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0207U - 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 Google Patents

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0207U
CN217720207U CN202221932841.2U CN202221932841U CN217720207U CN 217720207 U CN217720207 U CN 217720207U CN 202221932841 U CN202221932841 U CN 202221932841U CN 217720207 U CN217720207 U CN 217720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end
friction disc
disc
ground return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28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马弈
高兴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Wanxilong Railway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Wanxilong Railway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Wanxilong Railway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Wanxilong Railway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28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0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0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0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属于轨道交通车辆用轴端接地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与碳刷接触并用于磨耗的铜材质的盘体;与轴端固定连接且材质与所述盘体相异的金属材质的支架;所述盘体远离碳刷侧形成有环形结构的延伸段,以便以搭接的形式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摩擦盘重量大、原材料采购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质量轻、原材料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用轴端接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通常是通过高架线或第三轨获取电流,并通过车轴及车轮传输到铁轨,以形成回路,并且轨道交通车辆设置有接地装置,接地装置通常采用碳刷与摩擦盘接触将构架一侧传来的回流电以及静电传递至车轴,最终经车轮导入车辆行驶所经过的铁轨上;
传统的,接地装置包括本体和摩擦盘,本体内部安装有碳刷,碳刷通过弹簧驱动伸出本体外部并保持压力恒定地与摩擦盘接触,车辆运行时,摩擦盘跟随车轴旋转,碳刷与摩擦盘为相对摩擦式接触,其中,碳刷和摩擦盘均为易耗件,碳刷为碳铜合金材质,为了适配碳刷使用寿命、以及兼具良好的导电性,降低电腐蚀现象,摩擦盘材质通常为铜合金材质,工作状态下,摩擦盘和碳刷相对运动,碳刷会在摩擦盘上形成圆形轨迹;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摩擦盘通常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形状呈盘状体结构,而且,摩擦盘一侧要预留有一定厚度用于磨损,盘体侧部设置有刻度线,磨损到线后更换,摩擦盘另一侧需要适配于轴端、并与轴端固定连接,摩擦盘上形成有相应的接口位置,一般采用三点定位的形式与轴端固定连接,因此,整个接地回流装置中摩擦盘的重量占比较大,不利于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设计,而且,摩擦盘整体采用铜合金材质,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摩擦盘重量大、原材料采购成本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重量轻、原材料成本低,有利于节约铜资源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包括:
与碳刷接触并用于磨耗的铜材质的盘体;
与轴端固定连接且材质与所述盘体相异的金属材质的支架;
所述盘体远离碳刷侧形成有环形结构的延伸段,用于以搭接的形式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顶端形成有连接段,用于嵌入所述盘体内部以搭接的形式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具有至少一个能够承受轴向载荷并用于承载所述盘体的承载面,还具有与所述承载面连接的定位面,用于与所述盘体径向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周向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于阻挡所述盘体和所述支架之间发生旋转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周向均布在所述连接段上的定位柱和形成在所述延伸段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能够置于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一端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连接段径向延伸,且所述定位柱的轴线与所述连接段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为圆孔或长条孔或一端开口的U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端周向一体成型有多个连接爪,所述连接爪沿所述支架径向延伸,且所述连接爪开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的材质为铜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具有盘体和支架,且材质相异,通过盘体保留了铜合金材质,减少铜材使用,节约了铜资源,进而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铝支架支撑盘体,实现了减重目的,从而符合了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设计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摩擦盘导电性能,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重量轻、原材料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盘体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支架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盘体;11、延伸段;20、支架;21、连接段;22、第一承载面;23、第二承载面;24、定位面;25、连接爪;30、定位结构;31、定位柱;3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3所示;
实用新型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包括:
与碳刷接触并用于磨耗的铜材质的盘体10;
与轴端固定连接且材质与盘体10相异的金属材质的支架20;
盘体10远离碳刷侧形成有环形结构的延伸段11,用于以搭接的形式与支架20固定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该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为分体结构,其包括盘体10和支架20;
盘体10材质为现有技术中的铜材质,优选的,盘体10材质为铜合金材质,更具体的可以是锡青铜或铝青铜,通过盘体10与碳刷接触和用于磨损、消耗,盘体10的主体部厚度大于现有技术中摩擦盘磨耗厚度,从而保证接地装置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的正常使用寿命周期,盘体10远离碳刷侧形成有环形结构的延伸段11,通过延伸段11套设在支架20外部,以便扩展盘体10与支架20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保证支架20和盘体10之间良好的连接可靠性和导电性;
支架20的材质与盘体10材质不同,优选的,支架20材质为铝材质,更具体为铝合金,当然根据设计需求,也可以采用密度比铜材质密度低的其他金属,支架20一端以搭接的形式与盘体10固定连接,支架20和盘体10之间可以采用冷轧或热轧工艺复合在一起,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爆炸复合法、爆炸轧制法等方式焊接在一起,支架20另一端的连接爪25与轴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方便拆卸;
该结构中,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分体设计,盘体10和支架20材质相异,通过盘体10,实现了减少铜材使用,节约了铜资源,而且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支架20支撑盘体10,实现了减重目的,降低摩擦盘在接地装置中重量比例,即符合了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设计要求,又满足摩擦盘导电性能,盘体10和支架20之间连接可靠,故障率低;
参见图2、5所示;
优选的,支架20顶端形成有连接段21,用于嵌入盘体10内部以搭接的形式与盘体10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支架20顶端设置有连接段21,通过连接段21伸入盘体10内部,增大接触面积,使支架20和盘体10形成搭接,从而保证连接可靠性和导流面积;
参见图5所示;
优选的,连接段21具有至少一个能够承受轴向载荷并用于承载盘体10的承载面,还具有与承载面连接的定位面24,用于与盘体10径向接触。
具体的,该结构中连接段21的直径小于盘体10外径,以使连接段21具有两个承载面,第一承载面22和第二承载面23,连接段21顶端形成第一承载面22,连接段21底端与支架20主体形成有台肩,台肩表面为第二承载面23,第一承载面22和第二承载面23之间连接有定位面24,定位面24与延伸段11内壁接触,第二承载面23与延伸段11端面接触,该结构中,通过第二承载面23和定位面24扩展与盘体10接触面积,同时,第二承载面23还能够与第一配合面同步承载盘体10承受轴向载荷,结构稳定、可靠性高;
参见图2所示;
优选的,连接段21周向设置有定位结构30,用于阻挡盘体10和支架20之间发生旋转位移。
具体的,当车辆运行时,支架20跟随车轴旋转,碳刷相对静止、并与盘体10相抵接触,支架20和盘体10之间会产生扭转分力,通过定位结构30可以有效防止盘体10和支架20之间发生旋转位移;
参见图2、4、5所示;
优选的,定位结构30包括周向均布在连接段21上的定位柱31和形成在延伸段11上的定位孔32,定位柱31能够置于定位孔32内。
具体的,定位结构30包括周向均布在定位面24上的定位柱31和形成在延伸段11上的定位孔32,定位柱31能够置于定位孔32内。优选的,定位柱31一端与连接段21固定连接,另一端沿连接段21径向延伸,且定位柱31的轴线与连接段21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优选的,定位柱31的轴线与连接段21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60°,定位孔32为圆孔或长条孔或一端开口的U型孔,当定位孔32为长条孔时,长条孔长轴轴线沿盘体10轴线方向延伸,当定位孔32为圆孔或长条孔时,可以通过机械加工成型,定位柱31在模压和轧制过程中成型在定位孔32中。
参见图1所示;
优选的,支架20底端周向一体成型有多个连接爪25,连接爪25沿支架20径向延伸,且连接爪25开设有安装孔,用于与轴端连接。
具体的,支架20底端周向一体成型有三个连接爪25,连接爪25沿支架20径向延伸,相连两个连接爪25之间的夹角为120°,连接爪25开设有安装孔,形成三点定位支架20,组装时,安装孔通过螺栓组件与轴端固定连接,便于拆卸,该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垫片,当然根据使用需求,也可以是螺栓、垫片、螺母实现支架和轴端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具有盘体和支架,且材质相异,通过盘体保留了铜合金材质,减少铜材使用,节约了铜资源,进而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铝支架支撑盘体,实现了减重目的,从而符合了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设计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摩擦盘导电性能,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重量轻、原材料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碳刷接触并用于磨耗的铜材质的盘体(10);
与轴端固定连接且材质与所述盘体(10)相异的金属材质的支架(20);
所述盘体(10)远离碳刷侧形成有环形结构的延伸段(11),以便以搭接的形式与所述支架(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20)顶端形成有连接段(21),用于嵌入所述盘体(10)内部并以搭接的形式与所述盘体(1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或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段(21)具有至少一个能够承受轴向载荷并用于承载所述盘体(10)的承载面,还具有与所述承载面连接的定位面(24),用于与所述盘体(10)径向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段(21)周向设置有定位结构(30),用于阻挡所述盘体(10)和所述支架(20)之间发生旋转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结构(30)包括周向均布在所述连接段(21)上的定位柱(31)和形成在所述延伸段(11)上的定位孔(32),所述定位柱(31)能够置于所述定位孔(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柱(31)一端与所述连接段(21)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连接段(21)径向延伸,且所述定位柱(31)的轴线与所述连接段(21)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孔(32)为圆孔或长条孔或一端开口的U型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20)底端周向一体成型有多个连接爪(25),所述连接爪(25)沿所述支架(20)径向延伸,且所述连接爪(25)开设有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体(10)的材质为铜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20)的材质为铝。
CN202221932841.2U 2022-07-26 2022-07-26 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Active CN217720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2841.2U CN217720207U (zh) 2022-07-26 2022-07-26 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2841.2U CN217720207U (zh) 2022-07-26 2022-07-26 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0207U true CN21772020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2841.2U Active CN217720207U (zh) 2022-07-26 2022-07-26 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0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45313A1 (en) Sheet metal sleeve and wheel end assembly provided therewith
EP4068580A2 (en) Motor, powertrain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17720207U (zh) 轴端接地回流摩擦盘
EP2505382B1 (en) A flanged bearing ring for the hub of a motor vehicle wheel
JP2011135722A (ja) 車輪駆動装置用電食防止ユニットおよび車輪駆動装置
CN103025454A (zh) 包括径向中间接头的组件以及结合两个部件的对应方法
CN106945463B (zh) 一种微型汽车后驱动桥轮毂端结构
EP2505379B1 (en) A flanged bearing ring for a bearing unit of a motor vehicle wheel
CN201627926U (zh) 重卡车桥轮毂油封
CN212360497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用组合轴承
CN219687426U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节组件及车辆
CN106891994B (zh) 农机车桥转向拉杆
CN210344056U (zh) 一种推力阻尼轴承
CN202163266U (zh) 托臂梁与适配座连接装置
CN113085444B (zh) 一种轮边减速组件和轮边减速驱动桥
CN214093436U (zh) 绝缘接头装置
CN210135217U (zh) 轴承配置结构和低速重载减速机立式传动轴轴承配置结构
CN204677613U (zh) 一种高承载防静电轮毂齿轮轴承的法兰盘端面结构
CN213415213U (zh) 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的异型托辊
CN114056373A (zh) 端盖组件和轴箱装置
CN217048120U (zh) 一种轮毂结构及轮轴轮毂系统
CN214500040U (zh) 一种导电密封环及轴承组件
CN220842076U (zh) 一种重型万向从动轮
CN214118805U (zh) 一种悬浮刹毂
CN109466247A (zh) 一种车桥桥壳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