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4055U -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4055U
CN217994055U CN202221292222.1U CN202221292222U CN217994055U CN 217994055 U CN217994055 U CN 217994055U CN 202221292222 U CN202221292222 U CN 202221292222U CN 217994055 U CN217994055 U CN 217994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hannel
flow
type
connecting plat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22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秋芳
叶剑辉
叶梅娇
孙国庆
罗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Xingchao Automobile Co.,Ltd.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22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4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4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4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流道集成组件包括:流道集成块包括连接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设在连接板的两侧,第一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一流道,第二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二流道;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第一本体朝向连接板的一侧,第一本体和连接板共同限定出第三流道;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第二本体的朝向连接板的一侧,第二本体与连接板共同限定出第四流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在保证冷却液可以通过流道集成块进行换热的同时,提高了流道集成组件的集成度,减小了冷却系统的占用空间,提高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冷却系统的集成度较低,冷却系统中的各种液泵分散在各个位置处,使得冷却系统的各个部件在车内的排布较为分散,导致整个冷却系统的占用空间较大,使得整车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同时冷却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车辆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道集成组件,提高了流道集成组件的集成度,减小了冷却系统的占用空间,提高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流道集成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包括:流道集成块,所述流道集成块包括连接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设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连接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二流道;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连接板共同限定出第三流道;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本体的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板共同限定出第四流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通过将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以及第四流道设置在流道集成块上。由此,在保证冷却液可以通过流道集成块进行换热的同时,提高了流道集成组件的集成度,减小了冷却系统的占用空间,提高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道集成组件还包括多个液泵,多个所述液泵均设在所述流道集成块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形成多个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第一类第二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二流道贯穿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二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连通,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泵的进液口或出液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第二类第二流道,每个所述第二类第二流道贯穿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类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连通,所述流道集成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三通阀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类第二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三通阀位于多个所述液泵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第一类第一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一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连通,所述流道集成组件还包括:多个四通阀,多个所述四通阀均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每个所述四通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类第一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本体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管,多个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三类第二流道,所述第三类第二流道贯穿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三类第二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类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类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部部件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第二类第一流道,每个所述第二类第一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类第一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类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贯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的多个通槽,所述第一流道通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凹槽或者至少一个直线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弯折凹槽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直线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道集成组件还包括:水壶,所述水壶设在所述流道集成块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水壶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液泵和所述三通阀位于所述流道集成块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多个所述四通阀位于所述流道集成块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的流道集成块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的流道集成块的第一本体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第一本体的俯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第一本体的仰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的流道集成块的第二本体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第二本体的俯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的流道集成块的连接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流道集成组件;
1:流道集成块;11:连接板;111:通槽;12:第一本体;
121:第一流道;1211:第一类第一流道;1212:第二类第一流道;
122:第一凹槽;123:第二连接管;13:第二本体;131:第二流道;
1311:第一类第二流道;1312:第二类第二流道;1313:第三类第二流道;
132:第二凹槽;133:第一连接管;2:液泵;3:三通阀;4:四通阀;
5:水壶;6:密封件;7:螺纹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100。流道集成组件100可以应用于车辆(图未示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流道集成组件100应用于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100,包括流道集成块1、多个第一凹槽122、多个第二凹槽132和多个液泵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具体而言,流道集成块1包括连接板11、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分别设在连接板11的两侧,第一本体12与连接板11密封连接,第二本体13与连接板11密封连接,第一本体12上设有多个第一流道121,第二本体13上设有多个第二流道131。多个第一凹槽122形成在第一本体12朝向连接板11的一侧,第一本体12和连接板11共同限定出第三流道。多个第二凹槽132形成在第二本体13的朝向连接板11的一侧,第二本体13与连接板11共同限定出第四流道。
例如,在图1-图11的示例中,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分别位于连接板11的厚度方向(例如,图5中的上下方向)的两侧,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板11密封连接,以封闭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32并形成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避免冷却液从本体(即上述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3)与连接板11之间的间隙泄露。每个第一流道121可以沿第一本体12的厚度方向延伸,每个第二流道131可以沿第二本体13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流道121可以与对应的第三流道连通,第二流道131可以与对应的第四流道连通,以使流道集成块1上形成有多个流体通道。由此,冷却系统中的其它部件可以集成在流道集成块1上,并与对应的流体通道连通,以实现散热功能,且可以使冷却系统的部件能够规整地排布在车内,减小了冷却系统的占用空间,进而提高整车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100,通过将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31、第三流道以及第四流道设置在流道集成块1上。由此,在保证冷却液可以通过流道集成块1进行换热的同时,提高了流道集成组件100的集成度,减小了冷却系统的占用空间,提高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液泵2均设在流道集成块1上,用于连通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31、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形成多个流体通道。例如,液泵2可以为两个,两个液泵2可以沿流道集成块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的前后方向)彼此间隔开,液泵2用于为冷却液在流体通道中的流动提供动力。当流道集成块1应用于车辆时,可以两个液泵2中的至少一个工作,使得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可以流经多个流体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并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车辆的相应部件进行散热或加热。
其中,通过将多个液泵2集成在流道集成块1上,与传统的冷却系统相比,提高了流道集成组件100的集成度,减小了多个液泵2在车辆内的占用空间,同时可以使冷却系统的其它部件能够规整地排布在车辆内,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且由于应用在不同型号的车辆上的液泵2的型号和结构基本相同,从而使得流道集成组件100可以应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辆上,提高了流道集成组件100的通用性。
图1中显示了两个液泵2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三个或者更多个液泵2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二流道131包括多个第一类第二流道1311,每个第一类第二流道1311贯穿第二本体13的两侧,每个第一类第二流道1311的一端与第二凹槽132的底壁连通,每个第一类第二流道1311的另一端与液泵2的进液口或出液口连通。参照图9和图10并结合图1和图2,每个液泵2位于第二本体13的远离连接板11的一侧,第二本体13上形成有两个第一类第二流道1311,两个第一类第二流道131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液泵2的进液口或出液口连通。
当第一类第二流道1311的上述另一端与液泵2的进液口连通时,第二凹槽132内的冷却液可以经第一类第二通道和进液口流向液泵2,液泵2内的冷却液流经液泵2内部的流道后从出液口流出并流向其它部件;当第一类第二流道1311的上述另一端与出液口连通时,液泵2内的冷却液可以经出液口和第一类第二道通1311流向第二凹槽132,第二凹槽132内的冷却液流经第二凹槽132后从另一端流向其它部件。由此,冷却液可以流经液泵2和流道集成块1并进行热交换,且通过液泵2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流体通道,增加了冷却液在流道集成块1上的流动路径的多样性,从而可以实现车辆上不同模式的散热或加热。
进一步地,第二流道131包括多个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每个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贯穿第二本体13的两侧,每个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32的底壁连通。流道集成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三通阀3,三通阀3设在第二本体13上,三通阀3的出水口与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的另一端连通。参照图9和图10并结合图1和图2,三通阀3为一个,三通阀3设在第二本体13的远离连接板11的一侧,且三通阀3可以位于多个液泵2的一侧。换言之,三通阀3和两个液泵2可以沿第二本体13的长度方向排布,以使流道集成组件100的结构紧凑。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为两个,两个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的上述另一端分别与三通阀3的两个出水口连通,三通阀3的进水口可以与车辆内的其它部件例如散热器连通。安装时,三通阀3的两个出水口伸入两个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内,以使三通阀3的邻近第二本体13的一侧表面与第二本体13贴合,避免因端面高度差而产生冷却液泄露。
其中,通过将三通阀3集成在流道集成块1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流道集成组件100的集成度,同时冷却液可以通过三通阀3流进或流出流道集成块1的流体通道,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冷却液的流动路径的多样性。当流道集成组件100应用于车辆时,可以实现不同模式的散热或加热,以及可以对不同部件进行散热或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第一流道121包括多个第一类第一流道1211,每个第一类第一流道1211贯穿第一本体12的两侧,每个第一类第一流道1211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22的底壁连通。流道集成组件100还包括多个四通阀4,多个四通阀4均设在第一本体12上,每个四通阀4的出口与第一类第一流道1211的另一端连通。例如,在图1-图8的示例中,四通阀4为两个,两个四通阀4设在第一本体12的远离连接板11的一侧,两个四通阀4沿第一本体12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每个四通阀4内的冷却液可以经出口和第一类第一流道1211流向第一凹槽122并进行换热,之后冷却液流经第一凹槽122后从第一凹槽122的另一端流出第一本体12,以完成在第一本体12上的循环。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加冷却液的流动路径的多样性,以实现车辆不同模式的散热或加热。
其中,通过将多个四通阀4集成在流道集成块1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流道集成块1的集成度,车辆内的其它部件例如电池包或电池冷却器可以通过四通阀4与流道集成块1的第一流道121连通,以实现对上述部件的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本体13的远离连接板1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管133,多个第二流道131包括第三类第二流道1313,第三类第二流道1313贯穿第二本体13的两侧,第三类第二流道131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133的一端连通,第三类第二流道1313的另一端与第一类第一流道1211连通,第一连接管133的另一端与外部部件连通。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连接管133为三个,三个第一连接管133可以沿第二本体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三个第一连接管133中的其中两个通过第三类第二流道1313分别与第二凹槽132的底壁的一端连通,上述两个第二凹槽132的另一端与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连通。此时,流经三通阀3的冷却液可以经出水口和第二类第二流道1312流向第二凹槽132,第二凹槽132内的冷却液可以经第三类第二流道1313流向第一连接管133,之后第一连接管133内的冷却液可以流向与其相连的部件,以实现对上述部件的散热。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流道121包括多个第二类第一流道1212,每个第二类第一流道1212贯穿第一本体12的两侧,第一本体12上设有第二连接管123,第二连接管123与第二类第一流道1212的一端连通,第二类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32连通。参照图,6并结合图1和图2,第二连接管123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管123位于两个四通阀4之间,且两个第二连接管123分别设在第一本体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有效地利用了两个四通阀4之间的空间,以使流道集成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两个第二连接管123的一端和四通阀4的出口管可以与车辆内的其它部件例如电池包或电池冷却器连通。结合图8,两个第二连接管123中的其中一个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凹槽122的底壁的一端连通,且上述第一凹槽122的另一端与第一类第一流道1211连通,此时冷却液经与四通阀4的出口管相连的部件流向四通阀4,四通阀4内的冷却液可以经四通阀4的出口和第一类第一流道1211流向第一凹槽122,第一凹槽122内的冷却液可以经第二类第一流道1212和上述第二连接管123流向与上述第二连接管123相连的部件。由此,通过上述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可以实现对多个部件同时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1所示,连接板11上设有贯穿连接板11的两侧的多个通槽111,第一流道121通过通槽111与第二流道131连通。如此设置,使得冷却液可以从第一本体12流向第二本体13或从第二本体13流向第一本体12,冷却液可以在流道集成块1上形成大路径的循环,以使流道集成块1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同时流道集成块1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本较低,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流道集成块1的流道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流道集成组件100还包括水壶5,水壶5设在流道集成块1的宽度方向(例如,图2的上下方向)的一侧,水壶5的出水口与第二流道131连通。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流道集成块1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当冷却系统中缺少冷却液时,可以通过水壶5及时向冷却系统内补充冷却液。其中,水壶5可以为任意容积型号的水壶5,可以进一步提高流道集成组件100的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流道集成组件100的结构可以根据冷却系统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的系统原理更换流道集成块1上的冷却部件,调整流道集成块1内部的流道走向,以提高流道集成组件100的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凹槽122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凹槽或者至少一个直线凹槽,第二凹槽132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凹槽或者至少一个直线凹槽。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凹槽122可以包括两个弯折凹槽和两个直线凹槽,第二凹槽132可以包括一个弯折凹槽和三个直线凹槽。如此设置,当流道集成组件100工作时,冷却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流体通道进行循环,例如,当冷却液的温度较高时,冷却液可以流经弯折凹槽,以增加冷却液的流动路径的长度,从而可以增加冷却液的换热时间,实现流道集成组件100的散热;当冷却液的温度稍微高时,冷却液可以流经路径较短的直线凹槽来进行散热。由此,使得流道集成组件1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模式的散热,提高了流道集成组件100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多个液泵2和三通阀3位于流道集成块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多个四通阀4位于流道集成块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由此,流道集成组件100上的部件呈对称布置,一方面,可以使流道集成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缩小流道集成组件100的尺寸,进一步减小流道集成组件100在车辆内的占用空间,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流道集成块1上流道的数量,使得流道集成块1的结构更加简单化,同时可以降低流道集成块1因焊接面积过大而导致焊接不良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液泵2、三通阀3和四通阀4可以通过密封件6与流道集成块1密封连接,以防止多个液泵2、三通阀3和四通阀4与流道集成块1的连接处因端面高度差而产生冷却液泄露。多个液泵2、三通阀3和四通阀4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7例如螺钉连接在流道集成块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道集成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流道集成组件100,可以降低成本和重量,节省整车空间,从而可以降低整车的能耗,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道集成块,所述流道集成块包括连接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设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连接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二流道;
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连接板共同限定出第三流道;
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本体的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连接板共同限定出第四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流道集成组件还包括多个液泵,多个所述液泵均设在所述流道集成块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形成多个流体通道;
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第一类第二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二流道贯穿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二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连通,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泵的进液口或出液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第二类第二流道,每个所述第二类第二流道贯穿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类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连通,
所述流道集成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三通阀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类第二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位于多个所述液泵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第一类第一流道,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一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类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连通,
所述流道集成组件还包括:
多个四通阀,多个所述四通阀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四通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类第一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管,多个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三类第二流道,所述第三类第二流道贯穿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三类第二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类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类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部部件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第二类第一流道,每个所述第二类第一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
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类第一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类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贯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的多个通槽,所述第一流道通过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凹槽或者至少一个直线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弯折凹槽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直线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壶,所述水壶设在所述流道集成块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水壶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液泵和所述三通阀位于所述流道集成块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多个所述四通阀位于所述流道集成块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流道集成组件。
CN202221292222.1U 2022-05-26 2022-05-26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7994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2222.1U CN217994055U (zh) 2022-05-26 2022-05-26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2222.1U CN217994055U (zh) 2022-05-26 2022-05-26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4055U true CN217994055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2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2222.1U Active CN217994055U (zh) 2022-05-26 2022-05-26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4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75614A1 (ja)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却ユニット
US11486662B2 (en) Internal degas feature for plate-fin heat exchangers
CN211929664U (zh) 液冷板及液冷装置
JP2015534030A (ja) 熱交換器
CN111256495B (zh) 换热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US20150107807A1 (en) Heat exchanger
CN217994055U (zh)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1785884A (zh) 一种壳体及电池包
KR20230042319A (ko) 열 관리 부품
CN212209705U (zh) 冷却板组件及车辆
CN115117514A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12625766U (zh) 冷却板组件、电池模组及车辆
CN115528352A (zh) 液冷换热装置
KR20230148362A (ko) 배터리 냉각판 및 배터리 시스템
CN117168207A (zh) 流道集成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648393U (zh) 一种壳体及电池包
CN218274754U (zh) 液冷板、液冷板组件和电池包
CN218827456U (zh) 接头组件、电池换热器组件、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9066943U (zh) 电池液冷结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CN116928384A (zh) 流道集成阀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367467U (zh) 热管理水侧集成组件、热管理集成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18948877U (zh)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20764144U (zh) 膨胀水壶及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17719744U (zh) 一种集成组件以及热管理组件
CN217197694U (zh) 新能源汽车的集成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0

Address after: No. 3009, BYD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Patentee after: BYD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Xingchao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009, BYD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