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4056U - 一种挂脖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脖风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04056U CN214404056U CN202120188407.7U CN202120188407U CN214404056U CN 214404056 U CN214404056 U CN 214404056U CN 202120188407 U CN202120188407 U CN 202120188407U CN 214404056 U CN214404056 U CN 2144040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neck
- frame
- worn
- wearing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挂脖风扇,包括颈戴架、设置于所述颈戴架内的第一风机以及设置于所述颈戴架外的第二风机,所述颈戴架用于将所述挂脖风扇佩戴至人体脖颈上,所述第二风机包括风机壳和设置于所述风机壳内的扇轮,所述风机壳和颈戴架之间连接有弯折定型件,所述颈戴架内形成有对应所述第一风机的风道,所述风道沿所述颈戴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颈戴架的侧壁形成有连通所述风道与外界的送风口,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第一风机向颈部和面部送风,第二风机通过弯折定型件可以360度转动以调整送风位置、送风角度等,使用上灵活方便,效果优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舒适性与便利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手持风扇、挂脖风扇等便携式风扇,以便随时随地为用户送风,增加舒适性。
相对于手持风扇需要用手握持,挂脖风扇架设于脖颈上,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更是受到大众的欢迎,特别是在运动、户外等场合,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然而,现有挂脖风扇大多结构固定,出风角度无法调节,在使用上仍存在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方便调节出风的挂脖风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颈戴架、设置于所述颈戴架内的第一风机以及设置于所述颈戴架外的第二风机,所述颈戴架用于将所述挂脖风扇佩戴至人体脖颈上,所述第二风机包括风机壳和设置于所述风机壳内的扇轮,所述风机壳和颈戴架之间连接有弯折定型件,所述颈戴架内形成有对应所述第一风机的风道,所述风道沿所述颈戴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颈戴架的侧壁形成有连通所述风道与外界的送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颈戴架内设置有电池;所述弯折定型件为蛇形管或金属软管,内部形成有通孔用于穿设导线连接所述电池和第二风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朝向人体脖颈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颈戴架的两侧端分别设置一所述第一风机,所述颈戴架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风机之间并将所述颈戴架的内部空间分隔出两个所述风道,每一所述风道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风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与所述颈戴架的上侧壁、下侧壁相间隔并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送风口分别形成于所述颈戴架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分隔件内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电池;或者,所述分隔件与所述颈戴架的上侧壁相间隔并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送风口形成于所述颈戴架的上侧壁,所述第一风机固定于所述分隔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壳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开关键用于控制所述挂脖风扇的启停,所述电路板和电池通过所述导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由所述风机壳的外壁面凹陷而成,所述安装腔上盖设有盖板,所述开关键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电路板还设置有充电接口用于对所述电池充电,所述盖板对应所述充电接口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壳为网罩结构,所述风机壳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形成有线槽用于穿设所述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壳内形成有环绕所述扇轮的蜗壳,所述蜗壳形成有线槽用于穿设所述导线;所述弯折定型件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颈戴架、风机壳光滑过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为两个,分别通过一所述弯折定型件连接至所述颈戴架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二风机为单个,通过所述弯折定型件连接于所述颈戴架的两端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第一风机向颈部和面部送风,第二风机通过弯折定型件可以360度转动以调整送风位置、送风角度等,使用上灵活方便,效果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挂脖风扇的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挂脖风扇的颈戴架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挂脖风扇的爆炸图。
图6为图5所示挂脖风扇的颈戴架的进一步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可以穿戴于人体颈部以方便用户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对人体,特别是人体颈部和面部调温。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挂脖风扇整体大致呈U形,包括颈戴架10、设置于颈戴架10内的第一风机20、设置于颈戴架10外的第二风机30、以及连接颈戴架10与第二风机30的弯折定型件40。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在使用时,颈戴架10佩戴至人体脖颈上,颈戴架10内的第一风机20可以对颈部以及面部送风;第二风机30悬垂于人体前胸位置,通过弯折定型件40可以360度旋转以调节第二风机30的出风角度,满足用户多方位的降温需求。
颈戴架10整体上呈弧形,与人体颈部,特别是后颈的弧度相适配。较佳地,颈戴架10由柔性材料制成,增加佩戴的舒适性。第一风机20优选地为两个,分别设置于颈戴架10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端,即左、右两侧端。颈戴架10的内部空间构成第一风机20的风道12,风道12沿颈戴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图示实施例中,第一风机20为离心风机,颈戴架10的内、外侧壁在对应每一第一风机20位置处形成进风口14,第一风机20内外双侧进风;颈戴架10的上、下侧壁在对应风道12的位置处形成送风口16,第一风机20上下双侧送风,直接吹向后颈与后脑,让用户更为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以挂脖风扇佩戴至人体颈部时的朝向定义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具体地,所涉及的颈戴架的内侧壁是指其朝向脖颈一侧的侧壁、外侧壁是指其背向脖颈一侧的侧壁、上侧壁是指其朝向头部一侧的侧壁、下侧壁是指其背向头部一侧的侧壁。颈戴架的长度方向是指颈戴架环绕脖颈延伸的方向,颈戴架的高度方向是指上下方向。
颈戴架10内设置有分隔件50,分隔件50将颈戴架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左、右两个风道12,每一风道12与其中一个第一风机20连通,两个风道12相互不连通。图示实施例中,分隔件50整体上为两端窄、中间宽的梭形结构。在颈戴架10的长度方向上,分隔件50位于两个第一风机20之间;在颈戴架10的高度方向上,分隔件50位于颈戴架10的上、下侧壁之间并与上、下侧壁相间隔,如此在分隔件50与颈戴架10的上、下侧壁之间间隔出所述风道12。分隔件50的上、下两侧的中央位置分别突出形成有凸部52,凸部52与颈戴架10的上、下侧壁相抵顶以分隔出左、右风道12。
由于分隔件50的设置,每一风道12包括分别位于分隔件50的上、下两侧的上部风道12a、下部风道12b两部分,其中上部风道12a位于分隔件50与颈戴架10的上侧壁之间,与上侧壁上的送风口16相连通;下部风道12b位于分隔件50与颈戴架10的下侧壁之间,与下侧壁上的送风口16相连通。由于分隔件50为梭形结构,沿气流的流向,上部风道12a和下部风道12b均呈渐缩状,对第一风机20的气流形成挤风效应。使用时,左侧的第一风机20的送风经过左侧风道12加速后吹向左侧颈和后颈、右侧的第一风机20的送风经过右侧风道12加速后吹向右侧颈和后颈。
本实施例中,颈戴架10由可拆卸连接的内壳10a与外壳10b构成,其中内壳10a朝向脖颈设置、外壳10b背向脖颈设置。内壳10a的上、下边缘分别折弯形成有上折边102与下折边104,外壳10b连接于上折边102、下折边104之间。其中,内壳10a作为颈戴架10的内侧壁、外壳10b作为颈戴架10的外侧壁、上折边102作为颈戴架10的上侧壁、下折边104作为颈戴架10的下侧壁。进风口14分别形成于内壳10a和外壳10b的两侧端,送风口16分别形成于上折边102与下折边104。应当理解地,可以仅在颈戴架10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设置进风口14,也可以仅在颈戴架10的上侧壁或者下侧壁设置送风口16。
本实施例中,分隔件50为空心结构,内部形成收容腔54并设置电池60对第一风机20、第二风机30供电。电池60作为整个挂脖风扇的电源,优选地为充电电池。弯折定型件40优选地为万向软管,如蛇形管或金属软管等,内部形成有贯穿的通孔42,用于穿设导线以电性连接颈戴架10外的第二风机30与颈戴架10内的电池60。较佳地,颈戴架10内设置有隔热件18,隔热件18夹置于电池60与颈戴架10的内侧壁,即内壳10a之间,避免电池60的热量向颈戴架10传递而影响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佩戴的舒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件18也可以是形成在颈戴架10的内侧壁外侧,即内壳10a背向电池60的一侧。
如图2所示,第二风机30包括风机壳32和转动地设置于风机壳32内的扇轮34。弯折定型件40的一端插入至颈戴架10并与之相连,另一端插入至风机壳32内并与之相连。图示实施例中,风机壳32由可拆卸连接的底壳32a和罩壳32b构成,优选地底壳32a与罩壳32b均为网罩结构,方便第二风机30的进风与出风。第二风机30优选地为轴流风机,扇轮34为轴流扇轮,其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分别位于风机壳32的相对两侧。通过弯折定型件40的折弯变形,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二风机30的出风方向、出风位置等,使第二风机30的出风吹向前胸、后背、腋下等。
底壳32a的外壁面的中央凹陷形成有安装腔320,安装腔320内设置有电路板62,电路板62通过导线与第一风机20、第二风机30、电池60等电性连接。较佳地,风机壳3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件38,定位件38内设置有线槽380用于穿设所述导线。通过定位件38的设置,电路板62与第一风机20、第二风机30、电池60的连接走线由第二风机30内的线槽380穿过,之后穿过弯折定型件40而进入颈戴架10,使得导线在风机壳32内部的位置固定而不会随意移动与扇轮34产生干涉,即避免影响扇轮34的转动又确保了导线的安全,保证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使用安全,同时还使得产品整体外形更为美观。
所述定位件38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电路板34的连接走线,其可以是单独成型后与底壳32a或者罩壳32b相连,也可以与底壳32a或者罩壳32b一体成型。较佳地,电路板62上还连接有开关键64,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启停,如控制第一风机20、第二风机30的启停等。图示实施例中,安装腔320上盖设有盖板36,盖板36将安装腔320封闭以保护电路板62的电气安全,开关键64固定设置于盖板36上,以方便用户操作。较佳地,电路板62上设置有充电接口63,盖板36上正对充电接口63设置有开口360,方便连接外部电源对电池60充电。
图4-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挂脖风扇包括颈戴架10、设置于颈戴架10内的第一风机20、设置于颈戴架10外的第二风机30’以及连接第二风机30’与颈戴架10的弯折定型件40。
本实施例中,颈戴架10内设置有分隔件50’,分隔件50’为薄板结构,分隔件50’和颈戴架10的上侧壁之间形成风道12’,分隔件50’和颈戴架10的下侧壁之间形成收容腔54’。其中,风道12’与第一风机20连通,相应地颈戴架10的上侧壁上形成送风口16,颈戴架10的出风向上。电池60安装于收容腔54’内,通过导线与第二风机30’连接。较佳地,分隔件50’的中央向上突出形成有凸部52’,凸部52’与颈戴架10的上侧壁相抵顶将风道12’一分为二。图示实施例中,分隔件50’为两个,两个分隔件50’相向设置共同拼接构成收容腔54’。分隔件50’彼此相背的末端向下倾斜形成安装部56’,第一风机20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部56’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风机30’的风机壳32’的外形与颈戴架10的外形相适配,并且弯折定型件40上套设有保护套66。所述保护套66优选地由弹性材料如硅胶等制成,在风机壳32’与颈戴架10之间光滑过度,使得本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整体外形光滑、美观。类似地,风机壳32’由可拆卸相连的底壳32a’和罩壳32b’构成,其中底壳32a’内形成有蜗壳39,蜗壳39环绕扇轮34设置并形成有线槽390,用于穿设导线以连接第二风机30’和电池60。应当理解地,当风机壳32’内空间足够大时,也可以将电池60设置于风机壳32’内并将导线穿过弯折定型件40与第一风机20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在颈戴架10的两侧端分别连接一弯折定型件40,每一弯折定型件40的末端连接一第二风机30。通过弯折定型件40的360度折弯性能,可以任意调整第二风机30的位置、角度等,如此第二风机30的出风可以调整至任意需要的角度,配合第一风机20对脖颈的送风,满足用户全方位的送风需求,在使用上更为灵活方便,效果上更优异。应当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单个第二风机30,此时第二风机30可以是连接于两个弯折定型件40之间,也可以仅在颈戴架10的一侧设置弯折定型件40连接第二风机3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只有一个第二风机30时,第二风机30也可以通过柔性绳与颈戴架10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圈形。另外,颈戴架10内也可以只设置单个第一风机20,此时第一风机20可以设置于颈戴架10的侧端也可以设置于颈戴架10的中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挂脖风扇,包括颈戴架、设置于所述颈戴架内的第一风机以及设置于所述颈戴架外的第二风机,所述颈戴架用于将所述挂脖风扇佩戴至人体脖颈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包括风机壳和设置于所述风机壳内的扇轮,所述风机壳和颈戴架之间连接有弯折定型件,所述颈戴架内形成有对应所述第一风机的风道,所述风道沿所述颈戴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颈戴架的侧壁形成有连通所述风道与外界的送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戴架内设置有电池;所述弯折定型件为蛇形管或金属软管,内部形成有通孔用于穿设导线连接所述电池和第二风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朝向人体脖颈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戴架的两侧端分别设置一所述第一风机,所述颈戴架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风机之间并将所述颈戴架的内部空间分隔出两个所述风道,每一所述风道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风机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与所述颈戴架的上侧壁、下侧壁相间隔并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送风口分别形成于所述颈戴架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分隔件内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电池;或者,所述分隔件与所述颈戴架的上侧壁相间隔并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送风口形成于所述颈戴架的上侧壁,所述第一风机固定于所述分隔件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开关键用于控制所述挂脖风扇的启停,所述电路板和电池通过所述导线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由所述风机壳的外壁面凹陷而成,所述安装腔上盖设有盖板,所述开关键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电路板还设置有充电接口用于对所述电池充电,所述盖板对应所述充电接口设置有开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为网罩结构,所述风机壳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形成有线槽用于穿设所述导线。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内形成有环绕所述扇轮的蜗壳,所述蜗壳形成有线槽用于穿设所述导线;所述弯折定型件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颈戴架、风机壳光滑过度。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为两个,分别通过一所述弯折定型件连接至所述颈戴架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二风机为单个,通过所述弯折定型件连接于所述颈戴架的两端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88407.7U CN214404056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挂脖风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88407.7U CN214404056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挂脖风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04056U true CN214404056U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8047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88407.7U Active CN214404056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挂脖风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04056U (zh) |
-
2021
- 2021-01-22 CN CN202120188407.7U patent/CN2144040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61947B2 (en) | Neck fan | |
WO2021142983A1 (zh) | 脖戴风扇 | |
CN212536132U (zh) | 一种脖戴风扇 | |
CN212690406U (zh) | 一种便携风扇 | |
CN113932320B (zh) | 便携穿戴式空调 | |
CN213931251U (zh) | 一种可穿戴风扇装置 | |
JP2024059938A (ja) | 首掛けファン | |
CN212899135U (zh) | 便携风扇 | |
CN213450915U (zh) | 挂脖式风扇 | |
CN213931250U (zh) | 一种可穿戴调温装置 | |
CN214404056U (zh) | 一种挂脖风扇 | |
CN212899050U (zh) | 挂脖式风扇 | |
CN211874773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1874774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4742192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8439858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3628072U (zh) | 挂脖式风扇 | |
CN214742198U (zh) | 可调节挂脖风扇 | |
CN213684595U (zh) | 脖戴风扇 | |
CN214742177U (zh) | 一种挂脖风扇 | |
CN211874797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5170878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7582553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9139471U (zh) | 可降低风量损耗的挂脖风扇 | |
CN218266411U (zh) | 挂脖风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