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4227U - 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4227U
CN217864227U CN202222315119.0U CN202222315119U CN217864227U CN 217864227 U CN217864227 U CN 217864227U CN 202222315119 U CN202222315119 U CN 202222315119U CN 217864227 U CN217864227 U CN 217864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s
frame
guide
load
tub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51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忠明
刘欢
汪佳
魏哲昊
傅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ail Transit Maintenance Suppo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ail Transit Maintenance Suppo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ail Transit Maintenance Suppo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ail Transit Maintenance Suppo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51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4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4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4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包含:可移动底盘,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载重框架;所述导向载重框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导向管和两端固定在相邻导向管上的支撑管;升降机构,其固定设置在导向载重框架的支撑管上;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升降导向平衡管和两端固定在相邻升降导向平衡管上的构架管;所述升降导向平衡管嵌套设置在对应的导向管中,使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上部托板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载重框架顶部的构架管上,用于支撑过渡车钩;把手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底盘的一侧,用于推动小车;其具有安全性高、匹配度高以及提升了拆装工作效率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工程车辆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背景技术
在各地铁公司车辆维修基地,使用轨道工程车辆作为动力车连挂地铁列车后拖动的检修作业工作非常广泛,(连挂是指使2列车通过车前端的车钩部件连接在一起),如在地铁列车释放制动后去不落轮镟床上镟轮检修、故障无动力列车需要通过正线转场检修、需要抬车的列车解编后拖动一定距离再抬车检修、正线故障列车需要救援回库等。
在使用工程车辆作为动力车去连挂列车拖动前,由于工程车辆前端自带的詹式车钩与地铁列车上车钩的外形与安装高度均不同,需要先在工程车辆连挂端的詹式车钩上安装一个过渡车钩。过渡车钩在设计上有二端,中间采用转轴连接。一端能满足连挂到工程车上的詹式车钩,另一端能满足连挂到列车前端的车钩上。所述过渡车钩重达72kg,根据实际测绘,工程车上的固定的詹式车钩上表面离钢轨上表面(地面)距离1100mm左右,列车上固定的车钩上表面离钢轨上表面(地面)距离840±10mm。
在实际搬运、拆装、存放过渡车钩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为规范车辆基地现场管理,一般过渡车钩的存放位置与工程车停车的股道位置较远,通常采用通用的平板车或液压车运输过渡车钩,但由于此类小车底部载重轮子直径一般4寸或6寸(100~150mm),而安装钢轨股道的二侧与平地道路间距一般达100mm以上(此尺寸主要用于钢轨下部与地面固定夹具的安装),造成小车运输过渡车钩到平交道上的过程中小车轮子卡轨,小车上的过渡车钩倾斜滑落。
第二,由于过渡车钩自重量达72公斤,外形特殊、2个钩头中间的转轴能单方向转动。在依靠人力移动与抬升到1100mm以上套入工程车端车钩的过程中(或拆卸过程中托住时),容易发生人生安全事故。
第三,过渡车钩在日常存放时,也由于其外形结构的特殊性,无法很好地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场使用过渡车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以解决过渡车钩在搬运、拆装、存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包含:可移动底盘,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载重框架;所述导向载重框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导向管和两端固定在相邻导向管上的支撑管;升降机构,其固定设置在导向载重框架的支撑管上;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升降导向平衡管和两端固定在相邻升降导向平衡管上的构架管;所述升降导向平衡管嵌套设置在对应的导向管中,使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上部托板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载重框架顶部的构架管上,用于支撑过渡车钩;把手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底盘的一侧,用于推动小车。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底盘包括:2根平行设置的纵向管和2根横向管;每根所述横向管的两端分别与平行设置的纵向管连接,形成小车底部框架;所述小车底部框架的四个顶角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安装板,用于安装车轮。
优选的,所述导向载重框架的4根导向管固定于小车底部框架的2根横向管的内侧;每根所述导向管的顶端设有开口,使升降导向平衡管能够通过该开口插入导向管中。
优选的,所述导向载重框架的支撑管包括:2根平行设置的低位承载面管和2根平行设置的升降机构支撑管;每根所述低位承载面管的两端与导向载重框架中的两根平行设置的导向管连接;每根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的两端与导向载重框架中的两根平行设置的导向管连接,且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与所述低位承载面管相互垂直,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用于安装所述升降机构。
优选的,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中的构架管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构架管和纵向构架管;每根所述横向构架管和所述纵向构架管分别设置在两根互相平行的升降导向平衡管之间,且所述横向构架管与所述纵向构架管相互垂直;所述横向构架管的底面与升降机构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横向构架管的上表面用于安装上部托板支架。
优选的,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还包括2根低位承重管,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纵向构架管下方,与导向载重框架中的低位承载面管配合使用,使低位承重管的下表面与低位承载面管的上表面接触,低位承载面管提供支持力给低位承重管,支撑承载有过渡车钩的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
优选的,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的横向构架管的下表面还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定位止档条,且与所述横向构架管垂直设置,两个所述定位止档条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宽度相匹配,用于限定升降机构的位移。
优选的,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还包括两个末端支撑管,其对称固定设置在升降导向平衡管和横向构架管同一侧的连接处,用于支撑上部托板支架。
优选的,所述上部托板支架包括:托板上平面,其一端底部设置有前支撑板,使托板上平面呈一倾斜角度;防下滑挡块,其设置在与前支撑板相对一端的托板上平面上,防止过渡车钩下滑;筋板,其设置在托板上平面的底部,且与前支撑板垂直设置,以增强上部托板支架的稳定度;防滑动固定孔,其开设在托板上平面上,用于固定过渡车钩,防止过渡车钩左右滑动。
优选的,若采用剪式升降机作为升降机构,所述导向载重框架中平行设置的低位承载面管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管,其上开设有固定孔,以固定剪式升降机的固定耳,使剪式升降机固定在导向载重框架上。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优化小车底部框架结构,解决了小车正常推动过程中震动与卡轨的影响;(2)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和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解决了过渡车钩在拆装过程中由于自重过大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了拆装效率;(3)通过设置与过渡车钩形状匹配的上部托板支架,解决了平日过渡车钩存放的问题,提高了存放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中的可移动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中的导向载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中的升降机构安装在导向载重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中的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中的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中的上部托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中的上部托板支架安装在可升降定位载重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中的把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用新型的小车处于存放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用新型的小车处于升高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附图1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予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结合图1和图5所示,该小车包括:可移动底盘100,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载重框架200;所述导向载重框架200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导向管201和两端固定在相邻导向管201上的支撑管;升降机构300,其固定设置在导向载重框架200的支撑管上;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升降导向平衡管401和两端固定在相邻升降导向平衡管401上的构架管;所述升降导向平衡管401嵌套设置在对应的导向管201中,使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在升降机构300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上部托板支架500,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载重框架400顶部的构架管上,用于支撑过渡车钩;把手机构600,固定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底盘100的一侧,用于推动小车。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可移动底盘100包括:2根平行设置的纵向管104和2根横向管105;每根所述横向管105的两端分别与平行设置的纵向管104连接,形成小车底部框架;所述小车底部框架的四个顶角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安装板103,用于安装车轮;如图2所示,所述车轮包括2个万向刹车轮102和2个定向轮101;其中,如图1所示,2个所述万向刹车轮102设置在靠近把手机构600的一侧,2个所述定向轮101设置在远离把手机构600的另一侧,其作用是承载整个小车的自身重量,同时所述万向刹车轮102使小车能够朝各个方向移动,并且使小车移动时遇到紧急情况能够保持良好的刹车制动效果。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横向管105的内侧壁也作为导向载重框架200的导向管201的焊接固定座,使导向载重框架200与可移动底盘10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运输过程中地面情况及钢轨的两个侧面与平地道路的间距达100mm以上,因此通过计算采用8寸静音橡胶轮作为万向刹车轮102和定向轮101,以解决小车正常推动过程中震动与卡轨的影响。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载重框架200的4根导向管201通过焊接安装于小车底部框架的2根横向管105的内侧,且导向管201的下端与横向管105的下表面齐平。每根所述导向管201的顶端设有开口,使升降导向平衡管401能够通过该开口插入导向管201中。进一步,所述导向载重框架200的支撑管包括:2根平行设置的低位承载面管202和2根平行设置的升降机构支撑管203;每根所述低位承载面管202的两端与导向载重框架200中的两根平行设置的导向管201连接;同样的,每根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203的两端与导向载重框架200中的两根平行设置的导向管201连接,且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203与所述低位承载面管202相互垂直,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203用于安装所述升降机构30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采用剪式升降机作为升降机构300。由于剪式升降机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耳,因此在采用剪式升降机作为升降机构300时,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载重框架200中平行设置的低位承载面管202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管204,其上开设有固定孔,用于固定剪式升降机的固定耳,使剪式升降机固定在导向载重框架200上。当剪式升降机固定安装在导向载重框架200时的状态如图4所示,剪式升降机的固定耳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固定孔中,以提高小车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使用过程中,搁置在升降机构300的上表面,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的构架管包括横向构架管404和纵向构架管403;每根所述横向构架管404设置在两根互相平行的升降导向平衡管401之间,每根所述纵向构架管403同样设置在两根相互平行的升降导向平衡管401之间,且与所述横向构架管404相互垂直。所述横向构架管404底面与升降机构300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横向构架管404的上表面用于安装上部托板支架500。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还包括2根低位承重管402,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纵向构架管403下方,与导向载重框架200中的低位承载面管202配合使用,在升降机构300在最低位时,升降机构300的上平面不受力,受力面在低位承重管402的下表面,即低位承重管402的下表面与低位承载面管202的上表面接触,低位承载面管202提供支持力给低位承重管402,支撑承载有过渡车钩的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确保过渡车钩的重量承载在小车底部框架上;同时确保在小车整个运输过程中,装载有过渡车钩的小车平稳。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的4根升降导向平衡管401插入导向载重框架200的导向管201内,在升降机构300举升过程中,过渡车钩存放在上部托板支架500上平面时存在的整体重心偏移的问题,通过设置4根升降导向平衡管401对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起上下平稳定位作用。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的横向构架管404的下表面还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定位止档条406,且与所述横向构架管404垂直设置,两个所述定位止档条406之间的距离与升降机构300的宽度相匹配,用于限定升降机构300的横向位移,避免在升降机构300的举升过程中上平面可能存在的重心点偏移,进而造成升降机构300承载面倾斜的问题,使升降机构300的上平面的水平度在标准范围内。
由于上部托板支架500的平面末端长度会超出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的承载范围(即超出横向构架管404),,因此如图5所示,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还包括两个末端支撑管405,其对称固定设置在升降导向平衡管401和横向构架管404同一侧的连接处,用于支撑上部托板支架500的平面末端。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上部托板支架500包括:托板上平面501,其一端底部设置有前支撑板503,使托板上平面501呈一倾斜角度,确保在过渡车钩拆装时,其过渡车钩的钩头与地面垂直;防下滑挡块505,其设置在与前支撑板503相对一端的托板上平面501上(即上部托板支架500的平面末端),用于在托架上平面501存放过渡车钩后,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过渡车钩受重心而下滑;筋板504,其设置在托板上平面501的底部,且与前支撑板503垂直设置,以增强上部托板支架的稳定度,提高托板上平面的承受能力;防滑动固定孔502,其开设在托板上平面501上,用于在托板上平面装载过渡车钩后固定过渡车钩,防止过渡车钩运输过程中左右滑动。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上部托板支架500安装在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时,所述安装有前支撑板503的上部托板支架500一端固定在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的横向构架管404的上表面,安装有防下滑挡块505的上部托板支架500的一端固定在末端支撑管405上,使上部托板支架500固定在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的上表面。
进一步,如图9所示,所述把手机构600包括:一根把手管601,其形状为一“U”型管;所述把手管601的两根平行管之间还设置有1根横向加强管602,用于增强把手管601的稳定性;所述把手管601的两端与小车的可移动底盘100上表面的连接处还分别设置有纵向加强管603;每个所述纵向加强管603的一端与把手管601连接,另一端与可移动底盘100上表面连接,增强把手机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小车用于存放过渡车钩时,如图10所示,小车上的升降机构300处于最低位,2个带制动万向轮102处于制动状态。过渡车钩(图中未示)存放在上部托板支架500的托板上平面501,且过渡车钩固定在防滑动固定孔502,使过渡车钩处于防左右滑动的固定状态。
进一步,当小车用于安装过渡车钩时,将处于存放状态的小车推到平交道的侧面(此时,安装有詹式车钩端的工程车已行驶到平交道上方),小车需要从工程车詹式车钩端的左侧进入或右侧进入。确认工程车詹式车钩的钩头处于锁闭状态,将小车对正工程车詹式车钩端后推进小车,使小车上的过渡车钩(即詹式车钩)与工程车詹式车钩平行,如图11所示,通过小车上的升降机构300升高,通过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带动上部托板支架500上的过渡车钩升高,使小车上的过渡车钩的下平面高于工程车上詹式车钩的上平面,继续推进小车,使过渡车钩与工程车上詹式车钩的钩头基本对齐其,再缓慢降低升降机构300,此时,过渡车钩将套入工程车的詹式车钩的钩头内,再通过过渡车钩上的可调螺杆压板压在工程车詹式车钩的钩头上,安装过程结束,将小车撤离。
若需要使用小车进行拆卸过渡车钩时,将小车推到安装有过渡车钩的工程车过渡车钩下方,并使小车上的上部托板支架500的托板上平面501与过渡车钩下平面基本吻合,适当升起升降机构300使托板上平面501受力(需要说明的是,过渡车钩上的可调螺杆压板不受力),扳动工程车上的解锁连杆手柄,解锁工程车上詹式车钩后,此时过渡车钩与工程车上的詹式车钩分离,过渡车钩被小车承载。之后再将升降机构300降低至最低位,通过上部托板支架500上的防滑动固定孔502固定过渡车钩后,通过小车将过渡车钩运送到指定存放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小车结构中涉及的各个功能管的形状均为方形管,本实用新型对各个功能管的形状不做限制。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在解决运输、拆装、存放基本功能的同时,不仅降低了现场工作过程中的设备损坏、人生伤害的风险,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程车辆正线出勤的准点率,满足了施工现场的需求。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移动底盘(100),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载重框架(200);
所述导向载重框架(200)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导向管(201)和两端固定在相邻导向管(201)上的支撑管;
升降机构(300),其固定设置在导向载重框架(200)的支撑管上;
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升降导向平衡管(401)和两端固定在相邻升降导向平衡管(401)上的构架管;
所述升降导向平衡管(401)嵌套设置在对应的导向管(201)中,使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在升降机构(300)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上部托板支架(500),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载重框架(400)顶部的构架管上,用于支撑过渡车钩;
把手机构(600),固定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底盘(100)的一侧,用于推动小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底盘(100)包括:2根平行设置的纵向管(104)和2根横向管(105);每根所述横向管(105)的两端分别与平行设置的纵向管(104)连接,形成小车底部框架;所述小车底部框架的四个顶角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安装板(103),用于安装车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载重框架(200)的4根导向管(201)固定于小车底部框架的2根横向管(105)的内侧;每根所述导向管(201)的顶端设有开口,使升降导向平衡管(401)能够通过该开口插入导向管(201)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载重框架(200)的支撑管包括:2根平行设置的低位承载面管(202)和2根平行设置的升降机构支撑管(203);每根所述低位承载面管(202)的两端与导向载重框架(200)中的两根平行设置的导向管(201)连接;每根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203)的两端与导向载重框架(200)中的两根平行设置的导向管(201)连接,且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203)与所述低位承载面管(202)相互垂直,所述升降机构支撑管(203)用于安装所述升降机构(3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中的构架管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构架管(404)和纵向构架管(403);每根所述横向构架管(404)和所述纵向构架管(403)分别设置在两根互相平行的升降导向平衡管(401)之间,且所述横向构架管(404)与所述纵向构架管(403)相互垂直;所述横向构架管(404)的底面与升降机构(300)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横向构架管(404)的上表面用于安装上部托板支架(5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还包括2根低位承重管(402),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纵向构架管(403)下方,与导向载重框架(200)中的低位承载面管(202)配合使用,使低位承重管(402)的下表面与低位承载面管(202)的上表面接触,低位承载面管(202)提供支持力给低位承重管(402),支撑承载有过渡车钩的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的横向构架管(404)的下表面还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定位止档条(406),且与所述横向构架管(404)垂直设置,两个所述定位止档条(40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升降机构(300)的宽度相匹配,用于限定升降机构(300)的位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定位载重框架(400)还包括两个末端支撑管(405),其对称固定设置在升降导向平衡管(401)和横向构架管(404)同一侧的连接处,用于支撑上部托板支架(5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托板支架(500)包括:
托板上平面(501),其一端底部设置有前支撑板(503),使托板上平面(501)呈一倾斜角度;
防下滑挡块(505),其设置在与前支撑板(503)相对一端的托板上平面(501)上,防止过渡车钩下滑;
筋板(504),其设置在托板上平面(501)的底部,且与前支撑板(503)垂直设置,以增强上部托板支架的稳定度;
防滑动固定孔(502),其开设在托板上平面(501)上,用于固定过渡车钩,防止过渡车钩左右滑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若采用剪式升降机作为升降机构(300),所述导向载重框架(200)中平行设置的低位承载面管(202)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管(204),其上开设有固定孔,以固定剪式升降机的固定耳,使剪式升降机固定在导向载重框架(200)上。
CN202222315119.0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Active CN217864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5119.0U CN217864227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5119.0U CN217864227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4227U true CN217864227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5119.0U Active CN217864227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4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3924Y (zh) 重卡装配线用台车装置
CN205895274U (zh) 一种用于盾构分体始发的管片运输小车
CA2283442C (en) Terminal for transferring containers, and a container car
CN113335317B (zh) 一种隧道内单轨轨道梁运架移动设备
CN217864227U (zh) 一种用于搬运与拆装过渡车钩的小车
WO2021093092A1 (zh) 适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检修车
CN210338014U (zh) 一种水泵辅助转运装置
CN110733530B (zh) 一种用于轮对输送的智能转轨装置
CN205474639U (zh) 一种用于桥面铁路铺设钢轨焊轨生产线的钢轨运输小车
CN211642272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转运装置
CN207737296U (zh) 铁路车站立体调车系统
CN219363071U (zh) 管廊内管道运输装置
CN214775874U (zh) 一种铁路隧道多功能救援设备
CN215752442U (zh) 一种缓冲器搬运小车
CN205576656U (zh) 一种桥面铁路铺设的钢轨焊轨生产线
CN201530366U (zh) 车体架高用过渡装置
CN216915904U (zh) 一种起重机钢轨运输小车
CN215622081U (zh) 一种转运小车
CN211692276U (zh) 一种车辆运输管理货物清查辅助装置
CN217893864U (zh) 一种轨道板钢筋笼转运存储架
CN216034444U (zh) 一种台车转接装置
CN212268913U (zh) 一种可拆分式站台车
CN214192435U (zh) 一种多功能框架推车
CN219216478U (zh) 一种轨道运输车
CN212709453U (zh) 一种手动多用途托盘转运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