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6773U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6773U
CN217826773U CN202220294147.6U CN202220294147U CN217826773U CN 217826773 U CN217826773 U CN 217826773U CN 202220294147 U CN202220294147 U CN 202220294147U CN 217826773 U CN217826773 U CN 217826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erosol
heating coil
resistive heating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941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媛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941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6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6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6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加热器包括:外壳,具有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空腔;基体,于空腔内延伸;基体具有靠近自由前端的第一区段、以及靠近末端的第二区段;电阻加热线圈,位于空腔内;电阻加热线圈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第一区段,并抵靠于第二区段上形成止动。以上气雾生成装置,电阻加热线圈通过围绕基体的第一区段并抵靠在第二区段上止动,进而对于在量产中将电阻加热线圈稳定一致地装配于外壳内,并阻止电阻加热线圈的松动和变形是有利的。

Description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在已知的技术中,CN202010054217.6号专利提出以外套管内封装螺旋发热丝的加热器对烟草产品进行加热生成气溶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基体,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基体具有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区段、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区段;
电阻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阻加热线圈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区段,并抵靠于所述第二区段上形成止动。
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区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外径。
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电阻加热线圈包括沿轴向方向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端;
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电阻加热线圈供电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基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区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区段的长度,所述第二区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区段的长度;
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在所述第三区段处与所述电阻加热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电阻加热线圈与所述第三区段是不接触的。
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区段表面设置沿轴向穿过该第二区段的导线槽;所述第二导电引脚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线槽内。
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基体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该基体的通孔;所述第一导电引脚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优选的实施中,电阻加热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被构造成沿所述电阻加热线圈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长度。
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基座或法兰,用于对所述加热器提供保持;所述基座或法兰结合于所述外壳上,并靠近所述末端。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销钉或针状,并包括:
外壳,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所述基体具有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区段、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外径;
电阻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阻加热线圈被构造成围绕所述第一区段,并抵靠于所述第二区段上形成止动。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至少部分于所述腔室内延伸,并被配置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所述基体具有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区段、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区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外径,进而在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形成有围绕所述第三区段的避让凹槽;
电阻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并围绕所述基体;所述电阻加热线圈包括沿轴向方向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端;
用于对所述电阻加热线圈供电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在所述避让凹槽处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以上气雾生成装置,电阻加热线圈通过围绕基体的第一区段并抵靠在第二区段上止动,进而对于在量产中将电阻加热线圈稳定一致地装配于外壳内,并阻止电阻加热线圈的松动和变形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热器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加热器各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电阻加热线圈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支撑体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构造可以参见图1所示,包括:
腔室,具有敞口40;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A能通过腔室的敞口40可移除地接收于腔室内;
至少部分在腔室内延伸的加热器30,当气溶胶生成制品A接收在腔室内时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进行加热,从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A释放多种挥发性化合物,且这些挥发性化合物仅通过加热处理来形成;
电芯10,用于供电;
电路20,用于在电芯10和加热器30之间引导电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大体呈销钉或者针状或棒状或杆状或柱状或片状或板状的形状,进而对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是有利的;同时,加热器30可以具有大约12~20毫米的长度,大约2~4毫米的外径尺寸。
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制品A优选采用加热时从基质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能够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A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
在实施中,加热器30通常可以包括电阻加热元件、以及辅助电阻加热元件固定制备等的辅助基材。例如在一些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是螺旋线圈的形状或形式。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是结合于衬底上的导电轨迹的形式。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是薄片的形状。
进一步图2至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30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加热器30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自由前端311和末端312;其中自由前端311呈锥形尖端,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具体地加热器30包括:
外壳31,被构造成销钉或针状或柱状或棒状的外形形状;并且外壳31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界定形成加热器30的自由前端311和末端312;以及,外壳31内具有在自由前端311和末端312之间延伸的空腔313。其中,空腔313在末端312处形成开口或敞口,便于在其内部装配各功能部件。
在该实施中,外壳31的空腔313内设置有:
基体33,被构造成是沿外壳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杆状或棒状或管状形状;
电阻加热元件32,围绕并结合于基体33上;并由基体33提供支撑,进而稳定保持于空腔313内。
在一些实施中,外壳31具有大约2.1~2.3mm的外径、以及大约0.1~0.3mm的壁厚;则外壳31的空腔313的内径大约为1.5~2.1mm、以及空腔313的长度大约为12~15mm。
在优选的实施中,基体33是刚性的。以及,在该实施中,基体33与电阻加热元件32之间是彼此绝缘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基体33包括陶瓷、玻璃、表面绝缘金属等。
进一步根据图2至图4所示,电阻加热元件32被构造成是沿外壳31的轴向的一部分延伸的螺旋发热丝或螺旋管线圈的形式。
在图2所示的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是被完全装配和保持在外壳31的空腔313内的,并且在装配后电阻加热元件32与外壳31彼此导热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的材质采用具有适当阻抗的金属材料、金属合金、石墨、碳、导电陶瓷或其它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其中,适当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施例中,外壳31采用导热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备,例如不锈钢。当然在装配之后,电阻加热元件32与外壳31的空腔313的内壁是相互绝缘的。
根据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被构造成是螺线管线圈形式的电阻加热元件32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形状是不同于常规圆形的宽或者扁的形状。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尺寸大于沿垂直于纵向的径向延伸的尺寸,从而使电阻加热元件32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呈扁的矩形形状。
简单地说,以上构造的电阻加热元件32与由圆形截面导线形成的常规螺旋状加热线圈相比,导线材料的形式完全地或至少是展平的。因此,导线材料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呈较小的程度。通过这种措施,可以减少电阻加热元件32中的能量损失。特别地,可以促进电阻加热元件32产生的热量沿径向朝外壳31的传递。
在其他的变化可选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还可以采用常规的截面为圆形的导线材料制备形成的。
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所示,加热器30还包括:
第一导电引脚321,与电阻加热元件32靠近自由前端311的上端连接;第二导电引脚322,与电阻加热元件32靠近末端312的下端连接;在使用中,通过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用于对电阻加热元件32进行供电。
进一步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是细长的导线;在装配后,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均至少部分由外壳31的空腔313内延伸至末端312外,对于与电路20的电连接是便利的。以及,第一导电引脚321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导电引脚322的延伸长度。以及,第一导电引脚321沿外壳31的长度方向跨过电阻加热元件32。
根据图2、图3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基体33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335;第一导电引脚321至少部分是位于通孔335内的,并由通孔335内贯穿至加热器30的末端312外。
根据图2、图3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基体33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区段331、区段332和区段333;其中:
区段331的外径大于区段332的外径,并且区段333的外径大于区段332的外径;进而在区段332处形成或界定有位于区段331和区段333之间的避让凹槽334。
以及在优选的实施中,区段331具有大约6~10mm的长度;以及,区段332具有大约1~3mm的长度;以及区段具有大约2~4mm的长度。
以及在优选的实施中,区段333的外径尺寸d1大约为1.6~2.0mm;以及区段332具有大约1.0~1.1mm的外径;以及区段331具有大约1.2~1.8mm的外径。
以及在优选的实施中,通孔335的内径为0.3~0.8mm。
进一步在装配后,电阻加热元件32是围绕基体33的区段331和区段332的;以及在装配后,电阻加热元件32的下端是抵靠于区段333上进而提供止动,例如图2中所示。
以及当电阻加热元件32的下端抵靠于区段333上时,与避让凹槽334处于相同高度的,进而在制备中于电阻加热元件32的下端焊接第二导电引脚322时,避让凹槽334用于防止在焊接操作中的空间干涉是有利的。在装配和焊接操作中,电阻加热元件32与区段332之间由避让凹槽334形成间隔,进而它们之间是不接触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中,以上电阻加热元件32是通过绕线电阻的制备方法缠绕形成于基体33上的,对于模块化和批量化制备加热器30是非常便利的。
进一步在图2和图3所示优选的实施中,加热器30还包括基座或法兰34;在图中该基座或法兰34是陶瓷、PEEK等耐热材料;形状优选是环形。装配中,基座或法兰34围绕并结合于外壳31上,并且是靠近末端312的;在一些实施中,基座或法兰34在靠近末端312处通过高温粘胶或模制例如模内注塑等方式形成或结合于外壳31上;进而气雾生成装置可以通过支撑、夹持或保持基座或法兰34,进而对加热器30实现稳定安装和保持。
在又一些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采用具有正向或负向电阻温度系数的材质制备;则电路20能通过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可以通过采样或监测电阻加热元件32的电压、电阻等电特性,进而获取电阻加热元件32的温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中,加热器30的制备过程包括:
通过绕线电阻的设备,将导线材料于基体33的区段331上进行缠绕,获得螺旋线圈形式的电阻加热元件32;
并使电阻加热元件32的下端抵靠于基体33的区段333上;
于电阻加热元件32的上端焊接第一导电引脚321、以及于电阻加热元件32的下端焊接第二导电引脚322,制备形成发热模组;以及在第二导电引脚322的焊接中,使焊接的操作位置与基体332处于相同高度,避免焊接操作中的空间干涉;
再将以上发热模组从外壳31末端312的敞口装入外壳31的空腔313内,以及对于它们之间的缝隙处打胶(例如水玻璃胶或高温陶瓷胶或环氧树脂胶等)并固化,即获得加热器30。
以及进一步参见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区段33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轴向贯穿该区段333的引线槽336。在装配中,第二导电引脚322穿过该引线槽336后延伸至末端312外,对第二导电引脚322的稳定保持是有利的。引线槽336具有大约0.5mm的宽度,以及大约0.5mm的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基体,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基体具有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区段、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区段;和
电阻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阻加热线圈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区段,并抵靠于所述第二区段上形成止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线圈在沿其轴向方向上,包括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端;
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电阻加热线圈供电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区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区段的长度,所述第二区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区段的长度;
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在所述第三区段处与所述电阻加热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线圈与所述第三区段是不接触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表面设置沿所述基体的轴向且穿过该第二区段的导线槽;所述第二导电引脚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线槽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该基体的通孔;所述第一导电引脚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电阻加热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被构造成沿所述电阻加热线圈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沿所述电阻加热线圈的径向方向延伸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基座或法兰,用于对所述加热器提供保持;所述基座或法兰结合于所述外壳上,并靠近所述末端。
10.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销钉或针状,并包括:
外壳,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所述基体具有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区段、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外径;
电阻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阻加热线圈被构造成围绕所述第一区段,并抵靠于所述第二区段上形成止动。
1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所述基体具有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区段、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区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的外径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外径,进而在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形成有围绕所述第三区段的避让凹槽;
电阻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并围绕所述基体;所述电阻加热线圈包括沿轴向方向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端;和
用于对所述电阻加热线圈供电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在所述避让凹槽处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CN202220294147.6U 2022-02-14 2022-02-14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Active CN217826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4147.6U CN217826773U (zh) 2022-02-14 2022-02-14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4147.6U CN217826773U (zh) 2022-02-14 2022-02-14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6773U true CN21782677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94147.6U Active CN217826773U (zh) 2022-02-14 2022-02-14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6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47073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4386095U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20109144U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7826773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718484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718485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7184851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698360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534706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
CN21534705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CN114287675A (zh) 一种加热器及其制作方法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98358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4983030A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CN218831963U (zh)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感应线圈
CN21760959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20875921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WO2023116576A1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4642278A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1978159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20545828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6983587U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WO2024078346A1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6147258U (zh) 加热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45860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9613083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