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8665U -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8665U
CN219648665U CN202320623977.3U CN202320623977U CN219648665U CN 219648665 U CN219648665 U CN 219648665U CN 202320623977 U CN202320623977 U CN 202320623977U CN 219648665 U CN219648665 U CN 219648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fixed mounting
blocks
tubular par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39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文
周满芬
胡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ixinda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ixinda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ixinda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ixinda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39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8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8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8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属于管状零件加工装置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柱,且四个所述支柱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模,且所述下模和上模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模腔,所述顶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且所述升降气缸活塞轴滑动贯穿顶板且固定安装有上模,所述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截面呈“L”形,所述支撑板竖直段靠近下模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本申请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有利于降低上模和下模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且有助于避免上模和下模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过大而偏移,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状零件加工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管状零件一般通过压铸模具加工而成,压铸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
申请号为201820849696.9的专利一种管状零件的压铸模具,包括静模座、动模座、分别设置于静模座和动模座内的静模和动模,所述静模和动模上设置有多个型腔,所述动模座的一侧上设置有滑动槽以及抽芯滑块,所述动模座的一侧上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与延伸槽,所述延伸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驱动抽芯滑块的驱动件,所述抽芯滑块的一端上连接有多个型芯,多个所述型芯与型腔一一对应,在所述型芯与抽芯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型芯固定于抽芯滑块上的限位组件。该申请通过抽芯滑块可对多个型芯同时抽芯,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限位组件,便于拆卸或安装不同规格的型芯,实现提高其适用范围的效果。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该申请一次性可加工多个产品,但当静模和动模贴合时会产生冲击力,当设备长时间使用后,静模和动模贴合后可能会因冲击力过大产生偏移,降低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柱,且四个所述支柱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模,且所述下模和上模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模腔,所述顶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且所述升降气缸活塞轴滑动贯穿顶板且固定安装有上模,所述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截面呈“L”形,所述支撑板竖直段靠近下模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且所述推动气缸活塞轴端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靠近下模一侧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封堵柱,且两个所述封堵柱远离安装块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腔芯,所述下模靠近安装块一侧开设有与封堵柱相匹配的伸出槽,所述下模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所述上模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块,且四个所述支块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支撑块顶端开设有与同组所述定位杆相匹配的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内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下模内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活塞轴端部连接有顶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使用时,通过推动气缸推动安装块带着封堵柱和腔芯同步向下模方向移动,使腔芯通过伸出槽进入连通的模腔内,且封堵柱和同组伸出槽卡合,起到密封伸出槽的作用,随后通过升降气缸驱动上模下移,上模带着定位杆同步下移,且定位杆和支撑块顶端开设的定位槽卡合,通过定位杆和定位槽的配合,可起到定位的作用的,有利于提高上模和下模贴合的精准性,且定位槽内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降低上模和下模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有助于避免上模和下模贴合时冲击力过大而产生偏移,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当上模和下模贴合完成后,液体通过下模顶端开设的注塑槽,且两个模腔和注塑槽之间连通有支槽,液体通过支槽进入模腔内,即可达到加工产品的效果。
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推动组件驱动安装块、封堵柱和腔芯同步远离下模方向移动,使腔芯脱离同组模腔,随后,通过升降气缸驱动上模上升,使上模和下模脱离贴合,通过顶出气缸驱动顶出组件上升,通过顶出组件将产品推出模腔,即可起到脱模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取料。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定位槽内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底端和同组所述定位槽底端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板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所述定位槽内壁开设有与同组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杆向同组定位槽内移动时,定位杆推动同组缓冲板位于定位槽内滑动,缓冲板挤压同组缓冲弹簧收缩,缓冲板受到同组缓冲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定位杆,可起到缓冲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上模和下模之间贴合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且当缓冲板位于定位槽内滑动时,缓冲板带着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滑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有利于提高缓冲板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顶出气缸活塞轴端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顶出杆,且两个所述顶出杆顶端贯穿同组所述模腔,两个所述顶出杆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顶出板,且两个所述模腔内壁开设有与同组所述顶出板相匹配的收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顶出气缸驱动安装板、顶出杆和顶出板同步上升,通过顶出板将产品顶出同组模腔,即可达到自动脱模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取料。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顶出板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且两个所述收纳槽内壁开设有与同侧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出板两侧通过卡块的设置,且模腔内壁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便于顶出板与模腔内壁稳定卡合。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封堵柱远离下模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插块,所述安装块靠近下模一侧开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且两个所述插块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套,所述安装块顶端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插杆,且两个所述插杆底端均贯穿同侧所述插槽且延伸至底部,两个所述插杆均贯穿同侧所述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柱和安装块之间通过插块和插槽的配合,即可起到固定腔芯的作用,且通过插杆贯穿同组插块且延伸至插槽底部,即可起到进一步固定插块的作用,通过插杆和插块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后续更换不同尺寸的腔芯,以便设备可加工不同尺寸的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且所述支撑板水平段顶端和底座顶端均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块移动时,安装块带着滑块位于支撑板和底座顶端开设的滑槽内滑动,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安装块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稳固杆,且两个所述稳固杆侧壁均滑动套设有稳固块,两个所述稳固块均与上模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下移时,上模带着稳固块位于同侧稳固杆上滑动,通过稳固块和稳固杆的配合,有利于提高上模下移的稳定性,且有助于上模和下模贴合时产生偏移,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在本申请中,通过定位杆和支撑块顶端开设的定位槽的配合,可起到定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上模和下模贴合的精准性,且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减缓上模和下模贴合产生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有利于避免上模和下模贴合时冲击力过大产生偏移,有利于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
(2)在本申请中,通过稳固块和稳固杆的配合,可起到限制稳固下模下移方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上模和下模贴合的精准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图3中C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下模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顶出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2、支撑块;3、定位槽;4、下模;5、模腔;6、支块;7、上模;8、稳固块;9、稳固杆;10、顶板;11、升降气缸;12、支柱;13、定位杆;14、腔芯;15、封堵柱;16、安装块;17、推动气缸;18、支撑板;19、滑块;20、顶出板;21、卡块;22、缓冲弹簧;23、缓冲板;24、插杆;25、插块;26、伸出槽;27、顶出杆;28、安装板;29、顶出气缸;30、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7,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柱12,且四个支柱12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顶板10,底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模4,且下模4和上模7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模腔5,顶板10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11,且升降气缸11活塞轴滑动贯穿顶板10且固定安装有上模7,底座1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8,且支撑板18截面呈“L”形,支撑板18竖直段靠近下模4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17,且推动气缸17活塞轴端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6,安装块16靠近下模4一侧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封堵柱15,且两个封堵柱15远离安装块16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腔芯14,下模4靠近安装块16一侧开设有与封堵柱15相匹配的伸出槽26,下模4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2,上模7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块6,且四个支块6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13,支撑块2顶端开设有与同组定位杆13相匹配的定位槽3,安装块16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9,且支撑板18水平段顶端和底座1顶端均开设有与滑块19相匹配的滑槽。
该设备使用时,通过推动气缸17推动安装块16带着封堵柱15和腔芯14同步向下模4方向移动,使腔芯14通过伸出槽26进入连通的模腔5内,且封堵柱15和同组伸出槽26卡合,起到密封伸出槽26的作用,随后通过升降气缸11驱动上模7下移,上模7带着定位杆13同步下移,且定位杆13和支撑块2顶端开设的定位槽3卡合,通过定位杆13和定位槽3的配合,可起到定位的作用的,有利于提高上模7和下模4贴合的精准性,且当安装块16移动时,安装块16带着滑块19位于支撑板18和底座1顶端开设的滑槽内滑动,通过滑块19和滑槽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安装块16移动的稳定性。
底座1和顶板10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稳固杆9,且两个稳固杆9侧壁均滑动套设有稳固块8,两个稳固块8均与上模7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当上模7下移时,上模7带着稳固块8位于同侧稳固杆9上滑动,通过稳固块8和稳固杆9的配合,有利于提高上模7下移的稳定性,且有助于上模7和下模4贴合时产生偏移,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定位槽3内均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定位槽3内的缓冲板23,缓冲板23底端和同组定位槽3底端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2,且缓冲板23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定位槽3内壁开设有与同组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当定位杆13向同组定位槽3内移动时,定位杆13推动同组缓冲板23位于定位槽3内滑动,缓冲板23挤压同组缓冲弹簧22收缩,缓冲板23受到同组缓冲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定位杆13,可起到缓冲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上模7和下模4之间贴合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且当缓冲板23位于定位槽3内滑动时,缓冲板23带着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滑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有利于提高缓冲板23滑动的稳定性。
下模4内开设有安装槽30,且安装槽30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顶出气缸29,顶出气缸29活塞轴端部连接有顶出组件,顶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顶出气缸29活塞轴端部的安装板28,安装板28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顶出杆27,且两个顶出杆27顶端贯穿同组模腔5,两个顶出杆27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顶出板20,且两个模腔5内壁开设有与同组顶出板20相匹配的收纳槽,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顶出气缸29驱动安装板28、顶出杆27和顶出板20同步上升,通过顶出板20将产品顶出同组模腔5,即可达到自动脱模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取料,两个顶出板20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21,且两个收纳槽内壁开设有与同侧卡块21相匹配的卡槽,且顶出板20两侧通过卡块21的设置,模腔5内壁开设有与卡块21相匹配的卡槽,通过卡块21和卡槽的配合,便于顶出板20与模腔5内壁稳定卡合。
两个封堵柱15远离下模4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插块25,安装块16靠近下模4一侧开设有与插块25相匹配的插槽,且两个插块25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套,安装块16顶端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插杆24,且两个插杆24底端均贯穿同侧插槽且延伸至底部,两个插杆24均贯穿同侧插块25,封堵柱15和安装块16之间通过插块25和插槽的配合,即可起到固定腔芯14的作用,且通过插杆24贯穿同组插块25且延伸至插槽底部,即可起到进一步固定插块25的作用,通过插杆24和插块25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后续更换不同尺寸的腔芯14,以便设备可加工不同尺寸的产品。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该设备使用时,通过推动气缸17推动安装块16带着封堵柱15和腔芯14同步向下模4方向移动,使腔芯14通过伸出槽26进入连通的模腔5内,且封堵柱15和同组伸出槽26卡合,起到密封伸出槽26的作用,随后通过升降气缸11驱动上模7下移,上模7带着定位杆13同步下移,且定位杆13和支撑块2顶端开设的定位槽3卡合,通过定位杆13和定位槽3的配合,可起到定位的作用的,有利于提高上模7和下模4贴合的精准性,且定位槽3内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降低上模7和下模4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有助于避免上模7和下模4贴合时冲击力过大而产生偏移,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当上模7和下模4贴合完成后,液体通过下模4顶端开设的注塑槽,且两个模腔5和注塑槽之间连通有支槽,液体通过支槽进入模腔5内,即可达到加工产品的效果。
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推动组件驱动安装块16、封堵柱15和腔芯14同步远离下模4方向移动,使腔芯14脱离同组模腔5,随后,通过升降气缸11驱动上模7上升,使上模7和下模4脱离贴合,通过顶出气缸29驱动顶出组件上升,通过顶出组件将产品推出模腔5,即可起到脱模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取料。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柱(12),且四个所述支柱(12)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顶板(10),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模(4),且所述下模(4)和上模(7)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模腔(5),所述顶板(10)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11),且所述升降气缸(11)活塞轴滑动贯穿顶板(10)且固定安装有上模(7),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8),且所述支撑板(18)截面呈“L”形,所述支撑板(18)竖直段靠近下模(4)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17),且所述推动气缸(17)活塞轴端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16)靠近下模(4)一侧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封堵柱(15),且两个所述封堵柱(15)远离安装块(16)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腔芯(14),所述下模(4)靠近安装块(16)一侧开设有与封堵柱(15)相匹配的伸出槽(26),所述下模(4)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块(2),所述上模(7)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块(6),且四个所述支块(6)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13),所述支撑块(2)顶端开设有与同组所述定位杆(13)相匹配的定位槽(3),且所述定位槽(3)内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下模(4)内开设有安装槽(30),且所述安装槽(30)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顶出气缸(29),所述顶出气缸(29)活塞轴端部连接有顶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定位槽(3)内的缓冲板(23),所述缓冲板(23)底端和同组所述定位槽(3)底端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2),且所述缓冲板(23)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所述定位槽(3)内壁开设有与同组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顶出气缸(29)活塞轴端部的安装板(28),所述安装板(28)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顶出杆(27),且两个所述顶出杆(27)顶端贯穿同组所述模腔(5),两个所述顶出杆(27)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顶出板(20),且两个所述模腔(5)内壁开设有与同组所述顶出板(20)相匹配的收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出板(20)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21),且两个所述收纳槽内壁开设有与同侧所述卡块(21)相匹配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封堵柱(15)远离下模(4)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插块(25),所述安装块(16)靠近下模(4)一侧开设有与插块(25)相匹配的插槽,且两个所述插块(25)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套,所述安装块(16)顶端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插杆(24),且两个所述插杆(24)底端均贯穿同侧所述插槽且延伸至底部,两个所述插杆(24)均贯穿同侧所述插块(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6)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9),且所述支撑板(18)水平段顶端和底座(1)顶端均开设有与滑块(19)相匹配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顶板(10)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稳固杆(9),且两个所述稳固杆(9)侧壁均滑动套设有稳固块(8),两个所述稳固块(8)均与上模(7)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CN202320623977.3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Active CN219648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3977.3U CN219648665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3977.3U CN219648665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8665U true CN219648665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3977.3U Active CN219648665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8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48665U (zh) 一种管状零件压铸模具
CN209755828U (zh) 一种易脱模塑胶模具
CN216400439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手机保护套注塑模具
CN214353884U (zh) 一种模具支撑结构
CN211416097U (zh) 一种产品顶出脱模装置
CN210453610U (zh) 一种脱模装置及模具设备
CN217993356U (zh) 一种雪糕杯瓶口卡件成型用注塑模具
CN217803009U (zh) 基于大面积直顶脱模技术的双色通风盖板注塑模具
CN219427382U (zh) 一种斜顶脱模设备
CN216968567U (zh) 一种手机主板上盖生产用防堵塞的注塑装置
CN217454792U (zh) 一种用于注塑工艺的物料自动顶出装置
CN221022123U (zh) 具有动模多动作顶出的椅子模具
CN219338393U (zh) 一种注塑橡胶模具
CN215703769U (zh) 一种三板模斜顶结构
CN217021304U (zh) 一种带有滑块的注塑模具
CN220008694U (zh) 一种立式注塑机的脱模机构
CN218985636U (zh) 一种二次行位脱模结构
CN219600127U (zh) 一种气动脱模工装
CN213972297U (zh) 一种模具用连接头
CN220973217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结构
CN217752726U (zh) 一种耐热老化密封圈的成型模具
CN215151445U (zh) 复合抽芯机构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12822293U (zh) 一种拆卸方便的快速成型模具
CN220198524U (zh) 吹塑用锁模装置
CN213440875U (zh) 一种具有高性能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