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5631U -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5631U
CN217975631U CN202222281699.6U CN202222281699U CN217975631U CN 217975631 U CN217975631 U CN 217975631U CN 202222281699 U CN202222281699 U CN 202222281699U CN 217975631 U CN217975631 U CN 217975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rrying
carrying plate
assembly
plate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16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祖龙
申万江
徐继荣
李俊
曾洪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Xinhuitianli Diesel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Xinhuitianli Diesel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Xinhuitianli Diesel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Xinhuitianli Diesel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816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5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5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5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载车板本体和驱动组件,所述载车板本体的左右侧均设有从动轮、缓冲组件、距离检测组件和主动轮,所述驱动组件设在载车板本体上,并分别通过传动组件与位于载车板本体左右侧的主动轮的轮轴连接。距离检测组件采用非接触的方式测量距离,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便于在距离过小时及时关停驱动组件,使载车板本体停止横移,避免多个载车板本体或载车板本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如果距离检测组件失效或损坏,通过缓冲组件进行分隔,避免载车板本体与其它物体直接相撞,同时在相撞过程中通过缓冲组件进行缓冲,以减轻碰撞对载车板本体的冲击,从而避免载车板本体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升降横移停车设备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较大,达到80%左右。升降横移停车设备的地面层载车板只需要做横移动作,横移载车板沿轨道横移时,通常采用行程开关对其进行定位。
例如,公开号为CN20515364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载车板的横移定位装置,包括穿线管、第一U型螺栓、第二U型螺栓、第一行程开关安装板、第二行程开关安装板、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第一碰块和第二碰块,所述穿线管安装固定在载车板上,第一U型螺栓和第二U型螺栓上端固定在穿线管上,第一U型螺栓和第二U型螺栓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行程开关安装板和第二行程开关安装板,第一行程开关安装在第一行程开关安装板上,第二行程开关安装在第二行程开关安装板上,第一碰块安装固定在地面上与第一行程开关对应并位于载车板的左侧,第二碰块安装固定在地面上与第二行程开关对应并位于载车板的右侧。解决了现有载车板的横移定位装置存在的不利于载车板的统一安装及安装结构麻烦、不实用的问题。
该横移定位装置中采用行程开关与碰块配合对载车板进行定位,然而,受碰撞和安装位置不当等因素影响,行程开关容易失效或损坏,进一步导致发生相邻载车板直接碰撞而损坏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包括载车板本体和驱动组件,所述载车板本体的左右侧均设有从动轮、缓冲组件、距离检测组件和主动轮,所述驱动组件设在载车板本体上,并分别通过传动组件与位于载车板本体左右侧的主动轮的轮轴连接。
所述载车板本体的左右侧均设有两个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壳体和缓冲杆,壳体的一端设有通孔A,缓冲杆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滑动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A并延伸到壳体外,缓冲杆通过弹簧与壳体上远离通孔A的一端连接。
所述缓冲杆呈工字形。
所述缓冲杆上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橡胶板。
所述距离检测组件为红外测距传感器。
所述载车板本体包括右边梁和左边梁,左边梁与右边梁并排布置,并通过支撑板与右边梁连接,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斜坡板,且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波浪板,波浪板上设有阻车板,左边梁和右边梁上远离斜坡板的一端通过后挡杆进行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伸电机,双轴伸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载车板本体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万向节和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主动轮的轮轴连接。
所述万向节为十字万向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距离检测组件采用非接触的方式测量距离,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便于在距离过小时及时关停驱动组件,使载车板本体停止横移,避免多个载车板本体或载车板本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如果距离检测组件失效或损坏,通过缓冲组件进行分隔,避免载车板本体与其它物体直接相撞,同时在相撞过程中通过缓冲组件进行缓冲,以减轻碰撞对载车板本体的冲击,从而避免载车板本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车板本体,100-斜坡板,101-波浪板,102-右边梁,103-左边梁,104-阻车板,105-后挡杆,2-从动轮,3-缓冲组件,30-壳体,31-弹簧,32-缓冲杆,33-橡胶板,4-距离检测组件,5-主动轮,6-万向节,7-传动轴,8-电机支架,9-双轴伸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包括载车板本体1和驱动组件,所述载车板本体1的左右侧均安装有从动轮2、缓冲组件3、距离检测组件4和主动轮5,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载车板本体1上,并分别通过传动组件与位于载车板本体1左右侧的主动轮5的轮轴连接。在使用时,距离检测组件4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实时检测载车板本体1与其它载车板本体1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检测组件4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便于在距离过小时及时关停驱动组件,使载车板本体1停止横移,避免多个载车板本体1或载车板本体1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如果距离检测组件4失效或损坏,通过缓冲组件3进行分隔,避免载车板本体1与其它物体直接相撞,同时在相撞过程中通过缓冲组件3进行缓冲,以减轻碰撞对载车板本体1的冲击,从而避免载车板本体1损坏。
所述载车板本体1的左右侧均安装有两个缓冲组件3。确保缓冲效果。
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壳体30和缓冲杆32,壳体30的一端加工有通孔A,缓冲杆32的一端位于壳体30内,并与壳体30滑动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A并延伸到壳体30外,缓冲杆32通过弹簧31与壳体30上远离通孔A的一端连接。
所述缓冲杆32呈工字形。
所述缓冲杆32上远离壳体30的一端安装有橡胶板33。发生碰撞时,通过橡胶板33与其它载车板本体1或障碍物接触,避免载车板本体1或障碍物表面被撞伤,同时橡胶板33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所述距离检测组件4为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测距方式为非接触式,且受粉尘和其他光源的干扰小,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当然也可以采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代替红外测距传感器进行距离测量。
所述载车板本体1包括右边梁102和左边梁103,左边梁103与右边梁102并排布置,并通过支撑板与右边梁102连接,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斜坡板100,且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波浪板101,波浪板101上安装有阻车板104,左边梁103和右边梁102上远离斜坡板100的一端通过后挡杆105进行连接。在使用时,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斜坡板100,方便车辆驶入或驶出载车板本体1;波浪板101上带有纹路,能够增大摩擦,避免溜车;阻车板104用于对车轮进行限位,避免车辆过度驶入载车板本体1;设置挡杆105有助于提高载车板本体1的刚度,挡杆105用于防止车辆从载车板本体1上远离斜坡板100的一端驶出,以确保车辆安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伸电机9,双轴伸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8与载车板本体1连接。在使用时,双轴伸电机9位于载车板本体1上远离斜坡板100的一端,以通过挡杆105保护双轴伸电机9,避免双轴伸电机9被车辆撞坏。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万向节6和传动轴7,传动轴7的一端与双轴伸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万向节6与主动轮5的轮轴连接。必要时,传动轴7与双轴伸电机9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轴7与万向节6之间、万向节6与主动轮5轮轴之间可以采用联轴器进行连接。采用双轴伸电机9提供动力,采用传动轴7和万向节6传递扭矩,与原来采用链传动传递扭矩的方式相比,具有不会增大载车板本体1厚度的优点。
所述万向节6为十字万向节。
具体的,载车板本体1同一侧的主动轮5轮轴和从动轮2轮轴还可以通过轴杆连接为一体,以实现四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红外测距传感器和双轴伸电机9均与升降横移停车设备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并通过控制器设定一安全距离;载车板本体1放置在轨道上。
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检测某一载车板本体1到其它载车板本体1或障碍物的距离,并传输给控制器,当实际检测到的距离小于等于控制器设定的安全距离时,控制器关闭双轴伸电机9,使载车板本体1停止横移,从而避免该载车板本体1与其它载车板本体1或障碍物碰撞。红外测距传感器采用非接触的方式测量距离,具有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如果红外测距传感器失效或损坏,通过缓冲组件3进行分隔,避免载车板本体1与其它物体直接相撞,在碰撞过程中,缓冲组件3中的橡胶板32与其它载车板本体1或障碍物的表面接触,缓冲杆32在冲击作用下推弹簧31并使其缩短,碰撞结束后缓冲杆32会在弹簧31的作用下复位,从而通过弹簧31减小传递给载车板本体1的冲击力,有效保护载车板本体1。

Claims (10)

1.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板本体(1)和驱动组件,所述载车板本体(1)的左右侧均设有从动轮(2)、缓冲组件(3)、距离检测组件(4)和主动轮(5),所述驱动组件设在载车板本体(1)上,并分别通过传动组件与位于载车板本体(1)左右侧的主动轮(5)的轮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本体(1)的左右侧均设有两个缓冲组件(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壳体(30)和缓冲杆(32),壳体(30)的一端设有通孔A,缓冲杆(32)的一端位于壳体(30)内,并与壳体(30)滑动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A并延伸到壳体(30)外,缓冲杆(32)通过弹簧(31)与壳体(30)上远离通孔A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32)呈工字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32)上远离壳体(30)的一端设有橡胶板(3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组件(4)为红外测距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本体(1)包括右边梁(102)和左边梁(103),左边梁(103)与右边梁(102)并排布置,并通过支撑板与右边梁(102)连接,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斜坡板(100),且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波浪板(101),波浪板(101)上设有阻车板(104),左边梁(103)和右边梁(102)上远离斜坡板(100)的一端通过后挡杆(105)进行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伸电机(9),双轴伸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8)与载车板本体(1)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万向节(6)和传动轴(7),传动轴(7)的一端与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万向节(6)与主动轮(5)的轮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移载车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6)为十字万向节。
CN202222281699.6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Active CN217975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1699.6U CN217975631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1699.6U CN217975631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5631U true CN217975631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1699.6U Active CN217975631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5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76958U (zh) 一种agv小车底盘
CN105480902A (zh) 万向型叉车式agv
CN217975631U (zh) 一种横移载车板结构
CN111593924A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电子感应对中系统
CN110017042B (zh) 汽车轮胎夹持装置
CN201120875Y (zh) 汽车智能防碰系统
CN218662115U (zh) 一种自动调平挂车
CN217879624U (zh) 一种安全防护的lspd型安全激光扫描仪
CN212173582U (zh) 智能送餐车
CN217024964U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211442554U (zh) 一种多功能agv车辆
CN212837011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电子感应对中系统
CN114604722A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110549803B (zh) 公铁两用牵引车
CN111764326A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护栏设备
CN111071077A (zh) 一种升降式无线充电器和汽车智能自动对位系统
CN217198092U (zh) 一种便利型道路救援清障车
CN111071091A (zh) 一种底座移动式无线充电器和汽车智能自动对位系统
CN114347887B (zh) 改造普通汽车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方法、适配该方法的装置和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19044311U (zh) 一种智能车避碰组件
CN102795241A (zh) 一种用于车轮在线检测的探头阵列升降装置
CN220076316U (zh) 一种车载防撞垫
CN214523682U (zh) 一种使用于自动化码头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的机械防撞装置
CN114088412B (zh) 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检测装置
CN217320322U (zh) 一种机械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