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4815U -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4815U
CN217784815U CN202221796209.XU CN202221796209U CN217784815U CN 217784815 U CN217784815 U CN 217784815U CN 202221796209 U CN202221796209 U CN 202221796209U CN 217784815 U CN217784815 U CN 217784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auxiliary machine
base
lubricating oil
rotary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62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峥峰
张帅
邴汉昆
庞乐
马光耀
李鹏
陈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962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4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4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4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包括底座与检测组件;底座固定设在旋转辅机的检测点上,检测点为旋转辅机表面平整且距动静碰磨位置直线距离最近的位置;底座具有与检测点位置对应的贯穿孔,检测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检测组件通过贯穿孔与检测点抵接;在旋转辅机同一工况下,通过检测组件对检测点多次检测结果的比较和变化,判断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及润滑油的加注量;通过在旋转辅机上选取检测点确保测试数据准确的同时保证了测试的可重复性及可比性;将底座固定设置在检测点上,并配合检测组件进行检测,准确把握润滑油的加注时机及加注量;依托底座固定设置,工作人员可单人完成润滑油的加注,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的运转,润滑系统的润滑油脂会出现损耗及老化,这需要对润滑油脂进行补充及替换。但是加注时机过早、加注量过多,会导致润滑油脂浪费、增加阻力、影响动静部件散热,加注时机过晚、加注量过少,会导致动静部件碰磨加剧。因此,指导润滑油脂的加注时机及加注量意义重大。
当前,润滑油脂加注时机的把握,大多采用被动的固定时间间隔,这种做法没有考虑设备个性差异因素对时间间隔的影响,运行维护人员无法准确把握加注时机,个别极端案例甚至出现动静部件发生明显故障后才加注润滑油脂的情况。
润滑油脂加注量的把握,存在三种做法,大多采用固定的加注量,这容易导致加注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针对配备润滑油脂观察窗的部分旋转辅机通过观察润滑油脂的加注刻度决定加注量,这种做法比较直观,但是没有指导刻度值仍无法准确把握加注量,且其本身不具备普遍适用性;通过听针听取动静碰磨噪音大小的改变来确定润滑油脂加注量,这种做法相较前两种做法更准确,但是由于听取噪音与加注需要同步进行,导致单人无法操作完成,且听针测点位置选取随意性较强,主观判断、环境噪音等对加注量的准确度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时机和加注量无法准确把握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包括:底座与检测组件;
所述底座固定设在旋转辅机的检测点上,所述检测点为所述旋转辅机外表面平整且距动静碰磨位置直线距离最近的位置;
所述底座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对应所述检测点设置;
所述检测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检测组件通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检测点抵接;
在所述旋转辅机同一工况下,通过所述检测组件对所述检测点多次检测结果的比较,判断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通过加注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判断润滑油的加注量。
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屏蔽器;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及所述屏蔽器均为柱状结构,且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及所述屏蔽器同心设置;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检测端部分插接在所述底座内,且通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检测点抵接,另一端嵌设在所述屏蔽器内。
优选地,所述检测端设有接触式探头,
所述接触式探头为直径1cm,轴向长度7cm的柱状结构;
所述接触式探头部分插接在所述底座内,并通过贯穿孔与所述检测点抵接。
优选地,所述屏蔽器为中空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屏蔽器内表面周向设有内螺纹;
所述底座为中空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底座外表面周向设有外螺纹;
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且所述屏蔽器与所述底座为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屏蔽器还设有厚度为2mm的橡胶层,
所述橡胶层周向包裹在所述屏蔽器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数显模块及电源模块;
所述屏蔽器远离所述检测点的一端嵌设在所述数显模块内;
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及所述数显模块供电。
优选地,所述数显模块为直径7-8cm,轴向长度3-4cm的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数显模块设有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内径4cm,内外径差1cm,轴向长度5cm的管状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1、通过在旋转辅机上选取检测点确保测试数据准确的同时保证了测试的可重复性及可比性;
2、将底座固定设置在检测点上,并配合检测组件进行检查测试,准确把握润滑油的加注时机及加注量;避免加注时机过早、加注量过多,导致润滑油浪费、增加阻力、影响散热,加注时机过晚、加注量过少,导致碰磨加剧;且依托底座固定设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测试数据的变化单人完成润滑油脂的加注,节省了人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底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检测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数显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贯穿孔;12、外螺纹;
2、检测组件;21、超声波传感器;211、接触式探头;22、屏蔽器;221、内螺纹;222、橡胶层;23、数显模块;23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如图1至3所示的包括:底座1与检测组件2,底座1用于将检测组件2固定在旋转辅机上;且底座1固定设置在旋转辅机的检测点上,便于检测组件2进行检查测试;检测点为旋转辅机表面平整且距动静碰磨位置直线距离最近的位置,(其中动静碰磨位置为旋转辅机内零部件运转碰磨发出噪音或较大幅度振动的位置;譬如轴承位置一般就为动静碰磨位置,即需要润滑油脂加注的位置);底座1具有贯穿孔11,而贯穿孔对应检测点设置;检测组件2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上,便于零配件的检修及更换;检测组件2通过贯穿孔11可与检测点紧密抵接,以便于通过检测组件2对检测点进行检查测试,提高检测组件2的检查测试精度;进一步的,在旋转辅机同一工况下,通过检测组件2对检测点的多次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及润滑油的加注量。
更为具体的,工作人员将底座1固定设置在旋转辅机的检测点上;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固定方式优选为焊接固定方式,且焊接位置的选取原则为旋转辅机表面平整且距动静碰磨位置直线距离最近的位置(如:以轴承箱或齿轮箱为例,其侧面的几何中心点一般即满足要求);底座1固定完成后,将检测组件2安装在底座1上;而后在旋转辅机同一工况下,通过检测组件2对检测点的进行多次检查测试,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旋转辅机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通过在进行润滑油加注时,观察检测组件2所测得的检测结果的变化,判断润滑油的加注量。
通过在旋转辅机上选取检测点,可在确保测试数据准确性的同时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重复性及可比性;将底座1固定设置在检测点上,并配合检测组件2进行检查测试,准确把握润滑油的加注时机及加注量;避免加注时机过早、加注量过多,导致润滑油浪费、增加阻力、影响散热,加注时机过晚、加注量过少,导致碰磨加剧;且依托底座1固定设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测试数据的变化单人完成润滑油脂的加注,节省了人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3至图4所示的,检测组件2包括超声波传感器21和屏蔽器22;超声波传感器21用于对检查面进行超声检查测试,屏蔽器22用于对外界环境进行屏蔽处理,避免在进行超声检查测试时被干扰;进一步的,超声波传感器21、屏蔽器22、均为柱状结构,且屏蔽器22、超声波传感器21为同心设置;更进一步的,超声波传感器21的检测端部分插接在底座1内,并通过贯穿孔11与检测点抵接,而超声波传感器21的另一端嵌设在屏蔽器22内;且屏蔽器22朝向检测端的一侧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超声检查测试时,需将超声波传感器21的检测端朝向底座1方向设置,并将其另一端嵌设在屏蔽器22内;然后将屏蔽器22朝向检测端的一侧与底座1连接,使得超声波传感器21的检测端通过底座1的贯穿孔11与旋转辅机的检测点相抵接;值得注意的是,当超声波传感器21的检测端与检测点相抵接时,即为安装完成。
具体的,超声波传感器21的检测端还设有接触式探头211,且接触式探头211部分插接在底座1内,并通过贯穿孔11与检测点相抵接;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直径1cm,轴向长度为7cm的柱状接触式探头211。
具体的,屏蔽器22为为中空设置的管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具有屏蔽功能的环状钢管;且屏蔽器22内表面设有内螺纹221;相应的底座1为中空设置的管状结构,底座1的外表面周向设有外螺纹12,且内螺纹221与外螺纹12相适配,屏蔽器22与底座1为螺纹连接;在具体操作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屏蔽器22,使其与底座1预紧或松解;考虑屏蔽器22与底座相适配,为提高屏蔽强度,降低检测干扰,底座1也采用具有屏蔽功能的环状钢管。
具体的,屏蔽器22还设有橡胶层222,橡胶层222可进一步提高屏蔽强度,避免超声波传感器21在检查测量时受外界干扰;且橡胶层222周向包裹在屏蔽器22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厚度为2mm的橡胶层222。
具体的,检测组件还包括数显模块23和电源模块,数显模块23用于实时显示由超声波传感器21进行超声检查测试的结果,电源模块用于对超声波传感器21及数显模块23供电,保障检查测试正常运行;电源模块可为电池或其他相适配的供电电源;且屏蔽器22远离检测点的一端嵌设在数显模块23内。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直径为7-8cm,轴向长度为3-4cm管状结构的数显模块23;进一步的,数显模块23设有显示屏231,所述显示屏231用于显示由超声波传感器21对检测点的检测结果;更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屏231上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对旋转辅机加注润滑油以及润滑油的加注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内径4cm,内外径差1cm,轴向长度5cm管状结构的底座1;管状结构方便拆解及安装,且屏蔽干扰性强、适配性好。
综上,工作人员在进行任一台旋转辅机进行润滑油加注时,首先选取检测点,检测点为旋转辅机表面平整且距动静碰磨位置直线距离最近的位置,选取完成后将底座1与选取的检测点固定;然后将检测组件2安转在底座1上,值得注意的是,检测组件2在安转时要确保接触式探头211与所选取的检测点相抵接;安装完成后,即对当前旋转辅机进行检查测试;优选同一工况,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对旋转辅机进行多次超声测试,读取显示屏231上所显示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当数据连续三次持续上升且增幅均超过5%或单次增幅超过20%时,判断需要进行润滑油加注;在进行润滑油加注时,需关注显示屏231上的检测结果,随着加注的持续进行,数据会逐渐减小,当达到最佳加注量时数据降至最小,继续加注数据开始抬升;为避免受测试数据波动影响,在本实施例中规定当数据抬升超过最小值5%后再停止继续加注,具体可因实际需求而定。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检测组件;
所述底座固定设在旋转辅机的检测点上,所述检测点为所述旋转辅机外表面平整且距动静碰磨位置直线距离最近的位置;
所述底座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对应所述检测点设置;
所述检测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检测组件通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检测点抵接;
在所述旋转辅机同一工况下,通过所述检测组件对所述检测点多次检测结果的比较判断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通过加注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判断润滑油的加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屏蔽器;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及所述屏蔽器均为柱状结构,且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及所述屏蔽器同心设置;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检测端部分插接在所述底座内,且通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检测点抵接,另一端嵌设在所述屏蔽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设有接触式探头,
所述接触式探头为直径1cm,轴向长度7cm的柱状结构;
所述接触式探头部分插接在所述底座内,并通过贯穿孔与所述检测点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器为中空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屏蔽器内表面周向设有内螺纹;
所述底座为中空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底座外表面周向设有外螺纹;
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且所述屏蔽器与所述底座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器还设有厚度为2mm的橡胶层,
所述橡胶层周向包裹在所述屏蔽器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数显模块及电源模块;
所述屏蔽器远离所述检测点的一端嵌设在所述数显模块内;
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及所述数显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显模块为直径7-8cm,轴向长度3-4cm的管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显模块设有显示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内径4cm,内外径差1cm,轴向长度5cm的管状结构。
CN202221796209.XU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Active CN217784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6209.XU CN217784815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6209.XU CN217784815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4815U true CN217784815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9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6209.XU Active CN217784815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4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1012B2 (en) Monitoring engine components
CN110160788A (zh) 一种滚动轴承打滑研究实验台
CN102998112B (zh) 扣件疲劳试验方法
WO2015036027A1 (en) Device & method for testing an acoustic emission sensor
CN217784815U (zh) 一种指导非强迫润滑旋转辅机润滑油加注装置
CN103900517A (zh) 一种热成形筒形件几何参数检测装置与方法
CN218545659U (zh) 一种用于生产聚烯烃大口径管道不圆度测量装置
CN203758970U (zh) 超声波阵列探头性能测试装置
CN209541610U (zh) 一种在役辊检测用辅助工具
CN2864632Y (zh) 一种机油温度测量工具
CN205561738U (zh) 机体主轴承螺栓孔与端面垂直度检测装置
CN103212829B (zh) 监控医用支架管径变化的方法
CN211926680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专用检具
CN203870073U (zh) 超声波探头阵列环的探头性能测试装置
CN113267561A (zh) 气缸套疲劳裂纹实时检测装置
CN207991510U (zh) 同心度检测设备
CN212458205U (zh) 一种新型套管外径快速检测检具
KR101791312B1 (ko) 차량용 중공형 액슬 사프트의 복합측정장치
CN216246017U (zh) 一种快速测量回转套筒内径、圆度的测量装置
CN204944469U (zh) 一种自动检测机油泵转子高度差装置
CN215493800U (zh) 一种传感器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05245986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的滚柱母线粗糙轮廓度检测装置
CN220489944U (zh) 转向扇形齿轮轴螺纹底孔垂直度检验专用工装
CN217786066U (zh) 立式加工中心主轴安装面与主电机安装面平行度检验工装
CN219914308U (zh) 一种齿盘平面度检测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