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3298U -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3298U
CN217923298U CN202221830990.8U CN202221830990U CN217923298U CN 217923298 U CN217923298 U CN 217923298U CN 202221830990 U CN202221830990 U CN 202221830990U CN 217923298 U CN217923298 U CN 217923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device
connecting rod
fixed
synchronous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09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恩浩
莫海枢
罗维
张海亮
何兴联
唐专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dra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09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3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3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3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清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该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固定在机架上,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驱动件与同步牵引机构驱动连接,同步牵引机构与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连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同步牵引机构带动机架上设置的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同步上升或下降,通过同步牵引机构能够改变第一驱动件的传动方向,使得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能够同时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共用第一驱动件即可实现上升或下降的功能,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清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扫地机可以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其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扫入或者吸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扫地机是如今清洁产品中较为普遍的产品,因其扫地车效率高,清洁彻底而受到广大使用者的热爱,尤其在大型商场、写字楼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扫地机的边刷一般为固定不动的,边刷长期处于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在不工作的扫地机器人的移动过程中,地面会摩擦边刷,导致边刷产生不必要的磨损,降低边刷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能够在扫地机的运行过程中实现边刷装置与滚刷装置的同步上升或下降,避免了边刷装置因碰撞到障碍物而出现损坏的状况,减少后期维护。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所述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
同步牵引机构,所述同步牵引机构连接有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且所述同步牵引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同步牵引机构带动所述边刷装置和所述滚刷装置同步上升或下降,所述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边刷装置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之间还设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边刷装置连接,所述减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同步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三定滑轮固定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且所述第一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滚刷装置上,所述滚刷装置上设有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上设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设置,所述第二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减振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边刷装置包括前边刷机构,所述前边刷机构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前边刷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
可选地,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弹性件和第一固定杆,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二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耳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滚刷装置同步运动。
可选地,所述前边刷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一弹性防撞组件、第二连杆和第一刷头,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通过第一铰接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刷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铰接座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一刷头在第二平面内摆动。
可选地,所述边刷装置包括后边刷机构,所述后边刷机构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后边刷机构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滚刷装置上,所述后边刷机构与所述滚刷装置同步运动。
可选地,所述滚刷装置包括收尘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收尘壳体内的滚刷刷头,所述滚刷刷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收尘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收尘壳体上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链条未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固定耳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
可选地,所述滚刷装置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皮带传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收尘壳体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皮带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皮带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滚刷刷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该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固定在机架上,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驱动件与同步牵引机构驱动连接,同步牵引机构与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连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同步牵引机构带动机架上设置的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同步上升或下降,通过同步牵引机构能够改变第一驱动件的传动方向,使得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能够同时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共用第一驱动件即可实现上升或下降的功能,节约成本。
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减振组件,减振组件设置在边刷装置上,且减振组件的另一端与同步牵引机构连接,通过减振组件能够起到减振和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边刷组件与机架产生撞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边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刷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110、第二安装架;120、第一驱动件;121、气缸推杆;130、第一定滑轮;140、第二定滑轮;150、第三定滑轮;160、第一链条;161、固定销;170、第二链条;180、减振组件;181、弹性件;182、第一固定杆;
200、滚刷装置;210、收尘壳体;201、收尘入口;202、收尘出口;211、第一安装板;212、活动连接杆;213、第二安装板;214、安装槽,220、固定块;2201、固定螺栓;2202、第一固定耳;230、第三驱动件;240、皮带传动组件;241、主动轮;242、从动轮;243、传动带;244、转动轴;250、滚刷刷头;
300、前边刷机构;310、第一连接杆;311、第三安装架;320、第一连杆;330、第一铰接座;331、第一端;332、第二端;333、第三端;340、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1、第一固定块;342、第一轴座;343、工型摆动件;344、第二轴座;345、第一销轴;3451、第一扭簧;346、第二销轴;3462、第二扭簧;347、第一限位板;348、第三限位板;350、第二连杆;351、第四安装架;352、圆形固定架;360、第一刷头;370、第四驱动件;380、防撞环;
400、后边刷机构;410、第二连接杆;411、第二固定杆;420、第三连杆;421、第五安装架;430、第二刷头;440、第五驱动件;
500、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般来说,扫地机通常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通过边刷装置将垃圾或灰尘等聚拢至滚刷装置200处,然后在通过滚刷装置200将垃圾或灰尘等收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100,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100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同步驱动机架上设置的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该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100包括第一安装架(图中未示出)、第二安装架110和同步牵引机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110固定在机架上,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120,同步牵引机构连接有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且同步牵引机构与第一驱动件120的驱动端连接,第一驱动件120能够驱动同步牵引机构带动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同步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均设置在机架上,由于第一驱动件120能够通过同步牵引机构同时带动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同步动作,使得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能够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共用第一驱动件120即可实现上升或下降的功能,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边刷装置与同步牵引机构之间还设有减振组件180,减振组件180的一端与边刷装置连接,减振组件180的另一端与同步牵引机构连接。通过减振组件的设置,能够避免边刷组件与同步牵引机构之间的刚性连接,保护了边刷装置不受损坏,同时通过减振组件能够对边刷装置起到缓冲的作用,使边刷组件在上升至最高点或下降至最低点时,能够平稳过渡,整个运动过程较为平缓,减少了刚性冲击,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同步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130、第二定滑轮140、第三定滑轮150、第一链条160和第二链条170,第一定滑轮130固定在机架上,第二定滑轮140固定在第二安装架110上,第三定滑轮150固定在第一安装架上,且第三定滑轮150设置在第一驱动件120的下方,第一驱动件120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链条160,第一链条160绕过第一定滑轮130设置,且第一链条160的另一端固定在滚刷装置200上,滚刷装置200上设有第一固定耳2202,第一固定耳2202上设有第二链条170,第二链条170绕过第二定滑轮140和第三定滑轮150设置,第二链条170的一端与滚刷装置200的第一固定耳2202固定连接,第二链条170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后固定在减振组件180上,减振组件180与边刷装置连接,从而实现同步牵引机构与边刷装置连接,进而通过第一定滑轮130、第二定滑轮140和第三定滑轮150的设置,能够改变第一驱动件120的传动方向,使得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能够同时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共用第一驱动件即可实现上升或下降的功能,节约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20包括气缸和气缸推杆121,气缸推杆121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气缸能够推动气缸推杆121伸出或回缩,气缸推杆121的另一端上设有固定孔,相应的,在第一链条160的一端设有固定销161,固定销161能够穿设在固定孔内,从而将第一链条160和气缸推杆121固定连接,第一链条160未与气缸推杆121连接的一端固定在滚刷装置200上。
使用时,第一驱动件120的气缸推杆121带动第一链条160回缩,第一链条160带动滚刷装置200上升,滚刷装置200上升带动第二链条170的一端上升,通过第二定滑轮140和第三定滑轮150的换向作用,第二链条170另一端带动边刷装置上升;第一驱动件120的气缸推杆121带动第一链条160伸出,第一链条160带动滚刷装置200下降,滚刷装置200下降带动第二链条170的一端下降,通过第二定滑轮140和第三定滑轮150的换向作用,第二链条170另一端带动边刷装置下降,从而实现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同向且同步地上升或下降,整个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100的占用空间较小,空间利用率较高,有利于减小扫地机整机的体积,使得扫地机更加小型化。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边刷装置包括前边刷机构300,前边刷机构300包括两组,两组前边刷机构300通过第一连接杆310连接,减振组件180设置在第一连接杆310上。减振组件180包括弹性件181和第一固定杆182,弹性件18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杆182和第一连接杆310,第一固定杆182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固定耳,第二链条170与减振组件180连接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耳上,从而第一连接杆310与滚刷装置200同步运动,进而带动前边刷机构300与滚刷装置200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81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弹性件181在第一连接杆310上均匀布置。弹性件181可以选用弹簧,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前边刷机构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320、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第二连杆350和第一刷头360,第一连接杆310与第一连杆320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20设置在机架上,且第一连杆320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20的另一端与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通过第一铰接座330连接,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与第二连杆350固定连接,第二连杆350与第一刷头360连接。通过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能够在第二连杆350或第一刷头360收到外力冲击或遇到障碍物时,产生避让摆动动作,当外力消失时,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恢复到原来位置,从而保护前边刷机构300不受损坏,并且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使用灵活、可靠。
具体地,参见图4,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包括第一固定块341,第一轴座342、工型摆动件343和第二轴座344,第一铰接座330包括第一端331、第二端332和第三端333,第一端331与第一连杆320转动连接,第二端332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第三端333与第一固定块34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341上设有第一轴座342,第一轴座342和工型摆动件343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45转动连接,工型摆动件343的另一端与第二轴座344通过第二销轴346转动连接,第二轴座344与第二连杆350固定连接,第一销轴345和第二销轴346的轴线均与地面垂直。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朝向前边刷机构300的内侧或外侧两个方向均可摆动,当第二连杆350或第一刷头360遇到障碍物时,无论前边刷机构300摆动至任意位置,第二连杆350或第一刷头360在失去施加的外力后,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均能保证第二连杆350或第一刷头360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避免了发生踩踏或碰撞时,前边刷机构300受到损坏。
作为一种可选地技术方案,工型摆动件343上固定有第一限位板347和第二限位板(图中未示出),第一限位板347设置在工型摆动件343的外侧,且对应第一销轴345的位置设置,第二限位板设置在工型摆动件343的内侧,且对应第二销轴346的位置设置,从而在第二连杆350或第一刷头360在受到朝向前边刷机构300内侧的外力时,工型摆动件343能够绕第一销轴345向前边刷机构300的内侧摆动,当第二连杆350或第一刷头360在受到朝向前边刷机构300外侧的外力时,第二连杆350和第一刷头360能够绕第二销轴346向前边刷机构300的外侧摆动。
进一步地,第一销轴345上套设有第一扭簧3451,第一扭簧3451的一端压紧第一限位板347,第一扭簧3451的另一端压紧工型摆动件343,第二销轴346上套设有第二扭簧3462,第二扭簧3462的一端压紧第二限位板,第二扭簧3462的另一端压紧第二连杆350。通过第一扭簧3451和第二扭簧3462的设置能够使工型摆动件343或第二连杆350、第一刷头360在发生摆动后,恢复到原来位置。
机架上还可以固定有第三限位板348,通过第三限位板348可以限制前边刷机构300上升的最高点,避免前边刷机构300与机架发生碰撞。具体地,第三限位板348可以对应第二销轴346的位置设置。更为优选地,在第三限位板348的下端面,即第三限位板348与第二销轴346接触的平面上设有缓冲件,通过缓冲件的设置,避免了第二销轴346与第三限位板348发生刚性碰撞,减缓了冲击。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可以选用橡胶等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材料制成,具体不做作限制。
继续参见图3,第一连接杆31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架311和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件固定在第三安装架311上,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第一铰接座330的第二端332连接,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铰接座330带动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第二连杆350和第一刷头360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左右摆动,使得在扫地机经过的地方,前边刷机构300能够覆盖到行进路线上的所有位置,清洁区域广,不存在清洁死角,清洁效率较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可以选用电动推杆来实现前边刷机构300的左右摆动动作,确保整体构造的紧凑化和小巧化。
前边刷机构300还包括喷水组件,喷水组件包括水箱、水泵、输水管、圆形固定架352和喷淋头,水箱和水泵固定在机架上,水泵连通水箱和输水管,圆形固定架352设置在第一刷头360上方,圆形固定架352固定在第二连杆350上,输水管环向固定在圆形固定架352上,安装在圆形固定架352上的输水管上方设有喷淋头。通过水泵能够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输水管的喷淋头处,并经由喷淋头喷出,通过喷淋头喷出的水能够湿润地面,避免第一刷头360旋转时带起大量灰尘,用户体验效果较好,并且喷淋头呈环形设置,喷洒更为均匀,除尘效果良好。
更为优选地,圆形固定架352的外周设置有防撞环380。通过防撞环38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减缓前边刷机构300与障碍物的撞击所造成的冲击,有效地保护了前边刷机构300。
边刷装置还包括后边刷机构400,后边刷机构400包括两组,两组后边刷机构400通过第二连接杆410连接,第二连接杆410上设有第二固定杆411,相应地,参见图5,滚刷装置200上设有安装槽,第二固定杆411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安装槽内,从而后边刷机构400能够与滚刷装置200和前边刷机构300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通过第一驱动件120能够同时驱动前边刷机构300、后边刷机构400与滚刷装置200运动,减少了驱动件的设置,降低了扫地机整机的重量,同时降低了成本。
继续参见图3,后边刷机构400包括第三连杆420和第二刷头430,第二刷头430与第三连杆420固定连接,第三连杆420固定在第二连接杆410上。第二连接杆410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310的长度,从而后边刷机构400能够进一步扩大扫地车用边刷的清扫区域,清洁的范围更宽,且后边刷机构400还能够清洁到侧边的位置,不存在清洁死角,同时后边刷机构400也能够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能够收集被前边刷机构300遗漏的细小颗粒,清洁效果更佳。
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第二连杆350的末端设有第四安装架351,第一刷头360安装在第四安装架351上,第四安装架351上固定有第四驱动件370,第四驱动件370的驱动端与第一刷头360驱动连接,通过第四驱动件370能够带动第一刷头360转动。第三连杆420的末端设有第五安装架421,第二刷头430安装在第五安装架421上,第五安装架421上固定有第五驱动件440,第五驱动件440的驱动端与第二刷头430驱动连接,通过第五驱动件440能够带动第二刷头430转动。为了保护第四驱动件370和第五驱动件440,在第四驱动件370和第五驱动件440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500,通过保护罩500能够避免清扫过程中灰尘等进入第四驱动件370或第五驱动件440,有利于延长第四驱动件370和第五驱动件44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370或第五驱动件440可以选用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来实现第一刷头360、第二刷头430的高速转动,确保整体构造的紧凑化和小巧化。
参见图5、图6和图7,滚刷装置200包括收尘壳体210和设置在收尘壳体210内的滚刷刷头250,滚刷刷头250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收尘壳体210上,收尘壳体210通过第一安装板211和活动连接杆212固定在机架上。收尘壳体210上设有固定块,第一链条160未与第一驱动件120连接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第一固定耳2202固定在固定块上。示例性地,固定块的上端面设有固定螺栓2201,第一链条160固定在固定螺栓2201上,固定块的侧端面的下部设有第一固定耳2202,第二链条170的一端铜鼓固定螺栓2201固定在第一固定耳2202上。进一步地,第二链条170的另一端也可以通过固定螺栓2201固定在减振组件180的第一固定杆182的上端面。
滚刷装置200还包括第三驱动件230和皮带传动组件240,收尘壳体210上设有第二安装板213,第三驱动件230设置在第二安装板213上,第三驱动件230的输出端与皮带传动组件240的输入端连接,皮带传动组件240的输出端与滚刷刷头250连接,从而第三驱动件230能够带动滚刷刷头250转动,从而使滚刷刷头250将垃圾或灰尘等收入收尘壳体210内。收尘壳体210上设有收尘入口201和收尘出口202,滚刷刷头250设置在收尘入口201处,垃圾或灰尘等通过收尘入口201进入收尘壳体210内部,再通过收尘出口202送出,进入到扫地机的垃圾存放装置内。通过皮带传动组件240设置,能够合理布置扫地机内部的空间,减小扫地机的整机体积,使得扫地机更加小型化。
作为一种可选地技术方案,继续参见图5,皮带传动组件240包括主动轮241、从动轮242、传动带243和转动轴244,第三驱动件230的输出端与主动轮241固定连接,从动轮242与滚刷刷头250通过转动轴244固定连接,且从动轮242与滚刷刷头250同轴设置,主动轮241和从动轮242位于同一平面内,传动带243套设在主动轮241和从动轮242上,从而完成第三驱动件230与滚刷刷头250之间的连接,第三驱动件230能够带动滚刷刷头250转动。优选地,为了避免传动带243在主动轮241或从动轮242上打滑,主动轮241或从动轮242上设有防滑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230可以选用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来实现滚刷刷头250的高速转动,确保整体构造的紧凑化和小巧化。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接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接合。

Claims (10)

1.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100)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100)包括:
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110),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110)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120);
同步牵引机构,所述同步牵引机构连接有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且所述同步牵引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件(120)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120)能够驱动所述同步牵引机构带动所述边刷装置和所述滚刷装置(200)同步上升或下降,所述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200)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边刷装置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之间还设有减振组件(180),所述减振组件(180)的一端与所述边刷装置连接,所述减振组件(180)的另一端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130)、第二定滑轮(140)、第三定滑轮(150)、第一链条(160)和第二链条(170),所述第一定滑轮(130)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定滑轮(140)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架(110)上,所述第三定滑轮(150)固定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120)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链条(160),所述第一链条(160)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130)设置,且所述第一链条(16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滚刷装置(200)上,所述滚刷装置(200)上设有第一固定耳(2202),所述第一固定耳(2202)上设有第二链条(170),所述第二链条(170)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140)和第三定滑轮(150)设置,所述第二链条(170)的另一端与所述减振组件(18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刷装置包括前边刷机构(300),所述前边刷机构(300)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前边刷机构(300)通过第一连接杆(310)连接,所述减振组件(18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180)包括弹性件(181)和第一固定杆(182),所述弹性件(18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82)和所述第一连接杆(310),所述第一固定杆(182)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二链条(17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耳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10)与所述滚刷装置(200)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刷机构(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320)、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第二连杆(350)和第一刷头(360),所述第一连接杆(310)与所述第一连杆(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20)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杆(320)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20)与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通过第一铰接座(33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与所述第二连杆(3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50)与所述第一刷头(36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10)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33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铰接座(330)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340)、所述第二连杆(350)和所述第一刷头(360)在第二平面内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刷装置包括后边刷机构(400),所述后边刷机构(400)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后边刷机构(400)通过第二连接杆(41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10)固定在所述滚刷装置(200)上,所述后边刷机构(400)与所述滚刷装置(200)同步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装置(200)包括收尘壳体(210)和设置在所述收尘壳体(210)内的滚刷刷头(250),所述滚刷刷头(250)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收尘壳体(2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壳体(210)上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链条(160)未与所述第一驱动件(120)连接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固定耳(2202)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装置(200)包括第三驱动件(230)和皮带传动组件(240),所述第三驱动件(230)设置在所述收尘壳体(210)上,所述第三驱动件(230)的输出端与所述皮带传动组件(2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皮带传动组件(240)的输出端与所述滚刷刷头(250)连接。
CN202221830990.8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Active CN217923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0990.8U CN217923298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0990.8U CN217923298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3298U true CN217923298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7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0990.8U Active CN217923298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32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2348A (zh) * 2022-07-15 2022-09-06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2348A (zh) * 2022-07-15 2022-09-06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23298U (zh)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JPH08112227A (ja) 床洗浄機械
CN113080775B (zh) 一种清扫消毒机器人
CN211437122U (zh) 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用清洗装置
CN109549573A (zh) 一种新型扫地机的擦地机构及扫地机
CN10888965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清洁监控摄像头
CN113202322A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墙面面漆刮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923294U (zh) 一种扫地车用边刷
CN115012348A (zh)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CN211420997U (zh) 一种新型扫刷液压油缸
CN213086681U (zh) 清扫装置及具有其的清扫车
CN212120893U (zh) 一种多角度清洁电厂锅炉的清洁能源装置
CN217923293U (zh) 一种清扫车
CN115125893A (zh) 一种清扫车
CN111466844A (zh) 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
CN214555689U (zh) 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清洗设备
CN114750729A (zh) 一种洗车机自适应系统
CN211155569U (zh) 一种便于跨越门槛的无线充电扫地机器人
CN208551664U (zh) 一种新型扫地机的擦地机构及扫地机
CN218204103U (zh) 一种清洗车滚刷机构及清洗车
CN112656308A (zh) 一种清理口香糖的环保装置
CN217907640U (zh) 吸水扒抬升机构及清洁装置
CN212714728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清扫装置
CN114991048A (zh) 一种扫地车用边刷
CN114537335B (zh) 一种建筑工地车辆出入清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7

Address after: 518000 Wanke Yuncheng Phase 4, Dashi 1st Road, Xili Community, Xi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entralized Commercial Project) A08 (12-08)

Patentee after: Kandra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s 26 and 27, block B, building 7,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1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