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0540U -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0540U
CN217730540U CN202221495318.8U CN202221495318U CN217730540U CN 217730540 U CN217730540 U CN 217730540U CN 202221495318 U CN202221495318 U CN 202221495318U CN 217730540 U CN217730540 U CN 217730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ystem
cover body
pressing block
adjustment device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953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兵云
王杰
文媛媛
纪艳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 ltd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 ltd,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953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0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0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0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涉及车辆转向系统领域。所述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间隙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间隙调节组件包括彼此配合的压块和盖体;所述盖体面对所述压块的一侧环绕形成有多个凸部,多个所述凸部顺次形成为台阶状;所述压块面对所述盖体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凹部;以及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间隙调节组件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盖体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车辆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如图1所示,包括齿轮轴、齿条、压块、螺旋弹簧等,通过调节螺旋弹簧压紧压块能够调节齿轮轴和齿条之间的啮合间隙。在该转向系统工作过程中,一旦齿轮和齿条的啮合间隙增加时,会产生异响。随着人们对于车辆品质要求的提高,车辆的声学品质会成为车辆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特别是对于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对此要求更高。
目前行业内通过改善压片的材料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很难彻底解决由于压块磨损而导致的车辆异响的问题,特别是有些车辆的结构会导致压块部位所承受的载荷较大,更是加剧了这种磨损发生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结构,以解决现有转向器中各个构件发生磨损而导致车辆异响的问题。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形成有主体,其中,所述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
所述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
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
间隙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间隙调节组件包括彼此配合的压块和盖体;所述盖体面对所述压块的一侧环绕形成有多个凸部,多个所述凸部沿所述盖体的轴线方向上的高度递增;所述压块面对所述盖体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凹部;以及
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间隙调节组件连接,能够产生扭转力以带动所述盖体转动。
优选地,所述盖体形成为具有轴线的圆盘状,所述盖体面对所述压块的侧部中央处形成有朝向所述压块延伸的第一凸台;多个所述凸部环绕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周侧设置。
优选地,所述压块形成为具有轴线的柱状,所述压块的轴线与所述盖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压块面对所述盖体的侧部中央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转弹簧;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盖体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扭转弹簧的内径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的侧部形成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固定槽;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部形成为类楔形,所述凸部的倾斜面朝向所述压块,所述凸部的倾斜面上的作用点到所述压块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扭转弹簧产生的扭转力的方向递增。
优选地,多个所述凸部的高度沿所述扭转弹簧产生的扭转力的方向递增。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中央处形成有贯穿至所述凹槽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凸台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有调节螺栓。
优选地,所述压块和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压块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彼此啮合的齿轮轴和齿条;所述压块面对所述齿条的侧部形成有与所述齿条适配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置有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当压块与传动组件的接触面发生磨损时,第一弹性件能够带动盖体同步转动,从而通过该盖体上的台阶状的多个凸部下压压块,以实现间隙补偿。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间隙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间隙调节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盖体的示意图。
图标:1-主体;10-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20-齿轮轴;21-齿条;30-压块;301-凹槽;302-第二凸台;303-第二固定槽;304-第二连接孔;305-连接部;306-凹部;307-密封槽;308-密封圈;31-盖体;310-凸部;311-标准凸部;312-第一子凸部;313-第二子凸部;314-第一凸台;315-第一固定槽;316-第一连接孔;32-调节螺栓;33-压块塞;330-密封孔;331-密封帽;34-扭转弹簧;35-碟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形成有主体1,该主体1设置有传动组件、间隙调节组件以及第一弹性件等。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的上述组件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体1形成为具有轴线的类圆柱状,该主体1的端部中央沿其轴线延伸的方向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0,该主体1的侧部沿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形成有第二容纳腔11,并且该第一容纳腔10和第二容纳腔11彼此贯通,如此便于放置下述间隙调节组件和传动组件,同时也使得间隙调节组件和传动组件能够配合连接。上述传动组件包括彼此啮合的齿轮轴20和齿条21,齿轮轴20位于第二容纳腔11中,齿条21位于第一容纳腔10中。此外,如图2所示,上述间隙调节组件包括压块30,该压块30面对所述齿条21的侧部形成有与所述齿条21适配的连接部305,从而实现该压块30与齿条21的连接,即实现间隙调节组件与传动组件的连接。该凹部306的表面设置有涂层例如可以在该连接部305的表面涂抹油脂,以利于降低齿条21与压块30的撞击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上述间隙调节组件还包括与该压块30适配的盖体31,该盖体31被设置为具有轴线的圆盘状,该盖体31面对压块30的侧部中央处形成有朝向压块30延伸的第一凸台314,以便于使得下述第一弹性件具有扭转力,从而能够实现下述间隙补偿的技术效果。此外,该盖体31面对压块30的侧部还设置有多个凸部310,并且所述多个凸部310环绕第一凸台314的外周侧设置,以形成为台阶状。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凸部310被设置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状,该凸部310的倾斜面朝向压块30设置,并且朝向下述第一弹性件即扭转弹簧34所产生的扭转力的方向倾斜,同时,多个凸部310的高度沿扭转弹簧34产生的扭转力的方向逐次递增。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扭转弹簧34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扭转力即扭转弹簧34能够带动盖体31顺时针旋转,如图4所示,对于每个凸部310来说,其直角边位于靠右一侧;对于多个凸部310来说,设定某一凸部310为标准凸部311即其高度值为标准高度,以该标准凸部311为基准,按照顺时针方向的凸部310的高度逐次递增,即该标准凸部311的右侧的凸部310即第一子凸部312的高度比标准凸部311的高度大,第一子凸部312的右侧的凸部310即第二子凸部313的高度比第一子凸部312的高度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顺时针方向是以面对盖体31形成凸部310的侧部的视角所叙述的。此外,凸部310所增加的高度值以及凸部310的数量均没有具体限制,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凸部310所增加的高度值均被设置为0.05mm,即盖体31的每次转动可以为转向系统带来0.05mm的间隙补偿。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凸部310的形状也并不限于此,例如其也可以为设置为楔形,只要能够实现上述间隙补偿的技术效果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3所示,压块30形成为具有轴线的类圆柱状,其被设置于主体1的第一容纳腔10内,并且该压块30的轴线、上述盖体31的轴线均与第一容纳腔10的轴线即主体1的轴线共线,如此能够保证本调整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此外,该压块30面对盖体31的侧部中央处形成有凹槽301,以用于放置扭转弹簧34,基于此,该凹槽301的大小等特性应与扭转弹簧34相适配。该凹槽301的底部中央形成有朝向盖体31延伸的第二凸台302,以便使得下述第一弹性件具有扭转力,该第二凸台302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凸台314对应,且其二者的外径均与扭转弹簧34的内径相适配。此外,在第一凸台314的侧部形成有第一固定槽315,在凹槽301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固定槽303,从而扭转弹簧34能够通过该第一固定槽315以及第二固定槽303与盖体31和压块30固定,以便带动盖体31同步转动。
此外,压块30面对盖体31的侧部还形成有多个与上述凸部310对应的凹部306,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凹部306与凸部310对应是指数量、位置的对应,凹部306的形状和大小并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满足扭转弹簧34能够带动盖体31转动即凹部306不会将凸部310固定;同时当扭转弹簧34未带动盖体31转动时,该凹部306能够与凸部310产生干涉即可,以避免盖体31旋转过量而导致间隙补偿过多,反而导致压块30的磨损加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在盖体31的中央处形成有贯穿至凹槽301的第一连接孔316,在第二凸台302面对盖体31的侧部形成有与该第一连接孔316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04。当扭转弹簧34按照需要的扭转力转动必要的圈数后(通过上述第一固定槽315和第二固定槽303将扭转弹簧34固定),通过调节螺栓32与第一连接孔316和第二连接孔304的螺纹连接,以便将盖体31与压块30固定,从而使得盖体31和压块30具有初始安装状态,以便于后续扭转弹簧34带动盖体31旋转,从而实现间隙补偿。此外,间隙调节组件还包括压块塞33,当盖体31和压块30安装状态调整后,移除调节螺栓32并将压块塞33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0中,以压紧盖体31和压块30。为了使得间隙调节组件的连接更加紧密,压块塞33与主体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此外,压块塞33背离盖体31的侧部形成有密封孔330,以用于放置例如密封帽331等密封件,以避免灰尘等进入转向系统的啮合部位。
此外,如图2至图3所示,压块30与盖体3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件例如碟片弹簧35,以便于实现盖体31相对于压块30的转动,进而利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此外,压块30的侧部环绕形成有多个密封槽307,以用于放置例如密封圈308等密封件,进一步增加压块30与主体1之间的密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弹性件设置为扭转弹簧34是能够实现本调整装置的上述间隙调整功能的最优选择。此外,主体1与间隙调节组件之间还设置有O形环等构件,以进一步增加本调整装置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如上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当压块30与传动组件的接触面发生磨损时,扭转弹簧34能够带动盖体31同步转动,从而通过该盖体31上的台阶状的多个凸部310下压压块30,以实现多次间隙补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形成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
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
间隙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间隙调节组件包括彼此配合的压块和盖体;所述盖体面对所述压块的一侧环绕形成有多个凸部,多个所述凸部沿所述盖体的轴线方向上的高度递增;所述压块面对所述盖体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凹部;以及
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间隙调节组件连接,能够产生扭转力以带动所述盖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形成为具有轴线的圆盘状,所述盖体面对所述压块的侧部中央处形成有朝向所述压块延伸的第一凸台;多个所述凸部环绕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周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形成为具有轴线的柱状,所述压块的轴线与所述盖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压块面对所述盖体的侧部中央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转弹簧;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盖体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扭转弹簧的内径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侧部形成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固定槽;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形成为类楔形,所述凸部的倾斜面朝向所述压块,所述凸部的倾斜面上的作用点到所述压块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扭转弹簧产生的扭转力的方向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部的高度沿所述扭转弹簧产生的扭转力的方向递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中央处形成有贯穿至所述凹槽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凸台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有调节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和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压块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彼此啮合的齿轮轴和齿条;所述压块面对所述齿条的侧部形成有与所述齿条适配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置有涂层。
CN202221495318.8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Active CN217730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5318.8U CN21773054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5318.8U CN21773054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0540U true CN217730540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95318.8U Active CN21773054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0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02050A (en) Spherical elastomeric bearing assembly
US6283867B1 (en) Elastic shaft joint
EP2270344A1 (en) Ball joi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167198B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676661B2 (ja) ラックピニオン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518839A (ja) ギアラックを押圧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06234046A (ja) 防振装置
JP3562948B2 (ja) ハイポイドギヤ構造
JP2009190519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4251426A (ja) モータ軸継手機構
CN217730540U (zh)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间隙调整装置
WO2004018278A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H11141535A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JPH10100912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のアシストトルク伝達機構
KR101027580B1 (ko) 힌지 베어링
CN111742155B (zh) 球接头和防尘罩
JP4076836B2 (ja) 複自由度駆動装置
GB2504611A (en) Fastened structure
KR102503696B1 (ko) 전동식 조향장치
JP2000103338A (ja) 回転シャフトの結合構造
JP4498124B2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JP5347777B2 (ja) ラックピニオン装置及び操舵装置
JP3821914B2 (ja) 弾性軸継手
CN220168487U (zh) 差速器及车辆
JP3734977B2 (ja) 分離トラン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15

Address after: No. 8399 Xihu Road, Automobil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China 130013

Patentee after: FA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30000 No. 777, Dongfeng South Street, Changchun automobil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ao Automotive Par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FA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