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1768U - 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1768U
CN217701768U CN202122350642.2U CN202122350642U CN217701768U CN 217701768 U CN217701768 U CN 217701768U CN 202122350642 U CN202122350642 U CN 202122350642U CN 217701768 U CN217701768 U CN 217701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tail
double
pushing
longitudina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06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理财
卢永胜
黄维坤
陈明望
卢滔
卓伟春
陈思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hou Jinb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hou Jinb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hou Jinb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hou Jinb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06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1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1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1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平台、碰焊机及推料组件,所述工作平台的一侧设有用于输送双鱼尾芯的第一送料组件,所述工作平台的另一侧设有用于输送双鱼尾盖的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碰焊机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双鱼尾芯及所述双鱼尾盖的夹具组件。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用于将所述双鱼尾芯及所述双鱼尾盖推至所述夹具组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能够实现双鱼尾卡扣的机械化自动焊接,极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作业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碰焊作为电阻焊的一种,具有生产效率高、低成本、节省材料、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汽车、轻工等各个工业部门,是重要的焊接工艺之一。其原理是将两金属焊件装夹到夹具中,焊件接触的两端通过气缸的压力相互压紧,以大量的电流传导至金属焊件上,通过焊件接触面产生高温,加热至塑性或熔化状态,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造成永久连接。
传统的碰焊技术一般为人工作业碰焊,操作员要先后将双鱼尾芯和双鱼尾盖装夹到夹具中,仔细观察放置无误后踩下脚踏开关,再由小型气缸将碰焊好的组件顶出夹具,完成对五金件的组合加工。传统的碰焊作业方式,是以人工为主的作业方式,需要依靠操作员眼、手、脚相互配合来完成加工,这样的作业方式效率低下,操作员容易疲劳,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双鱼尾卡扣碰焊作业中主要依靠人力,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以实现双鱼尾卡扣的机械化自动焊接,极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作业安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包括:
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一侧设有用于输送双鱼尾芯的第一送料组件,所述工作平台的另一侧设有用于输送双鱼尾盖的第二送料组件;
碰焊机,所述碰焊机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双鱼尾芯及所述双鱼尾盖的夹具组件;
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用于将所述双鱼尾芯及所述双鱼尾盖推至所述夹具组件上。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均包括分料机构及与所述分料机构输出端连接的直线振动器,所述直线振动器包括用于承载和输送所述双鱼尾芯或所述双鱼尾盖的送料流道,所述送料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分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料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一纵推机构,所述第一纵推机构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垂直,用于将所述送料流道输出端上的所述双鱼尾芯或所述双鱼尾盖推出所述送料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横推机构,所述第一横推机构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平行,用于将被所述第一纵推机构推出所述送料流道的所述双鱼尾芯或所述双鱼尾盖推至所述夹具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推机构包括第一纵推气缸、与所述第一纵推气缸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纵向推块、及供所述第一纵向推块滑动的第一纵向导轨;
所述第一横推机构包括第一横推气缸、与所述第一横推气缸输出轴连接的第一横向推块、及供所述第一横向推块滑动的第一横向导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设置在所述夹具组件背离所述第一横推机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二纵推机构,所述第二纵推机构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纵推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双鱼尾芯或所述双鱼尾盖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开口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还包括第二横推机构,所述第二横推机构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平行,用于将所述凹槽内的所述双鱼尾芯或所述双鱼尾盖推至所述夹具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纵推机构包括第二纵推气缸、与所述第二纵推气缸输出轴连接的第二纵向推块、及供所述第二纵向推块滑动的第二纵向导轨,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推块上;
所述第二横推机构包括第二横推气缸、与所述第二横推气缸输出轴连接的第二横向推块、及供所述第二横向推块滑动的第二横向导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具组件包括下夹具,所述下夹具的两侧设有供所述双鱼尾芯及所述双鱼尾盖滑入的限位槽,两侧的所述限位槽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双鱼尾芯及所述双鱼尾盖的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通过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分别将双鱼尾芯和双鱼尾盖输送到工作平台上,然后通过推料组件的作用,将双鱼尾芯和双鱼尾盖推送至夹具组件中夹紧,然后启动碰焊机完成双鱼尾芯和双鱼尾盖的焊接。整个作业过程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不需要再通过人工进行操作,有利于提高焊接作业的效率和保障操作员的作业安全。而且,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校对,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人为的失误,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第二纵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双鱼尾芯和双鱼尾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工作平台;110、下料口;120、出料斗;121、出料槽;130、支撑平台;
200、第一送料组件;210、第一分料机构;220、第一直线振动器;221、第一送料流道;
300、第二送料组件;310、第二分料机构;320、第二直线振动器;321、第二送料流道;
400、碰焊机;410、夹具组件;411、上夹具;412、下夹具;4121、限位槽;4122、支撑块;
500、推料组件;510、第一纵推机构;511、第一纵推气缸;512、第一纵向推块;513、第一纵向导轨;520、第一横推机构;521、第一横推气缸;522、第一横向推块;523、第一横向导轨;530、第二纵推机构;531、第二纵推气缸;532、第二纵向推块;533、第二纵向导轨;534、凹槽;540、第二横推机构;541、第二横推气缸;542、第二横向推块;543、第二横向导轨;
600、双鱼尾芯;610、顶片;620、翼片;630、碰焊点;
700、双鱼尾盖;710、顶板;720、翼板;
80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00、碰焊机400及推料组件500,工作平台100的一侧设有用于输送双鱼尾芯600的第一送料组件200,工作平台100的另一侧设有用于输送双鱼尾盖700的第二送料组件300。碰焊机400包括用于夹持双鱼尾芯600及双鱼尾盖700的夹具组件410,通过夹具组件410将双鱼尾芯600及双鱼尾盖700按加工作业要求夹紧固定,便于后续通过碰焊机400完成双鱼尾芯600及双鱼尾盖700的碰焊作业。推料组件500设置在工作平台100上,用于将双鱼尾芯600及双鱼尾盖700推至夹具组件410上。
具体地,通过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分别将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输送到工作平台100上,然后通过推料组件500的作用,将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推送至夹具组件410中夹紧,然后启动碰焊机400完成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的焊接。整个作业过程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不需要再通过人工进行操作,有利于提高焊接作业的效率和保障操作员的作业安全。而且,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校对,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人为的失误,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操作员操作和观察,也为了与碰焊机400的工作高度相匹配,还设有用于支撑工作平台100、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支撑架800。在本实施例之外,为了使得工作平台100、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的高度能够适应不同操作需求,可以设置高度可调的支撑架800。为了便于整个设备的搬运和移动,还可以在支撑架800底部设置滑轮。这样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送料组件200和第二送料组件300均包括分料机构及与分料机构输出端连接的直线振动器,直线振动器包括用于承载和输送双鱼尾芯600或双鱼尾盖700的送料流道,送料流道的一端与分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推料组件500连接。通过分料机构,将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有序得分送到连接在分料机构输出端的对应送料流道中,再通过送料流道分别将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输送到对应的推料组件500中,通过推料组件500推送至夹具组件410内进行夹紧。
具体地,如图2至图3所示,第一送料组件200包括第一分料机构210及第一直线振动器220,第一直线振动器220包括用于承载和输送双鱼尾芯600的第一送料流道221。第二送料组件300包括第二分料机构310及第二直线振动器320,第二直线振动器320包括用于承载和输送双鱼尾盖700的第二送料流道3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料组件500包括第一纵推机构510和第一横推机构520,第一纵推机构510的输出方向与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垂直,用于将送料流道输出端上的双鱼尾芯600或双鱼尾盖700推出送料流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纵推机构510的输出方向与第一送料流道221的输送方向垂直,用于将双鱼尾芯600推送出第一送料流道221。
其中,第一纵推机构510包括第一纵推气缸511、与第一纵推气缸511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纵向推块512、及供第一纵向推块512滑动的第一纵向导轨513。通过第一纵推气缸511带动第一纵向推块512在第一纵向导轨513内滑动,从而当双鱼尾芯600移动到第一送料流道221输出端时,通过第一纵向推块512将双鱼尾芯600推送出第一送料流道221,使其进入第一横推机构520的推送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横推机构520的输出方向与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平行,用于将被第一纵推机构510推出送料流道的双鱼尾芯600或双鱼尾盖700推至夹具组件41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推机构520的输出方向与第一送料流道221的输送方向平行,用于被第一纵推机构510推出第一送料流道221的双鱼尾芯600推送至夹具组件410上进行夹紧。
其中,第一横推机构520包括第一横推气缸521、与第一横推气缸521输出轴连接的第一横向推块522、及供第一横向推块522滑动的第一横向导轨523。当第一纵推机构510将双鱼尾芯600推出第一送料流道221进入第一横推机构520的推送范围时,通过第一横推气缸521带动第一横向推块522在第一横向导轨523内滑动,从而使得第一横向推块522能够将双鱼尾芯600推送至夹具组件410上进行夹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料组件500包括第二纵推机构530和第二横推机构540,第二纵推机构530的输出方向与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二纵推机构530上设有用于放置双鱼尾芯600或双鱼尾盖700的凹槽534,凹槽534的一侧开口与送料流道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纵推机构530的输出方向与第二送料流道321的输送方向垂直,当置于第二送料流道321上输送的双鱼尾盖700输送至第二送料流道321输出端时,从第二送料流道321输出端输出并通过凹槽534的一侧开口进入凹槽534中。再通过第二纵推机构530的推送,凹槽534沿与第二送料流道321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直至将双鱼尾盖700推送至第二横推机构540的推送范围。
其中,第二纵推机构530包括第二纵推气缸531、与第二纵推气缸531输出轴连接的第二纵向推块532、及供第二纵向推块532滑动的第二纵向导轨533,凹槽534设置在第二纵向推块532上。当双鱼尾盖700从第二送料流道321中输出并进入凹槽534后,通过第二纵推气缸531带动第二纵向推块532在第二纵向导轨533内滑动,通过第二纵向推块532将双鱼尾盖700推送至第二横推机构540的推送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横推机构540的输出方向与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平行,用于将凹槽534内的双鱼尾芯600或双鱼尾盖700推至夹具组件41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横推机构540的输出方向与第二送料流道321的输送方向平行,用于将第二纵向推块532凹槽534中的双鱼尾盖700推送至夹具组件410上进行夹紧。
其中,第二横推机构540包括第二横推气缸541、与第二横推气缸541输出轴连接的第二横向推块542、及供第二横向推块542滑动的第二横向导轨543。当第二纵向推块532将双鱼尾盖700推送至第二横推机构540的推送范围时,通过第二横推气缸541带动第二横向推块542在第二横向导轨543内滑动,从而使得第二横向推块542能够将双鱼尾盖700推送至夹具组件410上进行夹紧。当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均被推送至夹具组件410上完成夹紧配合之后之后,启动碰焊机400实现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的焊接作业。
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平台100上设有下料口110,下料口110设置在夹具组件410背离第一横推机构520的一侧。从而当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在夹具组件410上完成焊接形成双鱼尾卡扣后,通过第一横推机构520从一侧推动双鱼尾芯600,将双鱼尾芯600推进夹具组件410上的同时,将焊接完成的双鱼尾卡扣推出夹具组件410,使其从下料口110处掉落,完成出料。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口下方设有出料斗120,出料斗120的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出料槽121,焊接完成的双鱼尾卡扣从出料口处掉落到出料斗120上,并沿着倾斜设置的出料槽121缓缓滑下,再通过收纳箱接收运送至打包处完成出料打包。当然,也可以直接在出料槽121出口处直接设置出料打包工位,直接完成双鱼尾卡扣的打包装箱作业。整个作业流程实现机械化,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投入,作业效率更高,良品率和安全性都得到有效保障。
进一步地,在工作平台100上,还设有支撑平台130,用于支撑推料组件500。直线振动器安装在工作平台100上,通过支撑平台130将推料组件500架起,从而使得推料组件500和直线振动器的送料流道处于同一水平上,便于推料组件500对送料流道内的双鱼尾芯600或双鱼尾盖700进行推送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下料口110设置在支撑平台130上,且出料斗120的一端设置在下料口110的正下方,另一端固定在工作平台100上。通过将直线振动器安装在工作平台100上,并且将推送组件架设在支撑平台130上,更加便于下料口110和出料斗120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操作员也可以很方便地观察物料输送、加工以及出料等整个作业的情况。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具组件410包括下夹具412和上夹具411,下夹具412的两侧设有供双鱼尾芯600及双鱼尾盖700滑入的限位槽4121,两侧的限位槽412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双鱼尾芯600及双鱼尾盖700的支撑块41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双鱼尾芯600包括一顶片610以及设置在顶片610两侧下方的翼片620,顶片610的上方设有若干用于与双鱼尾盖700碰焊的碰焊点630。双鱼尾盖700包括一顶板710以及设置在顶板710两侧下方的翼板720。
在具体夹持操作中,双鱼尾芯600在第一横推机构520的推送下,滑入下夹具412中,双鱼尾芯600的两侧翼片620恰好能够滑入下夹具412的两侧限位槽4121内,并且双鱼尾芯600的顶片610抵接在支撑块4122上。同理,双鱼尾盖700在第二横推机构540的推送下,滑入下夹具412中,双鱼尾盖700的两侧翼板720恰好能够滑入下夹具412的两侧限位槽4121内,并且双鱼尾盖700的顶板710刚好抵接在双鱼尾芯600的顶片610上方。当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均分别被第一横推机构520和第二横推机构540推送至下夹具412中并完成定位后,通过设置在下夹具412正上方的上夹具411从上方向下移动,抵接在双鱼尾盖700的顶板710上端并将双鱼尾盖700的顶板710紧压在双鱼尾芯600的碰焊点630上,实现双鱼尾芯600和双鱼尾盖700的夹紧操作,最后通过碰焊机400焊接即可以完成双鱼尾卡扣的焊接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单元”、“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生产,以方便进行模块化组装。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平台(100),所述工作平台(100)的一侧设有用于输送双鱼尾芯(600)的第一送料组件(200),所述工作平台(100)的另一侧设有用于输送双鱼尾盖(700)的第二送料组件(300);
碰焊机(400),所述碰焊机(400)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双鱼尾芯(600)及所述双鱼尾盖(700)的夹具组件(410);
推料组件(500),所述推料组件(500)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100)上,用于将所述双鱼尾芯(600)及所述双鱼尾盖(700)推至所述夹具组件(4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200)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300)均包括分料机构及与所述分料机构输出端连接的直线振动器,所述直线振动器包括用于承载和输送所述双鱼尾芯(600)或所述双鱼尾盖(700)的送料流道,所述送料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分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料组件(5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500)包括第一纵推机构(510),所述第一纵推机构(510)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垂直,用于将所述送料流道输出端上的所述双鱼尾芯(600)或所述双鱼尾盖(700)推出所述送料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500)还包括第一横推机构(520),所述第一横推机构(520)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平行,用于将被所述第一纵推机构(510)推出所述送料流道的所述双鱼尾芯(600)或所述双鱼尾盖(700)推至所述夹具组件(4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推机构(510)包括第一纵推气缸(511)、与所述第一纵推气缸(511)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纵向推块(512)、及供所述第一纵向推块(512)滑动的第一纵向导轨(513);
所述第一横推机构(520)包括第一横推气缸(521)、与所述第一横推气缸(521)输出轴连接的第一横向推块(522)、及供所述第一横向推块(522)滑动的第一横向导轨(52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00)上设有下料口(110),所述下料口(110)设置在所述夹具组件(410)背离所述第一横推机构(52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500)包括第二纵推机构(530),所述第二纵推机构(530)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纵推机构(530)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双鱼尾芯(600)或所述双鱼尾盖(700)的凹槽(534),所述凹槽(534)的一侧开口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500)还包括第二横推机构(540),所述第二横推机构(540)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送料流道的输送方向平行,用于将所述凹槽(534)内的所述双鱼尾芯(600)或所述双鱼尾盖(700)推至所述夹具组件(4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推机构(530)包括第二纵推气缸(531)、与所述第二纵推气缸(531)输出轴连接的第二纵向推块(532)、及供所述第二纵向推块(532)滑动的第二纵向导轨(533),所述凹槽(534)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推块(532)上;
所述第二横推机构(540)包括第二横推气缸(541)、与所述第二横推气缸(541)输出轴连接的第二横向推块(542)、及供所述第二横向推块(542)滑动的第二横向导轨(54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具组件(410)包括下夹具(412),所述下夹具(412)的两侧设有供所述双鱼尾芯(600)及所述双鱼尾盖(700)滑入的限位槽(4121),两侧的所述限位槽(412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双鱼尾芯(600)及所述双鱼尾盖(700)的支撑块(4122)。
CN202122350642.2U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Active CN217701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0642.2U CN217701768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0642.2U CN217701768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1768U true CN217701768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0642.2U Active CN217701768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1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46968B (zh) 用于加工动簧片组件的自动点焊整形机
CN210648575U (zh) 一种适用于平板铸件的打孔设备
CN112454907A (zh) 一种兼容不同规格口罩的耳带焊接机构
CN203444991U (zh) 电容赋能焊接注胶插壳组装机
CN104577621A (zh) Usb母头自动组装机
CN103441311A (zh) 蓄电池极板全自动包板机
CN217701768U (zh) 一种双鱼尾卡扣自动焊接装置
CN111618178A (zh) 低压电器引弧板与双金全自动冲焊设备
CN208787710U (zh) 一种焊接装置
CN212217720U (zh) 一种开关装配设备
CN112542753B (zh) 一种多轨道连接器母座自动化装配方法及设备
CN211028666U (zh) 振盘上料装置
CN117415542A (zh) 一种电池定位加工装置
CN111114891A (zh) 一种纸杯叠放包装用投放装置
CN107511555B (zh) 一种全自动化电子线圈浸锡机
CN208189957U (zh) 一种全自动插针折弯一体机
CN214053996U (zh) 自动上下料剥线送线焊锡机
CN212330276U (zh) 塑胶件上下壳体弹簧自动组装设备
CN210588447U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应用该上料装置的倒角机
CN210937631U (zh) 一种自动点焊机
CN203566068U (zh) 电芯成品自动电焊机
CN209829439U (zh) 继电器密封性封胶机
CN114210885A (zh) 热导管加工机
CN214186088U (zh) 一种用于热罐的自动切割焊接设备
CN219329219U (zh) 全自动继电器组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utomatic welding device for double fishtail buck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1

Pledge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Limited Meizhou Chengqu sub branch

Pledgor: MEIZHOU JINBIN METAL PRODUC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428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1

Pledge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Limited Meizhou Chengqu sub branch

Pledgor: MEIZHOU JINBIN METAL PRODUC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428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