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4438U - 一种救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4438U
CN217994438U CN202222314359.9U CN202222314359U CN217994438U CN 217994438 U CN217994438 U CN 217994438U CN 202222314359 U CN202222314359 U CN 202222314359U CN 217994438 U CN217994438 U CN 217994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track
vehicle
rescue
whe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43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43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4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4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4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救援装置。救援装置用于救援轨道上的车辆,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梁,车辆包括底盘和车轮,救援装置包括举升组件和托举车,举升组件用于举升底盘,以使得车轮与轨道梁间隔开,托举车能够支撑车轮且能够在轨道梁上以滚动方式移动。根据本申请的救援装置,救援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车辆抬高,并且能够快速地安装至车轮的下方,轻松有效地移动车辆,将车辆拖离行车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救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地涉及一种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当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时,车轮可能发生无法转动的抱死现象。目前的救援措施可以为采用大型吊车将故障车辆吊离线路。但这种情况占用大面积的区域,对人员活动造成影响,会产生大量的施工组织活动。
救援措施还可以使用工程车直接牵引故障车辆。在牵引时,工程车需要具备足够强大的牵引力矩。车轮与轨道梁之间产生摩擦,车轮和轨道梁容易损坏,并且摩擦容易产生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救援装置,用于救援轨道上的车辆,所述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梁,所述车辆包括底盘和车轮,所述救援装置包括举升组件和托举车,所述举升组件用于举升所述底盘,以使得所述车轮与所述轨道梁间隔开,所述托举车能够支撑所述车轮且能够在所述轨道梁上以滚动方式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救援装置,用于救援轨道上的车辆,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梁,车辆包括底盘和车轮,救援装置包括举升组件和托举车,举升组件用于举升底盘,以使得车轮与轨道梁间隔开,托举车能够支撑车轮且能够在轨道梁上滚动,以移动车轮。这样,救援装置能够解决在车辆的车轮发生抱死故障时,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车辆抬高,并且能够快速地安装至车轮的下方,轻松有效地移动车辆,将车辆拖离行车区域,不会使得车轮与轨道梁之间产生摩擦,避免车轮损坏,也不会对轨道梁进行损坏,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效率高。
可选地,所述举升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举升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梁和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板,所述主梁连接所述两个立板,所述立板具有勾部,所述勾部用于放置在所述轨道梁上,所述举升构件连接至所述主梁且位于所述两个立板之间,所述举升构件能够向上移动以举升所述底盘,以使得所述车轮与所述轨道梁间隔开。由此,保证车轮与轨道梁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勾部具有沿所述支撑架的高度方向面向所述轨道梁的第一表面,所述轨道梁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面向所述勾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贴合。由此,方便支撑架连接至轨道梁。
可选地,所述两个立板的勾部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这样,保证支撑架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连接所述两个立板,所述稳定杆与所述主梁沿所述支撑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由此,保证支撑架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举升构件沿所述高度方向位于所述稳定杆和所述主梁之间,所述举升构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稳定杆,所述容纳槽用于支撑所述底盘的一部分。根据本方案,使得举升构件举升底盘。
可选地,所述托举车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连接构件;
滚动构件,所述滚动构件连接至所述连接构件,所述滚动构件能够在所述轨道梁上滚动;和
托车构件,所述托车构件连接至所述连接构件,所述托车构件与所述滚动构件间隔设置,所述托车构件用于支撑所述车轮。
可选地,所述托车构件相对于所述连接构件能够转动,所述托车构件包括转动轴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所述连接构件具有转动槽,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槽卡合,所述弧形板和所述转动轴共同相对于所述转动槽绕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转动。由此,保证托车构件稳定支撑车轮。
可选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沿所述转动轴的径向方向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侧方,所述固定轴与两个所述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弧形板和所述滚动构件均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构件之间。这样,保证两个连接构件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所述托举车包括连接梁和两个所述移动组件,所述连接梁与两个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弧形板沿所述连接梁的长度方向面向彼此的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弧形板均用于支撑所述车轮的外周表面。由此,保证托车构件稳定支撑车轮。
可选地,所述救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托举车,至少两个所述托举车中的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两个轨道梁上。根据本方案,便于救援装置移动车辆。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救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救援装置用于支撑车轮;
图2为图1所示的救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救援装置的托举车的立体示意图;和
图4为图2所示的救援装置的举升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救援装置 110:举升组件
111:举升构件 112:第一举升构件
113:第二举升构件 120:支撑架
121:立板 122:第一立板
123:第二立板 124:第三立板
125:第四立板 126:主梁
127:勾部 128:第一表面
129:稳定杆 130:第一稳定杆
131:第二稳定杆 132:容纳槽
133:第一容纳槽 134:第二容纳槽
140:托举车 141:连接梁
142:第一连接梁 143:第二连接梁
150:移动组件 151:连接构件
152:第一连接构件 153:第二连接构件
154:第三连接构件 155:第四连接构件
156:滚动构件 157:第一滚动构件
158:第二滚动构件 159:托车构件
160:第一托车构件 161:第二托车构件
162:第一转动轴 163:第二转动轴
164:第一弧形板 165:第二弧形板
166:第一转动槽 168:固定轴
169:第一固定轴 170:第二固定轴
200:轨道 201:第一轨道梁
202:第二轨道梁 203:第一车轮
204:第二车轮 205:外周表面
206: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申请,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申请。显然,本申请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申请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申请。
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救援装置100。救援装置100用于救援轨道200上的车辆。
轨道200包括两个轨道梁,两个轨道梁(第一轨道梁201和第二轨道梁202)间隔设置。第一轨道梁201和第二轨道梁202沿轨道2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车辆行驶在轨道200上。车辆包括底盘和车轮,车轮与底盘连接。车轮可以位于轨道梁上。车辆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车轮203 和第二车轮204,第一车轮203和第二车轮204沿轨道2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车轮203位于第一轨道梁201上。第二车轮204位于第二轨道梁202上。
救援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救援装置100包括举升组件110和托举车140,举升组件110用于举升车辆。尤其地,举升组件 110能够向上移动以举升底盘,以使得车轮与轨道梁间隔开。托举车140 用于移动车辆。
托举车140能够支撑车轮。托举车140能够支撑车轮且能够在轨道梁上以滚动方式移动,以移动车轮。托举车140能够位于车轮和轨道梁之间,以支撑抬高的车轮。托举车140能够带动车轮沿轨道梁移动,以带动抱死的车轮移动,从而使得车辆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救援装置,用于救援轨道上的车辆,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梁,车辆包括底盘和车轮,救援装置包括举升组件和托举车,举升组件用于举升底盘,以使得车轮与轨道梁间隔开,托举车能够支撑车轮且能够在轨道梁上以滚动方式移动,以移动车轮。这样,救援装置能够解决在车辆的车轮发生抱死故障时,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车辆抬高,并且能够快速地安装至车轮的下方,轻松有效地移动车辆,将车辆拖离行车区域,不会使得车轮与轨道梁之间产生摩擦,避免车轮损坏,也不会对轨道梁进行损坏,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效率高。
如图1所示,举升组件110位于第一轨道梁201和第二轨道梁202之间。举升组件110沿轨道200的宽度方向位于第一轨道梁201和第二轨道梁202之间。举升组件110位于底盘的下方,以举升底盘。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举升组件110包括支撑架120,支撑架120用于连接至轨道200,并且能够承载受力。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与轨道200 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与轨道200的高度方向相平行,支撑架120的宽度方向与轨道20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如图4所示,支撑架120包括主梁126,主梁126的长度方向与轨道 20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主梁126的高度方向与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相平行。主梁126的宽度方向与支撑架12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主梁126与第一轨道梁201垂直设置。主梁126还与第二轨道梁202垂直设置。
结合图2所示,支撑架120还包括两个立板121,两个立板121(第一立板122和第二立板123)间隔设置。第一立板122和第二立板123沿主梁12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立板122和第二立板123分别位于主梁 126的两侧。主梁126连接第一立板122和第二立板123。第一立板122 和第二立板123均具有勾部127,第一立板122的勾部和第二立板123的勾部分别用于放置在两个轨道梁上。
第一立板122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具有相反的两端。第一立板122 的一端与主梁126连接。第一立板122的一端可以通过诸如螺栓等连接件与主梁126连接在一起。第一立板122的另一端具有勾部127,第一立板 122的勾部用于放置在第一轨道梁201上。
第二立板123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具有相反的两端。第二立板123 的一端与主梁126连接。第二立板123的一端可以通过诸如螺栓等连接件与主梁126连接在一起。第二立板123的另一端具有勾部127,第二立板 123的勾部用于放置在第二轨道梁202上。由此,使得支撑架120能够快速地放置在轨道200上。
为了保证支撑架120的稳定性,支撑架120可以包括多个立板121,多个立板121还包括第三立板124和第四立板125。第三立板124沿主梁 126的宽度方向与第一立板122相对设置。第四立板125沿主梁126的宽度方向与第二立板123相对设置。第三立板124和第四立板125沿主梁126 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三立板124和第四立板125分别位于主梁126的两侧。主梁126连接第三立板124和第四立板125。第三立板124和第四立板125均具有勾部127,第三立板124的勾部和第四立板125的勾部分别用于放置在两个轨道梁上。
第三立板124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具有相反的两端。第三立板124 的一端与主梁126连接。第三立板124的一端可以通过诸如螺栓等连接件与主梁126连接在一起。第三立板124的另一端具有勾部127,第三立板 124的勾部用于放置在第一轨道梁201上。
第四立板125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具有相反的两端。第四立板125 的一端与主梁126连接。第四立板125的一端可以通过诸如螺栓等连接件与主梁126连接在一起。第四立板125的另一端具有勾部127,第四立板 125的勾部用于放置在第二轨道梁202上。由此,使得支撑架120能够快速地放置在轨道200上。
由此,第一立板122、第二立板123、第三立板124和第四立板125 能够分别位于支撑架120的四个角部。第一立板122、第二立板123、第三立板124和第四立板125分别与主梁126的四个角部连接在一起。第一立板122的勾部和第三立板124的勾部均用于放置在第一轨道梁201上。第二立板123的勾部和第四立板125的勾部均用于放置在第二轨道梁202上。这样,使得支撑架120能够稳定地放置在轨道200上。
举升组件110还包括举升构件111,举升构件111用于举升底盘,从而举升车辆。举升构件111可以构造为千斤顶。千斤顶能够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移动,以抬高或者降低底盘。举升构件111连接至主梁126。举升构件11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主梁126连接在一起。举升构件111位于第一立板122和第二立板123之间,以使得支撑架120平衡受力。
举升构件111用于举升底盘,以使得车轮与轨道梁间隔开。举升构件 111用于举升底盘的结构。举升构件111能够将底盘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以抬高底盘,从而使得车轮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车轮与轨道梁间隔开。举升构件111能将第一车轮203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车轮203与第一轨道梁201 间隔开。举升构件111能将第二车轮204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车轮204与第二轨道梁202间隔开。
可选地,救援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托举车140,至少两个托举车140 用于分别支撑及移动多个车轮。比如,至少两个托举车140包括两个托举车140,两个托举车140沿轨道200的宽度方向相对布置。两个托举车140 分别位于两个轨道梁上。两个托举车140中的一个位于第一轨道梁201上,以用于举升并移动第一车轮203。两个托举车140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轨道梁202上,以用于举升并移动第二车轮204。两个托举车140能够共同移动两个车轮,由此,能够保证救援装置100能够平稳地移动轨道200上的车辆。
当然,救援装置100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托举车140,比如,四个、六个或者更多个,从而对单轮,双轮,四轮,八轮等任意数量的抱死车轮展开救援工作,本申请对此无意加以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立板121的勾部127具有第一表面128,第一表面128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面向轨道梁。第一立板122的勾部的第一表面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面向第一轨道梁201。第二立板123的勾部的第一表面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面向第二轨道梁202。第三立板 124的勾部的第一表面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面向第一轨道梁201。第四立板125的勾部的第一表面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面向第一轨道梁201。
如图1所示,轨道梁具有第二表面206,第二表面206沿支撑架120 的高度方向面向勾部127。第二表面206和第一表面128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轨道梁201的第二表面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面向第一立板122的勾部。第一轨道梁201的第二表面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还面向第三立板124的勾部。第二轨道梁202的第二表面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面向第二立板123的勾部。第二轨道梁202的第二表面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还面向第四立板125的勾部。
第一表面128和第二表面206相贴合。第一立板122的勾部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轨道梁201的第二表面相贴合。第二立板123的勾部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轨道梁202的第二表面相贴合。第三立板124的勾部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轨道梁201的第二表面相贴合。第四立板125的勾部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轨道梁202的第二表面相贴合。由此,使得第一立板122的勾部能够放置在第一轨道梁201上,第二立板123的勾部能够放置在第二轨道梁202 上,第三立板124的勾部能够放置在第一轨道梁201上,第四立板125的勾部能够放置在第二轨道梁202上,从而使得支撑架120能够方便快捷地放置在轨道200上。
更进一步地,第一立板122的勾部和第二立板123的勾部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第一立板122的勾部和第二立板123的勾部沿轨道200的宽度方向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第三立板124的勾部和第四立板125 的勾部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第三立板124的勾部和第四立板125的勾部沿轨道200的宽度方向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这样,使得支撑架 120能够位于两个轨道梁之间,并且位于车辆的底盘的下方。
为了保证支撑架120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支撑架120还包括稳定杆129,稳定杆129连接两个立板121。稳定杆129沿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立板121。稳定杆129和立板121可以通过诸如螺栓等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稳定杆129与主梁126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稳定杆129 和主梁126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分别位于立板121的两端。稳定杆129 与立板121的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的顶端连接。主梁126与立板121 的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的底端连接。稳定杆129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比主梁126更靠近勾部127。由此,两个立板121的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稳定杆129和主梁126连接,提高了支撑架120的稳定性。
结合图4所示,支撑架120包括两个稳定杆129,两个稳定杆129(第一稳定杆130和第二稳定杆131)沿支撑架12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稳定杆130的沿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板122和第二立板123连接。第一稳定杆130的沿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立板122的顶端连接。第一稳定杆130的沿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板123的顶端连接。
第二稳定杆131的沿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立板 124和第四立板125连接。第二稳定杆131的沿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三立板124的顶端连接。第二稳定杆131的沿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四立板125的顶端连接。由此,主梁126、四个立板121 和两个稳定杆129能够共同形成六面体的框架结构,稳定性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举升构件111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位于稳定杆129和主梁126之间。举升构件111承载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通过主梁126传递至两个立板121。稳定杆129能够连接两个立板121的顶部,由此,使得稳定杆129能够支撑两个立板121,避免两个立板121朝向彼此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主梁126变形。
举升构件111具有容纳槽132,容纳槽132的开口方向朝向稳定杆129。容纳槽132的开口方向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朝向稳定杆129。容纳槽 132用于支撑底盘的一部分。底盘的一部分能够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位于轨道梁的第二表面206的下方。比如,底盘具有导向杆,导向杆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位于轨道梁的第二表面206的下方。
第一稳定杆130和第二稳定杆131沿支撑架12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底盘的一部分能够延伸穿过第一稳定杆130和第二稳定杆131之间的间隙。底盘的一部分能够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延伸进入容纳槽132中,以使得容纳槽132支撑底盘,从而能够对底盘施加沿支撑架120的高度方向向上的支撑力,进而能够抬高车辆,使得车轮向上移动而与轨道梁间隔开。
举升组件110包括两个举升构件111,两个举升构件111(第一举升构件112和第二举升构件113)沿主梁12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举升构件112具有第一容纳槽133,第二举升构件113具有第二容纳槽134。第一容纳槽133和第二容纳槽134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底盘的方向。底盘的一部分能够由第一容纳槽133和第二容纳槽134共同支撑,由此,提高举升的稳定性,防止车辆倾斜。
举升组件110可以在不损伤轨道梁的前提下,将抱死的车轮抬离轨道梁的表面,并给托举车140形成一个可供施工的空间。
下面对于托举车140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托举车140能够代替抱死的车轮,在轨道梁上进行滚动。如图2所示,托举车140包括移动组件150,移动组件150用于移动车轮。移动组件150 包括连接构件151、滚动构件156和托车构件159,滚动构件156和托车构件159均连接至连接构件151。
连接构件151可以构造为大致的块状结构。滚动构件156可以构造为滚轮。滚动构件156可以通过轮轴连接至连接构件151。轮轴可以通过螺母可以拆卸地连接至连接构件151。滚动构件156能够相对于轮轴转动。滚动构件156能够绕轮轴的轴向方向转动。轮轴的轴向方向与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滚动构件156的外周表面与轨道梁的第二表面206相接触。滚动构件156能够在轨道梁上滚动。滚动构件156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能够移动。
托车构件159与滚动构件156间隔设置,以避免托车构件159干涉滚动构件156的滚动。托车构件159用于支撑车轮。当车轮被向上抬高且与轨道梁间隔开时,托车构件159位于车轮和轨道梁之间,以支撑车轮。托车构件159相对于连接构件151能够转动,以包裹车轮的外周表面205。滚动构件156能够替代抱死的车轮在轨道梁上移动,进而带动车辆移动,从而使得故障的车辆移走。由此,滚动构件156能够带动托车构件159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车轮移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移动组件150包括两个连接构件151,两个连接构件151(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间隔布置。第一滚动构件157位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之间。第一滚动构件 157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转动。
各个托车构件的具体结构均相似,以下以第一托车构件16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托车构件160包括第一转动轴162和第一弧形板164,第一转动轴162和第一弧形板164相连。第一弧形板164和第一转动轴16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可以与滚动构件 156的轴向方向相平行。第一托车构件160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均连接。第一托车构件160沿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构件152连接。第一托车构件160沿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构件153连接。第一托车构件160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152能够转动。第一托车构件160还相对于第二连接构件153能够转动。
第一弧形板164通过第一转动轴162与第一连接构件152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构件152具有第一转动槽166,第一转动槽166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转动轴162。第一转动轴162与第一转动槽166卡合。第一转动轴162能够相对于第一转动槽166转动。第一转动轴162绕第一转动轴162 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一转动轴162能够带动第一弧形板164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弧形板164能够贴合车轮的外周表面205。
第一弧形板164和第一转动轴162共同相对于第一转动槽166绕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一转动轴162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152 绕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一弧形板164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152绕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转动。由此,第一弧形板164能够稳定地支撑车轮,防止车轮脱落。第一转动轴16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的连接结构与第一转动轴162和第一连接构件152的连接结构类似,此处将不再赘述。
第一弧形板164位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之间。第一弧形板164沿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位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之间。由此使得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不干涉第一弧形板164转动。第一滚动构件157位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之间。第一滚动构件157沿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位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之间。由此使得第一连接构件152 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不干涉第一滚动构件157转动。
现返回图2,为了防止连接构件151和托车构件159脱开,移动组件 150还包括固定轴168,固定轴168沿转动轴的径向方向位于转动轴的侧方。固定轴168与滚动构件156间隔设置。固定轴168与两个连接构件15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移动组件150包括第一固定轴169,第一固定轴169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转动轴162的轴向方向相平行。第一固定轴169沿第一转动轴162的径向方向位于第一转动轴162的侧方。尤其地,第一固定轴169 和第一转动轴162沿第一转动轴162的径向方向分别位于第一弧形板164 的两侧。
第一固定轴169的沿第一固定轴16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构件152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构件152可以设置有孔,第一固定轴169的一端具有法兰。第一固定轴169能够延伸穿过孔,并且第一固定轴169的法兰与第一连接构件152相抵。第一固定轴169的沿第一固定轴169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构件153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固定轴169的的另一端可以通过诸如螺母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构件153连接。这样,第一固定轴169能够防止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脱开,保证了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的连接强度。
为了保证移动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托举车140包括两个移动组件 150,两个移动组件150沿滚动构件156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移动组件150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移动组件150的结构类似,两个移动组件150均包括滚动构件156、托车构件159、固定轴168和两个连接构件151。
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52、第二连接构件153、第一滚动构件157、第一托车构件160和第一固定轴169。第一滚动构件157位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之间。第一托车构件160包括第一转动轴162和第一弧形板164。第一弧形板164和第一滚动构件157均位于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二连接构件153之间。第一固定轴169沿第一转动轴162的径向方向位于第一转动轴162的侧方。
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构件154、第四连接构件155、第二滚动构件158、第二托车构件161和第二固定轴170。第二滚动构件158位于第三连接构件154和第四连接构件155之间。第二托车构件161包括第二转动轴163和第二弧形板165。第二弧形板165和第二滚动构件158均位于第三连接构件154和第四连接构件155之间。第二固定轴170沿第二转动轴163的径向方向位于第二转动轴163的侧方。
托举车140还包括连接梁141,连接梁141连接两个移动组件150。连接梁141可以与两个移动组件15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由此,能够便于救援装置100在故障现场组装。优选地,托举车140可以包括两个连接梁 141,两个连接梁141(第一连接梁142和第二连接梁143)沿滚动构件156 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
第一连接梁142与第一移动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梁142 与第二移动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构件152沿第一连接梁142 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连接构件154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构件153沿第一连接梁142的长度方向与第四连接构件155相对设置。
第一连接梁142沿第一连接梁14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移动组件连接。第一连接梁142沿第一连接梁14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组件连接。第一连接梁142沿第一连接梁14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法兰,第一连接构件152还具有孔。第一连接梁142能够延伸穿过孔,并且第一连接梁142的法兰与第一连接构件152相抵。
第一连接梁142的沿第一连接梁14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构件154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梁142的的另一端可以通过诸如螺母等连接件与第三连接构件154连接。这样,第一连接梁142能够防止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三连接构件154脱开,保证了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三连接构件154的连接强度。第二连接梁143同第二连接构件153和第四连接构件155的连接方式与第一连接梁142同第一连接构件152和第三连接构件154的连接方式类似,此处将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板164和第二弧形板165沿连接梁141的长度方向面向彼此的方向设置,以使得第一弧形板164和第二弧形板165均用于支撑车轮的外周表面205。第一弧形板164能够与车轮的一部分的外周表面205相贴合,使得第一弧形板164能够稳定地支撑车轮。第二弧形板165 能够与车轮的另一部分的外周表面205相贴合,使得第二弧形板165能够稳定地支撑车轮。第一弧形板164和第二弧形板165沿车轮的径向方向可以分别位于相反的两侧。由此提高支撑得稳定性。
托举车140可以利用抬轿的原理,将车轮通过第一弧形板164和第二弧形板165托起。车轮的转动可以由第一滚动构件157和第二滚动构件158 代替。举升组件110可以通过两个立板121固定在两个轨道梁上。举升构件111能够向上移动,接触并顶高车辆。
举升构件111举升车辆,使得车辆向上抬升,从而使得车轮抬升。当车轮与轨道梁之间均具有一定间距时,组装两个托举车140。将移动组件 150的连接构件151、滚动构件156和托车构件159进行组装,将各个零部件通过螺母锁紧。将移动组件150放置在需要救援的车轮前后。再通过连接梁141将两个移动组件150连接并使用螺母锁紧。托车构件分别放置在车轮的前后,以用于支撑车轮。锁紧螺母,使得托车构件紧紧拖住车轮,保证车轮与轨道梁不接触。
举升构件111向下移动,并且将举升组件110从轨道200中移走。托举车140能够代替车轮的滚动。进一步地,使用牵引车辆可以直接将故障车辆牵引,驶离线路。
在未使用时,各自独立的零部件可以分开进行存放,并未组装在一起。当车辆需要救援时,各个零部件可以分别由救援人员携带至故障区域,在故障区域进行组装。在救援时,不需要封路,对现场地面交通无影响,不需要对列车进行解编操作,极大的降低了车辆救援成本,操作可行性高,对车辆部件和线路损害小。
车辆可以为胶轮有轨电车。胶轮有轨电车主要在高空单线行驶。根据本申请的救援装置100,能够解决在胶轮有轨电车的车轮发生抱死故障时,快捷有效地将故障车辆拖离行车区域。尤其地,救援装置100可以应用在水面线路,地下线路或者建筑物等区域中,可以不受地形,位置,时间,天气等限制,不会使得车轮与轨道梁之间产生摩擦,避免车轮损坏,也不会对轨道梁进行损坏,降低故障车辆对线路的影响。
本申请的救援装置100不受地面建筑物和轨道200位置的限制,不依照大型起吊设备,可以在线路任何故障处进行救援,救援经济性极高,解决了列车车轮抱死,无法移动,无法救援的难题。人员可以背负本申请的救援装置100。人员可以通过走行轨道200,快速地将救援装置100运输到故障区域。在故障区域中,人员可以将救援装置100进行快速地拼装,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抱死的车轮的托举和救援,进而实现对车辆的救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申请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申请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申请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1)

1.一种救援装置,用于救援轨道上的车辆,所述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梁,所述车辆包括底盘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装置包括举升组件和托举车,所述举升组件用于举升所述底盘,以使得所述车轮与所述轨道梁间隔开,所述托举车能够支撑所述车轮且能够在所述轨道梁上以滚动方式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举升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梁和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板,所述主梁连接所述两个立板,所述立板具有勾部,所述勾部用于放置在所述轨道梁上,所述举升构件连接至所述主梁且位于所述两个立板之间,所述举升构件能够向上移动以举升所述底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具有沿所述支撑架的高度方向面向所述轨道梁的第一表面,所述轨道梁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面向所述勾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板的勾部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连接所述两个立板,所述稳定杆与所述主梁沿所述支撑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构件沿所述高度方向位于所述稳定杆和所述主梁之间,所述举升构件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稳定杆,所述容纳槽用于支撑所述底盘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车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连接构件;
滚动构件,所述滚动构件连接至所述连接构件,所述滚动构件能够在所述轨道梁上滚动;和
托车构件,所述托车构件连接至所述连接构件,所述托车构件与所述滚动构件间隔设置,所述托车构件用于支撑所述车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车构件相对于所述连接构件能够转动,所述托车构件包括转动轴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所述连接构件具有转动槽,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槽卡合,所述弧形板和所述转动轴共同相对于所述转动槽绕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沿所述转动轴的径向方向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侧方,所述固定轴与两个所述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弧形板和所述滚动构件均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构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车包括连接梁和两个所述移动组件,所述连接梁与两个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弧形板沿所述连接梁的长度方向面向彼此的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弧形板均用于支撑所述车轮的外周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托举车,至少两个所述托举车中的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两个轨道梁上。
CN202222314359.9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救援装置 Active CN217994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4359.9U CN21799443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救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4359.9U CN21799443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救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4438U true CN217994438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4359.9U Active CN21799443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救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4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63650U (zh) 一种车辆平移卸货自卸装置
RU2282547C2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с грузовой поворотной конструкцией дл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й перевозки либо одного полуприцепа, либо двух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US20070207015A1 (en) Large-Scale Watercraft Storage Facility
US5289780A (en) Material handling railroad freightcar-mounted gantry and crane with toppling prevention and supplemental support upon derailment
US2844108A (en) Trailer train
CN111452812A (zh) 一种长钢轨运输作业车组
CN217994438U (zh) 一种救援装置
CN110758421B (zh) 适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检修车
GB2058693A (en) Mobile cranes
WO2018101883A1 (en)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ing a semi-trailer onto a railway wagon
RU231277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грузки самоходной техники н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ую платформу
CN212796860U (zh) 一种铁路轨道平板小车
CN215361587U (zh) 一种适用于油田专用车的备胎架
CN115650041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电客车转向架的检测维护工作台
CN201932139U (zh) 平板汽车上的旋转台车
JP4834461B2 (ja) 軌陸式運搬装置
CN108791581B (zh) 带有滑轮组的牵引式转运车
CN203345945U (zh) 一种带有断轴保护装置的大车走行台车
CN209972441U (zh) 轨道牵引助推车
CN112046511A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车辆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CN217945175U (zh) 一种接触网用作业梯车
CN219950309U (zh) 一种无砟轨道板两线间双向行驶的装杆运料放缆车
CN217396519U (zh) 一种整机跨线转移装置
RU206414U1 (ru) Подкатная тележка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неисправно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й техники
CN217971246U (zh) 一种轨行区域高空作业车运行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