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9607U -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9607U
CN217979607U CN202222285015.XU CN202222285015U CN217979607U CN 217979607 U CN217979607 U CN 217979607U CN 202222285015 U CN202222285015 U CN 202222285015U CN 217979607 U CN217979607 U CN 217979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slime
device shell
heat recovery
waste heat
temperature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50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耀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leming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leming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leming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leming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850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9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9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9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涉及低温煤泥烘干技术领域,改善现有的煤泥烘干机对进料口和出料口采用完全开放设计造成装置内部热量流失的问题,包括装置外壳和进料口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壁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和进料口相连通的导料管,所述装置外壳内底壁中心的两侧矩形分布设置有四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烘干转筒,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壁远离导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所述装置外壳下表面位于烘干转筒远离导料管一端的下方开设有导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导料口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翻板和出料翻板。本申请通过进料翻板和出料翻板的设置,尽量减小装置内部与装置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进而减少装置内部热量流失。

Description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温煤泥烘干领域,尤其是涉及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煤泥泛指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体物,是煤炭洗选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产品。如何稳定提高煤泥烘干质量,将得煤泥变废为宝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煤泥烘干机,大多对进料口和出料口采用完全开放设计,装置内部空气会通过进料口和出料口与外部空气进行流通,进而造成装置内部热量流失较快,因此,现在提出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的煤泥烘干机对进料口和出料口采用完全开放设计造成装置内部热量流失较快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本申请提供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壁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和进料口相连通的导料管,所述装置外壳内底壁中心的两侧矩形分布设置有四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烘干转筒,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壁远离导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所述装置外壳下表面位于烘干转筒远离导料管一端的下方开设有导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导料口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翻板和出料翻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翻板和出料翻板的设置,当进料时,先将煤泥导入进料口内部,进料翻板转动,将煤泥导入导料管,并通过导料管进入烘干转筒,当煤泥在烘干转筒内烘干完成后,由烘干转筒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下落至导料口内部,出料翻板转动,使烘干完成的煤泥通过导料口下落,使未烘干煤泥进入装置外壳和烘干完成后的煤泥从装置外壳导出时,尽量减小装置内部与装置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进而减少装置内部热量流失。
可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外侧壁靠近进料翻板和出料翻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进料翻板和出料翻板的进料电机和出料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电机和出料电机的设置,进料电机和出料电机可以分别带动进料翻板和出料翻板进行转动,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进料电机和出料电机的转速,对装置进料和出料的速率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和导料口相连通的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内底壁设置有出料传送带,所述出料箱内顶壁远离导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吸尘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料口、出料传送带和吸尘机的设置,烘干后煤泥从导料口下落后,落至出料传送带上表面进行传送,当煤泥经过吸尘机时,吸尘机可以吸起煤泥周围的扬尘,进而减少装置因出料时扬尘过多造成的环境污染。
可选的,所述装置外壳远离燃烧室的两侧均设置有和燃烧室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进气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可以通过进气管和进气风机进入燃烧室,使燃烧室内部燃料获得空气进行燃烧,对装置内部空气进行加热,进而对烘干转筒内部煤泥进行烘干。
可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热气循环口,两个所述热气循环口通过U型连接管相连通,所述U型连接管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和插槽相适配的插块,所述插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水蒸气吸附箱,所述水蒸气吸附箱靠近U型连接管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热气流通口,所述水蒸气吸附箱的内部设置有生石灰,所述U型连接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热气循环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气循环口、U型连接管、插槽、插块、水蒸气吸附箱、热气流通口、生石灰和热气循环风机的配合,在使用装置前,将插块插入插槽,装置使用时,装置内部的热空气通过其中一个热气循环口和热气循环风机进入U型连接管内部,当热空气通过热气流通口流经水蒸气吸附箱时,生石灰可以对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进而减少热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被吸附水蒸气后的热空气从另一热气循环口和热气循环风机重新进入装置内部,对热空气进行循环利用的同时,尽量避免因热空气内部水蒸气含量过多影响装置烘干效果。
可选的,所述出料箱远离导料口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干后的煤泥可以被出料传送带传送至出料口进行出料。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内底壁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烘干转筒外侧壁靠近四个所述驱动齿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和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使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烘干转筒进行转动。
可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壁靠近导料管的一侧设置有废气排放阀,所述废气排放阀远离装置外壳的一端连通有废气处理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置使用完成后,打开废气排放阀对装置内部空气排放至废气处理器进行处理,进而减少装置因燃烧室内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直接排入空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进料翻板和出料翻板的设置,当进料时,先将煤泥导入进料口内部,进料翻板转动,将煤泥导入导料管,并通过导料管进入烘干转筒,当煤泥在烘干转筒内烘干完成后,由烘干转筒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下落至导料口内部,出料翻板转动,使烘干完成的煤泥通过导料口下落,使未烘干煤泥进入装置外壳和烘干完成后的煤泥从装置外壳导出时,尽量减小装置内部与装置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进而减少装置内部热量流失;
2.本申请通过热气循环口、U型连接管、插槽、插块、水蒸气吸附箱、热气流通口、生石灰和热气循环风机的配合,在使用装置前,将插块插入插槽,装置使用时,装置内部的热空气通过其中一个热气循环口和热气循环风机进入U型连接管内部,当热空气通过热气流通口流经水蒸气吸附箱时,生石灰可以对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进而减少热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被吸附水蒸气后的热空气从另一热气循环口和热气循环风机重新进入装置内部,对热空气进行循环利用的同时,尽量避免因热空气内部水蒸气含量过多影响装置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外壳;2、进料口;3、导料管;4、驱动装置;401、驱动电机;402、驱动齿轮;5、烘干转筒;6、燃烧室;7、导料口;8、进料翻板;9、出料翻板;10、进料电机;11、出料电机;12、出料箱;13、出料传送带;14、吸尘机;15、进气管;16、进气风机;17、热气循环口;18、U型连接管;19、插槽;20、插块;21、水蒸气吸附箱;22、热气流通口;23、生石灰;24、热气循环风机;25、出料口;26、从动齿轮;27、废气排放阀;28、废气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装置外壳1内侧壁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和进料口2相连通的导料管3,装置外壳1内底壁中心的两侧矩形分布设置有四个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烘干转筒5,烘干转筒5的两端均为开口设计,驱动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1内底壁的驱动电机401,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402,烘干转筒5外侧壁靠近四个驱动齿轮4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和驱动齿轮402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6,驱动电机401带动驱动齿轮402转动,进而使驱动齿轮402带动从动齿轮26和烘干转筒5进行转动,装置外壳1内侧壁远离导料管3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6,装置外壳1远离燃烧室6的两侧均设置有和燃烧室6相连通的进气管15,进气管15的内部设置有进气风机16,空气可以通过进气管15和进气风机16进入燃烧室6,使燃烧室6内部燃料获得空气进行燃烧,对装置内部空气进行加热,进而对烘干转筒5内部煤泥进行烘干,工作人员可以控制进气风机16的空气输送效率来控制燃烧室6内燃料燃烧效率,进而调整装置内部温度。
参照图1、图2和图3,装置外壳1下表面位于烘干转筒5远离导料管3一端的下方开设有导料口7,进料口2和导料口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翻板8和出料翻板9,装置外壳1外侧壁靠近进料翻板8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进料翻板8转动的进料电机10, 装置外壳1外侧壁靠近出料翻板9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出料翻板9转动的出料电机11,进料翻板8和出料翻板9均由中心轮和环形分布在中心轮外圆周上的六个翻板组成,进料电机10和出料电机11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进料翻板8和出料翻板9中心论的轴心,通过进料翻板8、出料翻板9、进料电机10和出料电机11的设置,当进料时,先将煤泥导入进料口2内部,进料电机10带动进料翻板8转动,将煤泥导入导料管3,并通过导料管3进入烘干转筒5,烘干转筒5靠近导料口7一侧向下倾斜,当煤泥在烘干转筒5内烘干完成后,由烘干转筒5远离进料口2的一端下落至导料口7内部,出料电机11带动出料翻板9转动,使烘干完成的煤泥通过导料口7下落,使未烘干煤泥进入装置外壳1和烘干完成后的煤泥从装置外壳1导出时,尽量减小装置内部与装置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进而减少装置内部热量流失。
参照图1、图2和图3,装置外壳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和导料口7相连通的出料箱12,出料箱12的内底壁设置有出料传送带13,出料箱12远离导料口7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25,烘干后煤泥从导料口7下落后,落至出料传送带13上表面,并由出料传送带13将烘干后煤泥传送至出料口25进行出料,出料箱12内顶壁远离导料口7的一侧设置有吸尘机14,当煤泥经过吸尘机14时,吸尘机14可以吸起煤泥周围的扬尘,装置外壳1内侧壁靠近导料管3的一侧设置有废气排放阀27,废气排放阀27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处理器28,当装置使用完成后,打开废气排放阀27对装置内部空气进行排放,废气处理器28可以尽量处理装置内因燃烧室6内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有害废气。
参照图4和图5,装置外壳1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热气循环口17,两个热气循环口17通过U型连接管18相连通,U型连接管18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插槽19,插槽19的内部插接有和插槽19相适配的插块20,插块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水蒸气吸附箱21,水蒸气吸附箱21靠近U型连接管18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热气流通口22,水蒸气吸附箱21的内部设置有生石灰23,U型连接管18的两端均设置有热气循环风机24,在使用装置前,将插块20插入插槽19,装置使用时,装置内部的热空气通过其中一个热气循环口17和热气循环风机24进入U型连接管18内部,当热空气通过热气流通口22流经水蒸气吸附箱21时,生石灰23可以对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进而减少热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被吸附水蒸气后的热空气从另一热气循环口17和热气循环风机24重新进入装置内部。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装置前,将插块20插入插槽19,当进料时,先将煤泥导入进料口2内部,进料电机10带动进料翻板8转动,将煤泥导入导料管3,并通过导料管3进入烘干转筒5,驱动电机401带动驱动齿轮402转动,进而使驱动齿轮402带动从动齿轮26和烘干转筒5进行转动。
空气可以通过进气管15和进气风机16进入燃烧室6,使燃烧室6内部燃料获得空气进行燃烧,对装置内部空气进行加热,装置内部的热空气通过其中一个热气循环口17和热气循环风机24进入U型连接管18内部,当热空气通过热气流通口22流经水蒸气吸附箱21时,生石灰23可以对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进而减少热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被吸附水蒸气后的热空气从另一热气循环口17和热气循环风机24重新进入装置内部,进而对烘干转筒5内部煤泥进行烘干,工作人员可以控制进气风机16的空气输送效率来控制燃烧室6内燃料燃烧效率,进而调整装置内部温度。
当煤泥在烘干转筒5内烘干完成后,由烘干转筒5远离进料口2的一端下落至导料口7内部,出料电机11带动出料翻板9转动,使烘干完成的煤泥通过导料口7下落,使未烘干煤泥进入装置外壳1和烘干完成后的煤泥从装置外壳1导出时,尽量减小装置内部与装置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进而减少装置内部热量流失,烘干后煤泥从导料口7下落后,落至出料传送带13上表面,并由出料传送带13将烘干后煤泥传送至出料口25进行出料,煤泥经过吸尘机14时,吸尘机14可以吸起煤泥周围的扬尘,当装置使用完成后,打开废气排放阀27对装置内部空气排放至废气处理器28进行处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装置外壳(1)内侧壁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和进料口(2)相连通的导料管(3),所述装置外壳(1)内底壁中心的两侧矩形分布设置有四个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烘干转筒(5),所述装置外壳(1)内侧壁远离导料管(3)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6);
所述装置外壳(1)下表面位于烘干转筒(5)远离导料管(3)一端的下方开设有导料口(7),所述进料口(2)和导料口(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翻板(8)和出料翻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外侧壁靠近进料翻板(8)和出料翻板(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进料翻板(8)和出料翻板(9)的进料电机(10)和出料电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和导料口(7)相连通的出料箱(12),所述出料箱(12)的内底壁设置有出料传送带(13),所述出料箱(12)内顶壁远离导料口(7)的一侧设置有吸尘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远离燃烧室(6)的两侧均设置有和燃烧室(6)相连通的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的内部设置有进气风机(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热气循环口(17),两个所述热气循环口(17)通过U型连接管(18)相连通,所述U型连接管(18)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插槽(19),所述插槽(19)的内部插接有和插槽(19)相适配的插块(20),所述插块(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水蒸气吸附箱(21),所述水蒸气吸附箱(21)靠近U型连接管(18)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热气流通口(22),所述水蒸气吸附箱(21)的内部设置有生石灰(23),所述U型连接管(18)的两端均设置有热气循环风机(2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箱(12)远离导料口(7)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1)内底壁的驱动电机(401),所述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402),所述烘干转筒(5)外侧壁靠近四个所述驱动齿轮(4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和驱动齿轮(402)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侧壁靠近导料管(3)的一侧设置有废气排放阀(27),所述废气排放阀(27)远离装置外壳(1)的一端连通有废气处理器(28)。
CN202222285015.XU 2022-08-29 2022-08-29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Active CN217979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5015.XU CN217979607U (zh) 2022-08-29 2022-08-29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5015.XU CN217979607U (zh) 2022-08-29 2022-08-29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9607U true CN217979607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5015.XU Active CN217979607U (zh) 2022-08-29 2022-08-29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9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5077A (zh) 一种多层带式干燥系统
CN204757612U (zh) 一种高效的连二亚硫酸钠的干燥下料结构
CN104180630B (zh) 一种海带烘干机
CN111707086A (zh) 物料干燥冷却设备
CN115445229A (zh) 一种闪蒸汽回收提压系统
CN217979607U (zh) 余热回收低温煤泥烘干系统
CN2852001Y (zh) 磁控管顶置式逆流通风微波干燥机
CN208059500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生产用低温干燥机
CN114234566B (zh) 一种金银花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06247299U (zh) 一种无烟节能环保生物质锅炉
CN112220096B (zh) 一种用于烤烟烘房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2362759U (zh) 物料干燥冷却设备
CN213147332U (zh) 一种热泵烘干机用高效废热回收装置
CN220648822U (zh) 一种智能型花椒烘干房
CN111322846A (zh) 一种干燥设备
CN219288625U (zh) 一种食用菌用烘干装置
CN220269878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烘干、冷却、分筛一体化生产线
CN219868784U (zh) 一种粉料传输过程中高温快速干燥装置
CN219058809U (zh) 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设备
CN213300762U (zh)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热风循环烘箱
CN213778552U (zh) 物料干燥装置
CN208804970U (zh) 一种节能型育秧盘烘干系统
CN216432350U (zh) 一种节能型干燥系统
CN117889640B (zh)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节能型粮食烘干仓
CN210036193U (zh) 一种气流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