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1508U - 流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流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1508U
CN217971508U CN202221562381.9U CN202221562381U CN217971508U CN 217971508 U CN217971508 U CN 217971508U CN 202221562381 U CN202221562381 U CN 202221562381U CN 217971508 U CN217971508 U CN 217971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guide
platform
clamp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23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意
李明灿
谭琛
贾宝阳
周柬涵
杨泉
吴贵江
张志丹
施宣权
杨迅
王瑾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Lithium Batt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s Lithium Batt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s Lithium Batt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s Lithium Batt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23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1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1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1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转机构,包括输送平台、第一升降平、第二升降平台和至少两个夹具,每一所述夹具包括底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连接槽。本实用新型在不同夹具之间,可通过将第一连接件竖直卡入第二连接件的方式,快速连接不同的夹具,并借助第一升降平台实现夹具的快速上料;同时可通过将第一连接件竖直脱出第二连接件的方式,快速分离不同的夹具,并借助第二升降平台实现夹具的快速下料。整个上料过程和下料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工参与,有效地提高了上下料的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流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大批量新能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要通过输送设备对电池夹具进行快速输送。但是,目前相关的输送设备的上下料速度较慢,自动化程度不够,进而会影响电池夹具的输送效率,导致无法满足新能源电池的高效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一种流转机构,可以提高产品的上下料速度,进而提高产品的输送效率。
本实施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转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夹具,每一所述夹具包括底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连接槽,一所述夹具的第一连接件卡入另一所述夹具的连接槽中;
输送平台,用于沿运输方向驱动所述夹具移动;以及
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的两端,并用于沿竖直方向驱动所述夹具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还包括第一导向支架,所述第一导向支架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导向槽,所述第一升降平台驱动所述夹具移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卡入或移出所述导向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还包括第二导向支架和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支架上,所述第二升降平台驱动所述夹具移动时,所述连接槽可套入或移出所述导向件。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和第一滚轮,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滚轮转动设于所述连接块上,一所述夹具的第一滚轮卡入另一所述夹具的连接槽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所述导向件包括多个第二滚轮,多个所述第二滚轮沿竖直方向转动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支架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支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应端对准所述导向槽的一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支架上,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感应端对准所述导向槽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所述输送平台包括支撑台和驱动组件,所述支撑台用于支撑夹具,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沿运输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还包括推块和至少两个定位块,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夹具上,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定位槽,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推块卡入所述定位槽,并通过所述推块推动所述定位块及所述夹具沿运输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流转机构中,还包括循环驱动组件,所述循环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之间,并位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上方或下方,所述循环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沿所述运输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流转机构,在不同夹具之间,可通过将第一连接件竖直卡入第二连接件的方式,快速连接不同的夹具,并借助第一升降平台实现夹具的快速上料;同时可通过将第一连接件竖直脱出第二连接件的方式,快速分离不同的夹具,并借助第二升降平台实现夹具的快速下料。整个上料过程和下料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工参与,有效地提高了上下料的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流转机构中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流转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流转机构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流转机构中第一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流转机构中第二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流转机构中驱动组件和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夹具;11、底板;12、第一连接件;121、连接块;122、第一滚轮;13、第二连接件;131、连接槽;14、定位块;141、定位槽;20、输送平台;21、驱动组件;22、推块;23、第三滚轮;30、第一升降平台;40、第二升降平台;50、第一导向支架;51、导向槽;52、第一支撑架;53、第一导向板;54、第一调节孔;60、第二导向支架;61、导向件;611、第二滚轮;62、第二支撑架;63、第二导向板;64、第二调节孔;70、第一传感器;80、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结构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结构,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结构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结构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提供的流转机构包括夹具10、输送平台20、第一升降平台30和第二升降平台40。其中,夹具10用于固定待加工的产品,例如新能源电池;输送平台20用于输送夹具10及产品,使产品被输送到加工区域进行加工;第一升降平台30用于上料,将产品运输到输送平台20上;第二升降平台40用于下料,将产品从输送平台20上取下。
请结合图3,夹具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一夹具10均包括底板11、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分别设置在底板11的两端,第二连接件13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连接槽131,一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从竖直方向卡入另一夹具10的连接槽131中,使不同夹具10之间实现相互连接。
输送平台20(图1和图2中仅展示输送平台20的位置,并不代表具体形状)可沿输送方向驱动多个夹具10移动,该输送方向一般为水平方向,当然也可为其它方向。由于多个夹具10依次相连,输送平台20一次可驱动多个夹具10整体移动,也可只驱动一个夹具10移动,通过每个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与连接槽131侧壁之间的贴合推动,使多个夹具10一起移动。
第一升降平台30(图1和图2中仅展示第一升降平台30的位置,并不代表具体形状)设置在输送平台20的一端,可驱动一夹具10沿竖直方向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该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可卡入输送平台20上另一夹具10的连接槽131中,使两个夹具10完成连接,实现产品的上料。
同理,第二升降平台40(图1和图2中仅展示第二升降平台40的位置,并不代表具体形状)设置在输送平台20的另一端,也可驱动一夹具10沿竖直方向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该夹具10的第二连接件13可脱离输送平台20上另一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使两个夹具10完成分离,实现产品的下料。
因此,本申请在不同夹具10之间,可通过将第一连接件12竖直卡入第二连接件13的方式,快速连接不同的夹具10,并借助第一升降平台30实现夹具10的快速上料;同时,可通过将第一连接件12竖直脱出第二连接件13的方式,快速分离不同的夹具10,并借助第二升降平台40实现夹具10的快速下料。整个上料过程和下料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工参与,有效地提高了上下料的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输送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4,流转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支架50,第一导向支架50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导向槽51,当第一升降平台30驱动夹具10移动时,第一连接件12可沿竖直方向卡入或移出导向槽51。
导向槽51通过与待上料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进行配合,可对该夹具10的移动路径进行导向,保证该夹具10的上料位置准确。上料后,该夹具10的连接槽131可准确地套设在输送平台20上对应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上,实现两个夹具10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第一导向支架50包括第一支撑架52和第一导向板53,第一导向板5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52上,且导向槽51开设在第一导向板53上。第一导向板53上还可设置第一调节孔54,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调节孔54的方式将第一导向板53固定在第一支撑架52上,且第一调节孔54上留有调节空间,方便调整第一导向板53与第一支撑架52的相对位置,以更好地对接待上料的夹具10。
进一步的,流转机构还包括第一传感器70,第一传感器70设置在第一导向支架50上,第一传感器70的感应端对准导向槽51的一端。
在待上料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进入导向槽51之前,需要调整待上料夹具10的水平位置,使第一连接件12准确对准第一传感器70的感应端。第一传感器70确定第一连接件12的位置到位后,再由第一升降平台30驱动待上料夹具10上升,此时第一连接件12可准确卡入导向槽51中,避免出现碰撞等情况。
进一步的,流转机构还包括第二传感器80,第二传感器80设置在第一导向支架50上,第二传感器80的感应端对准导向槽51的另一端。
当夹具10从第一升降平台30处进行下料时,第二传感器80可以确定待下料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位置是否到位,当第一升降平台30驱动待上料夹具10下降时,第一连接件12可准确卡入导向槽51中,避免出现碰撞等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5,流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支架60和导向件61,导向件61设置在第二导向支架60上,第二升降平台40驱动夹具10移动时,连接槽131可套入或移出导向件61。
导向件61通过与待上料夹具10的第二连接件13配合,可对该夹具10的移动路径进行导向,保证该夹具10的上料位置准确。上料后,该夹具10的第一连接件12可准确地卡入输送平台20上对应夹具10的第二连接件13内,实现两个夹具10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第二导向支架60包括第二支撑架62和第二导向板63,第二导向板63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2上,且导向件61设置在第二导向板63上。第二导向板63上还可设置第二调节孔64,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调节孔64的方式将第二导向板63固定在第二支撑架62上,且第二调节孔64上留有调节空间,方便调整第二导向板63与第二支撑架62的相对位置,以更好地对接待下料的夹具10。
同时,第二导向支架60上也可设置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保证第二升降平台40驱动夹具10移动时,该夹具10的连接槽131可准确地套设在导向件61外,避免出现碰撞等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连接件12包括连接块121和第一滚轮122,连接块121设置在底板11上,第一滚轮122转动设于连接块121上,一夹具10的第一滚轮122卡入另一夹具10的连接槽131中。
第一滚轮122的作用是使连接配合过程更加流畅。例如,当定位槽与第一连接件12未完全对准,存在位置误差时,第一滚轮122可与第二连接件13的端部或连接槽131的内壁产生相对滑动,减小摩擦力,方便第一滚轮122进入连接槽131中。
第一滚轮122可使用常规的滚轮,即在连接块121上设置一固定轴或转轴,并将某一柱状或球状的轮体套设在该固定轴或转轴外,使其能与连接块12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的,第一滚轮122可通过凸轮随动器实现,凸轮随动器包括作为轴的螺栓、滚轮和螺栓端头与滚轮之间的滚柱,其具有摩擦系数小、承载负荷大、旋转性能好且安装方便的优点。
并且,第一滚轮122的数量可选择为一个或多个,例如设置为两个,并沿竖直方向进行排列,增加第一滚轮122与连接槽131的受力点,使两个夹具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多个第一滚轮122可以增加与导向槽51的受力点,使导向过程更加平稳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导向件61包括多个第二滚轮611,多个第二滚轮611沿竖直方向转动设于第二导向支架60上。
第二滚轮611的作用是使导向配合过程更加流畅。例如,当第二连接件13上连接槽131与导向件61未完全对准,存在位置误差时,第二滚轮611可与第二连接件13的端部或连接槽131的内壁产生相对滑动,减小摩擦力,方便第二滚轮611进入连接槽131中。
同理,第二滚轮611可通过凸轮随动器实现,且第二滚轮611的数量也可根据需要选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平台20包括支撑台(图中未示出)和驱动组件21,支撑台用于支撑夹具10,驱动组件21用于驱动夹具10沿运输方向移动。
例如,驱动组件21可以采用直线导轨、传送带等。第一升降平台30和第二升降平台40的台面与输送平台20的输送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上料端的夹具10能从第一升降平台30或第二升降平台40平稳移动到直线导轨、传送带上,以及确保直线导轨、传送带上的夹具10能平稳移动到第一升降平台30或第二升降平台40上进行下料。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6,流转机构还可包括推块22和定位块14,推块22设置在驱动组件21的驱动端,定位块14的数量与夹具10的数量对应,即每一定位块14设置在对应夹具10的底板11上,定位块14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定位槽141,驱动组件21可驱动推块22卡入定位槽141中,并通过推块22推动定位块及夹具10沿运输方向移动。
具体的,驱动组件21可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件沿运输方向移动,例如采用直线电机;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推块22沿定位槽141的开口方向移动,例如采用气缸。并且,推块22与定位槽141的形状适配,通过驱动组件21驱动推块22移动,推块22可以卡入定位槽141中,使推块22与定位块14及对应夹具10形成一个整体,再由驱动组件21驱动该夹具10,并连同其它夹具10一起沿运输方向进行移动。
并且,当夹具10不需要进行输送时,可通过驱动组件21驱动推块22移出定位槽141,解除推块22与定位块14的配合,方便相关设备对夹具10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检测等,达到灵活输送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转机构还包括第三滚轮23,第三滚轮23转动设于推块22上,推块22通过第三滚轮23卡入定位槽内。
第二滚轮611的作用是使定位配合过程更加流畅。例如,当推块22与推块22未完全对准,即存在位置误差时,第三滚轮23可与定位块的端部或定位槽的内壁产生相对滑动,减小摩擦力,方便第三滚轮23进入定位槽中。
同理,第三滚轮23可通过凸轮随动器实现,且第三滚轮23的数量也可根据需要选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转机构还包括循环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循环驱动组件可设置在第一升降平台30和第二升降平台40之间,并位于输送平台20的上方或下方。
循环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夹具10沿运输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可使下料后的夹具10重新回到上料位置,达到循环输送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申请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夹具,每一所述夹具包括底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连接槽,一所述夹具的第一连接件卡入另一所述夹具的连接槽中;
输送平台,用于沿运输方向驱动所述夹具移动;以及
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的两端,并用于沿竖直方向驱动所述夹具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支架,所述第一导向支架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导向槽,所述第一升降平台驱动所述夹具移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卡入或移出所述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支架和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支架上,所述第二升降平台驱动所述夹具移动时,所述连接槽可套入或移出所述导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和第一滚轮,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滚轮转动设于所述连接块上,一所述夹具的第一滚轮卡入另一所述夹具的连接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多个第二滚轮,多个所述第二滚轮沿竖直方向转动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支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感应端对准所述导向槽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支架上,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感应端对准所述导向槽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包括支撑台和驱动组件,所述支撑台用于支撑夹具,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沿运输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块和至少两个定位块,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夹具上,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定位槽,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推块卡入所述定位槽,并通过所述推块推动所述定位块及所述夹具沿运输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流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驱动组件,所述循环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平台之间,并位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上方或下方,所述循环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沿所述运输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CN202221562381.9U 2022-06-21 2022-06-21 流转机构 Active CN217971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2381.9U CN217971508U (zh) 2022-06-21 2022-06-21 流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2381.9U CN217971508U (zh) 2022-06-21 2022-06-21 流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1508U true CN217971508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2381.9U Active CN217971508U (zh) 2022-06-21 2022-06-21 流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1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9774A (zh) 一种晶圆类产品电镀挂具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08974761B (zh) 一种自动装卸载系统
CN217971508U (zh) 流转机构
CN107309567B (zh) 一种用于实现电池换向焊接的焊接装置
CN113146242A (zh) 马达牙箱座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N109573436A (zh) 一种堆垛机
CN219009277U (zh) 一种磁轮输送带用料盘堆叠补给机构
CN217412962U (zh) 定位机构及焊接定位装置
CN215828905U (zh) 一种晶圆类产品电镀挂具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4421761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4691743U (zh) 输送平台
CN218771672U (zh) 定子装配设备
CN213140534U (zh) 一种微型轴承径向游隙自动检测机
CN208856480U (zh) 一种自动上料系统
CN112509944A (zh) 一种制程终端检测设备
CN218024017U (zh) 输送机构
CN215509909U (zh) 马达牙箱座组装设备
CN113233190B (zh) 上料装置及锂电池成型设备
CN218520636U (zh) 一种龙门式循环拆垛机
CN219807440U (zh) 脚轮支架输送机构及自动冲孔机
CN218144330U (zh) 传输机构
CN217626332U (zh) 夹持传送机构
CN113894529B (zh) 压板压轴承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18282710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双面拍照检测装置
CN217755781U (zh) 一种自动输送上料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