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4217U - 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4217U
CN217754217U CN202221681452.7U CN202221681452U CN217754217U CN 217754217 U CN217754217 U CN 217754217U CN 202221681452 U CN202221681452 U CN 202221681452U CN 217754217 U CN217754217 U CN 217754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ing
film
assembly
guide groov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14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江铧
许旭
解亚平
戴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uanj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uanj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uanj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uanj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814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4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4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4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膜拾取机构、封膜装置。封膜拾取机构包括:机架、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拾取膜片的拾取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上;转动件,转动件的第一端与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以使转动件的第二端围绕第一端转动,转动件上开设有第一导槽;导向件,导向件设置在机架上,导向件上设有第二导槽;以及滑动件,滑动件的一端与第一导槽可移动配合,滑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槽可移动配合,滑动件与拾取组件连接。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的封膜拾取机构能够代替人工使得拾取组件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减少孔板被污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中,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常常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片段,进而应用于遗传病、病原体和肿瘤等方面的检测和诊断。由于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自动化和重复性好、定量准确以及污染少等的特点,因而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其它领域的重要技术工具。
PCR技术在对DNA进行特定放大扩增时,需要将配置好的PCR反应液转入PCR孔板的各个孔中,PCR孔板封膜后再将PCR孔板放入PCR扩增仪器中进行扩增。PCR扩增过程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并不断重复上述三个步骤,从而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进而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得出诊断结果。
目前,PCR孔板封膜过程中,将膜片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进行转移的过程通常由人工操作完成,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另外,人工操作容易对PCR孔板处造成污染,进而使检测结果呈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将膜片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进行转移的过程,由于人工操作而导致效率低下且易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一种封膜拾取机构,包括:机架、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拾取膜片的拾取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以使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围绕所述第一端转动,所述转动件上开设有第一导槽;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件上设有第二导槽,从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导槽的中部,高度逐渐上升,从所述第二导槽的中部至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二端,高度逐渐下降,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二导槽的内轮廓所围设的区域内或位于所述区域对应的下方;以及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槽可移动配合,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槽可移动配合,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拾取组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槽呈开口向下的U型导槽,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位于所述U型导槽的内轮廓所围设的U型区域内或位于所述U型区域对应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膜拾取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第一限位轨,所述第一限位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第二限位轨,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拾取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轨固定连接;以及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限位轨沿水平方向可移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轨与所述滑块沿竖直方向可移动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限位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沿水平方向可移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轨与所述第二滑槽沿竖直方向可移动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限位轨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外侧套设有滚套,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槽通过所述滚套滚动配合,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槽通过所述滚套滚动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置有放膜台和真空泵,所述放膜台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泵连通的抽气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拾取组件包括吸盘固定板、橡胶块以及多个吸盘,所述橡胶块设置于所述吸盘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多个吸盘设置于所述吸盘固定板的底部且围设于所述橡胶块的四周,所述吸盘用于吸附所述膜片,所述橡胶块用于与所述膜片贴合以支撑所述膜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盘固定板上设有光电挡片,所述机架上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拾取组件移动至预定高度时,所述光电挡片与所述光电传感器配合,以使所述光电传感器触发所述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拾取组件移动。
一种封膜装置,包括封膜仪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所述封膜拾取机构用于将所述膜片转移至待密封孔板上,所述封膜仪用于将所述膜片密封至所述待密封孔板上。
上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封膜装置,驱动件驱动转动件的第一端转动时,则转动件的第二端围绕第一端转动。转动件的第二端围绕第一端转动时,由于滑动件的一端与第一导槽可移动配合,则能够使得滑动件的一端沿第一导槽与转动件相对运动。又由于滑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槽可移动配合,从而第二导槽则限定了滑动件的运动轨迹沿第二导槽。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设置第二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拾取组件的预设移动路线一致,则滑动件就能够带动拾取组件沿预设移动路线移动,从而使得拾取组件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的封膜拾取机构能够代替人工使得拾取组件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减少孔板被污染的风险。
滑动件处于第二导槽的第一端时,拾取组件处于膜片拾取位置,滑动件处于第二导槽的第二端时,拾取组件处于膜片放置位置。因此,驱动组件驱动滑动件运动以带动拾取组件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滑动件带动拾取组件沿第二导槽移动。由于从第二导槽的第一端至第二导槽的中部,高度逐渐上升,从第二导槽的中部至第二导槽的第二端,高度逐渐下降,因此,滑动件带动拾取组件从膜片拾取位置运动至膜片放置位置的过程中,拾取组件的高度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滑动件带动拾取组件从膜片放置位置运动至膜片拾取位置的过程中,拾取组件的高度也是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由于滑动件带动拾取组件从膜片放置位置运动至膜片拾取位置的过程中,拾取组件的高度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因此,拾取组件在即将到达膜片拾取位置时做下降的动作,从而能使得拾取组件与膜片充分接触,进而能可靠地拾取到膜片。由于滑动件带动拾取组件从膜片拾取位置运动至膜片放置位置的过程中,拾取组件的高度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因此,拾取组件在即将到达膜片放置位置时做下降的动作,从而能使得拾取组件将膜片压紧在膜片放置位置处的待密封孔板上。如此,拾取组件释放膜片时,膜片仍然能在待密封孔板上保持可靠的位置。而且,放置膜片的放膜台上通常设有防止膜片移动的台阶。滑动件带动拾取组件在膜片拾取位置与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均是做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的运动,因此,拾取组件在靠近膜片拾取位置(即靠近放膜台)或离开膜片拾取位置(即离开放膜台)的过程中存在向下或向上的运动,而不单纯是平移运动,从而能防止拾取组件或膜片与放膜台上的台阶干涉和摩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驱动件的输出轴位于第二导槽的内轮廓所围设的区域内;或者,驱动件的输出轴位于区域对应的下方。如此,驱动件的输出轴带动转动件的第二端围绕第一端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始终存在一个相交位置,从而在该过程中能准确确定滑动件的位置,并能引导滑动件沿第二导槽的第一端、中部及第二端往复移动,进而能实现拾取组件在膜片拾取位置与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做先上升后下降的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滑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配合,驱动件驱动转动件转动,从而使得滑动件沿第二导槽运动。又由于第二导槽的形状设计为:从第二导槽的第一端至第二导槽的中部,高度逐渐上升,从第二导槽的中部至第二导槽的第二端,高度逐渐下降,从而,只需要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滑动件携带拾取组件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节省了驱动件的配置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封膜拾取机构在拾取膜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封膜拾取机构在放置膜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以及拾取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
拾取组件200;吸盘固定板210;橡胶块220;吸盘230;
驱动组件300;驱动件310;转动件320;第一导槽321;滑动件330;导向件340;第二导槽341;第二导槽的内轮廓341a;第二导槽的内轮廓所围设的区域301;
第一限位轨410;第二限位轨420;滑块430;第一滑槽431;第二滑槽432;连接块440;
移动组件600;放膜台610;
封膜仪700;进出仓组件710;
待密封孔板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膜拾取机构,封膜拾取机构包括机架100、拾取组件200以及驱动组件300。拾取组件200用于拾取膜片。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转动件320、滑动件330以及导向件340。驱动件310设置在机架100上。转动件320的第一端与驱动件310的输出轴连接,以使转动件320的第二端围绕第一端转动,转动件320上开设有第一导槽321。导向件340设置在机架100上,导向件340上设有第二导槽341。从第二导槽341的第一端(在图1、图2中即左下端)至第二导槽341的中部,高度逐渐上升,从第二导槽341的中部至第二导槽341的第二端(在图1、图2中即右下端),高度逐渐下降,驱动件310的输出轴位于第二导槽341的内轮廓341a所围设的区域301内或位于区域301对应的下方。滑动件330的一端与第一导槽321可移动配合,滑动件330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槽341可移动配合,滑动件330与拾取组件200连接。
上述的封膜拾取机构,驱动件310驱动转动件320的第一端转动时,则转动件320的第二端围绕第一端转动。转动件320的第二端围绕第一端转动时,由于滑动件330的一端与第一导槽321可移动配合,则能够使得滑动件330的一端沿第一导槽321与转动件320相对运动。又由于滑动件330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槽341可移动配合,从而第二导槽341则限定了滑动件330的运动轨迹沿第二导槽341。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设置第二导槽341的延伸方向与拾取组件200的预设移动路线一致,则滑动件330就能够带动拾取组件200沿预设移动路线移动,从而使得拾取组件200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由此可见,通过本申请的封膜拾取机构能够代替人工使得拾取组件200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减少孔板被污染的风险。
具体地,滑动件330处于第二导槽341的第一端时,拾取组件200处于膜片拾取位置(即图1所示状态),滑动件330处于第二导槽341的第二端时,拾取组件200处于膜片放置位置(即图2所示状态)。因此,驱动组件驱动滑动件330运动以带动拾取组件200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滑动件330带动拾取组件200沿第二导槽341移动。由于从第二导槽341的第一端(在图1、图2中即左下端)至第二导槽341的中部,高度逐渐上升,从第二导槽341的中部至第二导槽341的第二端(在图1、图2中即右下端),高度逐渐下降,因此,滑动件330带动拾取组件200从膜片拾取位置运动至膜片放置位置的过程中,拾取组件200的高度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滑动件330带动拾取组件200从膜片放置位置运动至膜片拾取位置的过程中,拾取组件200的高度也是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
由于滑动件330带动拾取组件200从膜片放置位置运动至膜片拾取位置的过程中,拾取组件200的高度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因此,拾取组件200在即将到达膜片拾取位置时做下降的动作,从而能使得拾取组件200与膜片充分接触,进而能可靠地拾取到膜片。
由于滑动件330带动拾取组件200从膜片拾取位置运动至膜片放置位置的过程中,拾取组件200的高度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因此,拾取组件200在即将到达膜片放置位置时做下降的动作,从而能使得拾取组件200将膜片压紧在膜片放置位置处的待密封孔板800上。如此,拾取组件200释放膜片时,膜片仍然能在待密封孔板800上保持可靠的位置。
而且,放置膜片的放膜台610上通常设有防止膜片移动的台阶。滑动件330带动拾取组件200在膜片拾取位置与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均是做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的运动,因此,拾取组件200在靠近膜片拾取位置(即靠近放膜台610)或离开膜片拾取位置(即离开放膜台610)的过程中存在向下或向上的运动,而不单纯是平移运动,从而能防止拾取组件200或膜片与放膜台610上的台阶干涉和摩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驱动件310的输出轴位于第二导槽341的内轮廓341a所围设的区域301内;或者,驱动件310的输出轴位于区域301对应的下方。如此,驱动件310的输出轴带动转动件320的第二端围绕第一端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导槽321与第二导槽341始终存在一个相交位置,从而在该过程中能准确确定滑动件330的位置,并能引导滑动件330沿第二导槽341的第一端、中部及第二端往复移动,进而能实现拾取组件200在膜片拾取位置与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做先上升后下降的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滑动件3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槽321和第二导槽341配合,驱动件310驱动转动件320转动,从而使得滑动件330沿第二导槽341运动。又由于第二导槽341的形状设计为:从第二导槽341的第一端(在图1、图2中即左下端)至第二导槽341的中部,高度逐渐上升,从第二导槽341的中部至第二导槽341的第二端(在图1、图2中即右下端),高度逐渐下降,从而,只需要一个驱动件310即可实现滑动件330携带拾取组件200在膜片拾取位置和膜片放置位置之间切换,节省了驱动件310的配置数量。
优选地,驱动件310的输出轴位于第二导槽341的中部的正下方。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310的输出轴也可以位于第二导槽341的中部的斜下方。
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槽341呈开口向下的U型导槽。驱动件310的输出轴位于U型导槽的内轮廓所围设的U型区域内,或者,驱动件310的输出轴位于U型区域对应的下方。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槽也可以呈开口向下的半圆形导槽,或者其他形状的导槽,对此不作限制。
请结合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拾取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轨410、第二限位轨420以及滑块430。第一限位轨410设置在机架100上。滑动件330和拾取组件200分别与第二限位轨420固定连接。滑块430与第一限位轨410沿水平方向可移动配合,第二限位轨420与滑块430沿竖直方向可移动配合。
在实际使用时,第一限位轨410可以设置在导向件340的下方。第一限位轨410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导槽341在水平方向的长度。
由于滑动件330与第二限位轨420固定连接,因此,滑动件330沿第二导槽34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限位轨420与滑动件330的运动轨迹一致。通过第二限位轨420与滑块430沿竖直方向可移动配合,滑块430与第一限位轨410沿水平方向可移动配合,则能够允许第二限位轨420在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存在位移,从而允许第二限位轨420能够随滑动件330沿第二导槽341移动。
同时,由于滑块430限定第二限位轨420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限位轨410限定滑块430沿水平方向移动,即限定第二限位轨420能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平移而不能摆动。又由于滑动件330和拾取组件200分别与第二限位轨420固定连接,则滑动件330、拾取组件200及第二限位轨420沿第二导槽341移动的过程中,拾取组件200也不能摆动,增强了拾取组件200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430上设有第一滑槽431和第二滑槽432。第一滑槽431的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第二滑槽432的延伸方向沿竖直方向。第一限位轨410与第一滑槽431沿水平方向可移动配合,从而滑块430能沿第一滑槽431沿水平方向相对第一限位轨410移动。第二限位轨420与第二滑槽432沿竖直方向可移动配合,从而第二限位轨420能沿第二滑槽432沿竖直方向相对滑块430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块440。连接块440与滑动件330固定连接,连接块440与第二限位轨42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滑动件330与第二限位轨420固定连接。
由于滑动件330与第一导槽421和第二导槽341配合,因此,滑动件330的结构较细小,例如采用滑动轴、滑动杆等较细小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块440,连接块440相对滑动件330体积较大强度较高,从而方便将滑动件330与第二限位轨420间接地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330上套设有滚套,滑动件330的一端与第一导槽321通过滚套滚动配合,滑动件330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槽341通过滚套滚动配合,从而方便滑动件330在第一导槽321内相对移动,且方便滑动件330在第二导槽341内相对移动。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330的两端分别套设有滚套,滑动件330的一端与第一导槽321通过对应的滚套滚动配合,滑动件330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槽341通过对应的滚套滚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滑动件330的两端套设的滚套在第一导槽321和第二导槽341中的滚动方向以及速度不同,滑动件330的两端分别通过相互独立的两个滚套与第一导槽321和第二导槽341配合,从而便于滑动件330在第一导槽321和第二导槽341内顺畅地相对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膜拾取机构还包括放膜台610和真空泵,放膜台610上开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抽气口。
在实际使用时,膜片通过真空泵吸附在放膜台610上,当拾取组件200移动至放膜台610的上方(即膜片拾取位置)时,真空泵释放膜片,拾取组件200将膜片吸附。接着,则驱动组件300驱动滑动件330携带拾取组件200沿第二导槽341移动,以致拾取组件200移动至膜片放置位置。优选地,抽气口处设有与真空泵连接的吸盘,用于使得膜片吸附在放膜台6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膜拾取机构还包括可相对机架100移动的移动组件600。放膜台610和真空泵设置在移动组件600上。通过使移动组件600相对机架100移动,从而可以移动放膜台610,则放膜台610的位置灵活,进而方便在放膜台610上取放膜片。移动组件600例如是移动台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600与机架100滑动连接。机架100上设置有止挡件,止挡件用于限制移动组件600相对机架100的运动范围。移动组件600相对机架100滑动至设定位置时,止挡件与移动组件600抵接,从而可以限定移动组件600的移动范围,防止移动组件600移动过渡。
例如,移动组件600是耗材抽屉时,止挡件可以用于当耗材抽屉完全打开时与移动组件600抵接,以防止耗材抽屉脱离机架100。止挡件也可以用于当耗材抽屉完全关闭时与移动组件600抵接,方便确定耗材抽屉的关闭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600上设置有信号传感器,信号传感器与驱动件310电连接。移动组件600移动至设定位置时,信号传感器触发驱动件310驱动转动件320转动。
其中,止挡件可以包括光电挡片,信号传感器可以是光电开关。移动组件600移动到位后,则可通过光电开关和光电挡片配合,获取并发送移动组件600移动到位的信号至驱动件310,以触发驱动件310驱动转动件320转动。
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定位置可以是用于使拾取组件200拾取移动组件600上膜片的位置,或者是用于人工在移动组件600上放置膜片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600可以是耗材抽屉,从而不必设置专门移动平台作为移动组件600。当耗材抽屉完全打开时,则可以在耗材抽屉上通过人工放置膜片。
在一实施例中,拾取组件200为吸盘组件,其包括吸盘230,用于吸附或释放膜片。
参考图1和图2以及图3,在一实施例中,拾取组件200包括吸盘固定板210、橡胶块220以及多个吸盘230,橡胶块220设置于吸盘固定板210的底部,多个吸盘230设置于吸盘固定板210的底部且围设于橡胶块220的四周。吸盘230用于吸附膜片。吸盘230吸附膜片时,则能够使得橡胶块220与膜片贴合,从而对膜片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膜片保持平整。
在一实施例中,机架上设置有与吸盘230连接的真空泵。通过该真空泵则可以使得吸盘230对膜片进行吸附。
在一实施例中,吸盘固定板210上设有光电挡片,机架100上设有光电传感器。驱动组件300驱动拾取组件200移动至预定高度时,光电挡片与光电传感器配合,以使光电传感器产生触发信号,从而触发驱动组件300停止驱动拾取组件200移动。如此,则能够确保拾取组件200准确地移动至适宜拾取或放置膜片的高度位置(即该预定高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封膜装置,包括封膜仪7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封膜拾取机构,封膜拾取机构用于将膜片转移至待密封孔板800上。
其中,封膜仪700具有进出仓组件710,待密封孔板800放置在进出仓组件710上。当进出仓组件710伸出时,待封膜拾取机构带动膜片移动至待密封孔板800上后,进出仓组件710回缩至封膜仪700内,并通过封膜仪700对待密封孔板800进行密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拾取膜片的拾取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以使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围绕所述第一端转动,所述转动件上开设有第一导槽;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件上设有第二导槽,从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导槽的中部,高度逐渐上升,从所述第二导槽的中部至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二端,高度逐渐下降,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二导槽的内轮廓所围设的区域内或位于所述区域对应的下方;以及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槽可移动配合,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槽可移动配合,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拾取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槽呈开口向下的U型导槽,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位于所述U型导槽的内轮廓所围设的U型区域内或位于所述U型区域对应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膜拾取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第一限位轨,所述第一限位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第二限位轨,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拾取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轨固定连接;以及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限位轨沿水平方向可移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轨与所述滑块沿竖直方向可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限位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沿水平方向可移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轨与所述第二滑槽沿竖直方向可移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限位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外侧套设有滚套,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槽通过所述滚套滚动配合,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槽通过所述滚套滚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置有放膜台和真空泵,所述放膜台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泵连通的抽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组件包括吸盘固定板、橡胶块以及多个吸盘,所述橡胶块设置于所述吸盘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多个吸盘设置于所述吸盘固定板的底部且围设于所述橡胶块的四周,所述吸盘用于吸附所述膜片,所述橡胶块用于与所述膜片贴合以支撑所述膜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固定板上设有光电挡片,所述机架上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拾取组件移动至预定高度时,所述光电挡片与所述光电传感器配合,以使所述光电传感器触发所述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拾取组件移动。
10.一种封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膜仪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封膜拾取机构,所述封膜拾取机构用于将所述膜片转移至待密封孔板上,所述封膜仪用于将所述膜片密封至所述待密封孔板上。
CN202221681452.7U 2022-07-01 2022-07-01 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Active CN217754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1452.7U CN217754217U (zh) 2022-07-01 2022-07-01 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1452.7U CN217754217U (zh) 2022-07-01 2022-07-01 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4217U true CN217754217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6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1452.7U Active CN217754217U (zh) 2022-07-01 2022-07-01 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4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89838U (zh) 自动拨料吸取机构
CN217754217U (zh) 封膜拾取机构及封膜装置
CN114940378A (zh) 一种快换料盘设备及运作方法
CN112722869A (zh) 一种吸塑盘分盘机构
CN107790207B (zh) 一种试管自动盖盖装置
CN212638134U (zh) 一种血液包装用托盘及血袋进入塑料袋的机构
CN110596408B (zh) 一种全自动干式免疫分析设备
CN214408340U (zh) 盖玻片吸取和按压封片装置及自动封片设备
CN116183330A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涂片装置
CN214750322U (zh) 一种手机玻璃盖板检测设备
CN113581817A (zh) 采血管上料装置及采血管分拣机
CN210620772U (zh) 一种多通道自动夹取装置
JP2023523497A (ja) 全自動遺伝子解析設備および遺伝子解析方法
CN211886900U (zh) 一种新型的液体工作站
CN112763299A (zh) 盖玻片吸取和按压封片装置及自动封片设备
CN220665324U (zh) 一种产物扩增设备
CN215853714U (zh) 采血管上料装置及采血管分拣机
CN219409728U (zh) 一种核酸检测仪及其机械臂组件
CN217639102U (zh) 芯片盘移动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微流控设备
CN117363471A (zh) 样本检测设备及样本检测方法
CN214692093U (zh) 托盘上料结构
CN220975775U (zh) 更换设备
CN220340240U (zh) 钩架机构及样本分析仪
CN217359932U (zh) 一种全自动胶体金检测设备
CN216971312U (zh) 上下料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