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3619U - 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 Google Patents

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3619U
CN217783619U CN202222157574.2U CN202222157574U CN217783619U CN 217783619 U CN217783619 U CN 217783619U CN 202222157574 U CN202222157574 U CN 202222157574U CN 217783619 U CN217783619 U CN 217783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avity
drainage channel
lower shell
circulation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75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树峰
姜震旦
孙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Del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Del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Del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Del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75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3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3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3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水壶及其车辆。膨胀水壶,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存储冷却液的腔体,所述上壳体顶部开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加注口,下壳体底部凸出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条,所述凸条与加注口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若干间隔设置的凸条,将从加注口注入的冷却液进行分割,减小了对壳体底部的冲击力,且可防止液体飞溅,避免产生气泡及穴蚀现象,从而提高了壳体的使用寿命及水泵的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水壶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给汽车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提供膨胀的空间与排出冷却系统的气体,维持冷却系统正常压力,让发动机、电池及电机等部件在最合适的工况下工作。
冷却液一般通过水壶的顶部的加注口注入,而水壶具有一定高度,从加注口注入的液体与水壶底部接触时冲击力较大,会造成壳体变形,且大面积液体产生飞溅,飞溅的液体动能较大,其与空气撞击时会导致空气融入液体中形成气泡,气泡会导致穴蚀现象,且水泵对冷却液进行输送时,因其吸入含有大量气泡的冷却液,气泡占据大量空间,使得冷却液的输送量不够,导致待冷却部位冷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从加注口注入的冷却液与水壶底部接触时冲击力较大,造成壳体变形,且产生飞溅现象导致产生气泡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膨胀水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膨胀水壶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存储冷却液的腔体,冷却液在腔体内存储及循环,所述上壳体顶部开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加注口,下壳体底部凸出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条,所述凸条与加注口相对设置;初始加入冷却液时,因腔体为空腔,且腔体具有一定高度,从加注口注入的液体与腔体底部接触时冲击力较大,会造成下壳体变形,且大面积液体产生飞溅,飞溅的液体动能较大,其与空气撞击时会导致空气融入液体中形成气泡,气泡会导致穴蚀现象,且水泵对冷却液进行输送时,因其吸入含有大量气泡的冷却液,气泡占据大量空间,使得冷却液的输送量不够,导致待冷却部位冷却效果不佳;设置若干凸条后,相邻的两个凸条之间具有间隙,冷却液从顶部注入后,一部分与凸条接触,另一部分与壳体底部接触,间隔设置的凸条将大面积的液体分割成若干部分,减小了对壳体底部的冲击力,且被分割后动能较小,飞溅时与空气的撞击力度减小,空气在此力度下不足以融入液体中形成气泡,且与下壳体接触的液体被凸条侧壁阻挡,进一步防止了液体飞溅。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若干间隔设置的凸条,将从加注口注入的冷却液进行分割,减小了对壳体底部的冲击力,且可防止液体飞溅,避免产生气泡及穴蚀现象,从而提高了壳体的使用寿命及水泵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部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供冷却液通过的流通孔,若干隔板将腔体分为若干相互连通的小腔,一方面可提高壳体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减小液体大体积的晃动对壳体侧壁造成的冲击,且可降低大面积液体晃动时的噪声。
进一步的,若干凸条沿其分布方向上靠近流通孔的凸条的高度小于远离流通孔的凸条的高度,冷却液流入后通过各连通孔流入各个小腔,靠近流通孔的较低的凸条一方面可起到防止液体飞溅的作用,另一方面不会对液体流通造成阻碍,较高的凸条可阻挡部分液体向远离流通孔的方向流动,而使其尽量流向流通孔,来提高流通效率;且若干凸条沿其长度方向上靠近流通孔的凸条的长度小于远离流通孔的凸条的长度,来提高其内液体的流通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及出液口之间连接有引流通道,且所述引流通道与腔体连通,循环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后,因其流速较快,进入腔体后与壳体内部发生高速碰撞会产生大量气泡,导致出现穴蚀现象且降低冷却液的输送效率,引流通道将液体引入其内后,一部分液体直接通过出液口输送至待冷却部位,另一部分进入腔体进行循环,该结构可对液体进行导流,避免了高速冲击且减缓了液体流速,从而可避免产生气泡,所述引流通道顶部盖设有盖板,且盖板上开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的,因进液口及出液口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引流通道包括彼此连接的倾斜段及直线段,倾斜段与进液口连通,直线段与出液口连通,所述倾斜段及直线段的连接部位设有限流部,当液体流至倾斜段及直线段的连接部位时,液体流向的突然改变会导致液体与引流通道侧壁产生碰撞,通过限流部减少液体流量,从而可减小液体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底部开设有两条卡槽,引流通道的两个侧壁分别卡入其所对应的卡槽,可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段远离倾斜段的一端延伸至下壳体侧壁,且两者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缺口,液体可通过该缺口在腔体及引流通道之间流通,直线段侧壁顶端开设有与所述盖板端部相抵的限位部来对盖板限位固定,限位部包括下凹的限位槽及上凸的限位凸起,盖板端部卡入限位槽内部进行定位,限位凸起可进一步限制其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通道侧壁与下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加强板,来提高引流通道的强度。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膨胀水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若干间隔设置的凸条,将从加注口注入的冷却液进行分割,减小了对壳体底部的冲击力,且可防止液体飞溅,避免产生气泡及穴蚀现象,从而提高了壳体的使用寿命及水泵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下壳体的三维结构图;
图4是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下壳体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壳体;101、加注口;
2、下壳体;201、凸条;202、进液口;203、出液口;204、引流通道;2041、倾斜段;2042、直线段;2043、限流部;205、盖板;206、排气孔;207、缺口;208、限位部;
3、腔体;301、隔板;3011、流通孔;302、小腔;
4、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膨胀水壶,包括上壳体1及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及下壳体2之间形成有存储冷却液的腔体3,冷却液在腔体3内存储及循环,所述上壳体1顶部开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加注口101,下壳体2底部凸出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条201,所述凸条201与加注口101相对设置;初始加入冷却液时,因腔体3为空腔,且腔体3具有一定高度,从加注口101注入的液体与腔体3底部接触时冲击力较大,会造成下壳体2变形,且大面积液体产生飞溅,飞溅的液体动能较大,其与空气撞击时会导致空气融入液体中形成气泡,气泡会导致穴蚀现象,且水泵对冷却液进行输送时,因其吸入含有大量气泡的冷却液,气泡占据大量空间,使得冷却液的输送量不够,导致待冷却部位冷却效果不佳;设置若干凸条201后,相邻的两个凸条201之间具有间隙,冷却液从顶部注入后,一部分与凸条201接触,另一部分与壳体底部接触,间隔设置的凸条201将大面积的液体分割成若干部分,减小了对壳体底部的冲击力,且被分割后动能较小,飞溅时与空气的撞击力度减小,空气在此力度下不足以融入液体中形成气泡,且与下壳体2接触的液体被凸条201侧壁阻挡,进一步防止了液体飞溅。
所述腔体3内部设有若干隔板301,所述隔板301上开设有若干供冷却液通过的流通孔3011,若干隔板301将腔体3分为若干相互连通的小腔302,隔板301一方面可提高壳体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减小液体大体积的晃动对壳体侧壁造成的冲击,且可降低大面积液体晃动时的噪声。
若干凸条201沿其分布方向上靠近流通孔3011的凸条201的高度小于远离流通孔3011的凸条201的高度,冷却液流入后通过各流通孔3011流入各个小腔302,靠近流通孔3011的较低的凸条201一方面可起到防止液体飞溅的作用,另一方面不会对液体流通造成阻碍,较高的凸条201可阻挡部分液体向远离流通孔3011的方向流动,而使其尽量流向流通孔3011,来提高流通效率;且若干凸条201沿其长度方向上靠近流通孔3011的凸条201的长度小于远离流通孔3011的凸条201的长度,来提高其内液体的流通效率。
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进液口202及出液口203,所述进液口202及出液口203之间连接有引流通道204,且所述引流通道204与腔体3连通。循环冷却液从进液口202进入后,因其流速较快,进入腔体3后与壳体内部发生高速碰撞会产生大量气泡,导致出现穴蚀现象且降低冷却液的输送效率,引流通道204将液体引入其内后,一部分液体直接通过出液口203输送至待冷却部位,另一部分进入腔体3进行循环,该结构可对液体进行导流,避免了高速冲击且减缓了液体流速,从而可避免产生气泡,所述引流通道204顶部盖设有盖板205,所述盖板205底部开设有两条卡槽,引流通道204的两个侧壁分别卡入其所对应的卡槽,可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盖板205上开设有排气孔206。
因进液口202及出液口203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引流通道204包括彼此连接的倾斜段2041及直线段2042,倾斜段2041与进液口202连通,直线段2042与出液口203连通,所述倾斜段2041及直线段2042的连接部位设有限流部2043,当液体流至倾斜段2041及直线段2042的连接部位时,液体流向的突然改变会导致液体与引流通道204侧壁产生碰撞,通过限流部2043减少液体流量,从而可减小液体冲击,倾斜段2041侧壁与下壳体2内壁之间设有加强板4,直线段2042侧壁与下壳体2内壁贴合,从而提高了引流通道204的强度。
所述直线段2042远离倾斜段2041的一端延伸至下壳体2侧壁,且直线段2042与下壳体2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缺口207,液体可通过该缺口207在腔体3及引流通道204之间流通,直线段2042侧壁顶端开设有与所述盖板205端部相抵的限位部208来对盖板205限位固定,限位部208包括下凹的限位槽及上凸的限位凸起,盖板205端部卡入限位槽内部进行定位,限位凸起可进一步限制其窜动。
实施例二: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膨胀水壶。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及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及下壳体(2)之间形成有存储冷却液的腔体(3),所述上壳体(1)顶部开设有加注口(101),下壳体(2)底部凸出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条(201),所述凸条(201)与加注口(101)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3)内部设有若干隔板(301),所述隔板(301)上开设有若干供冷却液通过的流通孔(3011),若干隔板(301)将腔体(3)分隔为若干相互连通的小腔(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若干凸条(201)沿其分布方向上靠近流通孔(3011)的凸条(201)的高度小于远离流通孔(3011)的凸条(201)的高度,且若干凸条(201)沿其长度方向上靠近流通孔(3011)的凸条(201)的长度小于远离流通孔(3011)的凸条(201)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与腔体(3)连通的进液口(202)及出液口(203),所述进液口(202)及出液口(203)之间连接有引流通道(204),且所述引流通道(204)与腔体(3)连通,引流通道(204)顶部盖设有盖板(205),且盖板(205)上开设有排气孔(2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204)包括彼此连接的倾斜段(2041)及直线段(2042),且所述倾斜段(2041)与进液口(202)连通,直线段(2042)与出液口(203)连通,所述倾斜段(2041)及直线段(2042)的连接部位设有限流部(204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5)底部开设有两条卡槽,引流通道(204)的两个侧壁分别卡入其所对应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2042)远离倾斜段(2041)的一端延伸至下壳体(2)侧壁,且两者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缺口(207),直线段(2042)侧壁顶端设有与盖板(205)端部相抵的限位部(20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204)侧壁与下壳体(2)内壁之间设有加强板(4)。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膨胀水壶。
CN202222157574.2U 2022-08-16 2022-08-16 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Active CN217783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7574.2U CN217783619U (zh) 2022-08-16 2022-08-16 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7574.2U CN217783619U (zh) 2022-08-16 2022-08-16 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3619U true CN217783619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7574.2U Active CN217783619U (zh) 2022-08-16 2022-08-16 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3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4802A (zh) * 2023-06-06 2023-07-07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回路中的集成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4802A (zh) * 2023-06-06 2023-07-07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回路中的集成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83619U (zh) 膨胀水壶及其车辆
EP3923399A1 (en) Battery pack and cooling system thereof
CN113629315B (zh) 一种电池包底盘及电池包
CN21355975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机壳加工的铸造模具
JP4890286B2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および同タンクを備えた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113547907B (zh) 一种混合动力式驱动系统壳体的布置结构及车辆
JP4591213B2 (ja) 冷媒注入口付き配管
EP1630378B1 (en) Cooling system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he cooling system
CN214562719U (zh) 一种水冷组件
CN217783617U (zh) 多腔冷却水壶及其车辆
CA1091112A (en) Radiator top tank with plural sump lines
JP2007120361A (ja) 液体循環装置
CN219215270U (zh) 冷凝器与平叉一体化结构
KR20240054663A (ko) 리저버 탱크
JP7306288B2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
CN214698536U (zh) 一种工程机械液压油箱
CN218549650U (zh) 喷油环以及油冷电机
CN212272380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除气性能的通用型膨胀水箱
CN112815076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排油结构
CN219865228U (zh) 集成式水壶除气结构及热管理系统
CN218267121U (zh) 变速器填充组件、吸滤器、变速器及车辆
CN220185516U (zh) 一种压铸机用油箱内置冷却循环装置
CN220979601U (zh) 一种柴油机用外接机油箱
CN220909811U (zh) 膨胀水壶和车辆
CN219220569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蓄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