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5898U -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5898U
CN217735898U CN202221970074.4U CN202221970074U CN217735898U CN 217735898 U CN217735898 U CN 217735898U CN 202221970074 U CN202221970074 U CN 202221970074U CN 217735898 U CN217735898 U CN 217735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ole
rear end
pist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00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健坤
王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uodi Pneuma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uodi Pneuma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uodi Pneuma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uodi Pneuma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00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5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5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5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缸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该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后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连通到后腔,在气缸的外壁设有凸起部,在凸起部中加工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后端连通到第二气孔,前端连通到前腔,通过在缸筒的外壁上设置凸起部,解决了后端盖上第二气孔向缸筒内前腔供气的问题,同时,凸起部不会明显导致缸筒直径和体积的增大,避免气缸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另外,在缸筒的外壁上设置凸起部,通过钻孔的方式即可加工出气体通道,加工工艺比较简单,从而降低了气缸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背景技术
气缸是气压系统中的动作执行部件,在各种机械设备中使用十分广泛。
气缸的缸筒上需要设置一个去程接口和一个回程接口,去程接口和回程接口分别接气管,在去程接口连接的气管向气缸内提供带压气体时,气缸的活塞杆前伸,在回程接口连接的气管向气缸内提供带压气体时,气缸的活塞杆缩回。
现有气缸的回程接口和去程接口一般设置在缸筒的侧面,其中,去程接口设置在缸筒侧面后端,回程接口设置在缸筒侧面的前端,所以气缸上回程接口和去程接口连接的气管是位于气缸的侧面。
但是在一些工作场景中,由于安装位置受限,管路不方便布置,气缸侧面的气管会影响气缸的安装。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4499633U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双层气缸,包括双层缸筒,双层缸筒一端设有前端盖,另一端设计后端盖,双层缸筒包括密封间隔设置的内缸筒和外缸筒,后端盖的端面上设有气口A和气口B,气口A与内缸筒连通,气口B与外缸筒连通,内缸筒上靠近前端盖的一端设有气孔,气孔将外缸筒与内缸筒连通,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由于该双层气缸通过双层缸筒与活塞前侧的空间连通,导致气缸比较粗,并且双层气缸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提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接口设置在端部的气缸比较粗、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缸筒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活塞和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缸筒中,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从所述前端盖伸出,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缸筒内位于所述活塞前后侧分别为前腔和后腔,所述第一气孔连通到所述后腔,在所述气缸的外壁设有凸起部,在所述凸起部中加工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后端连通到所述第二气孔,前端连通到所述前腔。
优选的,所述气体通道包括主通气孔、前端连通孔和后端连通孔,所述主通气孔沿所述凸起部设置,所述前端连通孔和后端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侧壁上,所述主通气孔的前端通过所述前端连通孔与所述前腔相连通,所述主通气孔的后端通过所述后端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气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后端盖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通气槽,所述第二气孔和所述后端连通孔与所述环形通气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后端中部设有螺孔,所述活塞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螺孔中,在所述后端盖前端中部设有容纳孔,所述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容纳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容纳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后侧设有后缓冲垫,所述前端盖的后侧设有前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缸筒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活塞、前端盖和后端盖与所述缸筒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后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连通到后腔,在气缸的外壁设有凸起部,在凸起部中加工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后端连通到第二气孔,前端连通到前腔,通过在缸筒的外壁上设置凸起部,解决了后端盖上第二气孔向缸筒内前腔供气的问题,同时,凸起部不会明显导致缸筒直径和体积的增大,避免气缸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
2、在缸筒的外壁上设置凸起部,通过钻孔的方式即可加工出气体通道,加工工艺比较简单,降低气缸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示意为:缸筒1、凸起部11、主通气孔111、前端连通孔112、后端连通孔113、活塞2、耐磨环21、密封圈22、前腔23、后腔24、后缓冲垫25、活塞杆3、螺孔31、螺栓32、垫片33、前端盖4、第一密封圈41、第二密封圈42、前缓冲垫43、铜套44、后端盖5、第一气孔51、第二气孔52、环形通气槽53、第三密封圈54、第四密封圈55、容纳孔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请参阅图1至图3。
如图1和图2所示,该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包括缸筒1、活塞2、活塞杆3、前端盖4和后端盖5,前端盖4和后端盖5分别设置在缸筒1的前端和后端,如图3所示,前端盖4和后端盖5均与缸筒1的前端和后端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3所示,活塞2和活塞杆3设置在缸筒1中,活塞3安装在活塞杆2的后端,活塞2上设有耐磨环21,并设有两道密封圈22,密封圈22在活塞2与缸筒1内壁之间形成密封,使得缸筒1内位于活塞2前后侧分别分隔为前腔23和后腔24,活塞2在缸筒1内前后移动过程中,前腔23和后腔24体积也会随之变化。
前端盖4中部设置有孔,活塞杆3的前端从前端盖4伸出,活塞杆3与前端盖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41,前端盖4外壁与缸筒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2,确保前腔23的封闭性。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后端盖5上设置有第一气孔51和第二气孔52,即孔B和孔A,第一气孔51和第二气孔52分别用于连接两根气管,其中,第一气孔51向内连通到后腔24,第二气孔52向内连通到前腔23。
如图1所示,在气缸1的外壁设有凸起部11,凸起部11与缸筒1一体成型,凸起部11为半圆柱形状,在凸起部11中加工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后端连通到第二气孔52,前端连通到前腔23,具体的,如图3所示,
气体通道包括主通气孔111、前端连通孔112和后端连通孔113,其中,主通气孔111沿凸起部11设置,主通气孔111前后端通过密封塞塞住,前端连通孔112和后端连通孔113设置在缸筒1的侧壁上,主通气孔111为轴向孔,前端连通孔112和后端连通孔113为径向孔,主通气孔111的前端通过前端连通孔112与前腔23相连通,主通气孔111的后端通过后端连通孔113与第二气孔52连通。
如图3所示,后端盖5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通气槽53,当后端盖5拧在缸筒1后端,第二气孔52和后端连通孔113均与环形通气槽53连通,后端盖5拧在缸筒1后端时,只要后端盖5拧到位,环形通气槽53就会与后端连通孔113连通,设置的环形通气槽53相当于起到过渡作用,确保第二气孔52能够与后端连通孔113连通。
在前端盖5的外周壁上位于环形通气槽53前后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槽,从而在前端盖5与缸筒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54和第四密封圈55,第三密封圈54和第四密封圈55在前端盖5与缸筒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从而能够保障环形通气槽53的密封性,同时也能保障后腔24的密封性。
如图3所示,在活塞杆3的后端中部设有螺孔31,活塞2的中部设置有孔,从而通过螺栓32将活塞2连接在螺孔31中,另外,在后端盖5的前端中部设有容纳孔56,螺栓32的螺帽位于容纳孔56中,第一气孔51与容纳孔56连通,容纳孔56相当于是后腔24的一部分,使得缸筒1内部空间得到合理利用。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活塞2的后侧设有后缓冲垫25,前端盖4的后侧设有前缓冲垫43,在螺栓32上设有垫片33,通过垫片33压住后缓冲垫25,前缓冲垫43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前端盖4后端面上,也可在前缓冲垫43和前端盖4的后端面之间打螺孔,通过螺钉将前缓冲垫43固定在前端盖4的后端面上。
后缓冲垫25和前缓冲垫43可采用具有一定弹簧的塑料或橡胶,当活塞2前后移动过程中,后缓冲垫25和前缓冲垫43可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活塞2与前端盖4和后端盖5硬接触而造成零部件的损坏。
另外,在前端盖4内设置有铜套44,活塞杆3穿设在铜套44中,铜套44内侧涂抹润滑油,具有润滑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缸筒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活塞和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缸筒中,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从所述前端盖伸出,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缸筒内位于所述活塞前后侧分别为前腔和后腔,所述第一气孔连通到所述后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的外壁设有凸起部,在所述凸起部中加工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后端连通到所述第二气孔,前端连通到所述前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包括主通气孔、前端连通孔和后端连通孔,所述主通气孔沿所述凸起部设置,所述前端连通孔和后端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侧壁上,所述主通气孔的前端通过所述前端连通孔与所述前腔相连通,所述主通气孔的后端通过所述后端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气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通气槽,所述第二气孔和所述后端连通孔与所述环形通气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后端中部设有螺孔,所述活塞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螺孔中,在所述后端盖前端中部设有容纳孔,所述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容纳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容纳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后侧设有后缓冲垫,所述前端盖的后侧设有前缓冲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缸筒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端盖和后端盖与所述缸筒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CN202221970074.4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Active CN217735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0074.4U CN217735898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0074.4U CN217735898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5898U true CN217735898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3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0074.4U Active CN217735898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5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66605U (zh) 制动轮缸总成
CN111828432A (zh) 一种液压油缸总成
CN217735898U (zh) 一种便于布置管路的气缸
CN211693050U (zh) 一种浮动式缓冲液压油缸
CN111022421A (zh) 具有外置载荷吸收套筒结构的双作用缓冲液压缸
CN104235112A (zh) 一种提高密封性能的液压缸
CN203098464U (zh) 一种液压缸的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液压缸
CN210769627U (zh) 一种单杆活塞式液压缸
CN203770480U (zh) 一种活塞式离合总泵
CN102616697A (zh) 带有气动泵的油压千斤顶
CN111594510A (zh) 一种一体式波纹管轴封气缸
CN216306384U (zh) 防水透气的单作用油缸
CN217440421U (zh) 一种高压液压缸和活塞的密封装置
CN217084081U (zh) 一种快速连接器
CN216142997U (zh) 一种用于屠宰设备的气缸
CN215890366U (zh) 一种迷宫活塞组件
CN215830861U (zh) 一种高直线度一体式液压缸
CN214036347U (zh) 一种行程长的液压油缸
CN214998546U (zh) 一种可用于长行程的单出杆液压缸
CN220910132U (zh) 一种水气密机油缸密封结构
CN213808859U (zh) 一种用于环保水泵的密封件
CN22008201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
CN212563909U (zh) 一种一体式波纹管轴封气缸
CN211343834U (zh) 一种拖车连接器用减震器结构
CN214617289U (zh) 辊压机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