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1698U - 转轴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转轴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1698U
CN217761698U CN202221566302.1U CN202221566302U CN217761698U CN 217761698 U CN217761698 U CN 217761698U CN 202221566302 U CN202221566302 U CN 202221566302U CN 217761698 U CN217761698 U CN 217761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ivot
groove
guide
ou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63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鸿
蔡顺凉
鐘俊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63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1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1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1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轴支撑结构,其包括有基座组、轴转件、扳扣组及衔接组,其中基座组具有安装部及限位部,而安装部两侧分别设有弧轨部,限位部于相对应的两侧壁面分别凹设有导引槽;轴转件枢设在安装部并对应弧轨部设有数个滑块,各滑块沿着各弧轨部移动;扳扣组具有枢接部及柄部,枢接部与轴转件相枢组结合,柄部则活动的远离、收纳于限位部,使扳扣组相对基座组枢摆掀合;衔接组以一端枢组枢接部,另一端以相同柄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并滑接于各导引槽,衔接组于扳扣组掀合作动下同时位移。以此,提供电子产品能够进一步减少厚度,且在结构组成上更为简化,并能够保持既有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转轴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薄型电子产品的转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轴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蓬勃发展,电子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令人啧啧称奇,然而在用户层面对于现今常用的电子产品,尤其是笔电、平板、AIO计算机等都追求着轻量化与时尚感,因上述电子产品有时候会必须随身携带,所以说便携对于使用者来说是最大的考虑之一。
另外还有便利性也是使用者会考虑的其中一点,既然要随身携带使用,那么能够随着使用者的操作使用而架设就是考虑的特点,现今不少电子产品都会在背面装有能够让其架立起来的支架,而支架要能够稳固并具有支撑力,那就要取决于转轴的机构,请见中国专利号CN206545759名称为转轴装置,其主要是能够让平面式电子装置从平躺姿态轻易转变为站立姿态的机构,但此机构存在着一缺失,那就是结构组成过于复杂,再来就是厚度问题,现今电子产品尤其是平板类,其厚度是越来越薄,上述的转轴装置逐渐无法适用于薄型的电子产品。
鉴于上述所列的先前技术的说明中,所陈述已知所会产生的问题,本创作人投入许多时间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并历经的多次实验及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转轴支撑结构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电子产品能够进一步减少厚度外,在结构组成上更为简化,且能够保持既有的结构强度,以便于支撑电子产品的伫立使用,其改善已知技术中所列举的前案所具有的缺失及问题。然而,为了达到上述所说的功效并改善已知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轴支撑结构,其包括: 一基座组,其具有呈镂空状的一安装部及一限位部,而该安装部两侧的壁面进一步分别设有一弧轨部,该限位部进一步于相对应的两侧壁面分别凹设有一导引槽;一轴转件,其枢设于该安装部内,且该轴转件对应各弧轨部进一步设有数个滑块,各滑块嵌卡于各弧轨部且沿着各弧轨部的轨道方向移动;一扳扣组,其具有一枢接部及一柄部,该枢接部是与该轴转件相枢组结合,而该柄部则活动的远离、收纳于该限位部,该扳扣组相对基座组枢摆掀合;及一衔接组,其以一端枢组于该扳扣组的枢接部,该衔接组的另一端则以相同于该柄部的延伸方向所延伸并滑接于各导引槽,该衔接组于该扳扣组在掀合作动下同时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基座组进一步包含一外框及一前导件,该外框是呈长条片状体予以凹弯框绕并形成一组装孔,而各弧轨部挖设于该组装孔的两相对应的孔壁,该外框的一端剖设有一剖口连通该组装孔,且该外框位于剖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挡臂部;该前导件于一端端面凸设有一挡块,并于该挡块底面朝垂直方向延伸一板片,而该限位部是由该前导件顶面向内凹设形成,该外框是夹组且贴抵于该前导件的外侧,使该挡块凸出于该剖口且各挡臂部靠近于该挡块的两侧,并以数个螺锁件锁接该前导件与该外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基座组进一步包含一外框及一前导件,该外框是呈长条片状体予以凹弯框绕并形成一组装孔,而各弧轨部挖设于该组装孔的两相对应的孔壁,该外框的一端剖设有一剖口连通该组装孔,且该外框位于剖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挡臂部;该前导件于一端端面凸设有一挡块,并于该挡块底面朝垂直方向延伸一板片,而该限位部是由该前导件顶面贯穿至底面,该外框是夹组且贴抵于该前导件的外侧,使该挡块凸出于该剖口且各挡臂部靠近于该挡块的两侧,并以数个螺锁件锁接该前导件与该外框;另设有一底板盖组于该前导件底面并封闭该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进一步以数个螺丝将该底板锁组于该前导件,另设有对应数个螺丝数量的数个簧件弹性组装于该底板与该前导件之间,各簧件套组于各螺丝并弹性抵接前导件及底板,各螺丝相对该前导件的紧锁调整进而迫压各簧件,使该底板紧密贴合该前导件并迫紧该衔接组滑接于各导引槽的一端;各螺丝相对该前导件的转松调整进而释放各簧件的弹性,使该底板未与该前导件紧密贴合并不迫紧该衔接组滑接于各导引槽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前导件底部开设有数个螺孔,对应各螺孔于该底板开设有数个锁孔,各螺丝穿过各锁孔锁入各螺孔,并将该底板锁组于该前导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限位部进一步区分形成一下限位区及一上限位区,各导引槽是由该下限位区的两侧壁面凹设形成,而该上限位区是对应该扳扣组的柄部的形状并与该下限位区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轴转件进一步包含两个侧导片及一轴杆,该两个侧导片连接于该轴杆的两端,且各侧导片分别具有一内导面及一外导面,而各滑块是分别成型于各侧导片的外导面;各侧导片的内导面进一步朝相对应方向分别凸设有一环肋,并于各环肋顶面再凸设有一止挡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扳扣组进一步包含一主扣件及一副扣件,该主扣件区分有一第一侧枢片及该柄部,该第一侧枢片设置于该柄部的一端且凸设有一第一轴柱,而该副扣件区分有一第二侧枢片及一连接片,而该连接片以一端连接于该第二侧枢片,该连接片的另一端则叠设于该主扣件的柄部下方并位于该衔接组的上方,另设有数个螺件锁接该连接片与该柄部,该第二侧枢片对应该第一侧枢片凸设有一第二轴柱,该枢接部是由该第一轴柱、第二轴柱、第一侧枢片及第二侧枢片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枢片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内枢面及一第一外枢面,而该第二侧枢片则包含一第二内枢面及一第二外枢面,该第一轴柱设置在第一内枢面、第二轴柱则连接在第二内枢面,且该第一轴柱与该第二轴柱插设于该衔接组的一端,使该衔接组得以受到该扳扣组的运作而位移;该第一外枢面进一步弧凹有一第一外槽,并于该第一外槽槽底面再弧凹有一第一内槽,该第二外枢面进一步弧凹有一第二外槽,并于该第二外槽槽底面再弧凹有一第二内槽,该第一内槽的槽长、第二内槽的槽长是分别短于该第一外槽的槽长、该第二外槽的槽长,而该轴转件与该扳扣组的接合是以各环肋滑设于第一外槽及第二外槽,并以各止挡块滑设于第一内槽及第二内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衔接组进一步包含一扭力件及一滑座,该扭力件的一端套接于该第一轴柱与该第二轴柱,该扭力件的另一端则凹设有一结合口,而该滑座包含一连接部及一驱动部,该连接部一端插设于该结合口并另以一枢轴贯穿形成枢接形态,该连接部的另一端则与该驱动部相连接,且该驱动部的两端是分别滑组于各导引槽内,该扳扣组的柄部的枢摆进而间接拉动该滑座于该限位部内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沿V-V线段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1沿VI-VI线段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扳动柄部进行第一次的枢摆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扳动柄部进行第一次的枢摆的动作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中扳动柄部进行第一次的枢摆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7继续扳动柄部进行第二次枢摆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图8继续扳动柄部进行第二次枢摆的动作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扳动柄部进行第二次枢摆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柄部另一态样枢摆的动作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的柄部另一态样枢摆的动作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柄部枢摆另一态样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图15沿XVIII-XVIII线段剖面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调整螺丝转松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0 电子装置;200 支撑架板;1 基座组;11 安装部;12 限位部;121 导引槽;122下限位区;123 上限位区;13 弧轨部;14 外框;141 组装孔;142 剖口;143 挡臂部;144 结合片;15 前导件;151 挡块;152 板片;153 螺孔;16 底板;161 锁孔;2 轴转件;21 滑块;22 侧导片;221 内导面;222 外导面;223 环肋;224 止挡块;23 轴杆;3 扳扣组;31 枢接部;32 柄部;33 主扣件;331 第一侧枢片;3310 第一内枢面;3311 第一外枢面;3312 第一外槽;3313 第一内槽;332 第一轴柱;34 副扣件;341 第二侧枢片;3410 第二内枢面;3411第二外枢面;3412 第二外槽;3413 第二内槽;342 连接片;343 第二轴柱;35 螺件;4 衔接组;41 扭力件;411 结合口;42 滑座;421 连接部;422 驱动部;43 枢轴;5 螺锁件;6 螺丝;61 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能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现搭配图示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其特征与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支撑结构,其主要是装设于一电子装置100(指的是平板、手机、AIO计算机等类型的产品)的背后,并与一支撑架板200相结合,让该支撑架板200能够相对电子装置100枢摆掀合,并且支撑电子装置100任意角度上的架立使用,其包括:一基座组1,其具有呈镂空状的一安装部11及一限位部12,而该安装部11两侧的壁面进一步分别设有一弧轨部13(本实用新型中的弧轨部13以贯穿式的孔为主要设置,也可为凹槽式,在此并不设限),该限位部12进一步于相对应的两侧壁面分别凹设有一导引槽121;一轴转件2,其枢设于该安装部11内,且该轴转件2对应各弧轨部13进一步设有数个滑块21,各滑块21嵌卡于各弧轨部13且沿着各弧轨部13的轨道方向移动;一扳扣组3,其具有一枢接部31及一柄部32,该枢接部31是与该轴转件2相枢组结合,而该柄部32则活动的远离、收纳于该限位部12,该扳扣组3相对基座组1枢摆掀合;及一衔接组4,其以一端枢组于该扳扣组3的枢接部31,该衔接组4的另一端则以相同于该柄部32的延伸方向所延伸并滑接于各导引槽121,该衔接组4于该扳扣组3在掀合作动下同时位移,使得该扳扣组3的扳动作操作上较为顺畅,且该衔接组4、该扳扣组3及该轴转件2的组合更为简易。
根据上述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扳扣组3与衔接组4之间的搭配,在需要将电子装置100以伫立方式架设时,只需扳动支撑架板200进行枢摆,该支撑架板200带动该柄部32向外摆动,使该柄部32脱离限位部12的限制(如图1、7至8A所绘),此时仅具有扳扣组3及衔接组4进行位移、枢摆,接着再继续扳动柄部32,让该柄部32朝安装部11的方向继续枢摆,此时柄部32相对基座组1的夹角角度已经大于九十度,形成第一段开启,且该扳扣组3会带动该轴转件2进行枢转,让原本藏匿于安装部11内的轴转件2显露出来,且该轴转件2的旋转也让各滑块21沿着各弧轨部13进行移动,形成第二段开启,如此二段式的开启能够增加该扳扣组3开启的角度(如图9至图10A所绘),如此一来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于电子装置100及支撑架板200的操作使用,此外利用该扳扣组3及轴转件2的搭配,彻底简化已知转轴装置的复杂度,对于使用者在操作上更为容易,而对于制造者来说更是节省更多的成本及复杂的制作工序。
根据上述说明,于下进一步细述本案其他的技术特征,首先请见图3及图4所示,为了在简化结构组成上还保持整体结构强度,因此该基座组1进一步包含一外框14及一前导件15,该外框14主要以金属冲压的方式制作而成,且该外框14的形状是呈长条片状体,并予以凹弯框绕并形成具有一组装孔141的长方形框体,而各弧轨部13挖设于该组装孔141的两相对应的孔壁,该外框14的一端剖设有一剖口142连通该组装孔141,且该外框14位于剖口142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挡臂部143;而该前导件15主要以金属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形成,并于该前导件15一端端面凸设有一挡块151,并于该挡块151底面朝垂直方向延伸一板片152,而在该外框14设有剖口142的相反端延伸一结合片144,该结合片144与该板片152主要用以提供本实用新型能够安装于电子装置100的衔接,并以螺锁的组件将其锁接固定,而该限位部12是由该前导件15顶面向内凹设形成,该外框14是夹组且贴抵于该前导件15的外侧,使该挡块151凸出于该剖口142且各挡臂部143靠近于该挡块151的两侧,并以数个螺锁件5锁接该前导件15与该外框14。
上述在前导件15的说明其主要是以凹槽形态予以设置,而本实用新型在前导件15的设计上另有一实施例,请见图15至图19所示,该前导件15的限位部12为贯穿形态的螺孔153,而另设有一底板16盖于该前导件15底面并封闭该限位部12,也即是于该前导件15底部开设数个螺孔153,对应各螺孔153于该底板16开设数个锁孔161,各螺丝6穿过各锁孔161锁入各螺孔153,更进一步以数个螺丝6将该底板16锁组于该前导件15,另设有对应数个螺丝6数量的数个簧件61弹性组装于该底板16与该前导件15之间,各簧件61套组于各螺丝6并弹性抵接该前导件15及该底板16,此实施例主要是提供柄部32能够在扳动上进行松紧度调整,故当调整支撑架板200支撑电子装置100的时候过紧或过松,或者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各簧件61出现弹性衰退,抵住该前导件15底部及该底板16的弹性力减弱时,使用者也可调整各螺丝6的松紧进而调整各导引槽121对该衔接组4的夹抵松紧度,辅助调整扭力,让柄部32的扳动能够维持在适度的力量能够扳动且支撑架板200还可撑持电子装置100。
接续上述说明,前述对于本实用新型两种前导件15的设计上,主要是提供调整支撑架板200在枢摆扳动上的松紧,另外还要提供柄部32在收回时的收纳,避免柄部32过于凸出而容易受到碰撞而断裂,故该限位部12进一步区分形成一下限位区122及一上限位区123,各导引槽121是由该下限位区122的两侧壁面凹设形成,而该上限位区123是对应该扳扣组3的柄部32的形状并与该下限位区122相连通,故该柄部32在收回时能够完全收纳在该上限位区123内而受到保护避免外力碰撞而断裂,同时将结构实现薄形化,请见图1、3所示。
接续说明该转轴运作,本实用新型轴转件2与该扳扣组3的搭配可提供支撑架板200能相对电子装置100顺畅的枢摆,故下述会针对轴转件2与扳扣组3一同说明,请见图3、4所示,首先在该轴转件2的设计上进一步包含两个侧导片22呈半圆片状及一轴杆23,该两个侧导片22以顶端的中心位置连接于该轴杆23的两端,且各侧导片22分别具有一内导面221及一外导面222,而各滑块21是分别成型于各侧导片22的外导面222;各侧导片22的内导面221进一步朝相对应方向分别凸设有一环肋223,并于各环肋223顶面再凸设有一止挡块224。
而该扳扣组3进一步包含一主扣件33及一副扣件34,该主扣件33区分有一第一侧枢片331及该柄部32,该第一侧枢片331是设置于该柄部32的一端的侧边面,且以该第一侧枢片331的局部连接该柄部32,而该第一侧枢片331在连接柄部32的一端凸设有一第一轴柱332,该第一轴柱332与该柄部32呈间距设置,而该副扣件34区分有一第二侧枢片341及一连接片342,而该连接片342以一端连接于该第二侧枢片341,该连接片342的另一端则叠设于该主扣件33的柄部32下方并位于该衔接组4的上方,另设有数个螺件35锁接该连接片342与该柄部32,该第二侧枢片341对应该第一侧枢片331凸设有一第二轴柱343,该枢接部31是由该第一轴柱332、第二轴柱343、第一侧枢片331及第二侧枢片341所构成。
延续上述,更细的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枢片331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内枢面3310及一第一外枢面3311,而该第二侧枢片341则包含一第二内枢面3410及一第二外枢面3411,该第一轴柱332设置在第一内枢面3310、第二轴柱343则连接在第二内枢面3410,且该第一轴柱332与该第二轴柱343插设于该衔接组4的一端,使该衔接组4得以受到该扳扣组3的运作而位移,该第一轴柱332与该第二轴柱343于该衔接组4一端转动摩擦并产生扭力,该扳扣组3组装该支撑架板200后能够实现任意位置停留并支撑该电子装置100;该第一外枢面3311进一步弧凹有一第一外槽3312,并于该第一外槽3312槽底面再弧凹有一第一内槽3313,该第二外枢面3411进一步弧凹有一第二外槽3412,并于该第二外槽3412槽底面再弧凹有一第二内槽3413,该第一内槽3313的槽长、第二内槽3413的槽长是分别短于该第一外槽3312的槽长、该第二外槽3412的槽长,而该轴转件2与该扳扣组3的接合是以各环肋223滑设于第一外槽3312及第二外槽3412,并以各止挡块224滑设于第一内槽3313及第二内槽3413;当该扳扣组3进行扳动枢摆时,以各环肋223相对第一外槽3312、第二外槽3412进行滑移,且各止挡块224同时沿着该第一内槽3313、第二内槽3413的槽道方向位移,直至各止挡块224顶抵到第一内槽3313、第二内槽3413的一端而受阻后,再朝安装部11的方向继续扳动扳扣组3的柄部32,使该第一内槽3313及该第二内槽3413的一端会推动各止挡块224,各止挡块224受到推动后即可带动该衔接组4向安装部11方向位移并带动该轴转件2枢摆,各滑块21由各弧轨部13的一端位移至另一端,且各侧导片22局部凸出于该安装部11外,请见图5至10A所示的连续操作,并以图3、4为辅助参考。
由于各零件存在制造公差,在翻转时还存在另一态样,首先该扳扣组3与该轴转件2紧配设置,当该扳扣组3开始扳动枢摆时,各滑块21随即由各弧轨部13的一端位移至另一端形成上述第二段开启,故请见图11至图13所示,随后再完成上述第一段开启,增加该扳扣组3开启的角度。
最后说明该衔接组4的部分,为了让柄部32在扳动上更为顺畅,在该衔接组4的设置上进一步包含一扭力件41及一滑座42,该扭力件41的一端套接于该第一轴柱332与该第二轴柱343,该扳扣组3进行扳动时主要利用该第一轴柱332与该第二轴柱343对该扭力件41进行拉动,并于转动时提供扭力,该扭力件41的另一端则凹设有一结合口411,而该滑座42是呈T字状并包含一连接部421及一驱动部422,该连接部421一端插设于该结合口411并另以一枢轴43贯穿形成枢接形态,该连接部421的另一端则与该驱动部422相连接,且该驱动部422的两端是分别滑组于各导引槽121内,该扳扣组3的柄部32的枢摆进而间接拉动该滑座42于该限位部12内位移,并提供辅助滑动摩擦力,请见图3至5、7、9、11所示。
总结说明,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该扳扣组3与轴转件2的搭配下,并以该衔接组4作为导引,让柄部32在扳动上更为顺畅,并确实的提供该支撑架板200相对电子装置100进行枢摆,且能够调整至最佳支撑角度以支撑电子装置100;不单如此,本实用新型确实简化已知技术中过于复杂的结构组成,进一步减少了厚度,且通过该外框14与前导件15的制作方式保持整体的结构强度,搭配简化的结构组成,不仅节省制作上的成本外,制作工序上更为简单,组装也极为方便,与已知技术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实用性,以及更加符合大众使用。

Claims (10)

1.一种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组,其具有呈镂空状的一安装部及一限位部,而该安装部两侧的壁面进一步分别设有一弧轨部,该限位部进一步于相对应的两侧壁面分别凹设有一导引槽;
一轴转件,其枢设于该安装部内,且该轴转件对应各弧轨部进一步设有数个滑块,各滑块嵌卡于各弧轨部且沿着各弧轨部的轨道方向移动;
一扳扣组,其具有一枢接部及一柄部,该枢接部是与该轴转件相枢组结合,而该柄部则活动的远离、收纳于该限位部,该扳扣组相对基座组枢摆掀合;及
一衔接组,其以一端枢组于该扳扣组的枢接部,该衔接组的另一端则以相同于该柄部的延伸方向所延伸并滑接于各导引槽,该衔接组于该扳扣组在掀合作动下同时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组进一步包含一外框及一前导件,该外框是呈长条片状体予以凹弯框绕并形成一组装孔,而各弧轨部挖设于该组装孔的两相对应的孔壁,该外框的一端剖设有一剖口连通该组装孔,且该外框位于剖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挡臂部;
该前导件于一端端面凸设有一挡块,并于该挡块底面朝垂直方向延伸一板片,而该限位部是由该前导件顶面向内凹设形成,该外框是夹组且贴抵于该前导件的外侧,使该挡块凸出于该剖口且各挡臂部靠近于该挡块的两侧,并以数个螺锁件锁接该前导件与该外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组进一步包含一外框及一前导件,该外框是呈长条片状体予以凹弯框绕并形成一组装孔,而各弧轨部挖设于该组装孔的两相对应的孔壁,该外框的一端剖设有一剖口连通该组装孔,且该外框位于剖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挡臂部;
该前导件于一端端面凸设有一挡块,并于该挡块底面朝垂直方向延伸一板片,而该限位部是由该前导件顶面贯穿至底面,该外框是夹组且贴抵于该前导件的外侧,使该挡块凸出于该剖口且各挡臂部靠近于该挡块的两侧,并以数个螺锁件锁接该前导件与该外框;另设有一底板盖组于该前导件底面并封闭该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以数个螺丝将该底板锁组于该前导件,另设有对应数个螺丝数量的数个簧件弹性组装于该底板与该前导件之间,各簧件套组于各螺丝并弹性抵接前导件及底板,各螺丝相对该前导件的紧锁调整进而迫压各簧件,使该底板紧密贴合该前导件并迫紧该衔接组滑接于各导引槽的一端;各螺丝相对该前导件的转松调整进而释放各簧件的弹性,使该底板未与该前导件紧密贴合并不迫紧该衔接组滑接于各导引槽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前导件底部开设有数个螺孔,对应各螺孔于该底板开设有数个锁孔,各螺丝穿过各锁孔锁入各螺孔,并将该底板锁组于该前导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进一步区分形成一下限位区及一上限位区,各导引槽是由该下限位区的两侧壁面凹设形成,而该上限位区是对应该扳扣组的柄部的形状并与该下限位区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转件进一步包含两个侧导片及一轴杆,该两个侧导片连接于该轴杆的两端,且各侧导片分别具有一内导面及一外导面,而各滑块是分别成型于各侧导片的外导面;各侧导片的内导面进一步朝相对应方向分别凸设有一环肋,并于各环肋顶面再凸设有一止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扳扣组进一步包含一主扣件及一副扣件,该主扣件区分有一第一侧枢片及该柄部,该第一侧枢片设置于该柄部的一端且凸设有一第一轴柱,而该副扣件区分有一第二侧枢片及一连接片,而该连接片以一端连接于该第二侧枢片,该连接片的另一端则叠设于该主扣件的柄部下方并位于该衔接组的上方,另设有数个螺件锁接该连接片与该柄部,该第二侧枢片对应该第一侧枢片凸设有一第二轴柱,该枢接部是由该第一轴柱、第二轴柱、第一侧枢片及第二侧枢片所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枢片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内枢面及一第一外枢面,而该第二侧枢片则包含一第二内枢面及一第二外枢面,该第一轴柱设置在第一内枢面、第二轴柱则连接在第二内枢面,且该第一轴柱与该第二轴柱插设于该衔接组的一端,使该衔接组得以受到该扳扣组的运作而位移;
该第一外枢面进一步弧凹有一第一外槽,并于该第一外槽槽底面再弧凹有一第一内槽,该第二外枢面进一步弧凹有一第二外槽,并于该第二外槽槽底面再弧凹有一第二内槽,该第一内槽的槽长、第二内槽的槽长是分别短于该第一外槽的槽长、该第二外槽的槽长,而该轴转件与该扳扣组的接合是以各环肋滑设于第一外槽及第二外槽,并以各止挡块滑设于第一内槽及第二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衔接组进一步包含一扭力件及一滑座,该扭力件的一端套接于该第一轴柱与该第二轴柱,该扭力件的另一端则凹设有一结合口,而该滑座包含一连接部及一驱动部,该连接部一端插设于该结合口并另以一枢轴贯穿形成枢接形态,该连接部的另一端则与该驱动部相连接,且该驱动部的两端是分别滑组于各导引槽内,该扳扣组的柄部的枢摆进而间接拉动该滑座于该限位部内位移。
CN202221566302.1U 2022-06-22 2022-06-22 转轴支撑结构 Active CN217761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6302.1U CN217761698U (zh) 2022-06-22 2022-06-22 转轴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6302.1U CN217761698U (zh) 2022-06-22 2022-06-22 转轴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1698U true CN217761698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4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6302.1U Active CN217761698U (zh) 2022-06-22 2022-06-22 转轴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16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5693A (zh) * 2023-10-08 2023-11-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5693A (zh) * 2023-10-08 2023-11-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61698U (zh) 转轴支撑结构
US7708357B2 (en) Automatic locking apparatus used in guide rail for drawer
US20080034549A1 (en) Hinge structure
CN217761887U (zh) 阻尼机构、铰链装置以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US11640188B2 (en) Hinge capable of widely expanding
US9125476B2 (en) Clip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9953013U (zh) 一种抱球式柜门按压反弹开启器的抱夹结构
CN215488806U (zh) 一种三脚架用的角度调节结构
CN211287164U (zh) 一种用于家具铰链的集成优化调节结构
US20090226245A1 (en) Rotation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portable terminal
CA2732730C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displaceable lid member
TWM632028U (zh) 轉軸支撐結構
CN110953240B (zh) 一种适合单手操作的枢纽器
WO2018099127A1 (zh) 投影仪
CN111904266A (zh) 压力锅的锅盖开合机构
CN110439402B (zh) 一种用于家具铰链的集成优化调节结构
CN108030294B (zh) 一种滑轨锁定拆卸结构
CN212546779U (zh) 一种一键式铰链装置
CN220395460U (zh) 一种铰链及窗户
CN212307559U (zh) 压力锅的锅盖开合机构
WO2022100248A1 (zh) 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14017313U (zh) 滑座装置及沐浴装置
CN220599519U (zh) 一种自适应门扣结构
CN218759387U (zh) 一种铰链组件
CN214376098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