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5521U - 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5521U
CN217825521U CN202221404972.3U CN202221404972U CN217825521U CN 217825521 U CN217825521 U CN 217825521U CN 202221404972 U CN202221404972 U CN 202221404972U CN 217825521 U CN217825521 U CN 217825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ubstrate
hole
pcb
pcb board
insul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49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锦乐
黎芳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49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5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5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5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其中该PCB板,应用于AC/DC电源,包括:第一金属基板,第一金属基板上设有第一电子元件;绝缘件,设置于第一金属基板一侧;设置于绝缘件背离第一金属基板的一侧,且第二金属基板上设有第二电子元件。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金属基板和第二金属基板分别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通过利用绝缘件将第一金属基板和第二金属基板连接并电气隔离开,从而实现了将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电气隔离,既保护了第一金属基板和第二金属基板上的电子元件,又有效地消除了电源模块存在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电器的使用已经全面普及,绝大多数电器需要使用到AC/DC电源。目前由于AC/DC电源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设置了很多发热的电子元件,所以对于AC/DC电源来说,在使用的时候内部的热量还是比较大的。电子元件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中会影响使用寿命,甚至存在烧毁的风险。因此为了保证AC/DC电源的正常使用,对其散热就变得至关重要。
现在大多数的电源散热方式是将电源中的发热器件安装散热器以帮助散热,但这样会造成电源体积大,成本高。为了减小电源体积,发明人发现将电源中使用的普通PCB板替换为金属PCB板,利用金属PCB板比较良好的散热性能将电源内部的热量带出。
然而,金属PCB板不仅有良好的散热性,还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因为金属PCB板还具有较佳的导电性,所以使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不能进行电气隔离,使得电源模块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PCB板,应用于AC/DC电源,PCB板包括:
第一金属基板,第一金属基板上设有第一电子元件;
绝缘件,设置于第一金属基板一侧;
第二金属基板,设置于绝缘件背离第一金属基板的一侧,且第二金属基板上设有第二电子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基板靠近绝缘件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持部;绝缘件朝向第一金属基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槽,第一卡持部和第一插接槽一一对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的长度小于第一插接槽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上设置有第一孔,与第一卡持部对应的第一插接槽上设置有第二孔,当第一卡持部和第一插接槽相配合时,第一孔与第二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金属基板靠近绝缘件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持部;绝缘件朝向第二金属基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槽,第二卡持部和第二插接槽一一对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沿垂直于第一金属基板朝向第二金属基板的方向交叉错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沿第一金属基板朝向第二金属基板的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持部的长度小于第二插接槽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持部上设置有第三孔,与第二卡持部对应的第二插接槽上设置有第四孔,当第二卡持部和第二插接槽相配合时,第三孔与第四孔连通。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PCB板;
变压器,嵌设于PCB板的绝缘件,且变压器的一端与PCB板的第一金属基板相连,变压器的另一端与PCB板的第二金属基板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金属基板和第二金属基板分别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通过利用绝缘件将第一金属基板和第二金属基板隔离开,从而实现了将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电气隔离,既保护了第一金属基板和第二金属基板上的电子元件,又有效地消除了电源模块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PCB板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PCB板包括:第一金属基板100,第一金属基板100上设有第一电子元件(图中为示出);绝缘件200,设置于第一金属基板100一侧;第二金属基板300,设置于绝缘件200套背离第一金属基板100的一侧,且第二金属基板(300)上设有第二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
示例性地,第一金属基板100可以是与绝缘件200固定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注塑工艺将绝缘件200固定在一起。第一金属基板100还可以是与绝缘件200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金属基板100是与绝缘件200卡接在一起;或者第一金属基板100是通过拆卸的紧固件将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绝缘件200连接在一起。同理,第二金属基板300和绝缘件200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连接方式,此处不作限制。
示例性地,第一电子元件可以是耐高压的电子元件,例如第一电子元件为变压器,第一金属基板100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电性连接。第二电子元件可以是耐低压的电子元件,例如第二电子元件为变压器,第二金属基板300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件200,顾名思义是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镶套。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件200只需要将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隔离开,避免第一金属基板100与第二金属基板300之间的电气连通即可,至于绝缘件200具体是采用什么材料制备而成,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绝缘件200可以是采用塑料制作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皆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为避免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直接电性连通导致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上的电子元件短路而损坏,且容易使得电源模块存在安全隐患,故需要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绝缘件200对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隔离开,从而实现了将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电气隔离,既保护了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上的电子元件,又有效地消除了电源模块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作为电源模块中的电子元件的承载体,可以利用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电子元件上的热量导向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然后利用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良好的散热性能将热量散发出去,避免了AC/DC电源内部的热量过多,导致温度过高而损坏电子元件,从而缩短AC/DC电源的使用寿命。
另外,利用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进行散热,不需要额外的能耗,能够节约能源。并且由于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第二金属基板300的良好散热性能,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PCB板的电源,可以不再需要散热器进行散热,有效的的缩小了电源的体积,有利于电源的超薄设计。
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基板100靠近绝缘件20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持部110;绝缘件200朝向第一金属基板10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槽210,第一卡持部110和第一插接槽210一一对应配合。
示例性地,第一卡持部110沿第一金属基板100朝向第二金属基板300的方向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可以是梯形等,此处形状不作过多限制。多个第一卡持部110间隔的设置在第一金属基板100靠近绝缘件200的一侧形成锯齿状。同时,在绝缘件200上靠近第一金属基板10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槽210,多个第一插接槽210与多个第一卡持部110一一对应相配合,以使得第一金属基板100能够与绝缘件200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因为第一插接槽210是与第一卡持部110是一一对应相配合,因此,第一插接槽210的形状视第一卡持部110的形状而定。另外,第一卡持部110的大小和第一插接槽210的槽深,应当根据其所应用的场景而定,此处不作出具体的限制。
进一步地,为了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绝缘件200能够连接的更紧密更加牢固,第一卡持部110比第一插接槽210略大。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卡持部110挤进第一插接槽210中,因为第一卡持部110比第一插接槽210略大,所以第一卡持部110挤进第一插接槽210中后,第一插接槽210的四壁能够紧密的抵接在第一卡持部110,使得第一卡持部110与第一插接槽210过盈连接,第一卡持部110不易从第一插接槽210中脱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因此第一金属基板100靠近绝缘件200的一侧最少设置两个第一卡持部110。第一插接槽210,同理,就不再重复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金属基板100靠近绝缘件200的一侧也可以是设置一个第一卡持部110,同样第一插接槽210也是设置一个,从而将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绝缘件200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110的长度小于第一插接槽210的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长度指的是沿第一金属基板100朝向绝缘件200方向上的度量,也就是说第一卡持部110的长度指的是第一卡持部110最靠近第一金属基板100的点到同一直线方向上第一卡持部110最靠近绝缘件200的点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深度指的是沿第一金属基板100朝向绝缘件200方向上的度量,因此第一插接槽210的深度指的是第一插接槽210的槽口上的点到同一直线方向上槽底的点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槽210可以是沿第一金属基板100朝向绝缘件200方向上贯穿绝缘件200。此时,为避免第一金属基板100直接和第二金属基板300接触而电性连通,第一卡持部110需要和第二金属基板300相隔一个距离作为安全距离,所以第一卡持部110的长度需要小于第一插接槽210的深度,且小于的部分的长度应当不小于安全距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槽210也可以是沿第一金属基板100朝向绝缘件200方向上没有贯穿绝缘件200,此时,因为有了绝缘件200的隔离,所以不需要安全距离,第一卡持部110的长度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第一插接槽210的深度。
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持部110上设置有第一孔111,与第一卡持部110对应的第一插接槽210上设置有第二孔211,当第一卡持部110和第一插接槽210相配合时,第一孔111与第二孔21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孔11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二孔211与第一孔111相对应,因此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第一孔111是多个时,第一孔111可以是开设在每一个第一卡持部110;也可以是间隔地开设在第一卡持部110,例如,可以是间隔一个第一卡持部110设置一个第一孔111,也可以是间隔两个第一卡持部110设置一个第一孔111等。因为,第二孔211是对应着第一孔111设置在第一插接槽210上且两者相连通,因此,只需要在第一插接槽210上对应着第一卡持部110上的第一孔111设置,保证第一卡持部110插入到第一插接槽210中后,第一孔111能够一一对应着连通第二孔211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孔111可以是垂直于第一金属基板100的板面贯穿第一金属基板100;也可以是垂直于第一金属基板100的板面在第一金属基板100的板面开设的盲孔。第二孔211可以是垂直于绝缘件200的表面贯穿绝缘件200;也可以是垂直于绝缘件200的表面在绝缘件200的表面开设的盲孔,当然此时的盲孔需要连通外部与第一插接槽2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卡持部110插入到第一插接槽210中后,利用外部紧固件依次进入到第二孔211、第一孔111,进一步的将第一金属基板100和绝缘件200连接在一起。紧固件可以是螺栓;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插销等。
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金属基板300靠近绝缘件20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持部310;绝缘件200朝向第二金属基板30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槽220,第二卡持部310和第二插接槽220一一对应配合。
示例性地,第二卡持部310沿第二金属基板300朝向第一金属基板100的方向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可以是梯形等,此处形状不作过多限制。多个第二卡持部310间隔的设置在第二金属基板300靠近绝缘件200的一侧形成锯齿状。同时,在绝缘件200上靠近第二金属基板30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槽220,多个第二插接槽220与多个第二卡持部310一一对应相配合,以使得第二金属基板300能够与绝缘件200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因为第二插接槽220是与第二卡持部310是一一对应相配合,因此,第二插接槽220的形状视第二卡持部310的形状而定。另外,第二卡持部310的大小和第二插接槽220的槽深,应当根据其所应用的场景而定,此处不作出具体的限制。
进一步地,为了第二金属基板300和绝缘件200能够连接的更紧密更加牢固,第二卡持部310比第二插接槽220略大。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二卡持部310挤进第二插接槽220中,因为第二卡持部310比第二插接槽220略大,所以第二卡持部310挤进第二插接槽220中后,第二插接槽220的四壁能够紧密的抵接在第二卡持部310,使得第二卡持部310与第二插接槽220过盈连接,第二卡持部310不易从第二插接槽220中脱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因此第二金属基板300靠近绝缘件200的一侧最少设置两个第二卡持部310。第二插接槽220,同理,就不再重复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二金属基板300靠近绝缘件200的一侧也可以是设置一个第二卡持部310,同样第二插接槽220也是设置一个,从而将第二金属基板300和绝缘件200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插接槽210和第二插接槽220沿垂直于第一金属基板100朝向第二金属基板300的方向交叉错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插接槽210和第二插接槽220沿第一金属基板100朝向第二金属基板300的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持部310的长度小于第二插接槽220的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长度指的是沿第二金属基板300朝向绝缘件200方向上的度量,也就是说第二卡持部310的长度指的是第二卡持部310最靠近第二金属基板300的点到同一直线方向上第二卡持部310最靠近绝缘件200的点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深度指的是沿第二金属基板300朝向绝缘件200方向上的度量,因此第二插接槽220的深度指的是第二插接槽220的槽口上的点到同一直线方向上槽底的点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插接槽220可以是沿第二金属基板300朝向绝缘件200方向上贯穿绝缘件200。此时,为避免第二金属基板300直接和第一金属基板100接触而电性连通,第二卡持部310需要和第一金属基板100相隔一个距离作为安全距离,所以第二卡持部310的长度需要小于第二插接槽220的深度,且小于的部分的长度应当不小于安全距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插接槽220也可以是沿第二金属基板300朝向绝缘件200方向上没有贯穿绝缘件200,此时,因为有了绝缘件200的隔离,所以不需要安全距离,第二卡持部310的长度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第二插接槽220的深度。
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持部310上设置有第三孔311,与第二卡持部310对应的第二插接槽220上设置有第四孔221,当第二卡持部310和第二插接槽220相配合时,第三孔311与第四孔22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孔31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四孔221与第三孔311相对应,因此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第三孔311是多个时,第三孔311可以是开设在每一个第二卡持部310;也可以是间隔地开设在第二卡持部310,例如,可以是间隔一个第二卡持部310设置一个第三孔311,也可以是间隔两个第二卡持部310设置一个第三孔311等。因为,第四孔221是对应着第三孔311设置在第二插接槽220上且两者相连通,因此,只需要在第二插接槽220上对应着第二卡持部310上的第三孔311设置,保证第二卡持部310插入到第二插接槽220中后,第三孔311能够一一对应着连通第四孔221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孔311可以是垂直于第二金属基板300的板面贯穿第二金属基板300;也可以是垂直于第二金属基板300的板面在第二金属基板300的板面开设的盲孔。第四孔221可以是垂直于绝缘件200的表面贯穿绝缘件200;也可以是垂直于绝缘件200的表面在绝缘件200的表面开设的盲孔,当然此时的盲孔需要连通外部与第二插接槽2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卡持部310插入到第二插接槽220中后,利用外部紧固件依次进入到第四孔221、第三孔311,进一步的将第二金属基板300和绝缘件200连接在一起。紧固件可以是螺栓;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插销等。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PCB板;变压器(图中未示出),嵌设于PCB板的绝缘件200,且变压器的一端与PCB板的第一金属基板100相连,变压器的另一端与PCB板的第二金属基板300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源模块,通过利用第一金属基板和第二金属基板良好的散热性能即可将电源模块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不再需要散热器进行散热,大大的减小了电源模块的体积,有利于电源模块的超薄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溢泡的进水盒组件和洗衣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PCB板,应用于AC/DC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
第一金属基板,所述第一金属基板上设有第一电子元件;
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基板一侧;
第二金属基板,设置于所述绝缘件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金属基板上设有第二电子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基板靠近所述绝缘件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持部;所述绝缘件朝向所述第一金属基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一插接槽一一对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上设置有第一孔,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槽上设置有第二孔,当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一插接槽相配合时,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基板靠近所述绝缘件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持部;所述绝缘件朝向所述第二金属基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卡持部和所述第二插接槽一一对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金属基板朝向所述第二金属基板的方向交叉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沿所述第一金属基板朝向所述第二金属基板的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持部上设置有第三孔,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对应的所述第二插接槽上设置有第四孔,当所述第二卡持部和所述第二插接槽相配合时,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四孔连通。
10.一种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PCB板;
变压器,嵌设于所述PCB板的绝缘件,且所述变压器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的第一金属基板相连,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的第二金属基板相连。
CN202221404972.3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Active CN217825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4972.3U CN217825521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4972.3U CN217825521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5521U true CN217825521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9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4972.3U Active CN217825521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5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2116B2 (en) Fast terminal box
US8651880B2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CN217825521U (zh) 一种pcb板及电源模块
WO2015127015A1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N116528535B (zh) 一种电连接件装配结构、配电盒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86812B1 (ko) 전원 배전장치
CN211062971U (zh) 一种灯带插头座
TW202013852A (zh) 具有散熱功能的無線充電裝置
CN109768417B (zh) 连接器座、连接器、背板及通信设备
JP2011146269A (ja) 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KR20230020313A (ko) 방열 성능이 개선된 전자 소자 유닛 및 모듈, 그리고 이에 적용되는 탄성클램프
CN211785713U (zh) 一种新型端钮盒结构
CN109802348B (zh) 一种轨道式母线主干体
CN215184686U (zh) 插座
CN215771677U (zh) 一种汽车组件连接器金属外壳
CN218974404U (zh) 测试工装
CN217825150U (zh) 一种电视机电源板固定结构及电视机
CN221058007U (zh) 一种母线槽
CN218416993U (zh) 新型大功率1200瓦车载逆变电源
CN214477398U (zh) 插接式散热片
CN209806264U (zh) 一种电子器件用封装盒
CN213782008U (zh) 半导体器件固定装置、散热组件
CN21899723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lrm背板
CN220253231U (zh) 一种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779266U (zh) 一种用于pdu的电源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