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6138U -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36138U CN217736138U CN202221429163.8U CN202221429163U CN217736138U CN 217736138 U CN217736138 U CN 217736138U CN 202221429163 U CN202221429163 U CN 202221429163U CN 217736138 U CN217736138 U CN 2177361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onnecting seat
- ground
- side plate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通过设置竖向三角形承力板、竖向矩形承力板、塞块组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吸收发射筒产生的后坐力并传递至地面,缓冲能力强。采用装配式钢板缓冲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刚性稳定性强,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箭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火箭发射对发射系统、发射平台冲击力较大,特别对于大型地面筒式火箭冷发射,发射动力装置产生的冲击力作用于发射装置底部,对发射筒产生振动冲击,从而对火箭产生初始扰动,初始扰动是影响火箭发射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利于火箭系统发射的工作稳定性。
现有技术的火箭发射平台隔振缓冲主要采用隔振器缓冲减振。隔振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大型火箭发射过程中缓冲装置变形过大,直接影响发射筒稳定性以及增大火箭在筒内的扰动。因此,有必要研究适用于大型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的隔振缓冲装置,提升火箭发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缓冲能力强,结构简单。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组件(1)、地基预埋组件(3)、混凝土地基(4),缓冲组件(1)固定于地基预埋组件(3)上,地基预埋组件(3)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地基(4)内;
缓冲组件(1)为装配式钢板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底板(11)、过渡连接座(12)、竖向矩形承力板(13)、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水平连接板(15)、斜面连接板(16)、旋转板(17)以及塞块组(18);
缓冲底板(11)固定于地基预埋组件(3)上,缓冲底板(11)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过渡连接座(12);缓冲底板(11)上过渡连接座(12)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矩形承力板(13),另一侧均匀设置有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竖向矩形承力板(13)为等高结构,水平连接板(15)安装在竖向矩形承力板(13)上;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为三角形结构,从中部开始其高度逐渐降低,由此形成中间高、边缘低的坡面,斜面连接板(16)固定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形成的坡面上;
旋转板(17)的下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转动轴(171),活动安装在过渡连接座(12)上,旋转板(17)可相对缓冲底板(11)转动一定角度。旋转板(17)的面积可覆盖旋转板(17)和斜面连接板(16);旋转板(17)与水平连接板(15)之间设置有楔形的塞块组(18),由此可调节旋转板(17)的翻转角度,由此实现固定在旋转板(17)上的发射筒(5)倾斜角度的调整。
较佳的,缓冲底板(11)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螺栓组一(150),另一侧边缘设置有螺栓组二(160),螺栓组一(150)穿过水平连接板(15)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组件拧紧,使其压紧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螺栓组二(160)穿过斜面连接板(16)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组件拧紧,使其压紧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上。
较佳的,旋转板(17)边缘设置有腰形孔,螺栓组一(150)和螺栓组二(160)穿过腰形孔,将旋转板(17)固连在缓冲底板(11)上。
较佳的,缓冲底板(11)表面设置有千斤顶(19),千斤顶(19)伸长接触至旋转板(17)底面,可支撑旋转板(17)绕过渡连接座(12)转动1°~5°。
较佳的,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斜边上凸起形成有方形凸出部一(141),斜面连接板(16)上设置有与方形凸出部一(141)相匹配的方形配合孔一(161),方形凸出部一(141)镶嵌于方形配合孔一(161)内;竖向矩形承力板(13)顶边上凸起形成有方形凸出部二(131)水平连接板(15)上设置有与方形凸出部二(131)相匹配的方形配合孔二(152),方形凸出部二(131)镶嵌于方形配合孔二(152)内。
较佳的,过渡连接座(12)包括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侧板一(123)、侧板二(124)、半圆形槽(125)以及支撑键条(126);侧板一(123)和侧板二(124)底部固定于缓冲底板(11)上,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槽(125),半圆形槽(125)底部设置有支撑键条(126),侧板一(123)、侧板二(12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侧板连接座一(121)和侧板连接座二(122);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呈倒U形状,侧板连接座二(122)顶部设置有回转体槽(1221),侧板连接座一(121)顶部设置有回转体槽(1221);旋转板(17)底部设置有半圆形转动轴(171),半圆形转动轴(171)两侧设置有旋转头一(1711)和旋转头二(1712),半圆形转动轴(171)的平面上设置有螺纹孔(1713),半圆形转动轴(171)通过螺栓固定于旋转板(17)底部;半圆形转动轴(171)设置于过渡连接座(12)的半圆形槽(125)内,旋转头一(1711)设置于侧板连接座一(121)的回转体槽(1221)内,旋转头二(1712)设置于侧板连接座二(122)的回转体槽(1221)内,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通过螺栓固定于过渡连接座(12)的两端的缓冲底板(11)上,半圆形转动轴(171)可在半圆形槽(125)内转动。
较佳的,半圆形转动轴(171)底部边缘设置有沿轴向的注油沉孔(1714),导油孔(1715)设置在径向,与注油沉孔(1714)联通;半圆形转动轴(171)底部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导油槽(1716),与导油孔(1715)联通;注油沉孔(1714)通过导油孔(1715)连通至导油槽(1716)。
较佳的,塞块组(18)包括多个塞块,塞块为三段组合式的楔形结构,楔形结构之间通过活动锁扣连接;
活动连接锁扣包括方形锁紧槽(8141)、活动扣(8142)、活动扣座(8143),活动扣(8142)设置有手柄(8144),手柄(8144)延伸形成有弯曲转动部(8145),弯曲转动部(8145)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孔(8146),销轴通过转动连接孔(8146)将弯曲转动部(8145)转动连接至活动扣座(8143)上,弯曲转动部(8145)在末端延伸形成有90°的扣合部(8147),扣合部(8147)扣合于方形锁紧槽(8141)的内壁上,从而实现塞块的楔形结构之间的定位固定连接。
较佳的,地基预埋组件(3)包括锚板(31)、紧固地锚(32)以及带螺栓头的连接地锚(33);锚板(31)底部两侧沿长度方向各设有一排紧固地锚(32),预埋于混凝土地基(4)内部,两排紧固地锚(32)之间设置有一排连接地锚(33),连接地锚(33)上部的螺栓头伸出锚板(31),与连接缓冲组件(1)固定连接。
较佳的,紧固地锚(32)的下端设置有钩状抓地部一(322)。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通过设置竖向三角形承力板、竖向矩形承力板、塞块组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吸收发射筒产生的后坐力并传递至地面,缓冲能力强。采用装配式钢板缓冲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刚性稳定性强,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基预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竖向矩形承力板、竖向三角形承力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过渡座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过渡座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半圆形回转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塞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连接锁扣一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连接锁扣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组件1、地基预埋组件3、混凝土地基4,缓冲组件1固定于地基预埋组件3上,地基预埋组件3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地基4内,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用发射筒5固定在缓冲组件1上,并通过支撑架2从侧面支撑。
如图2所示,火箭发射后产生的后坐力通过缓冲组件1传递至地基预埋组件3,再由地基预埋组件3传递至混凝土地基4,混凝土地基4再通过地面将火箭发射产生的后坐力缓冲,从而达到隔振缓冲的目的。
如图3所示,缓冲组件1为装配式钢板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底板11、连接过渡座12、竖向矩形承力板13、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水平连接板15、斜面连接板16、旋转板17、塞块组18、千斤顶19。
如图6和7所示,缓冲底板11固定于地基预埋组件3上,缓冲底板11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过渡座12;缓冲底板11上连接过渡座12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矩形承力板13,另一侧均匀设置有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竖向矩形承力板13为等高结构,水平连接板15安装在竖向矩形承力板13上;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为三角形结构,从中部开始其高度逐渐降低,由此形成中间高、边缘低的坡面,斜面连接板16固定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形成的坡面上;
缓冲底板11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螺栓组一150,另一侧边缘设置有螺栓组二160,螺栓组一150穿过水平连接板15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组件拧紧,使其压紧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螺栓组二160穿过斜面连接板16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组件拧紧,使其压紧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上。
如图8所示,旋转板17的下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转动轴171,活动安装在连接过渡座12上,旋转板17可相对缓冲底板11转动一定角度。旋转板17的面积可覆盖旋转板17和斜面连接板16。旋转板17与水平连接板15之间设置有楔形的塞块组18,由此可调节旋转板17的翻转角度,由此实现固定在旋转板17上的发射筒5倾斜角度的调整;旋转板17边缘设置有腰形孔,翻转角度调节完毕后,螺栓组一150和螺栓组二160穿过腰形孔,将旋转板17固连在缓冲底板11上。发射筒5内的火箭弹射后产生的后坐力通过旋转板17传递至斜面连接板16、塞块组18,再通过竖向矩形承力板13、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缓冲,最后通过缓冲底板传递至混凝土地基4。
为便于发射筒5装配后的倾斜角度调整,缓冲底板11表面设置有千斤顶19,位于千斤顶19上部所处位置的水平连接板15上对应设置有缺槽151,千斤顶19穿过缺槽151伸长接触至旋转板17底面,千斤顶19支撑旋转板17绕过渡连接座12可转动1°~5°,相应调整塞块组18塞入的深度,重新紧固螺栓组一150、螺栓组二160将旋转板17固定,从而实现发射筒5倾斜角度的调整。
如图7所示,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的斜边与缓冲底板11所成夹角为5°,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斜边上凸起形成有方形凸出部一141,方形凸出部一141均匀设置有三处,8块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沿过渡连接座12的侧面以间距为460mm距离均匀布置于缓冲底板上11上,斜面连接板16上设置有与方形凸出部一141相匹配的方形配合孔一161,方形凸出部一141镶嵌于方形配合孔一161内。
竖向矩形承力板13设置有8块且为矩形结构,8块竖向矩形承力板13沿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所在平面均匀设置,竖向矩形承力板13顶边上凸起形成有方形凸出部二131,方形凸出部二131均匀设置有三处,水平连接板15上设置有与方形凸出部二131相匹配的方形配合孔二152,方形凸出部二131镶嵌于方形配合孔二152内。
连接过渡座12设置于缓冲底板11上的竖向矩形承力板13、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之间的中间位置,连接过渡座12包括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侧板一123、侧板二124、半圆形槽125、支撑键条126;侧板一123底部固定于缓冲底板11上,侧板一123侧面与斜面连接板16、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固定连接;侧板二124底部固定于缓冲底板11上,侧板二124侧面与水平连接板15、竖向矩形承力板13固定连接;侧板一123、侧板二124之间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槽125,半圆形槽125底部设置有支撑键条126,侧板一123、侧板二12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呈倒U形状,侧板连接座二122顶部设置有回转体槽1221,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结构相同,侧板连接座一121顶部设置有回转体槽1221。
旋转板17底部设置有半圆形转动轴171,半圆形转动轴171两侧设置有旋转头一1711、旋转头二1712,半圆形转动轴171的平面上设置有螺纹孔1713,半圆形转动轴171通过螺栓固定于旋转板17底部;半圆形转动轴171设置于连接过渡座12的半圆形槽125内,旋转头一1711设置于侧板连接座一121的回转体槽1221内,旋转头二1712设置于侧板连接座二122的回转体槽1221内,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122通过螺栓固定于过渡连接座12的两端的缓冲底板11上,半圆形转动轴171可在半圆形槽125内转动。
为让半圆形转动轴171在连接过渡座12内转动顺畅,半圆形转动轴171底部边缘设置有沿轴向的注油沉孔1714,导油孔1715设置在径向,与注油沉孔1714联通;半圆形转动轴171底部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导油槽1716,与导油孔1715联通;注油沉孔1714通过导油孔1715连通至导油槽1716,将润滑油脂通过注油沉孔1714、导油孔1715导入至导油槽1716,润滑油脂分散至连接过渡座12的半圆形槽125内。
如图10所示,塞块组18包括塞块一181、塞块二182,两个塞块为三段组合式的楔形结构,塞块一181包括塞块楔形段1811、连接段1812、延伸段1813,塞块楔形段1811通过活动连接锁扣一1814与连接段1812定位固定连接,连接段1812通过活动锁扣二1815与延伸段1813定位固定连接,连接段1812、延伸段1813均设置有U型加强肋1816,塞块二182底部设置油减重孔1817,减重孔1817内设置有吊耳1818,吊耳1818可穿过减重孔1817,旋转吊耳1818可使得吊耳卡于减重孔1817内,从而方便吊装。
如图11和12所示,活动连接锁扣一1814、活动锁扣二1815结构相同,活动连接锁扣一1814包括方形锁紧槽8141、活动扣8142、活动扣座8143,活动扣8142设置有手柄8144,手柄8144延伸形成有弯曲转动部8145,弯曲转动部8145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孔8146,销轴通过转动连接孔8146将弯曲转动部8145转动连接至活动扣座8143上,弯曲转动部8145在末端延伸形成有90°的扣合部8147,扣合部8147扣合于方形锁紧槽8141的内壁上,从而实现塞块楔形段1811、连接段1812、延伸段1813的定位固定连接。
为提升缓冲组件1的隔振缓冲的稳定性,缓冲组件1通过螺栓定位固定于地基预埋组件3上,如图4所示,地基预埋组件3包括锚板31、紧固地锚32、带螺栓头的连接地锚33,锚板31平行设置有五块,锚板31底部两侧均匀设置紧固地锚32预埋于混凝土地基4内部,锚板31中间设置有带螺栓头的连接地锚33,连接地锚33固定连接缓冲组件1。
如图5所示,锚板31为长条状矩形钢板,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以发射220吨火箭的发射筒5进行说明,然而并不代表是仅有的实施例;锚板31厚度为60mm,锚板31两侧设置紧固地锚32,紧固地锚32上端为杆状连接部321,杆状连接部321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锚板31上,杆状连接部321延伸形成钩状抓地部一322,杆状连接部321长度与钩状抓地部一322直径之比为9:1,杆状连接部321长度与锚板31宽度直径之比为1.8:1;锚板31中心设置带螺栓头的连接地锚33,带螺栓头的连接地锚33结构与紧固地锚32一致,连接地锚33沿锚板31穿出形成螺栓连接部331,螺栓连接部331沿相反方向延伸形成与紧固地锚32上结构相一致的钩状抓地部二332,紧固地锚32设置于混凝土地基4内,且紧固地锚32、连接地锚33的钩状抓地部二332与混凝土地基4融合为一体;为提升紧固地锚32的抗拉能力,锚板31两侧的紧固地锚32的钩状抓地部一322方向相对设置,带螺栓头的连接地锚33的钩状地锚二332与紧固地锚32两侧的钩状抓地部二322处于同一平面内。
紧固地锚32沿锚板3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20对,紧固地锚32的杆状连接部321垂直于锚板31布置,紧固地锚32设置于混凝土地基4内时为竖直状态;沿锚板31长度方向布置的紧固地锚32的钩状抓地部一322相互平行设置且方向相同,沿锚板31长度方向连接地锚33的一侧的紧固地锚32的杆状连接部321处于同一平面内,相邻锚板31的间距不大于锚板31宽度为宜且相互平行设置。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组件(1)、地基预埋组件(3)、混凝土地基(4),缓冲组件(1)固定于地基预埋组件(3)上,地基预埋组件(3)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地基(4)内;
缓冲组件(1)为装配式钢板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底板(11)、过渡连接座(12)、竖向矩形承力板(13)、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水平连接板(15)、斜面连接板(16)、旋转板(17)以及塞块组(18);
缓冲底板(11)固定于地基预埋组件(3)上,缓冲底板(11)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过渡连接座(12);缓冲底板(11)上过渡连接座(12)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矩形承力板(13),另一侧均匀设置有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竖向矩形承力板(13)为等高结构,水平连接板(15)安装在竖向矩形承力板(13)上;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为三角形结构,从中部开始其高度逐渐降低,由此形成中间高、边缘低的坡面,斜面连接板(16)固定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形成的坡面上;
旋转板(17)的下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转动轴(171),活动安装在过渡连接座(12)上,旋转板(17)可相对缓冲底板(11)转动一定角度,旋转板(17)的面积可覆盖旋转板(17)和斜面连接板(16);旋转板(17)与水平连接板(15)之间设置有楔形的塞块组(18),由此可调节旋转板(17)的翻转角度,由此实现固定在旋转板(17)上的发射筒(5)倾斜角度的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底板(11)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螺栓组一(150),另一侧边缘设置有螺栓组二(160),螺栓组一(150)穿过水平连接板(15)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组件拧紧,使其压紧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螺栓组二(160)穿过斜面连接板(16)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组件拧紧,使其压紧在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板(17)边缘设置有腰形孔,螺栓组一(150)和螺栓组二(160)穿过腰形孔,将旋转板(17)固连在缓冲底板(1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底板(11)表面设置有千斤顶(19),千斤顶(19)伸长接触至旋转板(17)底面,可支撑旋转板(17)绕过渡连接座(12)转动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三角形承力板(14)斜边上凸起形成有方形凸出部一(141),斜面连接板(16)上设置有与方形凸出部一(141)相匹配的方形配合孔一(161),方形凸出部一(141)镶嵌于方形配合孔一(161)内;竖向矩形承力板(13)顶边上凸起形成有方形凸出部二(131)水平连接板(15)上设置有与方形凸出部二(131)相匹配的方形配合孔二(152),方形凸出部二(131)镶嵌于方形配合孔二(152)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连接座(12)包括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侧板一(123)、侧板二(124)、半圆形槽(125)以及支撑键条(126);侧板一(123)和侧板二(124)底部固定于缓冲底板(11)上,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槽(125),半圆形槽(125)底部设置有支撑键条(126),侧板一(123)、侧板二(12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侧板连接座一(121)和侧板连接座二(122);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呈倒U形状,侧板连接座二(122)顶部设置有回转体槽(1221),侧板连接座一(121)顶部设置有回转体槽(1221);旋转板(17)底部设置有半圆形转动轴(171),半圆形转动轴(171)两侧设置有旋转头一(1711)和旋转头二(1712),半圆形转动轴(171)的平面上设置有螺纹孔(1713),半圆形转动轴(171)通过螺栓固定于旋转板(17)底部;半圆形转动轴(171)设置于过渡连接座(12)的半圆形槽(125)内,旋转头一(1711)设置于侧板连接座一(121)的回转体槽(1221)内,旋转头二(1712)设置于侧板连接座二(122)的回转体槽(1221)内,侧板连接座一(121)、侧板连接座二(122)通过螺栓固定于过渡连接座(12)的两端的缓冲底板(11)上,半圆形转动轴(171)可在半圆形槽(125)内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圆形转动轴(171)底部边缘设置有沿轴向的注油沉孔(1714),导油孔(1715)设置在径向,与注油沉孔(1714)联通;半圆形转动轴(171)底部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导油槽(1716),与导油孔(1715)联通;注油沉孔(1714)通过导油孔(1715)连通至导油槽(171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塞块组(18)包括多个塞块,塞块为三段组合式的楔形结构,楔形结构之间通过活动锁扣连接;
活动连接锁扣包括方形锁紧槽(8141)、活动扣(8142)、活动扣座(8143),活动扣(8142)设置有手柄(8144),手柄(8144)延伸形成有弯曲转动部(8145),弯曲转动部(8145)上设置有转动连接孔(8146),销轴通过转动连接孔(8146)将弯曲转动部(8145)转动连接至活动扣座(8143)上,弯曲转动部(8145)在末端延伸形成有90°的扣合部(8147),扣合部(8147)扣合于方形锁紧槽(8141)的内壁上,从而实现塞块的楔形结构之间的定位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地基预埋组件(3)包括锚板(31)、紧固地锚(32)以及带螺栓头的连接地锚(33);锚板(31)底部两侧沿长度方向各设有一排紧固地锚(32),预埋于混凝土地基(4)内部,两排紧固地锚(32)之间设置有一排连接地锚(33),连接地锚(33)上部的螺栓头伸出锚板(31),与连接缓冲组件(1)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地锚(32)的下端设置有钩状抓地部一(3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29163.8U CN217736138U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29163.8U CN217736138U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36138U true CN217736138U (zh) | 2022-11-04 |
Family
ID=8384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29163.8U Active CN217736138U (zh) | 2022-06-08 | 2022-06-08 |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36138U (zh) |
-
2022
- 2022-06-08 CN CN202221429163.8U patent/CN2177361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48083U (zh) | 一种缓冲减震式钢结构支撑装置 | |
CN112627335A (zh) | 一种钢结构梁柱 | |
CN217736138U (zh) |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 | |
CN108951650B (zh) | 无支撑深基坑支护体系 | |
CN115126816A (zh) |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冷弹射隔振缓冲装置 | |
CN101787739A (zh) | 塔桅式机械设备底架的定位构造 | |
CN114182826B (zh) | 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滑动支座及滑动系统 | |
CN217738032U (zh) |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发射筒角度调节系统 | |
CN216196009U (zh) | 一种建筑钢结构施工锁紧装置 | |
CN109296069B (zh) | 一种预制装配钢结构可修复的抗震耗能连接节点 | |
CN213574151U (zh) | 一种适用于连拱隧道锁脚锚杆定位锚固的安装装置 | |
CN210658437U (zh) | 一种新型装配式抗震扶壁挡土墙 | |
CN115183626B (zh) | 一种地面筒式火箭发射筒角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 |
CN216475533U (zh) | 一种快速连接安装的钢结构 | |
CN111549787B (zh) | 转换传力式基坑型钢组合支撑系统 | |
CN219450716U (zh) | 一种轻型装配式bfrp锚杆框架锚固结构 | |
CN217098293U (zh) | 一种前撑式预应力张拉锚座 | |
CN212294297U (zh)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 |
CN219508986U (zh) | 一种钢结构横梁 | |
CN221372184U (zh) | 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 | |
CN220665978U (zh) | 一种圆柱墩盖梁的三体系组合支撑结构 | |
CN221761964U (zh) | 一种用于不良地质隧洞的开挖支护结构 | |
CN219638478U (zh) | 一种钢柱的加固结构 | |
CN212801236U (zh) | 一种可拆卸防碰撞装置 | |
CN212427115U (zh) | 一种高承载力挂壁式基坑水平支撑竖向承载钢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