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62719U - 一种水冷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2719U
CN214562719U CN202120553585.5U CN202120553585U CN214562719U CN 214562719 U CN214562719 U CN 214562719U CN 202120553585 U CN202120553585 U CN 202120553585U CN 214562719 U CN214562719 U CN 214562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heat dissipation
groov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35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ng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ng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ng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ng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35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2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2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2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散热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组件,其包括冷却基体,所述冷却基体具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基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散热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组件。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常用的一种生产设备,由于其在注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为了保护设备,注塑机通常配备有散热装置。
目前常用水冷散热器作为注塑机的散热装置。现有的水冷散热器通常以铝板作为水冷板,内置铸固或者单面嵌入铜管,冷却水通过铜管进行循环,带走发热体通过铝板传递过来的热量,实现散热。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冷却水与铝板之间的换热需要通过铜管,部分热量无法很好地与冷却水进行交换,因此水冷板的散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水冷板的散热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冷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冷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组件,包括冷却基体,所述冷却基体具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基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由进水口进入冷却流道,经冷却流道与冷却基体换热后从出水口流出从而实现换热。因此,冷却水可与冷却基体直接进行热交换,带走冷却基体的热量,相比于现有的铜管-水冷板的热交换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水冷组件可大大提升冷却基体的散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冷却基体包括基板以及盖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基板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与所述盖板形成所述冷却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在冷却基体内形成冷却流道较为困难,因此将成型有冷却槽的基体与盖板连接,形成冷却流道,可降低生产难度。
可选的,所述基板开设有凹槽,所述盖板置于所述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可为盖板提供安装位点,便于盖板与基板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盖板通过搅拌摩擦焊与基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摩擦焊能一次完成较长焊缝、大截面、不同位置的焊接,焊接过程安全、无污染、无烟尘,操作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
可选的,所述冷却槽包括相互串联的横竖弯折部以及一字直通部;所述横竖弯折部的首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一字直通部的尾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竖弯折部可在单位面积内提供较长的冷却流道段,从而使冷却液与基板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进一步,将冷却流道分为前部的横竖弯折部以及后部的一字直通部,冷却液首先由进水口进入横竖弯折部内与基板进行热交换,由于横竖弯折部的路径较长,因此可先吸收大部分的热量,提升冷却效果;进一步,当冷却液由横竖弯折部流入一字直通部时,由于一字直通部的流道路径较短,可快速将冷却液排出,使后续的冷却液快速补充,从而将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维持在较佳的温度,保证冷却流道后段的热交换效率。
可选的,所述基板设置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形成于所述冷却槽的槽壁并朝向所述冷却槽内凸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沿冷却流道流动时,朝向冷却槽内凸设的内凹部则可形成阻挡,使冷却液冲击至内凹部并形成扰流,进一步提升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
可选的,所述基板设置有至少一组散热隔离件,所述散热隔离件位于所述冷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隔离件的设置一方面可将冷却流道分隔成多个较为狭窄的空间,形成扰流;另一方面使冷却液在沿冷却流道流通时同时与散热隔离件、基板进行热交换,从而提升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升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
可选的,所述散热隔离件的侧壁沿其走向贯穿有若干扰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流孔可连通散热隔离件两侧的冷却流道,从而使冷却液在通过扰流孔时形成扰流,进一步提升热交换效率;同时,在冷却液由进水口流入冷却流道的起始段,通过扰流孔可实现散热隔离件两侧的冷却液快速流通,使散热隔离件两侧的冷却液状态更加均匀,提升热交换的均一性。
可选的,所述散热隔离件包括若干相间的隔板,相邻所述隔板的首尾之间形成有所述扰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的隔板即可形成扰流孔,因此可直接成型无需额外开孔,便于生产。
可选的,所述散热隔离件间隔设置有两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热交换效率,且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冷却液直接通入冷却基体,可直接与冷却基体进行热交换,提升热交换效率;
2.将冷却流道分为前部的横竖弯折部以及后部的一字直通部,冷却液首先由进水口进入横竖弯折部内与基板进行热交换,由于横竖弯折部的路径较长,因此可先吸收大部分的热量,提升冷却效果;进一步,当冷却液由横竖弯折部流入一字直通部时,由于一字直通部的流道路径较短,可快速将冷却液排出,使后续的冷却液快速补充,从而将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维持在较佳的温度,保证冷却流道后段的热交换效率。
3.散热隔离件则可增加冷却液与介质的交换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基体;2、冷却流道;3、进水口;4、出水口;5、基板;6、盖板;7、冷却槽;8、横竖弯折部;9、一字直通部;10、横区;11、竖区;12、内凹部;13、散热隔离件;14、扰流孔;15、隔板;16、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第三隔板;19、第四隔板;2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冷组件,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水冷组件,包括冷却基体1,冷却基体1具有冷却流道2;冷却基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和出水口4均与冷却流道2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冷却基体1内直接镂空形成冷却流道2。在另一实施例中,冷却基体1包括基板5以及与基板5连接的盖板6;其中,基板5的一面由外向内开设有冷却槽7,盖板6覆盖冷却槽7与盖板6形成冷却流道2。
参照图2和图3,具体地,冷却槽7包括横竖弯折部8以及一字直通部9。横竖弯折部8包括若干依次首尾相连的横区10和竖区11组成,且横区10和竖区11相邻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横区10作为横竖弯折部8的首段,进一步地,竖区11的一端与首段横区10的尾端相连通;进一步地,横区10的一端与竖区11的另一端连通,依次类推,以横区10的一端与一字直通部9的首端连通,一字直通部9的尾端与出水口4连通为冷却流道2的最终走向。另外,横区10和竖直区呈夹角α(0°<α<180°),本实施例中横区10和竖区11的夹角α优选为90°。
基板5的两侧设置有内凹部12,内凹部12一体成型于冷却槽7的槽壁并朝向冷却槽7内凸设。本申请中,内凹部12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横竖弯折部8远离进水口3的一端以及一字直通部9远离出水口4的一端。冷却液冲击至内凹部12并形成扰流,进一步提升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
基板5设置有至少一组散热隔离件13,散热隔离件13位于冷却槽7内。本实施例中,散热隔离件13间隔设置有两组。需要说明的是,两组散热隔离件13的走向可以是相互平行的也可是非平行的。本实施例中以两组散热隔离件13的走向为相互平行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3,散热隔离件13的侧壁沿其走向贯穿有若干扰流孔14,具体地,散热隔离件13包括若干相间隔设置的隔板15,相邻隔板15的首尾之间形成有扰流孔14,且每块隔板15的转角处均为倒圆角。隔板15可以是与基板5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后续通过焊接于基板5,也可以是通过例如过盈插接等可拆卸方式进行连接。
参照图2和图3,散热隔离件13与冷却流道2的走向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不平行的。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隔离件13与冷却流道2的走向是平行的,即每块隔板15的两侧面与冷却槽7的内壁面为平行面。在另一实施例中,散热隔离件13与冷却流道2的走向是不平行的,即至少一块隔板15的两侧面与冷却槽7的内壁为非平行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将靠近进水口3的隔板15定义为第一隔板16,与第一隔板16最近的平行隔板15定义为第二隔板17,则第二隔板17的长度较长于第一隔板16的长度,且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7的尾端处于同一垂线,即第二隔板17的首端更靠近进水口3的轴线,但第二隔板17的首端与进水口3的轴线不相交。将靠近出水口4的隔板15定义为第三隔板18,与第三隔板18最近的平行隔板15定义为第四隔板19,则第三隔板18的长度较长与第四隔板19,且第三隔板18和第四隔板19的首端处于同一垂线,即第三隔板18的尾端更靠近出水口4。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基板5开设有凹槽20,盖板6置于凹槽20内。凹槽20的开口与冷却槽7的开口方向一致,即由基板5开设有冷却槽7的一面由外向内开设。凹槽20可为盖板6提供安装位点,便于盖板6与基板5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盖板6与基板5通过搅拌摩擦焊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冷组件的实施原理为:冷却水由进水口3进入冷却流道2,并以此经过横竖弯折部8和竖直连通部。一方面,冷却水可与冷却基体1直接进行热交换,带走冷却基体1的热量,相比于现有的铜管-水冷板的热交换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水冷组件可大大提升冷却基体1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在隔板15形成的狭窄空间中,不断形成扰流,从而加快换热效率。
其中,由于横竖弯折部8的路径较长,因此可先吸收大部分的热量,提升冷却效果;进一步,当冷却液由横竖弯折部8流入一字直通部9时,由于一字直通部9的流道路径较短,可快速将冷却液排出,使后续的冷却液快速补充,从而将冷却流道2内的冷却液维持在较佳的温度,保证冷却流道2后段的热交换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基体(1),所述冷却基体(1)具有冷却流道(2);
所述冷却基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进水口(3)和所述出水口(4)均与所述冷却流道(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基体(1)包括基板(5)以及盖板(6),所述基板(5)与所述盖板(6)连接;所述基板(5)开设有冷却槽(7),所述冷却槽(7)与所述盖板(6)形成所述冷却流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开设有凹槽(20),所述盖板(6)置于所述凹槽(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通过搅拌摩擦与基板(5)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7)包括相互串联的横竖弯折部(8)以及一字直通部(9);
所述横竖弯折部(8)的首端与所述进水口(3)连通,所述一字直通部(9)的尾端与所述出水口(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设置有内凹部(12),所述内凹部(12)形成于所述冷却槽(7)的槽壁并朝向所述冷却槽(7)内凸设。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设置有至少一组散热隔离件(13),所述散热隔离件(13)位于所述冷却槽(7)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隔离件(13)的侧壁沿其走向贯穿有若干扰流孔(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隔离件(13)包括若干相间的隔板(15),相邻所述隔板(15)的首尾之间形成有所述扰流孔(1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隔离件(13)间隔设置有两块。
CN202120553585.5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水冷组件 Active CN214562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3585.5U CN21456271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水冷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3585.5U CN21456271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水冷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2719U true CN21456271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4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3585.5U Active CN21456271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水冷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27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2363A (zh) * 2022-06-10 2022-09-13 宁国天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式轨道热压成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2363A (zh) * 2022-06-10 2022-09-13 宁国天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式轨道热压成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57799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1980692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14562719U (zh) 一种水冷组件
CN112393626A (zh)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JP2017106702A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
CN211427282U (zh) 一种大数据一体机的散热装置
CN21366225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并联模块双面水冷结构
CN213938723U (zh) 一种用于4g通信柜的散热器
CN209544815U (zh) 一种水冷式百瓦级半导体激光器系统
KR101458352B1 (ko) 인버터 냉각 일체형 라디에이터
CN22027343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水冷电机壳体
CN210491485U (zh) 具有异形散热翅的控制器散热水道结构
CN209895255U (zh) 一种风液混合散热机箱
CN217440151U (zh) 叠片式中冷器及汽车
CN215746362U (zh) 一种水泵壳体铸件机构
CN214203810U (zh) 液冷板及汽车
CN21595695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单元壳体结构
CN218514719U (zh) 用于电驱水平定向钻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
CN217691341U (zh) 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20454238U (zh) 焙烧回转窑
CN220307647U (zh) 一种用于充电桩充电模块的散热部件
KR20200057857A (ko) 차량용 냉각 장치
KR101278619B1 (ko) 압출 튜브를 이용한 내장형 오일쿨러
CN219872306U (zh) 一种内存散热器
CN219476814U (zh) 具有集成箱体的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