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8491U -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8491U
CN217658491U CN202221818857.0U CN202221818857U CN217658491U CN 217658491 U CN217658491 U CN 217658491U CN 202221818857 U CN202221818857 U CN 202221818857U CN 217658491 U CN217658491 U CN 217658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mbrella
fan
shell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88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观正
袁水勇
朱寒奇
肖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88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8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8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849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0309 priority patent/WO202320272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包括相互配置连接的伞布、伸缩架和伞杆,所述出风件包括:外壳;至少两个风扇组件,竖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每一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离心式扇叶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心式扇叶转动,将风从所述进风部吸入后,自所述出风部吹出。所述出风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风扇组件,所述出风件相比伞顶更靠近用户,更远离太阳,吹风降温效果更好;并且所述离心式扇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安全性能更好。

Description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风降温效果好且便于携带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背景技术
在有阳光的高温天气,遮阳伞具有阻挡阳光和紫外线的作用。然而,普通的遮阳伞无调节温度的功能,对于在户外行走使用这样的遮阳伞的用户来说,使用体验不佳。一般加装风扇的伞是装置在伞的顶端内侧,其缺点是风扇会将曝晒在阳光下的高温传导至用户,吹风效果较差。并且风扇与遮阳伞始终是两个产品,整体融合性差;再加上扇叶容易受外侧的风扰动,出风不稳定,用户体验不好。
同时,常见的加装风扇的伞,通常使用轴流扇叶,轴流扇叶直接外露,或简单收容于大格栅中,用户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头发被扇叶吸入,或手指误触扇叶的现象,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无叶雨伞,通过在连接至伞杆底部和/或伞杆中部的出风件中设置至少两个风扇组件,且对应每一风扇组件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增强吹风效果;同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离心式扇叶,由于离心式扇叶“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特点,因此所述离心式扇叶无需外露,避免了卷入头发、手指误触的危险发生,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包括相互配置连接的伞布、伸缩架和伞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还包括连接至所述伞杆底部和/或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伞杆中部的出风件,所述出风件包括:外壳;至少两个风扇组件,竖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每一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离心式扇叶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心式扇叶转动,将风从所述进风部吸入后,自所述出风部吹出。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竖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至少分隔为两个风道腔、两个容腔和一个主控腔;两个所述风扇组件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风道腔,两个所述电池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容腔,所述出风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主控腔的电路板和导线,部分所述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电路板,部分所述导向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腔的宽度大于所述容腔的宽度,所述主控腔与所述容腔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过线间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过线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件还包括调节键和接口,所述调节键和所述接口均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且均向外显露于所述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底壁、顶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的侧壁,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均形成于所述侧壁。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风道腔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风部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出风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第二侧壁,且两个所述出风部相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部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固定斜向设置,使所述离心式扇叶产生的风斜向吹出;或者所述出风部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固定直向设置,使所述离心式扇叶产生的风直向吹出;或者所述出风部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联动设置,且可调节多个所述格栅的角度,使所述离心式扇叶产生的风可从不同的角度吹出;或者所述出风部包括一个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调节角度,使所述离心式扇叶产生的风可从不同的角度吹出。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出风件底部的伞柄,所述伞柄用于用户握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风件,用于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包括:外壳;至少两个风扇组件,横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每一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离心式扇叶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心式扇叶转动,将风从所述进风部吸入后,自所述出风部吹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较于传统的伞,在所述伞杆底部和/或伞杆中部增加了所述出风件,所述伞杆底部更加靠近用户,并且在所述出风件中设置两个所述风扇组件,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设有相连通的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进一步增强了吹风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所述风扇组件使用所述离心式扇叶,由于离心式扇叶“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特点,因此所述离心式扇叶无需外露,避免了卷入头发、手指误触的危险发生,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出风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出风件去除所述外壳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第二实施例中出风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第三实施例中出风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包括相互配置连接的伞布1、伸缩架2和伞杆3,以及连接至所述伞杆3底部的出风件4。所述出风件4包括外壳41和设置于所述外壳41内的两个风扇组件42,两个风扇组件42竖向设置于所述外壳41内。其中,所述外壳41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42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411和出风部412,即所述外壳41设有两个所述进风部411和两个所述出风部412。每一所述风扇组件42包括离心式扇叶421和电机422,所述电机422驱动所述离心式扇叶421转动,将风从所述进风部411吸入后,自所述出风部412吹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出风件4底部的伞柄5,所述伞柄5用于用户握持。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也可以不设置所述伞柄5,所述出风件4也可以用于用户握持。应当理解,两个所述风扇组件42可以同时运作,也可以单独运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4与所述伞杆3底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螺钉、卡合、卡扣、转轴、万向球等连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对于具体的连接方式,并不以列举为限制。应当理解,由于可拆卸连接,因此所述出风件4自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拆下,单独使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4还可以可拆卸连接至所述伞杆3的中部,通过调节连接至所述伞杆3的位置,来对用户不同部位的吹风,使吹风效果更加舒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4还可以是固定连接所述伞杆3的底部和/或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伞杆3的中部。
相较于传统的伞,在所述伞杆3底部增加了所述出风件4,所述伞杆3底部更加靠近用户,并且在所述出风件4中设置两个所述风扇组件42,所述外壳41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42设有相连通的所述进风部411和所述出风部412,进一步增强了吹风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所述风扇组件42使用所述离心式扇叶421,由于所述离心式扇叶421“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特点,因此所述离心式扇叶421无需外露,避免了卷入头发、手指误触的危险发生,使用更加安全。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离心式扇叶421包括相对的两个负压进风区Q,两个所述负压进风区Q位于所述离心式扇叶421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负压进风区Q位于与所述离心式扇叶421的转轴垂直的两个表面外侧,两个所述负压进风区Q均有吸风进风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进风部411对应一个所述风扇组件42的其中一个所述负压进风区Q设置。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离心式扇叶421包括位于中心的容置部4211,以及位于所述容置部4211周围的多个叶片4212,所述容置部4211用于收容所述电机422,所述容置部4211的开口背对所述进风部411,可以更好地保护所述容置部4211内的所述电机422,避免所述电机422受到从所述进风部411进入的灰尘、水汽等杂质的影响,延长所述电机422的使用寿命。所述进风部411对应所述负压进风区Q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区由多个孔径小的通孔构成,减少了大的灰尘、杂质、手指进入的可能性。当然,所述进风部411还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所述进风部411可以是由大的通孔构成,再在所述进风部411的外侧加上盖片(未图示,下同),所述盖片与所述进风部411之间形成间隔,因此既能保证所述进风部411的进风量,又能防止大的灰尘、杂质、手指的进入。所述负压进风区Q大致对应多个所述叶片4212的径向内侧区域,风自所述负压进风区Q轴向进入所述离心式扇叶421内,再从所述叶片4212间径向甩入所述风道腔413内。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出风件4还包括两个电池44,两个所述电池44竖向设置于所述外壳41内。所述外壳41内设有隔板43,所述隔板43将所述外壳41内的空间分隔为两个风道腔413、两个容腔414和一个主控腔415。两个所述风扇组件42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风道腔413内,两个所述电池44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容腔414,所述出风件4还包括收容于所述主控腔415的主板45和导线46,部分所述导线46电性连接所述电池44和所述主板45,部分所述导线46电性连接所述电机422和所述主板4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42和所述电池44的数量可以大于两个,对应地,所述风道腔413和所述容腔414的数量也可以大于两个。通过所述隔板43,既能将所述外壳41内的空间进行分配,又有利于固定所述风扇组件42和所述电池44。应当理解,所述隔板43对所述外壳41内的空间分隔为两个所述风道腔413、两个所述容腔414和一个所述主控腔415的基础上,还可以分隔出其他腔体。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风道腔413分隔,每一所述风道腔413连通对应的所述进风部411和所述出风部412,减少了两个所述风扇组件42连通对应所述进风部411和所述出风部412,减少了两个所述风扇组件42的流体相互干扰。两个所述风道腔413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风部411位于所述外壳41的相对两侧。所述风道腔413的宽度大于所述容腔414的宽度,所述主控腔415与所述容腔414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腔415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容腔414相平行。应当理解,所述风道腔413的侧边与所述容腔414的侧边在同一竖直线上,相比于所述风道腔413,所述容腔414的侧方还具有额外的空间收容所述主控腔415,同时,由于所述风扇组件42使用的是柱形的所述离心式扇叶421,因此所述风道腔413大致为柱形腔,所述风道腔413腔壁为弧形,因此所述主控腔415的部分可以设于弧形的所述风道腔413腔壁与外壳41侧部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容腔414的宽度加上所述主控腔415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风道腔413的宽度,使得所述外壳41内各腔体之间空间分布合理,极大程度地利用好了所述外壳41的空间。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隔板43与所述外壳41分体成型后,所述隔板43组装至所述外壳41内。所述隔板43与所述外壳41之间具有过线间隔416,所述导线46穿过所述过线间隔416,从而实现所述电池44和所述主板45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所述电机422和所述主板45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出风件4还包括调节键47和接口48,所述调节键47用于控制所述风扇组件42的开关和调节风速,所述接口48用于外接电源对所述电池44进行充电,所述调节键47和所述接口48均电性连接所述主板45,且均向外显露于所述外壳41。
如图1至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外壳41包括底壁41a、顶壁41b,以及连接所述底壁41a和所述顶壁41b的侧壁41c。所述外壳41大致呈方形,所述侧壁41c包括相对的两组所述侧壁41c,所述侧壁41c包括一组第一侧壁41c1和一组第二侧壁41c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风道腔413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风扇组件42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容腔414也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电池44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风部411位于所述外壳41的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41c1,两个所述出风部412位于所述外壳41的同一所述第二侧壁41c2,且两个所述出风部412相邻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两个所述风道腔413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风扇组件42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容腔414也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电池44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风部411位于所述外壳41的同一所述第一侧壁41c1,两个所述出风部412位于所述外壳41的同一所述第二侧壁41c2,且两个所述出风部412相邻设置。当然,两个所述出风部412也可以间隔设置。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主控腔415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腔414的侧方,且所述主控腔415靠近与所述出风部412相反的所述第二侧壁41c2,并且为了节约空间,将所述主板45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侧壁41c2基本平行设置,因此所述调节键47刚好设置为向外显露于所述第二侧壁41c2,可以使所述调节键47更好地将力传递至所述主板45板面,接触更加稳定。所述接口48为卧式type-c接口48,所述接口48向外显露于所述第一侧壁41c1。当然,所述接口48的类型不以此为限制,所述调节键47和所述接口48向外显露的位置也不以此为限制。
所述出风部412包括风向调节装置(未标识,下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固定斜向设置,使所述离心式扇叶421产生的风斜向吹出。
如图6所述,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出风部412包括风向调节装置,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固定直向设置,使所述离心式扇叶421产生的风直向吹出。其他结构和性能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出风部412包括所述风向调节装置,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一个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调节角度,使所述离心式扇叶421产生的风可从不同的角度吹出。其他结构和性能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以上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出风部412包括风向调节装置,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联动设置,且可调节多个格栅的角度,使所述离心式扇叶421产生的风可从不同的角度吹出。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包括相互配置连接的伞布、伸缩架和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还包括连接至所述伞杆底部和/或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伞杆中部的出风件,所述出风件包括:
外壳;
至少两个风扇组件,竖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每一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离心式扇叶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心式扇叶转动,将风从所述进风部吸入后,自所述出风部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竖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至少分隔为两个风道腔、两个容腔和一个主控腔;两个所述风扇组件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风道腔,两个所述电池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容腔,所述出风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主控腔的电路板和导线,部分所述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电路板,部分所述导向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腔的宽度大于所述容腔的宽度,所述主控腔与所述容腔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过线间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过线间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件还包括调节键和接口,所述调节键和所述接口均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且均向外显露于所述外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壁、顶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的侧壁,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均形成于所述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道腔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进风部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风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同一第二侧壁,且两个所述出风部相邻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固定斜向设置,使所述离心式扇叶产生的风斜向吹出;或者所述出风部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固定直向设置,使所述离心式扇叶产生的风直向吹出;或者所述出风部包括多个格栅,多个所述格栅联动设置,且可调节多个所述格栅的角度,使所述离心式扇叶产生的风可从不同的角度吹出;或者所述出风部包括一个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调节角度,使所述离心式扇叶产生的风可从不同的角度吹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出风件底部的伞柄,所述伞柄用于用户握持。
10.一种出风件,用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至少两个风扇组件,横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每一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离心式扇叶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心式扇叶转动,将风从所述进风部吸入后,自所述出风部吹出。
CN202221818857.0U 2022-04-22 2022-07-14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Active CN217658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8857.0U CN217658491U (zh) 2022-07-14 2022-07-14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PCT/CN2023/100309 WO2023202728A1 (zh) 2022-04-22 2023-06-15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8857.0U CN217658491U (zh) 2022-07-14 2022-07-14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8491U true CN21765849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8857.0U Active CN217658491U (zh) 2022-04-22 2022-07-14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8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728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728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28569C (en) Handheld blower
CN217658491U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CN217658483U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CN216477949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215562239U (zh) 吹风机
CN213928809U (zh) 挂脖风扇
CN21026750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658485U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CN215983002U (zh) 挂脖式加湿设备、挂脖式风扇以及应用于其的离心式扇叶
CN107919445B (zh) 电池包组件及具有其的园林工具
CN114829781A (zh) 碎屑鼓风机
CN111912007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1735212U (zh) 吹风机
CN210949299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110440376B (zh) 一种蒸发式加湿器
CN209800328U (zh) 风扇
CN219119519U (zh) 一种导风罩结构及其便携式风扇
WO2023051220A1 (zh) 便携风扇
CN220622256U (zh) 一种风扇
CN212899061U (zh) 无叶风扇
CN112211842B (zh) 吊扇
CN218817159U (zh) 挂脖风扇
CN216407229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211202443U (zh) 一种手持无叶小风扇
CN211575261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