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5044U -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5044U
CN220505044U CN202321785334.5U CN202321785334U CN220505044U CN 220505044 U CN220505044 U CN 220505044U CN 202321785334 U CN202321785334 U CN 202321785334U CN 220505044 U CN220505044 U CN 220505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shaft
main
primary
dark
blind incl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53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宇
李志华
刘芳
白瑞
马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de Shenmu County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de Shenmu County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de Shenmu County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de Shenmu County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53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5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5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5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所述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包括:主暗斜井机头硐室和主暗斜井,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位于胶运大巷和回风大巷之间,且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连通所述胶运大巷与所述回风大巷,所述主暗斜井连接在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和转载输送机巷,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12度。本实用新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省去了井底转载煤仓的设计,相较于设有煤仓的主暗斜井的设计,极大的减少了主暗斜井的整体长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投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巷道挖掘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背景技术
煤矿的主暗斜井机头硐室一般布置在煤矿胶回大巷煤柱的上方,并且在主斜井的机尾平巷位置设置一个井底转载煤仓,以方便井下煤炭的临时贮存。相关技术中,由于井底转载煤仓的设置,且为了保证转载顺畅,需要将主暗斜井机头硐室检修联络巷以及主暗斜井机头配电硐室邻近煤仓布置,由此增加主了暗斜井的整体设计长度,延长了工期,增加了投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该主暗斜井巷道结构整体设计长度短,投资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包括:
主暗斜井机头硐室,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位于胶运大巷和回风大巷之间,且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连通所述胶运大巷与所述回风大巷;
主暗斜井,所述主暗斜井连接在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和转载输送机巷,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12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省去了井底转载煤仓的设计,相较于设有煤仓的主暗斜井的设计,极大的减少了主暗斜井的整体长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投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巷段,所述平巷段与所述胶运大巷的机头硐室连通,以使所述平巷段形成用于主暗斜井机头硐室的检修联络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暗斜井的顶部的截面形状外半圆拱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还包括多个锚杆和多个金属网,所述锚杆用于插装在所述主暗斜井的壁面,多个所述锚杆分为多个锚杆组,多个所述锚杆组沿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金属网沿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铺设在所述主暗斜井的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之间搭接的长度大于等于6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还包括躲避硐,所述躲避硐与所述主暗斜井连通,且所述躲避硐朝向远离所述主暗斜井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躲避硐为多个,多个所述躲避硐沿所述回风暗斜井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躲避硐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40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还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开设在所述主暗斜井的底部,所述排水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还包括截水沟,所述截水沟邻近所述排水沟布置且连通所述排水沟,所述截水沟的延伸方向正交于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所述截水沟的底壁沿由所述排水沟指向所述截水沟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主暗斜井的壁面相连,且所述扶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的主暗斜井截面示意图。
图4是相关技术中主暗斜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关技术中主暗斜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胶运大巷100;转载输送机巷200;井底转载煤仓300;机头硐室检修联络巷400;主暗斜井机头配电硐室500;
主暗斜井2′;
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平巷段11;
主暗斜井2;
躲避硐3;
排水沟4;
截水沟5;
扶手6;
锚杆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相关技术中的主暗斜井的设计(包含井底转载煤仓)。
如图4和图5所示,相关技术中,井底转载煤仓300位主暗斜井的中部,主暗斜井2′的机头硐室检修联络巷400以及主暗斜井机头配电硐室500均邻近煤仓的仓口布置,为了保证运输的顺畅和便捷,需要将运输巷道向主暗斜井机头硐室检修联络巷400以及主暗斜井机头配电硐室500延伸,由此,增加了主暗斜井2′整体的设计长度,延长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生产投资成本。
此外,如图5所示,为适应井底转载煤仓300,主暗斜井2′的中部高,两端低,也同样变相地增加了主暗斜井2′的施工长度。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包括: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和主暗斜井2。
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位于胶运大巷和回风大巷之间,且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连通胶运大巷与回风大巷。主暗斜井2连接在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和转载输送机巷,主暗斜井2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如图1中所示的α)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12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主暗斜井2沿由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指向转载输送机巷的方向倾斜(即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布置,省去了在井底转载煤仓的设置,能够使运载机从转载输送机巷沿主暗斜井2直接运输至井外。
可以理解的是,发明人根据转载输送机正常工作装载能力以输送器驱动力的规格,得出主暗斜井2的倾斜角度(即α)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12度,以保证输送机依旧能保证原有的输送效率,优选地,α=11度。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省去了井底转载煤仓的设计,相较于设有煤仓的主暗斜井2的设计,极大的减少了主暗斜井2的整体长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投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实施后发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的主暗斜井2的施工长度相较于包含井底转载煤仓的主暗斜井2的施工长度能够较少40%左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的投资成本相较于包含井底转载煤仓的主暗斜井2的投资成本减少了60%左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巷段11,平巷段11与胶运大巷的机头硐室连通,以使平巷段11形成用于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的检修联络巷。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平巷段11作为用于主暗斜井机头硐室1的检修联络巷可以避免额外开设检修联络巷,进一步减少施工长度,减少投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还包括多个锚杆7和多个金属网,锚杆7用于插装在主暗斜井2的壁面,多个锚杆7分为多个锚杆7组,多个锚杆7组沿主暗斜井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多个金属网沿主暗斜井2的延伸方向铺设在主暗斜井2的壁面上。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主暗斜井2的顶部的截面形状外半圆拱形。可选地,锚杆7可以采用螺纹钢树脂锚杆7,锚杆7间的排距在主暗斜井2的延伸方向均匀布置,金属网采用钢筋焊接而成,铺设金属网时,相邻两个金属网之间的搭接长度大于等于6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金属网,相邻两个金属网之间搭接的长度大于等于60毫米。
可以理解的是,主暗斜井2能够利用多个锚杆7以及多个金属网联合支护,连接件可以为铁丝,优选地,相邻两个金属网采用双股铁丝绑扎,其绑扎间距小于等于30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还包括躲避硐3,躲避硐3与主暗斜井2连通,且躲避硐3朝向远离主暗斜井2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躲避硐3的顶部截面采用半圆拱形,其断面尺寸为宽1-1.5米,高1.6-1.8米,深1-1.2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躲避硐3为多个,多个躲避硐3沿回风暗斜井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躲避硐3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40米。
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躲避硐3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40米,可以保证在发生灾难时,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地进入躲避硐3内,以保证自身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还包括排水沟4,排水沟4开设在主暗斜井2的底部,排水沟4的延伸方向与主暗斜井2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如图3所示,排水沟4宽度和深度均为300毫米,排水沟4内采用砌碹支护,其支护厚度为100毫米、砌碹砼等级为C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还包括截水沟5,截水沟5邻近排水沟4布置且连通排水沟4,截水沟5的延伸方向正交于主暗斜井2的延伸方向,截水沟5的底壁沿由排水沟4指向截水沟5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可选地,截水沟5为多个,多个截水沟5沿主暗斜井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优选地,相邻两个截水沟5之间的距离为50米,以方便将排水沟4外部的水引流至排水沟4内。
优选地,在正交于主暗斜井2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截水沟5的底面截面的延伸方向与主暗斜井2中心线的夹角为6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暗斜井2巷道结构还包括扶手6,扶手6与主暗斜井2的壁面相连,且扶手6的延伸方向与主暗斜井2的延伸方向一致。以使主暗斜井2下较为潮湿或者危险时,方便工作人员能够依托扶手6保证自身行进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暗斜井机头硐室,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位于胶运大巷和回风大巷之间,且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连通所述胶运大巷与所述回风大巷;
主暗斜井,所述主暗斜井连接在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和转载输送机巷,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12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暗斜井机头硐室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巷段,所述平巷段与所述胶运大巷的机头硐室连通,以使所述平巷段形成用于主暗斜井机头硐室的检修联络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暗斜井的顶部的截面形状外半圆拱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锚杆和多个金属网,所述锚杆用于插装在所述主暗斜井的壁面,多个所述锚杆分为多个锚杆组,多个所述锚杆组沿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金属网沿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铺设在所述主暗斜井的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之间搭接的长度大于等于6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躲避硐,所述躲避硐与所述主暗斜井连通,且所述躲避硐朝向远离所述主暗斜井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躲避硐为多个,多个所述躲避硐沿回风暗斜井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躲避硐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40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开设在所述主暗斜井的底部,所述排水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水沟,所述截水沟邻近所述排水沟布置且连通所述排水沟,所述截水沟的延伸方向正交于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所述截水沟的底壁沿由所述排水沟指向所述截水沟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暗斜井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主暗斜井的壁面相连,且所述扶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暗斜井的延伸方向一致。
CN202321785334.5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Active CN220505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5334.5U CN22050504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5334.5U CN22050504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5044U true CN220505044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5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5334.5U Active CN22050504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5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6979B (zh) 沿空留巷支护方法及其注巷滑模
CN220505044U (zh) 一种主暗斜井巷道结构
CN104818720B (zh) 一种煤矿深部绞车房加固基坑以及软弱绞车基坑加固方法
CN105736010A (zh) 一种极窄煤柱沿空掘巷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669416U (zh) 大倾角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沿空护巷支护结构
CN220415368U (zh) 一种回风井巷道结构
CN217001927U (zh) 一种用于煤矿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防滚矸装置
CN206360720U (zh) 一种新型柔性充填隔离挡墙
CN107503778A (zh) 利用注浆锚索实现沿空留巷的方法
CN210564553U (zh) 一种铁路隧道预制装配式拱墙结构
CN108343069A (zh) 预制混凝土支护墙
CN210370690U (zh) 一种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结构
CN104832187B (zh) 一种含金属网背板的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3742177B (zh) 一种强矿压巷道支护设计方法
CN207728376U (zh) 一种沿空留巷基础加固装置
CN220451887U (zh) 一种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
CN220909762U (zh) 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装置
CN220909757U (zh) 箕斗竖井井底粉矿仓
CN213775450U (zh) 一种井下水电系统
CN206521809U (zh) 一种井下排泥装置
CN211171477U (zh)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抗压路面结构
CN217841701U (zh) 一种异形阶梯式钢带
CN107034902B (zh) 浅地表坑道作业防坍塌快速组合支架
CN213740661U (zh) 棚洞
CN214464371U (zh) 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