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0459U - 电动上轴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上轴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0459U
CN217730459U CN202221383488.7U CN202221383488U CN217730459U CN 217730459 U CN217730459 U CN 217730459U CN 202221383488 U CN202221383488 U CN 202221383488U CN 217730459 U CN217730459 U CN 217730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frame
wheel
wheel device
en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834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逸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anling Heddle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anling Heddle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anling Heddle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anling Heddle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2213834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0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0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0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上轴车,它包括车主体、第一驱动轮装置、第二驱动轮装置、传动机构、操控部件、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连接在所述车主体上;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的一端部;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的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的行驶方向平行;所述操控部件用于被操作以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转向;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同向行驶或反向行驶。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行走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工人的力气,能够提高行走的效率,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电动上轴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上轴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上轴车是织布机在上经轴的时候使用的一种辅助机械,它能够将沉重的经轴托起。现有的上轴车大多是通过人力牵引行走的,由于经轴较重,牵引上轴车行走时及其的费力,尤其是当上轴车需要转向或调头时,往往需要两个人同时推拉所述上轴车才能使所述上轴车转向和调头,使用非常不方便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上轴车,它能够降低行走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工人的力气,能够提高行走的效率,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上轴车,它包括车主体、第一驱动轮装置、第二驱动轮装置、传动机构、操控部件、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支撑轮;其中,
所述支撑轮连接在所述车主体上;
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的一端部;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的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的行驶方向平行;
所述操控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相连并用于被操作以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转向;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同步转向;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控制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同向行驶或反向行驶。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分别包括:
轮座,所述轮座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上,所述操控部件与所述轮座相连;
至少一个轮体,所述轮体旋转连接在所述轮座上;
与所述轮体对应的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轮座上并与对应的所述轮体传动连接以便所述电机驱动对应的所述轮体旋转,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中分别包括两个所述电机和两个并列设置的所述轮体;其中,
其中一个所述轮体旋转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轮座的一端部;
另一个所述轮体旋转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轮座的另一端部;
所述电机与所述轮体一一对应,所述电机安装在相应的所述轮座上并与对应的所述轮体传动连接。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轮座的具体结构,所述轮座包括座体和中心轴;其中,
所述中心轴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上;
所述座体连接在所述车主体的下端部上;
所述轮体旋转连接在所述座体上;
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座体上。
进一步为了达到减震效果,所述中心轴上套接有减震弹簧;
所述中心轴上设有与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部相抵的台阶部;
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部与所述车主体的底部相抵。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其中,
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上的齿数相等;
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中的中心轴上;
所述第二传动轮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中的中心轴上;
所述传动带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上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中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中的中心轴同步转动。
进一步,所述电动上轴车还包括控制开关和换挡开关;其中,
所述操控部件包括操控座和操控杆;
所述操控座连接在所述中心轴的上端部;
所述操控杆的下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操控座上;
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操控杆的上端部;
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换挡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车主体的具体结构,所述车主体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左纵向架、右纵向架和横向架;
所述左纵向架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横向架的左端部上;
所述右纵向架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横向架的右端部上;
所述左纵向架的前端部和所述右纵向架的前端部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轮;
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旋转连接在所述左纵向架的后端部上;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旋转连接在所述右纵向架的后端部上。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车主体的具体结构,所述车主体包括车架和经轴托举装置,所述经轴托举装置包括旋转轴、至少两个托臂、液压泵装置、至少一个第一千斤顶以及与所述第一千斤顶对应的连杆;其中,
所述车架上连接有左立柱和右立柱;
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左立柱上;
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右立柱上;
所述托臂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
所述托臂的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托住经轴的托槽;
所述连杆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
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第一千斤顶的另一端部铰接在对应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上;
所述液压泵装置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液压泵装置与所述第一千斤顶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千斤顶伸缩进而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进一步,所述电动上轴车还包括综框托举装置,所述综框托举装置包括升降架、升降驱动机构和至少两个悬臂组件;其中,
所述车架上连接有立架;
所述升降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架上;
所述悬臂组件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并用于托住综框;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与所述升降架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架升降移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同向行驶时能够带动所述车主体移动,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反向行驶时能够带动所述车主体旋转方向和调头,无需人力牵引所述车主体移动,降低了所述车主体行走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工人的力气,提高了行走、转向和调头的效率,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通过转动所述操控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转向,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同步转向,进而能够改变所述车主体的行驶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上轴车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上轴车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轮装置和操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轮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综框托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电动上轴车,它包括车主体100、第一驱动轮装置200、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传动机构400、操控部件500、控制器1和至少一个支撑轮2;其中,
所述支撑轮2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上;
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的一端部;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的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的行驶方向平行;
所述操控部件500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相连并用于被操作以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转向;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0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同步转向;
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控制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同向行驶或反向行驶;具体的,当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同向行驶时能够带动所述车主体100移动,当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反向行驶时能够带动所述车主体100旋转方向和调头,无需人力牵引所述车主体100移动,降低了所述车主体100行走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工人的力气,提高了行走、转向和调头的效率,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通过转动所述操控部件500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转向,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0能够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同步转向,进而能够改变所述车主体100的行驶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和所述支撑轮2均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的底部并用于支承所述车主体100;所述支撑轮2可以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分别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
轮座,所述轮座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上,所述操控部件500与所述轮座相连;
至少一个轮体3,所述轮体3旋转连接在所述轮座上;
与所述轮体3对应的电机4,所述电机4安装在所述轮座上并与对应的所述轮体3传动连接以便所述电机4驱动对应的所述轮体3旋转,所述控制器1与所述电机4控制连接;具体的,所述控制器1驱动所述电机4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轮体3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车主体100移动;所述轮座位于所述车主体100的下方,通过转动所述操控部件500能够带动所述轮座相对所述车主体100旋转,进而能够带动所述轮体3转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4上连接有主动齿轮5,所述轮体3上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齿轮5啮合的从动齿轮6,所述电机4可以为减速电机。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分别可以包括两个所述电机4和两个并列设置的所述轮体3;其中,
其中一个所述轮体3旋转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轮座的一端部;
另一个所述轮体3旋转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轮座的另一端部;
所述电机4与所述轮体3一一对应,所述电机4安装在相应的所述轮座上并与对应的所述轮体3传动连接;具体的,所述控制器1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两个所述电机4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进而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两个所述轮体3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当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两个所述轮体3同向旋转时能够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前后行驶,当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两个所述轮体3反向旋转时能够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转向以便改变所述车主体100的行驶方向,通过上述设计能够进一步节省工人的力气,提高方便性。
同理,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的两个所述轮体3也能够同向旋转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前后行驶,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的两个所述轮体3也能够反向旋转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转向。
如图3~5所示,所述轮座可以包括座体7和中心轴8;其中,
所述中心轴8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上;
所述座体7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的下端部上;
所述轮体3旋转连接在所述座体7上;
所述电机4安装在所述座体7上。
如图3~5所示,所述中心轴8上可以套接有减震弹簧9;
所述中心轴8上设有与所述减震弹簧9的下端部相抵的台阶部10;
所述减震弹簧9的上端部与所述车主体100的底部相抵,进而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体3的外周壁上包覆有橡胶以便提高所述轮体3的抓地力。
如图4、5所示,所述传动机构400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第一传动轮11、第二传动轮12和传动带13;其中,
所述第一传动轮11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2上的齿数相等;
所述第一传动轮11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中心轴8上;
所述第二传动轮12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的中心轴8上;
所述传动带13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轮11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2上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中心轴8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的中心轴8同步转动,进而能够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同步转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轮11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2均为链轮,所述传动带13为链条。
如图3、4所示,所述电动上轴车还可以包括控制开关和换挡开关;其中,
所述操控部件500可以包括操控座14和操控杆15;
所述操控座14连接在所述中心轴8的上端部;
所述操控杆15的下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操控座14上;
所述控制器1连接在所述操控杆15的上端部;
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换挡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具体的,当所述换挡开关拨到移动档位时,正向转动所述控制开关以使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动作以驱动所述车主体100向前移动,反向转动所述控制开关以使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驱动所述车主体100向后移动。当所述换挡开关拨到转向档位时,正向转动所述控制开关以驱动所述车主体100向左转向,反向转动所述控制开关以使所述车主体100向右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可以为PLC控制器1,所述PLC控制器1的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进一步具体的,通过转动所述操控杆15能够带动所述操控座1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中心轴8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轮座和连接在所述轮座上的轮体3转向。
如图1、2所示,所述车主体100可以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可以包括左纵向架16、右纵向架17和横向架18;
所述左纵向架16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横向架18的左端部上;
所述右纵向架17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横向架18的右端部上;
所述左纵向架16的前端部和所述右纵向架17的前端部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轮2;
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旋转连接在所述左纵向架16的后端部上;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旋转连接在所述右纵向架17的后端部上;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中心轴8旋转连接在所述左纵向架16的后端部上,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的中心轴8旋转连接在所述右纵向架17的后端部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400安装在所述横向架18内。
如图1、2所示,所述车主体100还可以包括经轴托举装置600,所述经轴托举装置600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旋转轴19、至少两个托臂20、液压泵装置21、至少一个第一千斤顶22以及与所述第一千斤顶22对应的连杆23;其中,
所述车架上连接有左立柱24和右立柱25;具体的,所述左立柱24连接在所述左纵向架16上,所述右立柱25连接在所述右纵向架17上;
所述旋转轴19的一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左立柱24上;
所述旋转轴19的另一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右立柱25上;
所述托臂20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19上;
所述托臂20的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托住经轴的托槽26;
所述连杆23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19上;
所述第一千斤顶22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第一千斤顶22的另一端部铰接在对应的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部上;
所述液压泵装置21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液压泵装置21与所述第一千斤顶22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千斤顶22伸缩进而通过所述连杆23带动所述旋转轴19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托臂20向上或向下摆动以便托起或放下所述托槽26中的经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装置21可以为手动液压泵,所述手动液压泵的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具体的,所述经轴托举装置600还包括回位弹簧27,所述回位弹簧27的一端部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回位弹簧27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杆23相连,所述回位弹簧27用于在所述第一千斤顶22泄压时驱动所述旋转轴19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托臂20向下摆动。
如图1、2、5所示,所述电动上轴车还可以包括综框托举装置700,所述综框托举装置700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升降架28、升降驱动机构和至少两个悬臂组件;其中,
所述车架上连接有立架29;具体的,所述立架29连接在所述横向架18上;
所述升降架28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架29上;
所述悬臂组件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8上并用于托住综框;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与所述升降架28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架28升降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悬臂组件上的所述综框上升或下降;其中,所述综框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
固定杆30,所述固定杆30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架29上;
第二千斤顶31,所述第二千斤顶31的下端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横杆32,所述横杆32连接在所述第二千斤顶31的上端部并用于在所述第二千斤顶31的驱动下向上移动;
至少一个升降轮33,所述升降轮33旋转连接在所述横杆32上;
与所述升降轮33对应的升降带34,所述升降带34与对应的所述升降轮33相连,所述升降带34的一端部与所述固定杆30相连,所述升降带3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升降架28相连;具体的,当所述第二千斤顶31驱动所述横杆32上升时,所述横杆32上的升降轮33上升,因为所述升降带34连接在所述固定杆30上的一端部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在升降轮33上升时会带动所述升降带34的另一端部上升,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架28上升,进而带动所述悬臂组件上的综框上升。其中,所述升降轮33可以为链轮,所述升降带34可以为链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轮33和所述升降带34分别设有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臂组件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第一悬臂35、第二悬臂36和托架37;其中,
所述第一悬臂35的一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8上;
所述第二悬臂36的一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悬臂35的另一端部上;
所述托架37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悬臂36的另一端部上并用于托住所述综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同向行驶时能够带动所述车主体100移动,当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反向行驶时能够带动所述车主体100旋转方向和调头,无需人力牵引所述车主体100移动,降低了所述车主体100行走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工人的力气,提高了行走、转向和调头的效率,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通过转动所述操控部件500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转向,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0能够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同步转向,进而能够改变所述车主体100的行驶方向。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主体(100)、第一驱动轮装置(200)、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传动机构(400)、操控部件(500)、控制器(1)和至少一个支撑轮(2);其中,
所述支撑轮(2)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上;
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的一端部;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的行驶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的行驶方向平行;
所述操控部件(500)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相连并用于被操作以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转向;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0)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同步转向;
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控制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同向行驶或反向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分别包括:
轮座,所述轮座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上,所述操控部件(500)与所述轮座相连;
至少一个轮体(3),所述轮体(3)旋转连接在所述轮座上;
与所述轮体(3)对应的电机(4),所述电机(4)安装在所述轮座上并与对应的所述轮体(3)传动连接以便所述电机(4)驱动对应的所述轮体(3)旋转,所述控制器(1)与所述电机(4)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分别包括两个所述电机(4)和两个并列设置的所述轮体(3);其中,
其中一个所述轮体(3)旋转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轮座的一端部;
另一个所述轮体(3)旋转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轮座的另一端部;
所述电机(4)与所述轮体(3)一一对应,所述电机(4)安装在相应的所述轮座上并与对应的所述轮体(3)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包括座体(7)和中心轴(8);其中,
所述中心轴(8)旋转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上;
所述座体(7)连接在所述车主体(100)的下端部上;
所述轮体(3)旋转连接在所述座体(7)上;
所述电机(4)安装在所述座体(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轴(8)上套接有减震弹簧(9);
所述中心轴(8)上设有与所述减震弹簧(9)的下端部相抵的台阶部(10);
所述减震弹簧(9)的上端部与所述车主体(100)的底部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00)包括第一传动轮(11)、第二传动轮(12)和传动带(13);其中,
所述第一传动轮(11)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2)上的齿数相等;
所述第一传动轮(11)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中心轴(8)上;
所述第二传动轮(12)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的中心轴(8)上;
所述传动带(13)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轮(11)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2)上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中的中心轴(8)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中的中心轴(8)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和换挡开关;其中,
所述操控部件(500)包括操控座(14)和操控杆(15);
所述操控座(14)连接在所述中心轴(8)的上端部;
所述操控杆(15)的下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操控座(14)上;
所述控制器(1)连接在所述操控杆(15)的上端部;
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换挡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主体(100)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左纵向架(16)、右纵向架(17)和横向架(18);
所述左纵向架(16)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横向架(18)的左端部上;
所述右纵向架(17)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横向架(18)的右端部上;
所述左纵向架(16)的前端部和所述右纵向架(17)的前端部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轮(2);
所述第一驱动轮装置(200)旋转连接在所述左纵向架(16)的后端部上;
所述第二驱动轮装置(300)旋转连接在所述右纵向架(17)的后端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主体(100)包括车架和经轴托举装置(600),所述经轴托举装置(600)包括旋转轴(19)、至少两个托臂(20)、液压泵装置(21)、至少一个第一千斤顶(22)以及与所述第一千斤顶(22)对应的连杆(23);其中,
所述车架上连接有左立柱(24)和右立柱(25);
所述旋转轴(19)的一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左立柱(24)上;
所述旋转轴(19)的另一端部旋转连接在所述右立柱(25)上;
所述托臂(20)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19)上;
所述托臂(20)的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托住经轴的托槽(26);
所述连杆(23)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19)上;
所述第一千斤顶(22)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第一千斤顶(22)的另一端部铰接在对应的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部上;
所述液压泵装置(21)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液压泵装置(21)与所述第一千斤顶(22)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千斤顶(22)伸缩进而通过所述连杆(23)带动所述旋转轴(19)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上轴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综框托举装置(700),所述综框托举装置(700)包括升降架(28)、升降驱动机构和至少两个悬臂组件;其中,
所述车架上连接有立架(29);
所述升降架(28)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架(29)上;
所述悬臂组件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8)上并用于托住综框;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与所述升降架(28)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架(28)升降移动。
CN202221383488.7U 2022-06-01 2022-06-01 电动上轴车 Active CN217730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3488.7U CN217730459U (zh) 2022-06-01 2022-06-01 电动上轴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3488.7U CN217730459U (zh) 2022-06-01 2022-06-01 电动上轴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0459U true CN217730459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83488.7U Active CN217730459U (zh) 2022-06-01 2022-06-01 电动上轴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0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2191B (zh) 自控式轮履自动转换爬楼机
CN217730459U (zh) 电动上轴车
CN1239381C (zh) 具有横行系统的作业车辆
CN201305093Y (zh) 转向灵活的沙滩车
CN201650114U (zh) 轮式旋挖钻机
CN216973112U (zh) 一种主缆检查装置的行走机构
CN101474116A (zh) 电动代步车
JP4678628B2 (ja) 坂道運送車の牽引機構
CN215948323U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的轮带混合行走装置
CN216973113U (zh) 一种主缆检查装置行走单元的双向同步驱动机构
CN210217781U (zh) 一种隧道用自走式立拱架台车
CN209737646U (zh) 一种立拱架台车用操作臂装置
CN114772191A (zh) 一种穿梭车用助力结构
CN201296630Y (zh) 汽车后牙包拆装升降机
CN2506768Y (zh) 移动平衡游梁式抽油机
CN208915318U (zh) 儿童电动车
CN213168084U (zh) 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跨坐式单轨转向架
CN101786583B (zh) 行走式管子装卸机
CN2299091Y (zh) 路面清扫车
CN2233395Y (zh) 一种人力叉车
CN216002756U (zh) 多轮行走机构同步驱动转向系统
CN2680567Y (zh) 脚踏车省力快速装置
CN2241662Y (zh) 操纵杆式转向器
CN2664937Y (zh) 车辆平衡机构
CN220764447U (zh) 一种周转专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