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0532B - 真空绝热模块和冰箱 - Google Patents
真空绝热模块和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80532B CN114080532B CN202080050102.8A CN202080050102A CN114080532B CN 114080532 B CN114080532 B CN 114080532B CN 202080050102 A CN202080050102 A CN 202080050102A CN 114080532 B CN114080532 B CN 1140805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cuum
- space
- module
- coupling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43 off-ga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28 Styro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72 dega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61 styro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5—Detai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6—Arrangements using an air layer or vacuum
- F16L59/065—Arrangements using an air layer or vacuum using vacuu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12—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insulation from the wall or body insulated, e.g. by means of spacers between pipe and heat-insulating materia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insulated bod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1—Sliding do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25D23/063—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formed by an assembly of pa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4—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 F25D2323/021—French do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 F25D2323/022—Doors that can be pivoted either left-handed or right-hand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40—Refriger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w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真空绝热模块。该真空绝热模块包括对应于内部空间的内覆盖件;对应于外部空间的外覆盖件,外覆盖件被设置成大于内覆盖件;真空空间,其被定义为所述外覆盖件和所述内覆盖件的内部空间且处于真空状态;以及,抗传导片,被设置在所述内覆盖件与所述外覆盖件之间的连接部上,用以抵抗热传导。根据该实施例,真空绝热模块可更方便地应用于冰箱,且易于处理以易于制造冰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真空绝热体和冰箱。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体是用于通过对其主体内抽真空来抑制热传递(传热,heat transfer)的产品。真空绝热体可以减少通过对流和传导进行的热传递,因此被应用于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在应用于冰箱的常规绝热方法中,通常设置具有约30cm或更大厚度的泡沫聚氨酯绝热壁(尽管其以不同方式应用于冷藏和冷冻中)。然而,冰箱的内部容积会因此而减小。
为了增大冰箱的内部容积,出现了将真空绝热体应用于冰箱的尝试。
首先,本申请人的韩国专利第10-0343719号(参考文献1)已经公开。根据参考文献1,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制备真空绝热板,然后将其装入冰箱的壁内,真空绝热板的外部用如泡沫聚苯乙烯(聚苯乙烯)的单独模制件完成(整饰)。根据该方法,不需要额外发泡,并且提高了冰箱的绝热性能。但是,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制造方法复杂。
作为另一个示例,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5-0012712号(参考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真空绝热材料设置壁并使用泡沫填充材料附加地设置绝热壁的技术(technique,方法)。同样,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制造方法复杂。
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尝试使用单个产品的真空绝热体来制造冰箱的所有壁。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公报第US2040226956A1号(参考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提供处于真空状态的冰箱的绝热结构的技术。然而,难以通过为冰箱的壁提供足够的真空来获得实用水平的绝热效果。具体地说,存在如下限制条件:难以防止温度不同的外壳和内壳之间的接触部分处的传热现象,难以保持稳定的真空状态,并且因真空状态下的负压而难以防止变形的情况。由于这些限制条件,参考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仅限于低温冰箱,并没有提供适用于一般家庭的技术水平。
此外,本申请人已申请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7-0016187号(参考文献4),其公开了一种真空绝热体和冰箱。这一参考文献提出使用单个真空绝热体构建的单个冷却空间。然而,真正的冰箱需要设有多个具有不同温度的贮藏空间,但存在传统文献没有考虑的限制条件。
作为另一种方法,在美国专利公开公报第US2013/0257256A1号(参考文献5)中公开了将多个真空绝热板固定到框架以提供真空绝热体和冰箱的技术。上述技术具有以下限制。存在真空绝热板和框架之间难以耦接的限制。由于耦接不良,真空绝热板与框架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存在的大风险在于绝热损失。由于框架用作连接冰箱内部和外部的部分,因此内部空间的绝热效率可能会变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模块和冰箱,其中部件被用来实现能够应用于各种场合的模块化处理。
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模块和冰箱,其中几乎没有冷空气透过绝热壁泄漏以提高绝热效率。
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模块和冰箱,其中在门和主体的成品中,冰箱的内部与外部之间传递的热量减少。
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绝热模块包括:内覆盖件,对应于内部空间;外覆盖件,对应于外部空间,该外覆盖件被设置成大于所述内覆盖件;真空空间,其被定义为所述外覆盖件和所述内覆盖件的内部空间且处于真空状态;以及抗传导片,被设置在所述内覆盖件与所述外覆盖件之间的连接部上,用以抵抗热传导。该真空绝热模块能够更方便地应用于冰箱并且容易操作以容易地制造冰箱。
外覆盖件可包括: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外部空间;侧表面,沿不同于所述外表面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以及弯曲部,所述侧表面和所述外表面被弯曲到所述弯曲部以进行连接。因此,可以更方便地实现冰箱的封闭。
真空绝热模块还可包括第一加强框架,该第一加强框架被放置在所述真空空间中以接触全部的所述外表面、所述侧表面以及所述弯曲部。因此,各模块能够容易地彼此耦接。
由于抗传导片具有与内覆盖件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延伸方向,所以能够不需要片等单独的结构。
由于设置了耦接至内覆盖件的第二加强框架,所以彼此相邻的模块能够容易地彼此耦接。
内覆盖件的厚度可以小于外覆盖件的厚度以抵抗热传导。
由于外覆盖件进一步延伸至内覆盖件的外侧,所以各模块可以更容易地彼此耦接。
真空绝热模块还可包括被设置在所述外覆盖件或所述内覆盖件中的至少一者上的耦接框架。因此,彼此相邻的模块借助自身就能够方便地彼此耦接,而无需单独的耦接结构。
一耦接边缘从所述真空空间进一步延伸,以耦接至被设置在所述外覆盖件上的另一部件。由于耦接边缘耦接至此相邻的模块,所以这些模块能够彼此耦接而不影响真空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主体,具有容置空间和被构造成允许进入该容置空间的开口;以及门,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绝热度的第一绝热模块和第二绝热模块,其中,第一绝热模块包括:内覆盖件,被构造成至少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一部分;外覆盖件,被构造成至少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一部分,该第二空间的温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密封件,被构造成密封所述内覆盖件和所述外覆盖件以形成第三空间,该第三空间的温度介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且处于真空状态;支撑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第三空间的间隔;以及抗传导片,被构造成将所述内覆盖件连接至所述外覆盖件,以减少所述内覆盖件与所述外覆盖件之间的传热量,其中,所述抗传导片比所述内覆盖件或所述外覆盖件中的至少一者薄,所述第二绝热模块被设置成绝热度小于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绝热度,且被构造成接触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侧表面以将该多个第一绝热模块彼此连接,而且所述第一绝热模块设置有多个,且额外地设置有一内耦接框架,该内耦接框架被构造成将该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一个内覆盖件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因此,冰箱可以被方便地制造而不会泄漏冷空气。
内耦接框架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围绕被构造成限定所述第一空间的壁的边缘。因此,各模块之间的耦接能够被方便地执行。
内耦接框架的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所述内覆盖件、或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所述内覆盖件重叠,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所述内覆盖件被构造成限定所述冰箱的后表面、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所述抗传导片被耦接到的部分。因此,可设置绝热壁以限定内部空间并屏蔽热传递。
所述内耦接框架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一部分可被设置成接触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所述内覆盖件,而且所述内耦接框架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部分被设置成接触所述第二绝热模块。因此,模块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更加牢固以提供高绝热性能。
所述第一绝热模块和所述第二绝热模块还可包括耦接部,而且所述耦接部可被设置在沿所述第二绝热模块的方向与所述抗传导片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因此,模块可以更牢固地彼此耦接而没有热损失。
抗传导片的一个表面面对所述第三空间而另一个表面面对所述第二绝热模块。因此,能够改善通过抗传导片的热传导降低性能。
冰箱还可包括后表面耦接边缘,该后表面耦接边缘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所述外覆盖件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延伸。因此,可以方便地提供设置第二绝热模块的空间以提高绝热性能。
内耦接框架可被设置成在与所述后表面耦接边缘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状态下与所述后表面耦接边缘重叠,从而在冰箱中实现更牢固的结构强度。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在所述内耦接框架与所述后表面耦接边缘之间。因此,可确保更加改善的绝热性能。
第二绝热模块可具有通孔,电线、制冷剂管、冷空气通道或流水管中的至少一者穿过所述通孔。因此,可以方便地提供为冰箱运行所需的附加部分。
在又一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以及,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主体或所述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真空绝热模块,其内部被设置成处于高真空状态以执行绝热操作;以及绝热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该绝热部被设置在所述真空绝热模块的边缘上。因此,可以应用以不同方式运行的绝热模块。相应地,可以获得高绝热性能、高结构强度和制造方便的效果。
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例,真空绝热体可被模块化成真空绝热模块,以降低库存成本、方便制造、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
根据实施例,由于多个真空绝热模块自身彼此耦接,并且在耦接间隔处没有冷空气泄漏,所以能够防止冷空气通过绝热壁泄漏,以提高冰箱的能量效率。
根据实施例,可以防止因制造用于模块化的部件时的高真空而导致的部件变形,以提高成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在冰箱的主体和门中使用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
图3的(a)至(c)是示出真空空间的内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4的(a)至(c)是示出抗传导片及其周边部分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5是通过应用模拟示出根据真空压力的绝热性能的变化和气体传导率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当使用支撑件时通过观察真空绝热体内部排气过程中的时间和压力获得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通过比较真空压力与气体传导率而获得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8是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的横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的角部的横剖视图。
图10是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横剖视图。
图11是第二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横剖视图。
图12是第三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横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解释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的压力的视图。
图14是示出通过模拟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的变形获得的结果的视图。
图15是示出通过模拟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的变形获得的结果的视图。
图16是根据实施例应用了门真空绝热模块的门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示出门的边缘的横剖视图。
图18是根据实施例应用了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图18中根据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沿线A-A'截取的横剖视图。
图20和图21是示出图18中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沿线A-A'截取的横剖视图。
图22和图23是示出图18中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沿线B-B'截取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例,并且理解本发明的精神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通过添加、更改、删除和添加组件,来实施包含在同一概念范围内的其它实施例;相反,应当理解,其它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下为了描述实施例,下列的附图可能以不同于实际产品的方式显示,或者可能会删除夸大或简单或详细的部分,但这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不应将其解释为限制条件。然而,附图会尽量显示实际形状。
以下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另一实施例的描述,除非其它实施例彼此不冲突,并且任何一个实施例的一些构造可以在其中仅特定部分被修改的状态下被修改,而可被应用于另一种构造。
在以下描述中,真空压力是指低于大气压的任何压力状态。另外,A的真空度高于B这种表述的意思是,A的真空压力低于B的真空压力。
在这一实施例中,其中限定成有真空空间的绝热模块可被定义为第一绝热模块。
第一绝热模块的示例可包括图8中的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图9中的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图10中的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20、图11中的第二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30、图12中的第三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40、图19和图20中的第一真空绝热模块和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以及图21和图23中的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及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
作为修改示例,图8至图9中的真空绝热模块可应用于主体。
作为另一修改示例,图10至图12中的真空绝热模块可应用于门。
第一真空绝热模块包括至少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一部分的第一板10、以及至少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一部分且温度不同于第一空间的第二板20。
第一板10可包括多个层。第二板20可包括多个层。
第一绝热模块还可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被构造成密封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以形成第三空间,第三空间处于真空状态且温度介于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
当第一和第二板中的一个板被设置在第三空间的内部空间中时,该板可由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来代表。当第一和第二板中的另一个板被设置在第三空间的外部空间中时,该板可由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来代表。例如,第三空间的内部空间可以是冰箱的储存空间。第三空间的外部空间可以是冰箱的外部空间。
以下将描述的是,第一板10被定义为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而第二板20被定义为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示例。
第一绝热模块还可包括保持第三空间的支撑件。
第一绝热模块还可包括抗传导片60和123,抗传导片60和123将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连接至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以减少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之间的传热量。
抗传导片60和123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成面对第三空间。抗传导片60和123可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边缘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边缘之间。抗传导片60和123可被设置在面对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第一空间的表面与面对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第二空间的表面之间。抗传导片60和123可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侧表面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侧表面之间。
抗传导片60和123的至少一部分可沿与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所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抗传导片60和123中每一个的厚度可小于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或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中至少一者的厚度。抗传导片60和123中的每一个越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之间的热传递就越少。
抗传导片60和123各自的一端可被设置成与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这样做是为了提供用于将抗传导片60和123各自的一端耦接至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中的每一个的空间。耦接方式可包括焊接。
抗传导片60和123各自的另一端可被设置成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这样做是为了提供用于将抗传导片60和123各自的另一端耦接至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中的每一个的空间。耦接方式可包括焊接。
随着抗传导片60和123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减少,热传递可被减少。然而,将抗传导片60和123耦接在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之间是困难的。
作为替代抗传导片60和123的另一实施例,抗传导片60和123被去除,并且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中的一个的厚度可小于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中的另一个的厚度。在此情况下,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中的一个的厚度可大于抗传导片60和123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在此情况下,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中的一个的长度可大于抗传导片60和123中的每一个的长度。在这种构造中,可在去除抗传导片60和123的同时减少热传递的增加。而且,将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耦接至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难度可被减少。
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至少一部分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成彼此重叠。这样做是为了提供用于将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耦接至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空间。额外的覆盖件可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中厚度较小的一个覆盖件上。
在这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热模块具有与第一绝热模块不同的特性,可被表示为第二绝热模块。例如,泡沫部406可被称为第二绝热模块。
第二绝热模块的绝热度可低于第一绝热模块的绝热度。
第二绝热模块度的真空度可低于第一绝热模块的真空度。
第二绝热模块可以是其内部处于非真空状态的非真空绝热模块。
第二绝热模块可由非金属制成。
第二绝热模块可由树脂或可发泡聚氨酯(PU)制成。
第二绝热模块可以是其上安装的部件比第一绝热模块多的绝热模块。当与第一绝热模块比较时,其易于安装或耦接部件。由于第一绝热模块中限定有真空空间,所以会难于安装或耦接部件。例如,用于门的部件例如门用衬垫、门用铰接件、加热器、或热线可连接至或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
第二绝热模块可以是具有比第一绝热模块具有更多通孔的绝热模块。通孔可被设置成以下至少一种管路:供电流流过的管路,供制冷剂流过的管路,供冷空气或热空气流过的管路,以及供水流过的管路。第一绝热模块中可具有真空空间,并可能因此难以形成通孔。
当第一绝热模块设有多个时,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之间。第一绝热模块可以是一种介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通过该介质彼此耦接。第二绝热模块的至少一个表面可连接至或耦接至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一个第一绝热模块。第二绝热模块的至少另一个表面可连接至或耦接至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另一个第一绝热模块。在此情况下,可以提高将多个第一绝热模块彼此连接或耦接的工作便利性。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在第一绝热模块的第一和第二板中的一个板的外表面上。第二绝热模块可以是用于安装需要耦接至第一绝热模块的部件的介质。第二绝热模块的一个表面可连接至或耦接至第一和第二板中的一个板。第二绝热模块的另一个表面可连接至或耦接至上述部件。在此情况下,可以提高将部件连接或耦接至第一绝热模块的工作便利性。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成至少覆盖第一绝热模块的抗传导片60和123的一部分。第二绝热模块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第一绝热模块的抗传导片60和123重叠。第二绝热模块可以是用以减少对抗传导片60和123的损坏的保护装置。而且,第二绝热模块可以是用于安装需要被耦接的部件的介质。第二绝热模块的一个表面可连接至或耦接至抗传导片60和123。第二绝热模块的另一个表面可连接至或耦接至上述部件。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成至少覆盖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一部分。第二绝热模块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重叠。第二绝热模块可以是用于减少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损坏的保护装置。而且,第二绝热模块可以是用于安装需要被耦接的部件的介质。第二绝热模块的一个表面可连接至或耦接至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第二绝热模块的另一个表面可连接至或耦接至上述部件。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成至少限定将多个第一绝热模块彼此连接的壁的一部分。例如,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至少限定形成冰箱的储存空间的壁的一部分,而且第二绝热模块被设置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之间,该多个第一绝热模块限定形成储存空间的该壁的另一部分。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成接触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侧表面。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参考图1,冰箱1包括主体2和门3,主体2设有能够储存储备物品的空腔9,门3被设置为用于打开/关闭主体2。门3可以可旋转地或可移动地被设置为打开/关闭空腔9。空腔9可以提供冷藏室和冷冻室中的至少一个。
提供构成将冷空气供应到空腔9中的冷冻循环的部件。具体地,这些部件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4、用于冷凝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5、用于膨胀被冷凝的制冷剂的膨胀器6、以及用于蒸发被膨胀的制冷剂以带走热量的蒸发器7。作为典型结构,风扇可以被安装在邻近蒸发器7的位置处,并且从风扇吹出的流体可以穿过蒸发器7并接着被吹入空腔9中。通过调节风扇的吹出量和吹出方向、调节循环的制冷剂的量、或调节压缩机的压缩率来控制冷冻负荷,从而能够控制冷藏空间或冷冻空间。
图2是示意性示出在冰箱的主体和门中使用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在图2中,示出主体侧真空绝热体和门侧真空绝热体,其中门侧真空绝热体处于前壁的一部分被移除的状态,主体侧真空绝热体处于顶壁和侧壁被移除的状态。此外,为了方便理解,示意性地示出抗传导片处的部分的截面。
参考图2,真空绝热体包括用于提供低温空间的壁的第一板10、用于提供高温空间的壁的第二板20、被限定为第一板10与第二板20a的间隙的真空空间50。另外,真空绝热体包括用于防止第一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的热传导的抗传导片60和63。设置用于密封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的密封件61,从而使真空空间50处于密封状态。当真空绝热体被应用于制冷柜或加热柜时,第一板10可以被称为内壳体,内壳体被安装在控制温度的控制空间内,而第二板20可以被称为外壳体,外壳体被安装在控制空间外。容纳提供冷冻循环的部件的机器室8被放置在主体侧真空绝热体的下部后侧处,用于通过排出真空空间中的空气而形成真空状态的排气端口40被设置在真空绝热体的任一侧处。此外,还可以安装穿过真空空间50的管路64,以便安装除霜水管线和电线。
第一板10可以至少限定用于设置于其上的第一空间的壁的一部分。第二板20可以至少限定用于设置于其上的第二空间的壁的一部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以被限定为具有不同温度的空间。这里,每个空间的壁不仅可以用作直接接触空间的壁,而且还可以用作不接触空间的壁。例如,该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还可以被应用于还具有接触每个空间的单独的壁的产品。
导致真空绝热体的绝热效果损失的热传递因素是:第一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的热传导、第一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的热辐射、以及真空空间50的气体传导。
在下文中,将提供被设置为减少与热传递因素相关的绝热损失的抗热单元。同时,该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和冰箱不排除在真空绝热体的至少一侧处还设置有另一个绝热装置。因此,使用发泡加工等的绝热装置还可以被设置到真空绝热体的另一侧。
图3的(a)至(c)是示出根据各实施例的真空空间的内部结构的视图。
首先,参考图3的(a),真空空间50被设置在具有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不同的压力的第三空间中,优选地为真空状态,从而减少绝热损失。第三空间可以被设置为介于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由于第三空间被设置为处于真空状态的空间,因此由于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对应的力,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受到在使它们彼此靠近的方向上收缩的力。因此,真空空间50可以沿该真空空间部被减小的方向变形。在此情况下,由于真空空间50的收缩导致的热辐射量的增加、以及板10与板20之间的接触导致的热传导量的增加,可能导致绝热损失。
可设置支撑件30以减小真空空间50的变形。支撑件30包括杆31。杆31可相对于各板在基本竖直的方向上延伸,以支撑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距离。支撑板35可以附加地被设置到杆31的至少任一端部上。支撑板35可将至少两个或更多个杆31彼此连接以相对于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沿水平方向延伸。支撑板35可以被设置为板状,或者可以被设置为格子状,使得支撑板与第一板10或第二板20接触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热传递。杆31和支撑板35在至少一部分处彼此固定,以一起被插在第一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支撑板35接触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中的至少一个,从而防止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的变形。此外,基于杆31的延伸方向,支撑板35的总截面面积被设置为大于杆31的总截面面积,使得通过杆31传递的热量可以通过支撑板35扩散。
支撑件30可由选自PC、玻璃纤维PC、低释气PC、PPS和LCP树脂制成,以便获得高压缩强度、低释气和吸水性、低导热性、高温下的高压缩强度、以及优异的机械加工性。
将描述用于减少第一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通过真空空间50的热辐射的抗辐射片32。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可以由能够防止腐蚀和提供足够强度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于不锈钢材料具有0.16的相对高的辐射率,因此可传递大量的辐射热。此外,由树脂制成的支撑件30具有比板低的辐射率,并且没有完全被设置到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的内表面。因此,支撑件30对辐射热没有很大影响。因此,抗辐射片32可以在真空空间50的大部分区域上被设置为板状,以便集中于降低在第一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传递的辐射热。具有低辐射率的产品可以优选地被用作抗辐射片32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0.02的辐射率的铝箔可以被用作抗辐射片32。并且,由于使用一个抗辐射片不能充分地阻止辐射热的传递,因此可设置至少两个抗辐射片32,抗辐射片相距一定距离以便不互相接触。此外,至少一个抗辐射片可以被设置为处在接触第一板10或第二板20的内表面的状态。
参考图3的(b),通过支撑件30保持各板之间的距离,并且可在真空空间50中填充多孔材料33。多孔材料33可以具有比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的不锈钢材料高的辐射率。但是,由于多孔材料33被填充在真空空间50中,因此多孔材料33具有阻止辐射传热的高效率。
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在不使用抗辐射片32的情况下制造真空绝热体。
参考图3的(c),没有设置用于保持真空空间50的支撑件30。多孔材料333可被设置成由膜34(而不是支撑件30)环绕。此处,多孔材料33可以被设置为处于被压缩状态,以保持真空空间的间隙。膜34由例如PE制成,并且可以被设置为在膜34内穿孔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没有支撑件30的情况下制造真空绝热体。换言之,多孔材料33可以同时执行抗辐射片32的功能和支撑件30的功能。
图4的(a)至(c)是示出根据各个实施例的抗传导片及其周边部分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每个抗传导片的结构在图2中被简要地示出,但这要参考附图来详细理解。
首先,图4的(a)中示出的抗传导片可以优选地被应用于主体侧真空绝热体。具体地,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被密封,以便使真空绝热体的内部真空。在此情况下,由于这两个板的温度彼此不同,因此这两个板之间会发生热传递。抗传导片60被设置为防止两种不同类型的板之间的热传导。
抗传导片60可以设置有密封件61,抗传导片60的两端被密封于密封件61处,以至少限定用于第三空间的壁的一部分并保持真空状态。抗传导片60可以被设置为以微米为单位的薄箔,以便减少沿着用于第三空间的壁传导的热量。密封件61可以被设置为焊接部。亦即抗传导片60与板10及板20可以彼此熔合。为了在抗传导片60与板10、20之间引起熔合作用,抗传导片60与板10及板2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且不锈钢材料可以被用作该材料。密封件61不限于焊接部,而是还可通过诸如翘起(cocking)的工艺来提供。抗传导片60可以被设置为弯曲形状。因此,抗传导片60的热传导距离被设置成比各板的直线距离长,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热传导量。
沿抗传导片60产生温度变化。因此,为了阻止热量传导到抗传导片60的外部,在抗传导片60的外部处可以设置屏蔽部62,以使得绝热作用发生。换言之,在冰箱的情况下,第二板20处于高温,而第一板10处于低温。此外,在抗传导片60中发生从高温到低温的热传导,且因此抗传导片60的温度被突然改变。因此,当抗传导片60相对于其外部打开时,会通过端口位置严重发生热传递。为了减少热损失,屏蔽部62被设置在抗传导片60的外部。例如,当抗传导片60被暴露于低温空间和高温空间中的任一空间时,抗传导片60不会用作抗传导件(conductive resistor)及其暴露部分(这并非优选的)。
屏蔽部62可以被设置为与抗传导片60的外表面接触的多孔材料。屏蔽部62可以被设置为绝热结构,例如单独的衬垫,该屏蔽部被放置在抗传导片60的外部。屏蔽部62可以被设置为真空绝热体的一部分,该屏蔽部被设置在当主体侧真空绝热体相对于门侧真空绝热体关闭时面向相应的抗传导片60的位置处。为了甚至在主体和门被打开时减少热损失,屏蔽部62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多孔材料或单独的绝热结构。
此处,抗传导片60的内表面是指抗传导片60上的面对真空空间的表面。抗传导片60的外表面可以指不面对真空空间的表面。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定义可以适用于形成真空空间的其它部分。
图4的(b)中示出的抗传导片可以被应用于门侧真空绝热体。在图4的(b)中,详细描述了与图4的(a)所示不同的部分,并且相同的描述被应用于与图4的(a)所示相同的部分。在抗传导片60的外侧还设置侧框架70。在侧框架70上可放置用于在门与主体之间进行密封的部件、排气过程所需的排气端口、用于真空维护的吸气端口等。这是因为这些部件便于安装在主体侧真空绝热体中,但这些部件的安装位置在门侧真空绝热体中是有限的。
在门侧真空绝热体中,难以将抗传导片60放置在真空空间的前端上,即真空空间的边缘侧表面处。这是因为与主体不同,门的拐角边缘被暴露在外。更具体地,如果抗传导片60被放置在真空空间的前端上,则门的拐角边缘暴露在外,因此存在要构造单独的绝热部分以使抗传导片60隔热的缺点。
图4的(c)中示出的抗传导片可以被安装在穿过真空空间的管路中。在图4的(c)中,详细描述了与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不同的部分,并且相同的描述适用于与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相同的部分。具有与图4的(a)所示相同的形状的抗传导片、优选地有褶皱的抗传导片63可以被设置在管路64的周边部分处。相应地,可以延长传热路径(热传递路径,heat transfer path),并且可以防止由压力差导致的变形。此外,可设置单独的屏蔽部,以提高抗传导片的绝热性能。
以下将返回图4的(a)描述第一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的传热路径。穿过真空绝热体的热量可以被分为:沿真空绝热体(更具体地,抗传导片60)的表面传导的表面传导热①、沿被设置在真空绝热体内的支撑件30传导的支撑件传导热②、通过真空空间中的内部气体传导的气体传导热③、以及通过真空空间传递的辐射传递热④。
可根据多种设计尺寸来改变传递热。例如,可改变支撑件来使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能够承受真空压力而不变形,可改变真空压力,可改变各板间的距离,并且可改变抗传导片的长度。可根据分别由板提供的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温度差来改变传递热。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真空绝热体的总传热量小于由发泡聚氨酯构成的典型绝热结构的总传热量,已经发现真空绝热体的优选构造。在包括通过聚氨酯发泡形成的绝热结构的典型冰箱中,可提出19.6mW/mK的有效传热系数。
通过对该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传热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使气体传导热③的传热量最小。例如,气体传导热③的传热量可被控制为等于或小于总传热量的4%。被限定为表面传导热①和支撑件传导热②的总和的固体传导热的传热量最大。例如,固体传导热的传热量可以到达总传热量的75%。辐射传递热④的传热量小于固体传导热的传热量,但大于气体传导热③的传热量。例如,辐射传递热④的传热量可以占总传热量的约20%。
根据上述传热分布,当将它们进行对比时,表面传导热①、支撑件传导热②、气体传导热③和辐射传递热④的有效传热系数(eK:有效K)(W/mK)可以具有公式1的顺序。
[公式1]
eK固体传导热>eK辐射传导热>eK气体传导热
这里,有效传热系数(eK)是可以使用目标产品的形状和温度差测量的值。有效传热系数(eK)是可以通过测量热所传递到的至少一部分的总传热量和温度而获得的值。例如,使用可以在冰箱中定量测量的热源来测量热值(W),使用分别通过冰箱的门的边缘和主体传递的热来测量门的温度分布(K),以及传递热所通过的路径作为换算值(m)进行计算,从而评估有效传热系数。
整个真空绝热体的有效传热系数(eK)是通过k=QL/A△T给出的值。这里,Q表示热值(W)且可使用加热器的热值得到。A表示真空绝热体的截面积(m2),L表示真空绝热体的厚度(m),而△T表示温度差。
对于表面传导热,传导热值(conductive calorific value)可以通过抗传导片60或63的进口与出口之间的温度差△T、抗传导片的截面积A、抗传导片的长度L和抗传导片的热导率(k)(抗传导片的热导率是材料的材料性质且可提前获得)获得。对于支撑件传导热,传导热值可以通过支撑件30的进口与出口之间的温度差△T、支撑件的截面积A、支撑件的长度、以及支撑件的热导率(k)获得。这里,支撑件的热导率可以是材料的材料性质且可提前获得。通过从整个真空绝热体的传热量减去表面传导热和支撑件传导热可以得到气体传导热③和辐射传递热④的总和。通过显著降低真空空间50的真空度,当不存在气体传导热时,通过评估辐射传递热可以获得气体传导热③与辐射传递热④的比值。
当真空空间50内设有多孔材料时,多孔材料传导热⑤可以是支撑件传导热②和辐射传递热④的总和。多孔材料传导热⑤可以根据多个变量(包括多孔材料的种类、数量等)而变化。
根据一实施例,由相邻杆31形成的几何中心与每个杆31所位于的点之间的温度差△T1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小于0.5℃。此外,由相邻杆31形成的几何中心与真空绝热体的边缘之间的温度差△T2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小于0.5℃。在第二板20中,第二板的平均温度与经过抗传导片60或63的传热路径与第二板相遇点处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可以是最大的。例如,当第二空间是比第一空间热的区域时,经过抗传导片的传热路径与第二板相遇点处的温度变得最低。类似地,当第二空间是比第一空间冷的区域时,经过抗传导片的传热路径与第二板相遇点处的温度变得最高。
这意味着,通过其它点传递的热量(除经过抗传导片的表面传导热之外)应该被控制,并且只有在表面传导热占最大传热量时才能实现满足真空绝热体的全部传热量。为此,抗传导片的温度变化可以被控制为大于板的温度变化。
将描述构成真空绝热体的部件的物理特性。在真空绝热体中,力因真空压力而被施加至所有部件。因此,可优选地使用具有一定水平的强度(N/m2)的材料。
在这样的情况下,板10和20以及侧框架70可由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制成,借助该材料板10和20即使在真空压力下也不会受损。例如,当杆31的数量被减少以限制支撑件传导热时,因真空压力而发生板的变形,这可能对冰箱的外观有不良影响。抗辐射片32可由具有低辐射率且可易于进行薄膜加工的材料制成。而且,抗辐射片32必须确保足够的强度,以避免因外部冲击而变形。支撑件30被设置成具有足以支撑由真空压力产生的力并足以承受外部冲击的强度,且具有机械加工性。抗传导片60可由呈薄板形状且可以承受真空压力的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板、侧框架、及抗传导片可由具有相同强度的不锈钢材料制成。抗辐射片可由强度比各种不锈钢材料弱的铝制成。支撑件可由强度比铝弱的树脂制成。
不同于从材料的角度看强度,从刚度的角度需要分析。刚度(N/m)是不会轻易变形的性质。因此,虽然使用相同的材料,但其刚度可以根据其形状而变化。抗传导片60或63可以由具有一强度的材料制成,但材料的刚度优选地为低刚度以增加耐热性并使辐射热最小化,以便在真空压力被施加时,抗传导片均匀伸展而没有任何不平之处。抗辐射片32需要一定水平的刚度,以免因变形而接触另一个部件。特别地,抗辐射片的边缘可能因抗辐射片的自身负荷导致的下垂而产生传导热。因此,需要一定水平的刚度。支撑件30需要足够的刚度以承受来自板的压缩应力和外部冲击。
在一实施例中,板和侧框架可以具有最高的刚度,以防止因真空压力引起的变形。支撑件(特别是杆)可以优选地具有第二高的刚度。抗辐射片的刚度低于支撑件的刚度但高于抗传导片的刚度。最后,抗传导片可由易于因真空压力而变形且具有最低刚度的材料制成。
即使当多孔材料33被填充在真空空间50中时,抗传导片也可以具有最低刚度,并且板和侧框架中的每一者均可具有最高的刚度。
以下,真空压力可根据真空绝热体的内部状态来确定。如上所述,真空绝热体内要保持真空压力以减少热传递。此处,易于预期真空压力被保持得尽可能低以减少热传递。
真空空间可以仅通过支撑件30来抵抗热传递。此处,多孔材料33可在真空空间50内填有支撑件以抵抗热传递。在没有应用支撑件的情况下,可以抵抗向多孔材料的热传递。
下面将描述仅应用支撑物的情况。
图5是通过应用模拟示出根据真空压力的绝热性能的变化和气体传导率的变化的曲线图。
参考图5,可以看出,随真空压力减小,亦即随真空度增加,在仅有主体的情况(曲线1)下或在主体和门连接在一起的情况(曲线2)下,热负荷与通过发泡聚氨酯形成的典型产品的情况相比减小,从而提升绝热性能。然而,绝热性能的提升程度逐渐降低。而且,可以看出,随真空压力减小,气体传导率(曲线3)降低。然而,可以看出,虽然真空压力减小,但绝热性能与气体传导率所提升的比值逐渐降低。因此,优选的是使真空压力减小至尽可能低。然而,获得过度的真空压力需要很长时间,并且由于过度使用吸气剂而消耗大量成本。在本实施例中,从上述观点出发提出了最佳的真空压力。
图6是示出当使用支撑件时通过观察真空绝热体内部排气过程中的时间和压力获得的结果的曲线图。
参考图6,为了使真空空间50处于真空状态,通过真空泵将真空空间50中的气体排出,同时通过烘烤蒸发残留在真空空间50的部件中的潜在气体。然而,如果真空压力到达一定水平或更高水平,则存在真空压力的水平不再增加的点(△t1)。此后,通过将真空空间50与真空泵断开并将热量施加于真空空间50来激活吸气剂(△t2)。如果吸气剂被激活,则真空空间50中的压力在一段时间内减小,但随后被归一化以保持一定水平的真空压力。在激活吸气剂之后保持在一定水平的真空压力大致为1.8×10-6托。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通过操作真空泵排出气体也基本不再减小真空压力的点被设定为真空绝热体中使用的真空压力的最低极限,从而将真空空间50的最小内部压力设定为1.8×10-6托。
图7是示出通过将真空压力与气体传导率进行比较而获得的结果的曲线图。
参考图7,根据真空空间50中的间隙的尺寸的关于真空压力的气体传导率被表示为有效传热系数(eK)的曲线。当真空空间50中的间隙具有2.76mm、6.5mm和12.5mm这三个尺寸时,测量有效传热系数(eK)。真空空间50中的间隙被限定如下:当真空空间50内存在抗辐射片32时,间隙是抗辐射片32与附接到其上的板之间的距离;而当真空空间50内不存在抗辐射片32时,间隙是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距离。
可以看出,由于间隙的尺寸在对应于0.0196W/mK的典型有效传热系数的点(被设置为用于由发泡聚氨酯形成的绝热材料)处较小,因此即使在间隙的尺寸为2.76mm时,真空压力为2.65×10-1托。同时,可以看出,即使真空压力减小,因气体传导热而导致绝热效果降低的饱和点真空压力大致为4.5×10-3托的点。4.5×10-3托的真空压力可被定义为因气体传导热而导致绝热效果降低的饱和点。而且,当有效传热系数为0.1W/mK时,真空压力为1.2×10-2托。
当真空空间50并未设有支撑件但设有多孔材料时,间隙的尺寸处在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范围内。在此情况下,即使当真空压力相对较高时,亦即当真空度低时,辐射传热量也因多孔材料而较小。因此,适当的真空泵被用于调节真空压力。适用于相应的真空泵的真空压力大致为2.0×10-4托。而且,真空压力在因气体传导热而导致绝热效果降低的饱和点处大致为4.7×10-2托。而且,因气体传导热导致绝热效果降低达到0.0196W/mK的典型有效传热系数的压力为730托。
当支撑件和多孔材料被一起设置在真空空间中时,可以产生并利用真空压力,该真空压力是仅使用支撑件真空压力时的真空压力与仅使用多孔材料时的真空压力之间的中间值。当仅使用多孔材料时,可以利用最低真空压力。
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其至少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板,其至少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一部分,且具有与第一空间不同的温度。第一板可包括多个层。第二板可包括多个层。
真空绝热体还可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被构造为密封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形成处于真空状态、且温度介于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第三空间。
当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一个板被设置在第三空间的内部空间中时,该板可以被表示为内板。当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中的另一个板被设置在第三空间的外部空间中时,该板可以被表示为外板。例如,第三空间的内部空间可以是冰箱的储藏室。第三空间的外部空间可以是冰箱的外部空间。
真空绝热体还可包括保持第三空间的支撑件。
真空绝热体还可包括将第一板连接至第二板以减少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传递的热量的抗传导片。
抗传导片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为面向第三空间。抗传导片可被设置在第一板的边缘与第二板的边缘之间。抗传导片可被设置在第一板的面向第一空间的表面与第二板的面向第二空间的表面之间。抗传导片可被设置在第一板的侧表面与第二板的侧表面之间。
抗传导片的至少一部分可在与第一板延伸的方向基本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抗传导片的厚度可以比第一板或第二板中的至少一个薄。抗传导片的厚度减小得越多,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热传递就减少得越多。
抗传导片的厚度减小得越多,将抗传导片耦接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难度就越大。
抗传导片的一端可被设置为与第一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这是为了提供用于将抗传导片的一端耦接至第一板的空间。此处,耦接方法可以包括焊接。
抗传导片的另一端可被设置为与第二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这是为了提供用于将抗传导片的另一端耦接至第二板的空间。此处,耦接方法可以包括焊接。
作为替代抗传导片的另一个实施例,抗传导片可被去除,并且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一个可以比另一个薄。在此情况下,任一者的厚度可以大于抗传导片的厚度。在此情况下,任一者的长度可以大于抗传导片的长度。借助这种构造,能够通过去除抗传导片来减少热传递的增加。而且,这种构造能够降低将第一板耦接至第二板的难度。
第一板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板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成彼此重叠。这是为了提供用于将第一板耦接至第二板的空间。附加的覆盖件可被设置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任一个上,此覆盖件的厚度较薄。这是为了保护薄板。
真空绝热体还可包括用于排放真空空间中的气体的真空空间排气端口。
以下,根据实施例,将要描述作为可广泛用于诸如冰箱等绝热产品中的产品的、一种应用了真空绝热体技术的真空绝热模块。
真空绝热模块是一种模块化部件,这种部件因低真空压力可实现高绝热性能而可用于许多绝热产品。真空绝热模块可被用作绝热产品例如真空绝热体和冰箱的一个部件。真空绝热体和真空绝热模块可被类似地使用,但真空绝热模块可能比真空绝热体更通用、且与真空绝热体不同之处是,其真空绝热效果只能通过在各种其它应用中被安装来实现。
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说明的是使用真空绝热模块来设置冰箱。真空绝热模块的应用不仅限于冰箱,而是还可以应用于多种真空绝热产品。在以下说明中,可能会添加关于优选使用场所的说明作为门和主体的名称,但这是为了理解内容,而不应对名称进行限制性解释。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表达可用于表示彼此不同的含义,而不是表示顺序或重要性。
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真空绝热模块可整体上作为模块化部件,被设置成其中具有真空空间的壁部,但不限于此,并且在边缘或类似处可附加部件或执行附加处理。然而,由于真空绝热体是一种其特征在于具有二维延伸结构以形成绝热壁的部件,横截面图将被主要地说明,并且横截面中的特征部分将被更集中地说明。
图8是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的横剖视图。
参考图8,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能够被应用于冰箱门的模块化真空绝热体。
即使没有特别说明,诸如板10和20、支撑件30、抗辐射片32、杆31、支撑板35以及抗传导片60之类被应用于上述真空绝热体的部件可被应用于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这也适用于其它真空绝热模块。然而,为方便解释,分配了不同数字以使得描述更清楚。例如,第一板可对应于内覆盖件,而第二板可对应于外覆盖件。多个其它部件例如用于施加真空压力的排气口可被包括在描述中、但可能从描述中被省略。
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设置有内覆盖件101和外覆盖件201,分别对应于绝热空间中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内覆盖件101和外覆盖件201的内部空间可形成具有真空绝热体中所述的真空压力的真空空间。支撑件30可被安装以支撑真空空间的内部,并且抗辐射片可被设置以抵抗辐射传热。
外覆盖件201的一端可具有朝向内覆盖件101弯曲的弯曲部2011。弯曲部2011还可具有向内延伸的侧表面2012。外覆盖件201可具有对应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2013、覆盖侧面的侧表面2012、以及弯曲部2011,侧表面与外表面在该弯曲部彼此连接并随后作为整体弯曲。
外表面2013、弯曲部2011、以及侧表面2012可被设置成单个板。此处,单个板可通过冲压成形或类似工艺来加工从而被集成,或可通过焊接等集成方法被集成。
抗传导片60可被设置在外覆盖件201的侧表面2012的一端与内覆盖件101的一端之间。抗传导片60的两端可通过耦接方式例如焊接被密封和集成至覆盖件101和201。抗传导片60未示出,但可被设置成朝向真空空间凹陷预定深度的形状以减少传导热。
外覆盖件201和内覆盖件101中的每一个可由金属制成以具有足够的强度。
外覆盖件201被设置成大于内覆盖件101。根据这一构造,当真空绝热模块构成其中具有容置空间的绝热产品时,真空绝热模块可提供耦接或保护其中部件的便利。外覆盖件210可具有从内覆盖件101进一步向外延伸的平坦端。因此,该延伸端可被弯曲并能够被用作耦接部,且侧表面可被设置成产生真空空间。
第一加强框架102可被设置在边缘的内表面上,在该边缘处,包括弯曲部2011的外覆盖件201被弯曲。加强框架102可被设置成减少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边缘的形状变形,这种变形是由大气压力与真空空间的气压之间的差值引发的力导致的。加强框架能够补偿由于抗传导片60引起的不均匀外力差导致的力变形。
第一加强框架102可被设置成提高强度以防止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整体形状的变形,例如扭曲或弯曲。虽然未示出,但第一加强框架102可被设置为具有封闭曲线的结构,其被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边缘围绕。
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被用于冰箱门,除了在门的前侧上没有避免的用于热绝缘或密封的部分之外,可以基本上被完整地提供。结果,在将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固定至预定框架之后,门可以仅通过安装附加部件例如筐栏来完成。
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可具有因被施加至抗传导片60的压力和长期使用的不平衡而改变的形状。用于改进这一限制的第二实施例将被描述为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
在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的描述中,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描述依然适用而无需特别说明。另外,由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描述适用的内容可依然适用于主体真空绝热模块。
图9是示出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的角部的横剖视图。
参考图9,侧表面2012的长度明显短于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中的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长度。抗传导片60可被放置在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的剩余侧表面上。抗传导片60可被安装在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的侧表面上。此处,侧表面是区别于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位置的概念,并且可以是通过大气压力与真空空间的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区分被施加到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的力的位置的准确概念。
结果,沿垂直方向上被施加到门真空绝热模块的边缘的压力差可以减小,并且不均匀的力可以被分散。结果,可以减少边缘的变形。
随着抗传导片60的安装位置移动到外侧,即边缘,可以减少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的边缘的形状变化。然而,可以在出现大温差的抗传导片60与外部空间之间将绝热材料放置到预定厚度。安装第二门绝热模块110的门的整个平面面积增加的限制可能稍后出现。
抗传导片60的位置可以考虑两个方面、即门的形状变形和整体尺寸来确定。在图中,抗传导片60的位置向外移动的概念由箭头表示。
由与外覆盖件201相同的材料制成的部分可以在抗传导片60的下部与外覆盖件201彼此连接的部分处与外覆盖件201集成,以形成外覆盖件201。
支撑件30A和30B的高度与杆31的高度不同,支撑件30A和30B使用抗传导片60作为边界而被安装在内部和外部,以在真空空间中形成真空压力不受限制。
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与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可被用作使冰箱门热绝缘的部件。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与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之间的区别将在后面参考图13至图15更详细地描述。
以下,将描述能够应用于主体的真空绝热模块。在门真空绝热模块的描述中,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相同描述将依然适用。
图10是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横剖视图。
参考图10,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20包括对应于外部空间的外覆盖件121、对应于内部空间的内覆盖件122、将内覆盖件122和外覆盖件121的内部设置成真空空间的抗传导片123、以及能够保持真空空间形状的支撑件。
外覆盖件121进一步延伸到真空空间的外部以提供耦接边缘124。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20可具有二维平面结构并且可被设置为方形。与其它部分相比,耦接边缘可从矩形的所有表面向外延伸预定距离。
耦接边缘124可以是用于允许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20耦接至另一部分的部分,并在图中以平面形状示出,但是可以被设置成以弯曲形状或曲面形状。
耦接边缘124可被均等地设置在所有边缘处、或可被不同地设置在所有边缘处。例如,矩形边缘的一个边缘可被设置为直线形状,而另一边缘可被设置为弯曲形状。作为另一示例,一个边缘可被设置为长,并且另一个边缘可被设置为短。这种构造上的差异可以根据采用第一主体真空绝热作用的绝热产品的类型和第一主真空绝热作用所施加到的位置而变化。
为了能够对应于具有耦接边缘124的外覆盖件121,抗传导片123可在与外覆盖件121的内表面接触的部分处弯曲预定长度。由于这种结构,抗传导片123可通过诸如焊接的方式来密封外覆盖件121和内覆盖件122。
图11是第二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横剖视图。第二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描述将集中于与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考图11,由与抗传导片相同的材料制成的薄板状部分可被设置在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20中设置内覆盖件122和抗传导片60的位置处。换言之,在第二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30中,内覆盖件132可用作距离较远的抗传导片。
即使内覆盖件被设置为薄板状部分,使用真空空间的绝热部分的作用也没有限制,这是因为支撑件30被设置在外覆盖件131与内覆盖件132之间。
由于外覆盖件131被设置为厚板状部分,因此对能够保持第二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30的形状的模块的作用没有限制。
耦接边缘134可按照与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20相同的方式来设置,并且其作用也可以被同等地应用。
图12是第三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横剖视图。第三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描述将集中于与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和第二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区别进行说明。
参考图12,第三主体真空绝热模块130包括对应于外部空间的外覆盖件131、对应于内部空间的内覆盖件132、以及将内覆盖件132和外覆盖件131的内部设置为真空空间的支撑件30。
内覆盖件132与外覆盖件131中的每一个可以由诸如树脂的非金属制成,并且具有少量脱气的PC或PPS可以用作树脂的类型。可以在内覆盖件132与外覆盖件131中的每一个的表面上设置抗导热涂层以最小化热传导。
内覆盖件和外覆盖件可作为单独的部件来制造。在支撑件30插入内覆盖件与外覆盖件的状态下,内覆盖件和外覆盖件可通过粘合剂密封。内覆盖件132和外覆盖件131的粘合表面可具有预定区域以防止外部空气被引入,并且具有很少释气、高强度和优异的耐高温热强度的环氧基粘合剂可被用作粘合剂
耦接边缘144可以在模块使用树脂被模制为所需形状的同时被制造。
上述主体真空绝热模块被设置在构成冰箱主体的壁表面上并且可被方便地用于冰箱的制造。使用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主体的制造将在后面参考图18至图23来说明。
以下,将基于由于压力引起的力的差异更详细地描述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和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之间的差异。
图13是用于解释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的压力的视图。
参考图13,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真空空间具有显著低于大气压力的压力。因此,根据大气压的收缩力被施加到覆盖件101、201和抗传导片60。该收缩力可以作为作用在覆盖件和抗传导片的表面上的垂直力并且可以是收缩整个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力。
不同于覆盖件101和201,抗传导片60是薄板并且强度较弱。薄板可能容易变形并且可能无法单独保持其原始形状。另外,为抵抗传导起见薄板被支撑件30所支撑。结果,抗传导片上的部件不能作为框架,而起到抵抗因被施加到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收缩力导致的变形的作用。
在此状态下,在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中产生的应变力最大的部位被称为“P”。因此,与施加到外覆盖件201的侧表面2012的收缩力相对应的力矩可以集中在点“P”处。点“P”可以是支撑件30的杆31被最终支撑的点。侧表面2012的力矩可能会集中到点“P”。
由于力矩的集中,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边缘可向上上升(以附图为基准)。
图14和图15是示出通过模拟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和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的变形获得的结果的视图。
参考图14,可以看出,通过使用点“P”作为变形的起点,外覆盖件201显著地变形,且其端部上升约9.2mm。
反之,参考图15,可以看出,外覆盖件201的端部在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中上升约1.2mm。
如图15所示,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110中上升量的小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沿平行于侧表面2012的方向安装了抗传导片60。
更具体地,这是因为根据施加到侧表面2012的大气压力的负载尽可能地被抗传导片60的变形吸收,然后分散到抗传导片60的上部和下部。
然而,当抗传导片60覆盖所有侧表面2012时,可能需要厚的绝热部分来使抗传导片的外部热绝缘,并且门的尺寸可能过大。由于在具有大温差的抗传导片附近出现露水,因此这一限制不可忽视。
为了解决这个限制,在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中,一些侧表面2012可以被外覆盖件201所覆盖,并且其内部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件30B来保持。
在此情况下,抗传导片的外部可以通过泡沫绝热材料被热绝缘,所以门的尺寸不会增加。而且,因为在由外覆盖件201形成的侧表面中力矩被分散并施加到整个支撑件30A和30B,因此可以减少变形量。结果,可实现减少结露和解决限制门体尺寸减小这两个目的。
在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解决结露和门尺寸这两方面限制的程度,来解决确定如何通过移动到某个位置来定位抗传导片60的限制。
以下,将描述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门真空绝热模块的冰箱门。在实施例的描述中,示出的是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但其自然可以应用第二门真空绝热模块。
图16是根据实施例应用了门真空绝热模块的门的分解立体图,而图17是示出门的边缘的横剖视图。
参考图16和图17,设置的是构成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外覆盖件201、第一加强框架102、支撑件30、抗传导片60、以及内覆盖件101。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是独立的,但是可以在与门的装配线分开的制造地点被制造和供应。
内覆盖件101还可设置有第二加强框架103,第二加强框架103具有相对于彼此倾斜的至少两个表面。第二加强框架103可以加强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整体强度并且起到将构成门的内板152耦接至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作用。
外板151可被进一步设置在第一门真空绝热模块100的前面。外板151可以通过诸如粘合的方式被固定至外覆盖件201。即使通过外板151,外覆盖件201的表面上由于支撑件30存在弯曲,也可能无法从外面观察到该弯曲。
外板151与内板152可彼此耦接。内板152的一端可耦接至外板151,而另一端可耦接至第二加强框架103。第二加强框架103可在耦接至内覆盖件101的同时耦接至内板152。内板152可由树脂制成,而外板151可由金属制成。
泡沫部153可填充在由内板152和外板151限定的空间中,以加强门边缘的热绝缘并加强门的整体强度。为了防止外板151和外覆盖件201在泡沫部的发泡过程中相对于彼此抬起,外板151与外覆盖件201接触端可以彼此集成、粘合和焊接。
衬垫154可耦接至内板152,以使得门接触主体时的密封完美。这可能是更优选的,因为在抗传导片60的外侧限定的绝热区域因衬垫154而增加。
上板155和下板156可分别被设置在门的上端和下端,以与外板151和内板152一起精确地限定泡沫部153的填充空间,使得泡沫工序被执行。在泡沫工序被执行前,诸如电线和传感器之类的部件可预先被容置在要设置泡沫部的内部空间中。
以下,将描述应用根据实施例的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冰箱主体。在实施例的描述中,示出的是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但其自然能够适用于第二主体真空绝热模块或第三主体真空绝热模块。同样,不同的体真空绝热模块可以在单个绝热产品中彼此混合。
图18是根据实施例应用了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冰箱的立体图,图19是示出图18中根据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沿线A-A'截取的横剖视图,图20和图21是示出图18中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沿线A-A'截取的横剖视图,而图22和图23示出图18中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沿线B-B'截取的横剖视图。
此处,图18至图22是说明制造主体的工艺的视图,图18至图21依次示出应用于主体的后表面的主体真空绝热模块和应用于主体的侧表面的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耦接工艺的视图,而图22和图23顺序示出施加到主体的顶表面的主体真空绝热模块和施加到主体的侧表面的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耦接耦接工艺的视图。
在以下描述中,将根据应用位置简要描述主体真空绝热模块。例如,应用于顶表面的第一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简称为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
参考图19,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和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以及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对齐。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与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描述。
附加部分可被设置在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上。在另一方案中,附加部分可被理解为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附加部件。
附加部分还可包括被设置在外覆盖件121上的后耦接边缘401。
后耦接边缘401可从外覆盖件121延伸。
后耦接边缘401可从外覆盖件121与抗传导片123彼此耦接的点延伸。
后耦接边缘401可被设置在与外覆盖件121面对第三空间的表面基本相同的方向上。后耦接边缘401可在朝向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方向上延伸。
后耦接边缘401可包括第一部分4011和第二部分4012。
后耦接边缘401的第一部分可连接至外覆盖件121。后耦接边缘401的第二部分是从第一部分在远离外覆盖件121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后耦接边缘401的第二部分4012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部分4011。后耦接边缘401的第二部分的另一端可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间隔开预定距离。
附加部分还可包括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22的外部的内耦接框架402。
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成覆盖内覆盖件122的边缘或使得内耦接框架402与内覆盖件122的边缘重叠。
这种构造能够减少内覆盖件122的边缘因外力导致的变形。
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成覆盖抗传导片123的边缘,或使得内耦接框架402与抗传导片123重叠。这种构造能够保护被设置成薄膜形式的抗传导片123免于损坏。
内耦接框架402可覆盖内覆盖件122与抗传导片123彼此耦接的部分,或内耦接框架402可与内覆盖件122与抗传导片123彼此耦接的部分重叠。这种构造能够减少抗传导片123与内覆盖件122之间的部分被外力损坏或分离。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在抗传导片123的外部。抗传导片123可具有面对第三空间的一个表面和面对第二绝热模块的另一个表面。这种构造能够减少在抗传导片123产生的露水或减少外力对抗传导片123的损坏。抗传导片123可被设置成接触第二绝热模块。
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成与后耦接边缘401的第一部分401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抵抗外力的能力强,原因是真空空间被限定在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之内,而其中设置有支撑件。另一方面,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延伸的后耦接边缘401容易因为抵抗外力而变形。当内耦接框架402被设置成与后耦接边缘401的第一部分401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时,可以减少对于外力的变形。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在限定于内耦接框架402与后耦接边缘401之间的空间中。如上所述,当第二绝热模块被设置在限定于内耦接框架402与后耦接边缘401之间的空间中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后耦接边缘401抵抗外力造成的变形。
内耦接框架402可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朝向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延伸。内耦接框架402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在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外表面上。
可以提供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绝热模块彼此耦接的单独的耦接部441和442。耦接部可通过内耦接框架402的至少一部分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不接触抗传导片123。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与抗传导片123间隔开预定距离。耦接部可被设置在比第三空间更靠近第二绝热模块的位置处。耦接部可被设置在沿第二绝热模块的方向与抗传导片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这种构造能够减少在对耦接部进行耦接的过程中对抗传导片123的损坏。而且,当耦接部接触抗传导片123时,第一耦接部441和第二耦接部442形成另一个热传递路径,因此,抗传导片123周围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露水。
耦接部可通过穿过内耦接框架402的至少一部分而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耦接部可通过穿过外耦接框架403的至少一部分而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这将在后面说明。
内耦接框架402可包括第一部分4021和第二部分4022。内耦接框架402可包括第一部分4021和第二部分4022以围绕限定第一空间的壁的边缘。这种构造能够固化由第一绝热模块限定的壁。这样做是因为限定第一空间的壁的角部可能对于外力更脆弱。
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4021的一部分可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内覆盖件122接触,并且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的另一部分可与第二绝热模块接触。这种构造能够确保第一和第二绝热模块的耦接。
当存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时,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4021可连接至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任一个内覆盖件。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二部分4022可被构造成连接于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之间。
当存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时,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可被构造成接触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任一个。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二部分可被构造成接触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
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在真空空间的外部,使得真空绝热模块彼此耦接用以提高主体的强度。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内覆盖件122的边缘。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内覆盖件122的边缘重叠。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抗传导片123的边缘。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抗传导片123重叠。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内覆盖件122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抗传导片123彼此耦接的部分。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内覆盖件122和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抗传导片123彼此耦接的部分重叠。
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内覆盖件122的边缘。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内覆盖件122的边缘重叠。
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抗传导片123的边缘。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抗传导片123重叠。
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内覆盖件122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抗传导片123彼此耦接的部分。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内覆盖件122和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抗传导片123彼此耦接的部分重叠。
可通过单独的耦接部来耦接第一和第二绝热模块。第一耦接部441可穿过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4021且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第二耦接部442可穿过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二部分4022且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不接触抗传导片123。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与抗传导片123间隔开预定距离。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与第三空间相比更靠近第二绝热模块。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可被设置成沿第二绝热模块的方向与抗传导片间隔开预定距离。
第一绝热模块还可包括被设置成连接至后耦接边缘401的外耦接框架403。外耦接框架403可被设置在后耦接边缘401的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上。
外耦接框架403可包括第一部分4031和第二部分4032。外耦接框架403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围绕限定第二空间的壁的边缘。外耦接框架403可被设置在真空空间的外部,使得真空绝热模块彼此耦接,以供加强主体的强度。外耦接框架403可被设置在由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后耦接边缘401和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限定的内部空间中。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后耦接边缘401的边缘。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后耦接边缘401的边缘重叠。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抗传导片123间隔开预定距离。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抗传导片123重叠。
单独的耦接部可被设置成耦接第一和第二绝热模块。第三耦接部443可通过穿过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后耦接边缘401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
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抗传导片123间隔开预定距离。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抗传导片123重叠。
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设置有附加部分。例如,可包括被设置在外覆盖件121上的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关于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执行与后耦接边缘401相同的功能的那部分描述将被省略。
上述附加部分还可包括后端弯曲边缘405,后端弯曲边缘405限定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的后端。后端弯曲边缘405可被设置成覆盖后耦接边缘401的至少一部分。后端弯曲边缘405可被设置成与后耦接边缘401重叠。后端弯曲边缘405可在重叠部分处耦接至后耦接边缘401。耦接方式可包括焊接或粘合。耦接方式可以是使用单独的耦接部的方式。作为修改示例,后端弯曲边缘405可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被去除,并且后端弯曲边缘可被设置在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上。
单独的耦接部可被设置成耦接第一和第二绝热模块。第三耦接部443可通过穿过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后耦接边缘401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
第三耦接部可通过穿过限定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的后端的后端弯曲边缘405而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
第四耦接部444可通过穿过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而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
附加部分还可包括外耦接框架403,外耦接框架403与后端弯曲边缘405具有预定距离且耦接至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关于外耦接框架403的说明与以上说明相同,并因此将省略其说明。耦接边缘401和404不执行保持真空空间的真空的功能,但执行耦接其它部件的功能。
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可移动至右侧,且随后朝向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插入。在插入期间,后耦接边缘401可插入外耦接框架403与后端弯曲边缘405之间的间隙内。由于插入,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和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的正确安置点可被设定。在安置之后,框架402和403中的每个与耦接边缘401、404、405可彼此耦接。对于耦接,可应用诸如焊接和粘合的方法。框架402和403可达到各部分之间实现耦接的目的、增加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强度的目的、以及增加主体的整体强度的目的。
参考图19,可看到由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和左真空绝热模块302形成的主体的横截面结构。泡沫部406可在附加部分407例如布线被插入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与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空间内的状态下被填充。
作为修改,在其中插入了附加部分例如布线的第二绝热模块被预先制造之后,第二绝热模块可被插入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与左真空绝热模块302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空间内。
作为另一修改,其中限定有通孔的第二绝热模块可被预先制造,附加部分例如布线通过该通孔被插入。制成的第二绝热模块可被插入位于后绝热模块301与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空间内。在第二绝热模块被插入该空间之后,附加部分例如布线可插入通孔内。附加部分例如布线的示例包括电流流过的电线、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冷空气流过的管道和水流过的水管。为在第一绝热模块中限定通孔,可能发生真空泄漏,并且可能需要并不方便的额外焊接来减少真空泄漏。
泡沫部可在加热器408嵌入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和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前端的状态下被填充。作为另一修改,其中限定有通孔的第二绝热模块可被预先制造,加热器408通过该通孔被插入。加热器可包括热线或加热元件。
以泡沫部406为示例的第二绝热模块不仅执行热绝缘,并且还增强主体的强度而且允许每个真空绝热模块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地密封。这个作用可通过根据实施例的主体真空绝热模块来实现。
参考图20,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以及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被对齐。关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和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的说明可同等地适用于对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和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说明。
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设置有附加部分。例如,可包括被设置在外覆盖件121上的后耦接边缘401和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22的外表面上的内耦接框架402。耦接框架可被设置在真空空间的外部,使得真空绝热模块彼此耦接,以供加强主体的强度。
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设置有附加部分。例如,可包括被设置在外覆盖件121上的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限定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的后端的后端弯曲边缘405、以及与后端弯曲边缘405间隔预定距离开并耦接至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的外耦接框架403。
耦接边缘401和404不执行保持真空空间的真空的功能,但执行耦接其它部件的功能。
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可移动至右侧,且随后朝向插入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在插入期间,后耦接边缘401可插入外耦接框架403与后端弯曲边缘405之间的间隙内。由于插入,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和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的正确安置点可被设定。在安置之后,框架402和403中的每个与耦接边缘401、404、405可彼此耦接。对于耦接,可应用诸如焊接和粘合的方法。
框架402和403可达到各部分之间实现耦接的目的、增加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强度的目的、以及增加主体的整体强度的目的。
参考图21,可看到由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和左真空绝热模块302形成的主体的横截面结构。泡沫部406可在附加部分例如布线被插入位于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与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空间内的状态下被填充。
在以第二绝热模块替代泡沫部的修改示例中,与以上说明相同的说明将被省略。
泡沫部可在加热器408嵌入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和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前端的状态下被填充。
泡沫部406不仅执行热绝缘,而且还加强主体的强度并且允许每个真空绝热模块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地密封。注意作用可通过根据实施例的主体真空绝热模块来实现。
参考图22,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和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以及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被对齐。对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和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的说明可同等地适用于对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和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说明。
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设置有附加部分。例如,可包括被设置在外覆盖件121上的顶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11、限定顶表面耦接边缘411的一端并随后被弯曲的上端弯曲边缘412、以及与上端弯曲边缘412间隔开预定距离并耦接至顶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11的外耦接框架403。另外,可包括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22上的内耦接框架402。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到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
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设置有附加部分。例如,可包括被设置在外覆盖件121上的侧表面上端耦接边缘410。
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可向下移动并朝向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插入。此处,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可处于耦接至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状态。后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1的上端可具有类似于图21的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上端的结构。
当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被插入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时,侧表面上端耦接边缘410可被插入外耦接框架403与上端弯曲边缘412之间的间隙内。由于插入,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和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的正确安置点可被设定。在安置之后,框架402和403中的每个可与耦接边缘401、404、和412彼此耦接。对于耦接,可应用诸如焊接和粘合的方法。
框架402和403可达到各部分之间实现耦接的目的、增加主体真空绝热模块的强度的目的、以及增加主体的整体强度的目的。
参考图23,可看到由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和左真空绝热模块302形成的主体的横截面结构。泡沫部406可被填充在顶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4与左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2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空间中。
泡沫部406不仅执行热绝缘,而且还加强主体的强度并且允许每个真空绝热模块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得密封。这一作用可通过根据实施例的主体真空绝热模块来实现。
在以第二绝热模块替代泡沫部的修改示例中,将省略与上述相同的说明。
在以上说明中,框架402和403、耦接边缘401和404、以及弯曲边缘405和412的位置可被设置到不同于彼此面对和耦接的部分。即使这些部分彼此耦接,也不存在耦接操作的限制。
附加部分可被设置在第一绝热模块中。在另一方案中,附加部分可被理解为第一绝热模块的附加部件。
附加部分还可包括被设置在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上的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
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可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延伸。
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可从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与抗传导片60和123彼此耦接的一点延伸。
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可被设置在与面对第三空间的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基本上相同的方向上。
当存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时,被设置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任一个第一绝热模块上的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可沿朝向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另一个第一绝热模块的方向延伸。
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中的每一个耦接边缘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中的每一个耦接边缘的第一部分可连接至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中的每一个外覆盖件。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中的每一个耦接边缘的第二部分可以是从第一部分沿远离外覆盖件201、121、131、以及141的方向延伸的部分。
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中的每一个耦接边缘的第二部分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部分。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中的每一个耦接边缘的第二部分的另一端可与另一个第一绝热模块间隔开预定距离。
附加部分还可包括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外表面上的内耦接框架402。
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内侧上。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在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外侧。
内耦接框架402可覆盖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边缘,或内耦接框架402可与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边缘重叠。这种构造能够减少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边缘因外力导致的变形。
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成覆盖抗传导片60和123的边缘,或内耦接框架402可与抗传导片60和123重叠。这种构造能够保护被设置成薄膜形式的抗传导片60、123免于损坏。
内耦接框架402可覆盖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抗传导片60和123耦接的部分,或内耦接框架402可与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和抗传导片60、123重叠。这种构造能够减少抗传导片60和123与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之间的耦接部分由于外力而损坏或分离。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在抗传导片60和123的外部。抗传导片60和123中的每一个可有一个表面面对第三空间而另一个表面面对第二绝热模块。这种构造能够减少抗传导片60和123周围产生的露水、或减少抗传导片60和123由于外力导致的损坏。抗传导片60和123可被设置成接触第二绝热模块。
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成与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的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第一绝热模块抵抗外力的强度高。原因在于真空空间被限定在第一绝热模块内,且其内部设置有支撑件。一方面,从第一绝热模块延伸到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易于对外力变形。如果内耦接框架402被设置成与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的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对外力的变形就会减少。
第二绝热模块可被设置在限定于内耦接框架402与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之间的空间中。如上所述,当第二绝热模块被设置在限定于内耦接框架402与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之间的空间中时,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对外力的变形可被进一步减少。
当存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时,内耦接框架402可被构造成将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一个内覆盖件连接至另一个内覆盖件。
当存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时,内耦接框架402的一端可接触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一个内覆盖件,而内耦接框架402的另一端可与其它内覆盖件彼此连接。
当存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时,内耦接框架402可从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一个朝向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另一个延伸。内耦接框架402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外表面上。
内耦接框架402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耦接框架402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围绕限定第一空间的壁的边缘。这种构造能够固化由第一绝热模块限定的壁。这样做是因为限定第一空间的壁的角部可能对于外力更脆弱。
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可接触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而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的另一部分可接触第二绝热模块。这种构造能够确保第一和第二绝热模块的耦接。
当存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时,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可连接至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任一个。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二部分可被构造成连接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另一个内覆盖件之间。
当存在多个第一绝热模块时,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可被构造成接触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一个第一绝热模块。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二部分可被构造成接触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
内耦接框架402可被设置在真空空间的外部,使得真空绝热模块彼此耦接,以供加强主体的强度。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边缘。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的边缘重叠。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第一绝热模块的抗传导片60和123的边缘。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第一绝热模块的抗传导片60和123重叠。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第一绝热模块的抗传导片60、123彼此耦接的部分。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101、122、132、以及142与第一绝热模块的抗传导片60、123彼此耦接的部分重叠。
第一绝热模块可设置有多个。多个绝热模块中的一个绝热模块的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的边缘或抗传导片60和123。多个绝热模块中的一个绝热模块的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的边缘或抗传导片60和123重叠。
第一绝热模块可设置有多个。多个绝热模块中的一个绝热模块的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与抗传导片60和123彼此耦接的部分。多个绝热模块中的一个绝热模块的第二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多个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与抗传导片60和123彼此耦接的部分重叠。
第一绝热模块还可包括被设置成连接至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的外耦接框架403。外耦接框架403可被设置在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的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上。
外耦接框架403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外耦接框架403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围绕限定第二空间的壁的边缘。外耦接框架403可被设置在真空空间的外部,使得真空绝热模块彼此耦接,以供加强主体的强度。外耦接框架403可被设置在由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与右表面真空绝热模块303的侧表面后端耦接边缘404限定的内部空间中。
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覆盖第一绝热模块的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的边缘。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第一绝热模块的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的边缘重叠。
第一绝热模块可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一个绝热模块的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另一个绝热模块的其它抗传导片60和123间隔开。多个第一绝热模块中的一个绝热模块的第一部分可被设置成与抗传导片60和123重叠。
单独的耦接部可被设置成耦接第一和第二绝热模块。
耦接部可通过穿过内耦接框架402的至少一部分而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不接触抗传导片60和123。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与抗传导片60和123间隔开预定距离。耦接部可被设置在与第三空间相比更靠近第二绝热模块的位置处。耦接部可被设置在沿第二绝热模块的方向与抗传导片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这种构造能够在对耦接部进行耦接的过程中,减少抗传导片60和123的损坏。而且,当耦接部接触抗传导片123时,第一和第二耦接部提供另一热传递路径,且因此越来越多的露水会在抗传导片123周围产生。
耦接部可通过穿过内耦接框架402的至少一部分而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耦接部可通过穿过外耦接框架403的至少一部分而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
耦接部可设置有多个。
第一耦接部441可穿过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一部分4021且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
第二耦接部442可穿过内耦接框架402的第二部分4022且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不接触抗传导片60和123。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与抗传导片60、123间隔开预定距离。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可被设置成与第三空间相比更靠近第二绝热模块。第一和第二耦接部可被设置成沿第二绝热模块的方向与抗传导片间隔开预定距离。
为增加耦接部441和442的耦接力,绝热模块中的板可从抗传导片进一步向外延伸,并且耦接部可耦接至延伸部分。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设置单独的连接部,并且耦接部可耦接至该连接部。
第三耦接部可通过穿过第一绝热模块的耦接边缘124、134、144、401、404、410、以及411而耦接至第二绝热模块。
图19和图20至图23示出图10所示的第一绝热模块和第二绝热模块彼此连接或耦接的实施例。
图19和图20至图23示出设置有图10所示多个第一绝热模块并且该多个第一绝热模块通过第二绝热模块而彼此连接或耦接的实施例。
在这一实施例中,图19和图20至图23可示出修改示例,在这些修改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与图11和图12所示实施例彼此结合。
例如,在图19和图20至图23中,图10中的第一绝热模块根据上述实施例被替换为图11中的第一绝热模块。
再例如,在图19和图20至图23中,图10中的第一绝热模块根据上述实施例被替换为图12中的第一绝热模块。
除了图10和图11中的其它部分以及图10和图12中的其它部分外,修改示例与附图的描述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出的真空绝热模块能够在以各种尺寸、结构和形状提供的各种绝热产品的情况下被用作模块。
由于能够实现真空绝热体的模块化,所以能显著地减少绝热产品、尤其是冰箱中使用的部件的库存量。
因为由此提出的计划,有可能预期进一步接近真空绝热体的工业用途的效果。
Claims (17)
1.一种真空绝热模块,包括:
内覆盖件,对应于内部空间;
外覆盖件,包括对应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向内延伸的侧表面和朝向所述内覆盖件弯曲并连接所述侧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弯曲部;
真空空间,其被定义为所述外覆盖件和所述内覆盖件的内部空间;以及
抗传导片,被设置在所述内覆盖件与所述外覆盖件之间的连接部上,用以抵抗热传导,
其中,所述外覆盖件被设置成大于所述内覆盖件,并且
其中,所述抗传导片被设置在所述外覆盖件的侧表面的一端与所述内覆盖件的一端之间,
其中,所述外覆盖件包括从所述外覆盖件和所述抗传导片彼此耦接的点延伸的耦接边缘,并且
其中,所述真空绝热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覆盖件上的耦接框架,所述耦接框架被设置为覆盖所述抗传导片的边缘,使得所述耦接框架与所述抗传导片重叠,以及
其中,所述耦接框架被设置成覆盖所述内覆盖件和所述抗传导片耦接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模块,其中,所述侧表面沿着与所述外表面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模块,还包括第一加强框架,所述第一加强框架被放置在所述真空空间中以接触全部的所述外表面、所述侧表面以及所述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模块,其中,所述抗传导片沿与所述内覆盖件相同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模块,还包括耦接至所述内覆盖件的第二加强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模块,其中,所述内覆盖件比所述外覆盖件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模块,其中,所述外覆盖件从所述内覆盖件进一步向外延伸。
8.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具有容置空间和被构造成允许进入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以及
门,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绝热度彼此不同的第一绝热模块和第二绝热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绝热模块包括:
内覆盖件,被构造成至少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一部分;
外覆盖件,被构造成至少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
密封件,被构造成密封所述内覆盖件和所述外覆盖件以形成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的温度介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且处于真空状态;
支撑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第三空间的间隔;以及
抗传导片,被构造成将所述内覆盖件连接至所述外覆盖件,以减少所述内覆盖件与所述外覆盖件之间的传热量,
其中,所述抗传导片比所述内覆盖件或所述外覆盖件中的至少一者薄,
所述第二绝热模块被设置成绝热度小于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绝热度,且所述第一绝热模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绝热模块被构造成接触多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侧表面以将多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彼此连接,而且
一内耦接框架被额外地设置,所述内耦接框架被构造成将多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一个内覆盖件连接至多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另一个内覆盖件,
其中,所述内耦接框架覆盖或重叠所述一个内覆盖件和所述抗传导片彼此耦接的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抗传导片包括面向所述第三空间的一个表面和面向所述第二绝热模块的另一个表面,使得所述抗传导片被设置成接触所述第二绝热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内耦接框架包括围绕被构造成限定所述第一空间的壁的边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内耦接框架的第一部分被设置成覆盖或重叠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所述内覆盖件被构造成限定所述冰箱的后表面、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所述抗传导片被耦接到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内耦接框架的第一部分的一个部分被设置成接触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内覆盖件,而且
所述内耦接框架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个部分被设置成接触所述第二绝热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一绝热模块和所述第二绝热模块还包括耦接部,而且
所述耦接部被设置在沿着所述第二绝热模块的方向与所述抗传导片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后表面耦接边缘,所述后表面耦接边缘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的外覆盖件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一绝热模块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内耦接框架被设置成在与所述后表面耦接边缘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状态下与所述后表面耦接边缘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二绝热模块被设置在所述内耦接框架与所述后表面耦接边缘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二绝热模块具有供电线、制冷剂管、冷空气通道或流水管中的至少一者穿过其中的通孔。
17.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以及
门,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门包括:
真空绝热模块,其内部被设置成处于高真空状态以执行绝热操作;以及
绝热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绝热部被设置在所述真空绝热模块的边缘上,
其中,所述真空绝热模块包括:
内覆盖件,对应于内部空间;
外覆盖件,包括对应于外部空间的外表面、向内延伸的侧表面和朝向所述内覆盖件弯曲并连接所述侧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弯曲部;
第一加强框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边缘的内表面上;
第二加强框架,设置在所述内覆盖件上并具有相对于彼此倾斜的至少两个表面,
外板,固定到所述外覆盖件;和
内板,包括耦接到所述外板的第一端和耦接到所述第二加强框架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绝热部包括泡沫部,所述泡沫部被填充在由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限定的空间中,以加强所述真空绝热模块的边缘的热绝缘,并且
其中,所述外板和所述外覆盖件的接触端彼此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082683 | 2019-07-09 | ||
KR1020190082683A KR20210006717A (ko) | 2019-07-09 | 2019-07-09 | 진공단열모듈, 및 냉장고 |
PCT/KR2020/008967 WO2021006640A1 (en) | 2019-07-09 | 2020-07-08 | Vacuum adiabatic module and refrigerato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80532A CN114080532A (zh) | 2022-02-22 |
CN114080532B true CN114080532B (zh) | 2024-04-09 |
Family
ID=74115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50102.8A Active CN114080532B (zh) | 2019-07-09 | 2020-07-08 | 真空绝热模块和冰箱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30073B2 (zh) |
EP (1) | EP3997402A4 (zh) |
KR (1) | KR20210006717A (zh) |
CN (1) | CN114080532B (zh) |
AU (1) | AU2020310019A1 (zh) |
WO (1) | WO2021006640A1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4047A (zh) * | 2010-10-28 | 2015-05-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冰箱 |
JP2015227774A (ja) * | 2015-09-17 | 2015-12-17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蔵庫 |
KR20170050110A (ko) * | 2015-10-29 | 2017-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냉장고 제조장치 |
CN107850381A (zh) * | 2015-08-03 | 2018-03-2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绝热体及冰箱 |
CN107923702A (zh) * | 2015-08-03 | 2018-04-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绝热体及冰箱 |
EP3410049A2 (en) * | 2017-06-01 | 2018-12-05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rigerator |
KR20190070753A (ko) * | 2017-12-13 | 2019-06-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814114A (en) * | 1925-11-21 | 1931-07-14 | Insulation Corp |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1898977A (en) * | 1928-09-07 | 1933-02-21 | Stator Refrigeration Inc | Vacuum insulation |
US2000882A (en) * | 1928-09-07 | 1935-05-07 | Stator Refrigeration Inc | Insulating housing |
US2065608A (en) * | 1932-11-25 | 1936-12-29 | Termisk Isolation Ab | Heat insulating cabinet |
US2464526A (en) * | 1945-10-24 | 1949-03-15 | Int Harvester Co | Refrigerator construction |
US2808624A (en) * | 1950-10-28 | 1957-10-08 | Lockheed Aircraft Corp | Panels and connector therefor |
US2989156A (en) * | 1956-11-23 | 1961-06-20 | Whirlpool Co | Heat insulating panels |
US2855636A (en) * | 1957-02-18 | 1958-10-14 | Ben Hur Mfg Company | Edge dovetail insulated wall construction |
US3256663A (en) * | 1962-04-17 | 1966-06-21 | Robert H Bishop | Insulated wall |
US3632011A (en) * | 1970-01-20 | 1972-01-04 | Philips Corp | Refrigerator cabinets |
US4150518A (en) * | 1978-02-21 | 1979-04-24 | Truesdell Curtis A | Mullion mounting |
JPS59175992U (ja) * | 1983-05-11 | 1984-11-24 |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 断熱パネルの連結装置 |
JPS6113289U (ja) * | 1984-06-29 | 1986-01-25 |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 シヨ−ケ−ス |
US4732432A (en) * | 1986-12-29 | 1988-03-22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Breaker strip for a refrigerator cabinet |
JPH0293689U (zh) * | 1988-12-29 | 1990-07-25 | ||
DE19907182A1 (de) * | 1999-02-19 | 2000-08-24 |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 Wärmeisolierende Wand |
DE29912917U1 (de) * | 1999-07-23 | 1999-11-18 |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81669 München | Wärmeisolierende Wandung |
US6269608B1 (en) * | 1999-11-04 | 2001-08-07 | William H. Porter | 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 for use with 2X stick construction |
KR100343719B1 (ko) | 2000-01-14 | 2002-07-20 |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 진공 단열재 패널을 구비한 냉장고 도어 |
KR100903146B1 (ko) * | 2002-08-31 | 2009-06-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벽면 매립형 냉장고의 골격 |
US20040226956A1 (en) | 2003-05-14 | 2004-11-18 | Jeff Brooks | Cryogenic freezer |
JP2005156080A (ja) | 2003-11-28 | 2005-06-16 |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 冷蔵庫 |
US20050204697A1 (en) * | 2004-03-03 | 2005-09-22 | Rue Jerry R | Insulated structural building panel and assembly system |
KR100549832B1 (ko) * | 2004-04-22 | 2006-02-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김치냉장고 |
DE102005057150A1 (de) * | 2005-11-30 | 2007-06-06 |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 Kühl- bzw. Gefrierschrank mit Verstärkungsrahmen |
KR100700612B1 (ko) * | 2006-01-03 | 2007-03-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립식 냉장고의 단열 판넬의 결합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조립식 냉장고 |
BRPI0913312A2 (pt) * | 2008-05-23 | 2016-02-10 | Electrolux Ab | aparelho de refrigeração, e, painel de gabinete |
KR101227516B1 (ko) * | 2010-10-28 | 2013-01-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
JP2012207682A (ja) * | 2011-03-29 | 2012-10-25 | Matsuda Gijutsu Kenkyusho:Kk | 真空断熱パネル |
JP5788232B2 (ja) | 2011-06-13 | 2015-09-30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蔵庫 |
JP5890973B2 (ja) | 2011-06-24 | 2016-03-22 | 株式会社松田技術研究所 | 真空断熱パネル |
US8944541B2 (en) | 2012-04-02 | 2015-02-03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Vacuum panel cabinet structure for a refrigerator |
KR102163292B1 (ko) | 2013-07-26 | 2020-10-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
KR20150106306A (ko) * | 2014-03-11 | 2015-09-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
KR102254221B1 (ko) * | 2014-10-07 | 2021-05-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102366410B1 (ko) * | 2014-10-16 | 2022-02-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이에 구비되는 진공 단열재 |
KR102222572B1 (ko) * | 2014-10-16 | 2021-03-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102273285B1 (ko) * | 2014-12-26 | 2021-07-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이에 구비되는 진공 단열재 |
US20160258671A1 (en) * | 2015-03-02 | 2016-09-08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Gas barrier for vacuum insulation |
KR102456642B1 (ko) | 2015-08-03 | 2022-10-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KR102498210B1 (ko) * | 2015-08-03 | 2023-02-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KR102525551B1 (ko) * | 2015-08-03 | 2023-04-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KR102466470B1 (ko) * | 2015-08-04 | 2022-11-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US9702615B1 (en) * | 2016-01-13 | 2017-07-11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 Internal cabinet support structure |
US10712080B2 (en) * | 2016-04-15 | 2020-07-14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Vacuum insulated refrigerator cabinet |
WO2018044274A1 (en) | 2016-08-30 | 2018-03-08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Hermetically sealed overmolded plastic thermal bridge breaker with liner and wrapper for a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
KR20180090055A (ko) * | 2017-02-02 | 2018-08-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CN206709470U (zh) | 2017-03-09 | 2017-12-05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冰箱 |
KR102529116B1 (ko) * | 2017-08-01 | 2023-05-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진공단열체의 제작방법, 및 그 진공단열체로 단열하는 냉온장고 |
JP6959808B2 (ja) * | 2017-09-11 | 2021-11-0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KR102466446B1 (ko) * | 2017-12-13 | 2022-11-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KR102466448B1 (ko) * | 2017-12-13 | 2022-11-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KR102568407B1 (ko) * | 2018-06-27 | 2023-08-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US11181315B2 (en) * | 2018-09-25 | 2021-11-23 | Kps Global Llc | Hybrid insulating panel, frame, and enclosure |
KR20200072257A (ko) * | 2018-12-12 | 2020-06-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KR20200095867A (ko) * | 2019-02-01 | 2020-08-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
2019
- 2019-07-09 KR KR1020190082683A patent/KR20210006717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0
- 2020-07-08 CN CN202080050102.8A patent/CN114080532B/zh active Active
- 2020-07-08 US US17/620,020 patent/US12130073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7-08 AU AU2020310019A patent/AU202031001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7-08 WO PCT/KR2020/008967 patent/WO2021006640A1/en unknown
- 2020-07-08 EP EP20836672.4A patent/EP3997402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34047A (zh) * | 2010-10-28 | 2015-05-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冰箱 |
CN107850381A (zh) * | 2015-08-03 | 2018-03-2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绝热体及冰箱 |
CN107923702A (zh) * | 2015-08-03 | 2018-04-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绝热体及冰箱 |
JP2015227774A (ja) * | 2015-09-17 | 2015-12-17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蔵庫 |
KR20170050110A (ko) * | 2015-10-29 | 2017-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냉장고 제조장치 |
EP3410049A2 (en) * | 2017-06-01 | 2018-12-05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rigerator |
KR20190070753A (ko) * | 2017-12-13 | 2019-06-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2130073B2 (en) | 2024-10-29 |
EP3997402A1 (en) | 2022-05-18 |
KR20210006717A (ko) | 2021-01-19 |
AU2020310019A1 (en) | 2022-03-03 |
US20220235997A1 (en) | 2022-07-28 |
CN114080532A (zh) | 2022-02-22 |
WO2021006640A1 (en) | 2021-01-14 |
EP3997402A4 (en) | 2023-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697975B1 (ko)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
CN112629133B (zh) | 真空绝热体 | |
CN107923698B (zh) | 真空绝热体及冰箱 | |
CN111854305B (zh) | 真空绝热体 | |
EP3332193B1 (en) | Vacuum adiabatic body | |
CN107923699B (zh) | 真空绝热体、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多孔物质包及冰箱 | |
CN112082316B (zh) | 真空绝热体 | |
CN112082315B (zh) | 真空绝热体 | |
EP3971501B1 (en) | Vacuum adiabatic body and refrigerator | |
CN111238146B (zh) | 真空绝热体 | |
CN114719548B (zh) | 真空绝热体和冰箱 | |
CN113606850B (zh) | 真空绝热体以及冰箱 | |
CN113945054B (zh) | 真空绝热体及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 | |
KR20240105349A (ko) |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 |
CN114080532B (zh) | 真空绝热模块和冰箱 | |
CN114127495B (zh) | 真空绝热体和冰箱 | |
CN114144630B (zh) | 真空绝热体和冰箱 | |
KR20210015080A (ko) | 진공단열모듈, 냉장고, 냉장고의 제조방법 | |
CN114080530B (zh) | 真空绝热体和冰箱 | |
KR20210078846A (ko) | 냉장고 | |
KR20210078837A (ko) | 냉장고 | |
KR20210078839A (ko) | 냉장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