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4012U -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4012U
CN217874012U CN202222085672.XU CN202222085672U CN217874012U CN 217874012 U CN217874012 U CN 217874012U CN 202222085672 U CN202222085672 U CN 202222085672U CN 217874012 U CN217874012 U CN 217874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farming
walking
gear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56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裕亮
颜泽方
刘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m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m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m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m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56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4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4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4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行走箱以及耕作箱,所述行走箱位于变速箱下方,并与变速箱固定连接;所述耕作箱通过一套管与变速箱相连,在套管内设有一耕作传动轴,其中,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变速箱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后与耕作箱相连,使变速箱、行走箱和耕作箱整体呈“人”字形分布。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缩小整个变速箱的体积,并且降低整个变速箱的重量,并且使微耕机的耕作操作更加方便,也能有效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耕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微耕机等农用机械作为一种能够极大降低农民劳动强度的机器设备,已经日益普及。微耕机主要通过发动机驱动,发动机的曲轴经离合器后将动力(扭矩)输出到变速箱,再通过变速箱进行挡位切换,最后通过输出轴将动力(扭矩)输送给下一级的耕作装置或\和行走装置,带动微耕机产生相应的耕作、行走动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结构,输入轴与挡位轴等大多为平行设置,输入轴上的齿轮与传动齿轮等直接啮合,这样就造成整个变速箱的体积较大,重量也比较重,使得变速箱容易与微耕机其他零部件造成干涉等,影响变速箱的安装、使用,这样就会进一步导致整个微耕机的体积变大,同时也造成整个微耕机的成本增加。
另外,现有的微耕机中,耕作箱与变速箱通常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在使用过程中,需将微耕机整体倾斜,微耕机的机头才能进行耕作,从而造成工作过程中对发动机的冷却、润滑等造成影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操作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微耕机体积大,重量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能够有效缩小整个变速箱的体积,并且降低整个变速箱的重量,并且使微耕机的耕作操作更加方便,也能有效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行走箱以及耕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箱位于变速箱下方,并与变速箱固定连接;所述耕作箱通过一套管与变速箱相连,在套管内设有一耕作传动轴,其中,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变速箱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后与耕作箱相连,使变速箱、行走箱和耕作箱整体呈“人”字形分布。
进一步地,在变速箱的箱体内设有动力输入轴、动力传动轴、挡位轴、行走换挡轴以及耕作换挡轴;所述挡位轴、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相互平行设置,动力输入轴和动力传动轴位于挡位轴、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的同一侧,并与挡位轴、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相互垂直;
所述动力输入轴靠近挡位轴的一端与动力输入主动齿轮相连,另一端与离合器相连;所述动力传动轴上设有一动力输入从动齿轮,该动力输入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啮合;其中,动力输入轴通过至少一承载轴承与变速箱的箱体相连,动力传动轴通过两承载轴承与变速箱的箱体相连;
在动力传动轴靠近挡位轴的一端设有动力输出主动锥齿轮,在挡位轴上设有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该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与动力输出主动锥齿轮啮合;在挡位轴上还设有行走挡位齿轮和耕作挡位齿轮。
进一步地,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和耕作挡位齿轮与挡位轴花键配合相连,行走挡位齿轮空套在挡位轴上,所述行走挡位齿轮为多联齿轮,耕作挡位齿轮为双联齿轮。
进一步地,在行走换挡轴上设有行走输入齿轮,该行走输入齿轮与耕作挡位齿轮的其中一个齿轮啮合;所述行走挡位齿轮中的其中一个齿轮为行走输出主动齿轮,行走箱的行走传动齿轮与该行走输出主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在耕作挡位轴上还设有一转向齿轮,所述行走挡位齿轮中其中一齿轮为倒挡齿轮,该倒挡齿轮与转向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在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上分别设有行走换挡齿轮和耕作换挡齿轮;在变速箱的箱体内还对应设有行走换挡拨叉轴和耕作换挡拨叉轴,行走换挡拨叉轴和耕作换挡拨叉轴通过行走换挡拨叉和耕作换挡拨叉能够带动行走换挡齿轮和耕作换挡齿轮移动并实现换挡;所述耕作换挡齿轮移动过程中能与行走输入齿轮啮合或与耕作挡位齿轮的另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在耕作换挡轴上设有第一耕作输出锥齿轮,耕作传动轴的上端伸入变速箱的箱体内,在耕作传动轴的上端设有第一耕作输入伞齿轮,该第一耕作输出锥齿轮和第一耕作输入伞齿轮啮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耕作传动轴的下端伸入耕作箱箱体内,在耕作传动轴的下端设有第二耕作输出锥齿轮,在耕作箱内的耕作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耕作输入伞齿轮,该第二耕作输出锥齿轮和第二耕作输入伞齿轮啮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变速箱的箱体内,对应动力输入轴和传动轴上的承载轴承的位置成型有轴承座,承载轴承安装于该轴承座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方案中,变速箱、行走箱和耕作箱整体呈“人”字形分布,这样,微耕机机头自然向下倾斜,在耕作过程中,无需将整个微耕机倾斜,这样既能使操作更加方便,又能避免应微耕机倾斜而导致的发动机冷却、润滑效果变差,从而能够有效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微耕机的稳定性。
2、本方案中,传动轴反向布置,变速箱内的各个轴的布局更加紧凑,从而能够大大缩小整个变速箱的体积,并降低整个变速箱的重量,从而是变速箱的安装实用更加方便,有效避免与微耕机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继而使整个微耕机结构更加紧凑,并能大大降低微耕机的整体成本。
3、本方案中,变速箱的箱体内,齿轮主要布置在挡位轴、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三根轴上,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能够大大减小整个变速箱的体积,并能够有效提高传动效率,保证变速箱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变速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变速箱内部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101—变速箱的箱体,102—行走箱,103—耕作箱,104—套管,2—动力输入轴,3—动力传动轴,4—挡位轴,5—行走换挡轴,6—耕作换挡轴,7—动力输入主动齿轮,8—离合器,9—动力输入从动齿轮,10—承载轴承,11—动力输出主动锥齿轮,12—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13—行走挡位齿轮,14—耕作挡位齿轮,15—行走输入齿轮,16—行走换挡齿轮,17—耕作换挡齿轮,18—行走换挡拨叉轴,19—耕作换挡拨叉轴,20—第一耕作输出锥齿轮,21—第一耕作输入伞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4,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101、行走箱102以及耕作箱103,所述行走箱102位于变速箱101下方,并与变速箱101固定连接。所述耕作箱103通过一套管104与变速箱101相连,在套管104内设有一耕作传动轴,其中,所述套管104的一端与变速箱101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后与耕作箱103相连,使变速箱101、行走箱102和耕作箱103整体呈“人”字形分布。
在变速箱101的箱体内设有动力输入轴2、动力传动轴3、挡位轴4、行走换挡轴5以及耕作换挡轴6。所述挡位轴4、行走换挡轴5和耕作换挡轴6相互平行设置,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传动轴3位于挡位轴4、行走换挡轴5和耕作换挡轴6的同一侧,并与挡位轴4、行走换挡轴5和耕作换挡轴6相互垂直。
所述动力输入轴2靠近挡位轴4的一端与动力输入主动齿轮7相连,另一端与离合器8相连;所述动力传动轴3上设有一动力输入从动齿轮9,该动力输入从动齿轮9与动力输入主动齿轮7啮合。其中,动力输入轴2通过至少一承载轴承10与变速箱101的箱体相连,动力传动轴3通过两承载轴承10与变速箱101的箱体相连。实施时,动力输入轴2与离合器8相连后,通过离合器8壳体与变速箱101的箱体相连,从而实现动力输入轴2的支撑;而动力传动轴3直接通过两承载轴承10与变速箱101的箱体相连,实现支撑。加工过程中,在变速箱101的箱体内,对应动力输入轴2和传动轴上的承载轴承10的位置成型有轴承座,承载轴承10安装于该轴承座内,从而便于装配,并提高稳定性。作为优化,从动轴上的两承载轴承10均位于动力输入从动齿轮9背离挡位轴4的一侧;这样,能够将从动轴的长度做得更短,从而便于进一步减小变速箱101的箱体的体积。
在动力传动轴3靠近挡位轴4的一端设有动力输出主动锥齿轮11,在挡位轴4上设有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12,该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12与动力输出主动锥齿轮11啮合。在挡位轴4上还设有行走挡位齿轮13和耕作挡位齿轮14,所述行走挡位齿轮13和耕作挡位齿轮14分别靠近挡位轴4的两端,其中,行走挡位齿轮13为多联齿轮,耕作挡位齿轮14为双联齿轮。其中,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12和耕作挡位齿轮14与挡位轴4花键配合相连,行走挡位齿轮13空套在挡位轴4上;使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12通过挡位轴4能够带动耕作挡位齿轮14转动。
在行走换挡轴5上设有行走输入齿轮15,该行走输入齿轮15与行走换挡轴5通过花键相连,并与耕作挡位齿轮14的其中一个齿轮啮合。所述行走挡位齿轮13中的其中一个齿轮为行走输出主动齿轮,行走箱102的行走传动齿轮与该行走输出主动齿轮啮合。
在行走换挡轴5和耕作换挡轴6上分别设有行走换挡齿轮16和耕作换挡齿轮17;所述行走换挡齿轮16和耕作换挡齿轮17对应与行走换挡轴5和耕作换挡轴6之间均通过键滑动配合相连,从而能够实现走换挡齿轮和耕作换挡齿轮17对应与行走换挡轴5和耕作换挡轴6同步转动。在耕作挡位轴4上还设有一转向齿轮,所述行走挡位齿轮13中其中一齿轮为倒挡齿轮,该倒挡齿轮与转向齿轮啮合;行走换挡齿轮16移动过中能够与该转向齿轮啮合。具体实施时,所述行走挡位齿轮13为四联齿轮,其从远离耕作挡位齿轮14一端到耕作挡位齿轮14方向齿轮分布依次为倒挡齿轮、高/低挡齿轮、行走输出主动齿轮和低/高挡齿轮,所述行走换挡齿轮为双联齿轮,并且行走换挡齿轮的两齿轮分布于靠近倒挡齿轮的高/低挡齿轮的两侧。
在变速箱101的箱体内还对应设有行走换挡拨叉轴18和耕作换挡拨叉轴19,行走换挡拨叉轴18和耕作换挡拨叉轴19通过行走换挡拨叉和耕作换挡拨叉能够带动行走换挡齿轮16和耕作换挡齿轮17移动并实现换挡。
在耕作换挡轴6上设有第一耕作输出锥齿轮20,耕作传动轴的上端伸入变速箱101的箱体内,在耕作传动轴的上端设有第一耕作输入伞齿轮21,该第一耕作输出锥齿轮20和第一耕作输入伞齿轮21啮合在一起。所述耕作传动轴的下端伸入耕作箱103箱体内,在耕作传动轴的下端设有第二耕作输出锥齿轮,在耕作箱103内的耕作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耕作输入伞齿轮,该第二耕作输出锥齿轮和第二耕作输入伞齿轮啮合在一起。
工作过程中,动力输入主动齿轮7经动力输入从动齿轮9将动力传递到挡位轴4带动挡位轴4同步转动,由于行走挡位齿轮13空套在挡位轴4上,因此,行走挡位齿轮13不随挡位轴4转动;而耕作挡位齿轮14与挡位轴4通过花键配合,因此能够随挡位轴4同步转动。当耕作换挡齿轮17与行走输入齿轮15啮合时,带动行走换挡轴转动,同时经行走输入齿轮15转向后带动耕作挡位齿轮14正转或反转;当耕作换挡齿轮17与耕作挡位齿轮14(不与行走输入齿轮15啮合的齿轮)啮合时,直接带动耕作换挡轴反转或正转,同时经耕作挡位齿轮14的另一齿轮带动行走输入齿轮15及行走换挡轴5转动,且不管耕作换挡齿轮17与行走输入齿轮15啮合还是与耕作挡位齿轮14啮合,行走输入齿轮15及行走换挡轴5的转动方向均相同。由于行走挡位齿轮13为四联齿轮,当行走换挡齿轮16与转向齿轮啮合时,行走输出主动齿轮输出倒挡;当行走换挡齿轮16高/低挡齿轮或低/高挡齿轮啮合时,输出高挡或低挡行走。
本方案中,变速箱101、行走箱102和耕作箱103整体呈“人”字形分布,这样,微耕机机头自然向下倾斜,在耕作过程中,无需将整个微耕机倾斜,这样既能使操作更加方便,又能避免应微耕机倾斜而导致的发动机冷却、润滑效果变差,从而能够有效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微耕机的稳定性。同时,传动轴反向布置,变速箱101内的各个轴的布局更加紧凑,并且,变速箱101的箱体内,齿轮主要布置在挡位轴4、行走换挡轴5和耕作换挡轴6三根轴上,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能够进一步减小整个变速箱101的体积,并降低整个变速箱101的重量,并能够有效提高传动效率,保证变速箱101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是变速箱101的安装使用更加方便,有效避免与微耕机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继而使整个微耕机结构更加紧凑,并能大大降低微耕机的整体成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行走箱以及耕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箱位于变速箱下方,并与变速箱固定连接;所述耕作箱通过一套管与变速箱相连,在套管内设有一耕作传动轴,其中,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变速箱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后与耕作箱相连,使变速箱、行走箱和耕作箱整体呈“人”字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变速箱的箱体内设有动力输入轴、动力传动轴、挡位轴、行走换挡轴以及耕作换挡轴;所述挡位轴、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相互平行设置,动力输入轴和动力传动轴位于挡位轴、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的同一侧,并与挡位轴、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相互垂直;
所述动力输入轴靠近挡位轴的一端与动力输入主动齿轮相连,另一端与离合器相连;所述动力传动轴上设有一动力输入从动齿轮,该动力输入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啮合;其中,动力输入轴通过至少一承载轴承与变速箱的箱体相连,动力传动轴通过两承载轴承与变速箱的箱体相连;
在动力传动轴靠近挡位轴的一端设有动力输出主动锥齿轮,在挡位轴上设有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该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与动力输出主动锥齿轮啮合;在挡位轴上还设有行走挡位齿轮和耕作挡位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挡位输入从动伞齿轮和耕作挡位齿轮与挡位轴花键配合相连,行走挡位齿轮空套在挡位轴上,所述行走挡位齿轮为多联齿轮,耕作挡位齿轮为双联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行走换挡轴上设有行走输入齿轮,该行走输入齿轮与耕作挡位齿轮的其中一个齿轮啮合;所述行走挡位齿轮中的其中一个齿轮为行走输出主动齿轮,行走箱的行走传动齿轮与该行走输出主动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耕作挡位轴上还设有一转向齿轮,所述行走挡位齿轮中其中一齿轮为倒挡齿轮,该倒挡齿轮与转向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行走换挡轴和耕作换挡轴上分别设有行走换挡齿轮和耕作换挡齿轮;在变速箱的箱体内还对应设有行走换挡拨叉轴和耕作换挡拨叉轴,行走换挡拨叉轴和耕作换挡拨叉轴通过行走换挡拨叉和耕作换挡拨叉能够带动行走换挡齿轮和耕作换挡齿轮移动并实现换挡;所述耕作换挡齿轮移动过程中能与行走输入齿轮啮合或与耕作挡位齿轮的另一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耕作换挡轴上设有第一耕作输出锥齿轮,耕作传动轴的上端伸入变速箱的箱体内,在耕作传动轴的上端设有第一耕作输入伞齿轮,该第一耕作输出锥齿轮和第一耕作输入伞齿轮啮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耕作传动轴的下端伸入耕作箱箱体内,在耕作传动轴的下端设有第二耕作输出锥齿轮,在耕作箱内的耕作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耕作输入伞齿轮,该第二耕作输出锥齿轮和第二耕作输入伞齿轮啮合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变速箱的箱体内,对应动力输入轴和传动轴上的承载轴承的位置成型有轴承座,承载轴承安装于该轴承座内。
CN202222085672.X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Active CN217874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5672.XU CN21787401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5672.XU CN21787401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4012U true CN217874012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5672.XU Active CN21787401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4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74012U (zh) 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系统
CN207246339U (zh) 一种拖拉机多动力输出变速箱
CN207269299U (zh) 一种微耕机及其变速机构
CN115163761A (zh) 一种微耕机变速箱传动系统
CN101793310B (zh) 中功率轮式拖拉机传动箱
CN108105343B (zh) 大马力拖拉机动力传动装置
CN201651251U (zh) 中功率轮式拖拉机传动箱
CN202674221U (zh) 一种六档行星式液力传动装置
CN216002204U (zh) 一种新型三箱式中小马力拖拉机底盘系统及其拖拉机
CN114087332A (zh) 一种中小马力轮式拖拉机的液压无级变速传动机构
CN211715678U (zh) 一种变速箱
CN209959821U (zh) 小型农用轮式车辆变速箱
CN112449768A (zh) 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
CN217842540U (zh) 一种微耕机变速箱
CN215322004U (zh) 高地隙玉米联合收获机驱动桥传动装置
CN2837619Y (zh) 一种轮式拖拉机连体后桥式传动装置
CN2870414Y (zh) 双速后动力输出旋耕机
CN201374898Y (zh) 微耕机变速传动机构
CN217177296U (zh) 一种田间搬运机变速箱
CN220973892U (zh)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轮式拖拉机传动系
CN213907351U (zh) 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
CN210318377U (zh) 一种两档变速装置
CN220646643U (zh) 一种用于微型横头拖拉机的变速箱
CN202463470U (zh) 中功率轮式拖拉机轴系空间布置式后桥
CN217761914U (zh) 农机可调节轮组驱动变速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