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0762U -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0762U
CN218030762U CN202222305247.7U CN202222305247U CN218030762U CN 218030762 U CN218030762 U CN 218030762U CN 202222305247 U CN202222305247 U CN 202222305247U CN 218030762 U CN218030762 U CN 218030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aring
piston
oil inje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52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陈尼青
费本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52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0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0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0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润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所述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包括储油壳和注油组件,储油壳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注油腔和回油腔,注油腔上设置有能与轴承箱的进油口相连通的注油出口,回油腔上设置有能与轴承箱的出油口相连通的回油入口;注油组件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以及弹性驱动件,第一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注油腔中,第二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回油腔中,弹性驱动件能驱动第一活塞向下运动,以将注油腔中的润滑脂注入轴承箱中,并使轴承箱中的润滑脂回流至回油腔中,同时推动第二活塞向上运动。所述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可以在风机工作时自动加注润滑脂,提高了注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加了轴承润滑脂的清洁度。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背景技术
箱式风机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部的通风机,通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其中,通风机的转动需要用到轴承。为了使轴承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需要定时加注润滑脂,起到润滑、降温及散热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排油烟箱式风机的轴承在加注润滑脂时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有些箱式风机箱体无加油孔,需要停机拆卸风机壳体后,人工加注轴承润滑脂,但是人工加注润滑脂存在不确定性,不能对风机轴承精准加油,会造成加注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润滑脂加注过少时润滑效果不够、降温效果不足,造成轴承磨损、寿命降低;润滑脂加注过多,导致轴承运转阻力增加,散热空间不足,会造成轴承过热、寿命降低,还会造成油脂外溢、污染环境。
(2)轴承长周期工作后,润滑脂会出现碳化物、金属颗粒等杂质或氧化变质,如果不更换会影响散热效果、润滑效果,还会导致油路堵塞、加速轴承磨损。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可以在风机工作时自动为轴承加注润滑脂,且提高了注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加了轴承润滑脂的清洁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用于向轴承箱加注润滑脂,所述轴承箱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包括:
储油壳,其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注油腔和回油腔,所述注油腔上设置有能与所述进油口相连通的注油出口,所述回油腔上设置有能与所述出油口相连通的回油入口;
注油组件,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以及弹性驱动件,所述第一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注油腔中,所述第二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回油腔中,所述弹性驱动件能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向下运动,以将所述注油腔中的润滑脂注入所述轴承箱中,并使所述轴承箱中的润滑脂回流至所述回油腔中,同时推动所述第二活塞向上运动。
作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驱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注油腔的内顶壁。
作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油组件还包括拉杆和锁紧件,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相连接,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储油壳上,能够锁定所述拉杆。
作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拉杆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锁紧件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能够选择性地卡接于任一所述卡槽内。
作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紧件为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能够夹持所述拉杆的外壁。
作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油壳包括内壳和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内壳的内底壁相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与所述内壳的内顶壁存在间隙,以将所述内壳内部分隔形成相连通的所述注油腔和所述回油腔。
作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油壳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围设于所述内壳外,且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水流道。
作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油出口和所述进油口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作为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油腔的容积与所述轴承箱的容积相等;和/或
所述回油腔的容积与所述轴承箱的容积相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油烟箱式风机,包括轴承箱和上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所述轴承自动注油装置能向所述轴承箱中加注润滑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当弹性驱动件驱动第一活塞向下运动时,可以将注油腔中位于第一活塞下方的润滑脂压入轴承箱中,此时,注油腔中位于第一活塞上方的空间形成真空,使得与注油腔相连通的回油腔中的第二活塞向上移动,从而将轴承箱中的润滑脂吸入回流腔中,实现了对轴承箱中润滑脂的自动化更换过程,不需要拆卸风机壳体,提高了加注润滑脂的效率,且可以在风机工作时自动对轴承箱加注润滑脂,以起到对轴承进行润滑、降温及散热的作用,保证风机运行的稳定性;且在注油腔中的润滑脂注入轴承箱内的同时,会有等量的轴承箱中的润滑脂被吸入回油腔中,可以避免轴承箱中加注油量过多导致润滑脂外溢进而污染环境的情况,提高了注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加了轴承润滑脂的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油烟箱式风机,通过应用上述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可以在风机工作时对轴承箱加注润滑脂,以起到对轴承进行润滑、降温及散热的作用,保证风机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油烟箱式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
100-轴承箱;101-进油口;102-出油口;
1-储油壳;11-内壳;111-注油腔;1111-注油出口;112-回油腔;1121-回油入口;12-外壳;121-冷却水流道;13-隔板;
2-注油组件;21-第一活塞;22-第二活塞;23-弹性驱动件;24-拉杆;25-锁紧件;
3-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油烟箱式风机,该排油烟箱式风机包括轴承箱100,轴承箱100中设置有轴承,该排油烟箱式风机在工作时,轴承发生转动,为了使轴承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需要在轴承箱100中定时加注润滑脂,起到润滑、降温及散热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该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用于向轴承箱100加注润滑脂,如图1-图2所示,轴承箱100设有进油口101和出油口102,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包括储油壳1和注油组件2,储油壳1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注油腔111和回油腔112,注油腔111上设置有能与进油口101相连通的注油出口1111,回油腔112上设置有能与出油口102相连通的回油入口1121;注油组件2包括第一活塞21、第二活塞22以及弹性驱动件23,第一活塞21可滑动地设置于注油腔111中,第二活塞22可滑动地设置于回油腔112中,弹性驱动件23能驱动第一活塞21向下运动,以将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注入轴承箱100中,并使轴承箱100中的润滑脂回流至回油腔112中,同时推动第二活塞22向上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当弹性驱动件23驱动第一活塞21向下运动时,可以将注油腔111中位于第一活塞21下方的润滑脂压入轴承箱100中,此时,注油腔111中位于第一活塞21上方的空间形成真空,使得与注油腔111相连通的回油腔112中的第二活塞22向上移动,从而将轴承箱100中的润滑脂吸入回流腔112中,实现了对轴承箱100中润滑脂的自动化更换过程,不需要拆卸风机壳体,提高了加注润滑脂的效率,且可以在风机工作时自动对轴承箱100加注润滑脂,以起到对轴承进行润滑、降温及散热的作用,保证风机运行的稳定性;且在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注入轴承箱100内的同时,会有等量的轴承箱100中的润滑脂被吸入回油腔112中,可以避免轴承箱100中加注油量过多导致润滑脂外溢进而污染环境的情况,提高了注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加了轴承润滑脂的清洁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活塞21与注油腔111的腔壁紧密配合;第二活塞22与回油腔112的腔壁紧密配合,从而实现注油腔111中位于第一活塞21上部及下部的空间之间的隔离,以及回油腔112中位于第二活塞22上部及下部的空间之间的隔离,保证自动注油过程的稳定性。
可选地,注油出口1111和进油口101之间设置有止回阀3,以保证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只能从注油出口1111向进油口101单向流动,避免轴承箱100中的润滑脂回流到注油腔111中,影响注油腔111中润滑脂的品质。在本实施例中,注油出口1111和进油口101之间通过注油管路相连通,出油口102与回油入口1121之间通过回油管路相连通,止回阀3设置于注油管路上。
进一步地,弹性驱动件23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塞21和注油腔111的内顶壁。采用弹簧作为驱动第一活塞21在注油腔111中上下移动的动力源,不需要使用连接线,便于操作,安装过程较简单;不需要连接外部电源,还可以节省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弹簧蓄能后,其对第一活塞21始终存在一个向下的压力,导致该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安装后,会一直向轴承箱100中加注润滑脂,导致润滑脂的浪费,大大缩短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注油组件2还包括拉杆24和锁紧件25,拉杆24的一端与第一活塞21相连接,锁紧件25设置于储油壳1上,能够锁定拉杆24。当不需要向轴承箱100中加注润滑脂时,可以利用锁紧件25将拉杆24锁定,以使第一活塞21与注油腔111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当需要向轴承箱100中加注润滑脂时,再解除锁紧件25与拉杆24之间的锁定,以使弹簧能够驱动第一活塞21向下运动,并将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压入轴承箱100中。
进一步地,拉杆24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锁紧件25包括卡扣,卡扣能够选择性地卡接于任一卡槽内,以实现第一活塞21在注油腔111内任一位置的停留。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件25可以是夹持结构,夹持结构能够夹持拉杆24的外壁,以实现第一活塞21在注油腔111内任一位置的停留。本实施例对锁紧件25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拉杆24的锁定均可以被采用。
进一步地,储油壳1上设置有穿孔,拉杆24的一端外露,另一端通过穿孔伸入注油腔111内并与第一活塞21相连接;锁紧件25设置于储油壳1的外壁上。采用这种设置,可以方便用户手动利用锁紧件25锁定拉杆24或者解除对拉杆24的锁定。
可选地,拉杆24与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件,避免注油腔111内外气体流通,影响注油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可以为橡胶圈,密封效果较好,且制造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储油壳1包括内壳11和隔板13,隔板13的底部与内壳11的内底壁相连接,隔板13的顶部与内壳11的内顶壁存在间隙,以将内壳11内部分隔形成相连通的注油腔111和回油腔112,便于加工,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储油壳1还包括外壳12,外壳12围设于内壳11外,且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形成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水流道121。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流道121的进口与冷却水供水组件的出口相连通,冷却水流道121的出口与冷却水供水组件的进口相连通,从而实现冷却水在冷却水流道121中的循环,以实现对注油腔111和回油腔112中的润滑脂的有效冷却;将温度较低的润滑脂压入轴承箱100中,可以实现对轴承的有效降温,以保证风机能够稳定运行,且能够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注油腔111的容积与轴承箱100的容积相等;回油腔112的容积与轴承箱100的容积相等。在加工该轴承自动注油装置时,首先根据与该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相适配的排油烟箱式风机中风机的转速以及轴承规格,来确定注油总量、注油腔111的容积、回油腔112的容积以及每分钟的注油量,最后选定弹簧的规格以及弹簧初始的预紧力,以实现对轴承进行有效冷却的同时,避免润滑脂的浪费。将该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安装于对应的排油烟箱式风机上之后,用户只需要解除锁紧件25对拉杆24的锁定,该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即开始为轴承自动加油,其加油速度根据弹簧规格及预紧力决定。
下面结合图1-图4简述该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的自动注油过程:
(1)如图1和图3所示,初次使用时,注油腔111中充满与排油烟箱式风机相应牌号的润滑脂,此时,第一活塞21位于注油腔111的高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锁紧件25锁紧拉杆24,以使第一活塞21处于静止状态;第二活塞22位于回油腔112的低位,回油腔112中没有润滑脂。
(2)如图1和图2所示,当需要向轴承箱100中注入润滑脂时,首先解除锁紧件25对拉杆24的锁紧作用,第一活塞21在弹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将注油腔111中位于第一活塞21下方的润滑脂压入轴承箱100中,同时,此时,注油腔111中位于第一活塞21上方的空间形成真空,使得与注油腔111相连通的回油腔112中的第二活塞22向上移动,从而将轴承箱100中的润滑脂吸入回流腔112中,进而完成轴承箱100中新油与旧油的时时更换。
(3)如图1和图4所示,当轴承箱100中的全部旧油被新油置换后,第一活塞21处于注油腔111的低位,注油腔111中位于第一活塞21上方的部分为空腔;第二活塞22处于回油腔112的高位,回油腔112中位于第二活塞22下方的空间充满了从轴承箱100中置换出来的旧油,从而完成了新油与旧油的更换。
(4)在整个注油过程中,冷却水流道121与冷却水供水组件持续进行冷却水循环,以与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进行时时换热,将润滑脂降温冷却,使得注入到轴承箱100内的润滑脂保持在较低的温度,对高速运转的风机轴承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旧油具体是指轴承箱100中原有的润滑脂,新油是指初始阶段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是一种低成本、结构简单、一次性使用的自动加油装置,不需要停机拆卸风机壳体就可以向轴承箱100中加注润滑脂;可以在风机运行过程中实现润滑脂的自动加注,从而提高风机正常运行效率,延长风机轴承使用寿命,降低人工成本和维护成本,使油品管理可控,安全性较高;在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注入轴承箱100内的同时,会有等量的轴承箱100中的润滑脂被吸入回油腔112中,一方面,可以避免轴承箱100中加注油量过多导致润滑脂外溢进而污染环境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加注新油同时,将旧油置换出来,增加油品清洁度,增加轴承散热效果、润滑效果;在整个注油过程中,还能同时对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轴承散热效果及润滑效果,延长风机轴承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油烟箱式风机,通过应用上述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可以在风机工作时对轴承箱100加注润滑脂,以起到对轴承进行润滑、降温及散热的作用,保证风机运行的稳定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用于向轴承箱(100)加注润滑脂,所述轴承箱(100)设有进油口(101)和出油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包括:
储油壳(1),其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注油腔(111)和回油腔(112),所述注油腔(111)上设置有能与所述进油口(101)相连通的注油出口(1111),所述回油腔(112)上设置有能与所述出油口(102)相连通的回油入口(1121);
注油组件(2),包括第一活塞(21)、第二活塞(22)以及弹性驱动件(23),所述第一活塞(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注油腔(111)中,所述第二活塞(2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回油腔(112)中,所述弹性驱动件(23)能驱动所述第一活塞(21)向下运动,以将所述注油腔(111)中的润滑脂注入所述轴承箱(100)中,并使所述轴承箱(100)中的润滑脂回流至所述回油腔(112)中,同时推动所述第二活塞(22)向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驱动件(23)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活塞(21)和所述注油腔(111)的内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组件(2)还包括拉杆(24)和锁紧件(25),所述拉杆(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21)相连接,所述锁紧件(25)设置于所述储油壳(1)上,能够锁定所述拉杆(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4)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锁紧件(25)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能够选择性地卡接于任一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25)为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能够夹持所述拉杆(24)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壳(1)包括内壳(11)和隔板(13),所述隔板(13)的底部与所述内壳(11)的内底壁相连接,所述隔板(13)的顶部与所述内壳(11)的内顶壁存在间隙,以将所述内壳(11)内部分隔形成相连通的所述注油腔(111)和所述回油腔(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壳(1)还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12)围设于所述内壳(11)外,且所述内壳(11)和所述外壳(12)之间形成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水流道(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出口(1111)和所述进油口(101)之间设置有止回阀(3)。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腔(111)的容积与所述轴承箱(100)的容积相等;和/或
所述回油腔(112)的容积与所述轴承箱(100)的容积相等。
10.一种排油烟箱式风机,包括轴承箱(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自动注油装置,所述轴承自动注油装置能向所述轴承箱(100)中加注润滑脂。
CN202222305247.7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Active CN218030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5247.7U CN218030762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5247.7U CN218030762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0762U true CN21803076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1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5247.7U Active CN218030762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07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5227A (zh) * 2022-08-31 2022-12-06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自动加油方法及注油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5227A (zh) * 2022-08-31 2022-12-06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自动加油方法及注油装置
CN115435227B (zh) * 2022-08-31 2023-08-22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自动加油方法及注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30762U (zh) 一种轴承自动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US9297386B2 (en) Cooling systems for submersible pumps
CN101594021B (zh) 大容量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注排油装置
WO2022127375A1 (zh) 一种用于轴承润滑的密封结构
CN201462358U (zh) 低压电机轴承注排油装置
CN204538902U (zh) 一种炉用电机
US20210095668A1 (en) Fluid-injected compressor installation
CN115435227A (zh) 一种轴承自动加油方法及注油装置
CN218237018U (zh) 一种注油装置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KR101064152B1 (ko) 직접 냉각 스크루식 진공펌프
CN113464454B (zh) 一种往复循环的离心式水泵
CN113685445B (zh) 一种新型的空冷轴承箱
CN216743775U (zh) 一种轴承自动加油系统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CN206159040U (zh) 一种新型罗茨真空泵
KR102540118B1 (ko) 모터장치 및 윤활제 공급방법
CN114216044A (zh) 一种轴承自动加油系统及排油烟箱式风机
CN107359746B (zh) 用于压缩机的油冷电机
CN205779692U (zh) 一种可保证润滑油品质的滑片式空压机
CN220416029U (zh)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CN216390670U (zh) 一种用液态油润滑轴承的电机
CN110821874A (zh)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CN214228007U (zh) 一种高散热电机转子外壳
CN220890569U (zh) 收尘风机轴承润滑循环装置
CN210484120U (zh) 一种自动润滑的密封水冷风机
CN214499821U (zh) 一种多级离心泵轴承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