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6767U -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6767U
CN217826767U CN202220554763.0U CN202220554763U CN217826767U CN 217826767 U CN217826767 U CN 217826767U CN 202220554763 U CN202220554763 U CN 202220554763U CN 217826767 U CN217826767 U CN 217826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part
butt joint
docking
abu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47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烨
肖卫军
石幸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547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6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6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6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吸嘴,包括主体、第一对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或第一对接部上的第一密封件,所述主体内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对接部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壳体,其内形成有储液仓,用于存储液体基质,所述储液仓的近端设置有注液口;雾化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雾化所述液体基质,以形成气溶胶;通气管,供所述气溶胶通过,包括靠近所述储液仓的近端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对接部至少局部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二对接部被嵌入至所述第二对接部的第二通道中时,能够通过尺寸干涉阻止所述吸嘴从所述通气管脱离,且使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密封所述注液口。

Description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液体基质,以产生气溶胶。
气雾生成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吸嘴和壳体,壳体内存储有液体基质,并且设有雾化液体基质的雾化芯,为了方便向壳体内注入液体基质,一些雾化器中的壳体与吸嘴在组装前是分离设置的,需要在注入液体基质后再将吸嘴和壳体组装连接。然而在组装完成后,吸嘴在外力的作用下仍然可以从壳体上分离,从而会影响对液体基质的密封性,可能会导致漏液。同时,壳体与吸嘴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分离地设置,使得一些特定用户群体例如儿童可能从壳体上取下吸嘴,从而打开注液口并从壳体中获取液体基质,或者擅自向壳体中注入有安全隐患等的液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避免用户在正常使用气雾生成装置中轻易地或者通过不期望的手段打开注液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包括:
吸嘴,包括主体、第一对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或第一对接部上的第一密封件,所述主体内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对接部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壳体,其内形成有储液仓,用于存储液体基质,所述储液仓的近端设置有注液口;
雾化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雾化所述液体基质,以形成气溶胶;
通气管,供所述气溶胶通过,包括靠近所述储液仓的近端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对接部至少局部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二对接部被嵌入至所述第二对接部的第二通道中时,能够通过尺寸干涉阻止所述吸嘴从所述通气管脱离,且使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密封所述注液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包括所述的雾化器。
上述的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采用通气管的第二对接部与吸嘴的第一对接部通过尺寸干涉从而实现过盈配合,使得吸嘴与通气管难以分离,进而避免吸嘴与壳体在正常使用中脱离。同时在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对接时,设置在第一对接部上的第一密封件密封壳体上的注液口,第一密封件一方面能够密封注液口防止液体基质泄漏,另一方面增加了吸嘴与壳体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吸嘴与壳体更加难以分离甚至不能分离,能够有效地防止用户取下吸嘴,获取储液仓中的液体基质或者向储液仓中擅自注入不合规的液体基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分解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分解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分解图;
图中:
1、雾化器;11、雾化芯;12、通气管;121、导液孔;122、第二对接部;123、第二止挡部;13、吸嘴;131、主体;1311、嘴部;1312、第一通道;13121、第一止挡部;1313、容纳部;132、第一对接部;1321、塑胶件;13211、第二通道;1322、支撑部;
14、壳体;141、储液仓;15、外壳;16、连接头;171、第一导电件;172、第二导电件;181、第一密封件;182、第二密封件;
2、电源组件;21、电路板;22、电芯;
3、凸起部;4、止退部;5、让位空间;6、防尘塞或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可以参照图1,该装置具有雾化作用,能够使液体基质雾化,并产生气溶胶,以供吸食等。液体基质中可以具有尼古丁、香料、中草药等成分,可以为烟油等。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器1和电源组件2。雾化器1内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液体基质,雾化器1中具有使液体基质雾化的雾化芯11,还具有传导液体基质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通气管12,还具有与通气管12连通的吸嘴13,气溶胶通过吸嘴13可被吸食。电源组件2用于与雾化器1电连接,以为雾化器1雾化液体基质提供电能,电源组件2包括电芯22、电路板21,还可以包括用于识别吸嘴13处是否有抽吸动作的传感器,以在有抽吸动作时,使电芯22通过电路板21与雾化器1中的雾化芯11电连通,以形成气溶胶。当然,有些电源组件2中可以不具有电芯22,电路板21可以通过数据线等直接与外界的插座电连接以取电,或者电路板21通过感应外界的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等。
在如图2-8所示的实施例中,雾化器1包括壳体14。壳体14内部具有空腔,从而在壳体14内形成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仓141,通气管12沿雾化器1的轴向延伸,设置在壳体14内且局部穿过储液仓141。为了缩小壳体14的体积,减少壳体14的内部空间,可以如图3-8所示,优选雾化芯11的至少局部安装在通气管12中,雾化芯11的至少局部的外围被储液仓141环绕,通气管12的侧壁上开设有导液孔121,储液仓141中存储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可以穿过导液孔121进入通气管12内部,然后再被雾化芯11中的导液件传导至雾化芯11中的雾化件,从而被雾化件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则通过通气管12向上传导至吸嘴1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4由玻璃等制成,从而是透明的,可以透过壳体14看见里面的液体基质储存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4外罩设有一层外壳15,外壳15可以是透明的,外壳15与壳体14之间可以安置具有图案、色彩等主要起美化或标识或宣传等作用的片状物,如纸等,当然外壳15还能遮挡壳体14与吸嘴13之间的连接缝隙。
在如图2-8所示的实施例中,雾化器1包括连接头16,连接头16用于与电源组件2进行连接,从而使得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相互固定。具体的,请参照图2-8,连接头16上可以具有螺纹,从而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3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当然不排除通过其他的方式使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连接。雾化器1还包括导电件,如导线、端子、电极柱、金属弹片等,优先连接头16上包括第一导电件171,连接头16内具有第二导电件172,第一导电件171与第二导电件172相互绝缘地连接,第三导电件电连接第一导电件171和雾化件的一电极,第四导电件电连接第二导电件172和雾化件的另一电极,在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连接的同时,第一导电件171和第二导电件172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且第一导电件171和第二导电件172一者与电源组件2的正极电连接,另一者则与电源组件2的负极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对接头16可以仅仅具有与电源组件2连接的作用,不起电连接雾化芯11与电源组件2的作用,对接头16绝缘且其内部亦无第二导电件172,雾化芯11可以通过导线等导电件穿过对接头16直接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
在如图3-8所示的实施例中,吸嘴13包括第一对接部132和主体131,主体131上设置有用于供嘴含衔的嘴部1311,主体131内形成有与嘴部1311连通的第一通道1312,吸嘴13与壳体14组装后,第一通道1312与通气管12连通,从而通气管12中的气溶胶可进入第一通道中1312,进而通过嘴部1311进入用户的嘴中。通气管12的近端包括第二对接部122,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对接后,壳体14与吸嘴13完成组装,且相互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采用铆压的方式嵌套,完成对接,即,可通过铆压的方式使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嵌套连接,并使得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铆压使得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在对接后不可分离。相比现有的使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通过螺纹连接形成的可分离连接,和现有的使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通过按键弹簧形成的可分离连接,本申请采用的过盈铆压连接方式使得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对接后不可分离,且过盈铆压使得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之间的连接为密封连接,从而能够确保储液仓141的密封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液,还能够避免吸嘴13在意外的情况下脱离壳体14。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6,在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的重合区,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对接后其相互面对的表面均为流畅的面,其相互面对的表面上的沿雾化器1的轴向延伸的任一线条均为直线,即,其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均无凸起,从而使得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得使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分离需要克服更大的摩擦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8,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对接后,二者相互面对的表面至少其一上设置有凸起部3,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通过该凸起部3实现过盈配合,通过该凸起部3的设置,可以降低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通过铆压而相互嵌套时的阻力,有助于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实现过盈对接。且若凸起部33抵顶的面上的沿轴向延伸的线条为直线时,凸起部33可以与其抵顶面之间具有更大的压强,从而可以增加第一对接部132和/或第二对接部122的形变量,使得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更加紧配。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在外力下相互脱离,如图8所示,第一对接部132或第二对接部122上还可以设置有止退部4,止退部4可以为凹槽,其凹陷尺寸可以小于凸起部3的凸伸尺寸,凹槽对应凸起部3设置,并与凸起部3过盈配合,且凸起部3的局部陷入凹槽中,从而在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通过铆压而嵌套连接后,凸起部3与凹槽充分接触,凸起部33与凹槽的配合进一步增加了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凹槽的凹陷尺寸小于凸起部3的尺寸,使得凹槽因受到来自凸起部33更大的压强而能够更加紧促地止挡凸起部3,使得难以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相互分离。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凹槽的凹陷尺寸可以等于或者大于凸起部33的尺寸,凹槽的存在可以提高表面的粗糙度,凹槽的数量可以多于凸起部33的数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8,凸起部3可以具有多个,且沿着第一对接部132或第二对接部122的轴向分布,对应的,凹槽也可以具有多个,与凸起部3一一对应地沿轴向分布,从而能够形成多重止退,能够有效地使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在完成对接后保持连接。请参照图7和8,凸起部3构成环形,凹槽亦未环形,但均可以不以此为限。
吸嘴13的主体131内还形成有容纳部1313,第一对接部132的至少局部位于容纳部1313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6,第一对接部132与主体131分体成型,第一对接部132通过装配的方式保持在容纳部1313中,进而与主体131固定连接,当然,第一对接部132装配入容纳部1313的方式包括铆压且过盈配合等方式,使得第一对接部132装配入容纳部1313后难以与主体131发生分离,从而确保第一对接部132与主体131连接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使第一对接部132的外径大于容纳部1313的至少局部的内径,从而使得第一对接部132装配入容纳部1313后与容纳部1313过盈配合。通过使第一对接部132的外径大于容纳部1313的至少局部的内径的度超过一定阈值,或者第一对接部132和容纳部1313均超过一定阈值,使得需通过铆压的方式才能使第一对接部132进入容纳部1313中,使第一对接部132和容纳部1313之间的过盈配合更加紧实,防止其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之间相互嵌套时,二者至少之一发生形变,鉴于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接触面的硬度,该形变可以是微小的,使得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相互嵌套时,其相互挤压形成过盈配合。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4,第一对接部132包括塑胶件1321,塑胶件1321的硬度小于第二对接部122的硬度,塑胶件1321是由塑胶制成的,具有一定的硬度,优选其在受到挤压时,不发生大的形变,第二对接部122的硬度大于塑胶件1321的硬度,第二对接部122可以由金属制成如不锈钢等制成。塑胶件1321内形成有第二通道13211,在自然状态下,第二通道13211具有较小的内径,第二对接部122的硬度大于塑胶件1321的硬度,且第二对接部122的外径大于第二通道13211至少局部的内径,第二对接部122的外径与第二通道13211的内径之差尽量大但小于第二通道13211的最大形变量,以防止塑胶件1321破裂,所以第二对接部122通过治具铆压可以挤入第二通道13211中,甚至能够局部穿过第二通道13211,第二对接部122与第二通道13211过盈配合,使得第二对接部122的至少局部能够稳定地保持在第二通道13211中,从而使得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实现稳定地对接。
为了使塑胶件1321能够更为稳定地保持在容纳部1313中,优选第一对接部132还包括由硬性材料制成的支撑部1322,该硬质材料可以是金属,如不锈钢等。支撑部1322可以通过铆压并过盈配合的方式容纳在容纳部1313中,并与主体131固定连接,支撑部1322的内部被通孔贯穿,塑胶件1321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的至少局部,塑胶件1321设置在通孔中,且与通孔过盈配合,或者仅仅被通孔限位以实现塑胶件1321被保持在容纳部1313即可,通过铆压的方式将支持部1322压入容纳部1313时,塑胶件1321随支撑部1322进入容纳部1313中并保持。
请参照图4,塑胶件1321从支撑部1322的近端开口进入通孔中固定,然后支撑部1322进入容纳部1313中固定。请参照图3,塑胶件1321完全容纳在通孔中,即支撑部1322环绕塑胶件1321以使塑胶件1321定位在支撑部1322与第二对接部122之间。
为了使塑胶件1321能够具有足够大的承压性,除选用韧性更大的材料制作塑胶件1321外,优选呈环形的塑胶件1321具有较大的径向壁厚,考虑到雾化器1的尺寸限制,容纳部1313的径向尺寸较小,故在一实施例中,塑胶件1321具有较大的壁厚,壁厚可以在1.1mm~2.1mm之间,优选为1.6mm,或者优选第二对接部122的外径比第二通道13211的直径大0.06±0.03mm,即在第二对接部122进入第二通道13211后,塑胶件1321单边壁厚能够被过盈挤压收缩0.03±0.015mm。
请参照图3和4,支撑部1322的局部位于容纳部1313中,局部向下延伸进入壳体14中,即支撑部1322的至少部分延伸到注液口内并支撑第一密封件181。雾化器1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82,第二密封件182在壳体14中可以提供支撑部1322与通气管12之间的密封连接,即位于壳体14中的支撑部1322与通气管12之间具有被挤压收缩的第二密封件182的至少局部,从而第二密封件182能够防止储液仓141内的液体基质沿着通气管12的外壁进入容纳腔1313中;同时第二密封件182在壳体14中还可以提供支撑部1322与壳体14内壁之间的密封连接,即位于壳体14中的支撑部1322与壳体14内壁之间具有被挤压收缩的第二密封件182的至少局部,使得位于壳体14内的支撑部1322的内外两侧均具有第二密封件182,从而增加第一对接部132与壳体14和与通气管12之间的紧配程度,使之连接更加稳固,难以分离。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6,第一对接部132由硬性材料制成,如由金属制成,例如不锈钢等。优选,第二对接部122亦由硬性材料制成,如钢化玻璃、钢化陶瓷、金属等。
为了实现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嵌合对接后,相互连接的稳定性,如图5和6所示,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嵌套后的接触面均具有锥度,这里所述的锥度为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相互面对的面呈现沿进入的方向逐渐收拢,或者呈现沿铆压的反方向时逐渐收拢,为了降低铆压的难度,优选接触面沿铆压的方向逐渐收拢,即嵌入方的外径逐渐减小,被嵌入方的内径逐渐减小。该接相互面对的面倾斜的角度可以为1°,从而形成锥度。
通过设置锥度,来增加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过盈配合时的紧密度,从而使得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嵌套且过盈配合后更加紧配,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分离。
请参照图5,第一对接部132被第二通道13211贯通,第二对接部122嵌设于第二通道13211中。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对接部132和第二对接部122之间的紧配程度,优选第一对接部132向下延伸进入储液仓141中,从而增加了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之间的对接长度和接触面积。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6,容纳部131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通道1312的横截面积,从而在容纳部1313和第一通道1312的连接处形成有肩部,第一对接部132被铆压至容纳部1313后抵接肩部,肩部用于止挡第一对接部132。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5,第二对接部122的局部穿过第二通道13211,第一通道1312中设置有第一止挡部13121,用于止挡第二对接部122,防止其继续深入第一通道1312中,第二对接部122可以抵接第一止挡部13121,或者可以与第二止挡部13121无接触。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7,通气管12上形成有第二止挡部123,第二止挡部123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对接部122的外径,且大于第二通道13211的形变尺寸,从而第二止挡部123不能进入第二通道13211中,故第二止挡部123以防止通气管12继续深入第二通道13211中。
上述的第一止挡部13121和第二止挡部123二者有其一即可,同时存在亦可。
在如图7和8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32由塑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形变量,第一对接部132与主体131之间具有大致环形的让位空间5,第二对接部122通过铆压插入第一对接部132中的第二通道13211时,第二通道13211发生弹性扩张,同时位于容纳部1313中的第一对接部132发生形变,形变后的第一对接部132的至少局部挤占让位空间5的局部空间。让位空间5可为形变后的第一对接部132让位,从而使得第一对接部132形变不受约束。优选,如图7所示,第一对接部132与主体131一体注塑成型,因此第一对接部132和主体131稳定连接;请参照图8,第一对接部132的近端与主体131连接,远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的内外两侧均具有第二密封件182,且远端位于壳体14内部,第二密封件182提供该远端与通气管12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时提供该远端与壳体14的内壁之间的紧配连接,使得通气管12、该远端和壳体14之间更加紧密,增加分离的难度。
上述的实施例中,是第二对接部122通过铆压嵌合入第一对接部132中,当然,并不排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32通过铆压嵌合入第二对接部12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6,壳体的近端具有注液口,液体基质通过注液口注入储液仓中。雾化器1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81,第一密封件181设置在第一对接部132上,在第一对接部132与第二对接部122完成对接时,第一密封件181密封注液口,从而防止壳体14内的液体基质自注液口处泄漏。而且第一密封件181的局部可以设置在第一对接部132和主体131之间,从而第一密封件181还可以受第一对接部132与主体131挤压,以此增加第一对接部132保持在主体131之内的紧配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第一密封件181和第二密封件182分体成型,且在雾化器上互相可以不接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8所示,第一密封件181和第二密封件182可以注塑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可以只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81。
在一些实施中,如图2-6所示,吸嘴13上还设置有防尘塞或防尘盖6,用于遮挡嘴部1311或者第一通道1312,以防止尘埃等污染物落入第一通道1312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嘴,包括主体、第一对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或第一对接部上的第一密封件,所述主体内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对接部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壳体,其内形成有储液仓,用于存储液体基质,所述储液仓的近端设置有注液口;
雾化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雾化所述液体基质以形成气溶胶;
通气管,供所述气溶胶通过,包括靠近所述储液仓的近端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对接部至少局部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二对接部被嵌入至所述第二对接部的第二通道中时,能够通过尺寸干涉阻止所述吸嘴从所述通气管上脱离,且使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密封所述注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重合区,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内表面上均无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包括一呈环形的塑胶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塑胶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环绕所述塑胶件以使所述塑胶件定位在所述支撑部与第二对接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注液口内并支撑所述第一密封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的径向壁厚介于1.1mm~2.1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部与所述第一对接部径向过盈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外径和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内径均沿所述第二对接部插入第二通道的方向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还形成有容纳部,所述第一对接部的至少局部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所述容纳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从而在所述容纳部和所述第一通道的连接处形成有肩部,所述第一对接部抵接所述肩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中设置有第一止挡部,用于止挡所述通气管的近端;和/或
所述通气管上形成有第二止挡部,以防止所述通气管过度地伸入所述第二通道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部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布置的凸起部,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上设置有对应的凹槽,所述凸起部收容在所述凹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第一对接部一体注塑成型,并且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主体之间具有大致环形的让位空间。
12.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20554763.0U 2022-03-15 2022-03-15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Active CN217826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4763.0U CN217826767U (zh) 2022-03-15 2022-03-15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4763.0U CN217826767U (zh) 2022-03-15 2022-03-15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6767U true CN217826767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4763.0U Active CN217826767U (zh) 2022-03-15 2022-03-15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6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4364A (zh) 扁形雾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扁形电子烟
CN217446659U (zh) 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
CN2106720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826767U (zh)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CN11101193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3401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74034U (zh) 雾化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CN215224771U (zh) 一种便于更换雾化芯的雾化器及电子抽吸装置
CN21193256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892688A (zh) 主机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4629817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4924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389793U (zh) 隐藏式注液的雾化弹及雾化装置
CN219679758U (zh)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CN217309150U (zh) 电子雾化器
CN216059195U (zh) 电子雾化器
CN21687503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776100U (zh) 防止通气管歪斜漏液的雾化器
CN210299509U (zh) 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21011942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658171U (zh) 一种气液分离的雾化装置
CN22067518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子烟
CN216293009U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双油仓电子烟弹
CN217065392U (zh) 雾化器油芯分离结构及电子烟
CN217089619U (zh) 一种可模块化更换的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