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3293U - 一种清扫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扫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3293U
CN217923293U CN202221830085.2U CN202221830085U CN217923293U CN 217923293 U CN217923293 U CN 217923293U CN 202221830085 U CN202221830085 U CN 202221830085U CN 217923293 U CN217923293 U CN 217923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rush device
brush
assembly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00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智威
莫海枢
朱元远
何兴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dra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00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3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3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3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清扫车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清扫车。其中,同步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驱动件与同步牵引机构驱动连接,同步牵引机构与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连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同步牵引机构带动车架上设置的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同步上升或下降,通过同步牵引机构能够改变第一驱动件的传动方向,使得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能够同时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共用第一驱动件即可实现上升或下降的功能。水路装置的多个第一喷头均设置于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多个第一喷头在边刷装置外侧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式地喷水,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活动部降低了第一水管发生断裂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清扫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清扫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扫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对市容环卫的要求越来越高。清扫车以其小巧灵活、操作门槛低、运行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大街小巷、慢车道、人行道等通道狭窄多弯路面。
清扫车是如今清洁产品中较为普遍的产品,因其扫地车效率高,清洁彻底而受到广大使用者的热爱,尤其在大型商场、写字楼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清扫车的边刷一般为固定不动的,边刷长期处于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在不工作的扫地机器人的移动过程中,地面会摩擦边刷,导致边刷产生不必要的磨损,降低边刷的使用寿命。
再者,现有技术中的喷头只设置在边刷的一侧,其除尘效果非常有限;另外,连接水箱和喷头的水管中部被卡箍固定在清扫车车底,因此水管的灵活度较低,当清扫车在行进过程中发生颠簸,水管受到的应力较大,容易出现水管断裂的问题。
基于此,亟需一种清扫车,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扫车,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能够同时上升或下降,通过减震组件能够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边刷装置与车架产生撞击;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降低了第一水管发生断裂的几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扫车,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上固定有水箱和水泵;
边刷装置,边刷装置与所述车架活动连接,所述边刷装置用于刷扫地面;
同步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同步牵引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同步牵引机构连接有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且所述同步牵引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同步牵引机构带动所述边刷装置和所述滚刷装置同步上升或下降,所述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均设置在车架上,所述边刷装置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之间还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边刷装置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连接;
水路装置,包括第一喷头支架、第一水管、活动部和多个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呈环形并套设于所述边刷装置外侧;多个所述第一喷头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并沿所述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水箱、所述水泵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喷头通过所述第一水管连通;所述活动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架上,另一端与部分所述第一水管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水管通过所述活动部与所述车架活动连接。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同步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三定滑轮固定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且所述第一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滚刷装置上,所述滚刷装置上设有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上设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设置,所述第二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震组件连接。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边刷装置包括前边刷机构,所述前边刷机构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前边刷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
所述前边刷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弹性防撞组件和第一刷头,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所述第一喷头支架和所述第一刷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通过第一铰接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与所述第一喷头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喷头支架与所述第一刷头连接。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路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管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水路装置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溢水管以及溢水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溢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溢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溢水管上,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所述溢水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刷装置包括:
滚刷本体;
第六安装架,所述第六安装架具有容纳所述滚刷本体的空腔,所述第六安装架的第一侧开设有避让口,所述滚刷本体能够通过所述避让口放入所述第六安装架内;
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六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用于遮挡所述避让口;
主轴和摆臂,所述主轴沿所述第六安装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和所述第六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摆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摆臂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的两端,两个所述摆臂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分别和所述滚刷本体的转轴连接;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六安装架的第二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滚刷本体转动。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刷装置还包括挡皮组件,所述挡皮组件连接于所述第六安装架,所述挡皮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容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末端形成避让槽,所述容腔通过所述避让槽和外界连通,所述避让槽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容腔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
挡皮本体,所述挡皮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容腔中,所述挡皮本体能够经过所述避让槽伸出所述第一连接件。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后轮装置,所述后轮装置包括两个后轮和两个后轮电机,两个所述后轮分别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后轮电机均安装于所述车架上,且两个所述后轮电机能够分别驱动两个所述后轮转动;
前轮装置,所述前轮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减速器、转盘、两个支板组件以及前轮,所述正反转电机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减速器包括相啮合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正反转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的一侧端面与所述转盘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板组件间隔固定于所述转盘的另一侧端面,所述前轮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板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输入齿轮的转动轴线平行,并与所述前轮的转动轴线相垂直。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轮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正反转电机信号连接,以检测所述正反转电机驱动所述输入齿轮的转动角度;
或,所述前轮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减速器信号连接,以检测所述输出齿轮的转动角度。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前轮固定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减震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减震板转动连接,所述减震板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板沿第四方向滑移,所述前轮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震板,所述减震弹簧的弹力方向为所述第四方向。
作为一种清扫车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所述前壳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安装电控模块;
后壳,所述后壳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所述隔板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安装于所述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扫车,该同步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固定在车架上,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驱动件与同步牵引机构驱动连接,同步牵引机构与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连接,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同步牵引机构带动车架上设置的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同步上升或下降,通过同步牵引机构能够改变第一驱动件的传动方向,使得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能够同时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和滚刷装置共用第一驱动件即可实现上升或下降的功能,节约成本。
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减震组件,减震组件设置在边刷装置上,且减震组件的另一端与同步牵引机构连接,通过减震组件能够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边刷装置与车架产生撞击。
再者,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一端与车架连接,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呈环形并套设在边刷装置外侧,多个第一喷头均设置于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并沿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的周向均匀分部,使得第一喷头能够在边刷装置的外侧并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当边刷装置刷扫地面时,多个第一喷头在边刷装置外侧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式地喷水,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另外,该水路装置还设有活动部,活动部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活动部的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连接,部分第一水管通过活动部与车架活动连接,活动部的设置既能起到对第一水管固定支撑的作用,又能使第一水管具有一定的灵活度,降低了第一水管由于清扫车颠簸而受到的应力,进而降低了第一水管发生断裂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扫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边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未显示壳体组件的清扫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滚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滚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滚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挡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挡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挡皮组件的装配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滚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轮装置未显示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2是图21中C处的放大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轮装置未显示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在D处的放大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标记如下:
1、车架;
2、同步升降机构;21、第二安装架;22、第一驱动件;221、气缸推杆;23、第一定滑轮;24、第二定滑轮;25、第三定滑轮;26、第一链条;261、固定销;27、第二链条;28、减震组件;281、弹性件;282、第一固定杆;
3、滚刷装置;31、滚刷本体;32、第六安装架;321、第三固定块;3211、固定螺栓;3212、第一固定耳;33、挡板;34、侧挡皮;
35、挡皮组件;351、第一连接件;3511、第一夹持部;3512、第二夹持部;3513、避让槽;35131、第一定位部;3514、容腔;352、挡皮本体;3521、安装部;3522、第二定位部;353、锁紧螺钉;354、第二连接件;3541、第一平板;3542、第二平板;
36、主轴;37、摆臂;38、第一皮带轮;39、第二皮带轮;40、传动皮带;401、安装板;402、驱动电机;
4、边刷装置;41、前边刷机构;411、第一连接杆;4111、第三安装架;412、第一连杆;413、第一铰接座;4131、第一铰接座的第一端;4132、第一铰接座的第二端;4133、第一铰接座的第三端;414、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1、第一固定块;4142、第一轴座;4143、工型摆动件;4144、第二轴座;4145、第一销轴;41451、第一扭簧;4146、第二销轴;41461、第二扭簧;4147、第一限位板;4148、第三限位板;416、第一刷头;417、第四驱动件;418、防撞环;419、保护罩;
42、后边刷机构;421、第二连接杆;4211、第二固定杆;422、第三连杆;4221、第五安装架;423、第二刷头;424、第五驱动件;
5、水路装置;51、水箱;511、溢水管;52、水泵;53、第一喷头支架;531、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2、第四安装架;54、第一水管;55、第二水管;551、第二喷头;56、活动部;57、卡箍;
6、驱动机构;61、后轮装置;611、后轮;612、后轮电机;613、传动链条;6141、支架;6142、张紧轮;6143、张紧弹簧;615、正反转电机;6161、转盘;61611、插接孔;6162、保护板;6163、围板;
62、前轮装置;621、前轮;622、支撑板;6221、第一避让口;6222、第二避让口;62221、定位销;62222、螺母;6223、第一缺口;6224、插接部;63、第一转轴;631、连接件;64、减震板;641、第二缺口;642、通孔;65、减震弹簧;651、第一铰座;652、第二铰座;661、输入齿轮;662、输出齿轮;67、角度传感器;
7、壳体组件;71、前壳;711、第一腔室;72、后壳;721、第二腔室;722、定位槽;73、隔板;731、第一安装槽;732、定位块;733、散热风扇;74、抗压弧面;75、门板;76、避让斜面;
8、汽车雷达;9、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扫车,该清扫车包括车架1、边刷装置4、同步升降机构2和水路装置5。
具体地,车架1上固定有水箱51和水泵52;边刷装置4与车架1活动连接,边刷装置4用于刷扫地面;同步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21和同步牵引机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21固定在车架1上,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22;同步牵引机构连接有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且同步牵引机构与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连接,第一驱动件22能够驱动同步牵引机构带动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同步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均设置在车架1上,边刷装置4与同步牵引机构之间还设有减震组件28,减震组件28的一端与边刷装置4连接,减震组件28的另一端与同步牵引机构连接;水路装置5包括第一喷头支架53、第一水管54、活动部56和多个第一喷头,第一喷头支架53的第一端与车架1连接,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呈环形并套设于边刷装置4外侧;多个第一喷头均设置于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并沿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的周向均匀分布;水箱51、水泵52以及多个第一喷头通过第一水管54连通;活动部56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54连接,部分第一水管54通过活动部56与车架1活动连接。
通过同步牵引机构能够改变第一驱动件22的传动方向,使得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能够同时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共用第一驱动件22即可实现上升或下降的功能,节约成本。通过减震组件28的设置,能够避免边刷装置4与同步牵引机构之间的刚性连接,保护了边刷装置4不受损坏,同时通过减震组件28能够对边刷装置4起到缓冲的作用,使边刷装置4在上升至最高点或下降至最低点时,能够平稳过渡,整个运动过程较为平缓,减少了刚性冲击,延长其使用寿命。
再者,第一喷头支架53的第一端与车架1连接,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呈环形并套设在边刷装置4外侧,多个第一喷头均设置于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并沿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的周向均匀分部,使得第一喷头能够在边刷装置4的外侧并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当边刷装置4刷扫地面时,多个第一喷头在边刷装置4外侧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式地喷水,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另外,该水路装置5还设有活动部56,活动部56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活动部56的另一端与部分第一水管54连接,部分第一水管54通过活动部56与车架1活动连接,活动部56的设置既能起到对第一水管54固定支撑的作用,又能使第一水管54具有一定的灵活度,降低了第一水管54由于清扫车颠簸而受到的应力,进而降低了第一水管54发生断裂的几率。
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同步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23、第二定滑轮24、第三定滑轮25、第一链条26和第二链条27,第一定滑轮23固定在车架1上,第二定滑轮24固定在第二安装架21上,第三定滑轮25固定在第一安装架上,且第三定滑轮25设置在第一驱动件22的下方,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链条26,第一链条26绕过第一定滑轮23设置,且第一链条26的另一端固定在滚刷装置3上,滚刷装置3上设有第一固定耳3212,第一固定耳3212上设有第二链条27,第二链条27绕过第二定滑轮24和第三定滑轮25设置,第二链条27的一端与滚刷装置3的第一固定耳3212固定连接,第二链条27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24和第三定滑轮25后固定在减震组件28上,减震组件28与边刷装置4连接,从而实现同步牵引机构与边刷装置4连接,进而通过第一定滑轮23、第二定滑轮24和第三定滑轮25的设置,能够改变第一驱动件22的传动方向,使得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能够同时上升或下降,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共用第一驱动件22即可实现上升或下降的功能,节约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2包括气缸和气缸推杆221,气缸推杆221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气缸能够推动气缸推杆221伸出或回缩,气缸推杆221的另一端上设有固定孔,相应的,在第一链条26的一端设有固定销261,固定销261能够穿设在固定孔内,从而将第一链条26和气缸推杆221固定连接,第一链条26未与气缸推杆221连接的一端固定在滚刷装置3上。
使用时,第一驱动件22的气缸推杆221带动第一链条26回缩,第一链条26带动滚刷装置3上升,滚刷装置3上升带动第二链条27的一端上升,通过第二定滑轮24和第三定滑轮25的换向作用,第二链条27另一端带动边刷装置4上升;第一驱动件22的气缸推杆221带动第一链条26伸出,第一链条26带动滚刷装置3下降,滚刷装置3下降带动第二链条27的一端下降,通过第二定滑轮24和第三定滑轮25的换向作用,第二链条27另一端带动边刷装置4下降,从而实现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同向且同步地上升或下降,整个同步升降机构2的占用空间较小,空间利用率较高,有利于减小清扫车整机的体积,使得清扫车更加小型化。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边刷装置4包括前边刷机构41,前边刷机构41包括两组,两组前边刷机构41通过第一连接杆411连接,减震组件28设置在第一连接杆411上。减震组件28包括弹性件281和第一固定杆282,弹性件28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杆282和第一连接杆411,第一固定杆282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固定耳,第二链条27与减震组件28连接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耳上,从而第一连接杆411与滚刷装置3同步运动,进而带动前边刷机构41与滚刷装置3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281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弹性件281在第一连接杆411上均匀布置。弹性件281可以选用弹簧,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前边刷机构41包括第一连杆412、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和第一刷头416,第一连杆412、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依次连接,第一连接杆411与第一连杆41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12设置在车架1上,且第一连杆412与车架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12的另一端与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通过第一铰接座413连接,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与第一喷头支架53固定连接,第一喷头支架53与第一刷头416连接。通过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能够在第一喷头支架53或第一刷头416收到外力冲击或遇到障碍物时,产生避让摆动动作,当外力消失时,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恢复到原来位置,从而保护前边刷机构41不受损坏,并且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使用灵活、可靠。
具体地,参见图5,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包括第一固定块4141,第一轴座4142、工型摆动件4143和第二轴座4144,第一铰接座41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铰接座的第一端4131与第一连杆412转动连接,第一铰接座的第二端4132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第一铰接座的第三端4133与第一固定块414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4141上设有第一轴座4142,第一轴座4142和工型摆动件4143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4145转动连接,工型摆动件4143的另一端与第二轴座4144通过第二销轴4146转动连接,第二轴座4144与第一喷头支架53固定连接,第一销轴4145和第二销轴4146的轴线均与地面垂直。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朝向前边刷机构41的内侧或外侧两个方向均可摆动,当第一喷头支架53或第一刷头416遇到障碍物时,无论前边刷机构41摆动至任意位置,第一喷头支架53或第一刷头416在失去施加的外力后,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均能保证第一喷头支架53或第一刷头416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避免了发生踩踏或碰撞时,前边刷机构41受到损坏。
作为一种可选地技术方案,工型摆动件4143上固定有第一限位板4147和第二限位板(图中未示出),第一限位板4147设置在工型摆动件4143的外侧,且对应第一销轴4145的位置设置,第二限位板设置在工型摆动件4143的内侧,且对应第二销轴4146的位置设置,从而在第一喷头支架53或第一刷头416在受到朝向前边刷机构41内侧的外力时,工型摆动件4143能够绕第一销轴4145向前边刷机构41的内侧摆动,当第一喷头支架53或第一刷头416在受到朝向前边刷机构41外侧的外力时,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能够绕第二销轴4146向前边刷机构41的外侧摆动。
进一步地,第一销轴4145上套设有第一扭簧41451,第一扭簧41451的一端压紧第一限位板4147,第一扭簧41451的另一端压紧工型摆动件4143,第二销轴4146上套设有第二扭簧41461,第二扭簧41461的一端压紧第二限位板,第二扭簧41461的另一端压紧第一喷头支架53。通过第一扭簧41451和第二扭簧41461的设置能够使工型摆动件4143或第一喷头支架53、第一刷头416在发生摆动后,恢复到原来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清扫组件的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具有更多的自由度,清扫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防撞组件,第二弹性防撞组件设置在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与第一喷头支架53之间,第二弹性防撞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三轴座和第三销轴,第二轴座4144固定在第二固定块的一端,第三轴座固定在第二固定块的另一端,第三轴座上设有第三销轴,第三销轴与第一喷头支架53固定连接。第三销轴设置在平行于地面的第二平面上,从而在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在受到向下的外力时,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能够绕第三销轴产生向下的摆动,在失去外力后,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恢复原来位置,使用极为可靠灵活,从而保证了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在发生踩踏或外物冲击时,清扫组件不易发生折断或损坏,有效地保护了前边刷机构41。
进一步地,第三销轴套设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一端压紧第二固定块,第三扭簧的另一端压紧第一喷头支架53。第三轴座上设有第四限位板,第四限位板设置在第三轴座的顶侧,第三扭簧能够将第一喷头支架53压紧在第四限位板上,使第一喷头支架53与第四限位板抵接,通过第四限位板的设置,保证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只能沿第一平面发生向下的摆动。
车架1上还可以固定有第三限位板4148,通过第三限位板4148可以限制前边刷机构41上升的最高点,避免前边刷机构41与车架1发生碰撞。具体地,第三限位板4148可以对应第二销轴4146的位置设置。更为优选地,在第三限位板4148的下端面,即第三限位板4148与第二销轴4146接触的平面上设有缓冲件,通过缓冲件的设置,避免了第二销轴4146与第三限位板4148发生刚性碰撞,减缓了冲击。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可以选用橡胶等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材料制成,具体不做作限制。
继续参见图4,第一连接杆41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架4111和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件固定在第三安装架4111上,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第一铰接座的第二端4132连接,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铰接座413带动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第一喷头支架53和第一刷头416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左右摆动,使得在清扫车经过的地方,前边刷机构41能够覆盖到行进路线上的所有位置,清洁区域广,不存在清洁死角,清洁效率较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可以选用电动推杆来实现前边刷机构41的左右摆动动作,确保整体构造的紧凑化和小巧化。
更为优选地,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的外周设置有防撞环418。通过防撞环418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减缓前边刷机构41与障碍物的撞击所造成的冲击,有效地保护了前边刷机构41。
边刷装置4还包括后边刷机构42,后边刷机构42包括两组,两组后边刷机构42通过第二连接杆421连接,第二连接杆421上设有第二固定杆4211,相应地,滚刷装置3上设有安装槽,第二固定杆4211通过螺栓等连接件631固定在安装槽内,从而后边刷机构42能够与滚刷装置3和前边刷机构41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通过第一驱动件22能够同时驱动前边刷机构41、后边刷机构42与滚刷装置3运动,减少了驱动件的设置,降低了清扫车整机的重量,同时降低了成本。
继续参见图4,后边刷机构42包括第三连杆422和第二刷头423,第二刷头423与第三连杆422固定连接,第三连杆422固定在第二连接杆421上。第二连接杆421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411的长度,从而后边刷机构42能够进一步扩大扫地车用边刷的清扫区域,清洁的范围更宽,且后边刷机构42还能够清洁到侧边的位置,不存在清洁死角,同时后边刷机构42也能够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能够收集被前边刷机构41遗漏的细小颗粒,清洁效果更佳。
作为一种可选地方案,第一喷头支架53的末端设有第四安装架532,第一刷头416安装在第四安装架532上,第四安装架532上固定有第四驱动件417,第四驱动件417的驱动端与第一刷头416驱动连接,通过第四驱动件417能够带动第一刷头416转动。第三连杆422的末端设有第五安装架4221,第二刷头423安装在第五安装架4221上,第五安装架4221上固定有第五驱动件424,第五驱动件424的驱动端与第二刷头423驱动连接,通过第五驱动件424能够带动第二刷头423转动。为了保护第四驱动件417和第五驱动件424,在第四驱动件417和第五驱动件424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419,通过保护罩419能够避免清扫过程中灰尘等进入第四驱动件417或第五驱动件424,有利于延长第四驱动件417和第五驱动件424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417或第五驱动件424可以选用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来实现第一刷头416、第二刷头423的高速转动,确保整体构造的紧凑化和小巧化。
滚刷装置3包括滚刷本体31、第六安装架32和挡板33。第六安装架32具有容纳滚刷本体31的空腔,第六安装架32的第一侧开设有避让口,滚刷本体31能够通过避让口放入第六安装架32内。挡板33和第六安装架32可拆卸连接,挡板33用于遮挡避让口。
上述的滚刷装置3在第六安装架32上预留避让口,从而滚刷本体31能够通过避让口装入空腔中或从空腔中取出。通过在避让口设置挡板33,将滚刷本体31封装在空腔中,以免空腔内的垃圾溢出,在进行滚刷本体31的更换时,只需拆卸挡板33即可,无需拆卸整个第六安装架32,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继续参见图8和图9,第六安装架32包括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的顶板,与顶板相接的弧形板以及两个垂直于水平面的侧板,滚刷本体31罩设于第六安装架32内。避让口开设置在至少一个侧板上。在本实施例中,仅在第一侧的侧板上开设有避让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两侧的侧板上均开设避让口。
可选地,挡板33和第六安装架3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3和第六安装架32通过三个螺栓进行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装卸方便,挡板33拆下后,即可将滚刷本体31从空腔中取出,因而能够实现滚刷本体31的快速装卸。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栓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可以是两个,四个或五个等,只要能够保证挡板33与第六安装架32稳固连接即可。由于滚刷本体31为圆柱状结构,因此避让口及挡板33大致呈圆形,可以理解地,避让口的尺寸可以根据滚刷本体31的直径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滚刷装置3还包括主轴36和摆臂37,主轴36沿第六安装架32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和第六安装架32固定连接,摆臂37设置有两个,两个摆臂37分别可转动连接于主轴36的两端,两个摆臂37远离主轴36的一端分别和滚刷本体31的转轴连接。采用此种连接方式,滚刷可以在摆臂37的带动下,绕着主轴36转动,从而抬起或落下。具体而言,在进行清扫时,需要先将滚刷本体31下降至与清扫路面接触,接着通过滚刷本体31的旋转,来将地面上垃圾带入清扫车的垃圾箱,从而达到清扫的目的,而在不进行清扫作业时,滚刷本体31如果与地面接触,则会导致滚刷本体31磨损,此时,就需要将滚刷本体31抬起,使其离开地面,防止滚刷本体31非工作损耗。由于滚刷本体31的转轴需要和摆臂37进行连接,因而,第六安装架32第二侧的侧板以及挡板33上均开设有通孔642,在本实施例中,通孔642大致呈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642的形状根据滚刷本体31的运动路径进行设置即可。对于如何提升或放下滚刷本体31为本领域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9和图10,进一步地,滚刷装置3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第六安装架32的第二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滚刷本体31转动。可选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02,驱动电机40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8,转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39,第一皮带轮38和第二皮带轮39之间通过传动皮带40传动连接。当驱动电机402启动时,驱动电机402驱动第一皮带轮38转动,第一皮带轮38带动传动皮带40转动,进而传动皮带40带动第二皮带轮39转动,从而滚刷本体31在第二皮带轮39的带动下转动。
进一步地,位于第六安装架32第二侧的摆臂37上连接有安装板401,驱动电机402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01上。安装板401用于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02。可选地,安装板401整体为一块长方形板,在一个短边上设置有缺口,用于避让主轴36。
示例性地,参见图3和图8所示,第六安装架32上设有第三固定块321,第一链条26未与第一驱动件22连接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固定块321上,第一固定耳3212固定在第三固定块321上。第三固定块321的上端面设有固定螺栓3211,第一链条26固定在固定螺栓3211上,第三固定块321的侧端面的下部设有第一固定耳3212,第二链条27的一端铜鼓固定螺栓3211固定在第一固定耳3212上。进一步地,第二链条27的另一端也可以通过固定螺栓3211固定在减震组件28的第一固定杆282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第六安装架32的两侧底部均连接有侧挡皮34,侧挡皮34用于防止垃圾或粉尘外漏。可选地,侧挡皮34竖直设置,安装在侧板的下方。可选地,第六安装架32的前端的底部也可以设置挡皮组件35,挡皮组件35的自由端朝向地面倾斜设置。用于防止垃圾或粉尘外漏。挡皮组件35和侧挡皮34均可采用橡胶材质,并通过连接件631连接在第六安装架32上。
参见图11-图15所示,挡皮组件35连接于第六安装架32,挡皮组件35包括第一连接件351和挡皮本体352,第一连接件351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夹持部3511和第二夹持部3512,第一夹持部3511与第二夹持部3512之间形成容腔3514。第一夹持部3511与第二夹持部3512的末端形成避让槽3513,容腔3514通过避让槽3513和外界连通,避让槽3513在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容腔3514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第一连接件351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挡皮本体352和第一连接件351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部3521,安装部3521能够通过开口沿第一方向插入容腔3514中,挡皮本体352能够经过避让槽3513伸出第一连接件351。
上述的挡皮组件35通过在第一连接件351上设置第一夹持部3511和第二夹持部3512,实现对挡皮本体352的夹持和固定。在第一夹持部3511和第二夹持部3512之间设置相连通的空腔和避让槽3513,并且避让槽3513和外界连通,从而安装部3521能够设置于空腔中,挡皮本体352的一部分能够向外伸出,起到阻挡垃圾的作用。避让槽3513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容腔3514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能够避免安装部3521沿第三方向退出。另外,第一连接件351至少一侧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和避让槽3513以及空腔连通,从而挡皮本体352能够从开口沿第一方向插入到第一连接件351中。采用这种结构的第一连接件351和挡皮本体352,在进行第一连接件351和挡皮本体352的装配或拆卸时,将挡皮本体352从第一夹持部3511和第二夹持部3512之间插入或抽出即可,装卸十分方便,并且,挡皮组件35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有利于批量化生产。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1-图13,第一连接件351的外形大致为长方体,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指第一连接件35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指第一连接件351的高度方向,第三方向指第一连接件351的宽度方向。可以理解地,容腔3514的尺寸根据安装部3521的尺寸进行设置,避让槽3513尺寸根据挡皮本体352的尺寸进行设置,要求使挡皮本体352能够从开口插入到第一连接件351中,且不发生较大的晃动。开口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件351的一端,也可以在第一连接件351的两端均设置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51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从而挡皮本体352可以从第一连接件351的任意一端插入避让槽3513中。
进一步地,挡皮组件35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通过第一夹持部3511或第二夹持部3512穿入容腔3514,用于防止挡皮本体352从第一连接件351中脱落。可选地,锁紧件可以为螺栓,螺栓同时穿过第一夹持部3511、安装部3521及第二夹持部3512并锁紧,从而防止挡皮本体352从第一连接件351上脱落。可选地,锁紧件还可以为锁紧螺钉353,锁紧螺钉353设置在安装部3521的至少一端,锁紧螺钉353穿设于第一夹持部3511和容腔3514,或者,穿设于第一夹持部3511和容腔351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352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锁紧螺钉353,第二夹持部3512上设置有螺纹孔,锁紧螺钉353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二夹持部3512并穿入容腔3514,从而将安装部3521限位在两个锁紧螺钉353之间。另外,安装部352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挡皮本体35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从而在安装部3521的两端形成锁紧螺钉353的装配空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螺钉353也可以穿过安装部3521设置,锁紧件也可以为定位销62221,只要是能够对挡皮本体352起到限位作用的部件或装配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件351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因此,在第一连接件351的两端均设置了锁紧螺钉353,对于只在一端设置开口的第一连接件351,仅在具有开口的一端设置锁紧螺钉353即可。装配空间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在安装部3521的一端,也可以在两端分别设置。当然,锁紧螺钉353数量不限于一个或两个,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五个等。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3511和/或第二夹持部351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部35131,第一定位部35131沿第一方向设置在避让槽3513的槽壁上,挡皮本体35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3522,第二定位部3522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定位部35131与第二定位部3522配合设置。第一定位部35131和第二定位部3522的设置能够防止挡皮本体352从避让槽3513中脱落。可选地,第一定位部35131可以为凹陷,相应地,第二定位部3522为凸起,或者,第一定位部35131为凸起,第二定位部3522为凹陷。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持部3511的内侧设置有凹陷,凹陷在第一方向上和开口连通,从而凸起能够沿第一方向插入凹陷中。凹陷在第二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半球形,矩形或三角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地,挡皮本体352上的凸起的形状根据凹陷的形状进行设置即可。凹陷和凸起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即可。由于挡皮本体352的厚度较薄,且容易老化破损,因此,将凸起设置在挡皮本体352上,能够增加挡皮本体352的耐久性。
参见图14和图15,滚刷本体31安装在第六安装架32上,本实施例中的挡皮组件35设置在滚刷本体31的前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滚刷本体31的后方设置挡皮组件35,挡皮组件35的具体位置根据清洁车具体使用需要进行设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滚刷本体3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挡皮,挡皮的材质为具有一定柔性的橡胶,因此,不会影响到挡皮本体352的装卸。
进一步地,第六安装架32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54,第二连接件354的一侧和第一连接件35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54的另一侧和第六安装架3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354,将挡皮组件35连接在第六安装架32上。第二连接件354的结构形式以及第二连接件354与第一连接件351、第六安装架32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354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平板3541和第二平板3542,第一平板3541和第二平板3542呈角度连接,第一平板3541用于和第一连接件351固定连接,第二平板3542用于和第六安装架32固定连接。第一平板3541和第二平板3542之间的夹角根据挡皮组件35的安装角度而定。可选地,第一平板3541和第一连接件35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板3541设置在第一夹持部3511的外侧,螺栓设置有多个,过个螺栓间隔设置,螺栓穿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件351螺纹连接。可选地,第二平板3542和第六安装架32之间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易于更换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焊接或卡接等方式进行部件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水路装置5的活动部56为万向节,具体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万向节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上,另一端设有卡箍57,部分第一水管54固定在卡箍57内。
可选地,该水路装置5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水管54上,第一电磁阀和水泵52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启闭以及水泵52的启停,当边刷装置4开始刷扫地面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水泵52均开启,水箱51内的水在水泵52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喷头喷出,当边刷装置4停止刷扫地面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一喷头停止喷水。
可选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该水路装置5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溢水管511以及溢水电磁阀,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水箱51内,溢水管511与水箱51连通,溢水电磁阀设置于溢水管511上,水位传感器和溢水电磁阀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当水位传感器检测道水箱51内的水位超过预设水位值时,控制器控制溢水电磁阀打开,水箱51内超出预设水位的水从溢水管511排出,确保水箱51内的水位保持在安全水位值,提高水路装置5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水位值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即可。
可选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该清扫车还包括汽车雷达8,在清扫车的车顶和车尾均设有汽车雷达8,汽车雷达8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便于驾驶人员通过汽车雷达8了解清扫车车顶和车尾的情况。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在车顶和车尾的其中一个设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汽车雷达8,根据使用需求而定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该水路装置5还包括第二喷头551和第二水管55,第二喷头551与汽车雷达8相邻并朝向汽车雷达8设置,第二喷头551、水泵52以及水箱51通过第二水管55连通,使得第二喷头551能够向汽车雷达8喷水,以达到清洁汽车雷达8的效果。
进一步地,该水路装置5还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第二水管55上,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当汽车雷达8需要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当汽车雷达8不需要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错开开启,以确保水泵52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压,进而保证除尘效果和清洁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也可以同时开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以及水泵52的水压参数而定即可。
可选地,该水路装置5还包括垃圾箱和垃圾满溢传感器,垃圾箱固定于车架1底部,用于装盛垃圾,垃圾满溢传感器设置于垃圾箱内,垃圾满溢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垃圾满溢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箱内的垃圾是否堆积到了预设量,若垃圾箱内的垃圾量达到了预设量,则垃圾满溢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信号灯亮起,以提示驾驶人员倾倒垃圾。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垃圾满溢传感器可以是位置传感器,也可以是重量传感器,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该水路装置5还包括第三喷头和第三水管,第三喷头与垃圾满溢传感器相邻并朝向垃圾满溢传感器设置,第三喷头、水泵52以及水箱51通过第三水管连通。使得第三喷头能够向垃圾满溢传感器喷水,以达到清洁垃圾满溢传感器的效果。
进一步地,该水路装置5还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设置于第三水管上,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当清洁垃圾满溢传感器需要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当清洁垃圾满溢传感器不需要清洁时,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均错开开启,以确保水泵52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压,进而保证除尘效果和清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汽车雷达8和垃圾满溢传感器的清洁周期和清洁时长不同,在第二水管55和第三水管上分别设置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实现了对汽车雷达8和垃圾满溢传感器清洁的分开控制。
优选地,该水路装置5还包括毛刷和驱动装置,毛刷与垃圾满溢传感器相邻设置,驱动装置的固定端设置于车架1上,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毛刷连接,且驱动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毛刷刷扫垃圾满溢传感器。相较于汽车雷达8而言,垃圾满溢传感器表面更加容易附着灰尘,因此,设置毛刷和能够驱动毛刷刷扫的驱动装置,能够对垃圾满溢传感器表面进行刷扫,以提高对垃圾满溢传感器的清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可以是旋转气缸、往复气缸或者丝杠进步电机等能够驱动毛刷刷扫的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毛刷在刷扫垃圾满溢传感器的同时,第三喷头朝向垃圾满溢传感器喷水,以达到高效清洁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毛刷和第三喷头可以错开工作,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即可。
进一步地,参见图16-图22所示,该清扫车还包括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包括后轮装置61以及前轮装置62,后轮装置61包括两个后轮611和两个后轮电机612,两个后轮611分别与车架1转动连接,两个后轮电机612均安装于车架1上,且两个后轮电机612能够分别驱动两个后轮611转动,前轮装置62包括正反转电机615、减速器、转盘6161、两个支板组件以及前轮621,正反转电机615设置于车架1上,减速器包括相啮合的输入齿轮661和输出齿轮662,输入齿轮661与正反转电机615的驱动端连接,输出齿轮662的一侧端面与转盘6161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板组件间隔固定于转盘6161的另一侧端面,前轮621分别与两个支板组件转动连接,输出齿轮662的转动轴线与输入齿轮661的转动轴线平行,并与前轮621的转动轴线相垂直。
该清扫车底盘实现了将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前轮621连接,通过前轮621驱动车体完成转弯,两个后轮611分别由一个后轮电机612驱动转动,当车体转弯时,前轮621驱动转弯,后轮611仅提供前进的驱动力而不提供转弯的驱动力,该结构能够有效减小转弯半径,进而当清扫车在清扫路面的过程中转弯时,能够减小甚至消除清扫死角,有效提高了清扫车的清扫效果和清扫效率;当清扫车需要掉头时,较小的转弯半径提高了清扫车一次洗净掉头成功的几率,降低了清扫车的掉头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后轮611在两个后轮电机612的分别驱动下,转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两个后轮611的转动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此提高在转弯和掉头时两个后轮611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支板组件包括支撑板622、减震板64以及第一转轴63,支撑板622与转盘6161固定连接,减震板64设置于支撑板622上,前轮621通过第一转轴63与减震板64转动连接,由此形成前轮621分别与两个支板组件转动连接的结构。
可选地,如图17-图19所示,支撑板622上设有插接部6224,转盘6161上设有插接孔61611,插接部6224与插接孔61611插接配合,对支撑板622和转盘6161进行组装时,可以先将插接部6224插入插接孔61611中,然后再通过焊接或铆接等工艺对支撑板622和转盘6161进行固定,提高了支撑板622和转盘6161的组装精度,也省去了在焊接或铆接等固定工艺过程中,对支撑板622和转盘6161的固定,简化了支撑板622和转盘6161的组装工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插接部6224为与支撑板622厚度相同的板状结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插接部6224也可以是柱状结构或块状结构等其他结构,此处不做过多限定。
可选地,如图17-图2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前轮装置62还包括角度传感器67,角度传感器67设置在车架1上,并与正反转电机615信号连接,以检测正反转电机615驱动输入齿轮661的转动角度,前轮621转弯时实现对前轮621转弯角度的精准控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角度传感器67与减速器信号连接,以检测输出齿轮662的转动角度,同样能够实现对前轮621转弯角度的精准控制。
优选地,如图17-图20所示,角度传感器6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角度传感器67关于输出齿轮662的转动轴线对称设置,以扩大对前轮621转弯角度的检测范围,提高对前轮621转弯角度的检测精度。
可选地,如图17-图20所示,前轮装置62还包括保护板6162和多个围板6163,多个围板6163依次首尾相连,且多个围板6163的顶部均固定于保护板6162上,多个围板6163的底部均固定于转盘6161上,保护板6162、转盘6161以及多个围板6163形成保护腔,输入齿轮661和输出齿轮662均设置于保护腔内,由此形成对输入齿轮661和输出齿轮662的保护,避免外界异物滞留在齿槽内或附着在轮齿表面,进而降低了减速器的故障率,延长了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7-图20所示,正反转电机615和角度传感器67均通过保护板6162设置于车架1上,以简化前轮装置62的整体结构,进而简化了清扫车底盘的整体结构。
可选地,如图16、图21和图2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轮装置61还包括传动链条613,后轮电机612通过传动链条613驱动后轮611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后轮电机612还可以是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等其他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如图21和图2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轮装置61还包括张紧组件,以实现对传动链条613的张紧效果。具体地,张紧组件包括支架6141、张紧轮6142以及张紧弹簧6143,支架614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架1转动连接,支架6141的另一端与张紧弹簧6143的一端连接,张紧弹簧6143的另一端与车架1连接,张紧轮6142转动连接在支架6141上,且张紧轮6142与传动链条613相啮合,以达到对传动链条613的张紧效果,并且张紧弹簧6143的设置提高了张紧轮6142的灵活度,使张紧轮6142能够随着传动链条613的摆动而移动,进而使得张紧轮6142能够始终与传动链条613保持啮合状态,提高了对传动链条613的张紧效果。
优选地,如图22所示,张紧弹簧6143的一端通过一个连接环与支架6141活动连接,张紧弹簧6143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连接环与车架1活动连接,由此提高张紧弹簧6143的灵活度,进一步提高了支架6141和张紧轮6142的灵活度,使张紧轮6142能够始终与传动链条613保持啮合状态,进一步提高了对传动链条613的张紧效果。
优选地,参见图23和图24,前轮62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622,前轮621固定穿设有第一转轴63,第一转轴63的两端均穿出支撑板622,第一转轴63的两端均连接有减震板64,第一转轴63和减震板64转动连接,减震板64能够相对支撑板622沿第四方向滑移。前轮621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震弹簧65,减震弹簧65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板622,减震弹簧65的另一端连接于减震板64,减震弹簧65的弹力方向为第四方向。
上述具有减震装置的清扫车,在前轮621第一转轴63的两端连接减震板64,并将减震板64通过减震弹簧65和支撑板622进行连接,从而当车辆发生震动时,减震弹簧65提供的弹力转换为阻尼力,并传递至移动板,进而传递至第一转轴63和前轮621,从而使整车的震动得到衰减。第一转轴63和减震板64转动连接,且减震板64和支撑板622可以相对滑移,通过采用这种增设减震板64的方式,震动的能量能够传递至减震板64进行耗散,增加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继续参见图23和图24,本实施例中前轮621部分为对称结构。支撑板622大致呈长方形,其长边沿竖直方向设置,位于前轮621两侧的两个支撑板622平行设置。支撑板622的上端和清扫车的车架1进行连接,清扫车的车架1等结构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支撑板622包括平板和沿平板长边设置的折板,折板和平板连接并且垂直设置,折板的设置能够增加支撑板622的结构强度,同时保证支撑板622和上方的连接板垂直连接,起到定位和增加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进一步地,减震板64上设置有第一铰座651,减震弹簧65的一端和第一铰座651连接。可选地,支撑板622上设置有第二铰座652,减震弹簧65的另一端和第二铰座652连接。可选地,减震弹簧65采用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参见图23-图25,支撑板622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口6221,第一转轴63穿设于第一避让口6221,并能够在第一避让口6221内沿第四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方向与竖直方向呈夹角设置,即第一避让口6221的轴线关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采用此种方式,减震弹簧65弹力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具有一定分量,能够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方向也可以为竖直方向。第一避让口6221的轴线延伸方向和减震弹簧65弹力方向相同,从而减震弹簧65收缩或拉伸时,第一转轴63能够在减震板64的带动下在第一避让口6221内滑移,从而对前轮621起到减震作用。可以理解地,第一避让口6221可以为沿第四方向延伸的一字型孔。
进一步地,参见图24和图25,支撑板622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口6222,减震板64固定连接有定位销62221,定位销62221穿设于第二避让口6222,并能够在第二避让口6222内沿第四方向移动。可以理解地,第二避让口6222可以为沿第四方向延伸的一字型孔。可选地,参见图26,减震板64上设置有通孔642,定位销62221的一端穿设于通孔642并和移动板固定连接,定位销62221也可以和减震板64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定位销62221远离减震板64的一端连接有防脱部,防脱部能够防止定位销62221从第二避让口6222中脱落。在本实施例中,防脱部为螺母62222。可以理解地,定位销62221远离减震板64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螺母62222和定位销62221进行螺纹连接。螺母62222的直径大于第二避让口6222的宽度,从而能够防止定位销62221从第二避让口6222中脱落。
进一步地,参见图25,支撑板622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6223,第一缺口6223和第一避让口6221连通,第一缺口6223和第一避让口6221连通,从而第一转轴63能够通过第一缺口6223装入第一避让口6221。可选地,参见图26,可以在减震板64上设置第二缺口641,减震板64和支撑板622装配后,第一缺口6223和第二缺口641形状相同且重合。第一避让口6221和第二避让口6222的设置,能够方便第一转轴63和其他部件的装配,同时能够减小支撑板622和减震板64的应力集中,减小部件发生损坏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631将减震板64和第一转轴63进行转动连接,连接件631的一端从支撑板622的外侧穿入第一避让口6221中,可以理解地,连接件631的直径小于第一缺口6223的宽度,以免第一转轴63从第一避让口6221中掉出。
继续参见图26,减震板64为一块方形板。第二避让口6222和定位销62221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二避让口6222间隔设置,定位销62221和第二避让口6222配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62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避让口622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避让口62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其他数量。第二避让口6222和定位销62221的设置能够保证减震板64与支撑板622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27-图31所示,清扫车还包括壳体组件7,该壳体组件7包括前壳71、后壳72和隔板73。
具体地,前壳71设置有第一腔室711,第一腔室711用于安装电控模块;后壳72设置有第二腔室721,水箱51和水泵52安装于第二腔室721内;第二腔室721内可安装清扫车的其他除尘部件;隔板73设置于第一腔室711和第二腔室721之间,隔板73设置有第一安装槽731,前壳71和后壳72密封安装于第一安装槽731内;第一安装槽731内设置有定位块732,前壳71和后壳72上均设置有与定位块732配合的定位槽722,定位块732安装于定位槽722内。其中,壳体组件7的前壳71和后壳72均密封安装于隔板73的第一安装槽731内,进而实现前壳71与后壳72之间的密封组装,且第一安装槽731内设置的定位块732定位安装于前壳71和后壳72的定位槽722内,提高了前壳71、后壳72和隔板73之间的安装精度,简化组装难度。再者,隔板73位于第一腔室711和第二腔室721之间,实现了对第一腔室711内控制模块的隔离,防止灰尘进入第一腔室711内,提高了控制模块的性能和实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前壳71与第一安装槽73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实现前壳71与隔板73之间的密封,后壳72与第一安装槽73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实现后壳72与第一安装槽731之间的密封。进一步地,隔板73上安装有多个散热风扇733,散热风扇733用于对电控模块散热,提高电控模块的散热效率。
为了提高壳体组件7的结构强度,优选地,前壳71和后壳72的侧壁均为双层结构,前壳71和后壳72通过滚塑工艺成型,其中双层结构的前壳71和后壳72结构强度较高,因此前壳71和后壳72的壁厚可做减薄设计,提高滚塑工艺的成型精度,防止前壳71和后壳72变形。
进一步优选地,壳体组件7的侧壁设置有抗压弧面74,抗压弧面74凹设或凸设于壳体组件7的侧壁,一方面,抗压弧面74能够提高壳体组件7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抗压弧面74可作为壳体组件7的装饰,提高壳体组件7的美观性。
为了便于对电控模块进行操作以及维护,壳体组件7还包括门板75,门板75密封安装于前壳71的侧壁,门板75用于遮挡电控模块的操作端,具体地,门板75的周向内壁可设置第三密封圈,门板75关闭时,第三密封圈位于门板75与前壳71的侧壁之间,实现了门板75与前壳71之间的密封,需要对电控模块的操作端手动操作时,可打开门板75直接进行操作。
壳体组件7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汽车雷达8,多个汽车雷达8分布于壳体组件7顶部和周向侧壁;壳体组件7的外壁设置有避让斜面76,避让斜面76用于避让汽车雷达8的视场角。通过汽车雷达8能够使清扫车实时了解附近的环境状况,防止发生碰撞,提高安全性,避让斜面76能够增加汽车雷达8的检测范围。
优选地,壳体组件7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警示灯9,多个警示灯9位于壳体组件7的前侧和后侧,警示灯9能够对路人起警示作用,提高清扫车的安全性。
优选地,壳体组件7的外壁安装有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清扫车的行车记录,便于了解清扫车的行进状态。
作为优选地,壳体组件7前壁设置有摄像头,操作人员可通过摄像头远程了解清扫车前方的行车环境,便于对清扫车进行控制。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1),所述车架(1)上固定有水箱(51)和水泵(52);
边刷装置(4),边刷装置(4)与所述车架(1)活动连接,所述边刷装置(4)用于刷扫地面;
同步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21)和同步牵引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21)固定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22);所述同步牵引机构连接有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且所述同步牵引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2)能够驱动所述同步牵引机构带动所述边刷装置(4)和所述滚刷装置(3)同步上升或下降,所述边刷装置(4)和滚刷装置(3)均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边刷装置(4)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之间还设有减震组件(28),所述减震组件(28)的一端与所述边刷装置(4)连接,所述减震组件(28)的另一端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连接;
水路装置(5),包括第一喷头支架(53)、第一水管(54)、活动部(56)和多个第一喷头,第一喷头支架(53)的第一端与所述车架(1)连接,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呈环形并套设于所述边刷装置(4)外侧;多个所述第一喷头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并沿所述第一喷头支架的第二端(53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水箱(51)、所述水泵(52)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喷头通过所述第一水管(54)连通;所述活动部(5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架(1)上,另一端与部分所述第一水管(54)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水管(54)通过所述活动部(56)与所述车架(1)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23)、第二定滑轮(24)、第三定滑轮(25)、第一链条(26)和第二链条(27),所述第一定滑轮(23)固定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第二定滑轮(24)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架(21)上,所述第三定滑轮(25)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22)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链条(26),所述第一链条(26)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23)设置,且所述第一链条(2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滚刷装置(3)上,所述滚刷装置(3)上设有第一固定耳(3212),所述第一固定耳(3212)上设有第二链条(27),所述第二链条(27)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24)和第三定滑轮(25)设置,所述第二链条(27)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震组件(2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刷装置(4)包括前边刷机构(41),所述前边刷机构(41)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前边刷机构(41)通过第一连接杆(411)连接,所述减震组件(28)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411)上;
所述前边刷机构(41)包括第一连杆(412)、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和第一刷头(416),所述第一连杆(412)、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所述第一喷头支架(53)和所述第一刷头(416)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11)与所述第一连杆(4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12)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第一连杆(412)与所述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12)与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通过第一铰接座(413)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防撞组件(414)与所述第一喷头支架(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喷头支架(53)与所述第一刷头(4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装置(5)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管(54)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水泵(52)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水路装置(5)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溢水管(511)以及溢水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箱(51)内,所述溢水管(511)与所述水箱(51)连通,所述溢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溢水管(511)上,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所述溢水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装置(3)包括:
滚刷本体(31);
第六安装架(32),所述第六安装架(32)具有容纳所述滚刷本体(31)的空腔,所述第六安装架(32)的第一侧开设有避让口,所述滚刷本体(31)能够通过所述避让口放入所述第六安装架(32)内;
挡板(33),所述挡板(33)与所述第六安装架(32)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33)用于遮挡所述避让口;
主轴(36)和摆臂(37),所述主轴(36)沿所述第六安装架(32)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和所述第六安装架(32)固定连接,所述摆臂(3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摆臂(37)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36)的两端,两个所述摆臂(37)远离所述主轴(36)的一端分别和所述滚刷本体(31)的转轴连接;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六安装架(32)的第二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滚刷本体(3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装置(3)还包括挡皮组件(35),所述挡皮组件(35)连接于所述第六安装架(32),所述挡皮组件(35)包括:
第一连接件(351),所述第一连接件(351)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夹持部(3511)和第二夹持部(3512),所述第一夹持部(351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3512)之间形成容腔(3514),所述第一夹持部(351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3512)的末端形成避让槽(3513),所述容腔(3514)通过所述避让槽(3513)和外界连通,所述避让槽(3513)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容腔(351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件(351)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
挡皮本体(352),所述挡皮本体(352)和所述第一连接件(351)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部(3521),所述安装部(3521)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容腔(3514)中,所述挡皮本体(352)能够经过所述避让槽(3513)伸出所述第一连接件(351)。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
后轮装置(61),所述后轮装置(61)包括两个后轮(611)和两个后轮电机(612),两个所述后轮(611)分别与所述车架(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后轮电机(612)均安装于所述车架(1)上,且两个所述后轮电机(612)能够分别驱动两个所述后轮(611)转动;
前轮装置(62),所述前轮装置(62)包括正反转电机(615)、减速器、转盘(6161)、两个支板组件以及前轮(621),所述正反转电机(615)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减速器包括相啮合的输入齿轮(661)和输出齿轮(662),所述输入齿轮(661)与所述正反转电机(615)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输出齿轮(662)的一侧端面与所述转盘(6161)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板组件间隔固定于所述转盘(6161)的另一侧端面,所述前轮(621)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板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66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输入齿轮(661)的转动轴线平行,并与所述前轮(621)的转动轴线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装置(62)还包括角度传感器(67),所述角度传感器(67)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并与所述正反转电机(615)信号连接,以检测所述正反转电机(615)驱动所述输入齿轮(661)的转动角度;
或,所述前轮装置(62)还包括角度传感器(67),所述角度传感器(67)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并与所述减速器信号连接,以检测所述输出齿轮(662)的转动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62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622),所述前轮(621)固定穿设有第一转轴(63),所述第一转轴(63)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支撑板(622),所述第一转轴(63)的两端均连接有减震板(64),所述第一转轴(63)与所述减震板(64)转动连接,所述减震板(64)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板(622)沿第四方向滑移,所述前轮(621)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震弹簧(65),所述减震弹簧(6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622),所述减震弹簧(6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震板(64),所述减震弹簧(65)的弹力方向为所述第四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清扫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组件(7),所述壳体组件(7)包括前壳(71),所述前壳(71)设置有第一腔室(711),所述第一腔室(711)用于安装电控模块;
后壳(72),所述后壳(72)设置有第二腔室(721),所述水箱(51)和所述水泵(52)安装于所述第二腔室(721)内;
隔板(73),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711)和所述第二腔室(721)之间,所述隔板(73)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前壳(71)和所述后壳(72)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块(732),所述前壳(71)和所述后壳(7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732)配合的定位槽(722),所述定位块(732)安装于所述定位槽(722)内。
CN202221830085.2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清扫车 Active CN217923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0085.2U CN217923293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清扫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0085.2U CN217923293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清扫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3293U true CN217923293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0085.2U Active CN217923293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清扫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32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5893A (zh) * 2022-07-15 2022-09-30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清扫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5893A (zh) * 2022-07-15 2022-09-30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清扫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25893A (zh) 一种清扫车
CN217923293U (zh) 一种清扫车
CN108201427B (zh) 扫地机器人防撞机构以及智能扫地机器人
CN108797479B (zh) 一种扫洗一体机
CN217923298U (zh) 一种扫地机用同步升降机构
CN111668705B (zh) 一种利用蒸馏水自除尘的电器柜装置
CN108978565B (zh) 结构紧凑的清扫机
CN109706855B (zh) 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
CN219923843U (zh) 传感器清洁装置及无人驾驶系统
CN210652966U (zh) 一种汽车底盘框
CN217923294U (zh) 一种扫地车用边刷
CN208698633U (zh) 一种新型汽车倒车镜
CN218085438U (zh) 一种智能自助洗车机
CN116213331A (zh) 清扫装置及机器人
CN216295613U (zh) 雾炮及抑尘车
CN21386408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物料转移用agv小车
KR101758186B1 (ko) 전방충돌시 충격을 완화시키는 자석방식으로 결합된 탑승식 청소차 집수판
CN209798562U (zh) 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
CN212556171U (zh) 一种全自动洗车设备的横刷打开机构
CN111292506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载安全驾驶警示装置
CN211324774U (zh)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减震底座
CN211335866U (zh) 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防撞组件
CN112477638A (zh) 一种agv用可升降充电刷块机构及控制方法
CN221458805U (zh) 一种用于仓储机器人的前底盘铝件
CN218204103U (zh) 一种清洗车滚刷机构及清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8

Address after: 518000 Wanke Yuncheng Phase 4, Dashi 1st Road, Xili Community, Xi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entralized Commercial Project) A08 (12-08)

Patentee after: Kandra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s 26 and 27, block B, building 7,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1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ANDELA (SHENZ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