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7270U - 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 Google Patents

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7270U
CN217937270U CN202222101160.8U CN202222101160U CN217937270U CN 217937270 U CN217937270 U CN 217937270U CN 202222101160 U CN202222101160 U CN 202222101160U CN 217937270 U CN217937270 U CN 217937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knitted
foot
fabric
k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11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卓哉
吹上正人
若井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amot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kamot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amoto Corp filed Critical Okamot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7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7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1/00Hosiery; Panti-h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7/00Selection of special materials for underw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32B9/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animal or vegetable substances, e.g. cork, bamboo, starc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32B9/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such particular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Socks And Pantyho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保温性优异且穿戴者的穿戴部位不易闷热。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100)具备至少一个第一编织物层(O11)及至少一个第二编织物层(I11)。第一编织物层包括由蓬松编织物构成的区域。第二编织物层包括由吸水速干编织物构成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吸水速干编织物具有比由蓬松编织物构成的区域高的吸水速干性。另外,优选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进一步具备至少一个第三编织物层(O12)。第三编织物层包括由部分蓬松编织物构成的区域。

Description

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子(短袜或高筒袜等)、长袜、紧身衣等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从脚踝到脚尖的部位)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背景技术
过去提出了“一种双层袜子,其特征在于,在将由脚尖部、脚插入部和腿插入部构成的内侧袜体和由脚尖部、脚插入部和腿插入部构成的外侧袜体,通过连接线连接于内侧袜体的腿插入部和外侧袜体的腿插入部的袜体编织物中,在内侧袜体和外侧袜体各自的脚尖部、脚插入部和腿插入部各自的内侧面实施毛圈而编织袜子编织物,将内侧袜体和外侧袜体重叠并将内侧袜体的脚尖部和外侧袜体的脚尖部缝合而形成”(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138532号公报)。这样的双层袜子保温性优异,特别是在气温低的时期穿着的情况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853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当上述那样的双层袜子的穿着者进行比较激烈的运动,或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等时,脚容易闷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性优异且穿戴者的穿戴部位不易闷热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具备至少一个第一编织物层及至少一个第二编织物层。第一编织物层包括由蓬松(pile)编织物构成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蓬松编织物具有比吸水速干编织物高的保温性或比吸水速干编织物低的热传导率。第二编织物层包括由吸水速干编织物构成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吸水速干编织物具有比由蓬松编织物构成的区域高的吸水速干性。另外,该吸水速干编织物可以具有透气性,也可以不具有透气性。
如上所述,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不仅具有保温性,还具有吸水速干性。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保温性优异,并且能够使穿戴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的人的穿戴部位不易闷热。另外,在蓬松编织物具有比吸水速干编织物低的热传导率的情况下,蓬松编织物与吸水速干编织物相比,能够使穿戴部位的热由于热传导而被比体温低的地板或鞋等夺走、或者地板或鞋的冷传递到脚上的情况难以进行、或者能够抑制。另外,即使在地板或鞋等与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直接接触的部位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脚的热由于热传导而被比体温低的地板或鞋等夺走、或者地板或鞋的冷传递到脚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上。另外,第一编织物层构成覆盖脚的底侧的底覆盖部。
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能够抑制热从脚的底侧放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第一编织物层位于底覆盖部的最外层。
因此,在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中,即使在地板或鞋等与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直接接触的部位变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脚的热由于热传导而被比体温低的地板或鞋等夺走、或者地板或鞋的冷传递到脚上。另外,在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中,能够使脚不易产生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上。另外,第一编织物层及第二编织物层仅设置在前端覆盖部。需要说明的是,前端覆盖部覆盖脚的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脚的前端部是指脚趾的部位,更详细而言,是比MTP(Metatarsophalangeal,跖趾)关节更靠前侧的部位。
但是,已知由于脚的前端部位是脚部的末端,因此即使在下半身中也特别容易变冷。另外,一般而言,在鞋的前端部位设有比脚的前端部位大的空间,另一方面,鞋的前端以外的部位的鞋与脚的间隙的空间比较小。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在将前端覆盖部以外的部位设为一重结构等的情况下,不会使脚在鞋中受束缚,能够有效地对特别容易变冷的脚的前端部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蓬松编织物的蓬松部位朝向内侧延伸。
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即使在与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直接接触的部位变冷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该冷的传热面积,并且能够享受由空气层带来的隔热效果,进而能够使冷难以传递到脚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进一步具备至少一个第三编织物层。第三编织物层包括由部分蓬松编织物构成的区域。
在部分蓬松编织物上形成有蓬松区域和低蓬松区域。另外,每当该部分蓬松编织物被脚踩踏时,蓬松区域被踩踏而其蓬松度变小,蓬松区域中包括的空气和低蓬松布料区域的上侧的空气流动、扩散。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在步行等时,能够使在该穿戴用具中被加热的空气流动、扩散,能够加热比较宽的脚的区域。另外,由于通过该空气的流动、扩散作用而促使湿度变高的系统内的空气逐渐向系统外排出,因此能够使穿戴者的脚不易闷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六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部分蓬松编织物的蓬松部位朝向内侧延伸。
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即使在地板或鞋等与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直接接触的部位变冷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该冷的传热面积,并且能够享受由空气层带来的隔热效果,进而能够使冷难以传递到脚上。
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上。另外,第三编织物层构成覆盖脚的底侧的底覆盖部。
因此,在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中,能够享受由空气层带来的隔热效果,即使在地板或鞋等与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直接接触的部位变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冷难以传递到脚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六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部分蓬松编织物包括蓬松区域及低蓬松区域。低蓬松区域的蓬松度比蓬松区域低。
因此,每当部分蓬松编织物被脚踩踏时,蓬松区域被踩踏而其蓬松度变小,蓬松区域中包括的空气和低蓬松布料区域的上侧的空气流动、扩散。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在步行等时,能够使在该穿戴用具中被加热的空气流动、扩散,能够加热比较宽的脚的区域。另外,由于促使湿度变高的系统内的空气逐渐向系统外排出,因此能够使穿戴者的脚不易闷热。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九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低蓬松区域至少与两个蓬松区域邻接。在这种情况下,蓬松区域及低蓬松区域可以都呈带状,低蓬松区域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两侧与蓬松区域邻接。
因此,在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中,能够提高相对于低蓬松区域的上侧的空气的、由蓬松区域带来的空气的流动、扩散作用,能够在系统内使该空气进一步流动、扩散。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六方面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上。另外,第一编织物层、第二编织物层及第三编织物层仅设置在前端覆盖部。需要说明的是,前端覆盖部覆盖脚的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脚的前端部是指脚趾的部位,更详细而言,是比MTP关节更靠前侧的部位。
但是,已知由于脚的前端部位是脚部的末端,因此即使在下半身中也特别容易冷却。另外,一般而言,在鞋的前端部位设有比脚的前端部位大的空间,另一方面,鞋的前端以外的部位的鞋与脚的间隙的空间比较小。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在将前端覆盖部以外的部位设为一重结构等的情况下,不会使脚在鞋中受束缚,能够有效地对特别容易变冷的脚的前端部进行保温,并且能够加热比较宽的脚的前端部的区域,能够使穿戴者的脚的前端部不易闷热。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一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进一步具备至少一个第四编织物层。第四编织物层包括由具有吸湿发热性的吸湿发热编织物构成的区域。另外,吸湿发热编织物由具有吸湿发热性的线编织而成。另外,吸水速干编织物由包括吸水速干线的线编织而成。另外,第二编织物层及第四编织物层中的任一方位于最内层。
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能够有效地吸收从脚产生的汗并迅速地使该汗干燥,并且能够利用气化的汗的水分有效地积极地加热穿戴者的脚。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一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吸水速干编织物由表线及里线编织而成。表线包括具有吸湿发热性的线或吸水速干线。另外,在表线包括具有吸湿发热性的线的情况下,里线包括吸水速干线,在表线包括吸水速干线的情况下,里线包括具有吸湿发热性的线。
因此,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能够利用相同的编织物吸收从脚产生的汗并迅速地使该汗干燥,并且能够利用气化的汗的水分积极地加热穿戴者的脚。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第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蓬松编织物是具有毛圈编织的编织物。另外,毛圈编织的毛圈部位与其他编织物层对置。
因此,在该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中,即使在地板等与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直接接触的部位变冷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该冷的传热面积,并且能够享受由空气层带来的隔热效果,进而能够使冷难以传递到脚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的穿戴时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I-I截面图。
图4是图3的A1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的A2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的脚覆盖部的底侧覆盖部的外层部位的俯视图。
图7是变形例(L)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的脚覆盖部的底侧覆盖部的外层部位的俯视图。
图8是变形例(L)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的脚覆盖部的底侧覆盖部的外层部位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的脚覆盖部中的提针线及ROSSO的图。
图10是对实施例1中制造的双重编织袜子的鞋内环境和比较品的袜子内环境进行比较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是至少穿戴于脚上的多层结构的穿戴用具,例如是袜子(脚套、短袜、高筒袜)、长袜、紧身衣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脚”是从脚踝到脚尖的部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的一例,可列举图1~图3所示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以下,对该双重编织袜子100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对本实用新型中能够允许的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如图1所示,是在侧视观察时呈钩状的双层结构的袜子,如图1及图2所示,主要由脚覆盖部110、脚后跟覆盖部120、跟腱覆盖部130、脚踝覆盖部140、小腿覆盖部150及袜口部160构成。另外,如图3所示,该双重编织袜子100也可以由内层IL及外层OL构成。以下,对这些构成部位及双层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图3中规定了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以下,存在使用这些方向对双重编织袜子100的构成进行说明的情况。
但是,在双重编织袜子100上也可以不存在小腿覆盖部150和袜口部160。需要说明的是,在仅不存在小腿覆盖部150的情况下,在跟腱覆盖部130及脚踝覆盖部140上设置袜口部160。另外,在多重编织穿戴用具为长袜或紧身衣的情况下,代替袜口部160而设置大腿部覆盖部,进而在大腿部覆盖部的上侧追加内裤部等。需要说明的是,大腿部是从膝上到下裆的部位,内裤部是覆盖从下裆到腰的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部位。
(1)脚覆盖部
脚覆盖部110是用于覆盖从脚踝到趾尖的部位的袋状的部位,如图1所示,主要由脚背侧覆盖部111及底侧覆盖部112构成。以下,对这些部位进行详细说明。
(1-1)脚背侧覆盖部
脚背侧覆盖部111是主要覆盖脚的脚背侧的部位,如图1所示,由脚背侧基部111b及脚背侧前端部111t构成。脚背侧基部111b是主要用于覆盖脚的脚背的大致矩形的部位。该脚背侧基部111b与底侧基部112b一起形成筒状的主覆盖部BP(参照图1)。脚背侧前端部111t是主要用于覆盖趾脚背侧的大致半圆盘状的部位,从脚背侧基部111b的前端朝向前方延伸。该脚背侧前端部111t与底侧覆盖部112一起形成袋状的前端覆盖部TP(参照图1)。
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参照图3)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需要说明的是,该内层部位I11可以具有透气性,也可以不具有透气性。另外,作为构成编织该内层部位I11的编织物的线,使用具有吸水速干性的线(以下称为“吸水速干线”。)。作为吸水速干线,例如可列举LYCRA(注册商标)fr.FX30/75等聚酯/聚氨酯类复合线等。需要说明的是,LYCRA(注册商标)fr.FX30/75也兼具除臭性。另外,作为构成编织该内层部位I11的编织物的线,也可以并用吸水速干线以外的线。作为吸水速干线以外的线,例如可列举具有吸湿发热性的线(以下称为“吸湿发热线”。)、具有吸放湿性的线(以下称为“吸放湿线”。)、具有除臭性的线(以下称为“除臭线”。)等。作为吸湿发热线,例如可列举HightHeat-T等聚酯/缧萦(rayon)系的混合丝、WARM PLUS-R等丙烯/缧萦系的混合丝等。需要说明的是,丙烯/缧萦系的混合丝通常在吸湿发热B法(试验室温度20±2℃、初始湿度40%RH/加湿时湿度90%RH)中显示3.7℃的上升温度(吸湿发热性)。另外,由丙烯/缧萦系的混合丝编织而成的平针编织和全毛圈编织构成的双重结构编织物,在使用了ThermoLabo II型试验机(环境条件:20℃、65%RH)的保温性试验中显示47.2%的保温率,另外,由该平针编织和边缘毛圈编织构成的双重结构编织物在该保温性试验中显示46.8%的保温率。另一方面,编织其他公司产品的编织物的线在该条件下仅显示最高3.3℃的上升温度。另外,其他公司产品的蓬松编织物在该保温性试验中仅显示同等或在其以下的保温率。作为吸放湿线,例如可列举棉线、羊毛线、聚酯线、丙烯线等。另外,在内层部位I11由吸水速干线和吸水速干线以外的线编织而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一方的线作为表线,将另一方的线作为里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采用吸水速干线作为里线,采用吸水速干线以外的线(例如吸湿发热线、吸放湿线、除臭线等)作为表线。
另一方面,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通过全面毛圈编织等全面蓬松编织编织而成。该蓬松编织与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相比,不仅形成更多地保持(包含)空气的空气层,而且是实现穿戴者步行时等的缓冲性的编织物。即,该蓬松编织具有比上述内层部位I11高的保温性,或比吸水速干编织物低的热传导率。蓬松编织只要具有空气层及高缓冲性即可,对于其原材料及制作方法并不特别限定。蓬松编织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形成:(i)使线圈形成为环状的毛圈编织,或使模拟毛圈编织等的线圈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方法;(ii)使用实施了蓬松加工的蓬松线或无捻线等蓬松的(轻柔的)线的方法;(iii)在形成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整体后,实施使布料表面起毛等的后处理的方法;或者(iv)安装发泡聚氨酯等海绵状的部件等安装其他部件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21-116059号公报等)。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该外层部位O11以蓬松部位PB(例如毛圈部位等)朝向内层侧的方式编织而成。
(1-2)底侧覆盖部
底侧覆盖部112是主要覆盖脚的底侧的部位,如图1所示,由底侧基部112b及底侧前端部112t构成。底侧基部112b是主要用于覆盖脚的底的大致矩形的部位。该底侧基部112b与脚背侧基部111b一起形成筒状的主覆盖部BP(参照图1)。底侧前端部112t主要是用于覆盖脚趾的腹侧的大致半圆盘状的部位,从底侧基部112b的前端朝向前方延伸。该底侧前端部112t与脚背侧前端部111t一起形成袋状的前端覆盖部TP(参照图1)。
底侧覆盖部112的内层部位I12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同样地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该内层部位I12可以由与构成内层部位I11的线相同的线编织而成,也可以由与构成内层部位I11的线不同的线编织而成。其中,作为编织内层部位I12的线,优选包括吸水速干线。
另一方面,底侧覆盖部112的外层部位O12通过边缘毛圈编织等部分蓬松编织编织而成。如图6所示,该外层部位O12以直带状的蓬松区域RP和直带状的低蓬松区域RL沿着脚的长度方向Dl交替排列的方式编织而成。蓬松区域RP能够通过上述的蓬松编织物的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另一方面,低蓬松区域RL是具有比蓬松部位低的蓬松度的部位,例如能够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及它们的组合等编织而成。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部分蓬松编织可以通过在纵行方向上交替地反复进行蓬松编织和低蓬松编织来编织而成(例如,参照日本实用新型授权第3121397号公报等)。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蓬松编织时使用粗线,在低蓬松编织时使用细线。另外,如图5所示,该外层部位O12以蓬松部位PB(例如毛圈部位等)朝向内层侧的方式编织而成。
(2)脚后跟覆盖部
脚后跟覆盖部120是用于覆盖脚后跟的部位,如图1所示,从脚覆盖部110的后端朝向后侧延伸。
脚后跟覆盖部120的内层部位I20(参照图3)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同样地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该内层部位I20可以由与构成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的线相同的线编织而成,也可以由与构成内层部位I11的线不同的线编织而成。
另一方面,脚后跟覆盖部120的外层部位O2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同样地通过毛圈编织等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在脚后跟覆盖部120的外层部位O20通过蓬松编织编织而成的情况下,蓬松编织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相同的方法编织而成,蓬松编织也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不同的方法编织而成。
(3)跟腱覆盖部
跟腱覆盖部130是用于覆盖跟腱部位的部位,如图1及图2所示,从脚后跟覆盖部120的后侧上端朝向上方延伸。
跟腱覆盖部130的内层部位I3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同样地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该内层部位I30可以由与构成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的线相同的线编织而成,也可以由与构成内层部位I11的线不同的线编织而成。
另一方面,跟腱覆盖部130的外层部位O3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同样地通过毛圈编织等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在跟腱覆盖部130的外层部位O30通过蓬松编织编织而成的情况下,蓬松编织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相同的方法编织而成,蓬松编织也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不同的方法编织而成。
(4)脚踝覆盖部
脚踝覆盖部140是用于覆盖脚踝的部位,如图1所示,从脚覆盖部110的前侧上端朝向上方延伸。需要说明的是,该脚踝覆盖部140位于小腿覆盖部的下侧。
脚踝覆盖部140的内层部位I4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同样地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该内层部位I40可以由与构成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的线相同的线编织而成,也可以由与构成内层部位I11的线不同的线编织而成。
另一方面,脚踝覆盖部140的外层部位O4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同样地通过毛圈编织等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在脚踝覆盖部140的外层部位O40通过蓬松编织编织而成的情况下,蓬松编织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相同的方法编织而成,蓬松编织也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不同的方法编织而成。
(5)小腿覆盖部
小腿覆盖部150是用于覆盖小腿部的筒状的部位,如图1及图2所示,从跟腱覆盖部130及脚踝覆盖部140的上端朝向上方延伸。需要说明的是,优选该小腿覆盖部150设为宽度从脚踝覆盖部侧朝向袜口部侧逐渐变宽的锥形状。
小腿覆盖部150的内层部位I5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同样地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该内层部位I50可以由与构成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的线相同的线编织而成,也可以由与构成内层部位I11的线不同的线编织而成。
另一方面,小腿覆盖部150的外层部位O5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同样地通过毛圈编织等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在小腿覆盖部150的外层部位O50通过蓬松编织编织而成的情况下,蓬松编织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相同的方法编织而成,蓬松编织也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不同的方法编织而成。
(6)袜口部
袜口部160是以使双重编织袜子100容易穿并且使双重编织袜子100难以滑落为目的而形成的部位,如图1及图2所示,形成在小腿覆盖部150的上侧。
袜口部160的内层部位I6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同样地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该内层部位I60可以由与构成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的线相同的线编织而成,也可以由与构成内层部位I11的线不同的线编织而成。
另一方面,袜口部160的外层部位O60可以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同样地通过毛圈编织等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编织物编织而成。另外,在袜口部160的外层部位O60通过蓬松编织编织而成的情况下,蓬松编织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相同的方法编织而成,蓬松编织也可以通过与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编织方法不同的方法编织而成。另外,该袜口部160的外层部位O60也可以通过富有伸缩性的编织物编织而成。富有伸缩性的编织物例如可以由棉、麻、毛、丝等天然丝,或尼龙、聚酯等合成丝,或它们的混纺丝等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的具体的形成方法>
双重编织袜子100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形成,但特别优选通过编织编织物来形成。作为这样的方法,例如可列举(i)从袜口部侧开始编织并编织到脚覆盖部110的前端覆盖部TP而编织外层OL后,直接从脚覆盖部110的前端部侧开始编织并编织到袜口部160而编织内层IL,将内层IL压入外层OL的内部后,通过连接线缝合袜口部160的内层部位I60和外层部位O60的方法;(ii)从袜口部侧开始编织并编织到脚覆盖部110的前端覆盖部TP而编织内层IL后,直接从脚覆盖部110的前端部侧开始编织并编织到袜口部160而编织外层OL,将内层IL压入外层OL的内部后,通过连接线缝合袜口部160的内层部位I60和外层部位O60的方法;(iii)从脚覆盖部110的前端部侧开始编织并编织到袜口部160而编织外层OL后,直接从袜口部侧开始编织并编织到脚覆盖部110的前端覆盖部TP而编织内层IL,将内层IL压入外层OL的内部后,通过连接线缝合脚覆盖部110的前端覆盖部TP的内层部位和外层部位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36059号公报或日本实用新型授权第3055454号公报等);(iv)从脚覆盖部110的前端部侧开始编织并编织到袜口部160而编织内层IL后,直接从袜口部侧开始编织并编织到脚覆盖部110的前端覆盖部TP而编织外层OL,将内层IL压入外层OL的内部后,通过连接线缝合脚覆盖部110的前端覆盖部TP的内层部位和外层部位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36059号公报或日本实用新型授权第3055454号公报等)的方法;(v)分别编织内层IL和外层OL,将内层IL压入外层OL的内部后,通过连接线缝合脚覆盖部110的前端覆盖部TP的内层部位和外层部位,并且通过连接线缝合袜口部160的内层部位I60和外层部位O60的方法;(vi)分别编织内层IL和外层OL,将内层IL压入外层OL的内部后,通过挂钩或纽扣等将袜口部160的内层部位I60和外层部位O60以装卸自如的方式扣上的方法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通过具有上述的构成,不仅保温性优异,而且吸水速干性优异。因此,该双重编织袜子100保温性优异,并且能够使将该双重编织袜子100穿戴于脚上的人的脚不易闷热。
另外,在该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覆盖部110的底侧覆盖部112的外层部位O12通过部分蓬松编织编织而成。因此,每当底侧覆盖部112被穿着者的脚踩踏时,由于由蓬松区域RP带来的空气的流动、扩散作用,低蓬松区域RL的上侧的空气流动、扩散。因此,该双重编织袜子100在步行等时,能够使在该袜子中被加热的空气流动、扩散,能够加热比较宽的脚的区域。另外,由于通过该空气的流动、扩散作用而促使湿度变高的系统内的空气逐渐向系统外排出,因此能够使穿戴者的脚不易闷热。
<变形例>
(A)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由脚背侧前端部111t和底侧前端部112t形成袋状的前端覆盖部TP,但也可以由脚背侧前端部和底侧前端部形成用于覆盖脚的各脚趾或数根脚趾的脚趾袋部。
(B)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对多重编织穿戴用具的例子进行说明而列举了双重编织袜子100,但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并不限于该双重编织袜子100,也可以是三重编织以上的多重编织袜子。
(C)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底侧覆盖部112的外层部位O12通过边缘毛圈编织等部分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但底侧覆盖部112的外层部位O12也可以通过全面毛圈编织等全面蓬松编织编织而成。
(D)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通过全面毛圈编织等全面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但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也可以通过边缘毛圈编织等部分蓬松编织编织而成。
(E)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参照图3)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通过全面毛圈编织等全面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但也可以是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参照图3)通过全面毛圈编织等全面蓬松编织编织而成。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以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的蓬松部位PB(例如毛圈部位等)朝向外层侧的方式编织而成。
(F)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底侧覆盖部112的内层部位I12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底侧覆盖部112的外层部位O12通过边缘毛圈编织等部分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但也可以是底侧覆盖部112的内层部位I12通过边缘毛圈编织等部分蓬松编织编织而成,底侧覆盖部112的外层部位O12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以底侧覆盖部112的内层部位I12的蓬松区域RP(例如毛圈部位等)朝向外层侧的方式编织而成。
(G)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覆盖部110的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的整体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但也可以是内层部位I11的一部分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其他部分通过与该一部分不同的编织物编织而成。
(H)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覆盖部110的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外层部位O11的整体通过全面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但也可以是外层部位O11的一部分通过全面蓬松编织编织而成,其他部分通过与该一部分不同的编织物编织而成。
(I)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覆盖部110的底侧覆盖部112的内层部位I12的整体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但也可以是内层部位I12的一部分通过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等编织而成,其他部分通过与该一部分不同的编织物编织而成。
(J)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覆盖部110的底侧覆盖部112的外层部位O12的整体通过部分蓬松编织编织而成,但也可以是外层部位O12的一部分通过部分蓬松编织编织而成,其他部分通过与该一部分不同的编织物编织而成。
(K)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覆盖部110的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也可以由吸水速干线、或者吸水速干线和吸水速干线以外的线(例如吸湿发热线、吸放湿线、除臭线等)编织而成,但在底侧覆盖部112的内层部位I12由这样的线编织而成的情况下,脚背侧覆盖部111的内层部位I11也可以仅由吸湿发热线、吸放湿线、除臭线编织而成。
(L)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中,脚覆盖部110的底侧覆盖部112的外层部位O12以直带状的蓬松区域RP和直带状的低蓬松区域RL沿着脚的长度方向Dl交替排列的方式编织而成,但也可以如图7所示,三角屋顶状的带状的蓬松区域RP和三角屋顶状的带状的低蓬松区域RL以沿着脚的长度方向Dl交替排列的方式编织而成,也可以如图8所示,三角屋顶状的带状的蓬松区域RP和三角屋顶状的带状的低蓬松区域RL以沿着与脚的长度方向Dl交叉的方向交替排列的方式编织而成。
(M)
前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100整体为双层结构,但也可以仅袜子的脚覆盖部的前端部为双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前端部以外的部位也可以为一层结构,该部位也可以编织成任意的编织物(例如平针编织、网眼编织、集圈编织、全面毛圈编织、边缘毛圈编织等)。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通过使前端部的提针线GL分支为Y字状(此时,Y的下棒部位通过脚覆盖部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Y的头部位朝向前端。)而较大地编织其前端部,在使用包缝机或ROSSO的情况下,能够将由包缝机或ROSSO缝合的缝合部位RS的位置从前端侧向脚背侧移动(换言之,能够将该缝合部位RS的位置尽可能地向前端部以外的部位(一层的部位)移动。)。由此,这样的袜子在其穿着者穿鞋时能够降低束缚感,并且能够减轻由该缝合部位RS的存在而引起的发硬和疼痛。
(N)
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也可以代替蓬松编织或部分蓬松编织而采用由中空线(线的截面为空洞的线)编织而成的编织物或由中空线编织而成的部分编织物。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享受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各变形例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在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采用。
以下,示出实施例,更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
(1)双重编织袜子的制造
(1-1)线的选定
作为构成前端覆盖部TP以外的内层部位(皮肤侧部位)的表线,采用缧萦丙烯线(缧萦60%/丙烯40%),并且采用除臭线作为其里线,作为构成前端覆盖部TP的外层部位(外侧部位)的表线,采用缧萦丙烯线(缧萦60%/丙烯40%),并且采用除臭线作为其里线,作为构成前端覆盖部TP的内层部位(皮肤侧部位)的表线,使用多聚酯线(吸水改性型),并且采用除臭线作为其里线。
(1-2)编织
前端覆盖部TP以外的部位按照常规方法通过薄的毛圈编织编织而成(即,该部位为一层结构。)。另外,前端覆盖部TP的内层部位(皮肤侧部位)按照常规方法全部通过平针编织编织而成,脚背侧前端部111t的外层部位(外侧部位)按照常规方法通过全面毛圈编织编织而成,底侧前端部112t的外层部位(外侧部位)按照常规方法通过边缘毛圈编织编织而成。需要说明的是,边缘毛圈编织是将毛圈编织和平针编织组合来编织而成的。另外,全面毛圈编织及边缘毛圈编织中的毛圈部位以朝向内层侧的方式编织而成。
(2)双重编织袜子的袜子内环境数据测定
在各脚的第一脚趾与第二脚趾之间的脚背侧的根部位的皮肤上粘贴温湿度传感器后,将上述的双重编织袜子穿戴于右脚上,并且将比较品的厚袜子穿戴于左脚上。接着,在各脚穿上运动鞋,测量在下述环境下穿着4小时时的袜子内的温度及湿度。其结果,得到图10所示的图表。需要说明的是,比较品是一重全毛圈编织时的袜子,其构成线是聚丙烯线、丙烯线、羊毛线及其他线。
·气温:1小时之前为9℃(12月的平均气温),之后为15℃~20℃
·湿度:约30%
·实施场所:奈良县事业所
从该图表可知,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双重编织袜子与比较品相比,不仅能够较高地保持鞋内的温度,而且能够抑制鞋内的湿度。因此,该双重编织袜子保温性优异,并且能够使穿着者的脚不易闷热。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双重编织袜子(多重编织穿戴用具);112:底侧覆盖部(底覆盖部);I11:脚背侧覆盖部的内层部位(第二编织物层、第四编织物层、最内层);I12:底侧覆盖部的内层部位(第二编织物层、第四编织物层、最内层);O11:脚背侧覆盖部的外层部位(第一编织物层、最外层);O12:底侧覆盖部的外层部位(第三编织物层);PB:蓬松部位(蓬松部位、毛圈部位);RL:低蓬松区域;RP:蓬松区域;TP:前端覆盖部。

Claims (15)

1.一种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具备:
至少一个第一编织物层,包括由蓬松编织物构成的区域;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编织物层,包括由吸水速干编织物构成的区域,所述吸水速干编织物具有比由所述蓬松编织物构成的区域高的吸水速干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上,
所述第一编织物层构成覆盖所述脚的底侧的底覆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编织物层位于所述底覆盖部的最外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上,
所述第一编织物层及所述第二编织物层仅设置在覆盖所述脚的前端部的前端覆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蓬松编织物的蓬松部位朝向内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进一步具备:至少一个第三编织物层,包括由部分蓬松编织物构成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蓬松编织物的蓬松部位朝向内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上,
所述第三编织物层构成覆盖所述脚的底侧的底覆盖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分蓬松编织物包括蓬松区域和蓬松度比所述蓬松区域低的低蓬松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蓬松区域至少与两个所述蓬松区域邻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蓬松区域及所述低蓬松区域均呈带状,
所述低蓬松区域在宽度方向两侧与所述蓬松区域邻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至少能够穿戴于脚上,
所述第一编织物层、所述第二编织物层及所述第三编织物层仅设置在覆盖所述脚的前端部的前端覆盖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重编织穿戴用具进一步具备:至少一个第四编织物层,包括由具有吸湿发热性的吸湿发热编织物构成的区域,
所述吸湿发热编织物由具有吸湿发热性的线编织而成,
所述吸水速干编织物由包括吸水速干线的线编织而成,
所述第二编织物层及所述第四编织物层中的任一方位于最内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水速干编织物由表线及里线编织而成,
所述表线包括具有吸湿发热性的线或吸水速干线,
在所述表线包括具有所述吸湿发热性的线的情况下,所述里线包括所述吸水速干线,在所述表线包括所述吸水速干线的情况下,所述里线包括具有所述吸湿发热性的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编织穿戴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蓬松编织物是具有毛圈编织的编织物,
所述毛圈编织的毛圈部位与其他编织物层对置。
CN202222101160.8U 2022-01-24 2022-08-10 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Active CN2179372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08604 2022-01-24
JP2022008604 2022-0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7270U true CN217937270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1160.8U Active CN217937270U (zh) 2022-01-24 2022-08-10 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CN202380016987.3A Pending CN118475264A (zh) 2022-01-24 2023-01-20 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16987.3A Pending CN118475264A (zh) 2022-01-24 2023-01-20 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7937270U (zh)
WO (1) WO20231403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6760B2 (ja) * 2007-10-10 2012-11-28 岡本株式会社 靴下
JP5044748B2 (ja) * 2008-12-15 2012-10-10 株式会社山忠 二重靴下
JP5612913B2 (ja) * 2010-06-11 2014-10-22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組み合わせ靴下
JP2021116509A (ja) * 2020-01-29 2021-08-10 岡本株式会社 フットカバ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75264A (zh) 2024-08-09
WO2023140346A1 (ja)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6288B (zh) Leg support belt
FI84499B (fi) Stickat klaedesplagg.
CN108283334B (zh) 具有集成的通风结构的编织条带
US6032295A (en) Moisture-absorbent sock
CN205409695U (zh) 一种拉毛中筒袜
CN217937270U (zh) 多重编织穿戴用具
CN111588101A (zh) 衣物
CN214594535U (zh) 一种抗菌透气飞织鞋面
CN214156242U (zh) 一种防滑运动袜
JP5395567B2 (ja) フート・ウェア
JP3876410B2 (ja)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TWM620964U (zh) 隱形襪
KR100485945B1 (ko) 미끄럼방지 조직포의 편성방법
CN216674725U (zh) 一种袜子
TWI252738B (en) Underwear
JP2017106146A (ja) 繊維製品
JP3044071U (ja) タイツ類
CN205993644U (zh) 一种双层圣诞袜
CN212574154U (zh) 一种方便拆洗的袜子
JP7338115B2 (ja) 下半身用衣類
CN221430334U (zh) 保暖针织袜
CN211323110U (zh) 一种可外穿的羊绒防寒裤
CN218245711U (zh) 一种远红外保暖裤袜
CN210841596U (zh) 一种能够快速自发热的羊毛袜
JP2019189963A (ja) 下半身用衣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