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9824U - 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59824U CN217959824U CN202221289929.7U CN202221289929U CN217959824U CN 217959824 U CN217959824 U CN 217959824U CN 202221289929 U CN202221289929 U CN 202221289929U CN 217959824 U CN217959824 U CN 2179598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wall
- port
- rib
- rib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具有加工腔的加工杯组件,加工腔设有排浆口,主机包括用于连接排浆口的转阀组件,转阀组件包括阀壳、内置于阀壳的阀芯和设置于阀壳与阀芯之间的阀套,阀套设有与排浆口对接的阀口,阀套在阀口一侧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与加工腔外壁密封配合的第一筋位和与阀芯密封配合的第二筋位,第一筋位的形变量不少于第二筋位的形变量。一方面通过大形变量筋位增强阀套外侧与加工腔外壁的抱紧力,提高排浆口处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内侧筋位形变量略小使阀套主壁厚避空,避免阀套与阀芯过盈,降低阀套对阀芯转动所产生的阻力,使驱动阀芯的电机负载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加工机作为一种粉碎效率高的厨房用具深受用户喜爱。
现有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在加工腔排浆口处连接转阀组件,通过转阀组件控制加工腔内浆液的排出,由于转阀组件与加工腔排浆口直接连接,故在二者连接处容易漏液或积渣等问题。并且现有转阀组件包括阀壳和内置于阀壳的阀套和阀芯,阀套设置于阀壳与阀芯之间以用于实现阀芯与阀壳之间的密封,若阀套与阀芯之间密封抱紧力过大,将会影响阀芯的转动,使驱动阀芯转动的电机负载过大,影响转阀组件工作;若二者间抱紧力过小,则密封效果不佳,容易出现浆液泄漏等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以使阀套既能够与加工腔外壁形成有效密封,又能够避免对阀芯转动产生过度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具有加工腔的加工杯组件,加工腔设有排浆口,主机包括用于连接排浆口的转阀组件,转阀组件包括阀壳、内置于阀壳的阀芯和设置于阀壳与阀芯之间的阀套,阀套设有与排浆口对接的阀口,阀套在阀口一侧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与加工腔外壁密封配合的第一筋位和与阀芯密封配合的第二筋位,第一筋位的形变量不少于第二筋位的形变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在阀套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置筋位,外壁筋位的形变量不少于内壁筋位的形变量,一方面通过大形变量筋位增强阀套外侧与加工腔外壁的抱紧力,提高排浆口处的密封效果,同时还能够避免转阀组件与加工腔外壁的连接处出现能够藏渣的缝隙;另一方面,内侧筋位的形变量略小,进而使阀套主壁厚避空,避免阀套与阀芯过盈,进而降低阀套上的密封结构对阀芯转动所产生的阻力,使驱动阀芯的电机负载降低,转阀组件工作可靠性得到提高。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加工腔外壁与阀套在阀口边沿处具有装配缝隙,第一筋位能够受压缩地向阀口边沿形变以填补装配缝隙。
第一筋位能够向加工腔外壁与阀套之间的装配缝隙内压缩形变,进而利用自身形变量大的特点将装配缝隙填补,增强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浆液残渣的积存;并且,装配缝隙能够使阀套对于加工腔外壁拥有安装偏差余量,避免第一筋位直接挤压到将加工腔壁的外侧而造成密封失效等问题。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筋位设置为形状非对称的筋位结构。
将第一筋位的形状设置为非对称的筋位结构,使第一筋位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形变效果以在受压时能够产生固定的形变方向,当第一筋位在受压时能够向固定方向自然地倾斜形变,以达到主动填补装配缝隙的目的,方便装配,且提升倾斜形变侧的密封效果。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筋位包括朝向阀口边沿设置的第一侧和背向阀口边沿设置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形状非对称,且第二侧在第一筋位受压缩状态下能够向第一侧倾斜形变。
通过在第一筋位构造形状不对称的两侧,实现第一筋位压缩后向固定方向倾斜形变的特征,在第一筋位受压后,第二侧向第一侧倾斜形变以主动填补在加工腔外壁与阀套之间的装配缝隙内,增强密封性且避免浆液残渣的积存。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的长度为H1,第二侧的长度为H2,H2>H1。
限定第二侧的长度H2大于第一侧的长度H1,构成第一筋位非对称的长边与短边结构,在第一筋位在受压后,长边会自然向短边倾斜形变,可将第一侧设置在靠近阀口位置,进而在阀套安装到位后,第二侧会主动向第一侧倾斜形变以填补装配间隙,达到增强密封性和防积渣的作用。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筋位的高度为H3,装配缝隙的长度为H4,H3>H4。
限定第一筋位的高度H3大于装配缝隙的长度H4,使第一筋位受压后具有足够长度填满装配缝隙,提高第一筋位的形变量上限,避免因第一筋位形变量不足而造成装配缝隙残留的问题,确保能够避免在阀口处出现藏污的问题。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筋位与第二筋位沿阀套径向错位设置。
阀套的内外侧筋位径向错位地分布,使各筋位仅提供部分支撑的作用,避免阀套与阀芯外壁之间出现完全顶死的过盈关系,进而不会造成阀套局部受力过大的问题,降低阀套内侧密封结构对阀芯转动的影响,减轻电机负载。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阀芯外径为D1,阀套外径为D2,阀壳内径为D3,第一筋位高度为H3,D1<D2+H3<D3。
限定阀芯外径D1、阀套外径D2、阀壳内径D3、第一筋位高度H3之间满足关系:D1<D2+H3<D3,进而确保阀套主壁厚在阀芯与阀壳之间至少部分避空,减少阀套局部过盈问题,进而降低阀套的密封结构对阀芯转动的阻力。利用阀套外侧第一筋位的形变量,能够确保阀口处的阀套与加工腔外壁间的密封效果,防止在阀口处出现漏液或藏污的问题。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阀口形状设置为隧道型,以使阀口同时具有能够与加工腔外壁形成线接触的至少一段弧边和至少一段平边。
将阀口的形状设置为隧道型结构,能够增大排浆口的大小,利于快速排浆,且利用隧道型阀口的弧边与平边,能够延长阀套与加工腔外壁的线接触配合长度,以提高转阀组件与加工腔外壁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浆液泄漏残留。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加工腔底壁至少部分倾斜延伸并在延伸末端与阀口的平边对接,以形成向排浆口的引流方向。
加工腔底壁至少部分倾斜延伸,能够加速排浆,使加工腔内的浆液快速通过阀口进入阀芯,避免加工腔底部浆液的积留;并且,倾斜底壁与阀口的平边能够构成具有一定长度的线密封,能够增强密封效果,避免浆液泄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阀组件与加工腔连接结构的剖视图,转阀组件处于排浆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阀组件与加工腔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阀组件与加工腔外壁配合处的放大图,为图3局部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阀组件与加工腔外壁未接触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阀组件的俯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阀组件阀口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主机,11-转阀组件,12-阀壳,13-阀芯,14-阀套,141-阀口,1411-弧边,1412-平边,142-第一筋位,1421-第一侧,1422-第二侧,143-第二筋位,144-装配缝隙;
2-加工杯组件,21-加工腔,211-加工腔外壁,212-倾斜底壁,22-排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渡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采用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1和具有加工腔21的加工杯组件2,加工腔21设有排浆口22,主机1包括用于连接排浆口22的转阀组件11,转阀组件11可控制排浆口22的通断,进而实现加工腔21内浆液的排通。
其中,如图2所示,转阀组件11包括阀壳12、内置于阀壳12的阀芯13和阀套14,阀套14设置于阀壳12与阀芯13之间,阀套14设有与排浆口22对接的阀口141,阀口141一体设置于阀套14侧部且与阀壳12侧部限位装配,通过阀口141边沿结构与加工腔外壁211形成密封接触,确保阀口141与排浆口22对接位置的密封性,进而实现排浆口22与转阀组件11的连通。
如图3所示,阀套14在阀口141一侧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筋位142和第二筋位143,第一筋位142用于与加工腔外壁211密封配合,以增强转阀组件11与加工腔外壁211在阀口141处的密封,防止此处出现漏液问题,第二筋位143用于与阀芯13密封配合,以增强转阀组件11内部的密封性。其中,第一筋位142的形变量不少于第二筋位143的形变量,即阀套14外侧筋位的形变量不小于内侧筋位的形变量,一方面通过大形变量筋位增强阀套14外侧与加工腔外壁211的抱紧力,提高排浆口22处的密封效果,同时还能够避免转阀组件11与加工腔外壁211的连接处出现能够藏渣的缝隙;另一方面,内侧筋位的形变量略小,进而使阀套14主壁厚避空,避免阀套14与阀芯13过盈,进而降低阀套14上的密封结构对阀芯13转动所产生的阻力,使驱动阀芯13的电机负载降低,转阀组件11工作可靠性得到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加工腔外壁211与阀套14在阀口141边沿处具有装配缝隙144,第一筋位142能够受压缩地向阀口141边沿形变以填补装配缝隙144。
如图3和图5所示,阀套14阀口141的边沿结构与加工腔外壁211能够形成密封贴合,二者在贴合方向存在装配缝隙144,在利用转阀组件11排浆时,浆液容易藏入装配缝隙144而导致细菌滋生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4所示,在阀套14阀口141一侧的外壁设置第一筋位142,第一筋位142能够受压缩地向阀口141边沿形变,当转阀组件11装配到排浆口22时,第一筋位142受加工腔外壁211的挤压而向阀口141边沿发生形变,以将阀口141边沿的装配缝隙144填补,利用第一筋位142形变量大的特点,第一筋位142能够更好地将装配缝隙144填满,增强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浆液残渣的积存;并且,装配缝隙144能够使阀套14对于加工腔外壁211拥有安装偏差余量,避免第一筋位142直接挤压到将加工腔21壁的外侧而造成密封失效等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筋位142设置为形状非对称的筋位结构。
将第一筋位142的形状设置为非对称的筋位结构,不同形状的结构会带来不同的形变效果,使得第一筋位142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形变效果,形变效果好的部分能够向形变效果较弱的部分倾斜形变,进而将第一筋位142受压状态的自然形变方向固化,当第一筋位142在受压时能够向阀口141边沿自然地倾斜形变,以达到主动填补装配缝隙144的目的,方便装配,且提升倾斜形变侧的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筋位142包括朝向阀口141边沿设置的第一侧1421和背向阀口141边沿设置的第二侧1422,第一侧1421与第二侧1422的形状非对称,且第二侧1422在第一筋位142受压缩状态下能够向第一侧1421倾斜形变。
第一筋位142的第一侧1421与第二侧1422分别设置在朝向阀口141边沿和背向阀口141边沿的位置,第一侧1421和第二侧1422具有形状非对称的特征,进而使第一侧1421和第二侧1422的受力不同,使第一筋位142在受压时受到加工腔外壁211的挤压力,使第一筋位142的第二侧1422能够向阀口141边沿自然地倾斜形变,具体地,当第一筋位142受压时,第二侧1422能够向第一侧1421倾斜形变,进而将阀口141边沿的装配缝隙144填补,增强密封性且避免浆液残渣的积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侧1421的长度为H1,第二侧1422的长度为H2,H2>H1。
如图5所示,第二侧1422的长度H2大于第一侧1421的长度H1,构成第一筋位142非对称的长边与短边结构,在第一筋位142在受压后,第一筋位142受到加工腔外壁211挤压力,使第一筋位142长边会自然向短边倾斜形变。由于第一侧1421设置在靠近阀口141位置,进而在阀套14安装到位后,第二侧1422会主动向阀口141边沿倾斜形变以填补装配间隙,达到增强密封性和防积渣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筋位142的高度为H3,装配缝隙144的长度为H4,H3>H4。
如图5所示,为转阀组件11未安装到加工腔21的状态,由于阀口141的位置与加工腔21排浆口22的位置存在一定装配偏差,故在第一筋位142到阀口141边沿会形成一长度为H4的装配缝隙144,在安装转阀组件11时,使得转阀组件11拥有了一个长度为H4的允许装配偏差,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第一筋位142直接挤压到加工腔外壁211的外侧而导致的密封失效。同时,设置第一筋位142高度为H3,且H3>H4,使第一筋位142受压后具有足够长度填满装配缝隙144,提高第一筋位142的形变量上限,避免因第一筋位142形变量不足而造成装配缝隙144残留的问题,确保能够避免在阀口141处出现藏污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筋位142与第二筋位143沿阀套14径向错位设置。
如图6所示,阀套14在阀口141一侧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与加工腔外壁211密封配合的第一筋位142和与阀芯13密封配合的第二筋位143,第一筋位142和第二筋位143沿阀套14径向错位设置,使各筋位仅提供部分支撑的作用,避免阀套14与阀芯13外壁之间出现完全顶死的过盈关系,进而不会造成阀套14局部受力过大的问题,降低阀套14内侧密封结构对阀芯13转动的影响,减轻电机负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阀芯13外径为D1,阀套14外径为D2,阀壳12内径为D3,第一筋位142高度为H3,D1<D2+H3<D3。
限定阀芯13外径D1、阀套14外径D2、阀壳12内径D3、第一筋位142高度H3之间满足关系:D1<D2+H3<D3,使得阀套14外壁与阀壳12内壁之间、阀套14内壁与阀芯13外壁之间至少部分避空,减少阀套14局部过盈问题,进而降低阀套14的密封结构对阀芯13转动的阻力;由于阀套14的第一筋位142和第二筋位143在径向具有错位关系,进一步避免阀套14在筋位处与阀壳12或阀芯13出现过度挤压,确保阀芯13运转的稳定性。利用阀套14外侧第一筋位142的形变量,能够确保阀口141处的阀套14与加工腔外壁211间的密封效果,防止在阀口141处出现漏液或藏污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阀口141形状设置为隧道型,以使阀口141同时具有能够与加工腔外壁211形成线接触的至少一段弧边1411和至少一段平边1412。
如图7所示,阀套14的阀口141与排浆口22对接,阀口141一体设置于阀套14侧部,通过阀口141边沿结构与加工腔外壁211形成密封接触,将阀口141边沿的形状设置为隧道型,以使阀口141同时具有能够与加工腔外壁211形成线接触的至少一段弧边1411和至少一段平边1412,同时,阀芯13对应阀口141的过液口也对应地设置为隧道型。一方面,隧道型阀口141的口径大,能够增大排浆口22与转阀组件11之间对接通道的大小,利于快速排浆,另一方面,利用隧道型阀口141的弧边1411与平边1412,能够延长阀套14与加工腔外壁211的线接触配合长度,以提高转阀组件11与加工腔外壁211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浆液泄漏残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加工腔21底壁至少部分倾斜延伸并在延伸末端与阀口141的平边1412对接,以形成向排浆口22的引流方向。
如图2所示,加工腔21底壁至少部分倾斜,以形成向排浆口22的倾斜底壁212,能够加速排浆,使加工腔21内的浆液快速通过阀口141进入阀芯13,避免加工腔21底部浆液的积留;并且,倾斜底壁212的延伸末端能够与阀口141的平边1412对接,使倾斜底壁212与与阀口141之间构成具有一定长度的线密封,能够增强密封效果,避免浆液泄漏。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具有加工腔的加工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腔设有排浆口,所述主机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排浆口的转阀组件,所述转阀组件包括阀壳、内置于所述阀壳的阀芯和设置于所述阀壳与所述阀芯之间的阀套,所述阀套设有与所述排浆口对接的阀口,所述阀套在所述阀口一侧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与所述加工腔外壁密封配合的第一筋位和与所述阀芯密封配合的第二筋位,所述第一筋位的形变量不少于所述第二筋位的形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腔外壁与所述阀套在所述阀口边沿处具有装配缝隙,所述第一筋位能够受压缩地向所述阀口边沿形变以填补所述装配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位设置为形状非对称的筋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位包括朝向所述阀口边沿设置的第一侧和背向所述阀口边沿设置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的形状非对称,且所述第二侧在所述第一筋位受压缩状态下能够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的长度为H1,所述第二侧的长度为H2,H2>H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位的高度为H3,所述装配缝隙的长度为H4,H3>H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位与所述第二筋位沿所述阀套径向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外径为D1,所述阀套外径为D2,所述阀壳内径为D3,所述第一筋位高度为H3,D1<D2+H3<D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形状设置为隧道型,以使所述阀口同时具有能够与所述加工腔外壁形成线接触的至少一段弧边和至少一段平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腔底壁至少部分倾斜延伸并在延伸末端与所述阀口的平边对接,以形成向所述排浆口的引流方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9929.7U CN217959824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9929.7U CN217959824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59824U true CN217959824U (zh) | 2022-12-06 |
Family
ID=8426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89929.7U Active CN217959824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59824U (zh) |
-
2022
- 2022-05-26 CN CN202221289929.7U patent/CN2179598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10366U (zh) | 涡旋压缩机 | |
CN217959824U (zh) | 一种优化排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
CN103850915A (zh) | 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及其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 |
CN110131154A (zh) | 双密封单向阀及装有该阀的柱塞泵 | |
JP2004507666A (ja) | 燃料を搬送するためのユニット | |
CN203856683U (zh) | 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及其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 |
CN102648350B (zh) | 外啮合齿轮泵 | |
CN201057168Y (zh) | 耐腐蚀离心泵叶轮组件 | |
CN105937496A (zh) | 压缩机 | |
CN101707408A (zh) | 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结构 | |
CN210218085U (zh) | 一种带漏槽的顶盖 | |
CN209892405U (zh) | 曲轴及压缩机 | |
CN210186669U (zh) | 一种空间优化油雾收集器 | |
CN210675111U (zh) | 一种pvc稳定剂生产用防黏料装置 | |
CN209688487U (zh) |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 | |
US20120076683A1 (en) | Structure of Variable Oil Pump | |
CN209692488U (zh) | 一种空压机电机及其应用的空压机、燃料电池 | |
CN220791886U (zh) | 减振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815852U (zh) | 缩短空滤长度的密封结构及空气滤清器 | |
CN205579116U (zh) | 持续型汽车发动机机油泵 | |
JP3723337B2 (ja) |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 |
CN201165973Y (zh) | 改进结构的机油泵 | |
CN217063451U (zh) | 一种水泵用长轴电机 | |
CN109854932A (zh) |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泵盖 | |
CN212690289U (zh) | 一种下壳盖及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