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3009U - 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03009U CN217803009U CN202221424302.8U CN202221424302U CN217803009U CN 217803009 U CN217803009 U CN 217803009U CN 202221424302 U CN202221424302 U CN 202221424302U CN 217803009 U CN217803009 U CN 2178030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die
- die plate
- jacking
- injection mold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组件,其两侧底面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围板,所述围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且围板对称分布在所述定模板组件和底座之间,并且定模板组件水平设置;还包括:顶升架,其滑动嵌设在所述定模板组件的顶部,所述定模板组件顶部开设的凹槽用于产品的成型,所述顶升架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主顶杆。该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其脱模机构对产品的平衡能力更好,装置在进行脱模的过程中,能够对产品提供稳定的支撑推力,从而防止产品发生倾倒造成结构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产品成型装置,其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注塑机将熔化的原料注入模具内,当原料在模具内冷却成型后,即可形成产品,然而现有的通风盖板注塑模具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公开号为CN209409201U的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机构本体,脱模机构本体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母模,母模的上方设置有相对应的子模,子模的上方设置有顶板,子模和顶板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一注入孔……。其脱模机构的平衡能力较差,装置在进行脱模的过程中,难以对产品提供稳定的支撑推力,使得产品容易发生倾倒,从而造成产品结构损坏。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通风盖板注塑模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其脱模机构的平衡能力较差,装置在进行脱模的过程中,难以对产品提供稳定的支撑推力,使得产品容易发生倾倒,从而造成产品结构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包括:
定模板组件,其两侧底面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围板,所述围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且围板对称分布在所述定模板组件和底座之间,并且定模板组件水平设置;
还包括:
顶升架,其滑动嵌设在所述定模板组件的顶部,所述定模板组件顶部开设的凹槽用于产品的成型,所述顶升架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主顶杆,并且主顶杆滑动贯穿于所述定模板组件设置形成导向限位结构;
顶升平衡块,其设置在所述顶升架的边侧,所述顶升平衡块的底部滑动嵌设在所述定模板组件顶部开设的成型凹槽内用于向产品提供平衡推力,所述顶升平衡块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副顶杆的上端面,且副顶杆和主顶杆竖直设置,并且副顶杆滑动贯穿于所述定模板组件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升架呈圆弧状结构,且两个顶升架关于所述定模板组件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定模板组件的底面中心处垂直连接有隔板的顶部,且隔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利用顶升架将定模板组件上的产品顶出。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移动台,且移动台水平设置,并且移动台贴合设置在所述隔板和围板之间,所述移动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顶杆和主顶杆的底端,使得移动台能够带动副顶杆和主顶杆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和定模板组件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柱和连接板,且导柱滑动贯穿于移动台设置形成导向限位结构,并且连接板外壁贴合设置在所述移动台端部的侧壁上形成限位结构,使得移动台能够沿着导柱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气缸,且气缸位于连接板的边侧,并且气缸的输出端端面上同轴连接有推力柱,所述推力柱嵌设在受力架的内侧,且受力架的底部两端贴合设置在移动台上,使得气缸能够带动受力架移动。
优选的,所述受力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凸条,且凸条滑动嵌设在所述推力柱的侧壁上形成限位结构,所述受力架的两侧对称分布有螺钉,且螺钉滑动贯穿于所述受力架设置,并且螺钉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移动台的顶部形成紧固结构,使得受力架能够带动移动台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其脱模机构对产品的平衡能力更好,装置在进行脱模的过程中,能够对产品提供稳定的支撑推力,从而防止产品发生倾倒造成结构损坏,其具体内容如下:
1、顶升架滑动嵌设在定模板组件的顶部,顶升架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主顶杆,顶升平衡块设置在顶升架的边侧,顶升平衡块的底部滑动嵌设在定模板组件顶部开设的成型凹槽内,顶升平衡块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副顶杆的上端面,副顶杆和主顶杆的底端垂直连接在移动台上,当移动台向上移动时,移动台将通过副顶杆和主顶杆带动顶升平衡块和顶升架同步向上移动,使得顶升架和顶升平衡块能够将产品稳定顶出;
2、底座两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端面上同轴连接有推力柱,受力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凸条,且凸条滑动嵌设在推力柱的侧壁上形成限位结构,受力架的两侧对称分布有螺钉,螺钉滑动贯穿于受力架设置,螺钉的底端螺纹连接在移动台顶部形成紧固结构,当气缸启动时,气缸将通过推力柱对受力架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受力将通过螺钉带动移动台同步向上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模板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围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升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台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受力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推力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板组件;2、围板;3、底座;4、隔板;5、移动台;6、导柱;7、主顶杆;8、顶升架;9、副顶杆;10、顶升平衡块;11、连接板;12、受力架;13、螺钉;14、推力柱;15、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包括:
定模板组件1,其两侧底面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围板2,围板2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底座3的上表面,且围板2对称分布在定模板组件1和底座3之间,并且定模板组件1水平设置;
还包括:
顶升架8,其滑动嵌设在定模板组件1的顶部,定模板组件1顶部开设的凹槽用于产品的成型,顶升架8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主顶杆7,并且主顶杆7滑动贯穿于定模板组件1设置形成导向限位结构;
顶升平衡块10,其设置在顶升架8的边侧,顶升平衡块10的底部滑动嵌设在定模板组件1顶部开设的成型凹槽内用于向产品提供平衡推力,顶升平衡块10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副顶杆9的上端面,且副顶杆9和主顶杆7竖直设置,并且副顶杆9滑动贯穿于定模板组件1设置。
顶升架8呈圆弧状结构,且两个顶升架8关于定模板组件1的轴线对称分布,定模板组件1的底面中心处垂直连接有隔板4的顶部,且隔板4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底座3上,隔板4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移动台5,且移动台5水平设置,并且移动台5贴合设置在隔板4和围板2之间,移动台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顶杆9和主顶杆7的底端,底座3上表面和定模板组件1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柱6和连接板11,且导柱6滑动贯穿于移动台5设置形成导向限位结构,并且连接板11外壁贴合设置在移动台5端部的侧壁上形成限位结构,当移动台5沿着导柱6向上移动时,移动台5将带动多个主顶杆7和副顶杆9同步移动,使得主顶杆7带动连接的顶升架8向上移动,利用大面积的顶升架8向产品提供主要的脱膜推力,而副顶杆9将带动顶升平衡块10同步移动,多个顶升平衡块10能够对产品边缘的多个点位施加向上的辅助推力,形成产品的脱模稳定支撑结构。
底座3两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气缸15,且气缸15位于连接板11的边侧,并且气缸15的输出端端面上同轴连接有推力柱14,推力柱14嵌设在受力架12的内侧,且受力架12的底部两端贴合设置在移动台5上,受力架12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凸条,且凸条滑动嵌设在推力柱14的侧壁上形成限位结构,受力架12的两侧对称分布有螺钉13,且螺钉13滑动贯穿于受力架12设置,并且螺钉13的底端螺纹连接在移动台5的顶部形成紧固结构,启动气缸15,气缸15的输出端将对推力柱14施加推力,此时推力柱14将对受力架12内壁上开设的凸条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受力架12能够通过螺钉13带动移动台5向上移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时,首先参阅图1-9,定模板组件1能够和外界注塑机上的动模板配合以便于产品的成型,成型后的产品将嵌设在定模板组件1顶部的成型槽内,此过程中,产品的底面将贴合在顶升架8和顶升平衡块10上,当使用者需要进行脱模操作时,启动气缸15,此时气缸15的输出端将对推力柱14施加推力,由于受力架12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凸条,且凸条滑动嵌设在推力柱14的侧壁上形成限位结构,并且受力架12两侧滑动贯穿有对称分布的螺钉13,而且螺钉13的底端螺纹连接在移动台5顶部形成紧固结构,主顶杆7和副顶杆9上的轴套嵌设在定模板组件1上,此时推力柱14将对受力架12施加向上的推力,而受力架12将通过螺钉13带动移动台5沿着导柱6向上移动,此时垂直连接在移动台5顶部的多个主顶杆7和副顶杆9将同步移动,使得主顶杆7带动连接的顶升架8向上移动,而副顶杆9将带动顶升平衡块10同步移动,利用定模板组件1内侧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弧状顶升架8向产品提供主要脱模推力,而顶升架8外侧分布的多个顶升平衡块10能够对产品边缘的多个点位施加向上的辅助推力,形成产品的脱模稳定支撑结构,进而有效防止产品脱模过程中发生倾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包括:
定模板组件(1),其两侧底面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围板(2),所述围板(2)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底座(3)的上表面,且围板(2)对称分布在所述定模板组件(1)和底座(3)之间,并且定模板组件(1)水平设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升架(8),其滑动嵌设在所述定模板组件(1)的顶部,所述定模板组件(1)顶部开设的凹槽用于产品的成型,所述顶升架(8)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主顶杆(7),并且主顶杆(7)滑动贯穿于所述定模板组件(1)设置形成导向限位结构;
顶升平衡块(10),其设置在所述顶升架(8)的边侧,所述顶升平衡块(10)的底部滑动嵌设在所述定模板组件(1)顶部开设的成型凹槽内用于向产品提供平衡推力,所述顶升平衡块(10)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副顶杆(9)的上端面,且副顶杆(9)和主顶杆(7)竖直设置,并且副顶杆(9)滑动贯穿于所述定模板组件(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架(8)呈圆弧状结构,且两个顶升架(8)关于所述定模板组件(1)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定模板组件(1)的底面中心处垂直连接有隔板(4)的顶部,且隔板(4)的底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移动台(5),且移动台(5)水平设置,并且移动台(5)贴合设置在所述隔板(4)和围板(2)之间,所述移动台(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顶杆(9)和主顶杆(7)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表面和定模板组件(1)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柱(6)和连接板(11),且导柱(6)滑动贯穿于移动台(5)设置形成导向限位结构,并且连接板(11)外壁贴合设置在所述移动台(5)端部的侧壁上形成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两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气缸(15),且气缸(15)位于连接板(11)的边侧,并且气缸(15)的输出端端面上同轴连接有推力柱(14),所述推力柱(14)嵌设在受力架(12)的内侧,且受力架(12)的底部两端贴合设置在移动台(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架(12)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凸条,且凸条滑动嵌设在所述推力柱(14)的侧壁上形成限位结构,所述受力架(12)的两侧对称分布有螺钉(13),且螺钉(13)滑动贯穿于所述受力架(12)设置,并且螺钉(13)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移动台(5)的顶部形成紧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24302.8U CN217803009U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24302.8U CN217803009U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03009U true CN217803009U (zh) | 2022-11-15 |
Family
ID=8399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24302.8U Active CN217803009U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03009U (zh) |
-
2022
- 2022-06-08 CN CN202221424302.8U patent/CN2178030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978150U (zh) | 一种利用斜滑块脱模的模具 | |
CN217803009U (zh) | 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 | |
CN217454792U (zh) | 一种用于注塑工艺的物料自动顶出装置 | |
CN209755828U (zh) | 一种易脱模塑胶模具 | |
CN217319404U (zh) | 一种方便维护和维修的滑雪板压制成型装置 | |
CN213412787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直顶带动斜抽联合脱模装置 | |
CN209176112U (zh) | 一种跟随进入式顶出全自动脱模器 | |
CN219648665U (zh) |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 |
CN109227894B (zh) | 一种带托板的模箱流转系统 | |
CN217968181U (zh) | 一体型无缝后背门上装饰板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 |
CN215703769U (zh) | 一种三板模斜顶结构 | |
CN214726048U (zh) | 一种前模弹块带铲基驱动结构 | |
CN216832017U (zh) | 一种家用压力煲面盖注塑模具 | |
CN208758401U (zh) | 一种五金手机外壳折弯成型装置 | |
CN214263869U (zh) | 一种自动分模的铸造模具一体化支架 | |
CN221417246U (zh) | 一种模架装配用支撑装置 | |
CN217862639U (zh) | 一种按键底座模具 | |
CN217752534U (zh) | 一种电子产品盖板注塑成型模具 | |
CN108215066A (zh) | 卧式注塑机动模支撑装置 | |
CN218310774U (zh) | 一种汽车行李架压铸模 | |
CN213860378U (zh) | 一种注塑机用注塑固定装置 | |
CN215791416U (zh) | 一种拉链成型模具的堵寸机构 | |
CN220638334U (zh) | 一种多功能预制混凝土块的定型铝合金模具 | |
CN217319162U (zh) | 一种伺服电机加压推动开合模结构 | |
CN219153575U (zh) | 一种易于加工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