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8589U -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8589U
CN217898589U CN202220711275.6U CN202220711275U CN217898589U CN 217898589 U CN217898589 U CN 217898589U CN 202220711275 U CN202220711275 U CN 202220711275U CN 217898589 U CN217898589 U CN 217898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lock
support
supporting
contact
deforma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12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哉松
韩万龙
陈锋
顾航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an Zhiyu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an Zhiyu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an Zhiyu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an Zhiyu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12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8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8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8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卡钳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中支撑触脚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支撑触脚相互分布在内制动块、外制动块的两端,支撑触脚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第一形变部、第二形变部以及抵触部;连接部用于和支撑骨架固定连接,抵触部为板件,抵触部与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为面接触或者线接触,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用于积蓄在制动过程中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对回位机构作用而产生的弹性势能;在制动释放时,第一形变部、第二形变部释放弹性势能推动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回位。该卡钳具有制动力大,强度高以及低拖滞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卡钳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980027491.X,公开了用于盘式制动器盘的固定式卡钳本体,其通过对卡钳的结构设计从而减轻卡钳的振动,提高卡钳的制动平稳性。
但是卡钳结构为分体式结构,对于制动卡钳存在的拖滞现象并没有得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包括用于内制动块和外制动块回位的回位机构,回位机构包括支撑骨架以及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支撑触脚,支撑触脚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支撑触脚相互分布在内制动块、外制动块的两端,支撑触脚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第一形变部、第二形变部以及抵触部;
连接部用于和支撑骨架固定连接,抵触部为板件,抵触部与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为面接触或者线接触,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用于积蓄在制动过程中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对回位机构作用而产生的弹性势能;在制动释放时,第一形变部、第二形变部释放弹性势能推动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回位。本方案设计的卡钳结构能够适应大尺寸卡钳,而且采用对称设计的四支撑脚结构能够保证内制动块和外制动块稳定可靠的回位,而且支撑脚的设计结构能够稳定收集弹性势能,而且不占用周向尺寸,整个设计集成化程度更高。
作为优选,连接部、第一形变部、第二形变部以及抵触部为一体的簧片弯折形成,抵触部为条状的板件,抵触部与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为面接触或线接触。
作为优选,抵触部与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接触点为抵触点,抵触点位于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重心所在平面。
作为优选,初始状态下,抵触部与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的接触面的夹角为0.5 度~3度。
作为优选,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相互构成“S”型,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均为拱形结构,第一形变部的拱形结构拱顶朝向制动盘方向,第二形变部的拱形结构拱顶远离制动盘方向。
作为优选,支撑触脚的个数为四个,其中支撑触脚两两一体成型设计,两支撑触脚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形成支撑架,支撑架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位于支撑骨架的两端用于支撑内制动块和外制动块的两端,支撑架内侧的支撑触脚支撑在内制动块上,支撑架外侧的支撑触脚支撑在外制动块上。
作为优选,支撑骨架包括轴向的第一支撑簧片以及和第一支撑簧片连接的且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簧片,其中支撑触脚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簧片和第二支撑簧片垂直。
作为优选,还包括钳体和安装在钳口侧的内制动块和外制动块,钳背侧在钳口背部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杆的插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在内端和外端的插孔内,所述的内制动块和外制动块滑动套设在支撑杆上,第二支撑簧片位于内制动块和外制动块之间,第二支撑簧片上形成有与支撑杆匹配的卡口,第二支撑簧片通过卡口与支撑杆配合实现周向的限位,避免支撑骨架出现周向晃动。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簧片的端部通过弯折形成用于和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抵触的抵触片,抵触片与第一支撑簧片本体之间形成变形区,初始状态下抵触面对内制动块、外制动块的作用力垂直与其接触的面。
作为优选,还包括警报线,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与抵触部接触位置涂覆有铜膏。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体式钳体,钳体内置有两两对称分布的三组活塞。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方案设计的卡钳其采用一体式整体卡钳结构,相较于分体式钳体其具有轻量化,安装方便,结构强度高等优点。而且设计的支撑簧体结构对内制动块、外制动块的支撑十分稳定,其在轴线、周向、以及前后方向均对制动块起到限制,避免摩擦片在制动时出现过渡的晃动,保证制动平稳,同时可以保证支撑点的稳定,使回位机构力输出无延迟,更加稳定可靠,整个回位机构支撑在摩擦块重心所在平面上,在制动泄压后迅速回弹,摩擦块快速脱离制动盘,以达到降低拖滞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钳背侧示意图。
图3是回位机构与内制动块或外制动块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回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以下技术名称:
1—内制动块、2—外制动块、3—回位机构、4—支撑骨架、5—支撑触脚、 6—连接部、7—第一形变部、8—第二形变部、9—抵触部、10—抵触点、11—支撑架、12—第一支撑簧片、13—第二支撑簧片、15—钳口、16—插孔、17—支撑轴、18—卡口、19—抵触片、20—警报线、21—活塞、22—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包括用于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回位的回位机构3,回位机构3包括支撑骨架4以及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支撑触脚5,支撑触脚5与支撑骨架4固定连接,支撑触脚5相互分布在内制动块1、外制动块2的两端,支撑触脚5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6、第一形变部7、第二形变部 8以及抵触部9;
连接部6用于和支撑骨架4固定连接,抵触部9为板件,抵触部9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为面接触或者线接触,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用于积蓄在制动过程中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对回位机构3作用而产生的弹性势能;在制动释放时,第一形变部7、第二形变部8释放弹性势能推动内制动块1 或外制动块2回位。本方案设计的卡钳结构能够适应大尺寸卡钳,而且采用对称设计的四支撑脚结构能够保证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稳定可靠的回位,而且支撑脚的设计结构能够稳定收集弹性势能,而且不占用周向尺寸,整个设计集成化程度更高。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制动卡钳为铝合金结构的制动卡钳,该制动卡钳包括活塞21、矩形圈、活塞21防尘罩以及油路等基本单元,本实施例仅对本方案存在的区别技术特征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6、第一形变部7、第二形变部8以及抵触部9为一体的簧片弯折形成,抵触部9为条状的板件,抵触部9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 为面接触或线接触。面接触或者线接触能够给予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以足够的支撑,保证受力稳定。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均包括与活塞21连接的背板以及用于摩擦制动的摩擦片,摩擦片固定安装在背板上,所述的支撑触脚5以及支撑骨架4均和背板连接,通过背板对摩擦块起到作用。
本实施例中,抵触部9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接触点为抵触点10,抵触点10位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重心所在平面。该种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在制动泄压后迅速回弹,摩擦块快速脱离制动盘,以达到降低拖滞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抵触部9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的接触面的夹角为0.5度~3度。利用一定斜度可以保证在制动过程中,支撑触脚5变形的同时,增加和支撑部的接触面积,可以尽可能的保持摩擦片整体轴向运动,从而保证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保证制动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相互构成“S”型,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均为拱形结构,第一形变部7的拱形结构拱顶朝向制动盘方向,第二形变部8的拱形结构拱顶远离制动盘方向。
本实施例中,支撑触脚5的个数为四个,其中支撑触脚5两两一体成型设计,两支撑触脚5通过连接部6一体成型形成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位于支撑骨架4的两端用于支撑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的两端,支撑架11内侧的支撑触脚5支撑在内制动块1上,支撑架11外侧的支撑触脚5支撑在外制动块2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骨架4包括轴向的第一支撑簧片12以及和第一支撑簧片 12连接的且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簧片13,其中支撑触脚5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簧片12和第二支撑簧片13垂直。第一支撑簧片12和第二支撑簧片13 均为宽体的片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钳体22和安装在钳口15侧的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钳背侧在钳口15背部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杆17的插孔16,支撑杆17的两端分别插入在内端和外端的插孔16内,所述的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滑动套设在支撑杆17上,第二支撑簧片13位于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 之间,第二支撑簧片13上形成有与支撑杆17匹配的卡口18,第二支撑簧片13 通过卡口18与支撑杆17配合实现周向的限位,避免支撑骨架4出现周向晃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簧片12的端部通过弯折形成用于和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抵触的抵触片19,抵触片19与第一支撑簧片12本体之间形成变形区,初始状态下抵触面对内制动块1、外制动块2的作用力垂直与其接触的面。
为了及时获知摩擦片的磨损情况,本实施例的卡钳还包括警报线20,警报线20安装在卡钳的钳背侧。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与抵触部9接触位置涂覆有铜膏,铜膏起到润滑作用。避免支撑触脚5与制动块之间发生异响卡滞等现象。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体式钳体22,钳体22内置有两两对称分布的三组活塞21。六活塞21卡钳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制动扭矩,保证制动效果。
本方案设计的卡钳其采用一体式整体卡钳结构,相较于分体式钳体22其具有轻量化,安装方便,结构强度高等优点。而且设计的支撑簧体结构对内制动块1、外制动块2的支撑十分稳定,其在轴线、周向、以及前后方向均对制动块起到限制,避免摩擦片在制动时出现过渡的晃动,保证制动平稳,同时可以保证支撑点的稳定,使回位机构3力输出无延迟,更加稳定可靠,整个回位机构3 支撑在摩擦块重心所在平面上,在制动泄压后迅速回弹,摩擦块快速脱离制动盘,以达到降低拖滞的作用。
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制动主缸刹车踏板施加压力时,制动液从制动主缸经卡钳进油孔进入卡钳内部,并同时推动内侧,外侧活塞21向制动盘方向移动,安装在制动盘和卡钳活塞21之间的摩擦块此时也迅速向制动盘方向平行移动,摩擦块在制动盘上摩擦,以提供稳定的制动力;该卡钳内置六活塞21设计,当制动主缸施加压力时内外侧活塞21向制动盘方向移动,并压缩密封圈,由内置密封圈包裹住活塞 21,并提供密封作用,当泄压时,密封圈释放压缩,产生细微弹性变形,拉回活塞21降低拖滞1以满足卡钳活塞21回位,当摩擦块磨损后,活塞21受压向制动盘方向移动自动补偿摩擦块磨损,直至磨损报警线;该卡钳的支撑杆17横穿卡钳,并固定在卡钳的支撑杆17孔中,以限制摩擦块上下位置,以及支撑杆 17上的限位槽限制弹簧片左右位置,当制动时摩擦块受活塞21压力,摩擦块在光滑的支撑杆17上向制动盘方向移动,直至摩擦块接触到制动盘,产生制动力;因摩擦块两侧的光亮带上涂有适量铜膏,当卡钳活塞21受油压压力,推动摩擦块向制动盘方向移动时,摩擦块摩擦制动盘,并产生制动力;当制动加压时,摩擦块摩擦制动盘,以产生制动力,由于制动盘工作面受加工精度影响,不是一个理想的平面,当泄压解除制动,此时车轮向前或向后运动,摩擦块在制动盘的旋转挤压下迅速部分脱离制动盘,完成一次制动。当卡钳加压制动,卡钳摩擦块受活塞21推力向制动盘方向移动,因弹簧片设计机构合理在制动块重心位置,当泄压解除制动后,摩擦块在弹簧片的回弹力作用下,迅速脱离制动盘, 完成一次制动。
实施例2
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装配有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21固定式卡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支撑触脚5和支撑骨架4为焊接固定。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回位的回位机构(3),回位机构(3)包括支撑骨架(4)以及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支撑触脚(5),支撑触脚(5)与支撑骨架(4)固定连接,支撑触脚(5)相互分布在内制动块(1)、外制动块(2)的两端,支撑触脚(5)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6)、第一形变部(7)、第二形变部(8)以及抵触部(9);
连接部(6)用于和支撑骨架(4)固定连接,抵触部(9)为板件,抵触部(9)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为面接触或者线接触,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用于积蓄在制动过程中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对回位机构(3)作用而产生的弹性势能;在制动释放时,第一形变部(7)、第二形变部(8)释放弹性势能推动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连接部(6)、第一形变部(7)、第二形变部(8)以及抵触部(9)为一体的簧片弯折形成,抵触部(9)为条状的板件,抵触部(9)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为面接触或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抵触部(9)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接触点为抵触点(10),抵触点(10)位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重心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抵触部(9)与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的接触面的夹角为0.5度~3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相互构成“S”型,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均为拱形结构,第一形变部(7)的拱形结构拱顶朝向制动盘方向,第二形变部(8)的拱形结构拱顶远离制动盘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支撑触脚(5)的个数为四个,其中支撑触脚(5)两两一体成型设计,两支撑触脚(5)通过连接部(6)一体成型形成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位于支撑骨架(4)的两端用于支撑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的两端,支撑架(11)内侧的支撑触脚(5)支撑在内制动块(1)上,支撑架(11)外侧的支撑触脚(5)支撑在外制动块(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支撑骨架(4)包括轴向的第一支撑簧片(12)以及和第一支撑簧片(12)连接的且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簧片(13),其中支撑触脚(5)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簧片(12)和第二支撑簧片(13)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钳体(22)和安装在钳口(15)侧的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钳背侧在钳口(15)背部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杆(17)的插孔(16),支撑杆(17)的两端分别插入在内端和外端的插孔(16)内,所述的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滑动套设在支撑杆(17)上,第二支撑簧片(13)位于内制动块(1)和外制动块(2)之间,第二支撑簧片(13)上形成有与支撑杆(17)匹配的卡口(18),第二支撑簧片(13)通过卡口(18)与支撑杆(17)配合实现周向的限位,避免支撑骨架(4)出现周向晃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簧片(12)的端部通过弯折形成用于和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抵触的抵触片(19),抵触片(19)与第一支撑簧片(12)本体之间形成变形区,初始状态下抵触面对内制动块(1)、外制动块(2)的作用力垂直与其接触的面;还包括警报线(20),内制动块(1)或外制动块(2)与抵触部(9)接触位置涂覆有铜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体式钳体(22),钳体(22)为铝合金材质,钳体(22)内置有两两对称分布的三组活塞(21)。
CN202220711275.6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Active CN217898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1275.6U CN217898589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1275.6U CN217898589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8589U true CN217898589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1275.6U Active CN217898589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8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98589U (zh) 一种一体式多活塞固定式卡钳
CN108779820A (zh) 盘式制动器,尤其是用于商用车的盘式制动器
EP1136349A3 (en) Bicycle cable disc brake
EP1122161A3 (en) Bicycle disk brake
KR20110060243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214698899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汽车的后桥碟刹装置
CN111677787B (zh) 一种迁移节变式高安全性汽车制动器
RU2003107042A (ru) Блок авиатормоз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конвертирова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208546458U (zh) 一种摩擦片装置及制动器
CN214367404U (zh) 一种自带回位机构的卡钳结构
KR20130036392A (ko) 디스크브레이크
US7234568B2 (en) High performance disk brake
CN211314922U (zh) 一种用于提升刹车钳活塞回位量的结构
CN210978508U (zh) 一种发动机活塞销结构
CN208364639U (zh) 一种汽车制动器
CN103538672A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机械碟刹的制动装置
CN102555270A (zh) 刚性离合器压力机的制动系统
CN218063168U (zh) 车辆及其制动卡钳组件
CN212455271U (zh) 一种涨闸结构
CN201519802U (zh) 弹簧内置式液压压料器
CN217682945U (zh) 一种钳口侧制动片回位装置
CN108488273A (zh) 一种摩擦片装置及制动器
CN109027494A (zh) 一种矩形三维补偿器
CN216861424U (zh) 一种减震的前气室
EP0050946A1 (en) Internal shoe drum brak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