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4320U - 下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4320U
CN218024320U CN202222032221.XU CN202222032221U CN218024320U CN 218024320 U CN218024320 U CN 218024320U CN 202222032221 U CN202222032221 U CN 202222032221U CN 218024320 U CN218024320 U CN 218024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oller assembly
medicine
roller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22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厚成
周翔
周巧敏
周靖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u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u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u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u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322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4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4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4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药装置,包括第一毛刷组件、辊筒组件、进料端和出料端;辊筒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其中,辊筒组件的外边缘设有多个承装药的容料槽,多个容料槽环绕辊筒组件间隔的设置,以分别带动进料端处的药输送至出料端;第一毛刷组件设置在辊筒组件的一侧,其中,进料端和出料端沿辊筒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且第一毛刷组件位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的输药路径上并与辊筒组件抵接连接,以在辊筒组件转动时调整各个容料槽内药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下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下药装置下药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下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药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在抓取称重时,一般需要人工称重,费时费力,不易用于大批量生产;为了减少劳动力,提高称重效率,研发人员开发出了自动称重装置,但是目前有的自动称重装置无法均匀下药,这就导致有时会出现,药物重量还差一点就够,而下药装置一下放药过量,最终导下药不精确,可靠性难以保证,后期对患者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药装置下药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药装置,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辊筒组件,辊筒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其中,辊筒组件的外边缘设有多个承装药的容料槽,多个容料槽环绕辊筒组件间隔的设置,以分别带动进料端处的药输送至出料端;第一毛刷组件,第一毛刷组件设置在辊筒组件的一侧,其中,进料端和出料端沿辊筒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且第一毛刷组件位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的输药路径上并与辊筒组件抵接连接,以在辊筒组件转动时调整各个容料槽内药的数量。
进一步地,辊筒组件包括:筒体;多个斜齿,多个斜齿环绕筒体的外边缘间隔地设置,其中,各个斜齿在沿筒体的径向方向上分别与筒体的外表面呈锐角地设置,并与筒体形成容料槽。
进一步地,辊筒组件包括:筒体;多个斜齿,多个斜齿环绕筒体的外边缘间隔地设置,其中,各个斜齿分别沿筒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与筒体形成容料槽,或各个斜齿分别沿与筒体的轴向方向呈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与筒体形成容料槽,预设角度为锐角。
进一步地,多个斜齿中的任意两个斜齿相互平行的设置。
进一步地,斜齿与筒体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各个斜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筒体两端并分别与挡板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毛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毛刷,多个第一毛刷间隔地设置在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并分别与辊筒组件抵接连接。
进一步地,下药装置还包括:壳体组件,辊筒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第一毛刷组件固定在壳体组件的内侧,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位于辊筒组件的相对两端,且进料端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上部,出料端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底部。
进一步地,下药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辊筒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辊筒组件转动,其中,进料端设置在辊筒组件一侧的壳体组件的上方,第一毛刷组件设置在辊筒组件与进料端相对一侧的壳体组件的上部。
进一步地,下药装置还包括:第二毛刷组件,第二毛刷组件设置在进料端的底部,以将进料端的药导向容料槽内;其中,第一毛刷组件和第二毛刷组件分别设置在辊筒组件的相对两侧,第二毛刷组件位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的非输药路径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下药装置包括辊筒组件、进料端和出料端,输药路径为沿着辊筒组件的表面从进料端到出料端方向上的部分,以用于将药物从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辊筒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其中,辊筒组件的外边缘设有多个承装药的容料槽,多个容料槽环绕辊筒组件间隔的设置,以分别带动进料端处的药输送至出料端,在运送药物时,辊筒组件持续转动,进料端的药会落入到相应地容料槽内,在辊筒组件的带动下将药物从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为了防止有的容料槽内药物装的过多,或者容料槽的某一段内装的药物多,另外的某一部分装的药物少导致各个容料槽内的药物量不均匀且差别比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在输药路径上还设置了第一毛刷组件,第一毛刷组件固定在输药路径上的某一位置,辊筒组件带动容料槽转动,第一毛刷组件会将容料槽内多的药物挡住,使其脱离该容料槽,而后续如果有药物比较少的容料槽经过时,此处被挡住的多余的药物会落入到该容料槽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个容料槽内药物数量的差异,形成稳定的输药量,从而解决了下药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药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药装置的辊筒组件实施例的一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药装置的辊筒组件实施例的另一侧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药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药装置的辊筒组件实施例的轴测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组件;11、进料端;12、出料端;20、辊筒组件;21、容料槽;22、筒体;23、斜齿;24、挡板;31、第一毛刷;32、第二毛刷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药装置下药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药装置。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下药装置包括辊筒组件20、进料端11和出料端12,输药路径为沿着辊筒组件20的表面从进料端11到出料端12方向上的部分,以用于将药物从进料端11输送至出料端12;辊筒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其中,辊筒组件20的外边缘设有多个承装药的容料槽21,多个容料槽21环绕辊筒组件20间隔的设置,以分别带动进料端11处的药输送至出料端12,在运送药物时,辊筒组件20持续转动,进料端11的药会落入到相应地容料槽21内,在辊筒组件20的带动下将药物从进料端11输送至出料端12,为了防止有的容料槽21内药物装的过多,或者容料槽21的某一段内装的药物多,另外的某一部分装的药物少导致各个容料槽21内的药物量不均匀且差别比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在输药路径上还设置了第一毛刷组件,第一毛刷组件固定在输药路径上的某一位置,辊筒组件20带动容料槽21转动,第一毛刷组件会将容料槽21内多的药物挡住,使其脱离该容料槽21,而后续如果有药物比较少的容料槽21经过时,此处被挡住的多余的药物会落入到该容料槽21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个容料槽21内药物数量的差异,形成稳定的输药量,从而解决了下药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方便容料槽21的设计,并使容料槽21能够尽可能多的承载药物,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辊筒组件20包括筒体22多个斜齿23,多个斜齿23环绕筒体22的外边缘间隔地设置,其中,各个斜齿23在沿筒体22的径向方向上分别与筒体22的外表面呈锐角地设置,并与筒体22形成容料槽21。
此外,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容料槽21还可以是直接设置在辊筒组件20表面的凹槽,该凹槽能够容纳药物,或者斜齿23与凹槽相配合的形式,具体的,在斜齿23一侧的辊筒组件20表面设置凹槽,该凹槽与斜齿23形成了容料槽21,共同装载药物,提高了装药量;为了避免辊筒组件20在转动时将容料槽21内的药物甩出或者药物在自重作用下从容料槽21内掉落的问题,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辊筒组件20逆时针转动,斜齿23不垂直于辊筒组件20的外表面,并与辊筒组件20的外表面形成一定的夹角,从而便于在辊筒组件20转动过程中容纳药物,此设置不仅能够承载更多的药物,且能够使药物在运送过程中不易脱落,而当该容料槽21转动之出料端12时还能够使容料槽21内的药物顺利滑落。
辊筒组件20包括筒体22和多个斜齿23,多个斜齿23环绕筒体22的外边缘间隔地设置,其中,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各个斜齿23分别沿筒体22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与筒体22形成容料槽21,此处的斜齿23的延伸方向与辊筒组件20的轴向方向一致,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各个斜齿23分别沿与筒体22的轴向方向呈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与筒体22形成容料槽21,预设角度为锐角,即斜齿23相对于辊筒组件20的轴向方向斜着布置,多个斜齿23中的任意两个斜齿23相互平行的设置,以使药物更容易滑落至出料端12。
本实用新型的辊筒组件20强度不需要很高,斜齿23受力较小,斜齿23与筒体22采用一体注塑形成即可。
为了防止辊筒组件20在转动的过程中,药物从容料槽21的两端漏料,本实用新型的筒体22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24,各个斜齿2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筒体22两端并分别与挡板24抵接。
第一毛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毛刷31,多个第一毛刷31间隔地设置在进料端11和出料端12之间并分别与辊筒组件20抵接连接。图4中示出了三个第一毛刷31,沿着输药路径上间隔地布置,能够使各个容料槽21内的药物量更加均匀,且能够使一个容料槽21内不同位置出的药物也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辊筒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组件10内,第一毛刷组件固定在壳体组件10的内侧,位于壳体组件10中间的位置,进料端11和出料端12分别位于辊筒组件20的相对两端,即图4中的左上角为进料端11,右下角为出料端12,辊筒组件20在电机的驱动下逆时针转动,带动左上角的药物移动至右下角,更具体地,进料端11设置在辊筒组件20一侧的壳体组件10的上方,第一毛刷组件设置在辊筒组件20与进料端11相对一侧的壳体组件10的上部。
下药装置还包括第二毛刷组件32,第二毛刷组件32设置在进料端11的底部,以将进料端11的药导向容料槽21内,防止药物从进料端11和辊筒组件20之间掉落;其中,第一毛刷组件和第二毛刷组件32分别设置在辊筒组件20的相对两侧,第二毛刷组件32位于进料端11和出料端12之间的非输药路径上,辊筒组件20在图4示出位置的上半部分为输药路径,下半部分为非输药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端(11)和出料端(12);
辊筒组件(20),所述辊筒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其中,所述辊筒组件(20)的外边缘设有多个承装药的容料槽(21),多个所述容料槽(21)环绕所述辊筒组件(20)间隔的设置,以分别带动所述进料端(11)处的药输送至所述出料端(12);
第一毛刷组件,所述第一毛刷组件设置在所述辊筒组件(20)的一侧,其中,所述进料端(11)和所述出料端(12)沿所述辊筒组件(2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且所述第一毛刷组件位于所述进料端(11)和所述出料端(12)之间的输药路径上并与所述辊筒组件(20)抵接连接,以在所述辊筒组件(20)转动时调整各个所述容料槽(21)内药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组件(20)包括:
筒体(22);
多个斜齿(23),多个所述斜齿(23)环绕所述筒体(22)的外边缘间隔地设置,其中,各个所述斜齿(23)在沿所述筒体(22)的径向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筒体(22)的外表面呈锐角地设置,并与所述筒体(22)形成所述容料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组件(20)包括:
筒体(22);
多个斜齿(23),多个所述斜齿(23)环绕所述筒体(22)的外边缘间隔地设置,其中,各个所述斜齿(23)分别沿所述筒体(22)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筒体(22)形成所述容料槽(21),或各个所述斜齿(23)分别沿与所述筒体(22)的轴向方向呈预设角度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筒体(22)形成所述容料槽(21),所述预设角度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斜齿(23)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斜齿(23)相互平行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23)与所述筒体(22)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2)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24),各个所述斜齿(2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筒体(22)两端并分别与所述挡板(24)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刷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毛刷(31),多个所述第一毛刷(31)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进料端(11)和所述出料端(1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辊筒组件(20)抵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药装置还包括:
壳体组件(10),所述辊筒组件(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内,所述第一毛刷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组件(10)的内侧,所述进料端(11)和所述出料端(12)分别位于所述辊筒组件(20)的相对两端,且所述进料端(11)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的上部,所述出料端(12)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药装置还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辊筒组件(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辊筒组件(20)转动,其中,所述进料端(11)设置在所述辊筒组件(20)一侧的所述壳体组件(10)的上方,所述第一毛刷组件设置在所述辊筒组件(20)与所述进料端(11)相对一侧的所述壳体组件(10)的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药装置还包括:
第二毛刷组件(32),所述第二毛刷组件(32)设置在所述进料端(11)的底部,以将所述进料端(11)的药导向所述容料槽(21)内;
其中,所述第一毛刷组件和所述第二毛刷组件(32)分别设置在所述辊筒组件(2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毛刷组件(32)位于所述进料端(11)和所述出料端(12)之间的非输药路径上。
CN202222032221.XU 2022-08-03 2022-08-03 下药装置 Active CN218024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2221.XU CN21802432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下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2221.XU CN21802432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下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4320U true CN218024320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2221.XU Active CN21802432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下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4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9829B (zh) 藥劑匣和藥劑供給裝置
CN109310577B (zh) 用于自动配药装置的给药罐
CA2674046C (en) Powder feed system
JP2023095879A (ja) 薬剤供給装置
CN218024320U (zh) 下药装置
JP4398759B2 (ja) 薬剤フィーダおよびその集合体
CN216332873U (zh) 一种方便配药的中药材包装机
JP3550447B2 (ja) アンプル払出し装置
JP7249013B2 (ja) 薬剤供給装置
CN106275565A (zh) 一种瓶体自动收集卸料设备
CN206013063U (zh) 一种瓶体自动收集卸料设备
CN211642651U (zh) 一种拆零药品配剂设备
JP3388927B2 (ja) 薬剤の払出し装置
JPH08198434A (ja) 薬剤の払出し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3428395A (zh) 一种可定量分装的制药用颗粒分装机
CN218507082U (zh) 发药机及发药设备
CN219257957U (zh) 一种柱状产品生产系统
CN219172716U (zh) 一种药品颗粒包装机
JP2006051177A (ja) 薬剤包装装置
CN216943813U (zh) 一种转动式注料输送装置
CN211367079U (zh) 一种药粉投加装置
CN220683669U (zh) 一种乳化炸药卷输送用缓冲装置
CN214651600U (zh) 一种塑胶制品加工用送料装置
CN218764890U (zh) 一种定量装填烟花内筒药物装置
KR20090091532A (ko) 약제포장기의 이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