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7164U -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7164U
CN217707164U CN202221513063.3U CN202221513063U CN217707164U CN 217707164 U CN217707164 U CN 217707164U CN 202221513063 U CN202221513063 U CN 202221513063U CN 217707164 U CN217707164 U CN 217707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tail
region
outer wing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30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华
王定桥
唐孟强
刘华星
何孺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engd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eng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engd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eng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30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7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7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7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包括承托底盘,承托底盘分为机身区域、短舱区域、尾撑区域、外翼平尾区域、螺旋桨区域和口盖区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成式包装运输方法包装后的整体,其外廓尺寸小于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装载尺寸要求,可通过单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完成单架中大型双发无人机的包装运输;各部件托架除满足运输需求外,还可作为日常维护托架独立使用,提高了装备利用率,实现了包装运输布局集成化、包装运输模块化、运输和使用效费比最高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包装运输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中大型双发固定翼无人机正广泛应用于森林防护、海事监控、态势感知、监视等任务。为提升中大型双发无人机转场运输便利性,需要合理规划包装运输布局,在符合安全运输限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运输规模、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以期实现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高效运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解决了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高效运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包括承托底盘,承托底盘分为机身区域、短舱区域、尾撑区域、外翼平尾区域、螺旋桨区域和口盖区域,机身区域为条形并沿纵向布置于前端右侧,机身区域内设有机身托架,尾撑区域为U形并布置于左侧,尾撑区域U形的中部布置于前端,尾撑区域U形的两端布置于后端,尾撑区域内设有尾撑托架,外翼平尾区域为条形并沿纵向布置于后端右侧,外翼平尾区域内设有外翼平尾托架,两个短舱区域对称布置于后端中部,一个短舱区域位于尾撑区域与外翼平尾区域之间,另一个短舱区域位于尾撑区域U形开口内的右部,短舱区域内设有短舱托架,口盖区域沿纵向布置于后端左侧,口盖区域位于尾撑区域U形开口内的左部,口盖区域内设有口盖包装盒,螺旋桨区域位于口盖区域的端角位置,螺旋桨区域内设有螺旋桨托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身托架上设有实现机身下层纵向安装的第二安装结构,短舱托架上设有实现中央翼上层纵向安装的第三安装结构,尾撑托架上设有实现尾撑下层纵向安装的第四安装结构,第四安装结构包括两个上下交错、左右相扣的尾撑横卧组件,外翼平尾托架上设有实现外翼平尾下层纵向安装的第五安装结构,第五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外翼竖卧组件和一个平尾竖卧组件,两个外翼竖卧组件为前后交错、左右相扣布置,螺旋桨托架上设有实现螺旋桨上层和下层堆叠安装的第六安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托底盘为横纵杆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承托底盘的底部设有第一脚轮,承托底盘的侧部设有吊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身托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上设有托块,上框架的上部与扣压组件连接,上框架通过减震弹簧与下框架连接,下框架与承托底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短舱托架包括两个主框架,主框架为前开口结构,主框架的上部设有后托块和可拆卸的前托块,两个主框架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连接杆,主框架与承托底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尾撑托架包括U形的第四底部框架,第四底部框架上设有下主托架、下侧托架、上侧托架和可拆卸的上主托架,上主托架和下主托架位于第四底部框架U形的中部,上侧托架和下侧托架分别位于第四底部框架U形的两侧,第四底部框架与承托底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底部框架上设有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翼平尾托架包括第五底部框架,第五底部框架上设有前后交错布置的左外翼托架、右外翼托架和平尾托架,左外翼托架和右外翼托架相扣布置,第五底部框架与承托底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外翼托架、右外翼托架和平尾托架均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固定座安装在第五底部框架上,固定座的上部与活动座的上部铰接,固定座的下部与活动座的下部之间连接有卡扣,固定座与活动座之间形成外翼或平尾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五底部框架上设有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桨托架包括下部托盘,下部托盘与中间托盘可拆卸连接,中间托盘与上盖可拆卸连接,下部托盘与中间托盘之间、中间托盘与上盖之间均形成螺旋桨安装槽,下部托盘与承托底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口盖包装盒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减震泡沫,减震泡沫上设有口盖安装槽,箱体与承托底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的功能:以承托底盘(或平台)为主体,根据中大型双发无人机各部件的形状特点,在其结构上合理集成式布置机身托架、短舱托架、尾撑托架、外翼平尾托架、螺旋桨托架和口盖包装盒,实现一架无人机所有部件的有序包装固定。通过该集成式包装运输设备包装后的无人机满足单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完成装载运输的要求,也可通过运输设备直接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成式包装运输方法包装后的整体,其外廓尺寸小于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装载尺寸要求,可通过单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完成单架中大型双发无人机的包装运输;各部件托架除满足运输需求外,还可作为日常维护托架独立使用,提高了装备利用率,实现了包装运输布局集成化、包装运输模块化、运输和使用效费比最高的目的。
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托底盘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组成拆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托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身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短舱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尾撑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翼平尾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盖包装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运输布局图。
图中:1-承托底盘,2-机身托架,3-短舱托架,4-尾撑托架,5-外翼平尾托架,6-螺旋桨托架,7-口盖包装盒;12-机身区域,13-短舱区域,14-尾撑区域,15-外翼平尾区域,16-螺旋桨区域,17-口盖区域,111-第一脚轮,112-吊点;21-上框架,22-减震弹簧,23-下框架,25-托块,26-扣压组件;31-主框架,32-前托块,33-后托块,35-连接杆;41-第四底部框架,42-上主托架,44-下主托架,45-上侧托架,46-下侧托架;51-第五底部框架,52-左外翼托架,53-右外翼托架,54-平尾托架,501-固定座,502-活动座,503-卡扣;61-下部托盘,62-中间托盘,63-上盖;71-箱体,72-减震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图10所示,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包括承托底盘1,承托底盘1分为机身区域12、短舱区域13、尾撑区域14、外翼平尾区域15、螺旋桨区域16和口盖区域17,利用各个区域实现相应托架或包装盒的安装布置。
机身区域12为条形并沿纵向布置于前端右侧,机身区域12内设有机身托架2。尾撑区域14为U形并布置于左侧,尾撑区域14U形的中部布置于前端,尾撑区域14U形的两端布置于后端,尾撑区域14内设有尾撑托架4。外翼平尾区域15为条形并沿纵向布置于后端右侧,外翼平尾区域15内设有外翼平尾托架5,两个短舱区域13对称布置于后端中部,一个短舱区域13位于尾撑区域14与外翼平尾区域15之间,另一个短舱区域13位于尾撑区域14U形开口内的右部,短舱区域13内设有短舱托架3。口盖区域17沿纵向布置于后端左侧,口盖区域17位于尾撑区域14U形开口内的左部,口盖区域17内设有口盖包装盒7。螺旋桨区域16位于口盖区域17的端角位置,螺旋桨区域16内设有螺旋桨托架6。上述前端、后端、左侧和右侧,除去具体指定为,均以承托底盘1为参考。
对于承托底盘1的整个支撑面,机身区域12和尾撑区域14跨度较长,需要占据支撑面前端,而除去尾撑区域14的两端之后的支撑面后端留给其他区域。短舱区域13需要尽量靠中并对称布置,保证中央翼横跨承托底盘1的长边方向,因此一个短舱区域13位于尾撑区域14U形开口的右部,另一个短舱区域13位于尾撑区域14与外翼平尾区域15之间。外翼平尾区域15相对口盖区域17的跨度较长,因此将外翼平尾区域15布置于后端右侧,从而口盖区域17位于尾撑区域14U形开口的剩余区域,则刚好放下来两个一长一短的包装盒。同时螺旋桨区域16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横跨上下层空间,而口盖包装盒又较矮,两个短舱区域13之间又连接有连接杆,因此螺旋桨区域16布置于口盖区域17的端角。
机身托架2上设有实现机身下层纵向安装的第二安装结构,保证机身安装在下层并纵向布置。短舱托架3上设有实现中央翼上层纵向安装的第三安装结构,保证中央翼安装在上层并纵向布置。尾撑托架4上设有实现尾撑下层纵向安装的第四安装结构,第四安装结构包括两个上下交错、左右相扣的尾撑横卧组件,包括两个尾撑安装下层并纵向布置,同时两个尾撑上下交错、左右相扣的横卧布置,避免两个尾撑相互干涉。外翼平尾托架5上设有实现外翼平尾下层纵向安装的第五安装结构,第五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外翼竖卧组件和一个平尾竖卧组件,保证三个部件前后交错布置,两个外翼竖卧组件为前后交错、左右相扣布置,保证两个外翼前后交错、左右相扣的竖卧布置,避免两个外翼相互干涉。螺旋桨托架6上设有实现螺旋桨上层和下层堆叠安装的第六安装结构,保证两个螺旋桨上下堆叠的布置,同时螺旋桨高于包装盒而又低于中央翼。
承托底盘1为横纵杆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用于支撑其他各托架和包装盒,并实现托架和包装盒的安装固定。承托底盘1的底部设有第一脚轮111,实现整体的行走移动。承托底盘1的侧部焊接有吊点112,实现整体的钩设吊装。
机身托架2包括上框架21、减震弹簧22、下框架23、托块25和扣压组件26。上框架21上设有若干横向布置的托块25,托块25上设有机身安装槽,以对机身的下部进行支撑。上框架21的上部与扣压组件26连接,扣压组件26拉紧时,将机身压设在托块25上,实现机身的固定,保证机身位于下层空间。
上框架21通过减震弹簧22与下框架23连接,减震弹簧22的轴向为水平布置,并减震弹簧22的上下端分别穿设在上框架21和下框架23上,利用减震弹簧22实现机身的减震缓冲。下框架23与承托底盘1连接,实现下框架23在承托底盘1上的安装固定。
短舱托架3包括主框架31、前托块32、后托块33和连接杆35。主框架31设有两个,以配合中央翼的两处支撑部位。主框架31为前开口结构,主框架31的上部设有后托块33和可拆卸的前托块32,前托块32和后托块33均为纵向布置,并且两个托块上均设有中央翼安装槽,以对中央翼的下部进行支撑。利用前托块32和后托块33实现对中央翼的支撑,保证中央翼位于上层空间。在中央翼包装时,需要将前托块32拆除,然后中央翼的起落架才能进入主框架31内部。
两个主框架31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连接杆35,利用连接杆35将两个主框架31连接为一体,实现共进退。主框架31与承托底盘1连接,实现主框架31在承托底盘1上的安装固定。
尾撑托架4包括第四底部框架41、上主托架42、下主托架44、上侧托架45和下侧托架46。第四底部框架41上设有下主托架44、下侧托架46、上侧托架45和可拆卸的上主托架42,在装入下部的尾撑时,需要将上主托架42拆掉。
上主托架42和下主托架44位于第四底部框架41U形的中部,上侧托架45和下侧托架46分别位于第四底部框架41U形的两侧,上主托架42和下主托架44为横向布置,上主托架42和下主托架44上设有尾撑安装槽,实现对尾撑侧部的支撑。上主托架42和上侧托架45的高度相对,实现上部一个尾撑的安装放置,下主托架44和下侧托架46的高度相对,实现下部一个尾撑的安装放置,保证两个尾撑均位于下层空间。由于上下的侧托架分别位于两侧,实现了两个尾撑的相扣布置,避免发生干涉。同时两个上下的侧托架为水平支撑面,实现两个尾撑的横卧放置。
上主托架42和下主托架44上设有限位板,对尾撑的安装位置进行挡设定位,方便包装操作。实现尾撑托架4的行走移动。第四底部框架41与承托底盘1连接,实现第四底部框架41在承托底盘1上的安装。
外翼平尾托架5包括第五底部框架51、左外翼托架52、右外翼托架53和平尾托架54。第五底部框架51上设有前后交错布置的左外翼托架52、右外翼托架53和平尾托架54,利用三个托架分别实现左外翼、右外翼和平尾的交错安装固定,保证外翼和平尾位于下层空间。左外翼托架52和右外翼托架53相扣布置,实现左外翼和右外翼的相扣放置,避免翼尖小翼干涉。
左外翼托架52、右外翼托架53和平尾托架54均包括固定座501和活动座502,固定座501安装在第五底部框架51上,固定座501的上部与活动座502的上部铰接,固定座501的下部与活动座502的下部之间连接有卡扣503,固定座501与活动座502之间形成外翼或平尾安装槽。外翼和平尾进行包装时,解除卡扣503将活动座502打开,放置好外翼或平尾之后,将活动座502关闭并锁上卡扣503。
第五底部框架51上设有限位板,对外翼和平尾的位置进行挡设定位,方便包装操作。第五底部框架51与承托底盘1连接,实现第五底部框架51在承托底盘1上的安装。
螺旋桨托架6包括下部托盘61、中间托盘62和上盖63。下部托盘61与中间托盘62可拆卸连接,中间托盘62与上盖63可拆卸连接,下部托盘61与中间托盘62之间、中间托盘62与上盖63之间均形成螺旋桨安装槽,实现螺旋桨的上下堆叠放置,保证两个螺旋桨位于上层和下层空间,但是螺旋桨还要低于中央翼。下部托盘61与承托底盘1连接,实现下部托盘61在承托底盘1上的安装。
口盖包装盒7包括箱体71和减震泡沫72。箱体71与承托底盘1连接,箱体71内设有减震泡沫72,减震泡沫72上设有口盖安装槽,实现口盖的安装放置,利用减震泡沫72对口盖进行缓冲保护。
完成包装后的无人机,整体外廓尺寸满足40英尺标准集装箱门框尺寸要求,包装后的无人机可装入40英尺标准集装箱内。完成包装后的无人机,其主要布局特点如下:
1.整体模块化、分层相嵌式集成布局:将无人机分解后的各运输部件依托对应的托架形成独立的包装运输模块,设计分层相嵌式布局,通过高度上的差异和配合,避免模块之间的干涉。最终通过将各模块固定在承重底盘上完成整体模块化、分层相嵌式集成布局。上层主要布置中央翼,下层布置其他部件。
2.尾撑交错重叠式包装布局:结合尾撑自身特殊的不规则外形,设计左右交错、上下重叠的包装布局方式,充分利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将两个尾撑的包装体积最小化。
3.外翼平尾交错相嵌式布局:结合外翼和平尾自身特殊的不规则外形,设计左右交错、平行相嵌的包装布局方式,将两个外翼和平尾的包装体积最小化。
4.螺旋桨重叠抬升式布局:为螺旋桨设计上下重叠抬升式包装布局方式,充分利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将两个螺旋桨的包装体积最小化。
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包括承托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底盘(1)分为机身区域(12)、短舱区域(13)、尾撑区域(14)、外翼平尾区域(15)、螺旋桨区域(16)和口盖区域(17),机身区域(12)为条形并沿纵向布置于前端右侧,机身区域(12)内设有机身托架(2),尾撑区域(14)为U形并布置于左侧,尾撑区域(14)U形的中部布置于前端,尾撑区域(14)U形的两端布置于后端,尾撑区域(14)内设有尾撑托架(4),外翼平尾区域(15)为条形并沿纵向布置于后端右侧,外翼平尾区域(15)内设有外翼平尾托架(5),两个短舱区域(13)对称布置于后端中部,一个短舱区域(13)位于尾撑区域(14)与外翼平尾区域(15)之间,另一个短舱区域(13)位于尾撑区域(14)U形开口内的右部,短舱区域(13)内设有短舱托架(3),口盖区域(17)沿纵向布置于后端左侧,口盖区域(17)位于尾撑区域(14)U形开口内的左部,口盖区域(17)内设有口盖包装盒(7),螺旋桨区域(16)位于口盖区域(17)的端角位置,螺旋桨区域(16)内设有螺旋桨托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托架(2)上设有实现机身下层纵向安装的第二安装结构,短舱托架(3)上设有实现中央翼上层纵向安装的第三安装结构,尾撑托架(4)上设有实现尾撑下层纵向安装的第四安装结构,第四安装结构包括两个上下交错、左右相扣的尾撑横卧组件,外翼平尾托架(5)上设有实现外翼平尾下层纵向安装的第五安装结构,第五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外翼竖卧组件和一个平尾竖卧组件,两个外翼竖卧组件为前后交错、左右相扣布置,螺旋桨托架(6)上设有实现螺旋桨上层和下层堆叠安装的第六安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底盘(1)为横纵杆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承托底盘(1)的底部设有第一脚轮(111),承托底盘(1)的侧部设有吊点(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托架(2)包括上框架(21)和下框架(23),上框架(21)上设有托块(25),上框架(21)的上部与扣压组件(26)连接,上框架(21)通过减震弹簧(22)与下框架(23)连接,下框架(23)与承托底盘(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舱托架(3)包括两个主框架(31),主框架(31)为前开口结构,主框架(31)的上部设有后托块(33)和可拆卸的前托块(32),两个主框架(31)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连接杆(35),主框架(31)与承托底盘(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撑托架(4)包括U形的第四底部框架(41),第四底部框架(41)上设有下主托架(44)、下侧托架(46)、上侧托架(45)和可拆卸的上主托架(42),上主托架(42)和下主托架(44)位于第四底部框架(41)U形的中部,上侧托架(45)和下侧托架(46)分别位于第四底部框架(41)U形的两侧,第四底部框架(41)与承托底盘(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翼平尾托架(5)包括第五底部框架(51),第五底部框架(51)上设有前后交错布置的左外翼托架(52)、右外翼托架(53)和平尾托架(54),左外翼托架(52)和右外翼托架(53)相扣布置,第五底部框架(51)与承托底盘(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翼托架(52)、右外翼托架(53)和平尾托架(54)均包括固定座(501)和活动座(502),固定座(501)安装在第五底部框架(51)上,固定座(501)的上部与活动座(502)的上部铰接,固定座(501)的下部与活动座(502)的下部之间连接有卡扣(503),固定座(501)与活动座(502)之间形成外翼或平尾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桨托架(6)包括下部托盘(61),下部托盘(61)与中间托盘(62)可拆卸连接,中间托盘(62)与上盖(63)可拆卸连接,下部托盘(61)与中间托盘(62)之间、中间托盘(62)与上盖(63)之间均形成螺旋桨安装槽,下部托盘(61)与承托底盘(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盖包装盒(7)包括箱体(71),箱体(71)内设有减震泡沫(72),减震泡沫(72)上设有口盖安装槽,箱体(71)与承托底盘(1)连接。
CN202221513063.3U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Active CN217707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3063.3U CN217707164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3063.3U CN217707164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7164U true CN217707164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802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3063.3U Active CN217707164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71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5172A (zh) * 2022-06-17 2022-08-30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5172A (zh) * 2022-06-17 2022-08-30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07164U (zh)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布局结构
US4756256A (en) Aerodynamic drag reduction for railcars
CN102019840B (zh) 具有蓄能器区域的车辆
CN103140375A (zh) 折叠式联运平台
CN203427884U (zh) 电动汽车及其底盘结构
US6241308B1 (en) Passenger and freight carrying vehicle
CN115108103B (zh)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方法
JP2023086901A (ja) 電動トラック用フレーム
JP7283006B2 (ja) 電動トラック
CN114955172A (zh)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设备
US8231315B2 (en) Stackable armored vehicle
CN220053783U (zh) 空铁系统的悬挂结构及空铁系统
CN201261583Y (zh) 一种轿车装载架及装有该装载架的双层结构的集装箱
CN210502460U (zh) 一种气垫避震运输车
CN211732155U (zh) 一种用于大型舱体贮存与运输的可拆装式包装箱
CN201784688U (zh) 车体加强结构
CN111252102B (zh)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底架结构
CN113085919B (zh) 运输车
CN212354834U (zh) 一种鸡蛋快递运输保护盒
CN217707184U (zh) 一种集装箱式的无人机包装运输设备
CN201347074Y (zh) 一种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叠装用车轮座架
CN113212786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运输装置
KR20160001640A (ko) 화물 운송용 용기의 이송 장치
CN217534305U (zh) 母台车
CN219295541U (zh) 一种仓栅式半挂车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