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0328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00328U CN209800328U CN201920656893.3U CN201920656893U CN209800328U CN 209800328 U CN209800328 U CN 209800328U CN 201920656893 U CN201920656893 U CN 201920656893U CN 209800328 U CN209800328 U CN 2098003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inlet
- motor
- air outlet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涉及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壳体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壳体内形成空气流动通道;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设置在壳体内,进风机构包括进风扇叶,进风扇叶朝向进风口,出风机构包括出风扇叶,出风扇叶朝向出风口;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的转动方向相反,进风扇叶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的输出转速。解决了现有风扇出风量也小的问题。由于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的转动方向相反,进风扇叶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的输出转速,既能实现避免进风的风量和出风的风量在壳体内部倒灌,减小噪音,增加出风量,还能实现空气自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形成二级增压流动,加快空气流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利用电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
对于较为炎热的地区,人们需要时刻对身体进行降温,保证人体舒适度;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应运而生的风扇受到人们的亲睐,现有常见的风扇,体积小,占据空间小,可以手持近距离与人体靠近,能够实现时刻对人体进行近距离降温,但是其出风量比较小,实际起到的降温效果差,不能满足使用者需要较大的出风量的需求以达到降温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扇,以缓解了现有风扇出风量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包括:壳体、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
所述壳体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壳体内形成空气流动通道;
所述进风机构和所述出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进风扇叶,所述进风扇叶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扇叶,所述出风扇叶朝向所述出风口;
所述进风扇叶和所述出风扇叶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进风扇叶的输出转速小于所述出风扇叶的输出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包括中心圆片和多根防护条,多根所述防护条沿中心圆片的周向呈辐射状间隔设置,多根所述防护条的首端与所述中心圆片固定连接,多根所述防护条的尾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条的尾端包括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面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弯曲,以使所述弧形部与壳体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壳体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壳体朝向一端开口形成第一安装口,所述出风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壳体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壳体面向一端形成第二安装口;
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和第二电机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相背设置;
所述第一电机和进风扇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内,且所述进风扇叶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口设置;
所述第二电机和出风扇叶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壳体内,且所述出风扇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口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电池;
多个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和第二电机壳体的外侧壁周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和支架;
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进风口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机壳体;
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电机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挂绳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关和控制板;
所述开关与电源连接,且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连接,以使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源向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的能量的通断,进而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插口,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匀风罩,所述匀风罩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壳体的下端设置进风口,壳体的上端设置出风口,壳体内形成空气流通通道;进风扇叶朝向进风口,出风扇叶朝向出风口,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的转动方向相反,进风扇叶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的输出转速;由于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进风扇叶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的输出转速,既能实现避免进风的风量和出风的风量在壳体内部倒灌,实现风量自进风口从出风口直线排出,减小噪音,增加出风量,还能实现空气自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形成二级增压流动,加快空气流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机构与出风机构连接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机构与出风机构连接的仰视图。
图标:11-壳体;12-进风机构;13-出风机构;14-防护罩;15-电池;16-底座;17-支架;18-开关;19-控制板;20-匀风罩;111-进风口;112-出风口;113-挂绳孔;114-插口;121-进风扇叶;122-第一电机;123-第一电机壳体;131-出风扇叶;132-第二电机;133-第二电机壳体;141-防护条;142-中心圆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包括:壳体11、进风机构12和出风机构13;壳体11设置的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相对设置,壳体11内形成空气流动通道;进风机构12和出风机构13设置在壳体11内,进风机构12包括进风扇叶121,进风扇叶121朝向进风口111,出风机构13包括出风扇叶131,出风扇叶131朝向出风口112;进风扇叶121和出风扇叶131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进风扇叶121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131的输出转速。
由于进风扇叶121和出风扇叶131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进风扇叶121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131的输出转速,自进风口111进入的进风量通过壳体11内的空气流通通道从出风口112排出,既能实现避免进风的风量和出风的风量在壳体11内部倒灌,实现风量自进风口111从出风口112直线从出风口112排出,增加出风量,且减小噪音,还能实现空气自进风口111向出风口112方向形成二级增压流动,且逐渐加快空气流动量。
其中,外部的空气自下端的进风口111通过进风扇叶121的作用下进入到壳体11内,并通过与其转速相反的出风扇叶131的作用从壳体11上端的排风口排出,避免进风扇叶121和出风扇叶131的转动方向相同导致风向倒灌,导致风量损失大的问题。
其中,进风扇叶121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131的输出转速,实现风量自进风口111向出风口112移动时是渐变汇合,实现风量汇集位置冲击力较小,即产生的噪音较小,提高风扇的性能。
其中,进风机构12和出风机构13套设在壳体11内,壳体11即能对进风机构12和出风机构13固定,对进风机构12和出风机构13进行保护,构成空气流动的通道,又能保证进风机构12和出风机构13处于相对紧凑的位置关系,减小整体风扇的体积。
进一步的,进风口111处设置有防护罩14;防护罩14包括中心圆片142和多根防护条141,多根防护条141沿中心圆片142的周向呈辐射状间隔设置,多根防护条141的首端与中心圆片142固定连接,多根防护条141的尾端与壳体11固定连接。将防护罩14的多个防护条141沿中心圆片142的周向呈辐射状间隔设置,多根防护条141的首端与中心圆片142固定连接,多根防护条141的尾端与壳体11固定连接,避免使用者的手指等被进风口111吸引,对手指等造成伤害的问题。
其中,中心圆片142起到将多跟防护条141固定连接的作用;其中,相邻防护条141之间的距离可以是防护条141厚度的三倍左右,即能避免对进风造成影响,又能起到防护作用,保证进风效果。
进一步的,防护条的尾端包括设置有弧形部,弧形部面向壳体11的内部弯曲,以使弧形部与壳体11的侧壁连接。
通过在防护条的尾端设置的朝向壳体11内部弯曲的弧形部与侧壁连接,实现防护片更加稳固的与壳体11的侧壁连接。
其中,壳体11的侧壁相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有卡接槽,弧形部可以直接卡接在卡接槽,实现防护罩14与壳体11可拆卸连接,方便对防护罩14进行清洗和更换,增加爱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进风机构12还包括第一电机壳体123、第一电机122和第一安装口,出风机构13还包括第二电机壳体133、第二电机132和第二安装口;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相背设置;第一电机122和进风扇叶121连接在第一电机壳体123内,且进风扇叶121朝向第一安装口设置;第二电机132和出风扇叶131连接在第二电机壳体133内,且出风扇叶131朝向第二安装口设置。
自第一安装口将第一电机122、进风扇叶121连接在第一电机壳体123内,自第二安口将第二电机132、出风扇叶131连接在第二电机壳体133内,并且进风扇叶121朝向第一安装口从进风口111处进空气,出风扇叶131朝向第二安装口从出风口112处排出空气,实现第一电机122和进风扇叶121紧凑设置,第二电机132和出风扇叶131紧凑设置,实现整体电机的体积小。
其中,进风扇叶121和第一电机122一体形成,即第一电机122边缘设置有进风扇叶121,整体的进风扇叶121和第一电机122占据体积小;出风扇叶131和第二电机132一体形成,即第二电机132边缘设置有出风扇叶131,整体的出风扇叶131和第二电机132占据体积小,实现整体的风扇结构紧凑,体积小。
其中,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相背设置,且相背固定连接,实现结构紧凑,体积小。并且,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壳体可以一体形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电池15;多个电池15沿所述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的外侧壁周向方向设置。
将多个电池15沿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既实现将电池15与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紧凑设置,减少风扇体积,又能实现第一电机壳体123内的进风扇叶121和第二电机壳体133内的出风扇叶131对电池15的降温作用,提高电池15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沿壳体11的轴向方向上依次设置,电池15的长度基本与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长度和一致,实现电池15完全贴合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长度,具有较大的容量,充分利用壳体11的空间,且对电池15整体具有较好的降温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16和支架17;底座16连接在所述进风口111处,用于固定第一电机壳体123;支架17连接在出风口112处,用于固定第二电机壳体133。
通过在进风口111处连接底座16和出风口112处连接支架17,分贝对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在壳体11周向方向的运动进行固定,实现将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固定,保证风扇稳定性。
另一实施例中,壳体11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挂绳孔113。
针对迷你型风扇,通过在壳体11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挂绳孔113,实现风扇可以随身携带,提高便捷性。
其中,挂绳可以是靠近排风口,实现排风口更加接近身体,提高产品使用效果。
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开关18和控制板19;开关18与电源连接,且与控制板19电连接,控制板19与第一电机122和第二电机132连接,以使开关18用于控制电源向第一电机122和第二电机132输出的能量的通断,进而控制第一电机122和第二电机132的启停。
通过将开关18与电池15和控制板19均电连接,实现开关18启动控制板19控制的第一电机122和第二电机132,实现控制电池15的能量向第一电机122和第二电机132输出能量,进而控制第一电机122和第二电机132的启停,即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
其中,控制板19也可以固定在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外侧壁上,实现控制板占据壳体11内空间小,结构紧凑,且能够在第一电机壳体123和第二电机壳体133内的进风扇叶121和出风扇叶131的降温作用下,避免其发热,增加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壳体11上设置有插口114,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通过在壳体11上设置有插口114,实现外部电源与插口114连接,直接对第一电机122和第二电机132进行充电,进而第一电机122和第二电机132分别驱动进风扇叶121和出风扇叶131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匀风罩20,匀风罩20连接在所述出风口112处。
通过在出风口112处设置有匀风罩20,用于均匀出风口112的出风量,提高舒适度。
其中,匀风罩20与出风口112可拆卸连接,实现可以对匀风罩20进行更换和清洗。
其中,匀风罩20可以与出风口112可以是插接,或者是通过螺栓将匀风罩20与出风口112可拆卸连接。
其中,匀风罩20可以包括多个匀风片组成,多个匀风片间隔均布设置,风量均匀从相邻云峰片之间的间隙中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壳体11的下端设置进风口111,壳体11的上端设置出风口112,壳体11内形成空气流通通道;进风扇叶121朝向进风口111,出风扇叶131朝向出风口112,进风扇叶121和出风扇叶131的转动方向相反,进风扇叶121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131的输出转速;由于进风扇叶121和出风扇叶131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进风扇叶121的输出转速小于出风扇叶131的输出转速,既能实现避免进风的风量和出风的风量在壳体11内部倒灌,实现风量自进风口111从出风口112直线排出,减小噪音,增加出风量,还能实现空气自进风口111向出风口112方向形成二级增压流动,加快空气流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
所述壳体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空气流动通道;
所述进风机构和所述出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进风扇叶,所述进风扇叶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扇叶,所述出风扇叶朝向所述出风口;
所述进风扇叶和所述出风扇叶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进风扇叶的输出转速小于所述出风扇叶的输出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包括中心圆片和多根防护条,多根所述防护条沿中心圆片的周向呈辐射状间隔设置,多根所述防护条的首端与所述中心圆片固定连接,多根所述防护条的尾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条的尾端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面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弯曲,以使所述弧形部与壳体的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壳体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壳体朝向一端开口形成第一安装口,所述出风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壳体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壳体面向一端形成第二安装口;
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和第二电机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相背设置;
所述第一电机和进风扇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内,且所述进风扇叶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口设置;
所述第二电机和出风扇叶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壳体内,且所述出风扇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电池;
多个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和第二电机壳体的外侧壁周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支架;
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进风口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机壳体;
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电机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挂绳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和控制板;
所述开关与电源连接,且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连接,以使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源向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的能量的通断,进而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启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插口,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匀风罩,所述匀风罩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6893.3U CN209800328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风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6893.3U CN209800328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风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00328U true CN209800328U (zh) | 2019-12-17 |
Family
ID=6883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56893.3U Active CN209800328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风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003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13953A (zh) * | 2022-06-17 | 2022-09-0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
2019
- 2019-05-08 CN CN201920656893.3U patent/CN2098003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13953A (zh) * | 2022-06-17 | 2022-09-0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053810U (zh) | 风扇 | |
CN211116729U (zh) | 挂脖风扇 | |
CN108644905B (zh) |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 |
KR20210127577A (ko) | 공기순환장치, 공기정화기 및 공기가습기 | |
CN209800328U (zh) | 风扇 | |
CN111441970B (zh) | 手持无叶风扇 | |
CN211048631U (zh) | 一种可对手柄内置电池散热的吹风机 | |
CN111927802B (zh) | 一种空气净化电风扇 | |
CN110160161B (zh) | 悬角空调室内机 | |
CN110887146A (zh) | 风道组件及空调扇 | |
CN215672912U (zh) | 一种手持无叶风扇 | |
CN213176182U (zh) | 一种风扇导流结构及风扇 | |
CN215982779U (zh) | 一种风扇安装结构及取暖器 | |
CN115434932A (zh) |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 |
CN110118388B (zh) | 悬角空调室内机 | |
CN216814340U (zh) | 具有降噪功能的取暖器 | |
CN106594879B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6642527U (zh) | 挂脖风扇 | |
CN221568915U (zh) | 一种便携式风扇 | |
CN220248400U (zh) | 一种手持风扇 | |
CN221780849U (zh) | 一种穿戴式空调扇 | |
CN211345666U (zh) | 风道组件及空调扇 | |
CN218062733U (zh) | 电风扇 | |
CN217129864U (zh) | 便携风扇 | |
CN219492628U (zh) | 一种干湿分离的大功率负压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