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6247U -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6247U
CN217676247U CN202221014066.2U CN202221014066U CN217676247U CN 217676247 U CN217676247 U CN 217676247U CN 202221014066 U CN202221014066 U CN 202221014066U CN 217676247 U CN217676247 U CN 217676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fixed
movable pulley
movabl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40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云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0140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6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6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6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摩擦式提升系统,包括设置在井道内的轿厢、顶部滑轮组、驱动主机、底部滑轮组、曳引媒介、动滑轮固定支座和动滑轮组;轿厢上设有轿厢滑轮,顶部滑轮组设置在井道的顶部,驱动主机和底部滑轮设于井道底部,驱动主机上设有驱动轮;动滑轮固定支座可上下移动的设于顶部滑轮组与底部滑轮组之间,且动滑轮固定支座内部设有动滑轮组,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三动滑轮;曳引媒介上端头往下再依次绕过第一动滑轮、顶部滑轮组、轿厢滑轮、底部滑轮、第二动滑轮、驱动轮和第三动滑轮后,再将曳引媒介的下端头固定在井道底部涨紧弹簧上。利用驱动轮和与牵引媒介的摩擦力来提升负载,调整曳引媒介绕绳比,可以实现负载的长行程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货垂直提升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用于人货提升的主要方式以下几种:1.利用驱动轮和绳/带之间的摩檫力来提升负载,比较常见的是带有平衡重的曳引式提升装置,例如常见的垂直提升电梯。2.通过绳/带在驱动轮上的连续缠绕来提升负载,例如卷扬机。3.通过直接的机械接触传动来提升负载,例如通过齿轮齿条的提升机,丝杠螺母提升平台等。4.利用压缩特定的物理介质(空气,水/油等液体)做功的提升装置,例如气缸和油缸作为驱动部件的提升平台等。5.利用电磁原理的直线电机的提升装置。
但上述几种提升方式的主要问题如下:1的电梯式的提升装置,需要平衡重以及平衡重运行的空间,其运行空间的利用率低。2、3、4的几种结构,其本身的结构限制,都会对提升的高度有一定的使用限制。5的直线电机类的提升装置虽然没有前面的问题,但技术复杂,实际应用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专利申请,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开号为CN108996373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浅底坑无对重电梯是无对重的电梯技术,采用的是将驱动主机上置采用卷扬式的结构,其主要的缺点在于:1.由于仅采用两个钢丝绳直接提升负载,其可提升的负载小;2.由于采用卷扬式结构其提升高度受限。2、公开号为CN105398919A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下部驱动型无对重电梯的曳引结构,是采用将主机放置在底部,驱动轮上带有棘轮,通过增加绕绳比的方式解决了大负载的提升,但由于仍然采用的是电机驱动轮子连续缠绕的方式,使其提升的高度受限。3、公开号为CN102112385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对重电梯,其必须采用底部的涨紧装置来解决悬吊装置的伸长,但实际使用中,涨紧装置的工作范围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定期的维护调整,并且该实用新型的结构不适用比较大的负载。4、公开号为CN1906110A了一种无对重电梯装置,其通过设置在顶部的驱动轮和底部的反绳轮,将主绳索绕在通过驱动轮和反绳轮,分别固定在轿厢的上部和下部,利用摩檫力直接提升轿厢负载,实际使用中其提升的负载受限,并且利用绳头的弹簧来涨紧绳索,涨紧行程有限,需定期调整。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通过合理设计滑轮的布置方式,利用提升负载的重力来对曳引媒介的伸长进行自动补偿,不需要人为的调整,而且通过调整曳引媒介的不同绕绳比,可以实现负载的长行程提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包括设置在井道内的轿厢、顶部滑轮组、驱动主机、底部滑轮组、曳引媒介、底部涨紧弹簧、顶部涨紧弹簧、动滑轮固定支座和动滑轮组;所述轿厢上安装有用于超速时动作的安全钳装置,所述轿厢上固定有轿厢滑轮,且轿厢可沿固定的导轨上下运行;顶部滑轮组设置在井道的顶部,并包括第一顶部定滑轮、第二顶部定滑轮和第三顶部定滑轮;所述驱动主机设置于井道底部,且驱动主机上连接有驱动轮;井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滑轮组,所述底部滑轮组内设有第一底部定滑轮和第二底部定滑轮;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顶部滑轮组与底部滑轮组之间,且动滑轮固定支座内部设有动滑轮组,所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三动滑轮;
所述曳引媒介上端头固定在顶部涨紧弹簧上,所述顶部涨紧弹簧靠近井道的顶部固定,曳引媒介上端头往下再依次绕过第一动滑轮、第一顶部定滑轮、轿厢滑轮、第二顶部定滑轮、第三顶部定滑轮、第一底部定滑轮、第二底部定滑轮、第二动滑轮、驱动轮和第三动滑轮后,再将曳引媒介的下端头固定在底部涨紧弹簧上,所述底部涨紧弹簧靠近井道的底部固定;
当轿厢需要下降时,驱动主机带动驱动轮逆时针转动,通过曳引媒介绕过第三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将动滑轮固定支座拉动向下运行,绕在其上的曳引媒介通过井道底部的第一底部定滑轮和第二底部定滑轮绕到井道顶部,通过井道顶部固定的第二顶部定滑轮和第三顶部定滑轮将曳引媒介导向到轿厢滑轮上,绕过轿厢滑轮后通过固定在轿厢顶部的第一顶部定滑轮反向后到动滑轮固定支座内的第一动滑轮,绕过第一动滑轮后再通过井道顶部的顶部涨紧弹簧固定。
优选的,所述顶部涨紧弹簧通过顶部固定绳头板固定在井道的顶部;所述底部涨紧弹簧通过底部固定绳头板固定在井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制动器。
优选的,所述轿厢上安装有用于防坠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由独立的检测装置触发。
优选的,所述井道侧壁设有具有导向功能的刚性导轨,所述轿厢沿刚性导轨上下运行。
优选的,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内的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三动滑轮的直径大小不同。
优选的,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内还设有第四动滑轮和第五动滑轮。
优选的,所述驱动主机可直接驱动驱动轮或通过减速箱带动驱动轮。
优选的,所述曳引媒介为钢带或包覆摩擦材料以增加摩擦系数的钢丝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摩擦式提升系统的曳引媒介通过轿厢的自重进行涨紧,动滑轮固定支座的运行方向和轿厢运行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固定在动滑轮固定支座上的第二动滑轮和第三动滑轮形成的速比,使在驱动轮上较小的摩擦力即可驱动较大的负载。通过各个滑轮的布置,利用驱动轮和与其接触的牵引媒介产生的摩擦力来提升负载,利用负载的自重来涨紧曳引媒介,而不需要专门的配重对曳引媒介进行涨紧和调整。
与现有公开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利用提升负载的重力来对曳引媒介的伸长进行自动补偿,不需要人为的调整,利用负载的重力对曳引媒介进行涨紧,无需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整。
2.合理设计各个滑轮的布置方式,通过增加动滑轮的数量,可以对应增加提升的负载。
3.由于采用的是摩擦式的传动,提升高度不受限制,通过调整曳引媒介的不同绕绳比,可以实现负载的长行程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在增加动滑轮后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驱动系统的安装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的在顶部反绳轮支架处的侧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的在顶部反绳轮支架处的俯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的在主机支架处的侧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的在主机支架处的正面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中轿厢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的中轿厢架的主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轿厢 2.顶部反绳轮支架 21.第一顶部定滑轮 22.第二顶部定滑轮 23.第三顶部定滑轮 201.第一顶部反绳轮 202.第二顶部反绳轮 203.第三顶部反绳轮 204.第四顶部反绳轮 3.驱动主机 31.驱动轮 4.底部反绳轮 41.第一底部定滑轮 42.第二底部定滑轮 5.曳引媒介 51.上绳头 52.下绳头 6.底部涨紧弹簧 61.底部固定绳头板 7.顶部涨紧弹簧 71.顶部固定绳头板 8.动滑轮固定支座 91.第一动滑轮 92.第二动滑轮 93.第三动滑轮 94.第四动滑轮 95.第五动滑轮 10.井道 11.轿厢滑轮 12.轿厢架 13.安全钳装置14.导轨 15.主机支架 16.轿厢反绳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包括设置在井道内的轿厢1、顶部滑轮组、驱动主机3、底部滑轮组、曳引媒介5、底部涨紧弹簧6、顶部涨紧弹簧7、动滑轮固定支座8和动滑轮组;所述轿厢1上安装有用于超速时动作的安全钳装置,所述轿厢1上固定有轿厢滑轮11,且轿厢1可沿固定的导轨上下运行;顶部滑轮组设置在井道的顶部,并包括第一顶部定滑轮21、第二顶部定滑轮22和第三顶部定滑轮23;所述驱动主机3设置于井道底部,且驱动主机3上连接有驱动轮31;井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滑轮组,所述底部滑轮组内设有第一底部定滑轮41和第二底部定滑轮42;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8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顶部滑轮组与底部滑轮组之间,且动滑轮固定支座8内部设有动滑轮组,所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91、第二动滑轮92和第三动滑轮93;
所述曳引媒介5上端头固定在顶部涨紧弹簧7上,所述顶部涨紧弹簧7靠近井道的顶部固定,曳引媒介5上端头往下再依次绕过第一动滑轮91、第一顶部定滑轮21、轿厢滑轮11、第二顶部定滑轮22、第三顶部定滑轮23、第一底部定滑轮41、第二底部定滑轮42、第二动滑轮92、驱动轮31和第三动滑轮93后,再将曳引媒介5的下端头固定在底部涨紧弹簧6上,所述底部涨紧弹簧6靠近井道的底部固定;
当轿厢1需要下降时,驱动主机3带动驱动轮31逆时针转动,通过曳引媒介5绕过第三动滑轮93和第二动滑轮92将动滑轮固定支座8拉动向下运行,绕在其上的曳引媒介5通过井道底部的第一底部定滑轮41和第二底部定滑轮42绕到井道顶部,通过井道顶部固定的第二顶部定滑轮22和第三顶部定滑轮23将曳引媒介5导向到轿厢滑轮11上,绕过轿厢滑轮11后通过固定在轿厢1顶部的第一顶部定滑轮21反向后到动滑轮固定支座8内的第一动滑轮91,绕过第一动滑轮91后再通过井道顶部的顶部涨紧弹簧7固定。
当轿厢1需要上升时,驱动主机3带动驱动轮31顺时针转动,上述各移动部件及旋转零部件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及旋转即可完成对轿厢的提升。
其中,所述顶部涨紧弹簧7通过顶部固定绳头板71固定在井道的顶部;所述底部涨紧弹簧6通过底部固定绳头板61固定在井道的底部。为了强化制动效果,所述驱动轮31上设置有制动器。所述轿厢1上安装有用于防坠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由独立的检测装置触发,以提高安全性。为了使轿厢平稳运行,运行时不会晃动,所述井道侧壁设有具有导向功能的刚性导轨,所述轿厢1沿刚性导轨上下运行。
同时,为了调整曳引媒介5的不同绕绳比,以实现轿厢1的长行程提升,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8内的第一动滑轮91、第二动滑轮92和第三动滑轮93的直径大小不同。
再参阅图2,当然根据轿厢1的行程提升实际需要,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8内的滑轮数量可以增设有第四动滑轮94和第五动滑轮95。
在实际应用时,所述驱动主机3可直接驱动驱动轮31或通过减速箱带动驱动轮31,当然也可由其他动力驱动,例如液压、气动设备等。所用的曳引媒介5为钢带或包覆摩擦材料以增加摩擦系数的钢丝绳。
在本例中,本摩擦式提升系统的曳引媒介5通过轿厢1的自重进行涨紧,动滑轮固定支座8的运行方向和轿厢1运行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固定在动滑轮固定支座8上的第二动滑轮92和第三动滑轮93形成的速比,使在驱动轮31上较小的摩擦力即可驱动较大的负载。通过各个滑轮的布置,利用驱动轮31和与其接触的牵引媒介产生的摩擦力来提升负载,利用负载的自重来涨紧曳引媒介,而不需要专门的配重对曳引媒介5进行涨紧和调整。
实施例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在电梯技术上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应用时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3-10所示,一种摩擦式提升电梯,包括设置在井道10内的轿厢1、顶部反绳轮支架2、顶部反绳轮组、驱动主机3、底部反绳轮4、曳引媒介5、主机支架15、底部涨紧弹簧6、顶部涨紧弹簧7、动滑轮固定支座8和动滑轮组;所述轿厢1下部及内侧连接有轿厢架12,轿厢架12内侧下部两边安装有用于超速时动作的安全钳装置13,所述轿厢1顶部固定有轿厢反绳轮16,且轿厢架12可沿固定在井道10内侧壁的导轨14上下运行;顶部反绳轮组设置在井道10的顶部,并包括第一顶部反绳轮201、第二顶部反绳轮202、第三顶部反绳轮203和第四顶部反绳轮204;所述主机支架15设置于井道10底部,驱动主机3设于主机支架15内,且驱动主机3上连接有驱动轮31;井道10的底部侧壁还设置有底部反绳轮4;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8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顶部反绳轮组与底部反绳轮4之间,且动滑轮固定支座8内部设有动滑轮组,所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91、第二动滑轮92和第三动滑轮93;
所述曳引媒介5顶端的上绳头51通过固定杆和顶部涨紧弹簧7固定在顶部反绳轮支架2底部内侧,所述顶部涨紧弹簧7靠近井道10的顶部固定,曳引媒介5的上绳头51往下再依次绕过第一动滑轮91、第一顶部反绳轮201、第二顶部反绳轮202、轿厢反绳轮16、第三顶部反绳轮203、第四顶部反绳轮204、底部反绳轮4、第二动滑轮92、驱动轮31和第三动滑轮93后,再将曳引媒介5底端的下绳头52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底部涨紧弹簧6上,所述底部涨紧弹簧6固定在主机支架15的外侧端顶部;
当轿厢1需要下降时,驱动主机3带动驱动轮31逆时针转动。通过曳引媒介5绕过第三动滑轮93和第二动滑轮92将动滑轮固定支座8拉动向下运行,绕在其上的曳引媒介5通过井道10底部的底部反绳轮4绕到井道顶部。再通过井道10顶部固定的第三顶部反绳轮203和第四顶部反绳轮204将曳引媒介5导向到轿厢反绳轮16上,绕过轿厢反绳轮16后通过固定在轿厢1顶部的第一顶部反绳轮201和第二顶部反绳轮202反向后到动滑轮固定支座8内的第一动滑轮91,绕过第一动滑轮91后上绳头51再通过固定杆和顶部涨紧弹簧7固定。由于顶部涨紧弹簧7固定在顶部反绳轮支架2底部内侧,顶部反绳轮支架2固定在井道10的顶部,因此,曳引媒介5的上绳头51也相当于被固定在井道顶部。
当轿厢1需要上升时,驱动主机3带动驱动轮31顺时针转动,上述各移动部件及旋转零部件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及旋转即可完成对轿厢的提升。
在本例中,本摩擦式提升电梯的曳引媒介5通过轿厢1的自重进行涨紧,动滑轮固定支座8的运行方向和轿厢1运行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固定在动滑轮固定支座8上的第二动滑轮92和第三动滑轮93形成的速比,使在驱动轮31上较小的摩擦力即可驱动较大的负载。通过各个滑轮的布置,利用驱动轮31和与其接触的牵引媒介产生的摩擦力来提升负载,利用负载的自重来涨紧曳引媒介,而不需要专门的配重对曳引媒介5进行涨紧和调整。
从上述的实施例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公开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提升负载的重力来对曳引媒介的伸长进行自动补偿,不需要人为的调整,利用负载的重力对曳引媒介进行涨紧,无需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整。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各个滑轮的布置方式,采用增加动滑轮的数量,可以对应增加提升的负载。另外,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的是摩擦式的传动,提升高度不受限制,通过调整曳引媒介的不同绕绳比,可以实现负载的长行程提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道内的轿厢、顶部滑轮组、驱动主机、底部滑轮组、曳引媒介、底部涨紧弹簧、顶部涨紧弹簧、动滑轮固定支座和动滑轮组;所述轿厢上安装有用于超速时动作的安全钳装置,所述轿厢上固定有轿厢滑轮,且轿厢可沿固定的导轨上下运行;顶部滑轮组设置在井道的顶部,并包括第一顶部定滑轮、第二顶部定滑轮和第三顶部定滑轮;所述驱动主机设置于井道底部,且驱动主机上连接有驱动轮;井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滑轮组,所述底部滑轮组内设有第一底部定滑轮和第二底部定滑轮;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顶部滑轮组与底部滑轮组之间,且动滑轮固定支座内部设有动滑轮组,所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三动滑轮;
所述曳引媒介上端头固定在顶部涨紧弹簧上,所述顶部涨紧弹簧靠近井道的顶部固定,曳引媒介上端头往下再依次绕过第一动滑轮、第一顶部定滑轮、轿厢滑轮、第二顶部定滑轮、第三顶部定滑轮、第一底部定滑轮、第二底部定滑轮、第二动滑轮、驱动轮和第三动滑轮后,再将曳引媒介的下端头固定在底部涨紧弹簧上,所述底部涨紧弹簧靠近井道的底部固定;
当轿厢需要下降时,驱动主机带动驱动轮逆时针转动,通过曳引媒介绕过第三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将动滑轮固定支座拉动向下运行,绕在其上的曳引媒介通过井道底部的第一底部定滑轮和第二底部定滑轮绕到井道顶部,通过井道顶部固定的第二顶部定滑轮和第三顶部定滑轮将曳引媒介导向到轿厢滑轮上,绕过轿厢滑轮后通过固定在轿厢顶部的第一顶部定滑轮反向后到动滑轮固定支座内的第一动滑轮,绕过第一动滑轮后再通过井道顶部的顶部涨紧弹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涨紧弹簧通过顶部固定绳头板固定在井道的顶部;所述底部涨紧弹簧通过底部固定绳头板固定在井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制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上安装有用于防坠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由独立的检测装置触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侧壁设有具有导向功能的刚性导轨,所述轿厢沿刚性导轨上下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内的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三动滑轮的直径大小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固定支座内还设有第四动滑轮和第五动滑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主机可直接驱动驱动轮或通过减速箱带动驱动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媒介为钢带或包覆摩擦材料以增加摩擦系数的钢丝绳。
CN202221014066.2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Active CN217676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4066.2U CN217676247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4066.2U CN217676247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6247U true CN21767624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5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4066.2U Active CN217676247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6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2908Y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绳轮式电梯
CN2587991Y (zh) 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曳引升降装置
CN201703940U (zh) 多速比曳引式电梯
CN103264971A (zh) 一种胀紧驱动的卷扬提升机构
CN205591617U (zh) 一种两层停车设备的双速电机滚珠丝杆牵引升降装置
CN217676247U (zh)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CN201385974Y (zh) 一种顶置式曳引传动施工升降机
CN203173653U (zh) 4∶1无机房载货电梯曳引机的下置式结构装置
CN206035002U (zh) 一种机械停车设备提升机构
CN205204567U (zh) 无配重电梯及其升降驱动电机、驱动单元和驱动系统
CN107217884A (zh) 一种两层停车设备的双速电机滚珠丝杆牵引升降装置
CN204689291U (zh) 一种电梯前端状态采集器
CN201864409U (zh)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悬挂装置
CN114873416A (zh) 一种摩擦式提升系统
CN2804031Y (zh) 循环卷扬的移动式曳引运载器
CN209081190U (zh) 一种电梯导向轮装置
CN206511780U (zh) 一种丝杆式单人升降梯
CN102602766A (zh) 无机房电梯救援装置
CN2038491U (zh) 双向张紧器
CN201817167U (zh) 无配重电梯
CN205575336U (zh) 一种上返绳钢带悬挂家用电梯
CN2271519Y (zh) 导轨附墙式升降机
CN219885403U (zh) 一种对重绕绳装置
CN110550533A (zh) 一种电梯的对重装置
CN105883536A (zh) 一种安全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