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2822U - 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2822U
CN217862822U CN202221469539.8U CN202221469539U CN217862822U CN 217862822 U CN217862822 U CN 217862822U CN 202221469539 U CN202221469539 U CN 202221469539U CN 217862822 U CN217862822 U CN 217862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light source
hole
adjusting rod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695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惠洪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695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2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2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2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主要通过设置连接于调节杆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杆位置的调节,避免拨动调节杆调节不精准的问题,且调节装置可起到在调焦结束后固定调节杆的作用,避免调节杆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光源组件,应用于3D打印机,光源组件包括光机,光机上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用于围绕所述光机的光轴移动以调节光机的焦距,光源组件还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分别与光机和调节杆连接,调节装置用于移动以及固定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为打印提供背光。

Description

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光固化3D打印机利用液体材料进行3D打印,利用流体状态的光敏树脂在光照下发生聚合反应的特点,将光机按照待成形物体的截面形状进行照射,使流体状态的树脂固化成形。在下投光技术中,料槽盛放树脂后放置于打印机本体上表面的光机上,固化反应发生在料槽底部,逐层叠加实现立体打印。
其中,光机的投射光直接影响着成形的精度,可通过对光机进行调焦,以调整投影的清晰度,或者调整如投射光角度和投影面积等,使得投影达到最佳效果进而精准固化打印树脂。如一种较为常见的光机,光机上设置有旋杆,旋杆连接光机的镜头,旋杆可相对光机主体移动,带动镜头靠近或远离发光点,以实现调焦。然而,旋杆需采用手动拨动,动作力度难以准确控制导致需要反复调整寻找最佳位置,且旋杆容易由于震动等原因脱离最佳位置,导致镜头位置变化,影响投射光的固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主要通过设置连接于调节杆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杆位置的调节,避免拨动调节杆调节不精准的问题,且调节装置可起到在调焦结束后固定调节杆的作用,避免调节杆移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源组件,应用于3D打印机,光源组件包括光机,光机上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用于围绕所述光机的光轴移动以调节光机的焦距,光源组件还包括:
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分别与光机和调节杆连接,调节装置用于移动以及固定调节杆。
其中,调节装置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调节组件,固定部与光机连接,活动部与调节杆连接,调节组件分别与固定部和活动部连接;
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活动部与固定部的相对位置,以移动以及固定调节杆。
其中,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固定部和活动部中至少一个螺纹连接;
调节螺栓用于转动以改变活动部与固定部的相对位置。
其中,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
固定部上设置有调节孔,调节螺栓活动穿接于调节孔后螺纹连接于活动部;
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于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第一弹性部件用于对活动部施加相背于调节螺栓移动的弹力。
其中,还包括:保持件;
活动部上设置有连接孔,调节杆穿接于连接孔,且连接孔与调节杆之间有空隙;
保持件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保持件的另一端与调节杆连接,保持件用于使调节杆跟随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移动。
其中,保持件包括第二弹性部件;
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连接于固定部,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调节杆,第二弹性部件用于向调节杆施加向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移动的弹力,以使调节杆跟随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移动。
其中,保持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
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固定部连接;
调节杆的端面设置有固定螺孔,第二连接螺栓连接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并连接于固定螺孔,以使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调节杆。
其中,固定部上设置有滑动槽,活动部可活动的嵌入滑动槽内,滑动槽的槽底设置有穿接孔,调节杆穿过穿接孔后与活动部连接。
其中,还包括:固定螺栓;
滑动槽的槽底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活动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为螺孔,第二固定孔为长条形通孔或跑道状环形通孔,固定螺栓用于穿接第二固定孔,并与第一固定孔连接,以将活动部固定于固定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3D打印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光源组件,反射镜,以及底座箱体和显示屏,
光源组件位于底座箱体内,反射镜位于底座箱体内,显示屏位于反射镜的上方,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镜反射后投射于显示屏上,显示屏用于显示光源组件聚焦后的切片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主要通过设置连接于调节杆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杆位置的调节,避免拨动调节杆调节不精准的问题,且调节装置可起到在调焦结束后固定调节杆的作用,避免调节杆移动。现有技术中,旋杆需采用手动拨动,动作力度难以准确控制导致需要反复调整寻找最佳位置,且旋杆容易由于震动等原因脱离最佳位置,导致镜头位置变化,影响投射光的固化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在光机和调节杆之间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移动调节杆,避免手动推动调节杆导致的移动量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且调节装置可以在调节杆移动结束后固定调节杆,避免打印机震动或调节杆由于重力滑动,导致光机镜头位置变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组件的组成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组件中调节杆及调节装置的组成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源组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方面,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组件,应用于3D打印机,光源组件包括光机10,光机10上设置有调节杆20,调节杆20用于围绕所述光机的光轴移动以调节光机10的焦距,光源组件还包括:
调节装置30,调节装置30分别与光机10和调节杆20连接,调节装置30用于移动以及固定调节杆20。
其中,3D打印机为光固化打印机,3D打印机还包括底座箱体,底座箱体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上放置有料槽,料槽用于盛放打印树脂。光机10为3D打印机的发光部件,设置于3D打印机的底座箱体内。一些实施方式中,为增加光路的长度,保证投射面积足够大以覆盖显示屏,在光机10和显示屏之间设置反射镜,光机10的光轴水平,光束沿水平方向由光机10射出,通过反射镜的反射后,投射到显示屏,进而固化打印树脂。光机10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机10主要包括发光源、镜头11、机身12、底板13和调节杆20,机身12固定在底板13上,镜头11包括镜头框和透镜,镜头11转动连接于机身12,如镜头11与机身12螺纹连接,镜头11和机身12围合成较为密闭的容置空间,发光源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与镜头11的透镜相对。通常的,发光源发出光束的中心光线与透镜的光轴重合,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容置空间内朝着透镜传播,并穿过透镜后投射到反射镜或者显示屏上。其中,发光源的光束的中心光线,或者说透镜的光轴即为光机10的光轴。机身12上设置有在周向上延伸的长条形调节孔,调节杆20穿过调节孔后与镜头11连接,调节杆20与镜头11在周向上相对位置固定,在轴向上可相互移动,调节杆20通过周向上移动带动镜头11相对机身12转动,通过螺纹推动作用,使得镜头11靠近或远离发光源,从而改变像距和物距,实现调焦作用。调节杆20可以有多种具体形式,本申请中,以调节杆20为圆杆状为例,调节杆20沿着镜头11的径向延伸设置。
调节杆20靠手动推动且调节杆20的位置固定仅靠机身12和镜头11的摩擦力,导致调节杆20位置不稳定,且手动调节力度难以把握。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调节装置30,调节装置30具体可与光机10的底板13以及调节杆20连接,通过调节装置30一方面可以实现调节杆20的机械调节,如采用螺栓转动的方式,可以实现调节杆20的连续微小位置调节,避免手动力度和调节位置不准确。另一方面,在调节到投射光最佳位置后,调节装置30可以固定调节杆20位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光机10的镜头11和机身12的摩擦力进行调节杆20固定的方式,固定更加可靠,保证光机10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位置,防止镜头11和机身12之间位置的窜动导致的投射光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主要通过设置连接于调节杆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杆位置的调节,避免拨动调节杆调节不精准的问题,且调节装置可起到在调焦结束后固定调节杆的作用,避免调节杆移动。现有技术中,旋杆需采用手动拨动,动作力度难以准确控制导致需要反复调整寻找最佳位置,且旋杆容易由于震动等原因脱离最佳位置,导致镜头位置变化,影响投射光的固化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调节装置在光机和调节杆之间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移动调节杆,避免手动推动调节杆导致的移动量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且调节装置可以在调节杆移动结束后固定调节杆,避免打印机震动或调节杆由于重力而滑动,导致光机焦距变化的问题。
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装置30包括固定部40、活动部50和调节组件60,固定部40与光机10连接,活动部50与调节杆20连接,调节组件60分别与固定部40和活动部50连接。调节组件60用于调整活动部50与固定部40的相对位置,以移动以及固定调节杆20。
固定部40可以固定在底板13上,由底板13向上延伸设置,固定部40的底面加工螺孔,底板13加工通孔,采用螺栓由底板13底面向上穿过通孔后旋拧于螺孔,实现固定部40的固定。调节组件60用于调节活动部50的位置,即调节组件60推动活动部50相对固定部40移动,达到推动调节杆20移动的作用。
调节组件60可以为多种形式,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60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固定部40和活动部50中至少一个螺纹连接。调节螺栓用于转动以改变活动部50与固定部40的相对位置。
通过旋拧调节螺栓的方式,通过螺纹推动调节活动部50与固定部40的相对位置,如调节螺栓仅与活动部50螺纹连接,而与固定部40转动连接,调节螺栓转动时,螺纹推动活动部50在调节螺栓轴线方向上移动,进而调节调节杆20位置。旋拧调节螺栓使得活动部50得到精准调节,如调节螺栓旋拧一周,活动部50竖直方向移动1毫米,相比手动推动调节杆20,可以实现对调节杆20进行更精准的调节,可通过旋拧调节螺栓的圈数准确获取活动部50移动的距离,实现针对性的调节。
为方便操作以及方便加工和安装,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装置30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70。固定部40上设置有调节孔41,调节螺栓活动穿接于调节孔41后螺纹连接于活动部50。第一弹性部件70设置于固定部40和活动部50之间,第一弹性部件70用于对活动部50施加相背于调节螺栓移动的弹力。
固定部40上设置有滑动槽42,活动部50可活动的嵌入滑动槽42内,在底板13上设置豁口131,固定部40对应豁口131处设置上述调节孔41,调节孔41为贯通固定部40相对豁口131一面的通孔,活动部50相对调节孔41的一侧设置有螺孔。调节螺栓活动穿接于调节孔41后螺纹连接于活动部50,调节螺栓的螺帽即调节头突出于固定部40外表面且位于豁口131中。第一弹性部件70呈压缩状态设置于活动部50与调节孔41之间,第一弹性部件70用于在调节螺栓不发生转动的前提下,保持调节螺栓与固定部40之间没有轴向移动,仅有转动,保证调节的准确性。其中,第一弹性部件70可以为弹簧或者泡棉。调节螺栓可以活动穿接于第一弹性部件7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固定部40为固定块,活动部50为滑块,固定块为内部中空、两侧开口的长方体,固定块靠近调节杆20一侧的开口为穿接孔43,穿接孔43呈跑道形,跑道形穿接孔43的两条直边呈竖直方向平行排布,该两条直边之间的距离比调节杆20端面固定螺孔21的直径略大,固定块朝向滑块一侧的开口即为滑动槽42的最外部轮廓开口,滑动槽42沿竖直方向的截面为带圆角的矩形,如图3所示,从底板13的最外侧边缘朝固定块的方向看,固定块的底部包括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分别位于滑动槽42靠近底板13一侧的圆角处,并与底板13上预设的安装孔位一一对应,固定块的材料可以为塑胶或者压铸铝。
请参阅图1、图3,滑块的整体形状为带圆角的矩形,与滑动槽42的整体形状基本保持一致,更具体地,滑块靠近滑动槽42底部的一侧为空心,滑块远离滑动槽42底部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连接孔51和第二固定孔52,连接孔51呈圆形或椭圆形,连接孔51在滑块上的位置与穿接孔43在固定块上的位置对应,以保证调节杆20能够顺利穿过固定块和滑块,通常情况下,第二固定孔52与连接孔51呈错位分布,例如,连接孔51位于滑块的中心偏上方,第二固定孔52位于滑块的右下角,第二固定孔52为跑道形或长条形,本实施例中为跑道形,跑道形第二固定孔52的两条直边之间的距离与固定块上对应第一固定孔44的直径基本相等,跑道形第二固定孔52的直边长度通常为第一固定孔44直径的数倍至数十倍,以保证滑块有足够的滑动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52的直边长度是第一固定孔44直径的20倍。
由于调节杆20相对光机10的光轴转动,导致调节杆20不仅具有竖直方向的移动,还会有围绕光机周向方向的移动趋势,为保证调节杆20移动的灵活性,以及调节装置30安装的方便性,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装置30还包括保持件80。活动部50上设置有连接孔51,调节杆20穿接于连接孔51,且连接孔51与调节杆20之间有空隙。保持件80的一端与固定部40连接,保持件80的另一端与调节杆20连接,保持件80用于使调节杆20跟随活动部50相对固定部40移动。
连接孔51与调节杆20的外轮廓相适配,连接孔51的直径大于调节杆20的外周直径,如大1-5厘米,保持件80用于使调节杆20始终抵接在连接孔51的内壁上,如始终与连接孔51上方抵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活动部50具有一定厚度,调节杆20可以与连接孔51为面接触,或者与连接孔51两端开口为点接触。在调节杆20移动的过程中,调节杆20与连接孔51会有轴向移动,但是不会脱离抵接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持件80包括第二弹性部件81。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一端连接于固定部40,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二端连接于调节杆20,第二弹性部件81用于向调节杆20施加向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一端移动的弹力,以使调节杆20跟随活动部50相对固定部40移动。
在调节过程中,第二弹性部件81处于拉伸状态,始终对调节杆20施加向上移动的弹力,使得调节杆20始终抵接在连接孔51上方,调节杆20受到第二弹性部件81和连接孔51内壁推力的合力的作用,进而可以通过调整活动部50位置进行调节杆20的移动。
一次具体的调节过程中,以打印机实际使用时的方向为准,在由上向下的方向上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组件60,活动部50将向下滑动,第一弹性部件70被进一步压缩,由于连接孔51的顶部始终与调节杆20接触,调节杆20受到活动部50施加的向下作用力,以及第二弹性部件81伸长形变后产生向上弹力的共同作用,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组件60,调节杆20将在活动部50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直至需要的调焦位置,最后通过固定螺栓90将活动部50固定在固定部40上。
另一次具体的调节过程中,沿逆时针旋转调节组件60,活动部50将向上滑动,第一弹性部件70的压缩状态缓解,第二弹性部件81向上弹力作用使得调节杆20始终抵接连接孔51的顶部,并跟随活动部50向上运动,直至需要的调焦位置,最后通过固定螺栓90将活动部50固定在固定部40上。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过程可以交替反复进行,以得到最佳的调焦效果。
为方便保持件80的安装,保持件80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82和第二连接螺栓83。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82与固定部40连接。调节杆20的端面设置有固定螺孔21,第二连接螺栓83连接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二端,并连接于固定螺孔21,以使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二端连接于调节杆20,本实施例中,保持件80为组件结构,包括第二弹性部件81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一连接螺栓82和第二连接螺栓83,可以理解的是,保持件8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例如,保持件80为一体成型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各具有一个卡扣,更具体地,保持件80为两端各带一个卡扣的一体成型式拉簧。
在安装时,将调节杆20穿过连接孔51,旋拧第一连接螺栓82和第二连接螺栓83实现第二弹性部件81的固定,安装方便且在第二弹性部件81久用变形时方便更换,保证调节杆20始终抵接在连接孔51上方。
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0上设置有滑动槽42,活动部50可活动的嵌入滑动槽42内,滑动槽42的槽底设置有穿接孔43,调节杆20穿过穿接孔43后与活动部50连接。
滑动槽42的槽底指的是滑动槽42内相对调节杆20一侧内壁,滑动槽42的开口位于固定部40相背于调节杆20一侧。活动部50可活动的嵌入滑动槽42内,使得活动部50仅有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且位置稳定,方便调节。穿接孔43为在调节杆20移动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通孔,本实施方式中穿接孔43为在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调节杆20依次穿过穿接孔43、连接孔51后连接第二弹性部件81。
为实现调节杆20位置的固定,调节装置30还包括固定螺栓90。滑动槽42的槽底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4,活动部5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2,第一固定孔44为螺孔,第二固定孔52为长条形通孔或跑道状环形通孔,固定螺栓90用于穿接第二固定孔52,并与第一固定孔44连接,以将活动部50固定于固定部40。
第二固定孔52为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通孔。在安装时,固定螺栓90穿过第二固定孔52,连接第一固定孔44,固定螺栓90与第二固定孔52之间保留空隙,使得活动部50可以移动,调节杆20调节结束后,固定螺栓90旋拧到压紧活动部50,使得活动部50与固定部40位置固定,即调节杆20位置固定,操作简单可靠。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3D打印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光源组件,反射镜,以及底座箱体和显示屏,
光源组件位于底座箱体内,反射镜位于底座箱体内,显示屏位于底座箱体上,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镜反射后投射于显示屏上,显示屏用于显示光源组件聚焦后的切片图像。
3D打印机包括上述任一项光源组件的技术特征,即包括上述任一项光源组件的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组件,应用于3D打印机,光源组件包括光机10,光机10上设置有调节杆20,调节杆20用于围绕所述光机10的光轴移动以调节光机10的焦距,其特征在于,光源组件还包括:
调节装置30,调节装置30分别与光机10和调节杆20连接,调节装置30用于移动以及固定调节杆20。
其中,调节装置30包括固定部40、活动部50和调节组件60,固定部40与光机10连接,活动部50与调节杆20连接,调节组件60分别与固定部40和活动部50连接;
调节组件60用于调整活动部50与固定部40的相对位置,以移动以及固定调节杆20。
其中,调节组件60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固定部40和活动部50中至少一个螺纹连接;
调节螺栓用于转动以改变活动部50与固定部40的相对位置。
其中,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70;
固定部40上设置有调节孔41,调节螺栓活动穿接于调节孔41后螺纹连接于活动部50;
第一弹性部件70设置于固定部40和活动部50之间,第一弹性部件70用于对活动部50施加相背于调节螺栓移动的弹力。
其中,还包括:保持件80;
活动部50上设置有连接孔51,调节杆20穿接于连接孔51,且连接孔51与调节杆20之间有空隙;
保持件80的一端与固定部40连接,保持件80的另一端与调节杆20连接,保持件80用于使调节杆20跟随活动部50相对固定部40移动。
其中,保持件80包括第二弹性部件81;
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一端连接于固定部40,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二端连接于调节杆20,第二弹性部件81用于向调节杆20施加向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一端移动的弹力,以使调节杆20跟随活动部50相对固定部40移动。
其中,保持件80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82和第二连接螺栓83;
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82与固定部40连接;
调节杆20的端面设置有固定螺孔21,第二连接螺栓83连接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二端,并连接于固定螺孔21,以使第二弹性部件81的第二端连接于调节杆20。
其中,固定部40上设置有滑动槽42,活动部50可活动的嵌入滑动槽42内,滑动槽42的槽底设置有穿接孔43,调节杆20穿过穿接孔43后与活动部50连接。
其中,还包括:固定螺栓90;
滑动槽42的槽底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4,活动部5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2,第一固定孔44为螺孔,第二固定孔52为长条形通孔或跑道状环形通孔,固定螺栓90用于穿接第二固定孔52,并与第一固定孔44连接,以将活动部50固定于固定部40。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3D打印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光源组件,反射镜,以及底座箱体和显示屏,
光源组件位于底座箱体内,反射镜位于底座箱体内,显示屏位于反射镜的上方,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镜反射后投射于显示屏上,显示屏用于显示光源组件聚焦后的切片图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源组件,应用于3D打印机,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机,所述光机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用于围绕所述光机的光轴移动以调节所述光机的焦距,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光机和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移动以及固定所述调节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光机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位置,以移动以及固定所述调节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中至少一个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转动以改变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栓活动穿接于所述调节孔后螺纹连接于所述活动部;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用于对所述活动部施加相背于所述调节螺栓移动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持件;
所述活动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调节杆穿接于所述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调节杆之间有空隙;
所述保持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保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保持件用于使所述调节杆跟随所述活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包括第二弹性部件;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调节杆,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用于向所述调节杆施加向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移动的弹力,以使所述调节杆跟随所述活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所述调节杆的端面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并连接于所述固定螺孔,以使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调节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活动部可活动的嵌入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的槽底设置有穿接孔,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穿接孔后与所述活动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螺栓;
所述滑动槽的槽底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活动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螺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为长条形通孔或跑道状环形通孔,所述固定螺栓用于穿接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连接,以将所述活动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10.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光源组件,反射镜,以及底座箱体和显示屏,
所述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底座箱体内,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底座箱体内,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反射镜的上方,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投射于所述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光源组件聚焦后的切片图像。
CN202221469539.8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Active CN217862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9539.8U CN217862822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9539.8U CN217862822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2822U true CN217862822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4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69539.8U Active CN217862822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2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0200B2 (en)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micro mirror type display element
US20030044176A1 (en) Optical axis adjusting device
US6853506B2 (en) Optical axis adjusting device
US8067721B2 (en)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planar reflecting element and an aspherical reflecting element with base-side positioning units integrally formed on a base
CN217862822U (zh) 一种光源组件及3d打印机
JP6471570B2 (ja) 投写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20180120678A1 (en) Projection optical device,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adjuster
WO2020078187A1 (zh) 投影机
US7746582B2 (en) Lens module
CN110058375A (zh) 可锁定螺纹副及光路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
CN215773319U (zh) 摄像装置
CN215040311U (zh) 一种3d打印机
US7553032B2 (en) Imaging system for an optical engine of a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12445057B (zh) 一种反射镜调整机构、投影光机以及投影仪
CN113306144A (zh) 一种3d打印机
CN208615312U (zh) 一种应用于dlp型3d打印机的新型提升机构
CN116125735B (zh) 镜头调整装置及投影显示设备
JP2590003B2 (ja) Ledプリントヘッドのレンズ位置調節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装置
CN113900325A (zh) 投影机及镜头调整模块
JP2006220750A (ja) 鏡筒
JP4148161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4454284B2 (ja) 鏡筒支持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CN218477126U (zh) 3d打印装置
CN217495212U (zh) 3d打印机用曝光组件及3d打印机
CN113737181B (zh) 一种弹片的蚀刻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