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6016U -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6016U
CN217656016U CN202220623570.6U CN202220623570U CN217656016U CN 217656016 U CN217656016 U CN 217656016U CN 202220623570 U CN202220623570 U CN 202220623570U CN 217656016 U CN217656016 U CN 217656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sub
housing
electric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35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磊
黄堪祝
欧启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35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6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6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6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源装置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包及电源装置。电池包包括壳体、电芯、缓冲片。壳体具有容置腔;多个电芯堆叠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电芯相互紧贴,以形成电芯列,电芯列容置于容置腔内;缓冲片设置于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并用于在电芯列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提供弹性缓冲。该电池包可将各电芯的尺寸公差累积到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而转化成电芯列的尺寸公差;并通过在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设置缓冲片,以通过缓冲片弹性缓冲于电芯列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而实现统一消除电芯列的尺寸公差,从而可在消除公差、保障电芯装配平稳的基础上,减少缓冲片的使用数量,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包在装配电芯时,一般采用单个安装槽对应安装单个电芯的方式来进行安装,由于电芯来料存在公差,因此需要在相邻的电芯之间或电芯和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置缓冲片来消除公差,避免装配后的电芯晃动。然而,该种电池包在装配时具有装配效率较低、使用物料较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装配效率较低、使用物料较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
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堆叠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相互紧贴,以形成电芯列,所述电芯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缓冲片,所述缓冲片设置于所述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和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之间,并用于在所述电芯列和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之间提供弹性缓冲。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多个电芯堆叠设置,并使相邻电芯相互紧贴,以形成整体化的电芯列,再将电芯列整体置入壳体的容置腔内,基于此,即可将各电芯的尺寸公差累积集中到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而转化成整个电芯列的尺寸公差;随后,可通过在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设置缓冲片,以通过缓冲片弹性缓冲于电芯列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而实现一次性、统一地消除电芯列的尺寸公差,从而可保障电芯列整体在壳体的容置腔内能够呈现平稳的装配状态,可有效降低装配后的电芯出现晃动的风险,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明显可减少缓冲片的使用数量,进而利于实现各电芯的快速组装,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装配效率、生产效率,利于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相对两端侧与所述容置腔的对应腔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可通过两个缓冲片相对均衡地各消除一部分电芯列的尺寸公差,而实现共同消除电芯列的尺寸公差,如此,同样可保障电芯列的各电芯在装配至容置腔内后可呈现平稳的装配状态,同样可基本避免各电芯出现晃动现象,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仍采用较少数量的缓冲片,仍可保障各电芯的组装效率和电池包的装配效率,仍可降低电池包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通过两个缓冲片缓冲于电芯列的相对两侧,这样,当壳体受到挤压时,两个缓冲片即可于电芯列的相对两侧优先于电芯列承载壳体所受到的挤压力,以减缓对电芯列的影响,进而可保障并提高对电芯列的防护效用,可保障并提高电池包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片为背胶泡棉,所述缓冲片粘贴于所述电芯列的端侧或所述容置腔的腔壁。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冲片可直接通过其背胶侧实现粘连固定在电芯列的端侧或容置腔的腔壁,基于此,可有助于保障并提高缓冲片在电芯列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的位置稳定性,可便于缓冲片通过弹性较佳的泡棉在电芯列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发挥可靠的弹性缓冲效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多个弹性片,多个所述弹性片分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四周和外底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电池包安装于电源装置的外壳的安装槽内时,电池包的壳体的外四周和外底侧分布的各弹性片,可弹性缓冲于壳体的对应侧面和安装槽的对应槽壁之间,基于此,即可通过各弹性片消除电池包和安装槽之间的尺寸误差,进而可便于快速实现将电池包组装至安装槽,并可保障电池包在装配至安装槽内后能够呈现平稳的装配状态,而基本不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所述第一分壳和所述第二分壳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将电芯列置入第一分壳内,再将第二分壳与第一分壳可拆卸连接,而快速、便捷地将电芯列收容、固定在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围合的容置腔内,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包的装配效率、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壳设有卡扣,所述第二分壳设有扣位,所述卡扣用于沿电芯列的堆叠方向与所述扣位卡扣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分壳和所述第二分壳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之间可通过卡扣和扣位的卡扣配合,快速、便捷、可靠地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保障并提高壳体的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之间的组装便利性、组装效率和组装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壳设有插接公端,所述第二分壳设有插接母端,所述插接公端用于沿所述电芯列的堆叠方向与所述插接母端插接配合,以对所述卡扣和所述扣位的卡扣连接进行导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相连接时,可通过插接公端和插接母端之间的插接配合,为卡扣进行导向,而引导卡扣能够顺利、正确、快速地与扣位实现卡扣连接,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壳体的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之间的组装便利性、组装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壳和所述第二分壳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分壳包括端板以及分设于所述端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沿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上分板和第一下分板,所述第二侧板包括沿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上分板和第二下分板;
所述第一上分板设有所述扣位和所述插接公端,所述第二上分板与所述第一上分板相对设置,并设有与所述第一上分板的所述扣位相对的所述卡扣,以及与所述第一上分板的所述插接公端相对的所述插接母端;
所述第一下分板设有所述插接母端和所述卡扣,所述第二下分板与所述第一下分板相对设置,并设有与所述第一下分板的所述插接母端相对的所述插接公端,以及与所述第一下分板的所述卡扣相对的所述扣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减少模具的开发设计和使用,可直接加工成型上述第一分壳,再将第一分壳直接翻转作为第二分壳使用,基于此,可有效提高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加工便利性,降低壳体的生产成本。
并且,通过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采用相同结构,还有助于顺利、正确、快速地将第一分壳的插接母端和第二分壳的插接公端、第一分壳的插接公端和第二分壳的插接母端对应插接配合,而引导着第一分壳的卡扣和第二分壳的扣位、第一分壳的扣位和第二分壳的卡扣也顺利、正确、快速地对应卡扣配合,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之间的组装便利性和组装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电芯列在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上的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共同限制电芯列在电芯的高度方向上移动,基于此,可进一步稳定、稳固电芯列在壳体的容置腔内的位置和状态,可进一步降低装配后的电芯出现晃动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开口,各所述电芯的极柱均暴露于所述开口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各电芯堆叠设置后,使各电芯的极柱能够以较高的对齐度,从开口外露、伸出,基于此,即可便于连接片在开口处连接各电芯的极柱,而稳定、可靠构建各电芯所需的电连接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于所述开口的周侧凸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对连接各所述电芯的极柱的连接片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各定位柱对连接片进行定位,以使得连接片的平面位置相对于开口精准、确定、稳定,进而可便于连接片稳定、可靠地电连接从开口伸出的各电芯的极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散热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散热口,便于在电池包使用时散出壳体容置腔内的各电芯的热量,进而可保障并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性能,可保障并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粘接片,相邻所述电芯之间通过粘接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各电芯堆叠设置时,基于相邻电芯之间的粘接片,使各电芯之间依次紧贴并依次固定,基于此,一方面,可促使各电芯整合成整体化的电芯列,而实现将各电芯的尺寸公差累积集中为电芯列的尺寸公差来一次性消除;另一方面,可促使各电芯的极柱在堆叠时即统一对齐,在组装后可具有并保有较高的对齐度,而无需再次逐个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用于对各所述电芯进行加热的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蛇形缠绕于各所述电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电池包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蛇形缠绕于各电芯的加热膜,对每个电芯的至少三侧进行均匀、高效、可靠的加热,以保障各电芯能够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环境而达到最佳的充放电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用于对各所述电芯进行加热的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贴设于所述电芯列的周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电池包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贴设于电芯列的周侧的加热膜,对电芯列的周侧进行相对均衡、相对全面的加热,以保障电芯列整体能够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环境而达到较佳的充放电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为方形电芯,多个所述方形电芯沿其厚度方向堆叠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基于方形电芯的形态规整性,便于实现将各方形电芯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堆叠并依次紧贴,而形成整体化、规整化的电芯列,进而可便于在电芯列平整的端侧设置缓冲片,以有效、可靠、一次性地消除电芯列的尺寸公差。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外壳,以及上述所述的电池包,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电池包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电源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包,电池包的多个电芯堆叠设置,并使相邻电芯相互紧贴,以形成整体化的电芯列,再将电芯列整体置入壳体的容置腔内,基于此,即可将各电芯的尺寸公差累积集中到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而转化成整个电芯列的尺寸公差;随后,可通过在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设置缓冲片,以通过缓冲片弹性缓冲于电芯列和容置腔的腔壁之间,而实现一次性、统一地消除电芯列的尺寸公差,从而可保障电芯列整体在壳体的容置腔内能够呈现平稳的装配状态,可有效降低装配后的电芯出现晃动的风险,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明显可减少缓冲片的使用数量,进而利于实现各电芯的快速组装,利于提高电池包的装配效率、生产效率,利于降低成本。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外壳的底部设置对应电池包数量的安装槽,再通过安装槽一一对应安装电池包,而通过外壳对各电池包进行统一防护,并可组装成预设规格、预设性能的电源装置以便于满足用户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的顶壳,所述底壳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各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安装腔划分成多个所述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将外壳拆分成能够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底壳和顶壳,以便于将各电池包组装于外壳内;还通过在底壳开设整体的安装腔,再通过从安装腔的腔壁延伸出的各第一分隔板,而加工便利地形成各安装槽,以实现通过各第一分隔板分隔安装、限位安装各电池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壳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分隔于相邻所述电池包之间,以使相邻所述电池包之间形成散热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顶壳安装至底壳后,可进一步通过各第二分隔板分隔于相邻电池包之间,以使相邻电池包之间可形成散热间隙,从而可便于各电池包经由相邻的散热间隙实现通风散热,可保障并提高电池包及电源装置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包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电池包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第一分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电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提供的底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6提供的顶壳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电池包 11-壳体 111-容置腔
112-第一分壳 1121-卡扣 1122-插接公端
1123-端板 1124-第一侧板 11241-第一上分板
11242-第一下分板 1125-第二侧板 11251-第二上分板
11252-第二下分板 113-第二分壳 1131-扣位
1132-插接母端 114-第一限位板 115-第二限位板
116-开口 117-定位柱 118-散热口
12-电芯列 121-电芯 1211-极柱
13-缓冲片 14-加热膜 20-外壳
21-安装槽 22-底壳 221-安装腔
222-第一分隔板 23-顶壳 231-第二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电池包一般会设置与电芯的数量相对应的安装槽,并采用单个安装槽对应安装单个电芯的方式,来实现装配电芯。其中,由于电芯在来料时普遍存在尺寸公差,现有电池包通常需在相邻的电芯之间或电芯和安装槽之间设置缓冲片来消除公差,以避免装配后的电芯晃动。如此,难免需使用众多缓冲片,导致现有电池包在装配时存在装配效率较低、使用物料较多的问题。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可在消除公差、保障电芯装配平稳的基础上,减少缓冲片的使用数量,提高装配效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10,包括壳体11、多个电芯121、缓冲片13。其中,壳体11具有容置腔111;多个电芯121堆叠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电芯121相互紧贴,以形成电芯列12,电芯列12容置于容置腔111内;缓冲片13设置于电芯列12沿其堆叠方向a的端侧和容置腔111的腔壁之间,并用于在电芯列12和容置腔111的腔壁之间提供弹性缓冲。
其中,上述电芯121可为能够进行堆叠、能够与相邻电芯121相互紧贴的方形电芯或其他异形电芯121。各电芯121在堆叠形成电芯列12后,各电芯121的极柱1211可保有较高的对齐度,而基本无需逐个进行调整。其中,以多个电芯121堆叠、紧贴后呈现的排列方向为电芯121的堆叠方向a。
其中,上述缓冲片13可为但不限于为泡棉。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将多个电芯121堆叠设置,并使相邻电芯121相互紧贴,以形成整体化的电芯列12,再将电芯列12整体置入壳体11的容置腔111内,基于此,即可将各电芯121的尺寸公差累积集中到电芯列12沿其堆叠方向a的端侧,而转化成整个电芯列12的尺寸公差;随后,可通过在电芯列12沿其堆叠方向a的端侧和容置腔111的腔壁之间设置缓冲片13,以通过缓冲片13弹性缓冲于电芯列12和容置腔111的腔壁之间,而实现一次性、统一地消除电芯列12的尺寸公差,从而可保障电芯列12整体在壳体11的容置腔111内能够呈现平稳的装配状态,可有效降低装配后的电芯121出现晃动的风险,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10明显可减少缓冲片的使用数量,进而利于实现各电芯121的快速组装,利于提高电池包10的装配效率、生产效率,利于降低成本。
此外,缓冲片13还可对外部施加于壳体11该侧的外力进行缓冲,而减缓对电芯列12的影响,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芯列12形成防护效果,可保障并提高电池包10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片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缓冲片13分别设置于电芯列12沿其堆叠方向a的相对两端侧与容置腔111的对应腔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可通过两个缓冲片13相对均衡地各消除一部分电芯列12的尺寸公差,而实现共同消除电芯列12的尺寸公差,如此,同样可保障电芯列12的各电芯121在装配至容置腔111内后可呈现平稳的装配状态,同样可基本避免各电芯121出现晃动现象,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仍采用较少数量的缓冲片,仍可保障各电芯121的组装效率和电池包10的装配效率,仍可降低电池包10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通过两个缓冲片13缓冲于电芯列12的相对两侧,这样,当壳体11受到挤压时,两个缓冲片13即可于电芯列12的相对两侧优先于电芯列12承载壳体11所受到的挤压力,以减缓对电芯列12的影响,进而可保障并提高对电芯列12的防护效用,可保障并提高电池包10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片13为背胶泡棉,缓冲片13粘贴于电芯列12的端侧或容置腔111的腔壁。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冲片13可直接通过其背胶侧实现粘连固定在电芯列12的端侧或容置腔111的腔壁,便于装配缓冲片13,同时,可有助于保障并提高缓冲片13在电芯列12和容置腔111的腔壁之间的位置稳定性,可便于缓冲片13通过弹性较佳的泡棉在电芯列12和容置腔111的腔壁之间发挥可靠的弹性缓冲效用。
请参阅图1、图2、图6,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0还包括多个弹性片(图中未示出),多个弹性片分设于壳体11的外四周和外底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电池包10安装于电源装置的外壳20的安装槽21内时,电池包10的壳体11的外四周和外底侧分布的各弹性片,可弹性缓冲于壳体11的对应侧面和安装槽21的对应槽壁之间,基于此,即可通过各弹性片消除电池包10和安装槽21之间的尺寸误差,进而可便于快速实现将电池包10组装至安装槽21,并可保障电池包10在装配至安装槽21内后能够呈现平稳的装配状态,而基本不晃动。
其中,弹性片也为背胶泡棉,弹性片粘贴于壳体11的外四周和外底侧。
请参阅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包括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11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将电芯列12置入第一分壳112内,再将第二分壳113与第一分壳112可拆卸连接,而快速、便捷地将电芯列12收容、固定在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围合的容置腔111内,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包10的装配效率、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壳112设有卡扣1121,第二分壳113设有扣位1131,卡扣1121用于沿电芯列12的堆叠方向a与扣位1131卡扣1121连接,以使得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相互连接。其中,以卡扣1121靠近与其对位的扣位1131的方向为电芯列12的堆叠方向a。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之间可通过卡扣1121和扣位1131的卡扣1121配合,快速、便捷、可靠地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保障并提高壳体11的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之间的组装便利性、组装效率和组装强度。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壳112设有插接公端1122,第二分壳113设有插接母端1132,插接公端1122用于沿电芯列12的堆叠方向a与插接母端1132插接配合,以对卡扣1121和扣位1131的卡扣1121连接进行导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相连接时,可通过插接公端1122和插接母端1132之间的插接配合,为卡扣1121进行导向,而引导卡扣1121能够顺利、正确、快速地与扣位1131实现卡扣1121连接,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壳体11的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之间的组装便利性、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为相同结构。
具体地,第一分壳112包括端板1123以及分设于端板1123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1124和第二侧板1125,第一侧板1124包括沿电芯121的高度方向b间隔设置的第一上分板11241和第一下分板11242,第二侧板1125包括沿电芯121的高度方向b间隔设置的第二上分板11251和第二下分板11252;第一上分板11241设有扣位1131和插接公端1122,第二上分板11251与第一上分板11241相对设置,并设有与第一上分板11241的扣位1131相对的卡扣1121,以及与第一上分板11241的插接公端1122相对的插接母端1132;第一下分板11242设有插接母端1132和卡扣1121,第二下分板11252与第一下分板11242相对设置,并设有与第一下分板11242的插接母端1132相对的插接公端1122,以及与第一下分板11242的卡扣1121相对的扣位113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减少模具的开发设计和使用,可直接加工成型上述第一分壳112,再将第一分壳112直接翻转作为第二分壳113使用,基于此,可有效提高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的加工便利性,降低壳体11的生产成本。
并且,通过使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采用相同结构,还有助于顺利、正确、快速地将第一分壳112的插接母端1132和第二分壳113的插接公端1122、第一分壳112的插接公端1122和第二分壳113的插接母端1132对应插接配合,而引导着第一分壳112的卡扣1121和第二分壳113的扣位1131、第一分壳112的扣位1131和第二分壳113的卡扣1121也顺利、正确、快速地对应卡扣1121配合,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第一分壳112和第二分壳113之间的组装便利性和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设有第一限位板114和第二限位板115,第一限位板114和第二限位板115用于限制电芯列12在电芯121的高度方向b上的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第一限位板114和第二限位板115共同限制电芯列12在电芯121的高度方向b上移动,基于此,可进一步稳定、稳固电芯列12在壳体11的容置腔111内的位置和状态,可进一步降低装配后的电芯121出现晃动的风险。
请参阅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具有与容置腔111相连通的开口116,各电芯121的极柱1211均暴露于开口116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各电芯121堆叠设置后,使各电芯121的极柱1211能够以较高的对齐度,从开口116外露、伸出,基于此,即可便于连接片在开口116处连接各电芯121的极柱1211,而稳定、可靠构建各电芯121所需的电连接关系。
请参阅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于开口116的周侧凸设有多个定位柱117,定位柱117用于对连接各电芯121的极柱1211的连接片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各定位柱117对连接片进行定位,以使得连接片的平面位置相对于开口116精准、确定、稳定,进而可便于连接片稳定、可靠地电连接从开口116伸出的各电芯121的极柱1211。
请参阅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具有与容置腔111相连通的散热口118。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散热口118,便于在电池包10使用时散出壳体11容置腔111内的各电芯121的热量,进而可保障并提高电池包10的散热性能,可保障并延长电池包1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0包括粘接片(图中未示出),相邻电芯121之间通过粘接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各电芯121堆叠设置时,基于相邻电芯121之间的粘接片,使各电芯121之间依次紧贴并依次固定,基于此,一方面,可促使各电芯121整合成整体化的电芯列12,而实现将各电芯121的尺寸公差累积集中为电芯列12的尺寸公差来一次性消除;另一方面,可促使各电芯121的极柱1211在堆叠时即统一对齐,在组装后可具有并保有较高的对齐度,而无需再次逐个调整。
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0包括用于对各电芯121进行加热的加热膜14,加热膜14蛇形缠绕于各电芯12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电池包10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蛇形缠绕于各电芯121的加热膜14,对每个电芯121的至少三侧进行均匀、高效、可靠的加热,以保障各电芯121能够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环境而达到最佳的充放电状态。
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芯121为方形电芯,多个方形电芯沿其厚度方向a堆叠设置。例如,电芯121可为磷酸铁锂方形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基于方形电芯的形态规整性,便于实现将各方形电芯沿其厚度方向a依次堆叠并依次紧贴,而形成整体化、规整化的电芯列12,进而可便于在电芯列12平整的端侧设置缓冲片13,以有效、可靠、一次性地消除电芯列12的尺寸公差。
请参阅图4、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外壳20,以及电池包10,外壳20的底部设有安装槽21,电池包10设于安装槽21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外壳20的底部设置对应电池包10数量的安装槽21,再通过安装槽21一一对应安装电池包10,而通过外壳20对各电池包10进行统一防护,并可组装成预设规格、预设性能的电源装置以便于满足用户需求。
其中,由于出模误差,安装槽21和电池包10之间可能存在尺寸误差,导致电池包10在装配至安装槽21后出现晃动,基于此,本实施例考虑在安装槽21的各槽壁和电池包10的对应侧面之间设置弹性片,来整体消除电池包10和安装槽21之间的尺寸误差,以保障电池包10在装配至安装槽21内后能够呈现平稳的装配状态,而基本不晃动。其中,本实施例优选将弹性片安装在壳体11的外四周和外底侧,这样组装便利性会相对较高,但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将弹性片改为安装在安装槽21的各槽壁,同样可实现相应效果。
请参阅图5、图6,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包括底壳22和与底壳22可拆卸连接的顶壳23,底壳22具有安装腔221,安装腔221的腔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222,各第一分隔板222将安装腔221划分成多个安装槽2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将外壳20拆分成能够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底壳22和顶壳23,以便于将各电池包10组装于外壳20内;还通过在底壳22开设整体的安装腔221,再通过从安装腔221的腔壁延伸出的各第一分隔板222,而加工便利地形成各安装槽21,以实现通过各第一分隔板222分隔安装、限位安装各电池包10。
请参阅图5、图7,在本实施例中,顶壳23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隔板231,第二分隔板231分隔于相邻电池包10之间,以使相邻电池包10之间形成散热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顶壳23安装至底壳22后,可进一步通过各第二分隔板231分隔于相邻电池包10之间,以使相邻电池包10之间可形成散热间隙,从而可便于各电池包10经由相邻的散热间隙实现通风散热,可保障并提高电池包10及电源装置的散热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请参考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0包括用于对各电芯121进行加热的加热膜14,加热膜14贴设于电芯列12的周侧,或加热膜14蛇形缠绕于电芯列12中的各个电芯121上,以对每个电芯121进行均匀加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电池包10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贴设于电芯列12的周侧的加热膜14,对电芯列12的周侧进行相对均衡、相对全面的加热,以保障电芯列12整体能够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环境而达到较佳的充放电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
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堆叠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相互紧贴,以形成电芯列,所述电芯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缓冲片,所述缓冲片设置于所述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端侧和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之间,并用于在所述电芯列和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之间提供弹性缓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列沿其堆叠方向的相对两端侧与所述容置腔的对应腔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片为背胶泡棉,所述缓冲片粘贴于所述电芯列的端侧或所述容置腔的腔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所述第一分壳和所述第二分壳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壳设有卡扣,所述第二分壳设有扣位,所述卡扣用于沿所述电芯列的堆叠方向与所述扣位卡扣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分壳和所述第二分壳相互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壳设有插接公端,所述第二分壳设有插接母端,所述插接公端用于沿所述电芯列的堆叠方向与所述插接母端插接配合,以对所述卡扣和所述扣位的卡扣连接进行导向。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电芯列在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上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开口,各所述电芯的极柱均暴露于所述开口中;
或者,所述电池包包括粘接片,相邻所述电芯之间通过粘接片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电池包包括用于对各所述电芯进行加热的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贴设于所述电芯列的周侧,或所述加热膜蛇形缠绕于各所述电芯。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方形电芯,多个所述方形电芯沿其厚度方向堆叠设置。
10.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电池包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CN202220623570.6U 2022-03-21 2022-03-21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Active CN217656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3570.6U CN217656016U (zh) 2022-03-21 2022-03-21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3570.6U CN217656016U (zh) 2022-03-21 2022-03-21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6016U true CN217656016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1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3570.6U Active CN217656016U (zh) 2022-03-21 2022-03-21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6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7771A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电池组
JP2011049012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216720116U (zh) 电芯单元、电池及车辆
CN109863618A (zh) 电池模块以及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能量存储系统
JP2013218932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113948795B (zh) 一种电池箱及其散热方法
CN217656016U (zh)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WO2022110192A1 (zh) 电池组和用电装置
CN201708198U (zh) 一种电池组件
CN210182453U (zh) 防爆电池包
CN209282277U (zh) 电动工具用大容量电池包结构
CN218070013U (zh) 一种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300016U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US20220123414A1 (en) Partition plate,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device
CN216958287U (zh) 电池包及其壳体
CN217387416U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691446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589190U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288657U (zh) 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CN213459912U (zh) 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CN210806776U (zh) 电池包充电座结构
CN101847739B (zh) 一种电池组件
CN218887303U (zh) 电池包
CN216389622U (zh) 电池包及户外电源
CN213546449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电池组散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31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1st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