧血管保护套呈现为左右向管状结构;端血管保护套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的轴线相交且呈设定角度。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可以保护血管吻合口夹角,增加吻合口处血管力学支撑性,防止外力挤压时血管吻合口处发生流道狭窄的现象,保证手术操作的简便度;在植入人体后能够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管壁张力、壁面剪应力对血管吻合口影响。

Description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全球共有6.975亿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其中,近三分之一CKD患者在中国和印度,患病人数分别为1.32亿和1.15亿。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患病率高达10%左右。而慢性肾病患者随着病态发展严重最终会转变为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也不能生成人体所必需的内分泌因子,从而导致电解质紊乱、水分滞留以及贫血等。每年因尿毒症死亡者约为45万,这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临床上通常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或血管移植物内瘘 (AVG)通路为血透患者提供透析需要的血液通路。但病人术后易出现吻合口狭窄,血管堵塞,动脉瘤等问题,需要对患者进行取栓术或二次手术,这给病患带来了繁重的经济压力和巨大的生理痛苦。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造成AVF/AVG通路术失败的主要因素是血流动力学对血管吻合口的影响。通常,临床AVF/AVG手术均以端侧吻合进行。然而,由于动静脉血流差异,动静脉瘘术后人体血流会对端侧吻合口血管壁施加压力和切应力,在血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动脉压、管壁张力、壁面剪应力是引起血管吻合口出现湍流,进而引起端侧吻合口处发生凝血和血栓形成,并进一步导致血管狭窄、堵塞。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动静脉瘘术后的动静脉吻合口夹角,能够有效的改善其吻合口的血流动力学,进而避免发生血管吻合口的凝血、血栓以及血管狭窄和堵塞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可以保护血管吻合口夹角,增加吻合口处血管力学支撑性,防止外力挤压时血管吻合口处发生流道狭窄的现象,保证手术操作的简便度;在植入人体后能够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管壁张力、壁面剪应力对血管吻合口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包括连通的端血管保护套1和侧血管保护套2;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为镂空管网状结构,用于固定靠近吻合口的端血管3;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具有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用于固定靠近吻合口的侧血管4;
所述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绕左右向轴线闭合后,侧血管保护套2呈现为左右向管状结构;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下端同侧血管保护套2上侧为一体结构;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相交且呈设定角度。
较佳的,通过3D打印形成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较佳的,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为10~40mm,外径为4~10mm,壁厚为0.1~10mm。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在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10~50mm,外径4~10mm,壁厚为0.1~0.5mm。
较佳的,所述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绕左右向轴线闭合后,侧血管保护套2 呈现为左右向镂空管网状结构,长度为10~40mm,外径为4~10mm,壁厚为0.1~0.5mm。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其网状结构的网孔5连续或间断分布。
较佳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5为矩形或者菱形,或者既设置矩形也设置菱形网孔5。
较佳的,所述网状结构网孔5边长为5~10mm。
较佳的,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合成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
较佳的,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为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乳酸或ABS树脂;
所述金属材料为钛合金、镍钛合金、钴铬合金或316L不锈钢。
较佳的,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钛合金材质,以钛合金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电子束熔化三维打印机打印获得。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为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5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5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3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较佳的,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尼龙材质,以尼龙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选区激光烧结三维打印机打印获得。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为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4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40mm,外径6mm,壁厚为0.3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30mm,外径4mm,壁厚为0.3mm。
较佳的,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聚乳酸材质,以聚乳酸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选区激光烧结三维打印机打印获得。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为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3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5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2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端血管保护套1和侧血管保护套2一体式结构,并且端血管保护套1和侧血管保护套2呈设定角度,用于矫正吻合口血流方向,使血液按照保护装置的设定角度在体内循环流动,可以保护动静脉瘘建立后的端血管3同侧血管4的吻合口夹角,可以增加吻合口处血管力学支撑性,防止外力挤压时血管吻合口处发生流道狭窄的现象,可以保证手术操作的简便度,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安全、便捷、牢固、减少出血的优势;在植入人体后能够以特定角度长期固定血管吻合口,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管壁张力、壁面剪应力对血管吻合口影响,降低因血流动力学造成血流动脉压、管壁张力、壁面剪应力对吻合口的损伤,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吻合口发生凝血、血栓、血管狭窄、内膜增生、堵塞等风险,改善病患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一实施例实际使用示意图;
图3为人工血管和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一实施例的力-应变曲线对比图。
其中图中符号定义如下:
1端血管保护套;2侧血管保护套;3端血管;4侧血管;5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包括连通的端血管保护套1和侧血管保护套2;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为镂空管网状结构,用于固定靠近吻合口的端血管3;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具有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用于固定靠近吻合口的侧血管4;
所述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绕左右向轴线闭合后,侧血管保护套2呈现为左右向管状结构;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下端同侧血管保护套2上侧为一体结构;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相交且呈设定角度。
实施例一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使用时先将端血管保护套1套在端血管3一端,同时打开侧血管保护套2的喇叭口,端侧血管手术吻合后,将侧血管保护套2套在侧血管4,关闭侧血管保护套2的喇叭口,同时固定吻合口的端血管3和侧血管4。
实施例一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端血管保护套1和侧血管保护套2一体式结构,并且端血管保护套1和侧血管保护套2呈设定角度,用于矫正吻合口血流方向,使血液按照保护装置的设定角度在体内循环流动,可以保护动静脉瘘建立后的端血管3同侧血管4的吻合口夹角,可以增加吻合口处血管力学支撑性,防止外力挤压时血管吻合口处发生流道狭窄的现象,可以保证手术操作的简便度,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安全、便捷、牢固、减少出血的优势;在植入人体后能够以特定角度长期固定血管吻合口,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管壁张力、壁面剪应力对血管吻合口影响,降低因血流动力学造成血流动脉压、管壁张力、壁面剪应力对吻合口的损伤,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吻合口发生凝血、血栓、血管狭窄、内膜增生、堵塞等风险,改善病患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通过3D打印形成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较佳的,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为10~40mm,外径为4~10mm,壁厚为0.1~10mm。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夹角的夹角范围在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10~50mm(优选30~50mm),外径4~10mm,壁厚为0.1~10mm(优选0.1~0.5mm)。
较佳的,所述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绕左右向轴线闭合后,侧血管保护套2 呈现为左右向镂空管网状结构,长度为10~40mm,外径为4~10mm,壁厚为0.1~0.5mm。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其网状结构的网孔5连续或间断分布。
较佳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5为矩形或者菱形,或者既设置矩形也设置菱形网孔5。
较佳的,所述网状结构网孔5边长为5~10mm。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三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合成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
较佳的,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为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聚乳酸或ABS树脂;
所述金属材料为钛合金、镍钛合金、钴铬合金或316L不锈钢。
实施例四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可以根据临床需求,三维设计得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的三维数据模型,并将其导入电子束金属3D打印机中,通过3D打印形成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三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钛合金材质,以钛合金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电子束熔化三维打印机(EBM)打印获得。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夹角的夹角为50°~70°(例如5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5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5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3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实施例五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以钛合金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电子束熔化三维打印机(EBM)最终打印获得钛合金3D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实施例六
基于实施例三,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尼龙材质,以尼龙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选区激光烧结三维打印机(SLS)打印获得。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为50°~70°(例如6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4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40mm,外径6mm,壁厚为0.3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30mm,外径4mm,壁厚为0.3mm。
实施例六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以尼龙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选区激光烧结三维打印机(SLS)最终打印获得尼龙3D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利用3D打印制备得到的尼龙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和人工血管分别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与人工血管力-应变曲线如图3所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应变同为30.0%时,人工血管和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所受力分别为27.7N和363.2N,说明在外力作用下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能够起到良好的力学支撑,而不会发生明显形变,从而防止人工血管或自体端血管与侧血管吻合口在外力挤压作用下发生流道狭窄的现象。
实施例七
基于实施例三,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聚乳酸材质,以聚乳酸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选区激光烧结三维打印机(SLS)打印获得。
较佳的,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为50°~70°(例如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3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5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2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实施例七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以聚乳酸粉材为基础材料,利用选区激光烧结三维打印机(SLS)最终打印获得聚乳酸3D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通的端血管保护套(1)和侧血管保护套(2);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为镂空管网状结构,用于固定靠近吻合口的端血管(3);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具有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用于固定靠近吻合口的侧血管(4);
所述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绕左右向轴线闭合后,侧血管保护套(2)呈现为左右向管状结构;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下端同侧血管保护套(2)上侧为一体结构;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相交且呈设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3D打印形成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喇叭口闭合后的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为10~40mm,外径为4~10mm,壁厚为0.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左右向管状结构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在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10~50mm,外径4~10mm,壁厚为0.1~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朝下的可调节开合的喇叭口绕左右向轴线闭合后,侧血管保护套(2)呈现为左右向镂空管网状结构,长度为10~40mm,外径为4~10mm,壁厚为0.1~0.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其网状结构的网孔(5)连续或间断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5)为矩形或者菱形,或者既设置矩形也设置菱形网孔(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状结构网孔(5)边长为5~1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为合成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为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乳酸或ABS树脂;
所述金属材料为钛合金、镍钛合金、钴铬合金或316L不锈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左右向管状结构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为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5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5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3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左右向管状结构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为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4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40mm,外径6mm,壁厚为0.3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30mm,外径4mm,壁厚为0.3mm。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的轴线同左右向管状结构的侧血管保护套(2)的轴线所成的夹角为50°~70°;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和/或侧血管保护套(2)的网孔(5)连续分布,呈矩形,网孔(5)边长为3mm;
所述端血管保护套(1),长度5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所述侧血管保护套(2),长度20mm,外径4mm,壁厚为0.1mm。
CN202221046846.5U 2022-05-05 2022-05-05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Active CN218045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6846.5U CN218045472U (zh) 2022-05-05 2022-05-05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6846.5U CN218045472U (zh) 2022-05-05 2022-05-05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5472U true CN218045472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3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6846.5U Active CN218045472U (zh) 2022-05-05 2022-05-05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5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7750B (zh) 块状支架装置和使用方法
JP2022525317A (ja) 血管障害の治療のための可撓性継合部を有するフィラメント状デバイス
US20130274648A1 (en) Blood flow controllers and methods
JP2022525316A (ja) 血管障害の治療のためのフィラメント状デバイス
EP3046506B1 (en) Artificial vascular graft
JP6080893B2 (ja) 血管移植片
JP2022525745A (ja) 血管障害の治療のためのフィラメント状デバイス
JP3570434B2 (ja) ステ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287048A (zh) 覆膜支架
CN104720941A (zh) 管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1108409A1 (ja) 人工血管
EP2575676A2 (en) Device and method to prevent or treat outflow vein stenosis of an arteriovenous fistula constructed with a synthetic vascular graft
CN218045472U (zh)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CN101732116B (zh) 用于病变血管修补的血管支架
CN114795576A (zh) 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
CN105411643A (zh) 可降解医用弹簧圈
RU173457U1 (ru)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ртериальный протез малого диаметра с наружным усилением
CN209474728U (zh) 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JP2017029300A (ja) 人工血管の補強部材
CN208591173U (zh) 一种动脉覆膜支架
CA3051608C (en) Filter device
CN204092274U (zh) 覆膜支架
CN220558146U (zh) 一种新型防脱载冠脉支架保护装置
CN205181418U (zh) 可降解医用弹簧圈
JP2004033535A (ja) 動脈瘤閉塞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