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1174U - 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21174U CN217921174U CN202222334633.9U CN202222334633U CN217921174U CN 217921174 U CN217921174 U CN 217921174U CN 202222334633 U CN202222334633 U CN 202222334633U CN 217921174 U CN217921174 U CN 2179211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ist
- bracket
- mount
- bas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包括:基座、支架和吊装组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竖直设置于基座上,且与基座之间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架水平固定在第一支架的顶部,且第二支架内部限定出开口向下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丝杠传动机构;吊装组件包括:伸缩部和夹持吸附部,伸缩部的一端与安装腔内的丝杠传动机构连接,丝杠传动机构用于驱动伸缩部水平移动,夹持吸附部可拆卸的设置于伸缩部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待吊装的模具。在本申请中,可使吊装过程更加稳定,既可避免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情况,又可防止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提升吊装的稳定性,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模具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待装配和已装配好的模具移动,往往通过吊车来完成,然而吊车仅通过螺栓将吊环粗略固定在模具平面顶部,并在吊环中心空中贯穿插入一根圆棒,从而完成吊装操作,一方面仅通过螺栓将吊环粗略固定在模具平面顶部,螺栓一旦滑脱,模具平面就会立即坠落,另一方面,不易掌握平衡,圆棒容易从吊环的中心滑出,导致重物坠落。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吊装夹具,采用缆绳与夹持爪相配合的方式对模具进行吊装,虽然可达到吊装的目的,但是缆绳在收放过程中均容易发生晃动,而缆绳晃动容易导致夹持爪无法准确地夹持模具,需要人工辅助调整夹持爪的位置,降低了吊装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吊装的稳定性。
可见,如何避免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情况,可在无需人工辅助的情况下,准确地对模具进行吊装,提升吊装效率,且提高吊装的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利用夹持吸附部可对模具进行夹持与吸附,达到双重固定模具的目的,而通过控制伸缩部的伸缩对模具进行吊装,可使吊装过程更加稳定,既可避免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情况,又可防止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提升吊装的稳定性,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且吊装过程无需人工辅助,可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吊装,提升吊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包括:基座、支架和吊装组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竖直设置于基座上,且与基座之间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架水平固定在第一支架的顶部,且第二支架内部限定出开口向下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丝杠传动机构;吊装组件包括:伸缩部和夹持吸附部,伸缩部的一端与安装腔内的丝杠传动机构连接,丝杠传动机构用于驱动伸缩部水平移动,夹持吸附部可拆卸的设置于伸缩部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待吊装的模具。
可选地,夹持吸附部包括:气动卡盘和真空吸盘。气动卡盘为圆盘形结构,且可拆的设置于伸缩部的底部,气动卡盘的圆周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活动卡爪;真空吸盘设置于气动卡盘的下侧面,且与气动卡盘同心设置。
可选地,每一活动卡爪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橡胶垫。
可选地,伸缩部为电动伸缩杆。
可选地,安装腔向下的开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架长度的三分之二,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支架的长度。
可选地,基座的周圈侧壁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插板,在基座放置于吊装位置处的情况下,插板用于插入地面将基座固定在吊装位置处,和/或基座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围绕第一支架排布的配重块。
可选地,第一支架与其上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架构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
可选地,构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倾斜设置。
可选地,基座上设置有旋转盘,第一支架设置于旋转盘上,且旋转盘上设置有限制件,限制件用于限制旋转盘的转动。
可选地,基座上设置有升降平台,旋转盘设置于升降平台上,其中,基座、升降平台与旋转盘同心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对模具进行吊装时,通过转动基座上的第一支架可对吊装组件与待吊装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使吊装组件向待吊装模具的位置处靠近,之后再利用丝杠传动机构对吊装组件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即丝杠传动机构驱动伸缩部发生水平位移,将伸缩部以及其底部的夹持吸附部移动至待吊装模具的正上方,此时,控制伸缩部向下延伸,通过夹持吸附部对待吊装模具进行夹持吸附,并在对待吊装模具夹持吸附固定后,通过控制伸缩部的收缩将待吊装模具升起,最后再次控制吊装组件水平移动以及第一支架转动将待吊装模具移动至吊装位置处,从而相对于利用缆绳搭配单一夹具的吊装方式,利用夹持吸附部可对模具进行夹持与吸附,达到双重固定模具的目的,而通过控制伸缩部的伸缩对模具进行吊装,可使吊装过程更加稳定,既可避免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情况,又可防止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提升吊装的稳定性,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且吊装过程无需人工辅助,可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吊装,提升吊装效率。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吸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丝杠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基座;101、插板;102、安装槽;103、驱动气缸;200、支架;201、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203、安装腔;300、丝杠传动机构;301、丝杠;302、丝套;303、驱动电机;400、吊装组件;401、伸缩部;402、夹持吸附部;403、气动卡盘;404、真空吸盘;405、活动卡爪;406、橡胶垫;407、承托网;408、悬挂钩;500、支撑杆;600、旋转盘;601、限制件;700、升降平台;800、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包括:基座100、支架200和吊装组件400。支架200包括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第一支架201竖直设置于基座100上,且与基座100之间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架202水平固定在第一支架201的顶部,且第二支架202内部限定出开口向下的安装腔203,安装腔203内设置有丝杠传动机构300;吊装组件400包括:伸缩部401和夹持吸附部402,伸缩部401的一端与安装腔203内的丝杠传动机构300连接,丝杠传动机构300用于驱动伸缩部401水平移动,夹持吸附部402可拆卸地设置于伸缩部401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待吊装的模具。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在对模具进行吊装时,通过转动基座100上的第一支架201可对吊装组件400与待吊装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使吊装组件400向待吊装模具的位置处靠近,之后再利用丝杠传动机构300对吊装组件400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即丝杠传动机构300驱动伸缩部401发生水平位移,将伸缩部401以及其底部的夹持吸附部402移动至待吊装模具的正上方,此时,控制伸缩部401向下延伸,通过夹持吸附部402对待吊装模具进行夹持吸附,并在对待吊装模具夹持吸附固定后,通过控制伸缩部401的收缩将待吊装模具升起,最后再次控制吊装组件400水平移动以及第一支架201转动将待吊装模具移动至吊装位置处,从而相对于利用缆绳搭配单一夹具的吊装方式,利用夹持吸附部402可对模具进行夹持与吸附,达到双重固定模具的目的,而通过控制伸缩部401的伸缩对模具进行吊装,可使吊装过程更加稳定,既可避免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情况,又可防止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提升吊装的稳定性,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且吊装过程无需人工辅助,可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吊装,提升吊装效率。
可选地,丝杠传动机构300包括丝杠301、丝套302和驱动电机303。丝杠301水平设置于安装腔203内,丝套302可活动的套设于丝杠301上,且伸缩部401的一端与丝套30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03与丝杠301的一端的连接,用于驱动丝杠301转动。这样,利用驱动电机303驱动丝杠301转动,可使丝套302在丝杠301上水平移动,从而可使一端固定连接在丝套302上的伸缩部401发生水平移动,驱动过程更加平稳,可使伸缩部401始终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保证伸缩部401可稳定且高效的带动夹持吸附部402进行位置移动调整,提升驱动效率的同时提升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可选地,夹持吸附部402包括:气动卡盘403和真空吸盘404。气动卡盘403为圆盘形结构,且可拆的设置于伸缩部401的底部,气动卡盘403的圆周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活动卡爪405;真空吸盘404设置于气动卡盘403的下侧面,且与气动卡盘403同心设置。这样,利用气动卡盘403驱动活动卡爪405可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利用与气动卡盘403同心设置,且位于气动卡盘403下侧面的真空吸盘404可对模具进行吸附固定,从而达到双重固定模具的目的,可使对模具的吊装更加牢固,避免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提升吊装的稳定性,使对模具的吊装可有条不紊地进行,且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
可选地,真空吸盘404设置于多个活动卡爪405之间。这样,利用多个活动卡爪405可对模具的侧壁进行夹持固定,此时位于多个活动卡爪405之间的真空吸盘404则可对模具的定侧面进行吸附固定,通过两种的不同方式固定模具不同的部位,可使对模具的吊装更加牢固,可避免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从而更好且更稳定的对模具进行吊装。
如图2所示,可选地,夹持吸附部402还包括:承托网407。承托网407的侧边与活动卡爪405的底部连接,在模具位于夹持吸附部402上的情况下,承托网407用于承托模具的底部,其中,每一活动卡爪405的底部均设置有悬挂钩408,承托网407的侧边钩挂于悬挂钩408上。这样,利用承托网407可承托模具的底部,从而使活动卡爪405与承托网407围挡在模具的周圈,可对模具进行更好的固定,避免模具从而夹持吸附部402上掉落,保证吊装可安全且高效地进行。
可选地,气动卡盘403与伸缩部401之间螺纹连接。这样,使气动卡盘403与伸缩部40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气动卡盘403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且螺纹连接的方式较为简单,且连接也较为牢固,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
如图2所示,可选地,气动卡盘403上设置有检测装置800,检测装置800设置于气动卡盘403的下侧面,且位于活动卡爪405与真空吸盘404之间,其中,检测装置800包括测距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图像识别摄像头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在利用夹持吸附部402吊装模具时,通过检测装置800可实时检测模具的方位,便于根据检测结果对夹持吸附部402的位置进行调整,使调整后的夹持吸附部402可精准地对模具进行吊装,保证模具吊装可稳定高效地进行,提高对模具的吊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测距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图像识别摄像头均为现有技术,便于直接安装使用。
如图2所示,可选地,每一活动卡爪405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橡胶垫406。这样,通过在活动卡爪405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垫406,当活动卡爪405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时,利用橡胶垫406可增强活动卡爪405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避免模具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因发生向下滑动,而导致模具从活动卡爪405上掉落的情况,保证了吊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可避免活动卡爪405因过度夹持挤压模具而导致模具损坏的情况,增强对模具的保护性。
可选地,橡胶垫406为橡胶吸盘。这样,利用橡胶吸盘可对模具的侧壁进行吸附固定,防止模具从夹持吸附部402上掉落,进一步增强吊装的稳定性。
可选地,伸缩部401为电动伸缩杆。这样,相对于采用缆绳吊装模具的方式,利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完成对模具的吊装,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垂直向下延伸或向上收缩,可使吊装过程更加平稳,避免模具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情况,提升吊装的稳定性,且也可避免因夹持吸附部402发生晃动而导致夹持吸附部402无法准确地对模具进行夹持的情况,提高对模具吊装的准确性。
如图3所示,可选地,安装腔203向下的开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架202长度的三分之二,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支架202的长度。这样,通过将安装腔203向下的开口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架202长度的三分之二,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支架202的长度,可使开口的长度处于较大的范围内,使开口具备较大的口径,从而使吊装组件400具备较大的可移动范围,进而便于更好地对吊装组件40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吊装设备适应于对不同位置的模具进行吊装,扩大吊装设备的吊装范围。
可选地,基座100的周圈侧壁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插板101,在基座100放置于吊装位置处的情况下,插板101用于插入地面将基座100固定在吊装位置处,和/或基座100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围绕第一支架201排布的配重块。这样,在基座100放置于吊装位置处的情况下,通过将插板101插入地面,或在基座100上安装配重块,可使基座100更加稳固,可避免在吊装模具的过程中设备整体发生倾倒的情况,保证吊装可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同时提升吊装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可选地,插板101垂直于水平面设置。这样,可使插板101竖直插入地下,使基座100可更加稳固地放置于地面上,进一步增强吊装设备整体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支架201与其上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架202构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这样,L形结构或T形结构的支架200均可使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架202具有向第一支架201一侧突出的部分,使支架200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化,便于利用安装在第二支架202上的吊装组件400对模具进行吊装,且降低第一支架201对吊装过程的影响,防止第一支架201阻碍吊装的情况发生,保证吊装可有序地进行。
可选地,第一支架201与其上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架202为一体结构。这样,一体成型结构较为稳固,增强支架2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可选地,构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的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500,且支撑杆500倾斜设置。这样,利用倾斜设置于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之间的支撑杆500,有助于增强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的连接强度,使由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构成的支架200在结构上更加稳固,且在吊装模具的过程中,可避免第二支架202的一端发生向下弯曲的情况,保证了吊装过程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第一支架201与其上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架202构成L形结构的情况下,安装腔203向下的开口的长度等于第二支架202突出于第一支架201的部分的长度的三分之二。这样,既保证了开口具备较大的口径,使吊装组件400具备较大的可移动范围,又可降低开口的设置对其他部件安装的影响,即可使支撑杆500更好的连接在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之间。
可选地,支撑杆50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架201的中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架202的开口靠近第一支架201的口沿处。这样,使支撑杆500的安装更加合理化,利用支撑杆500增强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的连接强度,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且可防止支撑杆500的设置阻碍伸缩部401的移动的情况,保证伸缩部401可在第二支架202的底部顺利且稳定的移动。
如图4所示,可选地,基座100上设置有旋转盘600,第一支架201设置于旋转盘600上,且旋转盘600上设置有限制件601,限制件601用于限制旋转盘600的转动。这样,在对模具进行吊装时,通过旋转盘600转动基座100上的第一支架201,从而可对吊装组件400与待吊装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使吊装组件400向待吊装模具的位置处靠近,其中以旋转盘600转动的方式较为简单,便于操控,有助于提升调节吊装组件400的便捷性,而在调整完成后,可利用限制件601限制旋转盘600的转动,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因第一支架201再次发生转动而影响模具吊装的情况,可使吊装组件400更加准确的吊装模具。
可选地,限制件601为限制杆,旋转盘600上设置有第一孔,限制杆位于第一孔内,基座100上设置有第二孔,在限制杆的底部插入第二孔内的情况下,对旋转盘600的转动进行锁定。这样,在旋转调节完成后,通过将第一孔内的限制杆向下移动,使限制杆的底部插入基座100上的第二孔,从而对旋转盘600的转动进行锁定,锁定方式较为简单,提升操作的便捷性,且对旋转盘600的锁定更为稳定。
如图4所示,可选地,基座100上设置有升降平台700,旋转盘600设置于升降平台700上,其中,基座100、升降平台700与旋转盘600同心设置。这样,通过在基座100上设置升降平台700,并将旋转盘600设置在升降平台700上,从而在第一支架201无法满足吊装高度需求的情况下,可通过升降平台700调整第一支架201的高度,使吊装组件400可将模具吊装至更高的位置处,满足多样化的吊装需求。
可选地,基座100上端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102,且升降平台700通过驱动气缸103可适配的设置在安装槽102内。这样,通过在基座100上设置安装槽102,可为升降平台700提供较为稳定且安全地安装空间,在无需使用升降平台700时,升降平台700处于安装槽102内,可避免升降平台700占用空间,而在第一支架201无法满足吊装高度需求的情况下,利用驱动气缸103将升降平台700顶出安装槽102,可对吊装高度进行调整,且驱动过程更加平稳高效,有助于提高升降平台700升降的稳定性。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
支架(200),包括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所述第一支架(201)竖直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且与所述基座(100)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2)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201)的顶部,且所述第二支架(202)内部限定出开口向下的安装腔(203),所述安装腔(203)内设置有丝杠传动机构(300);
吊装组件(400),包括伸缩部(401)和夹持吸附部(402),所述伸缩部(40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203)内的所述丝杠传动机构(300)连接,所述丝杠传动机构(300)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部(401)水平移动,所述夹持吸附部(40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伸缩部(401)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待吊装的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吸附部(402)包括:
气动卡盘(403),为圆盘形结构,且可拆的设置于所述伸缩部(401)的底部,所述气动卡盘(403)的圆周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活动卡爪(405);
真空吸盘(404),设置于所述气动卡盘(403)的下侧面,且与所述气动卡盘(403)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活动卡爪(405)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橡胶垫(4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401)为电动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203)向下的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支架(202)长度的三分之二,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支架(20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的周圈侧壁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插板(101),在所述基座(100)放置于吊装位置处的情况下,所述插板(101)用于插入地面将所述基座(100)固定在吊装位置处,和/或所述基座(100)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围绕所述第一支架(201)排布的配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01)与其上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架(202)构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构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的所述第一支架(201)与所述第二支架(20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500),且所述支撑杆(500)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上设置有旋转盘(600),所述第一支架(201)设置于所述旋转盘(600)上,且所述旋转盘(600)上设置有限制件(601),所述限制件(601)用于限制所述旋转盘(600)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上设置有升降平台(700),所述旋转盘(600)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700)上,其中,所述基座(100)、所述升降平台(700)与所述旋转盘(600)同心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34633.9U CN217921174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34633.9U CN217921174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21174U true CN217921174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7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34633.9U Active CN217921174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21174U (zh) |
-
2022
- 2022-09-01 CN CN202222334633.9U patent/CN2179211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90725B (zh) | 吊装装置以及机舱吊装方法 | |
JP2005320164A (ja) | エレベータ駆動部の取付け装置 | |
CN217921174U (zh) | 模具加工用吊装设备 | |
CN114084807B (zh) | 管桩真空吸盘起重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6873742B (zh) | 一种金属铸造件用吊取装置 | |
CN219708869U (zh) | 一种机械设备起吊架 | |
CN211310538U (zh) | 平衡配重插入式吊装装置 | |
CN219238994U (zh) | 一种起吊工装 | |
JP2006062768A (ja) | 巻上機取付装置、および巻上機取付方法 | |
CN221216929U (zh) | 一种料仓加工用吊运机构 | |
CN116788988B (zh) | 一种涂料生产中的转运机构 | |
CN219384494U (zh) | 一种可调式定转子冲片吊具 | |
CN218024131U (zh) | 一种车辆拆装用机械手 | |
CN106115458B (zh) | 低速柴油机曲轴复套调平衡装置 | |
CN219526031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吊装工装 | |
CN115383524B (zh) | 一种pcb钻头生产用钻头固定装置 | |
CN221370274U (zh) | 一种预制构件吊具 | |
CN217458476U (zh) | 一种模具开模用吊装平衡器 | |
CN219384560U (zh) | 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 | |
CN214879532U (zh) | 一种发电机转子起吊翻转工装结构 | |
CN217647972U (zh) |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加工用定位装置 | |
CN220223245U (zh) | 一种可控型吊钩防脱钩装置 | |
CN221543829U (zh) | 一种线缆桥架吊装设备 | |
CN216138952U (zh) | 一种齿轮加工抓取夹具 | |
CN220998892U (zh) | 一种加气块砖吊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