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7159U - 挂脖风扇 - Google Patents

挂脖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7159U
CN218817159U CN202222730978.6U CN202222730978U CN218817159U CN 218817159 U CN218817159 U CN 218817159U CN 202222730978 U CN202222730978 U CN 202222730978U CN 218817159 U CN218817159 U CN 218817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fan assembly
fan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09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观正
李享福
阳应该
袁水勇
肖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7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7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02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22I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0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4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spark gaps or other discharg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壳体,包括中间部以及安装于中间部两端的两个夹臂,每一夹臂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风扇组件,收容于壳体内,每一夹臂内设有风扇组件,进风部与风扇组件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出风部与风扇组件之间形成出风通道,风扇组件位于夹臂的中间位置,出风通道包括靠近中间部的第一出风道和远离中间部的第二出风道;负离子发生器,至少收容于一个夹臂内,负离子发生器具有电子释放口,电子释放口对应进风部或进风通道设置,其中,负离子发生器与风扇组件联动控制,或负离子发生器与风扇组件相互独立控制。通过在挂脖风扇上设置负离子发生器,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病菌等,使吹出的空气更加纯净,保障用户健康。

Description

挂脖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负离子发生器的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空调、落地风扇等常见的降温装置,由于重量、体积等原因,不能很好地满足户外活动或其他生活场景需要使用降温装置的需求,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便携式风扇,现有的便携式风扇,仅有带动空气流动的作用,将人体皮肤表面热气带走,从而降温散热,效果欠佳且单一。
然而,现有的便携式风扇由于体积小,能带动的空气有限,降温散热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且由于直接引入外界空气再吹出,容易带入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病菌,一方面容易残留在便携式风扇内部,影响出风效果;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病菌等直接吹向人体,对用户健康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通过在所述挂脖风扇上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从而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病菌等,使吹出的空气更加纯净,保障用户健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壳体,包括中间部以及安装于所述中间部两端的两个夹臂,每一所述夹臂形成有进风部和出风部;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每一所述夹臂内设有所述风扇组件,所述进风部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出风部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夹臂的中间位置,所述出风通道包括靠近所述中间部的第一出风道和远离所述中间部的第二出风道;负离子发生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至少收容于一个所述夹臂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具有电子释放口,所述电子释放口对应所述进风部或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风扇组件联动控制,或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风扇组件相互独立控制。
进一步,每一所述夹臂包括面向人体颈部的第一壳和背向人体颈部的第二壳,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相扣合连接,所述进风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上的第一进风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上的第二进风部,所述电子释放口对应所述第一进风部和/或所述第二进风部设置。
进一步,每一所述夹臂包括依次连通的所述进风部、容纳腔、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部,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容纳腔连接的位置设有引出部,所述引出部用于引导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吹向风道,并阻断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从所述风道回流至所述容纳腔,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夹臂的中间位置,所述引出部将所述夹臂内的空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收容所述风扇组件的容纳腔和所述出风通道,另一部分包括走线的线路腔和收容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容置腔,所述线路腔位于所述夹臂靠近所述中间部的一侧,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夹臂远离所述中间部的一侧。
进一步,还包括电线和盖设在所述进风部的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夹臂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电子释放口位于所述间隔中,部分所述电线自所述容置腔穿入所述间隔,经过所述进风部后进入所述线路腔,部分所述电线自所述容置腔穿入所述间隔并连接所述电子释放口。
进一步,所述电子释放口对应所述进风部的边缘,且所述电子释放口面对所述进风部设置;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子释放口;所述盖板对应所述进风部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未显露所述电子释放口。
进一步,部分所述引出部隔开所述第一出风道和所述线路腔,部分所述引出部隔开所述第二出风道和所述容置腔。
进一步,还包括无级调速模块,所述无级调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组件噪音、外部环境噪音、外部环境温度、外部环境气流、用户体温、用户皮肤湿度中的至少一项调节所述风扇组件的风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壳体,形成有进风部、出风部和负离子部,所述负离子部与所述出风部的部分相邻设置;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负离子发生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具有电子释放口;分隔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分隔所述出风部和所述负离子部,并对应分隔形成相邻的出风通道和负离子腔,所述风扇组件将风经由所述出风通道后自所述出风部吹出,所述电子释放口设于所述负离子腔靠近所述负离子部的位置,以增加所述出风部周围风的负离子含量。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中间部以及安装于所述中间部两端的两个夹臂,所述中间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所述风扇组件,所述中间部形成有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出风通道包括朝向一个所述夹臂的第三出风道和朝向另一个所述夹臂的第四出风道;每一所述夹臂的自由端部设有一个所述风扇组件,每一所述夹臂形成有进风部、出风部和负离子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至少收容于一个所述夹臂内;所述进风部包括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的相对两侧设置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朝向颈部的第一侧壁、背向颈部的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且朝向头顶的第三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且朝向背部的第四侧壁,在所述中间部上,所述出风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侧壁的第一出风部和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出风部;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夹臂之间枢转连接,且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夹臂之间无级枢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负离子发生器,并且负离子发生器的电子释放口对应进风部设置,一方面,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可以对空气进行杀菌,进而使从出风部吹出的风不仅有降温的效果,还更加纯净,保证用户的健康;另一方面,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还具有中和静电的作用,可以防止因静电吸附空气的灰尘进入挂脖风扇内部,从而进一步改善最终吹出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挂脖风扇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挂脖风扇一个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挂脖风扇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挂脖风扇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100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挂脖风扇100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挂脖风扇100包括壳体1、风扇组件2、电路板3和无级调速模块4。所述风扇组件2和所述电路板3均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电路板3与所述风扇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与所述电路板3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组件2噪音、外部环境噪音、外部环境温度、外部环境气流、用户体温、用户皮肤湿度中的至少一项调节所述风扇组件2的风速。
通过设置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使用户可以根据所述风扇组件2噪音、外部环境噪音、外部环境温度、外部环境气流、用户体温、用户皮肤湿度中的至少一项无级调节所述风扇组件2的风速,实现风速无档位调节,风速调节范围大,并且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科学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中间部11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中间部11的两端的两个夹臂12,每一所述夹臂12包括依次连通的进风部51、容纳腔53、出风通道54和出风部55,所述风扇组件2位于所述容纳腔53。所述进风部51与所述风扇组件2之间形成进风通道52,所述出风部55与所述风扇组件2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通道54。所述夹臂12内还设有引出部56,所述引出部56位于所述容纳腔53和所述出风通道54相连接的位置,所述引出部56用于引导所述风扇组件2产生的风吹向出风通道54,并阻断所述风扇组件2产生的风从所述出风通道54回流至所述容纳腔53。
如图2至图5所示,每一所述夹臂12包括面向人体颈部的第一壳12A和背向人体颈部的第二壳12B,所述第一壳12A和所述第二壳12B相扣合连接,所述进风部5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12A上的第一进风部51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12B上的第二进风部512。当所述第一壳12A和所述第二壳12B相扣合连接时,所述引出部56将所述夹臂12内的空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所述容纳腔53和所述出风通道54,另一部分包括线路腔58和容置腔57。所述容纳腔53位于所述夹臂12的中间位置,所述线路腔58位于所述夹臂12靠近所述中间部11的一侧,所述容置腔57位于所述夹臂12远离所述中间部11的一侧,所述出风通道54包括靠近所述中间部11的第一出风道541和远离所述中间部11的第二出风道542,部分所述引出部56隔开所述第一出风道541和所述线路腔58,部分所述引出部隔开所述第二出风道542和所述容置腔57。所述第一壳12A壳壁对应靠近所述中间部11的所述引出部56向内凹陷形成过线空间13,以供电线7穿过并进入所述线路腔58,所述线路腔58用于走线。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夹臂12的所述容置腔57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3和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另一个所述夹臂12的所述容置腔用于收容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当然不以此为限制。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为柱状的物理结构按键,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包括弧形侧面41,所述弧形侧面41用于实现所述风扇组件2风速从最小到最大的无级调节,以供用户对噪音和风速进行自定义取舍。
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向外显露于所述壳体1,所述弧形侧面41上形成有多个凸肋411,以便于手部调节。所述弧形侧面41径向上的至少部分向外显露于所述壳体1,具体地,向外显露于所述夹臂12,以使用户单个手指可滑动所述弧形侧面41进行调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位于所述夹臂12远离所述中间部11的端部,且位于所述夹臂12的端面上,有利于用户佩戴在颈部时进行调节。当然,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的位置不以此为限制。
所述无级调节模块包括传感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电路板3电性连接,用于监测所述风扇组件2噪音、外部环境噪音、外部环境温度、外部环境气流、用户体温、用户皮肤湿度中的至少一项的数值。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单元监测到的数值,自动控制调节所述风扇组件2的风速,使风速更加舒适科学,用户使用体验更佳。
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还包括初始化单元,所述初始化单元用于在所述挂脖风扇100启动使用时,控制所述风扇组件2启动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的自定义开机默认风速、上次使用停止时的历史风速、用户在短周期内使用次数最多的短期常用风速、用户在长周期内使用次数最多的长期常用风速中的一种风速,便于用户在启动使用时即可吹到合适风速的风。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挂脖风扇100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6,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具体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至少收容于一个所述夹臂12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具有电子释放口61,所述电子释放口61对应所述进风部51设置,当然,所述电子释放口61也可以对应所述进风通道52或所述出风通道54设置。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与所述风扇组件2联动控制,通过操作所述无级调节模块4即可同时控制所述风扇组件2的风速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的开关。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或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与所述风扇组件2相互独立控制。通过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并且所述电子释放口61对应所述进风部51设置,一方面,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产生的负离子可以对空气进行杀菌,从而使从所述出风部55吹出的风不仅有降温的效果,还更加纯净,保障用户的健康;另一方面,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产生的负离子还具有中和静电的作用,可以防止因静电吸附空气的灰尘进入所述挂脖风扇100内部,从而进一步改善最终吹出的空气质量。
如图3至图5所示,可选的,所述电子释放口61对应所述第一进风部511和/或所述第二进风部512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释放口61仅对应所述第一进风部511设置。所述挂脖风扇100还包括盖设在所述进风部51的盖板14,所述盖板14和所述夹臂12之间具有间隔141,所述电子释放口61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部511对应的所述盖板14和所述夹臂12之间的间隔141中。所述电子释放口61对应所述第一进风部511的边缘,且所述电子释放口61面对所述第一进风部511设置。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2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子释放口61,当然,所示电子释放口61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制。所述盖板14对应所述第一进风部511设有多个通槽142,所述通槽142未显露所述电子释放口61,使所述电子释放口61在对应所述第一进风部511设置,同时相对所述通槽142隐藏,增强安全性能和科技感。
如图3至图5所示,部分所述电线7自所述容置腔57穿入所述间隔141,经过所述第一进风部511后进入所述线路腔58,部分所述电线7自所述容置腔57穿入所述间隔141并连接所述电子释放口61。所述第一进风部511形成有机盖15、连接部16和风口17。所述风扇组件2包括电机21,所述机盖15对应所述电机21设置,所述机盖15通过所述连接部16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所述机盖15和所述连接部16之间形成多个所述风口17。所述连接部16上设有第一线槽161,所述机盖15上设有第二线槽151,以同时实现保护所述电机21和过线的作用。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挂脖风扇100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位于所述夹臂12远离所述中间部11的端部,且向外显露于所述第二壳12B,有利于用户佩戴在颈部时进行调节。其他结构和性能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挂脖风扇100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弧形侧面41高度方向上的至少部分向外显露于所述壳体1,具体地,向外显露于所述第二壳12B,以使用户两个手指可扭动所述弧形侧面41进行调速。其他结构和性能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挂脖风扇100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壳体1形成有所述进风部51、所述出风部55和负离子部59,所述负离子部59与所述出风部55的部分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还收容有分隔件8,所述引出部56属于所述分隔件8的一部分。所述分隔件8分隔所述出风部55和所述负离子部59,并对应分隔形成相邻的所述出风通道54和负离子腔581,所述风扇组件2将风经由所述出风通道54后自所述出风部55吹出,所述电子释放口61设于所述负离子腔581靠近所述负离子部59的位置,以增加所述出风部55周围风的负离子含量。
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朝向颈部的第一侧壁1a、背向颈部的第二侧壁1b、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a和所述第二侧壁1b且朝向头顶的第三侧壁1c,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a和所述第二侧壁1b且朝向背部的第四侧壁1d。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同样包括所述中间部11以及安装于所述中间部11两端的两个夹臂1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中间部11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所述风扇组件2,所述进风部51包括对应所述风扇组件2的相对两侧设置的所述第一进风部511和所述第二进风部512,所述第一进风部511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1a,所述第二进风部512形成于所述第二侧壁1b。所述中间部11和所述夹臂12之间枢转连接,且所述中间部11和所述夹臂12之间无级枢转。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所述中间部11中,所述出风通道54包括朝向一个所述夹臂12的第三出风道543和朝向另一个所述夹臂12的第四出风道544,且所述出风部55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侧壁1c的第一出风部551和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a的第二出风部552。对应用户后颈区域设置的所述中间部11中,设有双出风道,同时每一出风道中设有两个方向的所述出风部55,使得用户后颈区域更加清凉舒适。并且,对应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a上的所述第二出风部552,所述第一侧壁1a朝向用户后颈还设有环状的支撑部,环状的所述支撑部一方面增强了所述挂脖风扇100穿戴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将所述第一侧壁1a和用户后颈撑开距离,且未遮挡所述第二出风部552,使得风更好地自所述第二出风部552吹向后颈。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夹臂12的自由端设有一个所述风扇组件2,每一所述夹臂12形成有所述进风部51、所述出风部55和所述负离子部59,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至少收容于一个所述夹臂12内。所述进风部51包括对应所述风扇组件2的相对两侧设置的所述第一进风部511和所述第二进风部512,所述第一进风部511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a,所述第二进风部512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b。所述分隔件8和所述容纳腔53腔壁将所述夹臂12内的空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所述容纳腔53和所述出风通道54,另一部分包括所述线路腔58。所述容纳腔53位于所述夹臂12的自由端,自所述容纳腔53朝所述中间部11的方向延伸有所述出风通道54。所述线路腔58位于所述出风通道54的邻侧,所述线路腔58收容有所述电路板3、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所述线路腔58包括所述负离子腔581,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的所述电子释放口61设于所述负离子腔581靠近所述负离子部59的位置。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与所述风扇组件2相互独立控制,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控制所述风扇组件2的风速,还设有负离子开关62,所述负离子开关62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的开关。在不使用所述风扇组件2时,也可以单独使用负离子功能;在不使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时,也可以单独使用风扇组件2,节能且增加产品的复用性能。
应当理解,除上述四个实施例,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也可以为触摸屏,通过平滑地在所述无级调速模块4上滑动,以实现所述风扇组件2风速从最小到最大的无级调节,以供用户对噪音和风速进行自定义取舍。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中间部以及安装于所述中间部两端的两个夹臂,每一所述夹臂形成有进风部和出风部;
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每一所述夹臂内设有所述风扇组件,所述进风部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出风部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夹臂的中间位置,所述出风通道包括靠近所述中间部的第一出风道和远离所述中间部的第二出风道;
负离子发生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至少收容于一个所述夹臂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具有电子释放口,所述电子释放口对应所述进风部或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风扇组件联动控制,或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风扇组件相互独立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夹臂包括面向人体颈部的第一壳和背向人体颈部的第二壳,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相扣合连接,所述进风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上的第一进风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上的第二进风部,所述电子释放口对应所述第一进风部和/或所述第二进风部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夹臂包括依次连通的所述进风部、容纳腔、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部,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容纳腔连接的位置设有引出部,所述引出部用于引导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吹向风道,并阻断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从所述风道回流至所述容纳腔,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夹臂的中间位置,所述引出部将所述夹臂内的空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收容所述风扇组件的容纳腔和所述出风通道,另一部分包括走线的线路腔和收容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容置腔,所述线路腔位于所述夹臂靠近所述中间部的一侧,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夹臂远离所述中间部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线和盖设在所述进风部的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夹臂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电子释放口位于所述间隔中,部分所述电线自所述容置腔穿入所述间隔,经过所述进风部后进入所述线路腔,部分所述电线自所述容置腔穿入所述间隔并连接所述电子释放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释放口对应所述进风部的边缘,且所述电子释放口面对所述进风部设置;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子释放口;所述盖板对应所述进风部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未显露所述电子释放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引出部隔开所述第一出风道和所述线路腔,部分所述引出部隔开所述第二出风道和所述容置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级调速模块,所述无级调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扇组件噪音、外部环境噪音、外部环境温度、外部环境气流、用户体温、用户皮肤湿度中的至少一项调节所述风扇组件的风速。
8.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形成有进风部、出风部和负离子部,所述负离子部与所述出风部的部分相邻设置;
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负离子发生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具有电子释放口;
分隔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分隔所述出风部和所述负离子部,并对应分隔形成相邻的出风通道和负离子腔,所述风扇组件将风经由所述出风通道后自所述出风部吹出,所述电子释放口设于所述负离子腔靠近所述负离子部的位置,以增加所述出风部周围的风的负离子含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间部以及安装于所述中间部两端的两个夹臂,所述中间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所述风扇组件,所述中间部形成有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出风通道包括朝向一个所述夹臂的第三出风道和朝向另一个所述夹臂的第四出风道;每一所述夹臂的自由端部设有一个所述风扇组件,每一所述夹臂形成有进风部、出风部和负离子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至少收容于一个所述夹臂内;所述进风部包括对应每一所述风扇组件的相对两侧设置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朝向颈部的第一侧壁、背向颈部的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且朝向头顶的第三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且朝向背部的第四侧壁,在所述中间部上,所述出风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侧壁的第一出风部和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出风部;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夹臂之间枢转连接,且所述中间部和所述夹臂之间无级枢转。
CN202222730978.6U 2022-03-24 2022-10-16 挂脖风扇 Active CN2188171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0190 2022-03-24
CN2022206801906 2022-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7159U true CN21881715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49039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0978.6U Active CN218817159U (zh) 2022-03-24 2022-10-16 挂脖风扇
CN202211263384.7A Pending CN115628225A (zh) 2022-03-24 2022-10-16 挂脖风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3384.7A Pending CN115628225A (zh) 2022-03-24 2022-10-16 挂脖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881715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8225A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90406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106152447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
CN216477949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110671774A (zh) 加湿器
CN218817159U (zh) 挂脖风扇
CN213931251U (zh) 一种可穿戴风扇装置
CN212868029U (zh) 便携式风扇
CN213931250U (zh) 一种可穿戴调温装置
CN217658491U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CN217658483U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出风件
CN217029381U (zh) 挂脖风扇
CN113279989B (zh) 挂脖式调温装置
CN214742179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0772629U (zh) 加湿器
CN217658331U (zh) 头戴式降温设备
CN213628072U (zh) 挂脖式风扇
CN218151528U (zh) 一种头戴风扇
WO2022252825A1 (zh) 挂脖风扇
CN213711400U (zh) 一种多功能挂脖风扇
CN214404056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8266411U (zh) 挂脖风扇
CN215650130U (zh) 颈枕
JP7449369B2 (ja) 首掛けファン
CN215409295U (zh) 风扇
CN216407229U (zh) 一种便携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