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3172U - 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3172U
CN217843172U CN202221782837.2U CN202221782837U CN217843172U CN 217843172 U CN217843172 U CN 217843172U CN 202221782837 U CN202221782837 U CN 202221782837U CN 217843172 U CN217843172 U CN 217843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heat preservation
assembly
layer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28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圣业明
裴志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28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3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3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3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其中,保温组件用于储藏箱,储藏箱包括箱本体,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保温组件为一体结构,保温组件的内部填充有真空隔热材料,保温组件设置于箱本体的外侧和/或内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组件,通过将保温组件设置为一体结构,并在保温组件的内部填充真空隔热材料,在将保温组件设置于箱本体的外侧和/或内侧后,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保温组件的边缘漏冷效应,提高对储藏箱的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真空隔热板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隔热板材,其利用内部的高真空度减小空气热对流,低导热芯材降低固体热传导,高反射阻隔膜增大对辐射对流的抑制作用,同时起到隔水隔气维持真空度的作用,使其内部传热量降至较低的状态,成为目前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已在冰箱等冷链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家用电器的储藏箱使用真空隔热板,由于真空隔热板弯曲性能较差,通常是将真空隔热板贴在储藏箱的壁面上,在相邻两个真空隔热板之间的位置配以发泡料密封保温。这种保温结构导致真空隔热板的边缘漏冷效应明显,降低了保温结构对储藏箱的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藏箱用的保温结构效果不佳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保温组件,用于储藏箱,所述储藏箱包括箱本体,所述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保温组件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温组件的内部填充有真空隔热材料,设置于所述箱本体的外侧和/或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组件,通过将保温组件设置为一体结构,并在保温组件的内部填充真空隔热材料,在将保温组件设置于箱本体的外侧和/或内侧后,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保温组件的边缘漏冷效应,提高对储藏箱的保温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真空隔热体和至少一个第二真空隔热体;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真空隔热体环设于所述箱本体的第一壁面,多个所述第一壁面围成所述腔体,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真空隔热体设置于所述箱本体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腔体的开口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芯材层,所述芯材层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真空隔热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第一隔气结构层和第二隔气结构层,所述第一隔气结构层和所述第二隔气结构层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且所述芯材层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设于所述箱本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隔气结构层与所述箱本体的外表面相连,所述芯材层、所述第一真空隔热体和所述第二真空隔热体均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气结构层和所述第二隔气结构层为铝箔、铜箔和银箔中的任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真空隔热体和所述第二真空隔热体为真空隔热板和芯材毡中的任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材层的横截面呈直角形或者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储藏箱,所述储藏箱包括:
箱本体,所述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以及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设置在所述箱本体的外侧和/或者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藏箱,通过将保温组件设置为一体结构,并在保温组件的内部填充真空隔热材料,在将保温组件设置于储藏箱的箱本体的外侧和/或内侧后,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保温组件的边缘漏冷效应,提高对储藏箱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
门体;以及储藏箱,所述门体用于封闭所述储藏箱的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电器,通过将保温组件设置为一体结构,并在保温组件的内部填充真空隔热材料,在将保温组件设置于储藏箱的箱本体的外侧和/或内侧后,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保温组件的边缘漏冷效应,提高对储藏箱的保温效果,提高家用电器的保温性能,降低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保温组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保温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保温组件在制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储藏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储藏箱
10为保温组件;
11为第一真空隔热体;12为第二真空隔热体;13为芯材层;14为第一隔气结构层;15为第二隔气结构层;
20为箱本体;21为腔体;22为第一壁面;23为第二壁面;
30为封边;
40为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6所示,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保温组件10的透视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保温组件10,用于对储藏箱100进行保温,这里的储藏箱100包括箱本体20,箱本体20设置有腔体21,腔体21中用于盛放需要存储的食物或者生活用品等,其中,保温组件10为一体式结构,且保温组件10的内部设置有真空隔热材料,保温组件10设置于箱本体20的外侧或者内侧,保温组件10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同时放置在箱本体20的外侧和内侧,增加对储藏箱100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温组件10,通过将保温组件10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并在保温组件10的内部空间中填充真空隔热材料,在将保温组件10放置于箱本体20的外侧和/或内侧后,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保温组件10的边缘漏冷效应,提高对储藏箱100的保温效果。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保温组件10包括多个第一真空隔热体11,其中,第一真空隔热体11设置在箱本体20的第一壁面22,保温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真空隔热体12,第二真空隔热体12设置在箱本体20的第二壁面23。
这里的第一真空隔热体11的数量为四个,第二真空隔热体12的数量为一个,以与箱本体20的结构一致,分别从箱本体20的五个面的位置实现对箱本体20的保温。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真空隔热体11之间出现边缘漏冷效应明显,严重影响箱本体20的保温效果。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温组件10还设置有芯材层13,芯材层13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真空隔热体11之间的位置,这里的芯材层13的横截面呈直角形,也可以是圆弧形,在图2中,芯材层13的横截面呈直角形,以使得相邻两个第一真空隔热体11之间的间隙用芯材层13填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横截面是指芯材层13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当芯材层13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时,可以使得保温组件10在侧面上的转折位置为圆滑过渡。
其中,芯材层13的高度与箱本体20的第一壁面22的高度相当,或者略高于第一壁面22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芯材层13的材质包括网状无机纤维棉等,如玻璃纤维棉、陶瓷纤维棉或者气凝胶毡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和图4,其中,图3为图1中所示的保温组件10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储藏箱100还设置有第一隔气结构层14以及第二隔气结构层15,第一隔气结构层14,第二隔气结构层15分别设置于芯材层13的两侧,在图2中,第一隔气结构层14位于芯材层13的外侧,第二隔气结构层15位于芯材层13的内侧,且芯材层13位于第一隔气结构层14和第二隔气结构层15形成的空间内。通过在芯材层13的两侧设置第一隔气结构层14,以及第二隔气结构层15,可使得芯材层13所在的位置能够具有真空绝热的效果。
优选地,第二隔气结构层15设置于箱本体20的外表面,并与箱本体20的外表面相连,第二隔气结构层15和第一隔气结构层14围成一个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内设置有芯材层13、第一真空隔热体11和第二真空隔热体12,也就是说,芯材层13、第一真空隔热体11以及第二真空隔热体12都在第一隔气结构层14和第二隔气结构层15围成的安装空间内,可以使得保温组件10能够起到双层真空隔热的效果。
在图1中,采用的是透视结构图,芯材层13和第一真空隔热体11以及第二真空隔热体12都是在安装空间的内部,也就是第二隔气结构层15和第一隔气结构层14之间形成的安装空间内,其中,第二隔气结构层15从一侧进行包裹,第一隔气结构层14从另一侧进行包裹。在这里为了显示出芯材层13、第一真空隔热体11和第二真空隔热体12的结构,采用了透视结构图。
在保温组件10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隔气结构层15是与箱本体20的外表面接触的,也就是说第二隔气结构层15是与第一壁面22的外表面接触,且与第二壁面23的外表面接触。
可选地,第一隔气结构层14以及第二隔气结构层15均可为金属铝箔、金属铜箔和金属银箔中的任一种,这些材质具有一定的柔性,可方便加工,如可以选择铝塑膜等产品。
可选地,第一真空隔热体11以及第二真空隔热体12均可为真空隔热板和芯材毡中的一个,其中,真空隔热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使得保温组件10的表面光滑,且不易弯折,使得保温组件10的结构强度较高。当然,也可以选择芯材毡来制作保温组件10。
保温组件10的制作过程参照如下过程,其中,图5为图1中所示的保温组件10在制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S1、选择某一形状的箱本体20,在箱本体20的外表面覆盖第一隔气结构层14;这里的箱本体20为具有开口的矩形体。
S2、在第一隔气结构层14背离箱本体20的表面贴上第一真空隔热体11,第二真空隔热体12,其中,第一真空隔热体11贴在第一壁面22的位置,第二真空箱本体20贴在第二壁面23的位置,这里粘贴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箱本体20的五个表面均贴上了第一真空隔热体11和第二真空隔热体12中的一个,实现真空隔热的效果。
S3、在相邻两个第一真空隔热体11之间填充芯材,形成芯材层13;其中,芯材层1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箱本体20的四个端角的位置。
S4、外包第二隔气结构层15,使得第一真空隔热体11、芯材层13和第二真空隔热体12均在第二隔气结构层15和第二隔气结构层15围成的空间内。
S5、对第一隔气结构层14,第二隔气结构层15进行封口,留一个边不封口,即图5中的封边30,在封边30的位置设置一个吸管40,通过抽气泵和吸管40实现对第一隔气结构层14与第二隔气结构层15围成的空间进行抽真空操作。
S6、当真空度达到要求后,将封边30的位置进行封口,形成保温组件10。
这里的保温组件10的内表面与箱本体20的外表面接触,通过将保温组件10设置在箱本体20的外侧,可以增加箱本体20的腔体21的空间,增加储藏箱100的容积。
其中,在S6中,真空度要求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真空隔热板的标准,这里不再具体展开赘述。
通过设置第一隔气结构层14,以及第二隔气结构层15,可以对芯材层13所在的位置实现真空隔热的效果,对于第一真空隔热体11和第二真空隔热体12所在的位置形成双重真空隔热的效果,且避免产生边缘漏冷效应,提高家用电器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这种方式制成的保温组件10,为一体结构,为双层真空的结构,可有效降低热损失的面积,降低甚至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结构的边缘漏冷效应,提高保温组件10的整体保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储藏箱100,如图6所示,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储藏箱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储藏箱100具有箱本体20以及保温组件10,保温组件10设置在箱本体20的外侧和/或者内侧,箱本体20的内部设置有腔体,箱本体20为具有开口的结构,具有第一壁面22和第二壁面23,其中,第一壁面22的数量为四个,在周向上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箱本体20的腔体,第二壁面23的数量为一个,且第二壁面23与腔体的开口相对,相应地,第一隔气结构层14,以及第二隔气结构层15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与箱本体20的结构是一致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藏箱100,通过将保温组件1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并在保温组件10的内部填充真空隔热材料,在将保温组件10设置于储藏箱100的箱本体20的外侧和/或内侧后,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保温组件10的边缘漏冷效应,提高对储藏箱100的保温效果。为了使得储藏箱100的容积变大,保温组件10可设置于箱本体20的外侧,当然,也可以设置在箱本体20的内侧,或者同时设置两个保温组件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门体和储藏箱100,门体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储藏箱100的腔体21,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储藏箱100的一侧。
这里的家用电器包括冰箱和冰柜等产品,实现对物品的冷藏或者冷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保温组件,用于储藏箱,所述储藏箱包括箱本体,所述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温组件的内部填充有真空隔热材料,所述保温组件设置于所述箱本体的外侧和/或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真空隔热体和至少一个第二真空隔热体;
多个所述第一真空隔热体环设于所述箱本体的第一壁面,多个所述第一壁面围成所述腔体,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真空隔热体设置于所述箱本体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腔体的开口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芯材层,所述芯材层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真空隔热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第一隔气结构层和第二隔气结构层,所述第一隔气结构层和所述第二隔气结构层形成安装空间,所述芯材层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设于所述箱本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隔气结构层与所述箱本体的外表面相连,所述芯材层、所述第一真空隔热体和所述第二真空隔热体均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气结构层和所述第二隔气结构层为铝箔、铜箔和银箔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隔热体和所述第二真空隔热体为真空隔热板和芯材毡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层的横截面呈直角形或者圆弧形。
9.一种储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箱包括:
箱本体,所述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设置在所述箱本体的外侧和/或者内侧。
10.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藏箱,所述门体用于封闭所述储藏箱的腔体。
CN202221782837.2U 2022-07-08 2022-07-08 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7843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2837.2U CN217843172U (zh) 2022-07-08 2022-07-08 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2837.2U CN217843172U (zh) 2022-07-08 2022-07-08 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3172U true CN217843172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6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2837.2U Active CN217843172U (zh) 2022-07-08 2022-07-08 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3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2728B2 (en) Refrigerator
US6168040B1 (en) Double-wall insulated container
RU2443951C2 (ru) Холоди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US20110095669A1 (en) Refrigerator vacuum insulation application
US11029075B2 (en) Door for home appliance and home appliance having the same
JP5903567B2 (ja) 冷蔵庫
EP2880386B1 (en) Frame and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CN102997552B (zh) 多维制冷节能冰箱
EP2434238A1 (en) Energy-saving refrigerator
JP2011149501A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CN217843172U (zh) 保温组件、储藏箱及家用电器
CA2411318A1 (en) Domestic refrigerator with improved thermal insulation
CN104764278A (zh) 用于超低温冷库的真空隔热库体
JP2005307995A (ja) 真空断熱材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真空断熱材を使用した機器
CN217843164U (zh) 真空绝热体及家用电器
JP2004251460A (ja) 真空断熱材、および、冷凍機器、ノート型コンピュータ、電気湯沸かし器、オーブンレンジ
JPH10205995A (ja) 冷蔵庫
JPH0642860A (ja) 断熱体
JP2003121064A (ja) 冷蔵庫
CN214169550U (zh) 一种隔热的冷库墙板、冷库
CN205316797U (zh) 真空绝热板以及具有它的制冷设备
CN204528100U (zh) 一种车载冷链运输箱
CN210197545U (zh) 一种冰蓄冷空调蓄冰设备
CN114080532B (zh) 真空绝热模块和冰箱
CN219368093U (zh) 一种箱式框架结构的冷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