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4851U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4851U
CN217184851U CN202220365725.0U CN202220365725U CN217184851U CN 217184851 U CN217184851 U CN 217184851U CN 202220365725 U CN202220365725 U CN 202220365725U CN 217184851 U CN217184851 U CN 217184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heating element
substrate
generating devic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57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建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57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4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4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4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加热器包括:外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第一基体,于空腔内延伸;电阻加热元件,位于空腔内,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基体;弹性体,弹性抵接于于第一基体和外壳之间,以使第一基体保持于空腔。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内通过弹性体使第一基体和电阻加热元件保持于外壳内,对于提升第一基体和电阻加热元件在外壳内装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有利的。

Description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在已知的技术中,CN202010054217.6号专利申请提出以外套管内封装螺旋发热丝的加热器对烟草产品进行加热生成气溶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第一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
电阻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基体;
弹性体,弹性抵接于于所述第一基体和外壳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基体保持于所述空腔。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弹性体是环形;所述弹性体沿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沿径向方向的厚度。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弹性体在所述外壳和第一基体之间被沿径向挤压或压缩。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空腔在所述末端处界定开口;
所述弹性体比所述电阻加热元件更靠近所述开口。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弹性体是通过在所述第一基体上喷涂或沉积形成的;
或,所述弹性体是由可模制材料围绕所述第一基体模制形成的。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电绝缘的第二基体,位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和第一基体之间,至少部分对所述电阻加热元件提供支撑。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电阻加热元件供电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末端的缺口;所述第一导电引脚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中的至少一个的部分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缺口内。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缺口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跨过所述弹性体。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缺口或窗口或孔;所述第一导电引脚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处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导通。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基体是导体;所述第一导电引脚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中的其中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间接导通。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外壳是导体;所述第一导电引脚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中的其中一个通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间接导通。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电阻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是螺线管线圈;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导线材料的截面被构造成沿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长度。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包括:
外壳,被构造成销钉或针状,并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第一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
电阻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内,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基体;
弹性体,弹性抵接于于所述第一基体和外壳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基体保持于所述空腔。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第一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
第二基体,位于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
电阻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内,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基体;所述电阻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基体提供支撑。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基体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延伸长度。
以及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基体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基体是凸出或裸露的。
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内通过弹性体使第一基体和电阻加热线圈保持于外壳内,对于提升第一基体和电阻加热线圈在外壳内装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加热器各部分未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电阻加热元件又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第二导电引脚于外壳的缺口内装配的示意图;
图6是又一个实施例中模制有弹性体的第一基体的示意图;
图7是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焊接有第二导电引脚的外壳的示意图;
图9是又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示意图;
图10是又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构造可以参见图1所示,包括:
腔室,具有敞口40;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A能通过腔室的敞口40可移除地接收于腔室内;
至少部分在腔室内延伸的加热器30,当气溶胶生成制品A接收在腔室内时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进行加热,从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A释放多种挥发性化合物,且这些挥发性化合物仅通过加热处理来形成;
电芯10,用于供电;
电路20,用于在电芯10和加热器30之间引导电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大体呈销钉或者针状或棒状或杆状或柱状或片状或板状的形状,进而对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是有利的;同时,加热器30可以具有大约12~20毫米的长度,大约2~4毫米的外径尺寸。
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制品A优选采用加热时从基质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能够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A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
在实施中,加热器30通常可以包括电阻加热元件、以及辅助电阻加热元件固定制备等的辅助基材。例如在一些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是螺旋线圈的形状或形式。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是结合于衬底上的导电轨迹的形式。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是薄片的形状。
进一步图2至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30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加热器30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自由前端311和末端312;其中自由前端311呈锥形尖端,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具体地加热器30包括:
外壳31,被构造成销钉或针状或柱状或棒状的外形形状;并且外壳31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界定形成加热器30的自由前端311和末端312;以及,外壳31内具有在自由前端311和末端312之间延伸的空腔313。其中,空腔313在末端312处形成开口或敞口,便于在其内部装配各功能部件。
在该实施中,外壳31的空腔313内设置有:
第一基体331,被构造成是沿外壳3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具体的形状中第一基体331能够被构造成是管状或杆状或棒状等;以及,该第一基体331是采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备的,例如金、银、铜或含有它们的合金等;进而第一基体331是导体;
第二基体332,至少部分围绕第一基体331;第二基体332是由绝缘材料制备的,例如陶瓷、玻璃、有机聚合物等;第二基体332被构造成是细长的管状形状;
电阻加热元件32,围绕并结合于第二基体332上;并由第二基体332提供支撑,进而稳定保持于空腔313内。
在一些实施中,外壳31具有大约2.1~2.8mm的外径、以及大约0.1~0.3mm的壁厚;则外壳31的空腔313的内径大约为1.5~2.1mm、以及空腔313的长度大约为12~15mm。
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基体331和第二基体332均是刚性的。以及,在该实施中,第二基体332在径向方向上于第一基体331与电阻加热元件32之间提供绝缘。
进一步根据图2至图4所示,电阻加热元件32被构造成是沿外壳31的轴向的一部分延伸的螺旋发热丝或螺旋管线圈的形式。
在图2所示的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是被完全装配和保持在外壳31的空腔313内的,并且在装配后电阻加热元件32与外壳31彼此导热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的材质采用具有适当阻抗的金属材料、金属合金、石墨、碳、导电陶瓷或其它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其中,适当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施例中,外壳31采用导热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备,例如不锈钢。当然在装配之后,电阻加热元件32与外壳31的空腔313的内壁是相互绝缘的。
根据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被构造成是螺线管线圈形式的电阻加热元件32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形状是不同于常规圆形的宽或者扁的形状。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尺寸大于沿垂直于纵向的径向延伸的尺寸,从而使电阻加热元件32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呈扁的矩形形状。
简单地说,以上构造的电阻加热元件32与由圆形截面导线形成的常规螺旋状加热线圈相比,导线材料的形式完全地或至少是展平的。因此,导线材料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呈较小的程度。通过这种措施,可以减少电阻加热元件32中的能量损失。特别地,可以促进电阻加热元件32产生的热量沿径向朝外壳31的传递。
在其他的变化可选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还可以采用常规的截面为圆形的导线材料制备形成的。
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所示,加热器30还包括:
弹性体35,一些实施中弹性体35是由柔性或弹性的材质制备;装配后弹性体35于外壳31的空腔313内靠近末端312布置;且弹性体35围绕第一基体331,并避开第二基体332;装配后,弹性体35比第二基体332更靠近末端312;以及沿外壳31的长度方向,弹性体35与第二基体332是没有重叠的,即它们之间可以保持间距或彼此抵靠。
在一些常规的实施中,弹性体35是由例如硅胶、热塑性弹性体、柔性树脂等柔性或弹性制备的。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弹性体35是由无机胶体例如玻璃胶、环氧树脂胶等与陶瓷/玻璃混合成膏状浆料后固化形成的。
在图2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弹性体35是弹性的O型环,装配后,第一基体331是贯穿弹性体35的。在装配后,弹性体35位于第一基体331和外壳31之间,并被它们挤压形成过盈配合。进而在装配后一方面通过弹性使第一基体331和由第一基体331支撑的电阻加热元件32稳定保持于空腔332内,不产生晃动或松动;另一方面,弹性体35被第一基体331和外壳31挤压后形成的过盈配合产生摩擦阻力,阻止第一基体331、第二基体332和电阻加热元件32等从末端312掉出至空腔313外。
在以上实施中,弹性体35与第一基体331是分别独立获取或制备的。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弹性体35与第一基体331是一体模制的。例如图6示出了又一个变化实施例的第一基体331a的示意图;第一基体331a是由导体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备的,以及第一基体331a被构造成是细长的杆状或棒状。弹性体35a是由以上柔性或弹性的可模制材料例如硅胶、热塑性弹性体、柔性树脂等于第一基体331a周围模制的。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弹性体35a是通过喷覆或沉积的方式形成于第一基体331a上的。
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所示,加热器30还包括:
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用于对电阻加热元件32进行供电。在电连接上,被构造成是螺线管线圈的电阻加热元件32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连接形成导通。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中,电阻加热元件32靠近自由前端311的第一端在连接位置B1处通过焊接、压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基体331a上;第一导电引脚321在靠近末端312处的连接位置B2处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基体331上,进而通过导体材质的第一基体331间接与电阻加热元件32的第一端形成导通。电阻加热元件32靠近末端312的第二端直接在连接位置B1处通过焊接等第二导电引脚332连接形成导通。
进一步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是细长的导线。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是采用低电阻率的金属丝制备的,例如镍丝、镀银镍丝、铜丝等。并且在装配后,第一导电引脚321和第二导电引脚322分别在连接至电路20,以引导电流。
进一步参见图2、图3和图5所示,外壳31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并终止于末端312的缺口314;该缺口314的长度小于外壳31的长度的1/5。以及缺口314的宽度大于第二导电引脚322的直径。
在装配中,第二导电引脚322至少部分被容纳于缺口314内,并在缺口314内与电阻加热元件32的第二端焊接。
以上通过在外壳31上形成缺口314,以提供第二导电引脚322与电阻加热元件32的第二端焊接的空间,对于减少与外壳31的空间干涉是有利的。
参见图2所示,缺口314的延伸长度大于弹性体35的延伸长度;并且在装配后,缺口314跨过弹性体35。
以上加热器30对于将各部件进行模块化批量生产制备是有利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器30的制备过程包括:
通过绕线设备,将导线材料于第二基体332上进行缠绕形成螺线管线圈形式的电阻加热元件32;
依次将载有电阻加热元件32的第二基体332、以及弹性体35分别套设于第一基体331上,并将电阻加热元件32的第一端在连接位置B1处与第一基体331的裸露部分焊接制备成模块化的模组;
将以上模组整体由外壳31的末端312装配至空腔312内,在缺口314内将第二导电引脚322在连接位置B3与电阻加热元件32的第二端焊接,即制备获得加热器30。
进一步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缺口314和/或位于缺口314内的第二导电引脚322的延伸长度至少部分是与电阻加热元件32的延伸长度是重叠的。则在实施中,通过在缺口314内将第二导电引脚322与电阻加热元件32焊接形成导电后,电阻加热元件32与第二导电引脚322重叠的部分基本是不接入的,即没有电流的。则生产中,通过由焊接操作人员能以缺口314作为参照进行焊接,以在批量生产制备中电阻加热元件32的有效长度基本是一致的。进一步对应该实施情形,在尺寸设计中使的在加热器30装配后电阻加热元件32与第二导电引脚322的焊接位置基本是与气溶胶生成制品A结合后的端部平齐,则使加热器30基本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的部分是发热区域,而未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A的部分不发热,提升热量的利用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并且在装配后,进一步还能通过焊料焊接、激光焊接等将第二导电引脚322在缺口314内与外壳31的连接成一体,并且使第二导电引脚322覆盖或遮挡缺口314。从而,使加热器30的表面是密封或闭合的,以阻止气溶胶、气溶胶冷凝液或源自于气溶胶生成制品A的有机残渣等由缺口314进入外壳31内。
进一步在以上实施中,第一基体331具有大约12~15mm的长度、以及大约1~1.5mm的外径。以及,第二基体332具有大约8~10mm的长度;第二基体332具有大约1~1.5mm的内径;第二基体332具有大约1.3~1.8mm的外径。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2和图3所示,环状的弹性体35具有大约3~5mm的长度、以及大约0.5~1mm的内径、1.8~2.4mm的外径。使以上O型环状的弹性体35沿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径向方向的厚度;则在装配以后O型环状的弹性体35是轴向平展的,在装配至外壳31内的过程中自身不会受摩擦力产生滚动或转动;对于装配后的稳定保持是有利的。
以及在又一些实施中,缺口314具有大约4~6mm的长度,以及大约1~3mm的宽度。
或者进一步地图9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中外壳31c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中,外壳31c上具有靠近末端312c的窗口或孔314c。
该窗口或孔314c用于提供第二导电引脚322c与电阻加热元件的第二端进行焊接操作的空间。具体地,当将第一基体331、第二基体332和电阻加热元件32等装配至外壳31c后,电阻加热元件32的第二端是裸露于窗口或孔314c的,则进一步在制备中操作人员将第二导电引脚322c从末端312c伸入至外壳31c内,并通过窗口或孔314c将第二导电引脚322c与电阻加热元件32的第二端进行激光焊接在制备上是便利的。
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所示,加热器30还包括:
基座或法兰34;在图中该基座或法兰34是陶瓷、PEEK等耐热材料;形状优选是环形。装配中,基座或法兰34围绕并结合于外壳31上,并且是靠近末端312的;进而气雾生成装置可以通过支撑、夹持或保持基座或法兰34,进而对加热器30实现稳定安装和保持。
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装配后基座或法兰34比缺口314更靠近自由前端311;则外壳31上的缺口314是被基座或法兰34遮挡的,对于阻止气溶胶冷凝液或有机残渣进入缺口314内是有利的。
或者相近地,在图9所示实施例的外壳31c装配后,窗口或孔314c也是被基座或法兰34遮挡的。
进一步地,图7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30b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加热器30b包括:
外壳31b,被构造成销钉或针状等;外壳31b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311b和末端312b,以及延伸至末端312b的空腔313b;外壳31b同样也是由导体材质制备的,例如不锈钢、铁铝合金、镍铁合金等;
由导体材料制备的第一基体331b,位于空腔313b内;
由绝缘材料制备的第二基体332b,被构造成是部分围绕第一基体331b的管状形状;
电阻加热元件32b,围绕部分围绕第二基体332b;电阻加热元件32b靠近自由前端311b的第一端在连接位置B1处与第一基体331b焊接形成导通;电阻加热元件32b靠近末端312b的第二端在连接位置B3处与外壳31b焊接形成导通;
弹性体35b,于空腔313b内靠近末端312布置;弹性体35b部分围绕第一基体311b;弹性体35b位于外壳31b与第一基体311b之间,并由它们挤压形成过盈配合;
第一导电引脚321b,在连接位置B2处焊接于第一基体311b上,进而通过第一基体311b间接与电阻加热元件32b的第一端导通;
第二导电引脚322b,在末端312b或靠近末端312b处的连接位置B4处与外壳31b焊接,进而间接与电阻加热元件32b的第二端导通;图8示出了第二导电引脚322b与外壳31b焊接后示意图;
基座或法兰34b,围绕并结合于外壳31b上,并且是靠近末端312b。
或者进一步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以上电阻加热元件32/32b的第一端也是通过外壳上的缺口或窗口或孔与第一导电引脚焊接导通的。例如图10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外壳31d的示意图,外壳31d上设置有由末端312d延伸至靠近自由前端311d的缺口314d;在装配或制备中,第一导电引脚321d被容纳和保持于缺口314d内,并在缺口314d靠近自由前端311d的位置通过激光焊接等直接与电阻加热元件32/32b的第一端连接形成导通。该实施例中的直接连接形成导通,比通过第一基体331/331a间接连接形成导通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第一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
电阻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基体;
弹性体,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基体和外壳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基体保持于所述空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环形;所述弹性体沿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沿径向方向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在所述外壳和第一基体之间被沿径向挤压或压缩。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在所述末端处界定开口;
所述弹性体比所述电阻加热元件更靠近所述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电绝缘的第二基体,位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和第一基体之间,至少部分对所述电阻加热元件提供支撑。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电阻加热元件供电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末端的缺口;所述第一导电引脚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中的至少一个的部分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缺口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跨过所述弹性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缺口或窗口或孔;所述第一导电引脚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处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连接导通。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是导体;所述第一导电引脚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中的其中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间接导通。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导体;所述第一导电引脚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中的其中一个通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间接导通。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是螺线管线圈;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导线材料的截面被构造成沿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长度。
13.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被构造成销钉或针状,并具有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第一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
电阻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内,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基体;
弹性体,弹性抵接于于所述第一基体和外壳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基体保持于所述空腔。
14.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第一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
第二基体,位于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
电阻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内,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基体;所述电阻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基体提供支撑。
CN202220365725.0U 2022-02-23 2022-02-23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Active CN217184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5725.0U CN217184851U (zh) 2022-02-23 2022-02-23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5725.0U CN217184851U (zh) 2022-02-23 2022-02-23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4851U true CN217184851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8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5725.0U Active CN217184851U (zh) 2022-02-23 2022-02-23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48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346A1 (zh) * 2022-10-10 2024-04-18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346A1 (zh) * 2022-10-10 2024-04-18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048B (zh) 用于电加热的生成浮质的系统的细长的加热器
CN217184851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718485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534705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CN214386095U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1718484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20109144U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116671673A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WO2022135570A1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534706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
CN116671672A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7826773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698358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978159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20875921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534705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CN21698359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4287675A (zh) 一种加热器及其制作方法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60959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WO2024078346A1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WO2023116576A1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20545828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6268569A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5918971A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6268573A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