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9648U - 溜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溜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9648U
CN217999648U CN202222076395.6U CN202222076395U CN217999648U CN 217999648 U CN217999648 U CN 217999648U CN 202222076395 U CN202222076395 U CN 202222076395U CN 217999648 U CN217999648 U CN 217999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buffering
buffer
unload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63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过曾明
杜贵文
安建英
张爱民
崔传杰
王建中
徐长磊
郭相参
孙扬
王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0763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9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9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9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溜井结构,所述溜井结构包括溜井、卸载硐室和缓冲组件,溜井内具有溜放通道,卸载硐室的底部开设有卸载通道,卸载通道的一端与卸载硐室连通,卸载通道的另一端与溜放通道连通,缓冲组件设在卸载硐室靠近溜井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溜井结构,可以降低溜井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溜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溜井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矿山多采用多水平开采,开采过程中多水平的矿废石通过分支溜井溜放到溜井中集中下放,分支溜井不易施工,而且分支溜井的结构稳定性差,分支溜井溜放至溜井的矿废石会对溜井的下部结构造成冲击破坏,导致溜井的服务年限缩短,相关技术中多采用加强溜井井壁的支护方式,但是井壁支护的费用高,而且矿废石的冲击力依然会对支护后的井壁造成很大的破坏,溜井被冲击破坏的风险还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溜井结构,可以降低溜井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溜井结构,包括:溜井,所述溜井内具有溜放通道;卸载硐室,所述卸载硐室的底部开设有卸载通道,所述卸载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卸载硐室连通,所述卸载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溜放通道连通;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在所述卸载硐室靠近所述溜井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溜井结构,可以降低溜井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在所述卸载硐室与所述溜井之间以将所述卸载硐室与所述溜井分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件相连以将所述第二缓冲件悬挂在所述第一缓冲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件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缓冲件在所述第一缓冲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为钢筋混凝土墙或钢板,所述第二缓冲件为钢链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溜井结构还包括第一缓冲平台,所述第一缓冲平台设在所述卸载通道与所述溜井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平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水平布置,所述第二端面竖直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溜井包括第一溜井段和第二溜井段,所述溜井结构还包括转载通道,所述转载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溜井段连通,所述转载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溜井段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溜井结构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缓冲平台和第二缓冲平台,所述第二缓冲平台的一端与所述转载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缓冲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平台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溜井段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载硐室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卸载硐室在所述溜井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卸载硐室分别与所述溜井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溜井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的溜井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溜井1,溜放通道11,第一溜井段12,第二溜井段13,
卸载硐室2,卸载通道21,
缓冲组件3,第一缓冲件31,第二缓冲件32,
第一缓冲平台4,第一端面41,第二端面42,
转载通道5,
第二缓冲平台6,第三端面61,第四端面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溜井1结构包括溜井1、卸载硐室2和缓冲组件3。
溜井1内具有溜放通道11。卸载硐室2的底部开设有卸载通道21,卸载通道21的一端与卸载硐室2连通,卸载通道21的另一端与溜放通道11连通。缓冲组件3设在卸载硐室2靠近溜井1的一侧。
具体地,卸载通道21的上端与卸载硐室2连通,卸载通道21的下端与溜放通道11连通,卸载硐室2设在溜井1的一侧且通过卸载通道21与溜放通道11连通,缓冲组件3设在卸载硐室2邻近溜井1的一侧,即卸载硐室2设在溜井1的左侧,缓冲组件3也设在溜井1的左侧,卸载硐室2设在溜井1的右侧,缓冲组件3相应的设在溜井1的右侧,通过缓冲组件3对卸载硐室2卸载到溜井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速度进行缓冲,以降低通过卸载通道21进入溜放通道1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力,进而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是,溜井1是依靠自重溜放矿石和废石的铅锤或倾斜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取消了分支溜井1的设置,直接将卸载硐室2通过卸载通道21与溜井1的溜放通道11进行连通,取消了相关技术中分支溜井1的设置,节约了分支溜井1的施工成本,便于矿山的施工,而且本实施例中通过缓冲组件3对通过卸载通道21进入溜放通道1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不但降低了溜井1结构被冲击破坏的风险,延长了溜井1的服务年限,而且由于降低了溜井1结构受到的冲击力,使溜井1可以适应不同的围岩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组件3包括第一缓冲件31,第一缓冲件31设在卸载硐室2与溜井1之间以将卸载硐室2与溜井1分隔。
可选地,第一缓冲件31在左右方向上分隔开卸载硐室2与溜井1,防止溜放通道11内的矿石或废石在溜放过程中对卸载硐室2的破坏,确保卸载硐室2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组件3还包括第二缓冲件32,第二缓冲件32的一端与第一缓冲件31相连以将第二缓冲件32悬挂在第一缓冲件31上。
可选地,第二缓冲件32的上端与第一缓冲件31的下端相连,第二缓冲件32悬挂在第一缓冲件31的下端,且第二缓冲件32位于卸载通道21内以将溜放通道11与卸载通道21分隔开,通过第二缓冲件3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溜井1内的废石或矿石进入卸载硐室2,影响卸载硐室2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以减缓卸载通道21卸载至溜放通道11内的矿石或矿石的冲击力,减少废石或矿石冲刷溜井1壁的概率,进而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可选地,第二缓冲件32向卸载通道21的伸出长度可以根据卸载通道2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进行确定,比如第二缓冲件32向卸载通道21的伸出长度为卸载通道21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
例如,第二缓冲件32焊接在第一缓冲件31上,焊接的方式可以提高第一缓冲件31与第二缓冲件32的连接稳定性,确保第二缓冲件32稳定悬挂在卸载通道2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件32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第二缓冲件32在第一缓冲件3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具体地,多个第二缓冲件32在第一缓冲件31长度方向的间隔布置,可以提高第二缓冲件32对溜放通道11和卸载通道2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缓冲效果,避免溜放通道11内的废石或矿石进入卸载硐室2内,而且对卸载通道2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确保第二缓冲件32的缓冲效果。
可选地,多个第二缓冲件32之间的间隔可以设为相同,也可以设为不同,当多个第二缓冲件32之间的间隔设为相同时,可以确保第二缓冲件32的缓冲效果,当多个第二缓冲件32之间的间隔设为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比如多个第二缓冲件32的材质或尺寸不同时,可以将多个第二缓冲件32之间的间隔设为不同。
可选地,多个第二缓冲件32可以在第一缓冲件31的下方形成一排也可以形成多排,提高第二缓冲件32对卸载通道21与溜放通道11内的矿石或废石的缓冲效果。
可选地,多个第二缓冲件32伸入卸载通道21内的长度可以设为相同,也可以设为不同,比如邻近卸载通道21的卸载中心线的位置的第二缓冲件32的长度可以大于远离卸载中心线的第二缓冲件32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缓冲件32在卸载通道21内的长度设为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冲件31为钢筋混凝土墙或钢板,第二缓冲件32为钢链条。
可选地,第一缓冲组件3为钢筋混凝土墙或者钢板墙,本实施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墙,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刚性隔离,提高了钢筋混凝土隔离溜井1内废石或矿石的抗冲击能力,确保卸载硐室2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第二缓冲件32为钢链条,采用柔性结构的钢链条可以在受到运动的矿石或废石的冲击时跟随废石或矿石发生运动,并在钢链条的运动过程中降低矿石或废石的速度,可以理解的是,当钢链条受到溜放通道11内的矿石或废石的冲击时,通过钢链条的阻隔作用可以避免溜放通道11内的矿石或废石进入卸载通道21内,当钢链条受到卸载通道21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时,可以降低卸载通道21卸载至溜放通道1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溜井1结构还包括第一缓冲平台4,第一缓冲平台4设在卸载通道21与溜井1的连接处。
具体地,第一缓冲平台4设在卸载通道21与溜井1的连接处以使卸载通道21内的废石或矿石可以在第一缓冲平台4上形成自然堆积,自然堆积可以减缓卸载通道2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力,进而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可选地,卸载通道21上还可以设置自然安息角α,自然安息角α的角度大小可以根据卸载通道21与溜放通道11的角度和废石或矿石的种类进行调整,当自然安息角α设在卸载通道21上时,自然安息角位于第一缓冲平台4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平台4具有第一端面41和第二端面42,第一端面41水平布置,第二端面42竖直布置。
具体地,第一端面41的右端与溜井1的内壁面相连,第一端面41的上端与第二端面42相连,即第一端面41与第二端面42之间呈90°布置,卸载通道21内的废石或矿石在卸载过程中会在第一端面41和第二端面42之间形成自然堆积,自然堆积的废石或矿石会减缓后续卸载通道2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力,进而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卸载硐室2邻近溜井1布置,相比相关技术中分支溜井1与溜井1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分支溜井1进入溜井1后对溜井1的井壁的冲击破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缓冲件31和第二缓冲件32,确保卸载硐室2的正常运行的同时降低了卸载通道21内进入溜放通道1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力,通过自然安息角和第一缓冲平台4的设置,进一步减缓了卸载通道21内的废石或矿石进入溜放通道11的冲击速度,可以适用于围岩强度高和稳定性高的围岩,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溜井1包括第一溜井段12和第二溜井段13,溜井1结构还包括转载通道5,转载通道5的一端与第一溜井段12连通,转载通道5的另一端与第二溜井段13连通。
具体地,第一溜井段12与第二溜井段13通过转载通道5相连,且第一溜井段12位于第二溜井段13的上方,即转载通道5的上端与第一溜井段12的下端相连,转载通道5的下端与第二溜井段13的上端相连。
可选地,卸载硐室2设在第二溜井段13的正上方,卸载硐室2设在第一溜井段12的一侧,溜放通道11内的废石或矿石通过第一溜井段12后进入转载通道5,通过转载通道5进入第二溜井段13,卸载硐室2内的废石或矿石通过卸载通道21进入第二溜井段13,通过转载通道5可以降低第一溜井段12内的废石或矿石的溜放速度,进而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溜井1结构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缓冲平台4和第二缓冲平台6,第二缓冲平台6的一端与转载通道5连通,第二缓冲平台6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平台4的一端连通,第一缓冲平台4的另一端与第二溜井段13连通。
具体地,第二缓冲平台6正对卸载硐室2设置,且卸载硐室2正对第二缓冲平台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31,通过第一缓冲件31分隔转载通道5与卸载硐室2,确保卸载硐室2的正常运行,第一缓冲件3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缓冲件32,第二缓冲件32可以减缓转载通道5进入第二溜井段13的废石或矿石的溜放速度,进而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可选地,第二缓冲平台6包括第三端面61和第四端面62,第三端面61水平布置,第四端面62竖直布置,即第三端面61与第四端面62之间呈90°布置,第一溜井段12内的废石或矿石在溜放过程中会在第三端面61和第四端面62之间形成自然堆积,自然堆积的废石或矿石会减缓后续溜放通道11内的废石或矿石的冲击速度,进而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可选地,第二缓冲平台6与第一缓冲平台4的连接处设有自然安息角α,第一缓冲平台4位于第二平台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卸载硐室2设在第二溜井段13的正上方,使卸载硐室2内的废石或矿石可以在邻近第二溜井段13的溜放中心线位置落矿,通过第一缓冲件31和第二缓冲件32的布置,避免卸载通道21内的废石进入转载通道5,也避免转载通道5内的废石进入卸载通道21,通过第一缓冲平台4、第二缓冲平台6以及自然安息角的设置,第一缓冲平台4和第二缓冲平台6内的自然堆积可以减缓废石或矿石的冲击速度,可以适用于围岩强度低和稳定性低的围岩,降低溜井1被冲击破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卸载硐室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卸载硐室2在溜井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卸载硐室2分别与溜井1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多水平开采中的多水平是指在井田范围内,沿矿体的铅锤方向,按选取的段高划分的若干开采矿段,若干开采矿段与溜井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卸载硐室2,多个卸载硐室2分别与溜井1连通以将若干开采矿段的矿石或废石通过溜井1进行传输,降低高溜井1卸矿对溜井1底部的振动放矿硐室的冲击破坏风险,进而提高溜井1的服务年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溜井,所述溜井内具有溜放通道;
卸载硐室,所述卸载硐室的底部开设有卸载通道,所述卸载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卸载硐室连通,所述卸载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溜放通道连通;
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在所述卸载硐室靠近所述溜井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在所述卸载硐室与所述溜井之间以将所述卸载硐室与所述溜井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件相连以将所述第二缓冲件悬挂在所述第一缓冲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缓冲件在所述第一缓冲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为钢筋混凝土墙或钢板,所述第二缓冲件为钢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缓冲平台,所述第一缓冲平台设在所述卸载通道与所述溜井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平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水平布置,所述第二端面竖直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溜井包括第一溜井段和第二溜井段,所述溜井结构还包括转载通道,所述转载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溜井段连通,所述转载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溜井段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缓冲平台和第二缓冲平台,所述第二缓冲平台的一端与所述转载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缓冲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平台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溜井段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硐室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卸载硐室在所述溜井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卸载硐室分别与所述溜井连通。
CN202222076395.6U 2022-08-08 2022-08-08 溜井结构 Active CN217999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6395.6U CN217999648U (zh) 2022-08-08 2022-08-08 溜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6395.6U CN217999648U (zh) 2022-08-08 2022-08-08 溜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9648U true CN217999648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21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6395.6U Active CN217999648U (zh) 2022-08-08 2022-08-08 溜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9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99648U (zh) 溜井结构
CN112282782B (zh) 一种悬索桥大倾角隧道锚洞快速出渣方法
CN102459036A (zh) 用于溜槽节的上工作段槽和具有该上工作段槽的溜槽节
CN210152649U (zh) 煤矿采选充留一体化开采系统
CN216917862U (zh) 一种竖井施工用排碴装置及装碴、排碴系统
US20190283976A1 (en) Transfer bridge for coarse bulk materials
KR100869241B1 (ko) 강관 추진용 가이드
CN104670929B (zh) 连续卸载机
JP3882437B2 (ja) 土石の排出シュート装置
CN211520659U (zh) 一种矿用胶带输送机用物料缓冲结构
CN218706778U (zh) 一种煤矿运输用三级转载装置
JP4971516B1 (ja) 浚渫土砂の水面落下防止装置
CN213737658U (zh) 一种矿石装车缓冲装置
EP3106608B1 (en) A tunnel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of excavating a tunnel
CN220350943U (zh) 一种防冲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移动站
CN220505044U (zh)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CN217171673U (zh) 一种用于楔掌斜板导向钻头的放置支架
CN114412554A (zh) 矸石充填井下系统
CN216198131U (zh) 一种地下矿山装矸巷道结构
CN218509544U (zh) 煤矿岩巷快速掘进储矸、出矸运输系统
JP5102654B2 (ja) トンネル構築方法
JP4149789B2 (ja) シールドトンネルの構築装置
CN109882231A (zh) 一种用于刮板输送机的防突风门防逆流装置
CN212202124U (zh) 溜井破碎运输系统
CN210194641U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爆破施工用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