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9030U - 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9030U
CN217979030U CN202220742505.5U CN202220742505U CN217979030U CN 217979030 U CN217979030 U CN 217979030U CN 202220742505 U CN202220742505 U CN 202220742505U CN 217979030 U CN217979030 U CN 217979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filter plate
return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25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
罗江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bos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bos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bos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bos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25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9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9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9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包括新风系统和过滤系统,新风系统包括室外风风道、室内循环风风道、与室外风风道及室内循环风风道互相独立的回风风道、全热交换芯和风机,室外风风道与回风风道通过全热交换芯进行热量交换;回风风道的出风口与外界连通,室外风风道和室内循环风风道的出风口共同与过滤系统连通。由室内循环风风道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由室外风风道将室外风引入室内提供新鲜空气,由回风风道将特定场所,如厕所、浴室等的不良气体独立排出,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气体的重复循环;由全热交换芯将回风风道与室外风风道的热量交换,最后通过过滤系统对引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Description

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够进行热湿处理的空调器已经被普遍使用。传统的空调器是调节封闭环境中的空气温度,长期封闭的环境中有害气体和生物污染物得不到合理的转换和稀释,二氧化碳、VOCs等含量严重超标,室内空气质量变差,从而患上所谓的“空调病”。因此,家用空调用户逐渐对室内新风提出要求,室内的空气品质、新风的供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申请号为CN103499125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其包括壳体和氧吧节能系统,氧吧节能系统包括室外新风入口、新风引入风机、全热交换机芯、室内可变方向通风口、室内污风进口、污风引出风机、室外污风出口、离心风机。在连通室内污风进口和室外污风出口的风道(相当于回风风道)设计中,该风道同时也与连通室内可变方向通风口的风道(相当于室内循环风风道)连通,则容易导致连通室内污风进口和室外污风出口的风道内的残留污风污物被带入与连通室内可变方向通风口的风道,导致室内空气品质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独立的回风风道以排出特定场所的空气的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供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过滤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室外风风道、室内循环风风道、与室外风风道及室内循环风风道互相独立的回风风道、全热交换芯和用于各风道内空气流动的风机,所述室外风风道与回风风道通过全热交换芯进行热量交换;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室外风风道和室内循环风风道的出风口共同与过滤系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风风道与回风风道相交,所述全热交换芯插设于室内风风道与回风风道相交处。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风风道与回风风道相交处对应全热交换芯设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隔断回风风道的第一过滤板和隔断室外风风道的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与全热交换芯的不同侧面相对,所述回风风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凸出于回风风道内,所述挡板与挡板相邻的回风风道内壁分别与全热交换芯远离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一侧相抵,所述全热交换芯插设于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挡板和回风风道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板为污风过滤板。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风道内与第一过滤板两端相对的风道内壁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第一过滤板插设于两个U型凹槽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风风道内与第二过滤板两端相对的风道内壁上设有U型安装件,所述第二过滤板插设于两个U型安装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沿出风方向依次设置的中效过滤网、静电除尘过滤网和活性炭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系统设置于新风系统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包括上述的供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室内循环风风道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由室外风风道将室外风引入室内提供新鲜空气,由回风风道将特定场所,如厕所、浴室等的不良气体独立排出,相较于背景技术中,回风风道与室内循环风风道共通的形式,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气体的重复循环;由全热交换芯将回风风道与室外风风道的热量交换,提高能量回收效率,最后通过过滤系统对引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供风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新风系统;11、室外风风道;111、U型安装件;12、室内循环风风道;13、回风风道;131、U型凹槽;14、全热交换芯;
2、过滤系统;21、中效过滤网;22、静电除尘过滤网;23、活性炭滤网;3、隔板组件;31、第一过滤板;32、第二过滤板;3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供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1和过滤系统2,所述新风系统1包括室外风风道11、室内循环风风道12、与室外风风道11及室内循环风风道12互相独立的回风风道13、全热交换芯14和用于各风道内空气流动的风机,所述室外风风道11与回风风道13通过全热交换芯14进行热量交换;所述回风风道13的出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室外风风道11和室内循环风风道12的出风口共同与过滤系统2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室内循环风风道12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由室外风风道11将室外风引入室内提供新鲜空气,由回风风道13将特定场所,如厕所、浴室等的不良气体独立排出,相较于背景技术中,回风风道13与室内循环风风道12共通的形式,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气体的重复循环;由全热交换芯14将回风风道13与室外风风道11的热量交换,提高能量回收效率,最后通过过滤系统2对引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风风道11与回风风道13相交,所述全热交换芯14插设于室内风风道与回风风道13相交处。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全热交换芯14在室外风风道11与回风风道13相交处的插设设置,实现全热交换芯14的快速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风风道11与回风风道13相交处对应全热交换芯14设有隔板组件3,所述隔板组件3包括隔断回风风道13的第一过滤板31和隔断室外风风道11的第二过滤板32,所述第一过滤板31和第二过滤板32与全热交换芯14的不同侧面相对,所述回风风道13内还设有挡板33,所述挡板33凸出于回风风道13内,所述挡板33与挡板33相邻的回风风道13内壁分别与全热交换芯14远离第一过滤板31和第二过滤板32的一侧相抵,所述全热交换芯14插设于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挡板33和回风风道13内壁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挡板33和回风风道13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作为全热交换芯14的插设空间,在拆装全热交换芯14时只需将装置的面板打开,即可从侧面直接取出全热交换芯14;同时由第一过滤板31和第二过滤板32分别对回风风道13和室外风风道11进行过滤;在合理布置第一过滤板31和第二过滤板32的同时利用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挡板33和回风风道13内壁形成的空间来方便全热交换芯14的插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板32为污风过滤板。
由上述描述可知,回风风道32一般用于连通厨房、浴室等场所,由此将第一过滤板32设置成污风过滤板,能够更加针对性地滤去厨房或浴室回风的异味。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风道13内与第一过滤板31两端相对的风道内壁上设有U型凹槽131,所述第一过滤板31插设于两个U型凹槽131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回风风道13内的U型凹槽131的设置,方便第一过滤板31的插设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风风道11内与第二隔板两端相对的风道内壁上设有U型安装件111,所述第二隔板插设于两个U型安装件111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室外风风道11内的U型安装件111的设置,方便第二过滤板32的插设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系统2包括沿出风方向依次设置的中效过滤网21、静电除尘过滤网22和活性炭滤网23。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室外风风道11和室内循环风风道12内的空气进入室内之间,需要通过过滤系统2的过滤;空气依次通过中效过滤网21、静电除尘过滤网22和活性炭滤网23,多层次的不同过滤,保证引入室内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系统2设置于新风系统1的上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过滤系统2上置式的设置,使得引入室内的空气能够于室内空间的上层逐渐分散至整个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上层相较于室内空间的下层(地面),由于没有过多家具的阻挡,能够快速扩散。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包括上述的供风系统。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为:在室内空调的使用中,现有技术的空调设计由于回风风道13与室内循环风风道12的连通,容易导致回风风道13内的残留污物被带入室内循环风风道12,导致室内空气品质变差。
本实施例的一种供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1和过滤系统2,所述新风系统1包括室外风风道11、室内循环风风道12、与室外风风道11及室内循环风风道12互相独立的回风风道13、全热交换芯14和用于各风道内空气流动的风机,所述室外风风道11与回风风道13通过全热交换芯14进行热量交换;所述回风风道13的出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室外风风道11和室内循环风风道12的出风口共同与过滤系统2连通。
所述室外风风道11与回风风道13相交,所述全热交换芯14插设于室内风风道与回风风道13相交处。
所述室外风风道11与回风风道13相交处对应全热交换芯14设有隔板组件3,所述隔板组件3包括隔断回风风道13的第一过滤板31和隔断室外风风道11的第二过滤板32,所述第一过滤板32为污风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31和第二过滤板32与全热交换芯14的不同侧面相对,所述回风风道13内还设有挡板33,所述挡板33凸出于回风风道13内,所述挡板33与挡板33相邻的回风风道13内壁分别与全热交换芯14远离第一过滤板31和第二过滤板32的一侧相抵,所述全热交换芯14插设于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挡板33和回风风道13内壁之间。
所述回风风道13内与第一过滤板31两端相对的风道内壁上设有U型凹槽131,所述第一过滤板31插设于两个U型凹槽131之间。
所述室外风风道11内与第二隔板两端相对的风道内壁上设有U型安装件111,所述第二隔板插设于两个U型安装件111之间。
所述过滤系统2包括沿出风方向依次设置的中效过滤网21、静电除尘过滤网22和活性炭滤网23。
所述过滤系统2设置于新风系统1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包括上述的供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计与室外风风道11及室内循环风风道12互相独立的回风风道13,使得回风风道13内的携带的污物不会被带入其他风道,进而保证其他风道内的出风质量,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内的空气流动方向为:室外风风道11,空气由新风系统1下端左侧的进风口进入经过一段水平风道后抵达全热交换芯14下侧并与回风风道13交换热量后,移动至回风风道13上侧的水平风道,之后沿竖直方向排出;回风风道13,空气由新风系统1下端右侧的进风口进入,经全热交换芯14与室外风风道11交换热量后,从装置左侧排出;室内循环风风道12,空气由新风系统1上端右侧的进风口进入,而后沿竖直方向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风系统,由室内循环风风道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由室外风风道将室外风引入室内提供新鲜空气,由回风风道将特定场所,如厕所、浴室等的不良气体独立排出,相较于背景技术中,回风风道与室内循环风风道共通的形式,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气体的重复循环;由全热交换芯将回风风道与室外风风道的热量交换,提高能量回收效率,最后通过过滤系统对引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系统和过滤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室外风风道、室内循环风风道、与室外风风道及室内循环风风道互相独立的回风风道、全热交换芯和用于各风道内空气流动的风机,所述室外风风道与回风风道通过全热交换芯进行热量交换;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室外风风道和室内循环风风道的出风口共同与过滤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风道与回风风道相交,所述全热交换芯插设于室内风风道与回风风道相交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风道与回风风道相交处对应全热交换芯设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隔断回风风道的第一过滤板和隔断室外风风道的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与全热交换芯的不同侧面相对,所述回风风道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凸出于回风风道内,所述挡板与挡板相邻的回风风道内壁分别与全热交换芯远离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一侧相抵,所述全热交换芯插设于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挡板和回风风道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为污风过滤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风道内与第一过滤板两端相对的风道内壁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第一过滤板插设于两个U型凹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风道内与第二过滤板两端相对的风道内壁上设有U型安装件,所述第二过滤板插设于两个U型安装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沿出风方向依次设置的中效过滤网、静电除尘过滤网和活性炭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设置于新风系统的上侧。
9.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供风系统。
CN202220742505.5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Active CN217979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2505.5U CN217979030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2505.5U CN217979030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9030U true CN217979030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6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2505.5U Active CN217979030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9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87946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US20060035579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2079211B1 (ko) 하부로 공기가 유동되는 대용량 필터를 구비한 전열교환기
US20060199509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KR100587359B1 (ko)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KR20060032614A (ko) 환기시스템
CN112833475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979030U (zh) 一种供风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147609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2105012B1 (ko) 대용량의 필터가 구비된 전열교환기
KR20050010363A (ko) 환기기능을 갖춘 공기청정장치
CN208418980U (zh) 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7019186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KR20180003341U (ko) 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CN21034567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27289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4468953U (zh) 新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261876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7979032U (zh) 一种新风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新风空调一体机
KR102225598B1 (ko) 대용량 필터를 포함하는 전열교환기
CN214249901U (zh) 新风空调器及柜式新风空调器
CN212319915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511492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2105017B1 (ko) 측면으로 공기가 유동되는 대용량 필터를 구비한 전열교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